2014年11月央行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引發新一輪降息周期的猜想。但降息後利率不降反升,再度降息、降準等預期數次落空,這是否意味著當前利率政策已經失效?那麽2015年降息周期又能否延續呢?海通證券以央行貨幣政策的四大目標為出發點,為投資者分析了2015年降息的可能性以及時點。
海通指出,央行的核心是服務於四大目標:包括經濟增長、通脹溫和、充分就業以及金融穩定等等。
經濟增長目標預示貸款利率仍需下調。
貨幣政策的第一個目標是保持經濟增長。我們預測2014年GDP增速為7.3%,2015年將降至7%的25年新低。而當前工業增速也已降至7%左右、僅優於08年末金融危機之時。各類增長指標均位於歷史低點附近,意味著貸款利率也應降至歷史低點。而當前貸款基準利率5.6%,貸款實際利率高達7%左右,均高於5.31%的歷史最低值,意味著增長角度的貸款利率仍需下調至少一次。
通脹溫和目標預示存款利率也需下調。
貨幣政策的第二個目標是維持通脹處於溫和水平。我們預測2015年CPI為1.5%,PPI為-3.2%,而其均值或將降至0以下,意味著通縮成為現實的風險。當前1年期定存利率2.75%,遠高於1.98%的歷史最低值,存款利率過高會增加儲蓄,不利於刺激消費,抗通縮意味著存款利率下調空間巨大。而利率市場化背景下,未來或需建立存款保險制度,以進一步降低市場化的存款利率水平。
充分就業目標預示利率暫可按兵不動。
貨幣政策的第三個目標是促進充分就業。2014年以來各項就業指標均保持穩定,求人倍率在1.1左右,顯示就業供不應求、當前就業形勢依然良好。就業形勢遠好於歷史通縮期,源於人口結構變化。人口紅利結束,新增勞動力供給或已大幅萎縮,從就業角度看,利率暫可按兵不動。但就業通常為滯後指標,15年去產能進入攻堅期,新增就業面臨巨大考驗,下調利率促進就業也並非不可能。
金融穩定目標預示至少降息一次,但或暫延後。
貨幣政策的最後一個目標是金融穩定,表現為房價、股價等各類資產價格的穩定。目前房價降幅雖有收窄,但防範地產泡沫破滅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仍是央行重要任務,預示未來至少還有一次以上降息。本輪降息以來股市暴漲但實體經濟繼續惡化,意味著金融風險增加,或引發對降息政策的重新評估。而歷史經驗表明,降息之後股市大幅暴漲,或導致央行的再次降息明顯延後。
防範貨幣脫實向虛。
保持實體經濟穩定發展是央行首要任務,當前股市暴漲意味著貨幣脫實向虛,實體經濟未能得到輸血而虛擬融資極度活躍。防範貨幣脫實向虛、保持經濟和金融體系長期健康發展成為央行重要考慮目標。
放開各類直接融資。
打通資本市場和經濟的紐帶是各類直接融資,尤其是債券和股票融資。14年信貸占社會融資比重再度回升,各類直接融資占比反而下降。我們認為,放開對直接融資管制、推進公司債和股票的註冊制發行將是未來趨勢,之後大幅降息將水到渠成,為直接融資保駕護航,助力金融反哺經濟和中國經濟轉型。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