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原油、美聯儲和擴張的經濟為美股定下了基調,標普500指數53次收於歷史新高,自金融危機後低點累計上漲超過200%,為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最大牛市。
美國經濟加速增長,以及全球央行大寬松刺激偏好風險的投資者購買股票,標普500指數年內53次收於歷史新高,道瓊斯工業指數史上首次突破18000點。美國原油產量創三十年新高和OPEC拒絕減產保價致使原油價格下跌46%,能源股大跌,航空股大漲。
管理20億美元的費城信托公司(Philadelphia Trust)首席投資官Richard Sichel告訴彭博社,繼2013年大漲30%後,標普500指數去年“能獲得兩位數的上漲是驚人的”。
股票投資者應該為前後這樣的銜接感到高興。市場對美國經濟感到樂觀,低油價可幫助刺激消費者信心。
繼2013年創下1997年以來最大漲幅後,標普500指數去年上漲了11%至2058.90點。12月31日下跌了1%導致該指數在當月累計下跌了0.4%,未能實現連續第七個12月上漲。但2014年仍然是標普500指數連續第三年收獲10%以上的漲幅,這種情況史上僅三次。
道瓊斯指數去年上漲7.5%至17823.1點,最後兩個交易日的回吐令其回落至18000點下方。納斯達克指數全年大漲13%,代表中小盤股的羅素2000指數上漲3.5%。
據彭博社,2014年平均每天有64億股股票被換手,較2013年增長3%;平均日交易量達到約2580億美元,較2013年增長17%,反映出股價的上漲。
幫助管理50億美元資產的Hennessy Funds基金經理Skip Aylesworth在電話中告訴彭博社:
美股的上漲與海外資金的流入有關,主要是因為美國經濟看起來更加靠譜,以及油價的下跌。希望投資的人正在把錢投向美國。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