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2014年小結----我的低風險投資元年 有謙

來源: http://xueqiu.com/2898204694/34724750

一 資金期限匹配
        資金期限是對投資策略選擇的首要約束。如果是長期資金,就可以做長期投資,可以容忍較長時間的浮虧;但如果是中短期資金,甚至有時候需要取一部分出來用,那麽就不能做長期投資,要著眼於中短期的投資策略和相應的保值率高的品種,同時收益率預期也要放低。中短期低風險投資方面,@DAVID自由之路 在《低風險投資之路》中有較為全面的介紹。我這一年的學習和實踐來看,主要的機會在高收益率債、可轉債、吸收合並上市、業績補償等。風險再高點的,有可轉債折溢價套利、分級基金折溢價套利;在高點的,還可以關註高息穩定股、低估值有催化因素的股票。
        之所以把資金期限匹配放在第一條,一來因為它是投資策略選擇的首要約束,二來自己在這方面有深刻教訓。這兩年有時需要從股市抽走資金,今年就兩次從股市抽走資金(第二次是國慶後開市第一天全部提走),這與我這幾年奉行的長期價值投資太矛盾了。因此現在重點轉向中短期低風險策略,在過去的一年,所有前述低風險品種的機會都一一展現,也讓我迅速入門了。
        另可參考 @那一水的魚 的《投資第一課(一)期限配對》。

二 聚合性分析
        對一個機會的研判,要從多方面多角度去看、去證偽;最忌諱的是一旦看好一只股票,就找各種證據去支持自己的看法。這是思維方式和方法論問題,這方面我對我有幫助的是索羅斯的《金融煉金術》、張五常的《經濟解釋》、林毅夫的《本體與常無》和 @cfuwxd 推薦的《對偽心理學說不》。《孫子兵法》講“天時、地利、人和”,“多算勝、少算不勝”,也是這個道理。
       通常,我會結合基本面、估值、價量分析、催化因素、板塊效應等多方面來研判機會。就拿板塊效應來說,如果A、B兩只股票我覺得都可以買入,但A所在板塊大都趨勢良好處於買點,而B所在板塊大都走勢不好,那麽我會選擇A,畢竟這里是風口。

三 風險對沖和套利
        既然重點轉向中短期低風險投資,那麽套利和對沖必須要想清楚。我就直接抄格雷厄姆的《格雷厄姆談投資》中“風險對沖的藝術”一章的話吧:
        “風險對沖技巧與套利技巧之間的差異。套利的目的在於確保在相當有限的時間內獲取一定的利潤。”
        “套利投資者總是期望用買入的證券來取代售出的證券,而風險對沖投資者只有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才會那麽做,而且,一旦那樣做,他多少都會蒙受一些損失。”
        總結來說,兩者都是配對交易,套利是通過配對交易鎖定收益,而對沖則是為了鎖定風險。套利通常會承擔低風險而獲得有限的收益,而對沖則通過承擔有限的風險來博取更大的收益。套利通常要實施證券轉換,比如買入折價可轉債後轉股拋出獲利;而對沖只有在不達預期的情況下才實施證券轉換來降低損失。
        但是對沖被濫用了,尤其是被格雷厄姆放棄的非關聯對沖領域。今年國內做所謂的阿爾法對沖策略(做多創小板股票同時做空股指期貨)的就暴露出其風險的一面----兩面挨刀。這種策略實質上是趨勢投機,希望兩邊賺錢,結果兩面挨刀。


四 可轉債思維
        可轉債思維表面上看是“下有保底、上有彈性”,實質上,可轉債是一張“自對沖”證券:一張每年派息的到期贖回債券和一張轉股權證構成了一個自我對沖組合。只要在債券的價值以內購買可轉債,就沒有本金損失風險,但可能付出時間成本。在可轉債之外,時不時也能找到這種“自對沖”證券,比如宏源證券吸收合並申銀萬國證券一案,合並後的新股上市首日大漲是A股的市場偏好,是大概率事件,可以作為一張隱形的賣出協議,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對沖了下跌風險。

五 價值低估與價格實現
        對於中短期投資,價格實現與價值低估同等重要,這也是卡拉曼很強調的因素。

六 價量分析
      價量分析是我的聚合性分析中的重要一環。它幫助我研判趨勢的確認或強化,尋找到理想的博弈點,節約時間。它也幫助我為新到的資金快速找到機會介入。

七 自下而上
      現在實際上是多策略、自下而上,看到什麽機會就做什麽。


八 閱讀研究
        上半年還看過幾本書,公司研究方面主要寫了幾篇關於白酒的帖子。但如今深感公司研究不是我的強項,也研究不清楚,掌握個大概就可以了。最近幾個月都沒看過書,是時候把幾本經典再拿來重讀一遍了。《證券分析》、《聰明的投資者》、《巴菲特致股東的信》、《安全邊際》、《金融煉金術》、《投資最重要的事》、《價值評估》。。。我覺得經典要每年讀一遍。


九 實盤總結
      今年一季度受金融股回落虧損;然後看到公司債收益率超過15%,結合自己的資金期限問題,轉向公司債和可轉債,有所收獲。期間兩次抽走資金,到11月初資金回來並且開通了融資融券,剛好趕上最後兩個月的行情,收益很好。由於資金進出太多,具體比例不好算。實盤持倉就不公布了,我的$隔山打牛(ZH002008)$$白馬望春(ZH088219)$組合基本包括了主要持股和關註股票。
        今年也有幾個機會參與了結果賺的不多甚至虧損。典型的有兩個:一是5月初買入的長江電力,自己感覺是抄到大底了,但倉位不夠,又擔心漲得慢;二是最近房地產B,是因為倉位太重、對分級基金的特點還沒理解清楚,影響到了心態。有時間再專門談談。
        現在我和老婆有三個賬戶:
普通賬戶1:試驗賬戶,正在做分級基金試驗,追求超越對應的指數。
普通賬戶2:主要賬戶,應用各種低風險策略。
信用賬戶3:主要賬戶,結合估值、趨勢、催化因素等進行股票投資,通常沒有融資或保持較低的融資比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75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