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2014年,從駕馭市場到駕馭自己
對於一個略有勤奮度的人來說,入市年份長了,難免每年都會有幾次“頓悟”。但正如前面所說,每經過一段時間驗證,往往很快便會從欣喜若狂重回垂頭喪氣。不知道這次會不會仍和往常一樣。
清空上海物貿之後,我猛然反應過來為什麽總會虧錢。
因為潛意識里一直把市場當做對手,太想駕馭它,太想把握k線的每一個波動。
市場是如此強大,背後集中了無數人無數智慧和資金的博弈。在強大的市場面前,個人即使智商高到爆表,努力程度超過一百只勤勞的小蜜蜂,也是無比渺小。任何一個企圖征服市場的舉動,都是以一己之力與千千萬萬人為敵,都是螳臂擋車,會遭到市場無情的碾壓。
除非你有很多很多的錢,多到足以影響市場的走勢,否則你所有依據再充分的研究、判斷和預期,在被市場走勢證明前都一文不值。
再深入一步去想,實際上導致我虧錢的,也不是市場。因為市場先生從來沒理會過任何人,它只會自顧自地不斷前行,虧錢只是因為沒有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重倉交易和對過小波動下註,反映了貪婪的一面;不敢參與最強勢的股票,反映了恐懼的一面;無法按計劃止損,反映了僥幸的一面;隨意性高頻交易,反映了盲目的一面……k線的波動,看起來是價格波動,其實卻是背後很多人情緒的共振。
市場無法戰勝,個人唯有像塵埃一樣去依附、去追隨,而情緒雖然無法避免,卻可以通過後天的修煉和紀律的約束,盡可能減少情緒波動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曾經那麽渴望在股市賺錢,現在卻一點都不急了。我徹底放棄扳本的念頭,把2014年定為“執行年”,決定首先抓好交易模型的執行。
如果把虧掉的錢當做賭輸的籌碼,當然會急著扳回來,但如果把虧掉的錢當做交出的學費,那麽註意力自然會轉移到最終能不能畢業。理論上,市場永遠不會關門,什麽時候賺錢都不算晚,關鍵是什麽時候才能開始賺明白錢。
我定下了幾條死規則:如果前一天晚上沒有事先計劃,盤中哪怕看到再符合條件的股票,也絕不允許臨時起意開倉買入;遠離一切消息,絕不根據任何消息買入和賣出股票;絕不做T+0日內交易;只做模型規定的幾種形態,其余股票再好再看到機會也一律不碰……
這些規則有的有道理,有的講不出道理,但是我們不講道理,只講執行。你什麽時候見過市場和誰講道理?
最開始,我還允許自己根據交易實際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調整,從下半年起,連這一條也禁止了,不管模型執行過程中發現什麽問題,先做到年底再說,到時再統一研究修訂。
不要在乎短期多賺多少、少虧多少,要讓問題存在一段時間,不然怎麽知道到底是偶然還是必然?
不斷修改的規則,等於沒有規則。既然已經虧了這麽久,就不在乎再多虧一年兩年、三年五載。
我等得起。
仿佛重回當年魔鬼訓練營的日子,一切從煎熬中開始,慢慢變得適應,最後像呼吸一樣自然。
不做任何變通地執行規則看起來很刻板和枯燥,其實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因為就如你剛把雜亂的房間收拾得井井有條一樣,會產生一種有序、可控的成就感,特別是嘗到甜頭之後。
當我專註執行,只關心如何控制虧損,不再在乎盈利多寡,盈利卻不知不覺到來。即使在年中行情最困難的時候,賬面上始終保留著一段利潤。
可惜的是,對交易的過度投入已經開始影響我的工作。
雖然我的交易頻率不高,複盤選股等大部分事情都要盤後才能做,白天無需盯盤,而且工作也已經遠不像早年那樣繁忙,看起來兩者可以兼顧,實際卻並非如此。
熱戀中的少年,很少能同時愛著兩個人,何況作為一個向來要強的人,我難以接受自己工作質量的隱性下降,難以接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另外,我是個骨子里比較傳統的人,總覺得如果以後一直這樣帶著“二心”工作,腳踏兩條船,對不起所在的崗位。
專職交易的念頭在我腦海冒出,再也揮之不去。
迫於生活和本金壓力,本來計劃晚一兩年再行動的,但是因為意外遇到一個朋友,加速了我專職交易的進程。
金庸先生在《鹿鼎記》的後記中說,生命中永遠有許多特殊的意外。希望這次意外不僅特殊,而且美麗。
我在喜歡的崗位上工作了12年,也喜歡以現在這樣的方式離開。
不是因為被嫌棄,不是因為厭倦,甚至也不是因為有了好得很多的選擇,僅僅只是為了開啟一段新的夢想。
從選擇的角度來說,我才不會傻到認為自己現在已經能夠快速從市場賺大錢了,不過是願意把交易當做畢生的事業。
按照陳江挺(註:《炒股的智慧》一書的作者)的說法,一個交易者在大虧之後形成系統的交易方法,還要經歷一段時間的微虧微利階段,才能開始穩定盈利。而我,今年本該微虧微利的,之所以還能賺一些,趕上市場好而已。
但是,同時我也知道,只要能夠堅持一些投機的基本原則,虧錢也並不那麽容易。只在行情比較暖的時候入場,只在關鍵點參與表現強勢的目標,每次只買入小部分籌碼並且在發現做錯時果斷出局,只用賺來的利潤去博取更大的利潤(設好保護性止盈後讓盈利奔跑)……怎麽也不會虧太多。而所有這些,一年的實踐證明,我已經基本能夠做到。
還是那句老話,交易者只需要關註自我情緒的駕馭、關註執行和控制虧損,至於盈利就交給行情和運氣吧,無論多少都是市場的獎賞。
千萬別想著每日每月都要從市場賺錢,交易者必須學會耐心等待屬於自己的機會。即使一個優秀的操盤手,可能大部分時間也碌碌無為,他們經常賺小錢,經常虧小錢,偶爾賺大錢,但是從來不會虧大錢。
有朋友曾問我,入市幾年來,感覺交易最重要的是什麽。現在嘗試做個回答:交易最重要的只有一句話,“永遠把保住本金放在第一位”。基於這句話的趨勢交易策略也僅僅八個字:順勢、輕倉、止損、持盈。
市場雖然浩如煙海,但本質並不複雜,複雜的是人性。
反正離開了,順便幫體制內的兄弟姐妹們說幾句話吧。
我呆過基層最一線,呆過小機關,2013年下半年被市委借調參與某專項活動一年多,也算呆過大機關,無論是辦事員還是廳局級領導,都近距離打過交道。
他們大部分人和你、和我一樣,為人子女、為人妻夫、為人父母,用智慧和汗水換取酬勞。他們是納稅人養的,但更是被自己雙手養的,不然你讓他們不上班試試,看看還能不能領到工資。
如果真像有些人想象那樣,每天一杯茶、一包煙,一張報紙看半天,然後拿著豐厚的福利和各種灰色收入,那麽請相信,我絕對不會出來,而是會立誌成為“最會炒股的公務猿”。
當年跟我一起睡辦公室的小狼狗們,現在雖然散落到不同部門,但大家仍然暗中較著勁,盯著誰的部門考核又靠前了,誰又落後了。可以說那是因為想幹出政績混前途,但是能因此就否認他們的努力嗎?
他們偶爾也會抱怨物價漲得太快,埋怨工資總是不動,可並不妨礙他們認真對待手里的工作。特別是大機關的領導和同事,很多擁有高學歷,思路清晰、低調高效、吃苦耐勞,和其他地方的精英並無兩樣。過去我也以為他們每個都應該大腹便便,插著牙簽打著飽嗝發著調頭混吃等死來著。
都是為了討生活,何必誰要偏見誰。至少我就是被“窮”出來的。
2002年春天入職面試,考官問:這麽多政府部門,為什麽會選擇加入我們,又苦又累,有時還會有危險。我說:當每個人還是小男孩的時候,都應該曾經有過關於英雄的夢。
現在,小二寶在我身旁安靜地熟睡,臉上帶著淺淺的微笑,當每個奶爸看著他可愛小寶寶的時候,都應該有過關於財富的夢。
(編輯:李燕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