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黑馬:12月21日-22日,首屆黑馬創交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盛大召開。21日下午,在由創業家傳媒和周伯通招聘聯手舉辦的“前人萬企招聘大集”上,原阿里巴巴人力副總裁、福道誠壹管理咨詢公司首席顧問鄧康明為各位創業公司創始人、HR、求職者們做了分享。
以下為鄧康明分享整理:
很開心,看到這麽一個事兒辦成嘉年華一樣的活動。我估計大家心里著急,今天就交流三點。
一、做出選擇後,你就被這個選擇所決定
我有一個看法:每個人都是一本書,這個書里面可能波瀾壯闊,可能清澈如小溪,但這些都不重要。今天無論大家是找工作還是找人,關鍵這本書是你自己寫還是別人寫。有很多事情的出發點會決定了你今天過得好不好,和兩三年以後過得好不好。在這個過程中,在今天這麽一個狀況之下,你自己的選擇是什麽樣,你就被這個選擇所決定。
你要去創業,就去創業,做了這個決定,那你就被這個決定所決定了,沒有其他的事情。你選擇了創業,自然就面對要去融資、要去開發產品,要去找合作團隊,有無窮多個不快樂的地方。但你選擇了,就得走下去。
找工作的人也是一樣。國家在開放,大學生可以停薪留職去創業,今天也有很多機會找到那些創業者一塊合作,機會成本都很低。所有門檻都很低,政策的門檻、技術的門檻、錢的門檻都很低,今天我看了很多東西,隨便一個企業,不管有沒有產品出來,有兩三個人,估值可以隨隨便便就到一個億美金。剛才在聊天時,那個投資方說今天創業的人如果融資不融兩千萬美金,都不好意思跟人說,所以這是一個門檻很低的時代。由於技術的進步、互聯網的進步,在資本和人本之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創業者成為了一個資本追逐的對象。
但無論你走哪個路,你一旦決定了這個以後,轉移成本就很高。一旦走上這個路以後,你做了這樣一個選擇以後,這本書要寫下去的時候,它可不像你最初那個選擇的時候那麽簡單了。成本低,代價一定要很高,這世界是公平的。想清楚這些東西以後,堅定的往前走,不要去猶豫,可能在未來幾年里是一個關鍵。所以你自己這本書你自己要怎麽去寫,還是讓別人左右了你書的基調,這個沒有幫你。牛社搭了一個很好的平臺,黑馬營搭了一個很好的平臺,但這個演員怎麽扮演、你能成為什麽樣的角兒,這是沒人能幫你的。
我有二十多年的工作經歷。第一個十年我為跨國公司工作,我工作的公司,今天好像沒那麽好了,比如微軟,但十年里面,他們是那一票風光的企業。第二個十年,我選擇不再為跨國公司工作,一定要為中國本土公司工作,所以十年前碰巧幸運的見到了一個長得很好看的人,叫做馬雲。這十年來,我一路看著阿里從一千多人的公司,從只有B2B的公司,一路發展成從50萬起家到現在2300多億美金的市值。在這個過程中,我在民營企業經歷了很多的故事,我也面對不同的選擇。2010年,馬雲發了一個信,我很生氣,公司出現了客戶欺詐的事情。我那時候是上市公司的執行董事,後來一票處理事件,上市公司CEO李旭輝離開,我當時已經在集團,我做集團所謂的CPO首席人才官,但最後把我也拿下,叫降職另用。當時我也面對選擇,很多人說你要麽就退了算了,別搞了。我那時候沒工作,降職另用,我還天天去上班,這個過程讓我對人性有了很多理解。看了很多當年追著你要吃飯的人不認識你了,當年把你當兄弟的人還是把你當兄弟的人還有,所以人性的很多東西在這個選擇中間讓我汲取了另外的營養。
長話短說,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的權利,今天你做任何一個決定的成本都很低,但是這個選擇作出以後,你就被這個選擇所決定。
二、 創業公司在早期階段,要獨裁,並分享有價值的東西
公司就是一出戲,組織就是一出戲,這個戲要好,就必須要有幾個角兒,公司里組織里創業初期階段,必須有一個老大。這個老大得說了算,這個老大得帶著這個團隊堅定的往前走,所以這樣一個所謂民主、所謂商良,所謂協商,在創業期是不存在的。
你用互聯網的技術享受了所謂的互聯網創業這樣一個民主的氛圍,你就必須用獨裁的手段去做,才有機會能夠把這樣一個民主的紅利變成一個實際的利益。所以創業公司在早期階段里面,不要期待有民主,不要期待有協商,也不要期待集體做決策。只能有一個人做決策,其他的人只能做配角去執行。早期創業團隊里面如果太多的角兒,不管是合夥人也好、選擇你們的搭檔也好,如果他不服你,他有他的主意,那麽你們最好在早期就一拍兩散掉。前期必須有一個喝茶論道的人,也必須要有一個只能夠把喝茶論道那個茶葉落在地上種出花來的人。在選擇的過程里面,這也是另外一個選擇,不要聽那些民主、協商、合夥人要共同尊重,不存在這個問題。要想清楚這個這個民主的殘酷。
獨裁是什麽?獨裁是一種力量,是拍板的力量、做決策的力量、不受幹擾的力量,在痛苦的黑暗孤獨之下,還能夠按下這個按鈕,說let’s go,不放棄,團隊需要這樣的力量。在創業前期階段里面,我看著阿里巴巴的成長,我看著這個公司怎麽從小到大的一個過程,在早期所有的東西,阿里最大的一個特點,但有一個最大的特點是執行。
馬雲說一個東西,哪怕說的是狗屎,團隊能把它做出一個花來,執行。不要去質疑,這個世界在今天所有的東西都是模糊的,所有的東西是想不清楚的。產品也好,運營的模式也好,只有堅定的往前走一步,才知道清晰成功的可能性存在不存在。坐在房間里喝茶論道討論爭論,是不可能在今天這個狀況之下產生任何東西的。創業者本身需要一個強大的內心,需要這種孤獨感背後強大的力量,也不要試圖把自己這個孤獨痛苦分擔給你的團隊,不要讓他們去扛這個東西。你選擇的合作夥伴里面是在專業里面很強的,把你的東西落地的,不需要尋找和你一起喝茶論道的人。你尋找的那些投資人可以,尋找的另外一票咨詢的人可能可以,但是團隊在早期一兩年里面,你必須承擔起這樣一個孤獨的責任。在這個過程中沒有民主,如果你不是這個料,請把這個料讓出來,找出敢於傻乎乎做決定的人。不是科學的決定有多好,而是決定的速度和執行的力度,讓一個公司跟另外一個公司作出重大的分別。
企業就是一出戲,這個戲早期里面必須有一些角兒,這些角兒就是所謂的領導力,就是這麽一回事。所謂的民主,必須要在前面生存下來以後,才有機會去建立所謂的決策機制,所有的制度、體系、法治的建設。沒有這個起步的階段,你就沒有這個機會。老祖宗有很多智慧,倉廩實而知禮節。所有創業者在組織建設里面,最重要的一點是,你要問自己能不能承擔起做決策的責任,如果沒有人能夠幫你分擔後果這樣一個場景,你能不能往前走。
今天成就一番戲是,需要多點不同的利益相關者,才能成就一個戲。周伯通也好,在線教育也好,周伯通今天是需要牛社的這樣一大票尋找人的這個機會上線的,很快可以估值三倍五倍的走。很多創業者別覺得自己有多牛,你必須把跟你利益相關的人伺候好。
這里面有一個重大的問題,就本著互聯網的精神,分享、透明。你有什麽東西可以分享?自己的隊伍面分享最大的兩個東西:一是你自己的股權,你能不能真的去分享你自己的股權;第二是你能不能把你的賬本攤開來,分享給你的核心團隊,給你十個二十個跟你打天下的,把你的夢想變成現實的團隊。分享、透明,打開來,你才有機會把把要做成這件事的生態系統建立起來。
所以一是堅持做決策,二不要分享那些自己的孤獨跟痛苦,要把自己能夠分享的那些有價值的東西信息,包括公司經營的狀況、賺錢沒有、有多少用戶、怎麽來的,是少數幾個人知道還是跟你打天下的二十個人三十個人都知道,這是在前期一個組織要形成核心文化的DNA最佳的場景。
組織一大以後,你想變,你想找到那個東西,是沒有的。很多人問我文化怎麽做,文化不是做出來的,文化就是在早期我就這麽幹的。比如今天所有人郵件溝通,早期的時候能不能線下溝通,辦公室內部一定也要O2O,不用郵件溝通,三五十個人喊一嗓子,推開門踢他一腳是最理想的,別用郵件溝通。等你大的時候,你才適合用那樣一個技術手段去溝通。
早期的時候,人跟人的文化的形成需要信任和默契。信任、默契的前提是,需要你們在早期知道互相的秉性德行,秉性德行是在這個過程中打出來的。早期這個環境里面必須要線下去工作,人貼人互搏的工作,你才知道誰是你的團隊,誰是你的兄弟,誰可能在背後捅你刀子的。坦白、透明的分享,這是前期組織建設中間,建立種子最重要的一點。
三、懂得放棄
人生本來就是一個驛站,人在堅持自己的夢想很可貴,堅持自己的團隊很可貴。但是在堅持的基礎上,更可貴的是還能有所取舍和放棄。同時更要懂得拒絕誘惑,有人找你投資,要懂得拒絕誘惑,要懂得拒絕放棄,有人跟你合作的兄弟,你要懂得把他砍掉殺掉。
沒辦法,人生本來就是一個驛站,他在你這受罪受苦幹嗎呢,放掉他,他可能跟你一樣牛。所以堅持的同時也要懂得放棄,人從一個驛站走到下一個以戰去,不是一個死的東西,不是一個傻乎乎死扛的東西。
阿里也放棄過很多的東西,到阿里第一個看到的是水池,水池里我們上百個死掉的產品,沒辦法。團隊也一樣,我們當時要去做中小企業的軟件,四五百人的隊伍,阿里軟件做到最後不行,最後這個團隊也死掉了,這個產品全部放棄掉。堅守和放棄之間,堅守是前提,但是懂得放棄是另外一個智慧。
創業者不要糾結,所有東西都是流動的,流動的東西才可以變得柔軟,柔軟的東西才有包容力,你才能海納百川,吸引不同的東西進來,這個生態在你早期就已經有機會建立雛形,文化也有機會建立最早的DNA。謝謝!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