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都是創業公司去抱大企業的大腿,如果有一天情況反過來了,很可能是以下這些原因。
通常來說,大企業是不會與創業公司一個鼻孔出氣的,但是有充分的理由顯示大企業選擇創業企業進行合作能夠為自己帶來許多好處。現列舉如下十條:
1、擴大影響力
企業總是希望自己能夠對於項目進度和技術供應商施加影響力。而作為創業公司恰好能夠為其提供絕佳的機會,因為對於事業初始階段的創業公司來說,顧客就是他們的生命線。他們會極盡所能地滿足早期顧客的商業需求。在這樣的大環境中,大公司選擇創業公司來做項目往往比自己做更有效率且更節省時間。
2、抓住機遇
如果一家創業公司看起來很有前途,且它的產品擁有著廣泛的消費市場,可以從中獲利,那麽大企業就可以考慮投資這家創業公司並且參與到董事會中。通常情況下大企業會選擇為有前途的創業公司註資,因為如果這間創業公司符合公司的長期的商業戰略規劃,他們之後可以更方便地進行內部收購。
3、低成本獲取關鍵技術
大部分的創業公司在事業初期都面臨資金不足的問題,因此他們願意向大企業提供「免費」的技術開發方案以獲取免費的辦公場地,或者能夠從企業的 IT 部門「借用」一些開發人員。創業公司可以為企業提供所需的關鍵技術,而企業幾乎是以零成本獲得這些技術作為提供資源的回報。
4、從自身的技術進步中獲利
大型企業的 IT 部門在工作中經常可以取得一些技術突破,但是這些技術一般都僅在公司內部使用,其實這些技術突破同樣可以應用於其他公司。由於公司內部的 IT 部門的主要職責是支持公司的日常業務,沒有時間去將自己的解決方案推向市場,獲得收益。假如與一個創業公司合作(或者自己創立一間公司)就能夠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了,該創業公司可以專心地為大公司的技術解決方案進行外部市場開發與技術支持,而公司內部的 IT 部門就能夠集中精神解決企業內部的問題。
5、資助 R&D 的另類方式
企業的 CIO 很難讓 CFO 與 CEO 簽字同意在企業內部建立一系列的臨時開發小組,去承擔可能有結果也可能一無所獲的研發工作。如果能夠與創業公司達成合作,大企業就可以時常讓創業公司來承擔自己的研發工作。對於大企業來說,這可以降低投入了成本卻可能一無所獲的風險;而對於創業公司來說,得到了來自大企業的資金支持,正好是一個絕好的機會去完成一些技術創意工作。
6、獲取與其他投資人合作的機會
處於同一行業中的企業(有時候是不同行業)通常需要面對必須解決的相同需求,但是每一個企業自身的資源是有限的。而當多家企業對於同一間創業公司進行投資的時候,就擁有了集中各家資源解決常見問題的機會。
7、提升工作靈活性
由於處於事業開始的初創階段,創業公司往往願意在大企業 IT 部門無暇他顧的時候承擔一些特殊的項目開發工作。當企業內部 IT 部門的工作已經應接不暇的時候,如果創業公司願意出一臂之力,對 IT 部門來說簡直就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創業公司給了企業的 IT 部門更多的靈活性,提升了企業 IT 部門對於不可預見的臨時需求的快速反應能力。
8、增進與供應商的關系
當企業與自己的 IT 供應商在創業投資方面有著相同的參與積極性時,通過和創業公司的合作也可以讓企業和其供應商在共同參與的過程出培養出新的技術合作關系,進而有利於整體的合作關系,增強企業與主要供應商之間的聯系。
9、掌握技術人才
創業公司通常擁有一些具有特殊技術能力的員工,他們具備了某方面的專業知識,而他們正是大企業中所缺少的人才。大企業應該記住,當他們因為技術項目而與一間創業公司達成合作的時候,他不僅僅是得到了創業公司所提供的技術支持,也得到了隱藏在技術之後的人力資源。
10、樹立企業形象
一些企業已經開始將與創業公司合作視為他們在社區中提供就業機會的工具。這個策略不僅反映了企業回報社會的良好意願,也增加了企業盈利的可能性,因為用戶對於能夠積極支持自己所在社區發展的企業更擁有好感。
總而言之,大企業選擇與創業公司合作好處多多,正可謂一石數鳥。
(作者Mary Shacklett 現在是Transworld Data 公司的總裁,該公司專註於技術研究和市場開發。在成立這家企業之前,Mary 還曾經在多家金融、計算機跨國企業中負責過技術、市場開發、戰略規劃方面的工作。Mary 進行過多次演講,發表過1000多篇文章,還出版過技術類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