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公報沿用了去年的定調——“積極”財政和“穩健”貨幣,但也明確提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有力度,貨幣政策要更加註重松緊適度”。
何為“穩健”和“松緊適度”?中國央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接受央視采訪時表示,穩健從經濟學意義上說是中性的意思,既不大鋪張也不大緊縮,現在沒有必要、也沒有太大的空間去搞大的刺激,宏觀政策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就是最優選擇。
馬駿解釋,穩健的貨幣政策是:
1、總量保持合理的貨幣增速;
2、靈活使用貨幣政策工具,把流動性保持在合理水平;
3、繼續支持結構調整,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支持國民經濟的薄弱環節和重點領域,尤其要滿足三農、小微企業、和一些民生領域的融資需求。
與馬駿同時接受采訪的前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認為,“新常態”的核心意思是結構改善,中國經濟現在增速下降是在為今後恢複到比今天更快的增速做準備。他預計,明年GDP增長目標可能下調到7.0%左右;明年上半年穩增長壓力比較大,下行壓力還會持續;下半年在房地產行業基本穩定甚至略回升的推動下,經濟增長可能有所上升。
以下央視采訪馬駿的內容由金融微信號“金羊毛工作坊”提供:
問:明年中國經濟增速會放緩嗎?
馬駿:總體來看,全球的經濟,我估計在明年呈現一個緩慢複蘇的態勢。回到中國的情況,我估計明年的中國經濟會同時面臨上行、下行兩方面的壓力,比如出口和房地產開發投資等領域的壓力。因此我認為當前宏觀政策要保持穩定性和連續性,我想至少有三個理由:
1、 中國經濟正在從制造業主導向服務業為主轉型,服務業比制造業能吸納更多就業,加之勞動年齡人口開始下降,所以就業不成大的問題,就不需要大的刺激;
2、 過去幾年,尤其是2009年以來,我們杠桿率的上升比較快,房地產、部分國有企業和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杠桿率已經過高,金融風險加大,因此繼續靠加杠桿來刺激經濟的空間已經不大。
3、 過度刺激短期內可以把經濟增速拉得很高,但是很可能引導更多的資金進入到高汙染、高能耗和低端制造業,但是從中長期來看,會加劇產能過剩,不利於結構調整。
綜合來講,我覺得核心的一個想法就是,我們現在沒有必要也沒有太大的空間去搞大的刺激,宏觀政策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就是一個最優的選擇。
李稻葵:現在的重點任務是結構調整、體制改革、保民生、增加效益等等,這些的重要性超過短期內增長的重要性。所以2015年經濟預期增長目標可能會比2014年要來的低一點,有可能從2014年的7.5%左右調到7.0%左右。
具體來看,2015年的經濟走勢我趨向於前低後高。因為在2015年的上半年,宏觀經濟會延續2014年下半年,穩增長壓力比較大,下行壓力還會持續。到了2015年的下半年,整個經濟運行的節奏可能會適當地加快。特別是房地產行業總體上講可能基本穩定甚至略有上升,這是支撐2015年下半年經濟有所上升的一個重要的因素。
“新常態”我個人理解,第一句話,增長速度有所放緩;第二句話,經濟結構在持續地紮實地在改進;第三句話就是新舊增長點在交替。核心的意思就是結構改善。
中國經濟現在的增速下降,我個人認為是在為今後能夠恢複到一個相對比今天更快的增長速度做準備。換句話來講,我認為我們並不是處在一個增長速度一路下行的過程,而是一個U型的,先慢一點,明年可能還會再慢一點。先慢一點,做好功課,做好結構調整,做好體制改革,培育好新增長點。如果這些工作做到家了,增長速度在未來還能夠往上走一點。畢竟中國經濟人均的發展水平還是相當低的,畢竟中國經濟還有大量的處於相對比較落後發展的地區,很多需求並沒有滿足,很多的增長點還存在。
曹遠征:我們認為今年中國經濟增長能達到7.4%左右,和我們年初定的7.5的目標幾乎是一致的,通貨膨脹也是比較低的,所以今年大概是一個低通脹,增長率也不是很高的一年。我們預計明年全年經濟增長在7.2%左右,通貨膨脹大概在2.4%左右,所以這個態勢將延續到明年。在這個過程中間,中國經濟依然存在的下行壓力,宏觀經濟的關鍵還是穩增長。
問:到底怎麽理解穩健的貨幣政策?央行宏觀調控真能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嗎?
馬駿:從經濟學的意義上來講,穩健就是中性的意思。不要搞大的鋪張,也不要搞大的緊縮。當然穩健貨幣政策還有些具體內容,我的理解是這麽幾條:
一個從總量上來講,保持合理的貨幣增速。
另外一個根據經濟和金融情況的變化,靈活使用貨幣政策工具,把流動性保持在合理水平。
第三個,貨幣政策還要繼續支持結構調整。講得具體一點,就是要使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對國民經濟的薄弱環節和重點領域加以支持。尤其是要滿足三農、小微企業、和一些民生領域的融資需求。
最近降了貸款的基準利率,我想銀行的存貸款的利率還沒有完全進入到一個均衡狀態,很多銀行還在繼續調整的過程當中。所以即使存款利率還沒有明顯地下降的話,我估計有些銀行的利差會收窄,如果利差收窄的話,對降低融資成本,還是有意義的。
融資難融資貴,這里面涉及到流動性的問題,我們會用各種各樣的政策工具,來保持流動性的合理。另外,還有很多結構性的因素,包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不暢,這些問題恐怕需要更長期地,結構性的改革加以解決。
曹遠征:貨幣政策可以穩增長,但並不能更好地提升經濟增長。越是靠放水來刺激經濟增長越是不可取。從這個意義上講,貨幣政策應該是穩健的。最重要的是要靠企業,靠創新,靠積極進步,這是經濟增長的源泉。財政政策的作用在這方面可能會比貨幣政策更為有效。
從歷史上來說,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的核心,我個人認為並不是發生在金融端,而是發生在我們的企業,因為產能過剩,產能過剩就有銷售困難,銷售困難就沒有還款來源,融資當然就難了,當然融資就貴了。所以需要大家的配合,一方面是穩定的貨幣政策,使它不出現太大的困難,但是另一方面,更需要技術進步和技術創新來消耗過剩產能,這才能降低風險,真正緩解融資難,融資貴。
問:降息是否直接刺激了股市大漲?
馬駿:關於央行的宏觀調控目標里面,是不是要放入穩定資本市場這一點,國際上有很大爭論,但是基本上都沒有得出一個非常明確的結論。我想大部分國家,包括中國在內,我們的態度是關註資本市場,但是資本市場的一個指數目標,本身不能作為央行調控的一個目標。
很難說,貨幣政策的短期炒作跟資本市場的走勢有非常明確的一對一的關系,因為資本市場包括股市,它反映的是很多因素的一個綜合考量。最近的一些變化,我想對貨幣政策預期肯定會起作用的,但是還有其它作用在里邊,包括歷史上我們的估值可能過低,所以有一個恢複性的反彈。另外,最近的滬港通,我想可能也是起了一定的作用的。很多人預期外國人要來買A股,那麽我何不先在A股里邊占一個位置等等,我想這方面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最近的股市上揚。
李稻葵:最近的股市的這一波的行情,我堅持認為是一個合理調整,早就應該出現這一輪的資產價格上揚的過程了。過去的一段時間,在調整之前的股票市場的價格太低太低,既沒有跟上中國經濟自身的發展的步伐,也沒有跟上整個國際資本市場的發展的大趨勢。所以這一輪的調整,我願意稱之為調整,而不願意稱之為牛市。這一輪調整恐怕剛剛開始,資本市場在補課,價格上漲是補課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既然是補課的話,那就不可能很簡單地一帆風順,不可能永遠是百分之一百的交滿分卷子,一定會出現一些失誤,價格的調整,價格的回車。所以我相信未來一兩年的時間,資本市場價格都是處在總體上揚的進程中。
這一輪股市的上漲應該說是機構投資者在推動,散戶按比例上講已經遠遠小於十年前了,甚至是五年前了,散戶受益的比重還不算高,這本身不見得是壞事,表明我們的股市在成熟,更加理性了。所以這一輪的上漲,有可能有希望會比之前的,比如說2007年那一輪要來的更加平穩一點,更加理性一點,而不是大起大落。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