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貸:如何用類似房多多的經紀人體系服務信貸員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12/148325.html
i黑馬:2010年,身邊幾個朋友不愉快的貸款經歷讓當時還在騰訊的張利產生了這樣的念頭:能否提供這麽一個平臺,幫助這些用戶解決他們的融資需求?於是,張利通過同事關系,找到了當時正在創業的乃義寧以及另一個合夥人,以投資人的角色,投資和摸索通過線上和線下運作的貸款平臺。
右一:張利 五一貸創始人兼CEO 畢業於四川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MBA,先後在平安銀行總行、騰訊、連連科技擔任高管,也是吉屋網聯合創始人。超過16年銀行、電子支付、互聯網行業工作經驗。
左一:乃義寧 合夥人兼CTO 負責產品和技術,畢業於華南理工大學,曾任平安集團旗下平安科技資深架構師;創立摩爾在線公司,先後運營購物社交分享網站-買賣者、在線教育平臺-愛學社;擁有超過10年互聯網行業經驗。
“當時互聯網金融概念還沒起來,大家都沒有太多的O2O的概念。大家覺得要多條路子嘗試,於是做了兩家公司,線下公司負責從傳統電話渠道獲取並成交客戶,線上公司負責通過SEO、SEM等從互聯網獲取流量,從流量到到促成交易放在了線下公司。”張利說。
親身的經歷,加上在騰訊工作的職業關系和對互聯網金融的認識,張利毅然決然的在2013年6月份辭掉所有工作,全職做五一貸,一步一步打造一站式投資+融資O2O平臺,走上互聯網金融創業的道路。
抓住痛點
張利了解到,用戶的貸款需求是多種多樣的,核心的需求是貸款金額,客戶能不能貸到款?能貸到客戶想要的額度麽?還有很多客戶用款時間很緊迫,能否在要求的時間內幫客戶貸到?還有貸款利率、貸款期限、還款方式、貸款用途等需求。
一般情況下,會有銀行貸款部門的信貸員給客戶認真講解,但大多數人的貸款需求根本進不了銀行的大門。
隨著對行業了解的不斷深入,張利發現,貸款行業有為數巨大的從業者,貸款以及相關金融行業的從業者也有各種各樣的需求,他們才是這個行業的一支重要力量。
通過不斷的跟貸款從業者面談,溝通,(也有很多從業者後來也加盟了51dai),張利漸漸找到了他們的需求痛點,並跟產品技術合夥人乃義寧不斷地研發和優化代理人推廣體系,即51貸的網絡聯盟,俗稱“飛單平臺”。
飛單平臺
51貸的網絡聯盟,俗稱“飛單平臺”,5月份已上線,類似房多多經紀人體系,前期僅通過張利和技術合夥人小範圍推廣,已經累計註冊1000個左右推廣員(兼職信貸員),推廣員累計提交貸款客戶700多個。
目前“飛單平臺”每月已為51貸貢獻了70%以上的客戶和收入。“我們的‘飛單平臺’一定會會像房多多經紀人平臺一樣有旺盛的生命力和發展潛力。”張利對此很有信心。
2013年10月,51貸拿到了騰訊聯合創始人曾李青及平安系架橋資本聯合投資。
如今的51貸團隊已經有20多人,今年7月開始已經進入東莞市場。“最近一直在大力研發APP端,把已經被驗證了的商業模式從PC端拓展到移動端,希望在移動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金融領域發力。”張利說。
因此在這個時間節點,張利希望盡快完成A輪融資,把近半年深圳成熟的運營模式複制到廣州、武漢、長沙、成都等5-6個省會城市,並且加快51貸網絡聯盟(“飛單平臺”)APP的產品研發快速叠代和運營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