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銀監會副主席閻慶民表示,將從多方面推進信貸資產證券化。在發行窗口上,鼓勵資產證券化產品不僅在銀行間市場發行,也可以在證券交易所發行。
在全國政協“加快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主題座談會”上,閻慶民表示,未來將從三方面推進資產證券化,一是發起機構範圍不斷擴大,資產管理公司、金融租賃等非銀金融機構均可以做;而是基礎資產類型趨於多元化,包括公司債、小微企業貸款,個人抵押貸款等都可作為基礎資產;三是投資者也可以擴大到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基金等。
此外,他還提到,將推進信貸資產流轉業務試點,逐步實現信貸結構的優化和透明。
今年6月,消息稱平安銀行總額為26.31億元的信貸資產證券將登陸上交所,但隔天晚間此項目就被央行叫停。
華爾街見聞曾提過此事,有報道稱央行叫停的理由是,這個項目沒有經過央行的審批手續,央行事先對此案不知情。
但目前,資產證券化的審批程序有明顯變化。在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進一步采取措施緩解融資成本高的問題之後,銀監會就立馬下發文件,將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由審批制改為業務備案制,不再進行逐筆審批,只要取得業務資格的銀行均可以直接備案發行。
閻慶民在昨天的會議上還強調要關註三點:
一是關註是否立足實體經濟,不要忘記2008年金融危機的教訓;
二是關註是否按照“三性”原則監管。所謂三性,包括一次性、可比性、簡單性,閻慶民提出這一關註點的背景是現在混業經營已成為趨勢。
三是關註和防範跨行業和跨市場風險。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