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段永平再创投资奇迹--第一财经日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4077750100glfp.html


  2009年3月初,《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和步步高(28.70,0.05,0.17%)创始人、企业家兼投资家段永平曾经通过一次越洋电话。当时,美国股市大跌,段永平告诉记者,“这可能是我们这辈子能遇到的最大一次机会。”

  他还说,做投资总是要相信一点什么,要是一点也不信那就不要做投资了。“比如我觉得GE(通用电 气)是一家诚信的公司,我看他们的CEO讲话是有道理的,不是不可信的那种。GE有这么多的尖端技术,比如环保技术,只要人类发展,就会需要。我在 GE30多美元一股的时候就关注过,但觉得有点贵,现在已经六七美元了,比它的价值实在低多了。”当时他说自己正在买入GE。

  一眨眼就是2010年了。记者查了一下,GE现在的股价是16美元多。虽然利润同比在下滑,但 2009年每股收益仍有1美元(4个季度分别为26、24、22、28美分)。记者再次向段永平核实,他说:“我不愿意说自己究竟买了多少GE的股票,但 我一旦出手,总是会比较集中,投资额比较大。”记者问,刚开始投资GE时动用的资金是否有1亿美元以上,段永平表示,“一两亿美元肯定是有的”。

  以此推算,段永平在GE上的账面盈利,应该在上亿美元以上。

  比巴菲特的买点还低

  GE是一家在全球享有很高声誉的综合性企业,其创始人为爱迪生。但受累于金融危机和旗下GE Capital利润大幅下滑,GE一度也陷入危机,股价从2008年高点的38美元一路下跌。

  2008年10月2日,“股神”巴菲特继购买投资银行高盛的部分股权后,宣布将收购30亿美元 GE永久性优先股,并获得在5年里的任何时候以每股22.25美元的价格,购买30亿美元GE普通股的权利。巴菲特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说:“我已经观察 GE这家公司很久了。现在的市场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投资机会,而这在6个月或者一年之前是难以想象的。”

  但是危机还在加剧。2009年2月20日,GE股价跌至10美元以下。3月第一周更是连连下跌。 3月4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常规交易中,GE股价一度下触5.73美元,是自1991年12月以来首次跌破6美元,收盘至6.69美元,跌幅 4.6%,还不够买两个GE自有品牌的灯泡。洛杉矶一家资产管理公司Envision Capital Management Inc总裁玛丽莲·柯恩(Marilyn Cohen)将GE比喻为“让所有人都不敢靠近的麻风病患者”,有看空者甚至预言,“GE将是下一个AIG”。

  当时,国内的一些论坛上,已经有了“看巴菲特上吊”的帖子。

  段永平正是在此时开始强力出手。

  在股价跌到低谷的时候,包括CEO伊梅尔特在内的GE高管联手买进25万股GE股票。伊梅尔特坦 言,像GE这种拥有金融服务业务的公司的确受到了冷落,但GE是一家拥有130年历史的成长型企业,经历了九次衰退和一次萧条。他正努力推动公司抵御衰退 周期,将会从新兴市场的增长、清洁能源和可持续医疗等方面受益。

  GE股价下跌到12美元时,在分析师阵营中看多GE的摩根士丹利分析师斯科特·戴维斯说:“我们 从不否认该公司存在各种问题。不过,其股价已经从38 美元降到了12美元。如果一只股票下跌了70%,我觉得人们就可以推断股价已经消化了许多利空消息……在上一次经济下降周期中,GE的制造业务只有轻微的 下滑。它的核心业务——比如发电机、医疗设备和飞机发动机——不怎么受经济周期的影响,而且能赚取大量的现金。在我们看来,这只股票还会有20% 的降幅,随后将会上涨100%。这就是我们看多的原因。”

  从2009年3月到9月,GE的股价逐步回升至14美元多,半年时间上升超过100%。今年1月8日,GE收盘报16.40美元,此前摩根大通将GE目标由20美元上调至22美元,并表示投资者低估了GE Capital的潜在盈利复苏能力。

  在对GE的投资上,段永平的入股价比巴菲特要低很多。

  跟巴菲特比像“过家家”

  当记者确认了段永平以比巴菲特更低的价格投资GE的事实后,写了一篇短小的博客《段永平投资GE超越巴菲特》,文中注明所谓超越是指在GE这一个案例上。

  一向强调做企业要本分的段永平昨天给记者回复邮件,并打来越洋电话。他说绝不能妄言超越巴菲特,“不然就像有人高尔夫打了个小鸟(birdie,击球杆数低于标准杆数1杆)就说自己已经超越老虎·伍兹一样。跟巴菲特比,我们的投资还有点像过家家,完全不在一个级别。”

  这位曾以62万美元拍下与巴菲特共进晚餐机会的投资家回忆说:“和巴菲特聊天时,他教了很多有关 投资的东西,但我问的问题主要是我们投资时不应该做什么。我觉得巴菲特在投资上比所有人强的最重要的地方,就是他知道自己什么东西不应该做,尤其是对一个 极成功的人来说,这非常不容易。顺便讲一下,去年我还买了些巴菲特的股票,到目前为止,至少赚了几个饭钱吧。”

  据说,巴菲特说的“不应该做”的事情包括,第一不做空,第二不借钱炒股,第三不做不懂的东西,因为这三者都意味着无限风险。

  段永平在邮件中写道:“很多人关心和巴菲特的这顿饭到底能值几何?我的理解是,在一个人的投资生 涯中,他至少值几个自己的身家——如果你能理解他到底都在讲什么的话。很遗憾,我发现这世界居然有这么多人根本就没去认真理解一下。可惜,可惜呀,这可是 最地道的赚钱办法呀。”

  对于GE,段永平写道:“我确实重仓买了很多GE,且大部分都在低位附近,运气好啊,那个时候居然手里还有钱。我一直很喜欢GE的企业文化,它就是我们企业界的老虎·伍兹。呵呵,老虎也有犯错的时候,不过他会回来的。”

  投资创维和Yahoo

  记者还向段永平核实他是否投资了新浪、搜狐和港股创维数码(00751.HK),他也做了回答: “我们当时的确买了接近5%的创维股票,这也是我们迄今为止投的唯一一只港股。本来还想多买点,不过由于要超过5%,我很想和黄宏生沟通一下,以免被误解 认为我们在恶意收购。可惜呀,他当时不方便,我们也就算了。投资中总是有很多遗憾,所以也很正常。”

  段永平证实,近一年来买了很多Yahoo股票,前两天还买了不少。“我挺喜欢淘宝,觉得马云是个 非常不错的经营者,他是我认识的人中对企业文化理解最好的。虽然在淘宝里有人卖我们的假货,不过我相信有一天他会解决这个问题。Yahoo拥有40%左右 的阿里巴巴的股份,怎么看都应该有30美元一股以上的价值,市场早晚会反映出来,就像马克思所讲:价格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

  但他说,“不方便讲具体的金额和数量。”

  在和记者通话时,段永平说,其实单从投资的回报倍数看,投资创维数码是很高的。1港元左右买,几年工夫,前段最高涨到8港元多,“我们在6块、7块都卖了很多”。如果不是黄宏生事件的影响,“我们当时会买得更多。”

  段永平最后对记者说,巴菲特在金融危机中也买了不少股票,有的在他买之后还继续跌,但陆陆续续都涨回来了。“他买GE,买高盛,却不买雷曼兄弟、AIG,表面看是偶然,其实是多年的功力。他能做到‘不中招’,这是多么深的功夫。”

  在电子邮件的最后,段永平说:“我现在和太太花不少时间和心思在慈善上。花钱比赚钱难啊。这话可能要招板砖,不过谁要是明白了,谁就被进步了,呵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170

“中国巴菲特”段永平的记者主妇 东方愚


http://www.econzhang.com/?p=3860


文/东方愚       《周末画报》“商海贤内助”专栏

2010年2月28日这天,段永平少有地穿上西服,来到北京。他要参加一个仪式,向中国人民大学捐款3000万美元(逾2亿元人民币);。4年前浙 江大学百年校庆时,段永平同样的大手笔,3000万元美金投向了浙江大学。

段永平今次在人民大学捐出巨资,由头有二。一是他曾于1986年至1988年在这里攻读经济学硕士学位,二是“因妻之名”——人民大学也是段永平妻 子、曾获普利策奖提名的知名摄影家刘昕的母校,更是见证这对郎才女貌姻缘开始的地方。

刘昕是西安人,1968年生,比段永平小7岁,是其在人民大学读研究生时的师妹。1989年,段永平南下广东创业时,刘昕还在新闻系读大三,第二年 毕业后进入中国青年报做记者。她是中国青年报彼时唯一的女摄影记者,在中青报第一次参加“希望工程”主题摄影,作品就被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买下来做了招 贴画。

1993年,刘昕从中青报辞职,赴美深造。这个时候,是段永平在广东中山执掌小霸王电子工业公司的第5个年头。一个亏损的小厂,在他手中鲤鱼翻身, 正向10亿元的年产值冲锋。连他自己也想像不到,他将来会与美国结下不解之缘。人生的精彩吊诡之处,或许正在于无法预知。

刘昕去的是美国俄亥俄大学视觉传播学院(改读硕士学位),这是美国一流的传播学院。刘昕在这里呆了3年, 1996年毕业前夕,她到《迈阿密先驱报》实习,拍摄主题仍是社会弱势群体。刘昕随后加盟《西枞榈滩报》(The Palm Beach Post),任首席摄影记者。她的天赋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发挥,先后获得美国南部最佳摄影记者、亚特兰大全美摄影年赛冠军等荣誉。1997年,她入选总部设 在荷兰的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大师班。此时的段永平,正在东莞打造一个全新的品牌——步步高。

1998年,刘昕回国探亲,3个月后返回美国,向朋友们宣布了一个重磅新闻:“我结婚了!”这一年,刘昕30岁。听到这一消息,刘昕的朋友几乎无人 相信。一来,闪婚也不是这么个闪法;二来,对于在美国5年换了不下7座城市、喜欢自由、似乎永远“在路上”的一位女记者,怎么安心就这样走进婚姻的殿堂 呢。

但这确非谎言。刘昕和段永平,在前者回国探亲“缝隙”间恋爱两个月后走到了一起。双方约定,段永平将步步高推上一个新台阶后,到美国和妻子会合并长 居美国。刘昕婚后即辞去了媒体的工作,做起一名独立摄影师和自由撰稿人来。他的作品见诸于时代周刊、新闻周刊等著名传媒。

1999年是段永平和刘昕夫妇人生中最为辉煌的时刻之一。刘昕后来获普利策奖提名的作品《双胞胎》是1999年底完成的,与此同时,大洋彼岸的段永 平,以“清晰的远见和创新能力”被《亚洲周刊》评为亚洲20位商业与金融界“千禧行业领袖之一”,他领导下的步步高,在这一年豪掷1.59亿元人民币,成 为央视“标王”。

所谓“华丽转身”,段永平显然是半主动半被动。虽然他常到美国看望刘昕,但他认为拿到美国绿卡并非一件易事,他太爱步步高了,他想把步步高做到极致 再走。然而未曾料到,2001年初,刘昕为段永平申请的美国绿卡批下来了。他不得不在这一年年中,到美国先“落地”。第二年底,他正式移居美国,和妻儿团 圆。

段永平是一个走一步看三步的人。在赴美之前,他就一直在思考:自己到美国后可以做什么、怎么做。现在众所周知的是,他后来选择了股票投资。他“染 指”资本市场的推手至少有二,一是他读了巴菲特谈投资的一本书,对其价值投资理念甚为认同,遂萌生极大兴趣;二是在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破灭后,以前并不相识 的网易CEO丁磊找到段永平救急。

2002年后的刘昕,变化大了起来。之前天马行空的刘昕不见了,有的只是一个温柔贤惠、相夫教子的刘昕。“我以前一个绝对的完美主义者,”刘昕说, “但过了(获奖和成名)这个阶段后,应该改变心态,我的转变和做母亲有很大关系;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别人的目光左右不了你,对我来说这是一次‘欢天 喜地的解放’。”

如果说站在全美摄影大赛领奖台上的刘昕,是一个受西方教育和文化影响颇深,执著演绎生命精彩的女孩儿的话,这个时候的刘昕,则是一个向东方传统回归 的刘昕。她懂得“舍”与“得”之间的平衡,正如段永平在投资股票上的权衡和拿捏。

这种理念上的相通,使得他们一家相处融洽。现在的他们夫妇二人的生活状态有条不紊。刘昕偶尔会接一些项目,或出席一些学术活动。2010年5月19 日,她在美国深造时就读的俄亥俄大学视觉传播学院院长Terry Eiler来到她在国内的母校中国人民大学交流,刘昕一路陪同。段永平也在继续享受着投资的乐趣,并与国内步步高团队分享着一步更比一步高的喜悦——步步 高OPPO品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他们在2005年时成立了家庭慈善基金Enlight Foundation段 永平投资的一些股票转移到了基金会里。夫妇二人的共识是,不能将太多的财富留给子女。与Enlight Foundation 对应的是,2008年9月,段永平在中国民政部门注册了心平公益基金,主要用于教育捐赠。在中国人民大学捐出的2亿元,便是通过这一基金会操作的。“心 平”取自刘昕和段永平二人名字的谐音。他亦学习比尔•盖茨,将基金会的账本公开。

段永平和刘昕,每个人的经历、角色转换,以及两人的结合与共识,都是中国企业家家庭少有的标本之一。像段永平一样,与女记者结为良缘的中国企业家并 不少,譬如郭广昌与王津元,王梓木和敬一丹,丁健和许戈辉,郭为和曾涛等,但如段刘二人丝毫不用顾虑外界评价,各自完全追随自己内心行事但又非常默契的搭 档却并不多见。

链 接:“企业家贤内助”专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342

[轉載]段永平投資語錄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bfb5400100x99r.html

 

這些都是網友從博客上整理出來的,先謝謝網友的時間了引用 段永平投资语录1 - 段永平 - 段永平的博客。我自己有空時再看看,有沒有需要改的。有些話是針對問題去的,如果有原始問題在或許更容易明白些。

1、我當時後續的資金主要是來源於賣了其他的股票。我做投資不用融資的。如果沒錢了以後股票掉了就不管了。這種事情經常發生,買了想買的股票後,有一半的機會他還會掉一會。如果為這種事情著急得話,那要著急一輩子。我記得巴菲特講過,希望剛剛買的股票大漲是一種愚蠢的想法。我很少考慮所謂的資金分配的問題,有合適的股票就買,沒有就閒著。

買股票當然要做定量分析,不然怎麼搞?

老巴成功的秘訣是他知道自己買的是什麼。

有人問過芒格,如果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他們的成功,那會是什麼?他的回答是:「rationality」(理性),呵呵,有點像我們說的平常心。

2、我不買option的。

買option的邏輯有點問題。比如,如果你覺得GE會跌,你幹嘛要買呢?買option長期而言一定會虧錢的,因為時間是你的敵人。投資最好的地方就是,時間是我的朋友。

 

3、呵呵,再說一遍,我認為抄底是投機的概念。

買股票時參考過去到過的價錢是危險的。抄底主要是看過去到過什麼價,然後掉到一定程度跳進去,有可能真的會跳進去出不來的,如果不知道買的是什麼的話。

 

4、波段操作沒有違背價值投資。我覺得波段操作根本就不是價值投資。

5、我對大盤的判斷很簡單。如果你有足夠的錢把所有股票買下來,然後賺所有上市公司賺的錢,如果你覺得合適,那這個大盤就不貴,不然就貴了。(這裡還沒算交易費呢)

回覆

 

6、 長賣空會破產的。

7、也許用有時巧合比較合適些 。

8、W:我覺得,做價值的波段還是屬於價值投資的:

 

在價值低估的時候買入、在價值高估的時候賣出。

 

但是,如果你完全是根據技術指標來進行波段操作的話,那就是投機了,而不是價值投資。

D:呵呵,這麼說也對。至少有事幹,不閒著。

不過,巴菲特也這麼說過來著:最難的事是什麼事都不干。

如果你能找到統計的資料,證明波段論賺的更多的話(可能要用美國市場或更長市場的資料才行)......

回覆

9、W:我的理解是按「有效淨資產」,也就是要把一些其實沒用,就是如果你要有機會重建時不會花的錢去掉。

 

沒人能定量搞懂,只能毛估估。

計算價值只和未來總的現金流折現有關。其實淨資產只是產生未來現金流的因素之一,所以我編了個「有效淨資產」的名詞。也就是說,不能產生現金流的淨資產其實沒有價值(有時還可能是負價值)。

10、假如這是個算術題:也就是每年都一定賺一個億(淨現金流),再假設銀行利息永遠不變,比如說是5%,那 我認為這個公司的內在價值就是20億。 有趣的是,表面看上去和有多少淨資產沒關係。實際上,淨資產是實現利潤的條件之一。

假設真有這麼個公司,我認為其內在價值是20個億,如果市場價掉到10個億的話,我會很樂意買點的。

可惜這只是個算術題,現實投資要複雜很多。

回覆

11、W:段哥你好!

問:報表中的淨利潤能看成是淨現金流量嗎?

D:不能。但一般如果淨利潤大於現金流時一定要更小心,要看清楚利潤到底是些什麼(當然平時也要看)。

不知道是芒格還是巴菲特說過,如果一個人的投資生涯中只出手20次(大致比喻),他的成績單會比更多次出手要好得多。

 

芒格講過,如果把BRK投資表現最好的10個投資拿掉的話,BRK就是個笑話。老巴尚且只有10個拿得出手的投資,我們普通人

 

就不要太跟自己過不去了)。

我看完這句話後反省自己的結果是確實如此。

我想大概一年能有一次機會就很好了。

你說的這個個案我不評價。

 

巴菲特每次說的時間都不太對,但最後都是對的。這一次他已經說過了,包括股東大會他也說了:拿著現金是最危險的。

記得有一次他說「我只是早了3年而已」 。

由於未來通脹一定會來,錢將不如以前值錢。比如,我記得90年代初一萬塊還算挺多錢的,現在在很多地方還不夠買個放凳子的面積。

1、呵呵,行業問題說不清,好像存在的大多行業裡都有好公司。

巴菲特有幾條東西:能力圈、護城河、margin of safety,沒說哪個行業。巴菲特追求的是產品很難發生變化的公司,所以他買了後就可以長久持有。但他也說過,如果你能看懂變化,你將會賺到大錢。

 

歸根到底,買股票就是買公司。無論你看懂的是長久還是變化,只要是真懂,便宜時就是好機會。

如果一,兩年能看到一個這樣的好機會,你的回報一定會很好。

4、W:特把投資說得很簡單,而芒格卻說投資需要很多知識,把投資說得很深奧。聽他說看的書有一噸重。段大哥您怎麼樣認為呢?

回覆

 

D:他們說的都很對,角度不同

我有時也這麼說:投資很簡單,不懂不做。但要能搞懂企業就算看一噸的書也不一定行 。

投資簡單但不容易!

5、 如果不看老巴的書,我的書有什麼用?

如果看老巴的書,我的書又有什麼用?

那是因為巴菲特的東西簡單,所以我能懂。不懂的人可能是把他複雜化(甚至妖魔化,陰謀化)了。

我非常贊成你的態度,好書一本就夠,有空多看看也無妨。

其實芒格的東西挺有趣的,和老巴的語言風格有點不一樣,但東西沒啥本質差別。有空看看很好玩 。

我看報表也是暈暈的

呵呵,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啊

有PK的想法對投資可不是什麼好事 。

其實我不太清楚我自己的身價(好像光網易我就賺了有20億rmb了 ),錢夠用就行了,多出來的都是責任和樂趣,千萬別成了負擔。

我覺得價格不是問題。瞭解其價值的人可能會覺得這是本一個人一生當中能買到的最便宜的書。不懂得人也許有人送給他也是一本最貴的書,因為這本書好重,不明白就是個累贅。

芒格出書肯定不是為了賺錢,但不意味著他應該把書送人。《窮查理寶典》

解讀大師成功心得:巴菲特選股十招

1、看線投的就是別人的短期看法,而投資投的是長期的數據。

也許可以這樣區分:投別人短期看法的叫投機,投自己長期看法的叫投資(或叫價值投資)?

2、投資裡勤奮指的不是勤交易 ,瞭解公司需要勤奮;

最大的敵人是勤動手這話是對的,但這裡動手指的是交易 。

3、 我非常在乎企業管理層的人品!等你長大了就明白我說的是什麼了 。

4、我也沒學過財務 。

懂財務肯定有幫助,完全不懂就投資有點危險。

我自己懂一些基本常識,覺得大致夠用。

5、呵呵,說不清楚。有時之前花得多,有時買後還要花很多時間,尤其是當目標的已經達到基本目標價以後,對其價值的判斷還是挺重要的。比如,我對網易後來的發展就花了很多時間,不然沒可能大部分拿到120-140倍才賣。

W:謝謝段老師,清楚多了,也就是說在買之前和在賣之前花的時間要多些,買之前要估估價值,看這個低價格是否有足夠的安全邊際;賣之前也要重新估估價值,看高價格是否真的高了,如果還有安全邊際,就不賣,繼續持有,是這樣嗎?

 

7、複製是怎麼定義的?再說,複製幹嘛?又不是做蠟像。

我也沒有任何想法想去複製巴菲特,我甚至很少關心他都在幹嘛和幹過嘛。我只關心他做事情的道理,明白後自己自然有機會。

8、價值投資並不是盲目的買進並長期持有。如果是好公司才值得在好價格時買進並長期持有。當然,好價格並不一定是抄底的價格(如果是當然好),好價格指的是10年後回頭看:哇塞,那真是好價格。

如果被人說成賣房子賣家人(不管你有沒有這樣)肯定是有點問題了 ,要反省反省。

9W:段老師,劉建位認為做股票投資重要的是有足夠的時間精力。您是反對把投資作為職業的,這和他的觀點有沒有衝突?

D: 我沒反對把投資做職業啊,我只是不推薦而已。

有很多人看到有些人投資賺錢了,就覺得投資錢好賺,就想當職業,很危險。

關於估值的一點想法

1、W:實在是不好意思,又麻煩段總,文章中「下行空間」是指公司大致的價值與公司總市值的差嗎?可不可以認為,「下行空間」起到巴菲特所說的「邊際安全」的作用?

D: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

2、不賺錢的淨資產有時候就是個累贅。比如在渺無人煙的地方建個酒店,花了一個億,現在每年虧500w。重置成本還是一個億,現在5000w想賣,這裡誰要?

3、反方是什麼?我們這不是都是價值投資者嗎?反方我根本就沒加進來 。

我非常同意DCF(生命週期的總現金流折現)是唯一合乎邏輯的估值方法的說法,其實這就是「買股票就是買公司」的意思,不過是量化了。

4、那就是毛估估。意思就是5分鐘就能算明白的東西,一定夠便宜。

呵呵,那是你沒搞懂他做的是什麼。他的意思簡單解釋就是,不要想去賭場贏錢,但開個賭場賺錢還是可以的 。我賣puts和他做的事情是一樣的

巴菲特說過,他一生當中有很多次很集中,甚至達到100%。

我覺得你可能有點太鑽牛角尖,不會模糊。

呵呵,你看的老巴的東西遠遠比我多,但感覺看的越多好像越亂的樣子。

老巴的東西真的很簡單:就是「買股票就是買公司」,別的所有的東西都是詮釋或衍生,可看可不看。

老巴對我說過,他什麼都做過。我也一樣,做過空,借過margin,買過不懂得東西等等。

5、也許長線沒問題。自己投自己公司往往是因為更瞭解,但有時也是因為知己不知彼。

6、 沒搞清楚你們在爭論什麼。其實價值投資不應該分個高下的,每個人都是投自己懂的東西而已。

這裡確實有些人是剛剛開始接觸價值投資,希望大家就算看到

有人明顯是新來的也不要欺負人哈,我們都是這麼過來的 。

7、 我說過什麼都可以問,但沒說過一定會回答

我沒那麼複雜 。討論投資經常能幫我自己理清自己的思路,好像也能同時幫到有些人,挺好的 。我又不知道你們什麼年齡 。

8、個人認為投資沒有形式上的高低,只有懂的程度的差異。如果我能預見到一個公司有高成長,我當然願意投。我從來都很願意投高成長的公司--如果我能確認他會是高成長的。

9、 不懂就不碰 。我也有很多東西不懂,好像沒什麼辦法,但好像也不妨礙出成績 。

10、 段總有可能犯錯誤,所以你不明白還是不買為好。

還有就是每個人的角度(能力圈子)不同,你有可能有更好的目標。

11、最近在看一本有關巴菲特的書,叫「back to school」,是04年的一次和學生交流的記錄,全是問答的形式,沒事的可以看看。有很多這裡博友提的問題那上面都有,巴菲特說得要清楚得多。

13、 那我就說花2800億賺50億實在不是個好主意 ,看來想模糊也不容易啊 。

W;:不好意思,段總,我剛才搞錯了,請你把他刪掉。以下才是正確的

┌─────────┬─────┬─────┬─────┬─────┐
|指標日期 
        |2009-12-31|2008-12-31|2007-12-31|2006-12-31|
├─────────┼─────┼─────┼─────┼─────┤
|淨利潤(萬元) 
    
| 532973.77| 403317.00| 484423.55| 229788.38|

 

2010年的總股本是110億,今天收盤價是7.8元,總市值為858億元。09年業績為53.3億元。請問段總,這樣的生意可以做嗎?有沒有足夠的安全邊際呢?

D:從長遠的角度看,這個價不算太貴,但也不是特別便宜(夠模糊的了)。

14、我也這麼認為,再好的東西都應該有個價。

15. 段大哥你說過:"可以確認的淨資產當然有價值!尤其是評估其向下空間時很有用。yahoo其實就是個例 子。"-----------------------------------我的問題是,可以確認的淨資產是否就是股價的向下空間的一條底線,一旦低 於這個底線,就應該大量買入? 這種情況A股中好像只有2008年底(金融危機最恐慌)的時候出現過,在美股中,這種情況很多嗎,一般不太可能出現吧?

D::我的回答還是 不一定 。比如100塊的東西,如果98塊賣給你,你不一定合算,除非你馬上倒手一下。

對投資,我想來想去,總覺得只有一樣東西最簡單,就是當你買一個股票時,你一定是認為你在買這家公司,你可能拿在手裡10年,20年,有這種想法後就容易判斷很多。

16 、應該回到投資的最基本定義,就是:買股票就是買公司,和上不上市無關。

17、 其實我也老覺得自己經常不得要領,老犯錯 。在這裡的包括我在內都是菜鳥,不過有些人當菜鳥時間長一點,多一些經驗或教訓而已 。

希望大家一起進步

18、 W;段總 請問你在這麼多的上市公司中是怎麼去選股選公司的?

大該的思維方向是怎樣的?

 D:我採用的大概叫「守株待兔法」,沒有太系統的辦法,也不每天去找,碰上一個是一個,反正賺錢也不需要有很多目標(巴菲特講一年一個主意就夠了)。有時候你感興趣的目標會自己跳到眼前的。當然前提是我還是挺關心的,總是會經常看看各種東西,有時和朋友聊天也會有幫助,每天聊可能就有壞處了

20、寧要模糊的精確,也不要精確的模糊

呵呵,真是老巴說的?還是老巴說得清楚啊!我覺得這就是我說的毛估估的意思。很多人的估值就有點精確的模糊的意思。

股市幽默

1、 如果你只有一隻股票,而且還是滿倉的,如果你真正瞭解你投資的東西的話,那下跌就和你無關了

2、 好像分散更危險啊。再說,投資用的就應該是閒錢,不然很難有平常心。

3、 問題是不用閒錢對生活會造成負面影響啊。我從來都是用閒錢的。老巴其實也是。至少你要有用閒錢的態度才可能有平常心的,不然真會睡不著覺。

4、 不懂不做。我始終沒完全搞懂銀行的業務的風險到底在哪兒。美國的一些大銀行隔個10年8年就來一次大動盪,還沒明白是怎麼回事。

5、索羅斯的東西不好學,至少像我這樣的一般人很難學會。老巴的東西好學,懂的馬上就懂了,不懂的看看最上面那一句話 。

6、 我也說不清楚。大概就是,當我覺得我懂的時候就是大致懂了,還覺得不懂時就肯定還不懂。

7、 W:大哥24歲身價才20塊,那大哥幾歲才開始對未來成竹在胸?感覺能幹大事,原因是什麼呢?

D:好像到現在為止還沒有這種感覺 。一直不知道什麼是「幹大事」,能把自己手頭的事做好就不容易了 。

8、W:段總,你24歲的時候資產有多少? 我今年24。

 段永平 :大概每個月56塊,基本花光,也許能有20塊身價

 

9、 呵呵,這個問題有意思。

我想,對大多數人而言,投資當然是為了賺錢吧。

投資的過程也是很有樂趣的。

所以對我個人而言,享受過程可能更重要,因為結果已經不那麼重要了。不過,好的結果還能幫到別人,也算是個不錯的副產品 。

 

10、任何時候別人的恐慌都可能是你的機會。

11、 呵呵,是不是底其實不重要。抄底是投機的概念,眼睛是盯著別人的。

12、 如果萬科足夠便宜的話,我還會買。

13、 W:價值投資學習中.段總,比如一個公司有淨資產100億,每年能賺10億,這個公司大概值多少錢?

D:大概就是你存X的錢能拿到10億的利息(長期國債利息),再把x打6折。

W:

段大哥的意思是值60億?

D: ,我不知道利率是多少啊。比如:如果我買200億長期國債的收入有10個億/年,我會花200億去買個年利10億的公司嗎?國債是risk free(無風險)的,所以買公司就要打折。越覺得沒譜的打折要越厲害,和我們平時的生意沒區別。這大概就是巴菲特講的margin of safety的來源吧。

15、 長期利率會變,我一般就固定用5%。

16、W:老師買yhoo是怎麼一個買法?  下一個200萬的買單到位全收,還是分幾單來不斷買入?   能否透露一下200萬股一共分作幾個買單來買成的?

D:呵呵,有一張100萬股的單,有一張20萬的,多數是2萬。

100w的是因為我要打球去了,所以下在哪兒,後來拿到了。

17、 W:段總您認為一個真正的投資者.應不應該看行業.或者說只關心一個公司的價值是否高於價格.說更近一點.是你熟悉公司的價值是否高於價格?

D:行業還是要看的,尤其是自己瞭解的行業容易找到目標。

18、W:請問阿段,企業價值是未來現金流折現。這未來的玩意有點模糊。

通俗的講,假設先不談折現率。假設我確切的知道這個企業的未來。

企業的價值=股東權益+未來20年淨利潤之和。

然後再進行折現。

請指教。謝謝

D: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毛估估算下就行。

這種算法其實把成長性也算在內了,如果你能看出其成長性的話(這部分有點難)。

逃離歐洲

1、巴菲特早年做過一些套利,現在很少做了。但是,有好機會我相信他還會做的。

我對投資的理解真的和巴菲特的理解本質上是一樣的,但和他的能力圈子(或者叫農民的侷限性)不同,所以表象上不一樣。當然,有些是我的水平還沒到哪兒造成的。

2、 W:我想請教兩個問題:第一,您覺得您和巴菲特的能力圈子分別是什麼?第二,您老講500大,那能否對您認可的世界500強舉例講講為什麼?

D:舉個例子也許你就明白了。巴菲特有很多保險和金融的投資,我基本沒有,因為我還不懂,總覺得不踏實。我投了一些和internet相關的公司,巴菲特沒投過,因為他不懂。他認為可口可樂是人們必喝的,我認為遊戲是人們必玩的。

500強就是500大,因為這是每年根據營業額統計出來的東西。我認為如果為了追求進入500大而盲目追求營業額是危險的,但自然達到則是健康的。自然成長而進入500強的公司往往能呆在裡面的時間要長很多,而為進500大而跑進去的往往呆不長就又出來了。

3、 我的書文筆肯定很差,不買也罷。如果我的書文筆很好的話,那一定是代筆或假冒的 。

我覺得其實任何人寫的巴菲特的書都可以看,但看一兩本就夠了。如果看一兩本還不得其門而入的話,再多看也應該是沒用的。

4、航空公司還是不碰為好。航空公司的產品難以做到差異化,沒辦法賺到錢,長期來講沒投資價值。

這是巴菲特教我的,省了我好多錢 。

 

這幾年看到有朋友在航空公司上賠很多錢,體會尤其深刻)

5、產品的設計當然是消費者導向,技術是隱藏在產品裡的,是為產品服務的。沒有很強的技術是無法實現消費者導向的。

廣告是效率導向的,就是把產品本身用儘可能高的效率傳達給你的目標消費群。

最不好的廣告就是誇大其詞的廣告,靠這種廣告的公司最後都不會有好下場,因為消費者長期來講是個極聰明的群體。

6、廣告能影響的消費者大概只有20%左右,其餘全靠產品本身。

7、營銷對公司來講只能錦上添花,千萬別誇大其作用。

8、怎麼打廣告我認為主要取決於你的目標消費群在哪裡。其實瞄得最準的廣告大概就是搜索類的廣告了,阿里巴巴這方面好像現在也挺厲害的。

9、呵呵,不當職業的意思是:除非你是Tiger Woods這種水平的球手,不然當職業高爾夫球手太辛苦。這句話的潛在意思是,如果一個人還不是很瞭解投資的話,最好不要去做職業投資人 。

10 有個問題想請教段總和各位網友,剛發現高盛每股收益21.77,pe只有7倍,pb只有1倍多,犯不著這麼便宜吧,這算不算嚴重低估。比起現在A股的銀行股還有吸引力。

D:pe是歷史數據。如果你能認為高盛未來的盈利能力不會下降的話,這個價錢就很有吸引力了。只有真正懂他們公司的人才可以有結論,不過我還沒空瞭解高盛呢。

Notes from meeting with Warren Buffett

1、不增長的公司不等於沒價值!比如有家公司一年賺100億,沒負債,沒增長,年年賺100億,現在市值100億,你投嗎?投的算不算價值投資?

2、他說他花了很長的時間才學會付高一點的價格去買未來成長性好的公司,據說芒格幫了很大的忙。

 

為快而快總是很危險的。

 

補充一下:有機會快時快一下倒也無妨。

大家要小心的東西是,一般經濟學裡講的速度實際上是物理裡的加速度的概念,物理裡的速度在經濟學裡是總量的概念。所以成長速度等於0表示的是物理裡的加速度對於0,但經濟總量是維持不變的。

給個例子:一個有1000億淨資產的公司每年賺50億,成長為0;另一個公司有100個億淨資產,今年賺5億,成長8%/年,請問20年後兩公司實力的差距是擴大了還是縮小了?問題是20年後,可能兩個公司的成長都變成0了怎麼辦?

2、我沒抄過底啊。我只有覺得便宜才買。大掉不等於便宜。

3、賣的都是因為對公司還不夠瞭解。買的時候認為至少值得價錢,到了以後應該很認真地再研究一下。創維我們賺到不錯利潤的原因是因為不太好賣漲的還挺快。現在吸取教訓,開始好好研究一下GE和Yahoo,看看是不是可以永遠持有的股票。

 

目前為止我的GE已經賣掉80%了,主要換了BAC,2011年年底)

 4、 我想他這裡排列組合的意思大概是指概率的意思。總的來講,這一段芒格的意思大概是認為巴菲特總是能理性地思考問題,這點對長期價值投資是非常重要的。

投資並不需要高深的數學,但基本的概率概念還是需要的。如果沒學過概率,或者沒學懂的話,簡單跟隨就行了。比如,沒必要自己去試扔硬幣正反面的實驗。又比如,有博友說他去賭場下了10萬次注還是贏的。有概率概念的人一看就知道這哥們的記憶有問題 。

5、現在pe是20倍,就是20年回本。如果利潤到6億就是10年回本。能做到10年回本就還可以了,如果你相信10年內不會有其他變化的話,當然同時還要看你自己是否有更好的目標。

6、當時還在想的就是可能買銀行的機會到了 。可惜對銀行業務不太懂,下不了重手。下次如果有機會再和老巴吃飯,一定專門請教這類問題,怎麼才能搞懂銀行和保險公司。老巴當年好像就是誰指點了下就明白了。

7、呵呵,不想討論,大家自己看。我能講的都講了,明白的自會明白,不明白的千萬別碰。這就是個例子,大家都有的是時間慢慢等嘛。

8、呵呵,我yahoo和GE都買到底部了,然後一路升我還一路買來著。每次基本上都把能用的錢用完了。16塊多還買了些yahoo。有點鬱悶,這幾天不知怎麼了,漲這麼多 。

 

(YHOO換了新的CEO後其實風險增加了,我自己的策略還是繼續賣option,但不會增加投入,實際上是慢慢在減少YHOO,2012年1月)

9、呵呵,可以考慮放我床底下 。

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我也有同樣問題 。

好像前面我就說過這個問題了吧?

如果為了短期心情好的話,可以再等等。我覺得yahoo不會就這麼一路跑到30的。等的風險是yahoo真的跑到30了。誰知道呢,幸福有時來的就是這麼突然 。

10、「1+1」是什麼意思?

好像有個統計,說股票一年的漲幅大多是在13天的時間裡實現的,就是不知道哪13天 。

11、便宜就買了。如果連老巴都不信,你還能信誰?

12、磚家建議你也敢聽?超出領域時最好別碰,除非你能搞懂。當你不懂時,專家幫不了忙。專家只能提供參考意見,你要是不懂還是無法決策的。

13、 liulog80我昨天買招行了。
理由:
1、價格低於我的持股成本了,有了機會補倉,為啥不買。
2、和大眾的投資思維逆向操作,大家拋棄它,我看著不錯,偏要買。
3、總股本215億,淨利潤180億,每股收益0.83元,昨天股價14.45,市盈率17.4,我覺得可以接受。
請段大哥點撥一下。

 段永平 不敢亂講 。

3100億市值。如果你有這麼多錢,你願意把招行買下來,那就說明你看明白了。

其實我也想為我們國內的慈善基金會(有些錢暫時不花的)買點A股,一直還沒下手呢 。

14、剛剛進他們網站看了一眼。居然一家中國公司沒有中文網站,好像是給投資人設計的。另外,也沒找到任何有關企業文化的描述。由於我不太懂這個行業,前面兩點看完我就不會再往下看了。

我可能又失去了一個賺錢的機會 。

一般而言,太把「華爾街」當回事的公司我都很小心。

15、段總:

       有幾個問題很想請教。

          1:《巴菲特致股東的信》之所以受肯定,是不是因為這是他唯一自己參與書寫的關於價值投資的資料,而其他有關巴菲特的書都是別人寫的。

         2:您認為巴菲特的投資,格雷厄姆思想和費雪思想的比重,誰的佔的更多一些。

         3:對於您來說,經營企業的個人經驗對於價值投資的深入理解有幫助嗎?這種幫助大嗎?

        4:說點題外話,您認為文化和信仰的差異是東西方企業經營理念不同的原因嗎?中國太多人讀了資本論以後都在加班加點的急功近利,變賣資源和糟蹋環境。

問題可能有點幼稚,多包涵。謝謝。

 

 段永平 

1.我想你是對的,原汁原味嘛。不過,我相信這些信都是他寫的而不是他參與了寫,呵呵,我覺得這個差別有點大。

2.我覺得是巴菲特思想比重大。連我自己的投資我都不認為是根據誰的思想來的。我開始的時候就跟巴菲特學了一點:買股票就是買公司,然後他告訴我這正是當年他從格雷厄姆那兒學到的。

 

準確講,買股票就是買公司也不是向巴菲特學的,那本來就是在我骨子裡的東西,老巴的東西只是提醒了我而已)

3.可能有幫助,但我無法證明。

4.好企業在哪兒的經營理念都是很相近的。美國急功近利的公司也很多,中國公司也不都是急功近利。我本人很多年前就很反對沒事加班加點的。我一直認為老是強迫加班加點的部門的頭的管理水平有問題,老是強迫加班加點的公司的老闆的管理水平有問題,呵呵。

16、如果對有興趣但又覺得還有不踏實的地方,有可能要進一步瞭解。什麼不明白就想辦法瞭解什麼。實地瞭解只是辦法之一。瞭解公司沒有公式,也沒有萬靈藥方。

 

17、我 個人認為大多數基金都很難真正做到價值投資,主要是因為基金的結構造成的。由於基金往往是用年來衡量考核,投資人也往往是根據其上一年的業績來決定是否投 進去。所以我們經常看到的現象是往往在最應該買股票的時候,很多基金卻會在市場上狂賣,因為股東們很恐慌,要贖回。而往往股價很高時卻有很多基金在狂買, 因為這個時候往往有很多股東願意投錢進來。基金大部分是收年費的,有錢時總想幹點啥,不然股東可能會有意見。

 

這其實是像我這種業餘投資者可以比絕大多數職業投資者的長期表現好很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個人體會不深,沒碰過。

18、道理是一樣的。有些close fund也會賭,反正贏了有錢分,輸了沒損失。所以投基金一定要瞭解基金經理人,不然也是危險滴。

19、我不計算比例,覺得便宜時有錢就進了。

20、我只看了萬科的營業狀況和萬科的文化。

21、在理解的安全邊際內,如果還有錢,當然可以再買。要注意的是,加碼和想買的人多了(股價漲了)沒關係,只和價值和機會成本有關。

22、最大的區別是在美國市場投資英語不好很吃虧。別的想不太出來,可能美國的監管更嚴些(傳說如此而已)。

價值投資在哪兒都一樣有用,如果你真明白什麼是價值投資的話。

23、一般而言,說自己是堅守價值投資的人多少都會很看重價值的。價值投資是理解而不是公式,所以每個人的結果可能有很大區別,因為每個人的能力圈子不同。

24、長安:現在A股很難找到便宜的股票了。。

 段永平 :難道有什麼地方隨時可以找到便宜股票的 ?

25、 段總,您好,請教您一個問題好嗎?您認為一個公司有護城河重要嗎?您認為卓越的管理層重要還是護城河重要。謝了。

 段永平 :這就像打仗一樣,是能打仗的軍隊只要還是好的戰壕重要一樣。沒有好的防護,再好的軍隊也不經打。光有戰壕顯然也是不行的。

關於加博友的想法

1、沒認真研究過鐵路,不過控制和擁有可是兩個意思啊。

我終於找到巴菲特說的傻瓜能經營的企業的說法,其實是Peter林奇說的,巴菲特在講話時引用過,為的是說明巴菲特投資時還是要買信得過的管理層。江湖傳言好厲害啊。

2、我們也不負債。

負債的好處是可以發展快些 。

不負債的好處是可以活得長些 。

再說,一般來講,銀行都是要確認你不需要錢時才借錢給你的 。

3、呵呵,我相信太陽每天會從東方升起,可有人就是覺得很難說。我不想去討論這個問題 。

4、 呵呵,就像我買網易時很多人說我買了網絡股一樣。美國可有上千家網絡股上市,我沒啥感覺,只對自己瞭解的感興趣。

5、 段大哥:我這幾天看了下您當年買的創維。有很多感慨:

您當時是1塊錢左右買的創維,之後3年之內一直不漲,最低時只有0。29元,就是說您最大的浮虧有三分之二。但09年到現在漲到10塊錢。這比您其它幾個股票漲得多多了。想問您幾個問題

1:您當時面對這麼大的虧損是怎麼想的,一般人肯定很急的?

2:有沒有想過在08年低位時再買入?

3:從這個案例您有什麼心得和大家分享?

 

 段永平:1.我根本就不知道股票掉到過那個價 。

2.由於我們已經買了近5%(差一萬股),當時不想讓別人以為我們想去收購,就決定不再加了。如果我們能晚點動手,這個價我肯定會更高興多買些(如果沒到5%的話)。

3.我覺得我能說的都說了,希望有人能有點「享」法。

6、只能說我運氣好,我當時真沒想過創維會到10塊。我覺得怎麼著兩塊多總是會到的 。

7、 買了以後就沒管,覺得怎麼著也得等他出來後再說了。掉到一塊以下是知道的,但不太關心。

8、 不要比較啊。每個人都有犯錯的時候。

恭喜梁文沖

 

1、反正你借不借錢一生當中都會失去無窮機會的,但借錢可能會讓你再也沒機會了。

2、每個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巴菲特不投IT業也是因為他能力有限,無法瞭解。老巴講的能力圈子就是這個意思:每個人在自己的能力圈子裡投資,將來一定能有回報。

3、如果我買的公司是我很想買的公司,掉的時候我不會覺得心情不好。如果手裡還有錢或還能從別的地方找到錢,我可能反而會覺得興奮,因為可以買得更便宜。比如我在10塊左右開始買GE,後來一直掉到6塊,我就一直很高興地多買了很多(比前面買的還要多很多)。

4、我覺得這不是心態而是理解的問題。如果你是從5年10年的角度看,你就不會每天跟著股市著急。

5、段總,請問你一下創維到底值多少錢?

D:呵呵,每個人的看法可能很不一樣。我覺得200億以上就不便宜了,到300億就有點貴 。

回覆

6、沒目標時錢在手裡好過亂投虧錢虧錢。如果一有錢就亂投的話,早晚都會碰上個虧大錢的目標的。

7、呵呵,等你年紀大點可能就有多些耐心了 。只要你能理性思考,耐心自然就有了,或者說,沒耐心是理性不夠的表現。

8、我也沒有固定的方式。事實上,我就沒怎麼認真估過值,毛估估算下就行了。前面我提過幾個我買的時候的想法的例子(網易、創維、ge和Yahoo),你有興趣可以查查。

9、不要迷信華爾街的分析師,好的分析師非常少。

10、好像剛剛說過我不建議專門做投資,不太好 。

11、我一般不會再投入,除非覺得那個價錢我還想買。

有些問題我也想不清,總覺得股票有時有個區域,我既不想買也不想賣的。如果這個時候拿到分紅,我不會拿去買股票。

企業文化

1、  邏輯上講,所投公司的所有東西都會關心的,只要我關心得過來。所以不能投太多公司。

2、看段哥投資的股票,網易和UHAL,都是遇到短期困難的情況,是不是段哥偏好於這類公司?對於那些高成長價格也不菲的公司,段哥如何看?是否有投過?

 

 段永平:對這種公司我可能有點優勢。相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我可以比較冷靜地去分析這類公司的問題到底是什麼,是否可以解決。如果我覺得問題不是要命的,但價格已經是要命的情況下,我可能就會買。買這種公司要小心掉入價值陷阱。高成長的公司比較難買,必須要瞭解更多。我錯過了騰訊和蘋果,但買了些Google。說錯過的原因是我當時曾經非常想買,但最後沒動手。

3、小賭怡情,大賭喪命 。

 

4、大多數賭客開始都認為自己是理性的 。明知要輸的遊戲還是少玩的好。我從開始做投資後好像就沒興趣去賭場玩了 。

5、 那我具體點兒說吧,一個公司如果固定資產很大,300個億的固定資產(都是地皮和房子,不是廠房設備那一類無法變現的),但是財務現狀很不好,有100個 億的債務,那您願意花60個億把這個公司買下來嗎?我覺得怎麼看都是划算的,就算停掉這個公司的業務把資產賣出去還掉債務以後也還賺140億啊 ,這個想法是不是太天真了?

如果法律健全又沒有債務黑洞的話,也許可以考慮。不知道變現的機會成本大不大。還有就是,財務狀況不好的公司,可能會為了走出困境而鋌而走險,有可能把你認為值錢的東西很快虧掉。總的來講,這種情況要小心,但可能是機會。我當時買Uhal有點像,但我的margin of safety比你說的case要高很多倍。

6、 有三個問題請教大哥:(1)怎樣確定那個公司值得去關注,我是業餘的,效率又低。(我知到是能力圈內的問題,大哥能不能有所點撥)。

(2)假設公司健康,業績穩中有增,以股價計算每股收益高過長期國債利率,這樣的公司是否有了投資價值?我認為公司分不分紅都沒關係,公司收益高過長期國債利率時分紅反而不好(分紅收稅),聽說老巴的公司從不分紅,大哥你怎看?

(3)「不可勝在己,可勝在『市場』」這樣理解可以嗎?

 段永平 

1.一般我用排除法,就是除非有理由讓我關注,不然就不關注。

2.分不分紅和是否有投資價值無關。如果你認為公司每股收益可以長期高過長期國債利率,這個公司當然就可能成為投資目標。投不投取決於有沒有更好的目標。

3. 不懂你問的是什麼 。

7、 看孫子兵法做投資?讓我想起那個想當將軍的廚師終於變成好司機的故事。

老子是不看孫子的 。

8、我不喝酒。來加州以後偶爾喝一點紅酒。回中國時也試過一些國內的紅酒,有點不太習慣。對這個行業完全不瞭解。

9、呵呵,說我和藹可親可能是來源於對我的誤解吧?在原則問題上我也很嚴厲。我到覺得馬云比我要和藹可親些,他還挺能搞氣氛的,我比不了。

10、再好的東西對不懂得人來講都可能是**。

頭幾年到處講講沒啥壞處,企業文化是要不停的宣講才能慢慢深入到大家的骨髓裡的。當年尼克松好像講過類似的話。現在好像馬云出來的機會已經少多了。

有好的企業文化的公司往往應變能力要強很多。

 

11、長期來講,企業只會留下認同的員工。不認同的會自己離開或慢慢被淘汰。

12、結果導向是過程管理的一個很重要的環節。長期而言沒有結果如何來衡量過程?但你注意,有好的企業文化前提下的結果不是不擇手段的結果,不然違背核心價值觀的結果無論是什麼都是不對的

13、結果導向是一個如何把事情做好的範疇裡的事,不然無法衡量或者說衡量的難度非常大,具體無法實施。

「好借好還,再借不難」已經比不還要好多了。我確實曾經

用過這句話來說明本分的意思,是想說借人錢就該還,和以後要不要再借沒關係。如果是因為想再借錢才還錢,那就是不本分,因為最後一筆可能就不還了。事實上確實有一些人還供應商錢的速度是和是否以後還繼續有生意有很大關係的。

14、我買萬科時萬科的市值大約在150億左右,具體時間不記得了(大概在股改前半年到一年的時候?)當時就覺得萬科一年賺個幾十個億早晚能做到,不到200億確實便宜。同時覺得我看到的萬科的帳肯定不會是假賬,因為王石不是作假帳的人。當時買的理由都在這兒了 。註:當時萬科5-8億利潤.

 

15、如果是完全新的公司,我會花些時間看財報。對比較瞭解的公司,財報以外的變化我覺得可能更重要些。當然,財報一直都是要看的。

16、呵呵,拿點閒錢下水吧,不然永遠是看客 。

 

投資是個很好玩的遊戲,但不要太花精力。如果不小心賺到錢了,千萬不要以為自己就可以靠此為生了。如果僅僅把投資作為生活的一部分(可能是一小部分),他會給很多人帶來樂趣的,不然可能會有很多痛苦。

 

17、不做空、不margin(借錢)、不做不懂的東西 。

18、那是因為企業文化一般都是由開創者建立的,當然,後期的完善也很重要。

19、 阿里願景"成為世界最大的電子商務服務提供商"。

阿里文化不如步步高文化的地方是,阿里要成為最大,步步高要本分。

本分即自然,道法自然。

本分和最大本身並沒有任何矛盾!事實上,我們公司做的產品大部分最後都是國內「最大」的,只不過我們罕有提起而已。我們不提的原因是認為這不是我們用戶關心的東西,但這往往是我們關心用戶而產生的自然結果。

我個人認為,追求最大確實有點問題,因為他是一個結果而不是一個方向,而且有可能和核心價值觀產生矛盾(比如有時可能不符合用戶導向等)。不過,阿里巴巴作為公司還比較新,等他真到了第一以後才能明白我說的問題何在,那時再改也來得及 。

 

20.、新興行業我一般不投,除非我能搞懂並能知道哪個公司好。

沒想過重新創業的事,最容易選的行業當然是我們又熟悉又擅長的現在正在從事的行業。如果不讓我選正在做的行業的話,那打算做什麼行業可不是個小決定,除非我真想做,不然沒辦法給你答案。

21、一百年老店不意味著他就一定活到101年。這就像不能用pe去預測明年的利潤一樣。雷曼好像就有150多年的歷史。但你只要注意到雷曼後期的企業文化都變成什麼樣了的話,你就不會對他們的結局感到驚奇。

不過,有好的企業文化的企業犯原則大錯誤的機會低,和用戶比較近,表現好的機會大。

《基業長青》裡會講的比較好些。

22、 冠希大哥:把「企業文化」真正印到企業上上下下的幹部的骨子裡又是一項艱難的工作了。

 段永平 :韋爾奇的《贏》裡講了不少GE是怎麼做的。

阿里巴巴這方面做得非常好。

這是一項幾十年或更長的工作,應該和企業的壽命一樣長,是一項重要但往往不那麼緊迫,常常被人忽略的工作

23、 黃金:您認為股價和股民的行為有關還是和實際價值有關聯?

 段永平

短期和買賣有關,長期實際上無關

24、 段總,學歷的高低影不影響價值投資的成果?

 段永平 :個人認為沒有必然聯繫。李嘉誠學歷不高,但是個非常好的價值投資者。

25、 段先生,您好!很高興發現您現在也在網上,我想請教你一個問題:當價格較大低於價值時,該股票肯定是要繼續持有的,但如何才能做到淡然處之不看行情?本人老是克服不了這種一有時間就想看該股行情的衝動。

 段永平 :想看就看一下嘛,看一下又沒啥壞處 。我也會看的。

 

THE SUPERINVESTORS OF

1、前段時間yhoo比ge高的時候,我在一個滿倉的賬號上換了一些yhoo到ge,現在換回來,好玩而已,不然老沒事幹 。

我買yahoo的原因和買ge的原因其實是一樣的,就是覺得他們的企業文化很強大,日後必有所成。只不過在yahoo這看好的是阿里巴巴而已。當然,現在的yahoo我覺得也還行,現在的CEO做事的方法我更能理解一些。

2、段老師:一直想請教一個問題。

為了能在0.6元價格買到1元價值的機會出現時,可以迅速下手,必須時常性保持現金,極度耐心的等待嗎?這個階段,是最考驗人的貪慾本性d的時段嗎?謝謝!

 段永平 :我覺得對所謂價值投資者而言,其實沒有那麼考驗。他們也就是沒有合適的東西就不買了,有合適的再買,就和一般人逛商場一樣。我想每個人逛商場時一定不會把花光身上所有錢作為目標吧.

2、  PE是歷史數據的意思是你不能單靠PE去推測公司未來的收益,不然會中招的。舉個例子,GM(通用汽車)的PE一直都很低(以前老在5倍左右),但債務很高,結果破產了

3、段總,這篇文章我看了好幾遍,發現有點矛盾.巴菲特說股票的市價是不合理的,和實際的價值是有偏差的.那麼這裡的不合理是短期還是長期的,如果是長期的話,無論它的價值是好還是壞,那麼一個公司的實際價值不是永遠沒辦法在股市上得到體現?那我們這些投資者怎麼能從股市上獲利呢?望指教,謝謝!

 段永平:我覺得巴菲特說的是時點問題。就是說在某個時點,股價總是不合理的,可能高了,也可能低了。有點像馬克思說的「價格總是圍繞價值上下波動」。我比較喜歡馬克思說的這句話。

你如果能想想一個非上市公司是否有價值(或價值是否能體現)可能就能明白你想問的問題。

4、段老師.您會不會想您投資一個公司.別人為什麼會低價賣給你.你又為什麼可以高價賣出去.這個問題?這是不是一種投機的心理啊?

 段永平 :呵呵,這個問題很有趣。

實際上,我買的時候是不考慮是不是有人從我手裡買的。我要假設如果這不是個上市企業這個價錢我還買不買。你如果明白這點了,價值投資的最基本的概念就有了,反之亦然。

5、錢的量的問題短期可能會有點麻煩,長期就不應該是問題了。

我的建議就是慢慢來。慢就是快。

6、 哈,我也希望30年後發現全中國會投資的200隻猴子裡有50只曾經常來這個博客 。

巴菲特簡介

1、我不瞭解Peter。巴菲特的東西對我來講已經夠用了。

2、巴菲特的意思是,如果生意模式好的話,庸才都不怕。

3、其實要理解巴菲特講的這個東西,可能要看看《基業長青》。我理解巴菲特講的就是報時人和造鐘人的差別。

雖然我理解巴菲特的意思,但我認為他也許不該這麼講,不然被他投資的公司的CEO們會不會老鬱悶了 ?

4、價值投資者會用長期投資的 辦法,但長期抱著一個股票並不一定就是價值投資。價值投資最重要的是買對公司然後才可以長期持有。很多人把長期持有當成價值投資的唯一特性了,大錯特錯 啊,千萬別忘了前提。當然,你可能買的就是一個好公司,那就應該堅持下去(你自己要明白你為什麼買)。所謂長期投資的意思就是短期有可能會虧錢的意思。

5、呵呵,按馬克思的說法,最後都一樣。就是說,如果PE真的特別賺錢,別的地方的錢就會流過去,利潤就會降下來。

反正我們就在自己擅長的地方呆著,風水會輪流轉的。

6、W:您現在都在做投資,對oppo或bbk這些企業您還有沒有自己的期望和目標了?雖然您說不怎麼管,只把把大方向。這個大方向跟傾向於您自身的期望,還是憑職業經理人們運作只要不會有什麼問題,您也就認可他們對公司發展上的決定哪怕和您的設想方向有些出入?

回覆

 段永平:呵呵,我當然有期望。但目標是大家定的。我在公司的角色是顧問。理論上講連大方向都不歸我管,但我可以提我的意見。

出入總是有的。我在公司裡是個反對派,幾乎做什麼我都會提反對意見。如果連我的反對意見大家都不怕時,做什麼我都會放心一些。

我最怕的就是當老闆說什麼大家都說「好」。那時公司就危險了。

當然,這裡的前提是我認為我們同事很多都在許多方面比我強。如果認為自己是公司裡最聰明的人的「老闆」是很難認同我這個觀點的。

7、呵呵,其實我知道的東西少的可憐。我就知道巴菲特這條路很好,肯定可以到羅馬,可老是有一堆朋友問我索羅斯那條怎麼樣,還不許我說我不知道 。我是真的不知道 。

8、憶寧:投資的最高境界是不是買了一家公司,即使它退市也不怕,可以靠分紅等手段收回投資?

 段永平:差不多是這個意思。

9、 高山流水::若買的公司PE是10,那即使退市,每年有10%的利潤(沒有計算公司的增長)。利潤拿來分紅也好,投資也好,比國債也高多了。這樣分析對不對?

 段永平 :問題是PE是歷史數據。你如果相信他未來一定有10%就可以。巴菲特買的高盛以及GE的可轉換債券就是10%加option,非常好的deal。

10、呵呵,買萬科是因為當時太便宜。賣的有點早就是因為不太瞭解這個市場。

11、錢?只是為自由而努力的東西,段先生已經擁有了自由

 

 段永平:早就不為錢了。

12、cbhappy:先生,您曾經問過巴菲特在投資中不可以做的事情是什麼,他告訴您說:不做空,不借錢,最重要的是不要做不懂的東西。我有一點不明白,為什麼做空是不可以做的事情?愚鈍了,請指教!

 

 

D:做空有無限風險,一次錯誤就可能致命。而且,長期而言,做空是肯定不對的,因為大市一定是向上的。

A股現在還不能做空。

13、錢本身並沒有區別。有區別的是拿錢的人。

 

14、買一隻股票往往要很多理由。不買的理由往往就一兩個就夠了。

喜歡一家公司 就該買它的股票嗎?

1、 網絡對書店的影響會是致命的。

2、呵呵,我比較懶,覺得巴菲特的東西夠用就不看別的了。

這篇文章講的「火雞原則」還是很有道理的。

專欄作家之所以是專欄作家是因為他們一般自己不投資,所以用錯例子很正常,不影響我們學習。

3、呵呵,我學不了他。他是一個價值投機者,和老巴還是有挺大的差別的。再說,我也不想那麼累。

4、價值投資者是會犯錯誤的。做空犯錯的機會可能只有一次,只要你做空,總會有一次犯錯的,何苦呢?

問題和觀點

我為什麼買GE

1、段總:請教下如何分析yahoo,看看它的業績實在不怎麼樣,它所擁有的股權除了阿里巴巴以外還有哪些?能否計算出價值?怎麼得到30多美金/股的結論?謝謝。

 段永平:大概說下:

每股(都是大概數,沒細算過):現金3,yahoo以外上市部分屬於yahoo的部分(包括yahoo Japen約30%和阿里巴巴B2B香港上市部分約30%)4.6+2.1=6.7。 yahoo本身現在的現金流大概有每股1.4/年,估計盈利大概在0.8左右,在Internet這樣一個成長的市場裡,yahoo的廣告總量還是有很大可能成長的,所以我給這部分12倍的pe(這裡給多少都可以,看每個人對他們業務的理解),這就是9.6。 以上總和是3+6.7+9.6=19.3。所以我認為yahoo現在的市場的fair value大概就在18-20塊之間,所以我認為yahoo不貴。

另外,yahoo擁有40%阿 里巴巴集團的股份(所有沒上市部分,包括淘寶,支付寶還有他們的媽媽等),我也不知道那一塊到底值多少錢,反正是送的。如果整個阿里巴巴沒上市這塊值到 500億的話,yahoo就一定在30塊以上了。如果值200億的話,yahoo大概值25-6塊。

不管大家對淘寶的前景怎麼看,我對美國大部分投資者的理解是他們根本還沒開始看淘寶呢。也許這才是yahoo可以便宜的機會吧。等個幾年之後,也許大家就慢慢注意到那一塊了。

2、呵呵,不是押寶是理解。我其實是有一定量化的,你也許沒注意。我的觀點是企業文化能保證他長期實施量化。

我在投資裡用定性分析確實比較多,這也是我和華爾街分析家們的區別,不然我怎麼有機會啊

3、呵呵,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可以看得更好些。

4、早期巴菲特是經常會重倉到很高比例的。又一次開股東大會,我自己聽到他說以前曾經重倉在一隻股票上超過100%。呵呵,我當時覺得他還順便開了一下芒格的玩笑,因為芒格是中過著的。

5、美國股市早年也一樣,時間長了好很多,也還是有很多問題。

當你能看到很多負面東西的時候,說明已經在進步了

6、苦難的中國:前輩,你小時 候憤青過麼?另外,中國現在的狀況真的很不妙,災害多、社會矛盾多、人心背向、一些所謂的「企業家」不擇手段「成功」、圈錢;網絡遊戲氾濫是中國的悲哀。 我不知道你是否已經看透了?我今年28了,但對一些現象還看不過,你說我該咋辦?我目前在一個事業單位工作,裡面的黑暗真的令人無法忍受,中國正直、隨和 的人是會吃虧的,而外國卻不會,如果中國人都像你那樣有品就好了。中國就有希望了。

回覆

 段永平 : 我們小時候不敢憤青啊!能憤青就是社會的大進步。你要覺得隨和吃虧那可就說明你骨子裡不是隨和的人 ,世界上哪裡都一樣,最後成事的人都還是正直的人。這也是我喜歡GE的原因。GE的integrity是在所有東西之上的。

7、我記得去上中歐的第一天,前院長張國華訓話裡講過一個故事。

他說有個著名商學院(我不記得名字了)曾經做過一個調查,想知道非常成功的人都有什麼共同特性,結果發現什麼特性的人都有,但他們唯一共有的特點就是integrity。

什麼時候賣股票

1、價值不會有變化,價格體現出來可能有點滯後而已。如果你用20或30年來看,其實沒區別。

回覆

2、  段總,那你平常會不會跟你兒子聊關於投資的話題?你是不是幫他開有賬戶了?做好這個證明他眼光還是不錯的。

 段永平 :呵呵,賬戶早就開了,就看他什麼時候真的有興趣。我不強迫他。

3、克制不了自己的人如果不玩遊戲也會玩別的的 。

 

4、最好不要找錢(借錢)。要對自己有信心,未來還會有的是機會的,不要因為一次錯誤爬不起來。

5、           段總,在中國做一個服務於價值投資者更好地瞭解上市公司的網站你覺得怎麼樣?實行的會員制收費。

 段永平:呵呵,好像沒人能做這件事。如果有人能做,能做的人不會去做的。價值投資者一般也不太需要 。其實在美國用這個idea的網站挺多的,但開這個網站的我認為都是對價值投資一知半解得人。無論如何,這是個不錯的想法

6、本分 :呵呵,阿段你曾經有個問題要問問巴菲特有錢沒項目怎麼辦,或者是沒錢有項目又該怎麼辦,這個答案應該是等待吧。請問當你在接手虧損200萬元的小廠的時候是怎麼等待的?

 段永平 :沒說過項目的事,主要是指股票投資。

沒錢當然好辦(其實也未必,margin就危險)

有錢沒標的怎麼辦?巴菲特說:這事最難的事。呵呵,他也有這個問題。

當年的事可不是用等待能解決的。說來話長,不說了。

7、我猜他的意思是說,如果他沒有這麼多錢的話,他的回報比例會更高。那樣的話,他就可以關注更多小公司,從而找到回報比例更高的公司。現在他錢太多,又沒辦法找到很多像他一樣理解投資的人幫他管錢,所以很難有像以前錢少時那麼高的回報了。

8、我還是認為現在的中國沒有巴菲特。

我一直認為中國有很多價值投資者的。

其實大部分投資者或多或少都是價值投資者來著,至少很多人是這麼說也是很想這麼做的。

9、朦朦朧朧差不多吧,現在更堅定了而已。我從一開始就是個價值投資者。我買股票時總是假設如果我有足夠多的錢的話我是否會把整個公司買下來。

10、很多時候看財務報表是不夠的,能瞭解的辦法都要用吧。

關於我的博客

 

1、呵呵,投機是會上癮的,不好改。這個是芒格說的。

2、 贊同,像段總這麼純正的價值投資,國內不多啊.能談談與老巴的詳細細節麼?謝謝.

 段永平:我也不純正 國內也不少 當時我吃的是牛排 聽到的是「不做不懂得東西」等等。

我對投資的基本理解

1、     最喜歡段總的一句話是「敢為人後 後發制人」。但是,未來要想做強做大,扛起中國家電用品的大旗可能還不行吧。

 

 段永平: 給你舉幾個「敢為人後」的例子:蘋果的iPod算是吧(之前mp3早就滿大街了)?iPhone算是吧(手機不用說了)?Xbox算是吧(之前有任天 堂,PlayStation等等)?Playstation算是吧(之前有任天堂,世家等)?國內的例子就不舉了,太多了,相信你能明白。

回覆

2、在投機的人的眼裡,哪個市場都是賭場,美國也一樣。吳敬璉老師的意思可能是認為A股的投機比例特別高些。

我認為是正常的,美國投機的人也很多,不然我們怎麼賺錢

 

3、如果你也是投機人的話,這兩種情況會交替出現。價值投資者眼裡只看投資標的,不應該看別人。

4、投資最簡單的定義就是如果你有足夠的錢你就想在這個價錢買下整個公司,然後把他下市。但只有很少錢的話就只能買一小部分了。你先想想這是啥意思。

5、呵呵,倒不是真的要下市。意思是如果這不是一家上市公司,這個價你買嗎?如果你說不買,那就不是價值投資。

6、做波段當然是投機啊,而且是典型的投機。

投資的眼睛是看著投資標的,投機的眼睛是看著別人的。

呵呵,總有些人在某些波段能賺到錢,而另一波人在同一個波段虧錢。

7、呵呵,你這話很精闢。其實投機比投資難學多了,但投機刺激,好玩,所以大多數人還是喜歡投機。

8、巴菲特也是從散戶開始的,我也是。他的東西不神秘,至少對我的幫助很大。我就是看了巴菲特的東西后開始投資的。

9、有100塊就行。巴菲特就是100塊開始的。

 

10、把事情做對是要靠學習的,在實踐中學習,在犯錯誤中學習。不做永遠都不犯錯,但永遠學不會。

11、呵呵,我運氣好,到目前為止只有一個人虧錢 ,當年做空到現在都沒辦法翻身。

總而言之,還是儘量不要幫人投資的好。推薦股票也要特別小心。我在這不推薦任何股票,只是討論一下。

12、呵呵,沒看懂不碰絕對是對的!

13、 真想不起來我少年時有什麼志向。

我只記得能考大學以前非常迷茫,上了大學後好像還是很迷茫 ,好像大學畢業後還迷茫了好幾年 。

後來忙起來以後就好多了

14、段老師您好 ,

您是怎麼定義夠便宜? ,我迷茫中 ,請教段老師 .

我現在只是覺得市場不太好公司就應該能跌下來一點,可能與我的資金少有關係嗎,不能一直買下去。

問題是你怎麼定義夠便宜。

 段永平:夠便宜是由你自己去定義的 。

比如,你把100塊錢給我,我保證一年以後還你102,你覺得合算嗎?你肯定會有幾個方案可以考慮的,主要是取決於你是否還有其他同樣保險並有更高回報的地方可以去。

 

15、任何人都不是每天都有機會的。好像巴菲特說過,一個人一生當中能有4-5次機會就很不錯了。關鍵是,當機會出現時你是否能抓住。你說的等待也是很好的理解。

每個人總是會懂點什麼東西的,什麼都不懂的人真的不多。

16、我總覺得價值投資就應該長期持有的說法是對價值投資的誤解。誤解最大的無過於「長期持有就是價值投資」了。但是,買到了便宜的好股票最好不要輕易出手。

趙丹陽賣物美肯定有他的道理,可惜他沒跟我說過。

 

林園的東西我看過,他是個很好的價值投資者。

跟好的價值投資者買股票也是個辦法,但不管買什麼你還是要有自己的理解,因為巴菲特也可能犯錯誤。

17、你要瞭解一個公司才能堅持啊。我能堅持就是因為我瞭解。

順便說一下,其實當時70-80我也沒賣,不知道為什麼大家都說我賣了?

18、哪裡的消費者都是一樣的。

我們認為消費者是理性的意思是從長期來看的,套用一句俗語叫「童叟無欺」。也就是說無論消費者眼前是否理性,我們都一定要認為他們是理性的。不然的話,你經營企業就可能會有投機行為,甚至會有不道德行為。

我沒買過中石油,也沒買過比亞迪。但是,如果中石油回到當年巴菲特買的價錢,我會毫不猶豫跳進去,因為我後來看懂了。如果比亞迪回到當年巴菲特買的價錢,我還是不會買,因為還是不懂。

19、那段老師,請問您 您看到GE 是看到10元等到6元買 還是關注它的時候已經6元了,如果是前者,那您等到六元的理由是什麼?

 段永平 回覆 steve

呵呵,我是從10多塊買到6塊再買到10幾塊的

20、cykaifa :那網易,段總是從多少塊買到多少塊再買到多少塊的呢?~~~

 段永平 :最早的大部位是從大概0.8-1塊左右。後來又陸陸續續有進有出一些

21、steve:段老師,實在不好意思,上次我問過您一個問題,當您關注的股票

到了你認為低估價格,您是一下買人還是分批,您當初回答我,到了好

的價格就全買人,不要貪心,您看 是否要做點修正?

 段永平 :多時做不到。還有就是錢是需要調度的。

 

22、什麼東西要理解都是要磨練的。

23、呵呵,其實我也同意你的做法。我的問題是,有時覺得瞭解一隻股票都非常難,十隻幾乎是「mission impossible".

24、如果真是嚴重低估為什麼不買呢?

當醫生是要教人怎麼不生病的,所以心態上沒問題。

我不投資別的。

我現在有3個東西不做:不做空,不用margin,不做不懂的東西。

25、沒有看好的行業(但有不看好的行業),只有看好的企業。

26、我覺得夠便宜就會買的,不管市場怎麼看。

問題是你怎麼定義夠便宜。

27、需要膽量的是投機

28、李馳說低風險才會高回報!我也這樣認為,段先生一定也一樣吧?

 段永平:長期來講很對呀!

巴菲特忠告:簡單勝複雜

1、股票就是share,意思就是一部分。這句話我理解是:買股票就是買公司,不過錢少,買的是一小部分而已,和買整個公司無別。

2、沒有捷徑。可能多看看有關巴菲特的東西會有幫助。最重要還是自己要去努力理解。

3、有點不太會回答這個問題

股票價值和分紅沒有關係的。

價格過高當然要賣,問題是過高是什麼意思?

4、我無所謂,但我可以給你一個建議:說話的目的是為了溝通,而不是為了單純的表達。你如果真希望大家聽你說什麼,你可能要先當個好的聽者。

5、說實話,你這個說法我不同意。在任何地方投資真的都一樣的,你不認真瞭解你投的是什麼都會很麻煩。日本監管夠嚴吧,股市20年不漲了,好像比20年前還低。

6、簡單的東西往往不容易,要搞懂要花心思去理解的。

7、巴菲特講的能力圈子指的就是每個人都有自己有限的瞭解範圍。每個人總是有些東西懂有些東西不懂。所以投自己懂的東西就容易知道價值,就知道什麼叫便宜,就有機會賺錢,反之亦然。如果你覺得心虛的東西就是投機,投機當然也有賺錢的時候,但風險大,睡不好覺。

本分和平常心(1)

1、本分我的理解就是不本分的事不做。

所謂本分,其實主要指的是價值觀和能力範圍。

賺多少錢不是我決定的,是市場給的。

呵呵,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2、本分的意思是不干不該干的東西。知不知道什麼該干是能力問題,明知不該干還干是作風問題

3、本分我的理解就是不本分的事不做。

所謂本分,其實主要指的是價值觀和能力範圍。

賺多少錢不是我決定的,是市場給的。

呵呵,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4、呵呵,如果你賺的是本分錢,你會睡得好。身體好會活的長,最後還是會賺到很多錢的。最重要的是,不本分賺錢的人其實不快樂 。

財經會客廳視頻

1、我不是很懂政治和社會問題,所以不想說太多,也不想在這裡討論。

我怎麼覺得現在比我們那個時候條件好呢?

其實中國這些年的進步不小。人們看到越來越多問題的原因也是因為社會進步了(過去不是沒有,是老百姓看不到),有問題我們可以看見了。看得見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民主是建立在教育的基礎之上的,我不知道這個過程要多少年。

2、請問如何把握用2元或用5元買入價值10元的股票?為什麼6元時不買?

 段永平:元也可能買。我一般的目標是買我認為價值被低估50%或以上的股票。

3、

 段永平 :價值應該是現在的淨值加上未來利潤總和的折現。

4、問:我一般的目標是買我認為價值被低估50%或以上的股票。

怎麼學會評估股票的價值?或幫忙推薦一本如何估值的書。

謝謝段總!熱切期盼中。

段永平:沒見過這種書。

其實巴菲特講的價值就是估值的辦法,要慢慢體會才行。

5、 企業是大家做的。

我總覺得,企業做的好就一定是大家的功勞,做不好則有可能是我一個人的過錯。

6、段老師,看到您的視頻,還想請教一個問題 當我,買人股票後 股價還是持續下跌,會引起心緒不穩定,大家可能都碰到過這個情況.雖然我可以控制不看大盤,心裡總是會想到這點,如果價格長期超跌,,請問這段時間如何調節心緒,讓自己不受影響呢?

 段永平 

我一般碰到這種情況(尤其是大跌時),會再全面認真地看一下是不是自己哪裡看的不對,如果確認沒問題我就不管了。

 

心情的事情說不清,一開始我也緊張。回想起來,緊張一般都來源於不瞭解。當你真的很瞭解你的投資標的時,下跌往往會讓我覺得高興或無動於衷。

7、如果你認為高估是當然可以賣!

不過認定高估並不容易。

8、我也不是很理解他這話是啥意思。我猜他大概是認為沒有人會真的出個誇張的價格的吧?我覺得如果有人出個Google的價格買步步高的話我就說服全體股東賣給他了 。不過我還沒出過價呢。有一次在BUffett的brunch上有人問過我類似的問題:有人問我如果巴菲特要買你公司你賣嗎?我說我不賣,因為價格高了對不起巴菲特,低了對不起我們股東 。

9、

中國企業家相當部分是很好的!我認識很多很好的企業家。

美國的企業家也有很多道德問題,我有點無從說起。

如果非要說,我覺得我們每個人都要反省自己,是文化的問題。

我記得1975年左右有過一個反走後門運動,我發現就沒有人不反對走後門,而有後門的就沒有不走的。

有點像現在,大家都反對「別人」濫用權力...等等。

不公平的問題也一樣。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不公平中得益的哪一方,那怎麼改啊?

10、 我覺得你能自我否定,非常不容易 。你就很有希望!

11、 我們什麼時候說過「不敢為天下先」了

我們「敢為天下後」同時也可以「敢為天下先」的!

呵呵,啥東西都容易變味啊,還有人說我們「甘為天下後」呢,那意思差的就多了。

「敢為天下後」的經典例子很多,比如蘋果的iPod,iPhone,微軟的幾乎所有產品,仔細想想就明白了。

生活電器現在的主要困難就是時間,也就是說,現在的困難一段時間的努力後就能解決了。再說我們哪個產品一開始進入時沒有過這樣那樣的挫折?3年後你也許會看到完全不同的結論,呵呵,至少我希望如此。

12、 如果有人保證上漲幾十倍我就想辦法投

我也沒說我不投A股啊,我只是說我現在沒投而已。

再說,A股老比B股貴,要投我也肯定是先選B股啊。

當年買萬科時,萬科是唯一一支B股比A股貴的股票,很鬱悶。

13、美的是我們尊重的競爭對手(也叫競合夥伴)。

美的能夠在市場上這麼多年一直不錯,一定有它的道理。

投資角度上我沒有研究評估過,你可能要自己認真看了。

我們進入生活電器這個領域一定是因為看到了某種機會,我們需要一些時間去證明。

14、就知道一點:

 

老子曰:我有三寶,持而寶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呵呵,前面有個博友說我們不敢為天下先可能是從這裡來的

15、茶水鋪:   價值應該是現在的淨值加上未來利潤總和的折現。

      段總,這個未來一般計算多少年?輕資產的公司是不是給高點溢價?特別是像貴州茅台這樣,無形資產是很值錢的。

 段永平:首先,這只是個思路而不是個算法,反正我從來沒算過,我想大概也沒人能算。

因為是個思路,多少年其實並不重要。由於要折現,20年和30年的差別並沒有想像大。

無形資產也是可以折現的,所以我不建議單獨考慮無形資產,因為公司的獲利能力裡已經包含了。

16、不是不算,而是知道無法 精算。大致一算就覺得便宜才是便宜啊。給個例子,我買GE時是怎麼算的:當GE掉到10塊錢以下時(最低破6塊了),我想GE好的時候能賺差不多兩塊錢, 只要經濟恢復正常,他怎麼還不賺個一塊多?由於ge的rating長期來講還是會非常高的,假設他能賺1.5,給他個15倍pe不就20多了嗎?我當時的 想法就是這樣的,簡單嗎?

其實背後有一個不太簡單的東西就是我能夠堅信GE是家好公司(Great company),好公司犯錯後能回來的機會非常大。

其實比我會算的人大把,但知道如何堅信確實不容易 。

17、呵呵,你是真希望我忽略?

分配總是會有人不滿的,但為什麼會是毫無商量呢?我想可能是方法的問題。

如果是我會先跟大家商量,然後根據部門需要的個人能力分配,如果碰到無法分辨的就抽籤,這樣也許公平些。當然,公平往往不是一個結果,而是一個過程。也就是說,對於每個人而言,結果可能都覺得「不公平」,但決策過程是公平的就行。

18、段總你好:請問—價值應該是現在的淨值加上未來利潤總和的折現。那這個折現率應如何來估算呢?謝謝

 段永平 :我的理解應該和長期利息相關。

我對投資的理解就是比較無風險利息和企業利潤回報,尋找較好且自己認為足夠安全的。

19、          段總,假如一般的企業它的淨資產是10億,它每年都有一個億的淨利潤(不考慮增加),它的內在價值值多少錢?

段永平:呵呵,這是個二元一次方程,解不了 ,條件不夠。

相當於問我x+y=5,x=?。

還是那句話,我認為價值投資是個思路而不是個算法。

 

20、我從來沒有特意去尋找過。只要你平時關注,時間長了就會有機會的。大多數人當機會真的來時可能會錯過,我覺得只能靠平時的積累去抓住了。

21、他叫Warren Buffett 。

我的英語也不好,投資交流湊合吧

語言沒啥訣竅,關鍵是你能花多少時間和心思學。別的東西好像也差不多,沒啥特別的訣竅。

22、

呵呵,段總!我想問你哥問題,為什麼不繼續在中國生活呢?

 段永平 :呵,國內小孩作業太多了可能是個很重要的原因

首都和首府

1、補充一點關於大學生創業的想法。

首先,光有(創業)理想就去創業是不夠的。

第二,能否創業和是否大學生好像並沒有直接的聯繫。

一般而言(我個人觀點,沒驗證過),學歷越高,創業的難度越大,大概是機會成本的原因。

有很多專門的課講如何創業,現在還有什麼創業工廠也出來了。呵呵,講這些課的老師大多是沒有創過業的人,理論的東西講講可以,但到實際中還是要靠多磨練才能真正明白。如果創業工廠是由沒創過業的人來搞,那就更有點高深了 。

印象中有兩種人創業成功的概率好像高一些:一種是無路可走的人,由於沒有退路,他們會很拚命和專注,所以機會大些,比如像我 。

另一種就是看到路的人,也就是創業開始時就有很強的理想和一定的想法(往往是得到了某種驗證的想法),比如比爾蓋茨。

當然,也有為創業而創業的人成功的例子,比如惠普的兩個創始人(《Built to Last>裡面有提到)。

總而言之,創業好像也沒個公式,唯一可以肯定的就是創業失敗的概率非常高。所以,除非你真是有可持續的高度熱情(包括打不倒的精神)或者你真是無路可走了,否則還是多考慮考慮吧

2、可以這麼說 。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對自己過於低估和高估都容易有問題。

我比較客觀看待自己。

3、段老師,看了您網易新採訪,又深入理解了一層

想請教當我看中的股票,股價低到我認為絕對低估時,我是到了價位全部買人還是分批逐步買人?可能那樣能買到更低的價位。

段永平 :那看你有多少錢了。

如果我的錢不是多到會嚴重影響價格,我又覺得確實很低的情況下,我會一次性進的。我總覺得不要太貪心的好。

4、呵呵,怎麼稱呼不重要。

一般來講,叫我老段可能是我的同學或以前的同事,多數都是熟人,只不過在這披了個馬甲而已 。

叫我阿段的多數是現在的同事或朋友。

叫我段老師的可能是我以前的學生或者是現在想在這學點東西的人們。

叫其他的也無所謂,啥都行,大家覺得順口就行。

5、呵呵,沒覺得自己有什麼特別。如果有的話實際上是我在這上面花的時間比較多而已。簡化一個複雜的問題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的很多「簡單」的結論是花了很長很長時間得出來的,千萬別以為我是一眼就看出來了。不過,「平常心」可以幫助人去找到事物的本源。

6、我想你是對的,有過經驗可能會有幫助。

其實做過企業的人也未必就一定可以分辨。沒做過的人也未必就一定不行。好像巴菲特開始投資的很多年裡都是單純投資的,後期才有一些介入。

我個人的經驗基本是用「己所不欲」排除法來鑑別企業的,比如一家明知故犯地加三聚氰胺的公司我就會認為是一家不好的公司。又比如一家為500大而500大的公司我就會很小心。

Tiger is coming back!

1、呵呵,我對教小孩可不在行。我能做的就是多花點時間和他們玩而已。有時還做得很不夠。

我對小孩的要求就是能有原則並快樂生活就好了 。

2、我覺得對孩子最重要的培養是愛心,其次是養成良好的習慣,其他方面則順其自然了。一般而言,我自己小時候做不到的事我不好意思要求小孩。我最希望能達到的境界是可以和他們做朋友。呵呵,想讓孩子把自己當朋友好像不太容易。

3、呵呵,你好能寫啊 。

我覺得你說的很對。我有時和小孩玩的時候不夠投入,小朋友馬上就知道。以後要更加努力,陪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全力以赴,應該說全心以赴 。

4、段總你好:你買萬科的時候你說它至少值十塊錢,到了你說的目標價位你賣出了,那麼網易呢?你又是怎麼能拿到那麼高呢?謝謝!

 段永平 :呵呵,你如果能夠真正瞭解你的投資標的時才能拿得住啊。

我對萬科的瞭解就遠遠不如對網易的瞭解,所以賺的少點是合理的。

5、我知道但沒玩過偷菜 。遊戲成功的理由一般而言就只有一個:好玩 。大多數人其實都會有一些時間需要打發,遊戲是最好的去處。當然,沉迷於遊戲不好,可沉迷於任何東西都不好。我認為小孩沉迷遊戲一般都是家長的責任,至少可以說家長對他們的真正關心可能是不夠的。

我們家小孩也玩遊戲,週末和假期一般每天有一個小時的遊戲時間。小朋友對這個機會非常珍惜,所以也容易「管理」一些。

6、營銷很簡單,就是把好東西賣出去。

長期來講,不好的東西誰也沒辦法賣得好。

說我是營銷高手的說法純屬誤傳,這世界號稱營銷高手的多了去了,但我不覺得我是其中之一。

順便說下,我見到的大多數「營銷高手」都過於注重營銷了。

呵呵,我這個「營銷高手」快有10年不知道我們公司的營銷都在幹嘛了,這樣的「高手」不多見吧?

7、段總,美國股指已經達到17個月高點了,這個時候你的策略是什麼?加倉減倉?

 段永平 :我買賣股票不是基於大盤的,所以和他是否高點無關。

如果我投資指數的話,我肯定不會加倉,因為便宜的時候肯定早就進去了。當然,如果有新的錢出來的話,還是要考慮一下是否加倉的問題。我發現我回答不了是否要因為大盤而加倉的問題,沒什麼概念。

8、茶水鋪:         估計段總一般不喜歡加倉或者減倉的,一就是滿倉,當買股票的人給高價的時候就是空倉。

 段永平 回覆 茶水鋪

呵呵,邏輯上你說的沒錯,只是這裡的中間地帶似乎挺寬的。

事實上,我好像從來就沒有絕對空倉過。往往賣股票都是因為錢有去處,不然也不隨便動。

9、茶水鋪 :           我也是想知道,段總看關於巴菲特的那本書叫什麼名字,我知道趙丹陽看的那本叫做《從100到160億》

 段永平:我就看過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

還有就是巴菲特說過的話,網上能找到。

什麼是對的事情

1、就每一件事情而言,當然有運氣。所有的事加在一起不是靠運氣。

2、段總想問您個問題啊,巴菲特說過不要借錢買股票,可您曾經說過如果已經滿倉的股票繼續大跌,您就會再去借些錢再買入,您是不是跟巴菲特的做法不一樣了呢?

 

 段永平 :我有這麼說過

我一直的觀點都是滿倉的情況下就和我無關了 。

借錢是危險的,沒人知道市場到底有多瘋狂(向下或向上)。

3、我記得巴菲特說過類似這樣的話:

 

如果你不瞭解投資的話,你不應該借錢。如果你瞭解投資的話,你不需要借錢。反正你早晚都會有錢的。

4、其實巴菲特的原話:「Don't use margin!」的意思就是不要用融券,我簡化成不借錢了。

5、想起一個不知道那裡看到的東東:

一天,有個人去觀音廟裡拜菩薩。

當他進到廟裡時發現已經有個人在那兒拜了。

他突然發現那人就是觀音菩薩,於是惶恐地問道:我們都拜觀音,怎麼您也......?

觀音答道:求人不如求己啊。

被人誤傳了幾百年的八句俗語

1、如果價格遠遠低於價值那為什麼還要賣呢?除非你借錢被margin call了。

如果有現金為什麼不加碼呢?有可能不加,因為可能會發現更便宜的。

如果是短期要用的錢為什麼會投資到股市裡呢?投機就會。

我做投資就是為了好玩,不然怎麼打發時間?

 

2、我不買新股的。

 

五六十倍的pe的新股可真是需要勇氣啊。

 

很多人說打新股一定賺錢,呵呵,這個我真不懂啊 。

3、如果淘寶+alipay就70億 的話,我會賣了20塊的yahoo換淘寶。

這幾天我賣了些ge換yahoo 。

4、我不是想賣GE,我只是把前段時間換過去的股票換回來。呵呵,來回換了一下,一分錢沒花,兩邊的股票都多了些。

我就是好玩而已,大部隊是不動的。

不過,看來能明白Yahoo的價值不容易啊

5、我覺得我和巴菲特不同的地方主要是能力圈子不一樣,本質的東西沒什麼區別 。

呵呵,我和巴菲特懂得東西不一樣。每一個價值投資者懂的東西可能都不一樣。每個人都是在投他們自己懂的企業。這就是巴菲特講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圈子。誰能把原話放上來?我不記得了 。

6、當你非常瞭解一家公司時,估值並不難。

我不會簡單看看新聞和報表就能估值的。但有時確實會碰到這種情況。比如巴菲特買中石油就是這種情況。

做對的事情和把事情做對

1、茶水鋪:總市值:263億
淨資產:160億
淨利潤:12億

   按照購買一個公司來看溢價103億,而每年可以賺到12個億(不考慮每年增長和資產的增值),不用十年就可以收回成本。這只是商業地產股,段總這對你有吸引力嗎?
 
 段永平 :如果你能保證裡面沒假賬,淨資產不貶值,利潤不下降還不會用途不當,這個價格倒也不貴。呵呵,瞭解一家公司不容易的地方就是在這些地方。

當然,有時瞭解也許沒那麼複雜。

我記得當年我們買萬科時就有人問過我,說萬一萬科假賬怎麼辦。我說,以我認識的王石而言,他絕不是會關在房間裡和財務商量個假賬來蒙股東的人。其實那時和王石不熟,現在也不算熟,就是直覺而已。

2、 段永平:不太明白 。你是想讓我幫你分析一下如何才敢下手嗎?呵呵。

 

投資不需要勇氣,也就是說當你需要勇氣時你就危險了

3、號稱價值投資者的很多,但不一定都是。

價值投資者也不意味著在一定的時期內表現一定會好過別人。

所謂價值投資者和價值投資者之間的差別也是可以很大的,因為每個人的能力圈子是不一樣的。

不想當將軍的司機不是好廚師,廚師老看兵法原因 ?

4、請問段老師,怎麼才能知道什麼事,是做對了還是做錯了呢,有些事只能事後知道,另請教現金流,應關注哪些方面,才能看出這個公司在作假呢?謝謝

段永平 :呵呵,非常好的問題

我對做對的事情的看法是:發現錯了馬上改,不管多大的代價都是最小的代價。其實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包括我在內),經常會明知不對,但由於各種原因而不肯改,結果錯誤變得更大,呵呵,我肯定犯過這種錯誤。

沒人不犯錯,但知道這個原則的人犯錯概率低,改得快,最後哪個啥了...... 。

假的真不了,時間會告訴你,但好像沒有公式,否則就沒人能作假了。不過,瞭解其產品,市場,競爭對手以及熟悉財務報表可能都能幫你發現可能的作假。

5、段總,你怎麼判斷一隻股票成長性很好?你喜歡買這種股票嗎?蘇寧公司在中國真的是創造奇蹟,04年發展到現在真的是很快。

 

 段永平 :不知道如何判斷一個公司的成長性,除非我很懂他們的生意。

好漢不吃虧

1、成交量小的股票要小心 。

2、W:頂!讚頌一下馬云~ ,順便讚頌一下他那條圍巾,挺有范兒的 。YHOO最近一直漲,我之前買的不多,想等它再到15以下的時候補一點兒,最近越來越擔心看不到這種機會了,總在猶豫要不要趕緊調集力量把坑佔上。學長您認為20塊錢的YHOO還算不算便宜貨呢?

段永平 : 你這是想買漲啊。其實是不是便宜貨應該是由每個人根據自己的機會成本來定。我個人覺得20塊的yahoo也算過得去,但我未必會買了。當然手裡如果確實還 有多餘錢,又沒有更好的目標時,還是可以考慮的。我手裡yahoo已經夠多的了,但如果還有機會更便宜的話,我還會再來一些的。

3、itsyeah:其實是便宜是貴,都得自己看,我一般買股票不太喜歡,一點點的買,看好了,感覺自己應該買多少份額比例,就定一個價位區間,下單就OK了。

 段永平:呵呵,我同意這個做法,但不容易做到

4、1.任何市場都會有機會看到便宜的好股票,只是沒人知道要多久(何時。)

有些經濟學家本來挺厲害,對經濟大環境看得挺明白,可非要加個時間預測,結果一半對一半錯而壞了名聲(比如謝國忠的東西我還挺喜歡看,就是不喜歡他的預測。)

5、我就很喜歡玩遊戲,要不寫博客的話,平時我會花時間玩遊戲的。

我認為遊戲公司給消費者提供好遊戲和別的公司提供好產品沒有任何差別,不存在良知的問題。我們不認為有人沉醉於麻將是麻將的錯吧?我們也不會認為有人喝醉酒是酒的錯吧?我們也不認為有人在賭場傾家蕩產是賭場的錯吧?那為什麼我們會認為有人沉迷遊戲是遊戲的錯呢?

6、另外,我不在這推薦任何股票,我只是說說我的看法。

 

任何人要買的話必須自己明白自己在幹什麼,不然你睡不好覺的。

其實當我說一隻股票有投資價值時,最希望有人來挑戰而不是跟進。我希望看到不同的觀點。

7、不能簡單的單純看數字,除非賬面淨現金多過股價了。pe=10意味著要10年才能賺回股價,如果你想買的話,你必須認為10年內的平均年利潤要達到或超過現在的年利潤。在我眼裡看來,盛大遊戲好像有點強弩之末的感覺。

8、呵呵,虧錢的投資有好幾次了,多數都可以原諒,但有一次屬於極度愚蠢,就是跑去short百度。

之前投資表現非常好,有點飄飄然,真以為自己很厲害。

開始還是想小玩玩,後來又不服輸,最後被夾空而投降,所有帳號加起來虧了很多錢,大概有1.5-2億美金,其中有個帳號到現在都翻不了身。

最可惜的是,這次錯誤把我們的現金儲備全部消耗掉了,機會成本巨大,不然這次金融危機我就可以幫大家賺更多錢了。

而且最遺憾的是,這個錯誤是發生在巴菲特叫我不要做空之後。現在知道什麼叫不聽老人言的後果了吧?

值得欣慰的是,這3年總的表現還不錯 。

真有點感謝金融危機給了我逆轉的機會 。

老巴的教導千萬別忘了:不做空,不借錢,不做不懂的東西!

不過,這其實不算我最差的投資,因為這根本就是徹頭徹尾的投機 。

以後不會再有這種例子了 。

猴子和猩猩的區別

1、呵呵,我個人的理解是,如果有個公式可以賺大錢的話,那所有人都會用這個公式,然後賺大錢的就是賣公式的人。

其實現實中就有很多人是靠教人看圖看線賺錢的,但他們不靠看圖看線投資賺錢 。賭場裡也有很多看圖看線的人,他們好慘啊 。

價值投資不是個公式。以我個人的經歷而言,對價值投資的理解真的需要很多年,同時還真是需要有點悟性才行 。

2、不敢下手是人們不認為那是bargin。價值投資不需要勇氣,需要的是對投資標的的瞭解。投機卻需要很大的勇氣 。

3、當有人非要把金子按銅的價錢賣給你的時候,你是不需要勇氣的,你只要確認那真的是金就行了(有可能其實是鍍金的鐵塊或石頭)。

買網易時我覺得有點孤獨,好像這個世界就我一個人再買。

買GE時我很平淡,略微有點興奮。我想可能是我有進步了。

4、買到底部的就是運氣!如果再掉多些我會買得更多。

這世界沒人知道底在哪,抄底就是投機 。

5、  好像巴菲特講過:有一個300斤的胖子走進來,我不用秤就知道他很胖。我買網易時可真沒認真「估值」過 。

 

6、因為我發現ntes的時候他就是在1美元以下,所以是運氣。我有一個朋友就是在掉到2塊多時開始買的,後來也等到30-40塊才賣的。

7、 。我其實從來沒空倉過,多數情況下都是接近滿倉的,所以見到好股票就必須從別的地方倒騰現金過來。所以說,當我見到便宜東西還能有錢買,有時確實是運氣好 。

我真不是什麼大師 。

8、呵呵,你要是那時就明白巴菲特,你就已經發達了 。如果你現在還不明白,你還會失去很多機會 。

亡羊補牢吧!

9、呵呵,我怎麼覺得哪兒的股市都一樣呢?不一樣的是每個人的瞭解吧

10、我猜我猜我猜猜猜:你的朋友能摀住的原因是因為虧錢了 。如果巴菲特買錯了股票是會賣的,絕不會捂到剩10%。

不過你的朋友還是很有實力的,10%的殘值還可以炒房 。

11、我不知道老巴是怎麼判斷的,但我可以說說我一般是怎麼判斷的。一般來講,當我買一隻股票時,一定會有個買的理由,同時也要看到負面的東西。當買的理由消失了或重要的負面東西增加到我不能接受的時候,我就會離場。太貴了有時會成為離場的理由。

 

如果所有的理由不變而只有價格掉到10%的話,當然是個好機會。但如果理由發生巨變的時候,也許有可能是要離場的。

被誤讀的巴菲特

1、我肯定做不到巴菲特的回報率,因為我開始的太晚而且沒那麼用功,最重要的是我不認為我真的想做到。我做投資就是一業餘愛好,好玩而已。

2、路在腳下

段總,為何您一直投資美股(似乎以美股的中國上市公司為主),而不投資於A股市場呢,從中長期來看,人民幣升值美元貶值的因素你有考慮嗎?

回覆

 段永平:從很長期(比方說10年)來看,我不覺得人民幣會升值。

我投資不限於某個市場,主要取決於我是否有機會能搞懂。

如果A股有便宜我又瞭解的股票的話,我也可以買。不過現在我不太瞭解A股。

3、任何時候,你不懂的公司你都不應該買。所以你是對的!不過,我覺得你說的雨雪天好像還是和大市有關吧?

 

危機大概5-8年來一次,希望下一次來的時候你記得來這裡看一眼,然後擦擦冷汗,然後把能投進去的錢全投進去。千萬別借錢哦,因為沒人知道市場瘋狂起來到底有多瘋狂 。

 

4、某一年比大盤低很正常。

價值投資其實不應該在乎別人短期內是否感興趣,長期看你覺得便宜就可以了。

5、所謂的價值指的就是其內在價值。馬克思說得「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裡的價值指的也是內在價值。

6、價值不變的情況下,價格越低越買,當然對咯。

海嘯

1.您會把財報看的很細嗎(除了3大表外)?會經常的參加股東大會?

2.在10年投資中都犯過哪些錯誤?補了哪些弱項?感到最難的是什麼?

3.平時您都是用什麼學習方法來補充知識

4.為什麼不喜歡企業「創新」啊,因為啥呢?

5.您認為巴老收購的「柏林頓北方鐵路」公司吸引力在哪?

6.在投資A股或港股時,如何應對匯率變化帶來的風險?

 

 段永平 

1.我不是很經常看財報(所以說沒有巴菲特用功。)

   比較在意的數字是幾個:負債、淨現金、現金流、開銷合 理性、真實利潤、扣除商譽的淨資產,好像沒了。

  不知道3大表是什麼 。

 我看財報主要用於排除公司,也就是說如果看完財報就不喜歡或看不懂的話,就不看了。

決定投進去的原因往往是其他的因素,uhal是個例外。

也有沒看過財報就投的,比如BRKA。去年買了些BRKA並且做成了certificate,就為了讓Buffett簽個名,呵呵,結果到現在為止,已經賺了幾頓飯錢了 。

很少參加股東大會,但基本每年都去Omaha(去年由於流感沒去 )

2.這些年犯得錯誤就那幾個:做了自己其實不懂的東西,借過錢,做過空。所有的錯誤都和這些有關。

以後不會再做空和借錢,但可能還會有機會做以為自己懂了其實還是沒搞懂的東西。所以犯錯率大幅度下降了。

最難的就是什麼都不做。

當手裡有很多現金的時候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麼這麼說。Buffett說他最容易犯錯的時候就是手裡有很多現金的時候,me2.

3.大概是聊天和上網?有時也看點書,很少有看完的書 。

4.從來沒說過不喜歡企業創新!!!

但不喜歡企業盲目創新。

很難有企業不靠創新可以生存下來的,但創新是指在用戶導向前提下的創新,而不是為了不同而不同的創新。

我們公司把這叫差異化,也就是滿足用戶需要而別人還沒有提供的東西。當然,用戶需要而大家已經提供的東西我們絕對不能少。

盲目創新是危險的,而消費者導向前提下的創新是企業生存的一個重要基礎。

5.我認為Buffett花錢買BNI好過把錢放在長期國債上。BNI有很好的現金流及一定的成長和大片的地產,長期而言年回報應該能超過8%。

6.我從來不考慮匯率風險。如果我認為我的投資可能連匯率風險都cover不了的話,我會選擇不投。

2、如果不考慮手續費的話,投資什麼和你有多少錢沒關係。

沒關係!!!

不過和精力有關係,也就是說如果錢太多時可能沒有足夠多時間找到足夠多好股票。錢太少又沒有足夠開銷去研究企業。

很多人覺得沒法學巴菲特是因為巴菲特有太多的錢,可我基本肯定這麼說的人是不懂巴菲特的。我甚至覺得即使像謝國忠這種我挺欣賞的經濟評論家也不是真懂巴菲特,至少不是骨子裡懂。呵呵,我不是和謝國忠過不去啊。像郎咸平這種經濟學家我就不提了,總覺得他是陰謀論和宋祖德的綜合體 ,不過即使是郎咸平,也是有很多觀點是對的 。

其實這兩人的東西我都看,所以我覺得他們還是不錯的 。

我可能會選我覺得最安全的。

我覺得我不太合適在公開場合比較股票,而且我的觀點也不一定對。我可以在投資上當個好教練,但不能代替大家去參加比賽。

3、比方說拜訪公司,走訪市場,瞭解產品(包括對手)等等。想長期拿得住一隻股票必須全面瞭解說持公司。

4、我也不知道啥時候賣好。反正不便宜時就可以賣了,如果你的錢有更好的去處的話。順便講一句,我個人認為抄底是投機的概念(沒有褒貶的意思),價值投資者不應該尋求抄底。抄底是在看別人,而價值投資者只管在足夠便宜的時候出手(不管別人怎麼看)。

對我而言,如果一隻股我抄底了,往往利潤反而少,因為反彈時往往下不了手,所以容易失去機會。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當年買萬科時我們就正好抄到底了,鬱悶啊(其實沒那麼鬱悶,總比虧錢好),買的量遠遠少於我們的原計劃 。

5、其實沒有人知道市場應該花 多少時間去反映公司的價值。有時很快,有時很慢。價值低估的股票股價3-5年不漲確實很少見,尤其是一輪牛市後,但這也並不意味著價值低估的股票一定會 漲。還有一種可能叫價值陷阱,就是賬面看起來有價值而實際上有很多水分在裡面。這種不漲就容易理解。

回覆

 

呵呵,價格合理的股票不一定非買不可。我的觀點是只有價格不太合理的時候才是機會啊。有時候可能會等得很難受,尤其是大牛市的時候。Buffett說過,最難的事是什麼都不做。呵呵,他都覺得難,我們覺得難也就很正常了。

6、如果只講現金的話,我指的就是淨現金,就是減去負債後的。

你的第2個問題我不太懂。我一般看現金流和利潤。有些公司的利潤挺假的,從現金流能看出來。

有空你可以看看Buffett寫給股東的信,裡面都有,我不可能解釋的比他好。

7、呵呵,我不知道哪有這個視頻。我記得當時就是個聊天而已。我的觀點是,不知道如何在金融危機時對資產保值,但如果你有閒錢,應該在這種時候去找便宜東西買而增值。危機對有些人來講是危,對另一些人則可能是機

8、呵呵,機會很多的話就無所謂機會了。空倉是件非常難的事。巴菲特的經驗是當有錢沒東西買的時候就很容易犯錯誤。空倉總比犯錯好。

9、本人唯一看過書就是巴菲特給股東的信,好像還沒看完。道理講來講去都一樣,明白了就行了。其他的書我翻過一些。我認為,如果你能明白巴菲特,別的書不看也沒關係;如果你不明白巴菲特,別的書不看也沒關係 。

10、3.您當年投萬科的時候是如何估值的,「起碼值10塊錢」是如何估算的?如果有機會再次買進,您會以多少市值買入?

4.您買入的企業都是通過什麼方式/方法進行考察和調研?(或者是感興趣的企業)

5.對國內的銀行業感興趣嗎?對招商銀行的投資價值怎麼看?

6.格力的董明珠曾說過「沒有夕陽的行業 只有夕陽的企業」相信您會有切身的體會和獨到的認識,從步步高的角度您如何思考這個問題?

 段永平

3,我的所謂估值都是毛估估的。我買萬科時萬科市值才100多個億,我認為這無論如何也不止,所以就隨便給了個500億。呵呵,當時唯一確定的就是100多個億有點太便宜了,如果有人把萬科100多個億賣給我,我會很樂意買,所以買一部分也是很樂意的。

4.沒有一個具體的辦法。一般來講,我不太會對一個自己完全不瞭解的公司有興趣,除非有個什麼理由吸引我。瞭解每個公司的辦法可能都不太一樣,我一般用排除法,發現不喜歡的東西就離開了,所以最後能留下的目標很少。沒辦法瞭解的公司就不碰了。

5.我不瞭解銀行業,所以只買了巴菲特瞭解的富國銀行,如果他賣我就賣了,他不賣我也可能賣如果我能有更瞭解更便宜的目標的話。

6.我沒見過她說這句話。如果有,可能是有人認為空調是夕陽行業吧?她的回答非常好!我們對夕陽行業的體會不深,因為我們運氣比較好,一直都在朝陽行業裡,呵呵

11、一生一事

段先生您好關注您已經很久了,請教幾個問題,感謝您的無私分享!並祝新年快樂!

1.如何確定買入網易/富國銀行/通用電器的時間與節奏呢或者說您是用什麼心態等待這麼低的價格,為什麼沒有提前大筆買入,是依靠什麼條件做的判斷?

2.為什麼沒有在2008年底(巴菲特呼籲的時候)進行大規模的投資,而是在2009年初進入,是對形勢有什麼判斷,還是價格沒有達到自己的期望值,還是其它的想法?

 段永平 回覆 一生一事

1.我只有一個標準,就是自己覺得便宜才買。比方說我認為ge值20,我可能到15才開始買一點,但到10塊以下就下手重很多了。重倉買到便宜股票是多少要些運氣的。天天盯住股市時好像會比較難做到。

2.那時我沒太注意巴菲特投的股票,後來實在是覺得股市太便宜,又不知道到底誰的風險大,就跟著巴菲特買了些(比如富國銀行),嚴格來講,我這也算投機了--投資在機會上。

Yahoo 和 GA

1、呵呵,拿點準備虧掉的錢出來下手就知道了。看書學游泳是學不會的,下水吧。不過別淹著了。

2、對了,關於怎麼投資的書, 我覺得最重要的書是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其次是巴菲特平時的言論。如果你真看懂了,你就可以開始了。如果誰覺得巴菲特已經過時,誰在投資時就該小心了,不 然過時的很快就會是自己。該講的老巴都講了,別人誰講的都不重要,能不能理解完全看自己的悟性和造化。

 

3、投資的一般規律是:出手越多,賺得越少或賠得越多 。

I have nothing more to add。

 

1、樂觀主義者投資有機會賺錢。

未來油會便宜?絕對值一定會漲的,畢竟是有限資源啊。煤應該一樣。相對值不好說,畢竟還有很多替代能源,油價一旦高到一定程度後,替代能源的開發就一定會加速的。

海水直接做能源是不可能的,不然能量就不守恆了。你這工科學的 。

2、看看牛市熊市的定義就知道了。

所謂「牛市」,也稱多頭市場,指市場行情普遍看漲,延續時間較長的大升市。
所謂「熊市」,也稱空頭市場,指行情普遍看淡,延續時間相對較長的大跌市。
牛熊市的說法都是馬後砲的說法,沒人可以預測,或者說只有一半的人可以預測,但事先沒人知道是哪一半對。

價值投資只管便宜與否,不管別人的想法,所以應該不考量。

3、最近巴菲特就超滿倉了,不然不會最近一直在賣股票 。

4、永不滿倉的意思是最後還是要滿的吧,不然留著錢幹什麼?邏輯上我不是很同意。

5、你試試做個未來現金流折現看看。如果你說你不會折的話,那你買的是什麼呢?

6、從一開始買老巴的股票的人可是賺了10000多倍了。就是說當年投1萬塊錢的人現在已經是億萬富翁了 。不過那個時候的一萬塊好像比現在一億還值錢似的 。

7、我的理解是:長期而言,持有現金是最危險的。

8、1.能關注巴菲特就是一個好的開始。

對GS沒有看法。

不知道BDX和IRM是什麼東東。

2.其實還是一個未來現金流折現的問題。芒格提醒了巴菲特,成長公司的未來現金流折現比煙蒂好。

3不懂不做,除非搞懂了。和在那裡住沒關係。

 

7.你的國外不知道指的是哪個國家,我對金融歷史沒有研究,不知道早期這些「外國」有沒有IPO首富。中國的股市還是一個早期階段,有很多事好像美國股市也發生過。

你看看巴菲特怎麼應對的就行了。

8. 我不投是因為我不瞭解。我認為如果為了極端合理分配資金而把生活搞得很緊張是件很愚蠢的事情,尤其是對已經不缺錢的人來說。他們的投資方式我完全不瞭解。

9.還是一個未來現金流折現的問題。我只買我認為未來現金流折現大於現價的公司,並不在乎這是否是最好的投資。最好的投資總是可遇不可求的。

10.投資理念的東西非常簡單,明白後就從來不曾動搖過。但具體怎麼理解未來現金流折現還是不斷有體會的。

我開始投資到現在已經有8-9年了,大概理解水平可能相對於巴菲特開始投資20年時的水平 (巴菲特11歲開始投資的)。

巴菲特的午餐拍賣每年我都會去捧場,因為每年那個基金會的人都會提醒我(我和他們挺熟的,還去那兒做過義工呢),這也是做好事嘛。說不定哪天不小心拍上了也是有可能的 。

總而言之,覺得你對股市挺熟的,知道的東西很多。如果不能聚焦的話,呵呵,也許是件挺累的事 。

.你的看盤是指從一開盤就開始看,隨時準備交易的意思嗎?

我其實每天都會打開看一下,就像關心自己菜園子一樣。每天去看一下菜園子不一定非要拔起來再種下去啊,但看一看不花什麼時間。等我的菜園子長好了給大家貼個照片 。

9、你要是看看巴菲特和芒格的東西就不會中招。實在不行,看看我的也會少中招的 。

10、段先生,價值投資者是否要重視宏觀經濟呢?

 段永平:瞭解總是要的,但不是每天看消息的那種。

長期而言,對宏觀經濟還是要理解的好

11、巴菲特08年底到09年肯定滿倉了 。

呵呵,以前知道會股市不理性,但沒親身體驗過,這次體驗了一下,味道很好 。

不過,作為投資人,我認為對宏觀經濟還是要瞭解的好,至少要懂一般的經濟現象。

更正一下:我認為一個人認為自己可以戰勝指數的時候,他可能已經失去平常心了。我覺得好的價值投資者心中是不去比的。但結果往往是好的價值投資者會最後戰勝指數。

12、呵呵,還是個未來現金流折現的問題

老巴發現「便宜貨」的未來現金流的折現比有把握成長的公司的未來現金流折現來的還要小,這可能就是芒格提醒的作用吧。

但是,看懂好的成長公司可是要比撿便宜要難得多哦 。

13、這句話是有點難,但我沒這麼說過。

我說的是「做對的事情,把事情作對」,當然這句話也不是我說的,是我引用的。

做到這句話當然難,不然為什麼所謂成功人士總是少數呢?

14、但總,請教一個賣股票的時機問題。比如你的股票已經到了你買的時候預想的目標價格,但是市場形勢依然很好的話,你是安全第一,還是再等一等呢?記得你也表示過萬科賣的早了一點,是不是後來有總結呢?謝謝!

 段永平 

我一般覺得差不多,又正好需要用錢時就有可能賣。如果不需要錢時往往不會急著賣。如果覺得貴得離譜時,我還是傾向於賣掉的。

 

一般來講,「市場形勢」很好時,大概就是賣股票的時候了。

 

不過,如果真是特別好的公司,稍微貴一點未必應該賣,不然往往買不回來,機會成本大。

回覆

 

 

再說對價值投資的一些基本理解

1、科科段大哥:您回答網友時說:

總而言之,覺得你對股市挺熟的,知道的東西很多。如果不能聚焦的話,呵呵,也許是件挺累的事

段大哥:您認為像我們這樣的價值投資者該怎麼聚焦?

段永平:找自己懂的好公司,別的不要太關心。希臘發生的事和大家有點8桿子打不著吧?

2、未來現金流折現不是個計算公式,他只是個思維方式。沒見過誰真能算出來一家公司未來是有現金流折現的。芒格說過,他從來沒見過巴菲特算這個東西。

3、 不瞭解就不要亂講啊。

我什麼時候對1688懷有崇敬的心情了?我只是客觀而已。

 

投資一定要客觀,要理性,憤青沒有任何好處的。

4、 段老師,如果10年後的價值是139.6億,那麼這個公司應該算是一個普通成長型的公司吧?如果能夠超過139.6億,才算是一個快速成長型的好公司了,是嗎?

 段永平 : 每年的利潤不變的公司不會叫成長型的吧?

加忠:段老師,未來現金流折現,如何把成長性算進去?

 段永平:就把成長加進去就行了。

回覆

6、 巴菲特「一生只需富一次的意思」是不要冒不該冒的險,不然可能需要去想辦法富第二次。

不用margin也是這個意思。

7、我一般買股票時會有個基本判斷,就是最少值多少錢(有點像巴菲特評中石油),到了以後應該看看到底應該是多少錢。

這些年有經驗也有教訓。以前網易每一次到目標後我都認真重新評估一次,不然不會拿了8年多,正好一個抗戰。萬科到了基本價以後就沒有重新評估就賣了,少賺了很多。

股票掉的時候也是一個動力區重新評估自己持有的股票,看看買的理由是不是有變化(比如買過UNG,認真看過後發現買錯了,就斬倉了 ,不然的話,留到今天要多虧幾千萬 。)

理性地講,評估一個公司的投資價值不應該和股價起跌有關,但往往人是需要有些壓力的。

8、我也不知道這名詞用的對不對,反正自己是這麼理解它的定義的。舉個例子:很多人一直跟我說打新股一定賺錢,因為過去打新股都是賺錢的。我說,我不打新股,不買不認識的東西,而且如果我開始打新股的話,可能從我開始就要虧錢了

9、我沒有你的問題。覺得你還是有個工作的好,不然也很難做好投資的

10、W:2、 您投資股票看指數嗎?
3、 
從您投資的經歷來看,投資股票是否需要確定這家公司所有的信息呢?(所有公開的信息)

 段永平:是啊,儘管我也很難做到。按巴菲特和芒格的意思,一年出手一次就算很多了。仔細想起來,我過去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可能會多賺很多錢。

總的來講,看準了出手就要狠。似懂非懂很難下手狠。耐心等待總是有機會的。

11、dujianping_ok:2007年價值投資的堅持者:但斌、林園在2008後損失巨大,太相信好股票長期擁有了。一對矛盾,如何統一?

 段永平 :一年兩年有損失也很正常。再說,也可能他們拿的並不是巴菲特說的那種好股,沒瞭解過。

12、能漲價的東西就表示他有「護城河」,能體會出這點來還是很有天賦的。

13、一直想請問段總一個問 題,您當年購買網易的時候,當他下跌到1美元的時候,您是如何判斷這個企業一定會沒有問題的?是因為網易已經出了要做遊戲的戰略嗎?還是其他的原因,加入 歷史重演,如果沒有中國移動的增值業務,網易您認為能度過最困難的階段等到網遊收入的起來嗎?您當時是否做過網易退市的最壞打算呢?非常希望您能把當時的 心理狀態給我們分享一下。我一直認為應該跟您學如何去尋找1塊錢10年可能漲到100塊錢的本事,而不是找到1塊錢10年漲到3塊錢的本事,這個難題一直 困擾著我,特別想聽聽您在當時網易一塊錢大量購買的原因。

回覆

 段永平 :10年100倍的東西多少有點可遇不可求。能有10年3倍的我就滿意了。

14、我一直這麼想。10年3倍是個心態,不貪心。

15、看起來安全邊際不大啊 。

我認為其實都可以。如果你想多持有的話,就不著急賣covered calls。現在賣calls就放棄了上漲的空間,但更安全些,股票不漲你也有錢賺。

賣option的前提和價值投資一樣,你一定要對投資標的足夠瞭解並打算長期持有(或者可以考慮賣)。在打算長期持有的前提下做一些短期套利可以讓投資沒那麼無聊 。對你認為上漲空間大的股票,最好還是不要賣call的好,或者只賣一點點(為了好玩)。

我覺得賣call最好是在所謂股價差不多時,既不怕股票大跌,又不捨得在眼前價錢全部賣掉,賣cavered calls是個很有意思的做法。其實我的網易就是這麼賣的。當網易到接近30時我就開始賣30的calls,後來一路漲我就一路賣,從30一直賣到了50. 現在剩下的股票都是沒有被call走的。由於前段時間長的快,絕大部分都被call走了。好像最高的是40多被call走的 。

16、所謂客戶忠誠度實際上是客戶信任度(瞭解度),這個是護城河裡很重要的一部分。

17、一張可以打20個孔的卡片,每一次動手(投資)就打一個孔,一生中只有20次機會。

18、我只是做我認為我能懂的東西(以為自己懂也不一定就真懂了),有些可能也許正好是大家說的所謂科技股吧。我分不清什麼是科技股。

19、dujianping_ok:引申的結論:煙蒂型投資的回報可能要低於好的成長型公司。這號稱是芒格對巴菲特的貢獻。

成長性公司難以出現煙蒂的價格,而成長的確定比煙蒂更難看出,所以買煙蒂易於買成長。可以這樣理解嗎?

 段永平 :恩

20、 道理上好像要算。就好像房子一樣,租金是現金流,房子是資產。

21、什麼叫以大股東利益優先?股東利益只能通過投票決定。還有就是如果你不喜歡,決定公司不以你的利益優先的話,你是應該賣的,不然你就是覺得他們會以股東利益優先,否則就矛盾了。有些大股東利用控股來為自己牟利,這種股票什麼故事最好遠離。

另外,股東利益優先和股東第3並不矛盾。是不同角度。

22、段總:在您的博客裡我從前看到的是安全邊際,以5毛買一元的方法;現在,開始談芒格了,轉向費雪了,以合適的價格買入成長的股票。但是,成長股更難選擇,當時以為是合適的價格後來看變成了貴的價格,怎麼辦呢?

回覆

 段永平 :我沒有什麼大變化,就是好像理解「煙蒂」的意思了。還是一樣的東西:內在價值等於未來現金流的折現。你看得懂,覺得便宜時(相對於內在價值)再買。有成長性股有時更難找,但道理都是一樣的。

開新帖

1、那個對王石的評語不是我說的,是他自己說的。不過我覺得「青澀」很難得,現代人普遍太圓滑了。和馮侖聊天非常愉快,感覺他人不錯,沒聊過生意,可能隔行的原因。

2、呵呵,我見過做趨勢很厲害的人,做了幾十年,但依然還是「小資金」。

用芒格的「逆向思維」想一下,你也許就對「趨勢」沒那麼感興趣了。

3、學長好像最近比較忙,在這兒的足跡少了些 。 攢了幾個問題想請教您,有空的時候希望可以回答幾個

 

1,您是否檢驗看到的報表?有朋友說報表是小姑娘的辮子,隨意打扮。您會不會像格雷厄姆那樣仔細地看報表,找到背後的「真故事」?還是只是作為一個參考,不會太較真?我借了些介紹偵測財務造假的書,給審計人員用的。但是看上去比較複雜、很累人,不知道這個工作有沒有意義?

 

2,您在物色一個投資目標的時侯,是先有了一個大概尋找的方向,比如有了行業、規模、市盈率、市帳率等等標準以後再去篩選公司;還是反過來,先對一個公司或者一個品牌有了興趣,再去看它的健康程度和發展前景?閒著的時候會不會隨手挑個公司看它們的報表?

 

3,您大概會花多少時間在研究投資的問題上?是天天都會關心一些,還是每個月總有那麼幾天?

 

4,您的投資活動向不向朋友或家人現場直播?我經常忍不住在吃飯的時候想跟老婆說我今天看好了一個XYZ公司,或者跟同學聚會的時候聊起我今天買了多少ABC股票 。

段永平 回覆 xlli777

 

1。對自己覺得真正瞭解的公司,很少細看報表,但瞭解以前會看(至少是應該看)。我一般會先瞭解企業文化,如果覺得不信任這家公司,就連報表都不會看的。

2.。偶爾會看。

3. 好像每天都會關心的,自己覺得有點多了。

4. 一般不和家人講,免得大家操心。和朋友倒是會聊,算是交流吧。

4、巴菲特喜歡家族企業的原因大概是覺得比較容易折現(比較容易看明白,變數少)。

5、其實是不是第一沒有那麼重要,因為消費者在買東西時一般並不在乎誰是第一,他們在乎的是買的東西是什麼(消費者導向)。

 

為追求市場佔有率而追求市場佔有率是大多數企業最容易犯的錯誤。

6、其實每個人都多少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但往往不知道自己不該做什麼。如果每個人把自己幹過的不應該干的事情不干的話,結果的差異會大大超出一般人的想像。可以看看芒格講的如何賺20000億美金的例子。

7、有些可以講,比如:不做空,不用margin,不做不懂的東西。

8、沒注意那是個什麼東西。芒格的書裡有些一眼看不明白的東西,我建議跳過去,看看得懂的部分。

9、《證券分析》只是改變了很少一部分人,對世界的影響好像可以忽略不計 。

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1、逆向思維確實很重要!

2、如果沒有「取之有道」的約束,利潤導向很容易不擇手段。國內現在這個問題實際上非常嚴重 。

3、看來真要開始研究一下港股,大陸的企業太多的損人利己和不擇手段了。

4、我一直認為我們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我們自己

5、想起一個故事,很久以前有個記者朋友來我這問我一個問題:「為什麼我採訪了好幾家企業,他們都說自己是電話機行業裡的第二?到底誰第一呢?」我說,我們知道但不說,因為消費者不關心這個問題 。

6、實際上,排名不是我們要追求的東西。

能做出用戶喜歡的產品才是我們的追求。

也許真有哪一天我們也能做出個「偉大的產品」。

希望50年內 。

7、天演論 :大哥你是怎麼樣學邏輯的?

 段永平 :用腦。

8、  段永平 回覆 加忠

呵呵,這裡不在乎排名的意思是我們只在乎用戶的感受,排名只是結果而已,不是追求的目標。

9、人家是不是說在中國內比銷量啊?沒有定義的事情最好不要爭論。

10、「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句話往往是理想主義者的夢想,實際上經常是倒過來幹的,因為搞不清哪些是精華哪些是糟粕 。

11、準確講是過去常常滿倉,還特別集中。很長時間裡80%都集中在一隻股票上(網易)。現在沒那麼集中了,也許有時可以到30甚至40%,但不容易再高了 。

 

 「不再買進」和「可以持有」的說法有點「不是好人就是壞人」的意思。現實中確實有些模糊的東西,不能用非黑即白來表述。

12、其實巴菲特「不去預測市場」就是最好的預測,芒格和巴菲特講的是一個意思,角度不同。芒格的東西有時可能有些難懂,會有些人誤解的 。

你如果真覺得他們倆有很大差異的話,我認為你還要...... .

回覆

13、段大哥:您現在好像對芒格的關注多過巴菲特,是不是您的最新想法?還你您認為世人應對芒格的瞭解要多一些的原故?

回覆

 段永平 : 你說啥呢?

我以前沒看過芒格的東西,發現看看也很有收穫。但他的東西和巴菲特的東西沒什麼不一樣啊,只是他們的表述方式和角度有時不太一樣,強調的東西有時不同而已。都看看對全面理解有好處。

如果一個人實在沒空的話,看巴菲特的東西就夠了。但沒看過巴菲特東西的人上來就看芒格會暈的。

看起來是個好主意!

1、不知道當時的pe,也不知道什麼是pb,想的就只有所謂未來現金流的概念(連折現都好像沒算過)。只有能看懂公司和生意才能做到這一點。

前面早就說過,賣股票和成本無關,所以任何人想問為何能持有網易到100多倍的博友請參考這一條。

2、股價是由心理因素造成的

---------------------------------------------------

短期是投票,長期是秤。

 

3、股票的本意只是賺公司的利潤,所以大可不必內疚。

4、呵呵,這個問題有意思。保險公司的現金流大部分是保費,理論上是要賠出去的。看看有什麼辦法能找到保險公司的真實利潤?我不太會啊。

5、呵呵,我猜是你的記憶有問題 。人們一般喜歡選擇性記憶。就是說,如果你買完就漲了,你會把這種記憶放到另一個地方。買完就跌的感覺可能有點不爽,所以記得特別牢。

6、理財也是生意。私募屬於理財的部分可能大於投資。

這個社會有很多人確實需要別人幫助理財。

基金一般而言很難搞價值投資,因為一年(甚至一季度)一考核的機制是很難不做短線的。

 

7、投資需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不能人云亦云。

 

溫爺爺最近提到要提高學生的邏輯能力。

 段永平

8、On the way :段總您什麼怎麼看出yahoo的文化比較亂的?

 

看企業文化,可以去看企業老總的電視訪談來觀察嗎?

 

怎麼樣更有效的觀察企業文化。由於我們不是局內人,我們如何準確的來觀察,怎麼樣避免不被忽悠?

 段永平觀察所有的東西

9、「商場如戰場」是對商場最低層次的理解了。持這種理解的企業很難有百年老店的 。

10、《孫子兵法》對投資沒什麼好處,對投機或許有。

投資最重要的是關注自己的投資標的,別人短期怎麼看非常不重要。

11、善良好像應該包括正直 。

12、段先生經歷特別,對中國、美國股市都有較多接觸、觀察、瞭解及實踐,想請教段先生依您的研究體悟兩地股票市場有何明顯差異?對國內股市的投資價值怎麼看?謝謝。

回覆

 

 段永平

好像講過了,沒啥差別,都是投機者居多。

剛剛開始投資時最強烈的感覺是「此地錢多人傻快來 」

呵呵,也算運氣好,正好趕上股市最低潮的時候 。

好快呀,轉眼就快10年了

13、呵呵,這裡流行陰謀論啊。

以我所見,趙丹陽是個沒什麼城府的人,不覺得他是在有意炒他的股票。

其實我覺得一個投資人如果能拿 出身價的5%左右捐給老巴指定的glide基金會(我和他們挺熟的,還在那兒當過兩小時義工)然後聽他當面講講投資(如果能聽懂的話),會是件非常好的事 情。如果把這個當投資的話,我認為這可能是一個人一生當中最合算的投資之一,至少能有100倍以上的回報。

我個人其實每年都參加拍賣,不過現在人們好像變聰明了,價錢越來越合理 ,我出了個2345678(步步高),結果被人262了 。

這個結果我非常高興,因為等於幫glide多籌了不少錢啊。今年由於經濟的原因他們非常難,現場有些人都感動的哭了 。呵呵,我躲起來偷偷樂來著 。

在現場還見到一個在那兒幹了30幾年義工的人。巴菲特的太太在那兒幹過近20年義工,15-6年的時間裡沒人知道她是誰,直到她把巴菲特找來幫忙為止。

14、段老師,我發現一些人非常喜歡名牌,如手機衣服,買不起正品,就買山寨的,也許是人的一種虛榮心

段永平:多數情況下,不知道在不重視品牌的前提下,如何重視質量 。

15、段老師,可口可樂的護城河核心是不是企業文化?因為百事可樂也不錯,口味都不一樣。對它們來說產品的配方應該不是很重要的護城河。

 段永平 :配方如果是的話也只能是一小部分。企業文化肯定是重要組成部分,還應該有很多東西。肯定不是不是一個單一指標。

16、我認為邏輯很重要。

善良不是把蛇放懷裡。善良體現最多的是不作惡。看看現在社會上的那些現象

17、品牌溢價我覺得是一種誤解。品牌只是物有所值而已。當一個品牌想當然認為其有溢價時,會很容易犯錯誤。

18、大多數人買有品牌的東西時肯定不是衝著「溢價」去的。所謂品牌其實就是某種(些)差異化的濃縮。

早年我開的車就是屬於特別便宜的車,覺得都是代步,沒必要多花錢。後來偶爾有一次試了一下「好車」,第二天就去買了一部,因為發現確實差別好大。

19、充分條件的意思是:只要有就一定行的條件。

必要條件的意思是:必須要的條件。

記得這是初中學平面幾何時學的,很久以後才搞明白。

記得高考時有人說自己數學挺好的,就是語文不太好,看不懂題,所以數學也沒考好 。現在想起來大概是邏輯不太好 。

20、文強在事業上取得的成功就是例子,

 段永平: 如果從短線的角度講,你是對的。但如果你學他那就是有那個啥了

回覆

日本、韓國、美國都出線了!

1、當看到某些前國腳們為朝鮮被灌7個球而幸災樂禍時,我就覺得我們離中國足球「有戲」還有很遠很遠

回覆

2、請問段總,如果假設你是朝鮮足球隊員,今後十年你會有什麼改變命運的人生規劃

 段永平:沒事想這麼倒霉的事幹嘛?

3、呵呵,有進步了 。

長期而言,靠做空成功的人極少,這麼難的路還是不走的好 。

4、 我從看到「巴菲特」第一分鐘就開始相信巴菲特了,從來沒動搖過。心中沒有「巴菲特」的人是很難相信「巴菲特」的,而且誰說都沒用。

5、 學長不怎麼加新博友了,那我們這些佔好坑的人慢慢出現優勢了  剛剛有朋友通過我向您提問如下問題:

 

xlli777,麻煩你幫我請教段永平先生一個問題:

 

如果子女要從事一項畢生的事業,你會推薦什麼行業?

 

謝謝你~

 段永平:當然是他們喜歡的行業。

我估計人在自己喜歡的行業裡最容易出成就而且開心。

最好不要用現在能賺多少錢來評價 。

總有一天會知道的。家長可以幫忙,但最好不要強制。

我猜大多數人可能一生都無法從事自己一開始就喜歡的行業,但有部分人可能後來會喜歡上自己一開始不喜歡的行業。

回覆

7、 呵呵,巴菲特早就不看圖看線了。

看圖看線很容易錯失機會的。

其實每個人都有機會學習巴菲特,不過大部分人都拒絕而已,唉 。

8、盛世天空:我每天在看市場目標賺$100,今天來回交易8次佣金去了$80,賺到$555還不錯吧

 段永平 :你這種做法,時間長了一定沒錢賺,搞不好連利息都賠掉啊(也許你已經知道了,但就是改不了)。

為什麼放著陽關道不走呢 ?看起來你也不笨,應該找個地方去面壁10天,也許能有所悟 。

9、poeme_gmat :他還是虧的錢少,虧到心裡痛痛的,就發誓要改變了。

 段永平 :絕大多數人是不會改的。再說,這個做法也不一定就虧錢,虧的是機會成本,所以不容易明白。

10、 建不起「護城河」的話,砸多少錢都是沒用的 。

11、 不知道啊。跌幅最大的公司我也沒有 。

我就知道我滿倉買過一次當年美 國漲幅第一的股票,還好那時沒看圖看線,不然早賣了。看圖看線忙一輩子也不如錯過這一次啊。記得當網易1塊零5分時,我曾建議一個大行的人買進。這哥們以 30幾年看圖看線的經驗告訴我現在還不是時候。等網易突破20塊時,他很興奮地告訴我現在可以買了 。其實他也是對的,因為網易確實漲到20多他才賣的 (一分四以前)。

12、主要取決於對其生意的理解。也可以說是信仰自己對生意的理解。

13、其實賣的時候不看成本也許能解決這個問題。平常心去不看成本不容易做到,平常人一般難有平常心的。

14、這麼無聊的問題 。難道下次我見到芒格時先問他:你用k線圖嗎?k線圖只能代表別人現在怎麼看(買賣)這只股票,和你的觀點本不應有關係的。如果誰還有問題,請先回到事物的原點 。

15、投資要心裡素質幹什麼?又不是玩命。

芒格也許真的心裡素質好,傳說曾經因為用margin兩年內虧掉大部分身價(大概70年代的時候)。所以有了只需要富一次的說法。芒格大概可以算富過一次半的人了 。

我好像上賊船了

1、老段,問個問題,最近我再次翻看《富爸爸窮爸爸》系列圖書,發現你走過的路和書上講的如出一轍,是不是你當時也是看過這系列書,然後一步一步現實的?最初成為一個投資大師的?

 段永平:我沒看過系列,只翻了一下第一本,大概意思明白。

就投資而言,到現在為止我還是個初學者。

投資有點像圍棋,從20幾級到超一流9段的所有人都叫會下棋,可差別太大了。如果說巴菲特算是頂尖超一流9段的話,我大概也就剛好一段(因為姓段 )。

2、 段永平 我不謙虛,也不喜歡別人謙虛。我喜歡比較客觀的人,我自己大概也屬於這類人。

3、呵呵,很多年前俞斌有一次問我什麼叫「會投資」,我的回答就是這樣:和「會下棋」一樣 。我肯定會下棋,俞斌也就是會下棋而已 ,但確實不是一回事 。

4、 實話實說,

5、排名不分先後:巴菲特給股東的信、巴菲特名言錄、基業長青、韋爾奇自傳。有空還可以看:查理寶典、窮爸爸富爸爸。

6、簡而言之,好的企業文化可以讓企業少犯原則性錯誤,從而可以走得更遠。

7、good to great是難得的好書。《追求卓越》

8、很難判斷一個企業文化是否好,但看出不好的企業文化要容易的多。

9、保證不吃虧的辦法有時候就要佔點便宜。保證不再便宜的話有時會吃點虧。

10、農夫那不叫善良,那叫愚蠢。

 

11、我倒是發現好多喜歡玩遊戲的人都挺聰明的。

馬云不做遊戲是發現他自己玩遊戲太容易上癮了。

我本人很喜歡玩遊戲,而且是各種遊戲,包括網遊,也包括投資。

12、請教段老師,讓自己6-10歲的兒女每天玩網遊限制在1小時內的好辦法有哪些呢?

 段永平:規定如此而已。

13、投資陌生公司

多跑幾趟可能就能找到下手的地方了。如果還不行,那就再多跑幾趟。所以,先要有感覺才可以行動,機會成本太大。

 

14、看年報是瞭解企業的一個必經的路徑。

15、我認為,寫這種東西不應該查任何資料。不然就說明你還不瞭解公司,或找不到重點。

16、其實一般而言,絕大部分遊戲都是善的。如果不明白這句話,可以假設把所有遊戲都關掉會怎麼樣。那會增加很多社會不和諧因素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22

段永平投資創維的案例 不輸至上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a8cc7d0102e0ud.html

    段永平說:我們買創維時創維的市值只有十多個億港幣,他們那棟大樓都快有那個價了

 

    段永平說:創維在電視機行業裡算是最健康的企業了,不太會亂來,長期而言,如果他們都無法生存,那這個行業就將不復存在了

 

    段永平說:創維和我們算是同行了,他們這個公司到底怎麼樣我們多少還是瞭解的。由於體制的因素,我個人一直認為創維是中國彩電行業裡最健康的企業了。雖然當時出了些事,但公司最基本的東西並沒有因此改變。

 

    段永平說:我們買創維時創維的市值好像還不到20億,我不太記得了,也有說20出頭的,我怎麼想都覺得便宜,就買了。我們是買到差一萬股到5%的時候停 的,因為再買就要公告了,所以很想在公告前和黃宏生溝通一下,怕人家以為我要去搶人家那一畝三分地,呵呵。結果當時由於不太方便,最後我們就沒有再買。一 直到前兩個禮拜才和黃老闆通了個電話,道個謝,問個好啥的。對創維而言,我並沒有一個很清楚的到底值多少錢的概念,對他們現在的業務情況瞭解的也不細,所 以漲上來以後就一直在陸陸續續減持,現在可能還剩不到最高持有量的20%了。我覺得現在買的人可能比我更清楚創維的價值,後面的錢應該是他們才能賺到的

 

    段永平說:呵呵,每個人的看法可能很不一樣。我覺得200億以上就不便宜了,到300億就有點貴。

 

    段永平說:應該時間不長吧,我知道掉到5-6毛,沒注意3毛的時候。由於創維當時已經買夠了,所以沒太注意。

 

--------------------------------------------------------------------------------------------------

 

博友問:我這幾天看了下您當年買的創維。有很多感慨:

您當時是1塊錢左右買的創維,之後3年之內一直不漲,最低時只有0.29元,就是說您最大的浮虧有三分之二。但09年到現在漲到10塊錢。這比您其它幾個股票漲得多多了。想問您幾個問題:

1.您當時面對這麼大的虧損是怎麼想的,一般人肯定很急的?

2.有沒有想過在08年低位時再買入?

3.從這個案例您有什麼心得和大家分享?

 

 段永平:

1.我根本就不知道股票掉到過那個價 。

2.由於我們已經買了近5%(差一萬股),當時不想讓別人以為我們想去收購,就決定不再加了。如果我們能晚點動手,這個價我肯定會更高興多買些(如果沒到5%的話)。

3.我覺得我能說的都說了,希望有人能有點「享」法。

4.只能說我運氣好,我當時真沒想過創維會到10塊。我覺得怎麼著兩塊多總是會到的。

5.買了以後就沒管,覺得怎麼著也得等他出來後再說了。掉到一塊以下是知道的,但不太關心。

6.不要比較啊。每個人都有犯錯的時候。

(到2011年中?,我們的創維基本已經都賣了。賣價5-10塊左右吧。)

 

問:段總,請問你一下創維到底值多少錢?

段永平:呵呵,每個人的看法可能很不一樣。我覺得200億以上就不便宜了,到300億就有點貴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39

段永平談投資 艾露恩之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604d50100z1h2.html

做對的事情,把事情做對!

投資是什麼?

囉嗦版:

買股票就是買公司,買公司就是買其未來現金流(的折現)。這裡現金流指的是淨現金流,未來指的是公司的整個生命週期,不是3年,也不是5年。
折現率實際上是相對於投資人的機會成本而言的。最低的機會成本就是無風險回報率,比如美國國債的利率。有些人把自己生意中有限的資金投到股市裡實際上往往 是不合算的,因為其自己的生意獲利往往比股市裡的平均回報高。當然,多餘資金投入無可非議(聽說國內某網絡公司買了很多蘋果的股票,這屬於無可非議型 的)。可我確實看到不少公司貸著款還要買股票,看不懂啊。
所謂能看懂公司就是能看懂其未來現金流。(做對的事情)
所謂未來現金流只是個思維方式,千萬不要去套公式,因為沒人可以真的確定公式中的變量,所有假設可能都是不靠譜的。
個人觀點:其實區分所謂是不是'價值投資'的最重要,也許是唯一的點就是在'投資者'是不是在買未來現金流。事實上我的確見到很多人買股票時的理由很多時 候都和未來現金流無關,但卻和別的東西有關,比如市場怎麼看,比如打新股一定賺錢,比如重組的概念,比如呵呵,電視裡那些個分析員天天在講的那些東西。我 有時會面帶微笑看看cnbc的節目,那些主持人經常說著滿嘴的專業名詞,但不知道為什麼說了這麼多年也不知道他們自己在說啥。
所有所謂有關投資的說法實際上都是在討論如何看懂現金流的問題。(如何把事情做對),比如生意模式、護城河、能力圈、等等。
在巴菲特這裡我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就是生意模式。以前雖然也知道生意模式重要,但往往是和其他很多重要的東西混在一起看的。當年老巴特別提醒我,應該首先看生意模式,這幾年下來慢慢覺得確實應該如此。
護城河實際上我覺得是生意模式中的一部分,好的生意模式往往具有很寬的護城河。
好的生意模式往往是好的未來現金流的保障。
知道自己的能力圈有多大往往比自己能力圈有多大要重要的多!
我覺得margin of safety 實際上應該指的是能力圈而不僅僅是價格。
在自己能力圈內的生意自己往往容易懂的多,對別人的不確定性往往對自己是很確定的。比如當年我投網易時,市場不看好的原因是很多人覺得遊戲這個市場不是很 大。而我自己由於在這個行業裡時間很長,所以很確定這個市場非常大(但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大,事實上最後的結果比我看到的還要大)。
不要輕易去'擴大'自己的能力圈。搞懂一個生意往往是需要很多年的,不要因為看到一兩個概念就輕易跳進自己不熟悉的領域或地方,不然早晚會栽的。比如有的朋友跳進印度市場,有的朋友跳進日本市場。
我總是假設市場絕大多數情況下是非常聰明的,除非我發現市場確實錯了。(這句話是針對'逆向操作'說的。逆向思維很重要,但逆向操作和隨波逐流都是不可取的。最重要的是理性的獨立思考能力)
很多人說很難看懂未來現金流。其實絕大多數公司的未來現金流我也是看不懂的。看不懂的就不碰。一年兩年或許更久的時間裡總會有目標出現的。有些公司的生意 模式很好,但股價有時候太貴,那就只能等了。好在這些年來一直如此,每隔些年就來個股災,往往那時好公司也會跟著唏哩嘩啦的。
對於大多數不太瞭解生意的人而言,千萬不要以為股市是個可以賺快錢的地方。長期來講,股市上虧錢的人總是多過賺錢的人的。想賭運氣的人還不如去買彩票,起碼自己知道中的機會小,不會下重注。
也有人說股場就是賭場。事實上,對把股場當賭場的人們而言,股場確實就是賭場,常賭必輸!
用我這個辦法投資一生可能會失去無數機會,但犯大錯的機會也很少(但依然沒辦法避免犯錯)。
我經常聽見有人在講哪只哪只股票賺了幾倍的故事,可他們就是不說總的成績,你懂的。
隨便感謝一下自助餐先生。凡是覺得我寫的這點東西有幫助的人都應該多看看他老人家的東西,我能講的他都講過好多次了。
想到哪寫到哪,主要是為了能隨時提醒自己。
有人問如何避免以為看懂實際又錯了的問題,個人觀點:錯誤是不可避免的,但呆在能力圈內以及專注和用功可以大幅度減少犯錯的機會。

 

2012-04-11 12:21:15 分類: 默認分類  標籤: |字號 訂閱

上篇囉嗦版裡忘了在未來現金流後面加折現了。折現是非常重要的概念,不懂不行。

有些公司拿著很多現金卻無法有效利用的話,實際上這些現金是在貶值的。最好的狀況是在不用分紅的前提下可以維持資產回報率。

另外上一篇我說的最小機會成本是無風險國債回報,後來想了想,覺得也有問題。實際的最小機會成本應該是通脹率。也就是說,如果手裡的錢的回報率趕不上通脹率的話,實際上是在虧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77

段永平關於TESLA的體驗報告! 東邪

http://xueqiu.com/8520034524/24814791
WE?(love)TSLA是我為tesla車註冊的車牌號,牛吧?
8月8號終於拿到車了。
車是頂配的,除了透明車頂沒要外($1500),其他的能買的都買了,總共連稅$127500左右。未來應該會有$10000的退稅。
到目前為止開了接近400公里,簡單介紹一下到目前為止的感受:
1.已知的tesla的長處都在呢:
a. 加速快,可以和奔馳AMG的S65 有一比,短距離加速性能甚至可能還要好那麼一點點(個人感覺);
b.大屏上的Google地圖真好用;
c.前後行李箱又酷又實用;
d.車鑰匙及門把手的設計很酷(鑰匙實用性過得去,有點小毛病,不如S65方便)
e.開出來很拉風哈;
f.以後再也不用加油啦;(關於里程,後面會說一點點)
g.發現了再加上來...
2. 不足的地方:
tesla的優點依然是優點,大家很容易看到,這裡就不多說了。說幾點我自己覺得意外的不滿的東西吧。(待續)

補充一點優點:tesla的外觀設計相當好,確實看著像好車。
題目顯示的是問號,實際上是個"心"。
再補充一點酷的地方:tesla是沒有鑰匙孔的,上車放到前進或倒退擋就可以開了。這點改變了原來的駕駛習慣,不知道會不會有問題,但自己沒發現任何不妥。
綜合以上優點,我給不少朋友提過建議,覺得大家下一輛車可以考慮tesla了。好像已經至少有五到六個朋友已經定了model s或x。
However,在見到自己車之後,發現了一些以前沒注意的東西,故特地在此提醒一下,希望大家在做最後決定之前再認真試駕一下。
自己本來是打算拿到tesla以後就賣掉s65的,連下家都找好了,還好沒說死。
不太喜歡的東西大致有幾點,原因還不知道,只能猜。
a. 開得時間長了會有暈車的感覺(前面說頭暈可能會導致誤解);有意思的是,這點試駕時完全沒注意到,可能是由於試駕時間短(只開了10分鐘左右),加上有點興奮,所以忽略了。如果是打算天天開這部車的人確實需要花點時間多試駕一下,最好讓家人一起試駕一下。
會暈車的原因到底是什麼我還不知道,但絕對不會是加速快的原因,不明白的看看我的博客相冊就明白了。
自己估計最有可能的原因是那個"能源收集系統"(不知道正規名字叫什麼,反正就是不睬電門就減速的那個),但我用的是不收集的那擋,減速效果應該和普通車差不多吧?
氣味應該也不會是原因,雖然新車的味道並不美妙,但也沒覺得異常。
再就是"飄"的問題了。前段時間見到一個朋友聊到tesla時,他上來就說tesla很"飄",聽起來還以為他打算開始說說"白瑞德和郝思嘉"呢,結果他開始說起"懸掛系統"來。這個我不懂,大家研究去吧。
還有就是,開tesla的時候確實會有點"飄"的感覺,這會讓我回憶起當年開夏利的情景。差別是,夏利當時只能開到80公里的時速,不然就飄出去了,tesla比那個強了好多倍哈。
b. tesla的內飾實在是不知道該怎麼說,昨天見了一朋友開的三萬塊左右的奔馳的內飾都比tesla強很多。實在是有點不明白為什麼這麼成熟的東西tesla會做成這樣,而同時他們居然花了那麼多精力去開發了一個車尾箱可以坐兩個小孩的那個噱頭。
好吧,有點時間繼續寫,寫到哪算哪。
這兩天開了一下我的跑車,發現裡面有些內飾的功能設計也遠不如s?6?5方便,突然想到也許tesla model s的思維還在跑車上?可是tesla model s卻一直試圖以房車的形象出現的,車尾箱的小孩座位就是例子,那個東西通過安全認證可不是件小事。
到底是技巧的問題還是文化的問題呢?
c.順便說說買tesla的過程:
。。。記得原來訂的是暗紅色的車,因為網站上出來的就是那個顏色,結果拿車的一剎那看到的是輛鮮紅的色,那個鬱悶哦。回頭上網站一看,人家顏色已改,我還沒證據了。然後問他們我可不可以換一輛不同顏色的,回答是可以,但要加2000多塊。
。。。記得買車的時候是說會把車運到家門口的,因為是網上訂的嘛,結果提車的時候說必須去某個地方提車,事先沒有任何通知,也沒有道歉。
。。。在原定提車前的幾天,突然收到email,說提車時間推遲一個禮拜,沒有理由和任何道歉。發email過去問為什麼推遲,回答是因為tesla提車的時間表推遲了,依然沒有道歉。
。。。買車時說好的他們會派人來安裝充電器,結果事到臨頭說本地區所有合約電器工程師都很忙,我們必須自己找人裝。
到底是文化的問題呢還是文化的問題呢還是文化的問題呢?
聯想到那麼忙的musk以及嘲笑寶馬的那個musk,我就慢慢地突然從非常看好tesla變成不那麼確定了。
當然,tesla的電池技術的優勢依然在那裡,但技術的優勢從來就很少是護城河,形成技術的文化才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538

段永平:我是這樣做投資的 價值投資就是道

http://xueqiu.com/1124024129/27471026

  投機,我也不是沒有過,但就是為好玩,just for fun,只是玩玩而已。人家要跟我討論股票,我都要跟人說清楚,是討論投機還是投資?是for fun還是for money?如果for fun沒有什麼可討論的,買你喜歡的就好了,反正你也不會把房子賣了扛著錢去拉斯維加斯。

  我曾經在郵輪上用兩百塊錢玩了三個晚上,賺了兩千塊錢。如果你作為投資的故事來講,三天翻了十倍,這叫什麼故事?!但你敢拿幾百萬這麼賭嗎?不敢。所以投資for money是另外的講法。

  【投資你真懂的公司

  我從頭到尾真正投資過的公司最多五六家,賣掉了一些,我持有的公司一般在三家左右。巴菲特的哈撒韋一千多億美元市值,也才投十來家。我不怕集中,我不是一般的集中,我是絕對的集中。

  找到被低估的公司本身是一件很難的事。我做投資最基本的概念就是來自馬克恩的「價格是圍繞價值上下波動」。價值就是這家企業The Whole Life,能夠賺的錢折現到今天,價格就是現在市場表現出來的那個過高或者過低的玩意兒。

  怎麼去評估一家企業是否被低估,團隊我認為當然是重要的,還要看你這個公司有沒有很好的文化,一個企業真正的核心競爭力就是企業文化。

  沃倫·巴菲特曾經向股東推薦了幾本書,有一本書是《傑克·韋爾奇自傳》,你去看那本書,你會發現韋爾奇對企業的文化問題是很在意的,所以你可以想像巴菲特對此也很在乎。他不是像有的人說的只看財報。只看財報只會看到一個公司的歷史。

  我從不看財報,至少不讀得那麼細。但是我找專業人士看,別人看完以後給我一個結論,對我來講就OK了。但是我在乎利潤、成本這些數據裡面到底是由哪些東西組成的,你要知道它真實反映的東西是什麼。而且你要把數據連續幾個季度甚至幾年來看,你跟蹤一家公司久了,你就知道他是在說謊還是說真話。

  好多公司看起來賺很多錢,現金流卻一直在減少。那就有危險了。其實這些巴菲特早說過,人們都知道,但是投資的時候就會糊塗。很多人管他們自己叫投資,我卻說他們只是for fun,他們很在乎別人滿不滿意(這家公司),真正的投資者絕對是「目中無人」的,腦子裡盯的就是這個企業,他不看周圍有沒有人買,他最好希望別人都不買。

  同樣,如果我做一個上市公司,我也不理(華爾街)他們,我該幹嗎幹嗎,股價高低跟我沒有關係的。

  所以我買公司的時候,我有一個很大的鑑別因素就是,這家公司的行為跟華爾街對他的影響有多大的關聯度?如果關聯度越大,我買他的機會就越低。華爾街沒什麼錯,華爾街永遠是對的,它永遠代表不同人的想法。但是你要自己知道自己在幹什麼,你如果自己沒了主見,你要聽華爾街的,你就亂了。

  我的邏輯就是巴菲特的邏輯,原則上沒有什麼差異。差異是他熟悉的行業不等於是我熟悉的行業,所以他投的股票不等於是我要投的。

  去年他投了一家公司,我看了半天都沒有看懂,果然,他投了以後,那支股票可能漲了50%、60%。人家問我是否著急,我說不著急。為什麼?因為這不是我能賺到的錢。反過來講,比如我投網易這樣的公司,這也不是他能夠賺得到錢。再比如Google,巴菲特也沒買。因為他對這個生意不瞭解。

  不瞭解沒有賺到錢是正常的,沒有什麼好後悔的。如果你不瞭解也敢投,第一你也守不了那麼久,80塊買的,可能100塊、120塊也就賣了,其實你也賺不了錢;其次如果你四處這麼做,可能早就虧光了。正因為沒有在自己不熟悉的行業和企業身上賺到錢,說明你犯的錯誤少。

  我的很多成功的投資,好像行業根本不搭界,但是對我來說是相關的,就是因為我能夠搞懂它,知道管理層是否在胡說八道,企業是否有一個好的機制,競爭對手是否比他強很多,三五年內他會勝出對手的地方在哪裡……無非就是這些東西。看懂了,你就投。

  比如我也曾賺過鬆下股票的錢,7塊錢買的,漲到20多塊賣了,放了大概有兩三年的時間。就是因為我是做這行,我做企業的很多理念來自於松下,我也拜訪過他們公司,也知道他們的缺點和優點,覺得這個公司不可能再低於7塊了,而20塊讓我覺得可買可不買、可賣可不賣。

  所以,你做的投資都是跟你過去的經歷有很大的關係,你能搞懂的東西有很大的關係。你的判斷跟市場主流判斷沒有關係,兩者可能有很大的時間差。我判斷的是它的未來,而市場是要等企業情況好了才會把價格體現出來。

  成長率對我來說沒有任何意義。投資的定義在我來講就是擁有一家公司的部分或者全部,最簡單的概念就是「擁有」。假設某家公司去年每股賺一塊,今年賺兩塊錢,成長率百分之百,有人說明年可能還會再漲。後年呢?後年不知道。你如果是你自己的錢,把這家公司買下來,你會買嗎?你說只要後面有人買我的股票,你就會買。這就叫投機。

  對於投資和投機的區別,我有一個最簡單的衡量辦法,我沒注意到是否巴菲特也這麼講過,就是以現在這樣的價格,這家公司如果不是一個上市公司你還買不買?如果你決定還買,這就叫投資;如果非上市公司你就不買了,這就叫投機。

  就像我當時買網易我為什麼能夠在那個價格買到(那麼多量),因為NASDAQ有個規定,一塊錢以下的股票超過多少時間就會下市,所以很多人害怕下市,就把股票賣出來。在一塊錢以下就賣了。因為他們怕下市。你知道我為什麼不怕呢?這就是我投資的道理。我買它跟它上不上市無關,它價格低於價值我就會買。步步高就沒有上過市,但我因此就把公司賣了,這沒道理啊,很荒唐,你說我創立公司後只是因為它不上市就賣了,那我開公司幹嘛?

  這些確實是我骨子裡的東西。

  【什麼樣的人適合投資?

  老實講,我不知道什麼人適合做投資。但我知道統計上大概80-90%進入股市的人都是賠錢的。如果算上利息的話,賠錢的比例還要高些。許多人很想做投資的原因可能是認為投資的錢比較好賺,或來的比較快。

  作為既有經營企業又有投資經驗的人來講,我個人認為經營企業還是要比投資容易些。雖然這兩者其實沒有什麼本質差別,但經營企業總是會在自己熟悉的領域,犯錯的機會小,而投資卻總是需要面臨很多新的東西和不確定性,而且投資人會非常容易變成投機者,從而去冒不該冒的風險,而投機者要轉化為真正的投資者則可能要長得多的時間。

  投資和投機其實是很不同的遊戲,但看起來又非常像。就像在澳門,開賭場的就是投資者,而賭客就是投機者一樣。賭場之所以總有源源不斷的客源的原因,是因為總有賭客能贏錢,而贏錢的總是比較大聲些。作為娛樂,賭點小錢無可非議,但賭身家就不對了。可我真是能見到好多在股場上賭身家的人啊。

  以我個人的觀點,其實什麼人都可以做投資,只要你明白自己買的是什麼,價值在哪裡。投機需要的技巧可能要高很多,這是我不太懂的領域,也不打算學了,有空還是多陪陪家人或打幾場高爾夫吧。

  作為剛畢業的學生,馬上投入投資領域也沒啥不可,但對企業的理解自然會弱些。但只要你熱愛你幹的事情,又知道自己的弱點,慢慢學習總是會明白的。即使是號稱很有企業經驗的本人也是在經受很多挫折之後才覺得自己對投資的理解比較好了。

  我問過巴菲特,在投資中不可以做的事情是什麼,他告訴我說:不做空,不借錢,最重要的是不要做不懂的東西。這些年,我在投資裡虧掉的美金數以億計,每一筆都是違背老巴教導的情況下虧的,而賺到的大錢也都是在自己真正懂的地方賺的。

  作為剛出道的學生,書上的東西可能知道的很多,但融到骨子裡還需要吃很多虧後才行。所以,如果你馬上投入投資行業,最重要的是要保守啊,別因為一個錯誤就再也爬不起來了。這裡唯一我可以保證的是,你肯定會犯錯誤的。

  無論如何,投資是個非常有趣的工作,如果你真準備好了,那就來吧。你真的準備好了嗎?

  投資中什麼最重要?我個人的理解是缺什麼什麼重要。投資最重要的是投在你真正懂的東西上。這句話的潛台詞是投在你真正認為會賺錢的地方(公司)。我對所謂賺錢的定義是:回報比長期無風險債券高。

  一個人是否瞭解一個公司能否賺錢,和他的學歷並沒有必然的關係。雖然學歷高的人一般學習的能力會強些,但學校並不教如何投資,因為真正懂投資的都很難在學校任教,不然投資大師就該是些教授了。不過在學校裡可以學到很多最基本的東西,比如如何做財務分析等等,這些對瞭解投資目標會很有幫助。

  無論學歷高低,一個人總會懂些什麼,而你懂的東西可能有一天會讓你發現機會。我自己抓住的機會也好像和學歷沒什麼必然的聯繫。

  比如我們能在網易上賺到100多倍是因為我在做小霸王時就有了很多對遊戲的理解,這種理解學校是不會教的,書上也沒有,財報裡也看不出來。我也曾試圖告訴別人我的理解,結果發現好難。又比如我當時敢重手買GE,是因為作為企業經營者,我們跟蹤GE的企業文化很多年,我從心底認為GE是家偉大的公司。

  我說的「任何人都可以從事投資」的意思是,我認為並沒有一個「只有『某種人』才可以投資」的定義。

  但適合投資的人的比例應該是很小的。可能是因為投資的原則太簡單,而簡單的東西往往是最難的吧。

  順便說一句,什麼是「簡單」的「投資」原則:當你在買一隻股票時,你就是在買這家公司!簡單嗎?難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711

用段永平的「毛估估」估算幾個消費公司 中國式趨勢投資

http://xueqiu.com/2142636301/28748918
投資的一個較為實用的簡單方法就是粗略的估計公司未來可能的發展規模,從大的方向估計可能的回報。段永平用了一個精確的詞語——毛估估,即我們應該追求精確的模糊而不是模糊的精確!

天天痴迷於報表數據往往陷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尷尬!不是說不去鑽研報表,而是應該先定性再定量。透過現象看本質,提高獲勝的機率!

 有感悟就應該寫下來,不管是不是能經得住時間的考驗,但起碼會讓自己的思路得以清晰,避免混沌。學習和總結是人生得以進步的兩大法寶,儘管總結的結果因為眼界、經驗、天賦等種種原因離真理還當遙遠,但身體力行總比信口雌黃好得多!

 也試一試毛估估的方法分析幾隻消費股,探究其優劣,挖掘其潛力,避開可能的損失!順便講一講,為什麼是消費股?華誼兄弟王中軍曾講,企業家應該慶幸生在了中國,人口十多億,如果利用好了市場,分分鐘可以製造世界級公司!實在!好的網絡公司在美國,香港的好公司也一大把,國內上市公司都是奇葩,但唯有消費類好公司都在國內。

1、  伊利股份

2012年全國液態奶的產量2150萬噸,伊利市場佔有率24%,銷售額322億,大致可以算出伊利的產銷量為516萬噸。
        一盒牛奶250升,4盒牛奶大約1公斤,1人每天喝一袋牛奶,一年的消費量大約為90公斤。2012中國的城市人口為7億左右,以此計算消費量為6300萬噸,因為城市人口的消費習慣和整體收入對每天消費一袋奶是比較實際的,還不包括7億農民的潛在消費。也就是說,不太長的幾年之內,牛奶的市場還會快速擴大3倍,以伊利的龍頭地位如果未來的市場佔有率在25-30%,則銷量為1575—1890萬噸,假定未來的價格以2%的通脹計算,假定未來8年即2020年達到上述情況,則伊利的銷售額可能為1144—1373億,以歷史的眼光來看 ,隨著消費的升級伊利的利潤率必然是上升的,結合達能10%的利潤率,伊利未來僅僅液態奶的利潤必然會在110億以上,更不要講奶粉、飲品等等的開發。今年伊利的利潤30億,未來的5-8年利潤漲4倍應該問題不大。加上14億人喝奶,寡頭壟斷等等因素伊利市值到達3500-5000億應該看得到!

2、  白雲山

白雲山很多人看好,邏輯是涼茶規模不斷發展,白雲山接王老吉搭上快車,將會和加多寶演繹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的故事。但毛估一下,卻不太樂觀。現在涼茶的市場份額300億元,個人認為涼茶已經擺到了中國的每個角落,已經成為婦孺皆知的消費品,但市場容量已經很穩定,空間有限了,白雲山要發展只有搞搶奪而不是搞圈地運動了。很多人對白雲山寄於厚望的另一原因是一旦市場格局穩定,費用下降,白雲山的利潤將大增。大致做了一個測算,加多寶的淨利潤率25%,仔細想一想,涼茶未來的利潤率肯定是下降的,加多寶吃獨食的好日子已成過去式,與白雲山的戰爭曠日持久。白雲山指望費用下降可能猴年馬月的事了!即便下來,涼茶已經從暴利向飲料的平均利潤看齊了。

2013王老吉銷售100億元,2013年的利潤率2.5%。假設未來銷售150億元,則利潤率10—15%的樂觀估計利潤可能為15億—22.5億,加上其他的利潤,總利潤為22億—30億,

以35倍估值,市值在770—1000億左右,現為340億左右,但個人認為,利潤率能達到10%對白雲山已經是很難達到的!所以未來幾年內,白雲山的市值空間不大!

3、  三全食品

 看好三全食品的人的理由和白雲山差不多,都是期望費用的降低!個人反而認為,三全食品不是費用大而是價格漲不上去,想一想,市場佔有率連續多年穩居第一,而且將近30%已經很牛逼了!利潤連年徘徊不前,不是費用的問題而是護城河的問題。龍鳳的市場佔有率13%也很不錯,還要被三全食品收購也很說明問題——該行業賺錢不易。三全食品的故事還會講好多年,利潤也會低速增長好多年。樂觀毛估估一下,2008年三全食品的銷售收入13.8億,利潤7800萬。淨利潤率5.6%,2012年銷售收入26.8億,利潤1.4億,淨利潤率5.2%,2013因為合併龍鳳銷售收入36億,利潤1.17億元,利潤率3.25%。以此計算5年後龍鳳的銷售收入可能為70億元,以利潤率6%樂觀計算利潤為4.2億左右,以35倍估值在147億元,成長空間不大!

4、  海天味業

看好的依然眾多,醬油歷史幾千年,意味著醬油的行業成熟,成長的邏輯就是漲價。但國內醬油品牌眾多,歷史都很悠久,故事都可以講一大堆。對於一個大眾消費品來講,漲價不可能隨意的,消費升級的故事一過,業績就將陷入低速增長,畢竟19.12%的利潤率是對於全國上千家醬油廠商都可以生產,但卻並沒有特別口味、工藝、歷史、文化差別的行業來講已經到位了,現在的醬油和以前的白酒有一點相仿了,利潤一高,大大小小的無差別廠商就出現,但茅台、瀘州老窖、五糧液的文化底蘊是可以支撐其肆意漲價的,醬油就沒有那麼容易忽悠了!消費量已經到位,中國的消費觀念永遠也不可能達到日本的消費量,機構研報就不要信了。依然毛估估一下,未來5年內利潤可能到30億元,再往上就缺乏依據了,市值最多1100億元,成長空間有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003

段永平:我是這樣做投資的,大道至簡:買股票就是買公司 億利達

http://xueqiu.com/2164183023/29066687
段永平:我是這樣做投資的  來源:證券中國網
投機,我也不是沒有過,但就是為好玩,just for fun,只是玩玩而已。人家要跟我討論股票,我都要跟人說清楚,是討論投機還是投資?是for fun還是for money?如果for fun沒有什麼可討論的,買你喜歡的就好了,反正你也不會把房子賣了扛著錢去拉斯維加斯。

我曾經在郵輪上用兩百塊錢玩了三個晚上,賺了兩千塊錢。如果你作為投資的故事來講,三天翻了十倍,這叫什麼故事?!但你敢拿幾百萬這麼賭嗎?不敢。所以投資for money是另外的講法。

投資你真懂的公司

我從頭到尾真正投資過的公司最多五六家,賣掉了一些,我持有的公司一般在三家左右。巴菲特的哈撒韋一千多億美元市值,也才投十來家。我不怕集中,我不是一般的集中,我是絕對的集中。

找到被低估的公司本身是一件很難的事。我做投資最基本的概念就是來自馬克恩的「價格是圍繞價值上下波動」。價值就是這家企業The Whole Life能夠賺的錢折現到今天,價格就是現在市場表現出來的那個過高或者過低的玩意兒。

怎麼去評估一家企業是否被低估,團隊我認為當然是重要的,還要看你這個公司有沒有很好的文化,一個企業真正的核心競爭力就是企業文化。

沃倫·巴菲特曾經向股東推薦了幾本書,有一本書是《傑克·韋爾奇自傳》,你去看那本書,你會發現韋爾奇對企業的文化問題是很在意的,所以你可以想像巴菲特對此也很在乎。他不是像有的人說的只看財報。只看財報只會看到一個公司的歷史。

我從不看財報,至少不讀得那麼細。但是我找專業人士看,別人看完以後給我一個結論,對我來講就OK了。但是我在乎利潤、成本這些數據裡面到底是由哪些東西組成的,你要知道它真實反映的東西是什麼。而且你要把數據連續幾個季度甚至幾年來看,你跟蹤一家公司久了,你就知道他是在說謊還是說真話。

好多公司看起來賺很多錢,現金流卻一直在減少。那就有危險了。其實這些巴菲特早說過,人們都知道,但是投資的時候就會糊塗。很多人管他們自己叫投資,我卻說他們只是for fun,他們很在乎別人滿不滿意(這家公司),真正的投資者絕對是「目中無人」的,腦子裡盯的就是這個企業,他不看周圍有沒有人買,他最好希望別人都不買。

同樣,如果我做一個上市公司,我也不理(華爾街)他們,我該幹嗎幹嗎,股價高低跟我沒有關係的。

所以我買公司的時候,我有一個很大的鑑別因素就是,這家公司的行為跟華爾街對他的影響有多大的關聯度?如果關聯度越大,我買他的機會就越低。華爾街沒什麼錯,華爾街永遠是對的,它永遠代表不同人的想法。但是你要自己知道自己在幹什麼,你如果自己沒了主見,你要聽華爾街的,你就亂了。

我的邏輯就是巴菲特的邏輯,原則上沒有什麼差異。差異是他熟悉的行業不等於是我熟悉的行業,所以他投的股票不等於是我要投的。

去年他投了一家公司,我看了半天都沒有看懂,果然,他投了以後,那支股票可能漲了50%、60%。人家問我是否著急,我說不著急。為什麼?因為這不是我能賺到的錢。反過來講,比如我投網易NASDAQ#NTSE#這樣的公司,這也不是他能夠賺得到錢。再比如GoogleNASDAQ#GOOG#,巴菲特也沒買。因為他對這個生意不瞭解。

查看原图查看原圖
不瞭解沒有賺到錢是正常的,沒有什麼好後悔的。如果你不瞭解也敢投,第一你也守不了那麼久,80塊買的,可能100塊、120塊也就賣了,其實你也賺不了錢;其次如果你四處這麼做,可能早就虧光了。正因為沒有在自己不熟悉的行業和企業身上賺到錢,說明你犯的錯誤少。

我的很多成功的投資,好像行業根本不搭界,但是對我來說是相關的,就是因為我能夠搞懂它,知道管理層是否在胡說八道,企業是否有一個好的機制,競爭對手是否比他強很多,三五年內他會勝出對手的地方在哪裡……無非就是這些東西。看懂了,你就投。

比如我也曾賺過鬆下NYSE#PC#股票的錢,7塊錢買的,漲到20多塊賣了,放了大概有兩三年的時間。就是因為我是做這行,我做企業的很多理念來自於松下,我也拜訪過他們公司,也知道他們的缺點和優點,覺得這個公司不可能再低於7塊了,而20塊讓我覺得可買可不買、可賣可不賣。

所以,你做的投資都是跟你過去的經歷有很大的關係,你能搞懂的東西有很大的關係。你的判斷跟市場主流判斷沒有關係,兩者可能有很大的時間差。我判斷的是它的未來,而市場是要等企業情況好了才會把價格體現出來。

成長率對我來說沒有任何意義。投資的定義在我來講就是擁有一家公司的部分或者全部,最簡單的概念就是「擁有」。假設某家公司去年每股賺一塊,今年賺兩塊錢,成長率百分之百,有人說明年可能還會再漲。後年呢?後年不知道。你如果是你自己的錢,把這家公司買下來,你會買嗎?你說只要後面有人買我的股票,你就會買。這就叫投機。

對於投資和投機的區別,我有一個最簡單的衡量辦法,我沒注意到是否巴菲特也這麼講過,就是以現在這樣的價格,這家公司如果不是一個上市公司你還買不買?如果你決定還買,這就叫投資;如果非上市公司你就不買了,這就叫投機。

就像我當時買網易我為什麼能夠在那個價格買到(那麼多量),因為NASDAQ有個規定,一塊錢以下的股票超過多少時間就會下市,所以很多人害怕下市,就把股票賣出來。在一塊錢以下就賣了。因為他們怕下市。你知道我為什麼不怕呢?這就是我投資的道理。我買它跟它上不上市無關,它價格低於價值我就會買。步步高就沒有上過市,但我因此就把公司賣了,這沒道理啊,很荒唐,你說我創立公司後只是因為它不上市就賣了,那我開公司幹嘛?

這些確實是我骨子裡的東西。

什麼樣的人適合投資?

老實講,我不知道什麼人適合做投資。但我知道統計上大概80-90%進入股市的人都是賠錢的。如果算上利息的話,賠錢的比例還要高些。許多人很想做投資的原因可能是認為投資的錢比較好賺,或來的比較快。

作為既有經營企業又有投資經驗的人來講,我個人認為經營企業還是要比投資容易些。雖然這兩者其實沒有什麼本質差別,但經營企業總是會在自己熟悉的領域,犯錯的機會小,而投資卻總是需要面臨很多新的東西和不確定性,而且投資人會非常容易變成投機者,從而去冒不該冒的風險,而投機者要轉化為真正的投資者則可能要長得多的時間。

投資和投機其實是很不同的遊戲,但看起來又非常像。就像在澳門,開賭場的就是投資者,而賭客就是投機者一樣。賭場之所以總有源源不斷的客源的原因,是因為總有賭客能贏錢,而贏錢的總是比較大聲些。作為娛樂,賭點小錢無可非議,但賭身家就不對了。可我真是能見到好多在股場上賭身家的人啊。

以我個人的觀點,其實什麼人都可以做投資,只要你明白自己買的是什麼,價值在哪裡。投機需要的技巧可能要高很多,這是我不太懂的領域,也不打算學了,有空還是多陪陪家人或打幾場高爾夫吧。

作為剛畢業的學生,馬上投入投資領域也沒啥不可,但對企業的理解自然會弱些。但只要你熱愛你幹的事情,又知道自己的弱點,慢慢學習總是會明白的。即使是號稱很有企業經驗的本人也是在經受很多挫折之後才覺得自己對投資的理解比較好了。

我問過巴菲特,在投資中不可以做的事情是什麼,他告訴我說:不做空,不借錢,最重要的是不要做不懂的東西。這些年,我在投資裡虧掉的美金數以億計,每一筆都是違背老巴教導的情況下虧的,而賺到的大錢也都是在自己真正懂的地方賺的。

作為剛出道的學生,書上的東西可能知道的很多,但融到骨子裡還需要吃很多虧後才行。所以,如果你馬上投入投資行業,最重要的是要保守啊,別因為一個錯誤就再也爬不起來了。這裡唯一我可以保證的是,你肯定會犯錯誤的。

無論如何,投資是個非常有趣的工作,如果你真準備好了,那就來吧。你真的準備好了嗎?

投資中什麼最重要?我個人的理解是缺什麼什麼重要。投資最重要的是投在你真正懂的東西上。這句話的潛台詞是投在你真正認為會賺錢的地方(公司)。我對所謂賺錢的定義是:回報比長期無風險債券高。

一個人是否瞭解一個公司能否賺錢,和他的學歷並沒有必然的關係。雖然學歷高的人一般學習的能力會強些,但學校並不教如何投資,因為真正懂投資的都很難在學校任教,不然投資大師就該是些教授了。不過在學校裡可以學到很多最基本的東西,比如如何做財務分析等等,這些對瞭解投資目標會很有幫助。

無論學歷高低,一個人總會懂些什麼,而你懂的東西可能有一天會讓你發現機會。我自己抓住的機會也好像和學歷沒什麼必然的聯繫。

比如我們能在網易上賺到100多倍是因為我在做小霸王時就有了很多對遊戲的理解,這種理解學校是不會教的,書上也沒有,財報裡也看不出來。我也曾試圖告訴別人我的理解,結果發現好難。又比如我當時敢重手買通用電氣NYSE#GE#,是因為作為企業經營者,我們跟蹤GE的企業文化很多年,我從心底認為GE是家偉大的公司。

我說的「任何人都可以從事投資」的意思是,我認為並沒有一個「只有『某種人』才可以投資」的定義。

但適合投資的人的比例應該是很小的。可能是因為投資的原則太簡單,而簡單的東西往往是最難的吧。

順便說一句,什麼是「簡單」的「投資」原則:當你在買一隻股票時,你就是在買這家公司!簡單嗎?難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8242

把股權分光的任正非和段永平,為什麽企業反而越來越大?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523/156017.shtml

把股權分光的任正非和段永平,為什麽企業反而越來越大?
旺說 旺說

把股權分光的任正非和段永平,為什麽企業反而越來越大?

家族式企業很難長久,必須讓骨幹員工們共同分享利益。

黑馬說

國內外都有一群更有前瞻性的創業者,他們本來可以把企業作為家族私有,卻刻意的把自己的股權消弱,甚至到了小小股東,最後企業沒有因為創始人股權的變動而減弱,反而越做越大。 

文|魯振旺

我對小時候的政治課本記憶猶新,大致是資本是貪婪的,資本家是靠剝削工人的剩余價值發財的,那時候一提起資本家我就咬牙切齒的,心也忒壞了,窮了一群人,富了一家人,那時候,一想起商人和老板,就會跟“剝削”掛鉤。

長大以後,慢慢懂了很多,知道“剩余價值”這個詞只能適用於特定場合,比如阿里幾乎是全員持股制,員工們都成了企業的股東,那麽掙到錢其實人人都有份,員工還可以拿到期權後,把股權賣給其他人,這個就很難用“剩余價值”來體現了,換句話說,馬雲現在用於個人消費的錢算起來不到個人財富的5%,用於購買豪宅、野生公園等消費,其他95%的錢在哪里?也都在阿里體系里滾動,屬於“社會資本”的一部分。

現代社會,超級大富豪的財富規模已經太大了,跟幾百年前不同,錢越多,反饋給社會滾動的越多,用於個人消費的也就占比越小,比如我做生意,大概一半的錢在公司里滾動,用來發展業務,給員工發工資,還有交稅,還有一半的錢用於個人和家庭消費,因為我只是小生意,所以就貢獻率來說,我這種人肯定遠遠不如大富豪更像雷鋒,他們可是拿90%以上的財富出來為社會服務的。

0 (1)

科技發展的如此之快,很多富豪也都知道錢花不完,都應該幹點有價值的事情,蓋茨發起一個富豪計劃,號召美國的富翁們把一半的財產都捐贈出來,巴菲特和紮克伯格都是響應者,小劄甚至說要捐99%的財富,拉里·佩奇說要把財富捐贈給像埃隆·馬斯克這種改變世界的創業者,微軟創始人保羅·艾倫想著如何進行太空移民,喜歡投資搞各種太空實驗。

所以社會應該鼓勵富人,尤其是巨富,除了交稅之外,他們有越多的資本,就會有更大比率的資金拿出來,成為社會資本,為全社會服務,還有更多的錢用於探索人類的未來,讓我們生活的更美好,無人駕駛、太空旅行、壽命大幅延長、家用機器人替代保姆……我們要靠他們幫我們實現。

國內外都有一群更有前瞻性的創業者,他們本來可以把企業作為家族私有,卻為了做的規模更大,也為了一起打拼的兄弟們一起享受勝利的成果,刻意的把自己的股權消弱,甚至到了小小股東,有的連老板都不幹了,最後企業沒有因為創始人股權的變動而減弱,反而越做越大,因為骨幹和員工都不再是替老板掙錢了,都是給自己掙得,幹勁十足,激發出來的創新力驚人。

段永平:一個離去的傳說,嫡系弟子們正在跟小米、華為拼殺

一提起國內手機業的發展,大家都會說起雷軍、任正非啊,甚至魅族的黃章等等多麽傳奇,其實憑借超強的地面渠道滲透力,OPPO和VIVO這幾年也在快速蝶變,實現了向安卓智能機的轉型,機型以爆款為主,客單價相比小米高得多,普遍以2000~3000檔為主,而且他們都沒有上市,一直是悶聲發大財的公司,去年的智能機出貨量在國內品牌中分別排名第三和第四,加起來就是第一。

大家都在思考風口上的豬的時候,看起來非常傳統的老牛也能實現快速蝶變,沒有重蹈諾基亞、moto的覆轍,本來他們比諾基亞還要諾基亞,門店又多,傳統經銷模式似乎跟不上互聯網思維的節奏,即使現在,電商渠道銷量也不到整體銷售額的2成,又重又慢,如何幾年就拼殺出來了?而且還能悶聲發大財,不是手機領域價格戰燒錢嗎?

OPPO也好,VIVO也好,幕後都有一個同樣的精神領袖和大老板,他叫段永平。

段永平在人大研究生畢業後,到中山一家企業下面的虧損小廠當廠長,研究後決定轉型做電子遊戲機,叫做小霸王,那種可以連接到電視上,玩打蜜蜂或者超級瑪麗的老式遊戲機,現在看著有點傻,但是那個時代,家庭玩遊戲,只能靠這種插入式的小型遊戲機,段永平親自管理研發和營銷兩條線,沒幾年銷售額就破10億了,那個時候,10億是相當驚人的數字,至少相當於現在幾百億規模的特大巨頭。

一手把小霸王帶大,畢竟段永平還是個打工仔啊,人都有想法,他就跟老板提出了,要分點股份,還要給手下的骨幹也要分點股份,老板還是小心眼,認為給你點工資就行了,憑什麽還要股份呢?你打下的市場不錯,不過畢竟江山已經打下了,你還能再搶了去?

段永平當年的老板心胸狹窄,你是願意手下出走,跟你對打,一無所有?還是想著分一半股份給能幹的手下們,自己還樂得逍遙,把企業搞成幾百億,自己沒事幹還能分大錢?一氣之下,段永平帶著骨幹跑了,自己幹去了,成立了步步高。

但是段永平還是很念舊的,當時雖然老板沒有滿足他股份制的要求,但是還是為他開了歡送會,也是老板第一次為員工離職開歡送會,段永平當晚大醉,很多小霸王的骨幹也大醉如泥,離別時老板送他一輛奔馳作為紀念,雖然後來他掙了大把的鈔票,一直開著那輛奔馳,一邊跟老東家廝殺,打的前老板暈頭轉向,一邊又念著老板的好,這種奇特的心里,或許只有段永平才能體會到。

骨幹都跟著段永平走了,所以渠道、研發,步步高很快就侵蝕了原來小霸王的地盤,後來步步高推出遊戲機、學習機,沒過兩年,市場已經盡為段永平所有,小霸王成了被遺忘的角落,後來推DVD、電話機,也是快速進入行業前一兩名。

但是小霸王的經歷讓段永平知道,家族式企業很難長久,必須讓骨幹員工們共同分享利益,這樣才能讓企業有持續的生機,雖然一幫兄弟都跟著他,例如現在OPPO的老板陳明永,還有VIVO的老板沈煒,都是從小霸王帶走的骨幹,但是家族式必然會導致事必躬親和親戚滿地,核心骨幹未必願意長期追隨,所謂“職業經理人”更適合中底層員工,所以段永平很早就有了分股權的想法。

步步高在2001年,就開始剝離事業部,段永平拍出3000萬成立了OPPO,陳明永作為負責人,旗下通訊事業部也獨立發展了,就是今天的VIVO,沈煒是負責人,讓大家入股,稀釋自己的股份,那麽大家沒錢怎麽辦呢?段永平出錢來借給大家,掙錢了從紅利里面還,賠了就不要了,這就是氣魄啊。

其實自從02年段永平就跑到美國搞投資去了,順便1美金購進大量的網易股票,在70美金的時候賣出,掙了10多億美金,被譽為“中國巴菲特”,10多年以來,他每年也就回國幾次,開開董事會,見見手下,其實經營這麽多年都沒管過,不像雷軍一樣天天忙得要死,步步高裂變成多家公司以後,他僅僅在職務上作為董事長,但是股權已經被他自己分光了,還放手讓骨幹也接著往下分,在這種感召下,OPPO的陳明永和VIVO的沈煒也大膽的往下分。

mq.webp

2006年,段永平曾花62.01萬美元與巴菲特進餐

最後的格局是什麽?段永平自己只占OPPO的大概一成股權,大概VIVO的不到2成,其實陳明永和沈煒也只占自己公司的1成左右,其他都是核心員工和老員工們所有,從股權關系上,沒有控股股東出現了,段永平也不管經營,僅僅掛著董事長的名頭,還作為旗下公司的“精神領袖”的角色。

一個十幾年不管事的人,主動將股權稀釋到一兩成,甚至管理層(其實管理層是控股方)的董事們都可以幹掉他,讓董事長換人,但是一直這麽多年,沒有人替代他,他不管事了,企業也沒有敗落,而是頂住了手機換代的風險,有無數門店和複雜的經銷體系的大包袱,卻沒有重蹈諾基亞和moto的覆轍,轉型之後,OPPO和VIVO跟華為、小米繼續廝殺,甚至在渠道上占據明顯優勢,研發上也沒有落下,這是為什麽?難道甩手掌櫃的模式還更有效?

陳明永也好,沈煒也好,都跟隨了段永平二十多年,一是領悟了渠道管理和產品研發理念的精髓,二是領悟了段永平“大舍即是大得”的道,願意將利益分享給打拼的兄弟們,還有跟隨多年的代理商。所以無論面臨什麽“互聯網思維”的沖擊,這群骨幹其實都是給自己幹活,他們都是股東,掙了錢都一起分,離職率極低,大家都有血肉的感情,願意一起與風暴中的大船共存亡。

在談什麽互聯網思維的時候,OPPO和VIVO一年好幾十億利潤,骨幹們都拿著幾千萬百萬的分紅,這是段氏思維的紅利:將自己的股權分光,讓所有打拼的兄弟一起分享。

三年前有雜誌采訪陳明永,讓他談談段永平,他是這麽說的:

“他都沒有回國啊,等到他回國的時候我們都已經做好了。他一年大概回國兩三次,加起來時間不超過一個月。他回來之後,我們會一起聊聊天啊、打打球啊,可是僅限於娛樂。阿段說過的話很多,其中一句話是,這個事情交給你們幹,你們就好好幹;如果做不好,你們就幹好一件事,你們就把這個企業好好地關掉;不要指望我再做什麽,我心早已不在此了。”

真是徹底甩手了!

一位前VIVO高管這樣評價段永平和老板沈煒:“阿段是一個把激情隱藏在從容後面的人,甚至若幹年之內,步步高缺了任何人都仍然能走下去,包括他自己。vivo也是如此,沈煒在延續著阿段的邏輯。”一位不願具名的vivo離職高管這樣評價他曾經的兩個老板。

段永平建立了一種機制,這種機制甚至讓他自己權力空心化,手下可以拿他當符號化的“精神領袖”,甚至當年陳明永想在步步高之外再建一個手機品牌,向大老板段永平請示,畢竟關系到兄弟相爭嗎?段永平說只要步步高的管理層同意,他就沒問題。這像是大老板說的話嗎?不過段永平還是組織步步高集團旗下幾家公司聯合註資3000萬,他自己親自帶頭投錢,後來陳明永買斷了品牌,跟步步高其他業務模塊斬斷了股權關系,但是段永平的股權保留了下來。

一個大老板,把自己股權折騰沒了,甚至說個話都不一定算數,骨幹們是一手帶大的,都已經羽翼漸豐,各個帝國雛形已經形成,自己也安心做甩手掌櫃去了,這才是偉大的企業家,具有傳承精神的企業家,他的價值觀、理念和管理模式已經根植在步步高每個關聯公司的血肉里。

註:今年一季度的國內手機出貨量已經出來了,根據IDC的最新數據,國內手機品牌里,華為、OPPO和VIVO分列前三,都大幅超過了小米,雷軍估計要頭疼一陣了,“豬都可以上天”的互聯網思維,竟然敗給了甩手掌櫃段氏兄弟,還有老大竟然是更加傳統的華為。

任正非:40歲了一無所有,集資2萬白手起家,分光股權締造華為王國

講到國內手機品牌的老大是華為,余承東一再說要超越蘋果什麽的,這個當然還很遙遠,為什麽華為手機轉型如此強悍,芯片研發速度如此之快,M8和P9都成了中高端的經典機型,前幾年我看見華為就感覺又土又老,現在怎麽也成了又酷又好的爆款?因為跟段永平一樣,華為大老板任正非也是一個將自己股權分光的典型,跟段永平不一樣,任正非一開始就建立了覆蓋全部員工的分紅體系,自己只有可憐的一兩個點,他目前70多歲了,依然是華為帝國的實際掌舵者。

接下來,咱們談談任正非!

任正非,40歲了突然一無所有,東山再起創建華為,設計了全員持股制的典型案例,從挑戰思科,到挑戰三星,一直在創造奇跡。

假如說段永平是在企業推進中逐漸稀釋自己股份的話,那麽任正非從一開始創業就設立了全員持股制,根據表現和工作年限來拿分紅,所以華為的核心骨幹離職的很少,隨著華為利潤的逐漸擴大,越是工作年限長的老員工,分紅越多,因為去年利潤過於豐厚,據說今年的分紅會超過200億。

有次跟朋友吃飯,桌上有個人是老華為了,後來去創業了,一年也有上億的營收,生意做得不錯,跟我們講十幾年前沒有人意識到手里的股票(其實是分紅權)有多大的價值,後來華為的利潤太豐厚了,所以對於很多老員工和核心骨幹來說,分紅才是真正的大頭。這個朋友告訴我們,現在負責華為日韓區人力資源的主管級別不高,但是已經呆了20年了,說讓我們猜一下,這個女同事一年掙多少錢。

我猜測是年收入120w~150w,工資七八十萬,分紅占一半,應該不會超過150w,其他有猜100萬的,有猜200萬的......

這個朋友解開謎底:分紅就有500萬,嚇死了。

他說假如她跳槽,一年掙100萬都不容易,但是呆在華為,因為是資深老員工,一年拿500萬,能到哪里去呢,估計要在華為終老一生了。

他最後問我是不是崇拜任正非,他值得大家尊敬,因為一個堅持把股份分給所有人,自己只剩1.42%,比段永平還要狠啊,而且華為堅持不上市套現,一旦員工離開,就沒有分紅權了,就要清算股權,所以核心員工們無法通過IPO拿大筆的錢,導致企業出現軍心渙散的情況,大家唯一的出路就是通過猛幹,讓企業有更多的利潤,然後大家掙更多的分紅。

mf.webp

獨自打車的任正非

說起任正非,談談他創業前的苦逼歷史吧!任正非出身普通,但是作為文革前的大學生,他對技術和商業一直很在行,曾經作為優秀的部隊代表參加全國科技大會,他當時娶的老婆是女強人,個性也很強,丈人更牛逼了,是個老革命,原來四川省副省長,因為相互之間家境相差太懸殊,在很長的時間里,任正非是活在老婆的陰影之下的,這個很容易理解吧?

後來任正非的老婆孟軍調到南油集團做高管,從四川到了深圳工作,任正非也就跟著複員了,隨老婆到了深圳,在南油集團下屬的一家小廠當負責人,他本來就是一個追求穩定的人,又已經40多歲,或許這輩子就這樣過去了。

雖然老婆是集團大領導,但是任正非在小企業里還是想幹一番小事業,當時部隊轉業時承諾待遇不變,到了深圳才知道,工資還不如打工仔,深圳是個錢生錢的地方,任正非就帶人到香港倒點貨賣,這也是為什麽華為成立後開始的業務是從香港倒賣小型程控交換機,後來才自行研發。

有一次,任正非被騙了200萬,這在當時是巨款啊,這還是80年代中後期,相當於當時一個工人掙1000年,所以當時南油集團決定將任正非除名,任正非寫了保證書,以後要為企業掙錢,絕不再發生類似錯誤等,他已經44歲了,似乎沒有精力再折騰下去了,但是不僅集團領導不同意,老婆還毅然跟他離了婚。

作為一個40多歲被開除的小領導,沒有了工作,沒有了收入,沒有了老婆,離了婚心愛的女兒還改老婆姓(現在華為CFO孟晚舟),任正非不服輸啊,既然生活已經註定無法安寧,不如死活拼一下吧,他還有香港的貿易關系,索性就跳入海里搏擊一下吧。

任正非是遭遇過挫折的人,深深感覺老的企業體制不健全,沒法保證員工們有足夠的創業熱情,應該建立一種利益分享機制,風險和收益讓所有員工共擔,當時希望已經有期權之類的激勵,任正非都不知道,他自己琢磨能否通過集體湊錢和按股本分紅的模式,跟他的老父親也做過交流,老父親認為很好,90年華為開展內部持股的制度,員工可以通過工資、獎金、分紅等各種方式持股,甚至華為也可以提供低息貸款。

現在華為15萬員工,有分紅權的大概占一半,在過去20多年里,任正非的股權也稀釋到1.4%了,將來有一天任正非退休了,誰也不用擔心華為散了,因為員工持股會才是大股東,輪值CEO的模式保證了新老交替,或許有一天任正非退休了,慢慢沒有多少人會記得他了,一個偉大的創始人,親手締造了商業帝國,慢慢清洗自己的痕跡,建立了足以維持好多年的創新和運營機制,這一點在任正非身上體現的最徹底。

懂得分享的老板,才有機會贏得未來

無論任正非還是段永平,都明白財富的真諦,到底是選擇一個人累死,讓一幫打拼的兄弟拿死工資,最後只能做個小生意。還是反過來,通過股權的分享,讓員工一起分享企業的成果,最後是一群人幫你分擔,一起打拼,因為企業不再是一個人的企業,而是一群人的。

西方的股權激勵制度已經逐漸影響中國了,像阿里、樂視、小米和騰訊等也都拿出了很多股權給核心高管,現在很多互聯網公司一開始融資,就有了股權激勵計劃,投資人跟創始人一起協商,拿出多少股權來給高管層和員工層,將來的公司機制里,只有將股權激勵進行的越徹底的企業,也有機會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但是國內那麽多百億千億的企業,真正將自己的股權稀釋到極低的水平,並成功將這種精神傳承下去,從而影響企業很多年的,形成根治到骨髓的企業文化,或許只有段永平和任正非兩個人。

_username=luzhenwang8_副本

股權 分享 任正非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47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