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市場對確定性不感興趣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v67w.html

    昨天(11月19日)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浙江烏鎮召開,但當天,與大會所在地緊密有關的幾只股票,比如,中青旅、桐昆股份,應聲大跌;許多互聯網股票高開低走,表現平平。還有,也不知是否巧合,在大洋彼岸的華爾街,一連串與互聯網密切相關的股票,比如,阿里巴巴、優酷土豆、學大教育、鳳凰新傳媒、世紀互聯、當當、酷6網、等等,提前半天作出反應,紛紛領跌中概股;今天,其中有的繼續大跌,而且又有其他一串互聯網股票(新浪、奇虎360、易車網、等等)跟著大跌。

    這些股票逢喜生悲的表現說明了什麽呢?其中折射出金融學一個深刻原理:股市永遠是面向未來的,對不確定性的反應是股票價值的核心因素之一,也是股票的本質特征;有利的不確定性會推高股價,而不利的不確定性則相反。這也就是說,市場對確定性不感興趣,對其不會做出明確反應。前陣子,這些股票對一系列重大利好消息已經作出了積極的預期反應,漲勢可觀,但時至今日,市場如此反應,仿佛告訴說,那些利好信息也就這些了,後面暫時沒有更多實質性的好信息了。由此可見,這些股票不漲反跌是符合市場預期的。

    我們再舉一則被廣泛認為價值低估的銀行股的例子,銀行股為何怎麽也爬不上去呢?哪怕大盤連續上漲了5個多月,它們卻仍然徘徊於低處,沒有多大起色。其原因當然有很多,但有一點或許可以肯定的:銀行股一系列的利好,比如,地位、規模、壟斷、業績、股利、ROE、等等、等等,好的沒得說!可都太確定了,而市場對於這些眾人皆知的利好似乎並不感興趣,遲遲不作明確反應。

    我們不妨簡單回顧一下2012年銀行股的情況。當時,在對金融體系中最重要的基石——利率的市場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民生銀行率先積極行動起來,其股票引領銀行板塊大漲,進而帶動整個市場,掀起了一波可觀的上行走勢。可是後來,雖然貸款利率市場化程度有所推進,但存款利率市場化和其他一系列重大方面的改革沒有及時跟進,導致有限的改革利好信息用完,銀行股又重新趴了下來,實在可惜!因為投資者要求銀行當下業績出色,表現良好,更要求它們未來更好,希望超過你目前能夠算得到的收益水平,這就是向好預期,才是推高銀行股的動力。由此推想,銀行股只要等到新的重要改革的利好消息出現,又會大象起舞,掀起股市巨浪。相信它們終將擔起與完成其歷史使命。

    市場對不確定性十分敏感,而對確定性則不感興趣,諸如此類的例子不勝枚舉。

    金融學這條“不確定性原理”對於我們小散來說,或許也有一定的指導意義。比如,炒股不是單單炒業績,而是“炒預期”;我們散戶沒有強大的信息渠道,所得到的信息大都是滯後的,須要慎對利好或利空消息,這些預期消息往往都已反映在股價上了,你如果這時什麽熱追什麽,什麽冷拋什麽,無意之中追漲殺跌,難免要吃大虧;“利好出盡變利空”、“利空出盡轉利好”,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千萬不可輕視市場在這方面的有效性,有時還是相當有效的呢,須要逆向思考問題,因為投資從本質上講是逆向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34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