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聯重科轉型:兵分五路

來源: http://www.eeo.com.cn/2014/1120/268871.shtml

經濟觀察報 記者 馮慶艷 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最艱難的抉擇時刻如今似乎已經過去了,自從去年6月份那次驚人的轉型宣言至今,隨著公司頻頻動作,漸漸讓外界觸摸到了詹純新轉型思維的要點。

作為工程機械領域的樣本企業,中聯重科經歷了黃金20年的“乘著火箭上升時期”,也在經歷從巔峰到低谷的“過山車”,該領域由連續十年高增長到連續兩年業績集體暴跌的轉變倒逼著企業紛紛尋找新的業績增長點。

而業內專家的疑問是,從創建公司的一次創業到大工程機械戰略的二次創業,這一次被稱為第三次創業。然而如今公司成為總資產達900億元的“巨無霸”,詹純新能否帶領中聯重科的3萬名員工成功邁過這道坎兒?中聯重科的轉型思維又將帶給整個行業怎樣的思考?

“五條腿走路”

詹純新或許永遠難忘的是,2013年6月18日,在中聯重科股東大會上,他向投資者宣布公司從重點發展工程機械業務到發展工程機械、環衛機械、農業機械、重型卡車和金融服務五大板塊的多元化戰略轉型,目標是將目前工程機械占公司總營收80%未來降到50%左右。

如今一年多過去了,臨近花甲之年的詹純新經常飛來飛去,比以前更加忙碌,最新的行程是11月12日到意大利參加博洛尼亞國際農機與園藝機械展覽會,這一次他帶著的是由並購的奇瑞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奇瑞重工”)和公司旗下的農機板塊整合的新品牌中聯重機,是他“五條腿走路”的新思維異常重視的一塊。

10月28日,武漢,小雨淅瀝,在中國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海內外各類農機產品展示廣場上,兩個西裝革履、年齡在五十歲以上的人,冒雨幾乎走遍了所有的農機外資品牌包括美國約翰迪爾、德國克拉斯、日本久保田等。

這兩人便是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原奇瑞重工總經理、現任中聯重機總經理王金富。兩人年齡也相仿,詹純新59歲,王金富58歲。

三年前的2011年,工程機械領域迎來分水嶺。那一年,中聯重科業績持續飆升,營業收入463.23億元,同比增長43.89%。多年來業績年均持續保持60%以上高增長的慣性,讓詹純新彼時還並未有戰略調整的成型想法。而同一年,王金富卻從深耕了13年左右的福田雷沃重工轉戰到剛成立不久的奇瑞重工,並果斷帶領奇瑞重工高調進軍機械重工行業,立下千億元銷售收入的“十年規劃”。

短短三年間,中聯重科經歷了與同城競爭對手三一重工的各種爭鬥醜聞,期間詹純新的轉型思路逐漸成型。這一次詹純新將目光瞄準了農業機械等領域,並提出了未來的中聯重科要靠工程機械、環衛機械、農業機械、重型卡車和金融服務“五條腿走路”。

面對外界對其多元化能否成功的質疑,10月28日,中聯重科推出與奇瑞重工和公司旗下農機業務整合的新品牌——中聯重機。當天,在中國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上,正在參觀考察外資農機產品的詹純新對經濟觀察報說,把五大板塊做好,打造五個中聯重科,“我有信心”。

去年公司工程機械業務在總營收中占比80%,未來將降低至50%,這意味著環衛機械、農業機械、重型卡車和金融服務四大板塊未來將承擔公司一半的營業收入來源。

詹純新對經濟觀察報說,但是轉型不等於轉彎兒,“沒有轉彎兒啊?!”短短幾個字卻在側面折射出詹純新舉重若輕的性格特質。

公司品牌宣傳部長王旭虹說,五大板塊都有關聯度,並不是進入完全陌生領域,至於金融服務則是為前四個板塊做資金服務的。

中聯重機總經理王金富也對經濟觀察報說,工程機械零部件和技術等與農機之間是有關聯度的,中聯重機未來可以借助總部的技術和產業鏈優勢來發展農機板塊。

轉型背後的政策嗅覺

平常低調儒雅示人的詹純新有著湖南人骨子里“霸蠻”的基因,經常不按常規“出牌”。詹掌舵中聯重科22年里,在外界眼里不管體制改革還是資本運作,都“踩到了點子上”。

曾在建設部長沙建設機械研究院熬了12年當上副院長的詹純新,卻帶領幾個科研人員籌資50萬元辦起了企業,而在其他院辦企業為掙得第一桶金歡呼時,他卻帶領企業進行體制改革,當純國企性質褪去後,他又瞄準了大工程機械戰略,在海內外頻頻收購優質資產,被外界譽為“並購大王”。

值得關註的是,詹純新一旦做了決定似乎所有的動作很快便紛至沓來。

自2013年6月份的轉型宣言前後,公司在農機領域動作頻頻,2013年初組建農機事業部、年中在美國芝加哥成立農機研究所、年底落子重慶璧山打造百億級農業產業園,再到今年8月20日披露的攜手弘毅資本並購中國農機新秀奇瑞重工。

2013年,中聯重科的環境板塊為緩解產能瓶頸,也完成了園區場地搬遷,工業園預計未來產值將超百億元。

環衛機械是詹純新早就布下的一步棋,中聯重科一位人士告訴經濟觀察報,公司生產的清掃車、洗掃車等大街上隨處可見,這些產品在國內市場占有率已經達60%左右,長期排名國內市場份額第一。

引人關註的是,宣布戰略轉型前一年,2012年3月中聯重科發布一則公告,轉讓旗下中聯重科環衛機械公司八成股權。在當年年度股東大會上,詹純新解釋是,工程機械才是真正的主業,出讓環衛機械是因為“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在中聯重科的業務結構中,環衛機械多年來占據著除了工程機械之外的第二順位。但是業內人士對經濟觀察報說,從詹純新轉讓環衛機械的八成股份等各種跡象來看,他並未將其當做未來一段時間強有力的業績增長點。

王旭虹告訴經濟觀察報,五大板塊中,公司非常看好環衛機械和農業機械兩大業務前景,重型卡車也是與主業關聯業務。另外,農機板塊如果發展得好,將會成為排在工程機械之後的第二大業績支撐。

瞄準農機背後或是對國家政策的超常嗅覺,這在以前的工程機械領域體現的頗為淋漓盡致。詹純新近期曾直言,以土地流轉政策為代表的一系列改革政策,必將為農機行業的發展釋放廣闊的市場空間。

詹純新當下非常喜歡“真正的人生,從50歲才開始”這句話,而這一次已經年近花甲的詹純新能否依然“踩到點子上”仍需時間考驗。

延續中聯模式

讓詹純新下決心大舉進軍農機行業的,還有原奇瑞重工總經理王金富及其團隊。王曾將福田雷沃重工從默默無聞、銷售收入不足千萬元的小廠,十年內變為農機巨頭和工程機械“新秀”。

外界對王金富的評價是“想別人不敢想,幹別人不敢幹”,樸實親切的山東濰坊人王金富卻對經濟觀察報稱,“這形容我不合適”。

王金富對詹純新的評價是,給了他足夠的空間和信任去做公司新品牌——中聯重機。

有意思的是,2004年中聯重科狂奔在並購之路上時,王金富帶領福田雷沃重工也進軍工程機械,兩者曾互為競爭對手。

詹的中聯重科雖是國企改制企業,但卻非常善於資本運作來彌補自身技術和產能的短板。自2001年以來,中聯耗資4億元以上完成了不下十次海內外收購,2008年更是成功並購在全球混凝土工程機械中排名第三的意大利CIFA公司,成為國內第一家邁出海外並購的工程機械企業,並率先敲開歐洲市場的大門。

雖詹純新一度曾為融資哭過兩次,但如今詹在戰略轉型過程中依然延續了其並購發展模式,於今年8月收購了奇瑞重工進軍農機領域,還試圖將中聯重機等子公司未來分拆上市。

不僅如此,中聯重科在管理上實行事業部制,各板塊分為不同的事業部,獨立運營,集中管理,如今隨著將農機、環衛等板塊作為業績新增長點,各個板塊設立了子公司依然是獨立運營,集中管理。

詹純新另外比較自豪的是企業輕資產運作模式,11月4日,在李克強總理召開的經濟座談會上,詹談及應對工程機械低迷時說,“我們固定資產只有70多億元,橫向和其他企業相比,我們比較輕,對產能擴張的控制較好。”

對於中聯重機的未來發展模式,王金富對經濟觀察報透露,與十年前的福田雷沃重工模式截然不同,因為外部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肯定的是,要走差異化道路,這是最關鍵的。

某農機企業總經理告訴經濟觀察報,現在農機領域被外資壟斷,與十年前工程機械非常類似,中聯重機面臨的是如何在中高端的外資品牌和中低端的國內品牌間“搶肉吃”,難度挺大的,而且這並非一個業績迅速增長的行業。

而環衛中聯重科曾於2012年出售相關資產,可見對其前景並不太看好,現在加大產能投資更像是迫不得已的一步棋。中聯重科重卡領域此前涉足甚少,金融服務應該規模不會太大。

工程機械領域業績仍在持續大幅下滑,中聯重科也不例外。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同比下降31.6%和73.64%,其中僅在三季度,中聯重科凈利潤同比大降88.73%。而且三一重工、徐工、柳工等品牌均陷入業績銳減泥潭。

而工程機械業內專家對經濟觀察報稱,原來主營業務集中單一的中聯重科體量快速變大在於趕上了“黃金20年”,而如今主業工程機械業績大幅下降,新的業績增正點又難以快速彌補支撐,應該警惕分散核心精力造成拖累主業的風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34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