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態度急轉 高盛為何突然看空油價?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918

油價在過去幾個月經歷了持續大跌,上周這波拋售潮達到頂峰,當時高盛還認為,原油價格跌的太快太多了。

華爾街見聞曾具體提到過高盛分析師團隊的點評

原油短期大幅走低主要原因是投資者持倉的調整,他們沒有預計到基本面會出現了如此變化。但是在我們看來,即便中長線看空油價的觀點是正確的,2015年也不應該是一個看衰油價的時間點。

作為大宗商品,油價的漲跌理應由現有的供求關系所影響,但是市場現在卻將未來的供求關系預期計入到了油價之中。

但是,一個星期後,高盛的態度來了個大轉變。在周一的報告中,高盛給出了看空油價的理由:

我們對2015年原油市場供給過多的觀點進一步強化,現在我們認為油價會在2015年進一步下滑。因為1)OPEC以及北美地區以外的原油產量增速將超過需求增速,這令原油市場供給過剩,2)美國頁巖油的規模和持續性正驅動全球成本曲線下移,3)OPEC將無法再在市場上呼風喚雨任意決定原油產量,美國的頁巖油會取而代之。

因此,高盛下調2015年1季度和下半年的WTI油價至75美元/桶,此前的預期是90美元。考慮到WTI與布油之間的差價預期為10美元,高盛對布油的預測從100美元下調到85美元。

高盛還稱,隨著供給過剩的情況在明年二季度達到頂峰,布油價格會跌至80美元/桶,WTI則低至70美元。

到了2016年,市場基本面趨於穩定,美國頁巖油增速一旦放緩,OPEC也會適度削減產量,高盛對長期油價的預測是WTI 80美元/桶,布油90美元/桶。

對於OPEC來說:

我們的預測也反映出,核心OPEC國家對市場的定價權正在流失。隨著頁巖產量超過OPEC的閑置產能,原油市場的定價驅動力正從主要產油國的產量轉移到美國頁巖油的邊際成本。

換句話說,沙特阿拉伯不能再控制原油的邊際產量,現在這一主導權旁落到美國頁巖油廠商手中。

原因顯而易見,政策市場的定價通常都是由那些能夠平衡市場意外缺口或盈余的產量所決定的,而不是由那些長期協議或預付款協議達成的價格決定的

而頁巖油所做的,就是擴大了現貨市場中未被協議鎖定住的原油規模

正如高盛所說,WTI油價需要降至75美元/桶以減緩美國頁巖油的增速,使之達到一個不破換長期協議價格的速度,這樣才不會打亂市場長期再投資的步伐。

Screen-Shot-2014-10-27-at-10.46.16

這實際上是一個周期循環的問題。

Screen-Shot-2014-10-27-at-10.48.31-590x263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62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