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的苦水
資本的力量無疑是強大的,平臺燒錢籠絡了用戶,商家也不得不參與進來,雖然收獲了訂單但降低了體驗;另外總有霸道無理的平臺,因而商家對外賣平臺愛也不是、恨也不是,當面迎合、背後卻詆毀。
1、被迫參與補貼活動
識時務者為俊傑,現實是若不參加大平臺的活動就沒有訂單,甚至你原本的堂吃顧客都會被拉到外賣平臺上;而那些向來不做外賣的實力商家的堂食業務受到很大影響,據品途網了解四川某大學附近只做堂吃的商家很多已關門謝客。
若是參加了活動,實力強的商家訂單多到你接得手軟,甚至爆單,但是餐飲究竟是勞動力密集的行業,在配送這個瓶頸限制了他們的服務能力,尤其在高校地區短時間也無法招收到足夠的送餐兼職人員。實力較弱的商家也不敢增加全職送餐人員,因為他們知道假如補貼停止外賣量將急劇下滑,那些夫妻店只能將自己六七十歲的父母和十來歲的兒女出來跑腿。
2、地推人員素質差
大平臺的部分地推人員相當霸道,第一,未經同意拉商家參與活動,素質差的都不會發個短消息通知一下;第二,未取得商家同意在店內到處張貼平臺廣告,直接鼓動商家的堂吃顧客去外賣平臺。有的商家參與活動是抱有希望外賣平臺吸引客人到現場消費的幻想,看來也是自身對互聯網了解不夠。
3、加劇同行競爭
競爭哪里都有,但是當平臺有大量空頭商家(只有名號沒有門店)和黑外賣進入時,這個市場混亂、可以不遵守規則;互聯網平臺燒錢加劇了這種不公平競爭,目前這背後還是不透明的,劣幣會驅逐良幣。
4、平臺的“霸王條款”
對商家而言,最被動的是被逼迫簽獨家協議,且不說平臺以排名靠前或者共同參與搞活動來要挾商家,這樣的條件並不誘人;單就獨家協議的後果來講,它意味著商家放棄其他平臺的訂單,還有“在一棵樹上吊死”的可能。倘若不簽獨家協議,平臺資源不會對其傾斜,甚至搞小動作人為影響訂單走向。
不過平臺貼錢倒也罷了,讓商家郁悶的是有些活動要自己貼錢。比如全程半價活動,消費者的訂單滿25元,商家就要倒貼兩元,而平臺僅僅付給商家一元。另據反饋,所有補貼活動都由商家墊付資金,平臺後期再補給商家,然而拖欠不講信用也是常有的事情。比較奇葩的是某平臺做的商家接單版本,一旦來訂單就強行彈出窗口,幹擾了電腦的其他操作,這算是不顧及商家感受的表現。
平臺的無奈
價格戰是外賣平臺挑起的,百度、美團、餓了麽雖然缺的不是錢,但燒錢培養用戶習慣的結果很可能就是根本停不下來,一旦補貼暫停用戶就不來了;再者需要用燒錢來維持繁榮增長的假象,但僅憑燒錢能燒出一個美好的未來嗎?
1、內部刷單
大平臺是真土豪,請全國人民吃外賣,補貼多多,利益驅動下商家開始大規模刷單,還有第三方人士勾結商家和學生刷單,這已是業內公開的秘密,平臺限制單個手機號每天最多7個甚至2個優惠訂單的規定也沒有起作用;更意外的事實是連平臺的地推人員都在刷單,他們因為難以承受業績和KPI考核的壓力,因而主動去找黑外賣、空頭商家,甚至為一己私利讓黑外賣排名靠前,後果可想而知。
2、管控不力
外賣商家數量眾多,平臺本身對商家的管控很弱,加上前期放低進入門檻,不良商家隨之出現,包括一些空頭商家或黑店,只為刷單,根本不送餐。另外平臺燒錢給商家帶來大量訂單,有些商家反而不思進取,也無心考慮如何做好產品和服務,用戶體驗變差是自然的;還有的商家為了得到活動補貼,接單後故意不送或因太忙而不送,等於變相讓顧客幫助其刷單。
3、黑客攻擊
大平臺之間相互PK,各種手段都有,據透露會使用黑客攻擊,如惡意下單、設置為無效訂單、讓補貼失效,具體情況不明,不排除其可能性;這種做法無異自毀形象,又損害了商家的利益。
4、缺優質商家
金百萬董事長鄧超不止一次表達過這樣的觀點(請參考《聽金百萬、新辣道講述餐飲O2O的故事》),真正優質的餐飲商家是不會想著去做外賣,一是堂食生意好得顧不過來的話不需要外賣,二是外賣利潤薄,配送又是個老大難的問題,即便從用戶角度考慮,最好的菜品體驗是在餐桌上品嘗而不是送外賣。所以外賣雖然看起來是個大生意,卻已經偏離了餐飲的本質。在這類平臺上,優質的商家是非常少的,即便有他們也不願意去打價格戰,不過這點看起來不是問題,畢竟由外賣目標人群的和互聯網用戶屬性是相符的。
用戶的心態
筆者也是外賣的用戶,除了那種和淘寶上“差評師”一樣刷單專業戶,普通用戶的想法還是很簡單的,點外賣無非是圖個方便和實惠;因此貪小便宜是核心的一點,哪里有補貼就會去哪個平臺,哪個補貼最多就去哪個,這是對平臺來說的。而對商家而言,原來的很多堂食用戶也會轉化成外賣用戶,這無疑加重了配送壓力,降低了菜品品質,這又會影響到顧客對商家的信任;再者,平臺上有眾多外賣商家用戶是沒有去過的,他們的菜品口感如何是不知道的,但試錯成本低,用戶因為便宜可以經常更換選擇,難言忠誠度。如果沒有了補貼,有人會繼續使用外賣平臺,也會有人回歸常態。
綜上所述,一場瘋狂燒錢的價格戰反映了平臺、商家、用戶不同的利益訴求,但依賴外力刺激下的事態發展常常會出現過激、非常的情況,三者間既互相滿足又暗自博弈;無論商家還是平臺,實力弱小禁不起較量的往往會倒下,這場戰爭總有結束的時候,到時誰勝誰負都是由巨大的代價換來的,這其中的得失及利害關系你看清了嗎?
本文經品途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