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中環到銅鑼灣穿梭,出席不同講座和會議,坐電車既方便又是享受,也可在繁忙中偷來片刻的清風和緩慢感覺。想起坐電車,也想起被大家淡忘了的集體回憶:「中巴」。中巴成交和股價大升 9月25日的《壹週刊》刊登了《中巴三姊弟力守$70億金礦》的報導,中巴或中華汽車(26)正好同日公布全年業績,營業額微升4%,盈利卻大升50%至6.7億港元(下同),原因是投資物業重估盈餘大升92%至3.8億元,攤佔合營企業之盈利也上升12%至2.1億元。過去一年,中巴的股價徘徊在60元至67元,業績公布和金礦報導刊登後,股價就突破67元,更有財經新聞介紹中巴是「儲錢發達股」。接着,中巴上兩週的成交大增,達過去五年年均成交的六成,股價也節節上升,創下十多年來的新高78元,上週收市價是76.5元。中巴兩週上升兩成,同期恒指下跌3%,是金礦報導的威力?炒「賣殼」和收購?還是業績帶動? 尋寶遊戲也要理性分析 賣殼和收購傳聞如尋寶遊戲,並不是以基本分析為主的《壹計就明》關注地方。然而,如真的要尋寶,大家也應以理性去分析!中巴的資產有物業和合營項目,物業分布香港和海外,合營項目也以物業發展為主。假如要「洗淨個殼」變賣資產和項目,要花多少功夫?而管理層又剛改劃黃竹坑地皮發展辦公室,似有賣殼可能?全年業績顯示中巴的資產淨值上升至73億元,銀行存款20億元,市值卻只有35億元,股價折讓達53%,難免引起收購遐想。可是,中巴的股權比較集中,顏氏三姊弟控制42%股權,加上另外兩位股東,五個股東已控制約六成股權。此外,中巴的成交一向偏低,過去5年的總成交只有4百多萬股,佔發行股份不足10%。收購者要收購中巴,只有向大股東洽商。1981和2002年,中巴曾經歷兩次敵意收購,收購者最後都鎩羽而歸。中巴盈利能大幅增加,主要是投資物業重估盈餘上升,此盈餘亦佔整體盈利五成多。理性分析,任何投資物業價值上升也不可能持續;如果價值稍有調整,變成虧損,中巴的盈利就會下跌。假如中巴股價上升是由業績所致,情況未必可以持續。 穩定中有局限 大家也可能忽略,上兩週中巴成交上升,部分原因是中巴多次回購股份,回購股份佔過去兩週總成交約三成。中巴多年來已沒有回購股份,對上一次回購股份,已是2002至2003年間,剛好是上一次敵意收購的前後。回購是金礦報導所致?還是回應收購傳聞的準備?中巴是否「儲錢發達股」,未必能下定論;然而,作為穩定收息股,中巴是一個選擇!過去十年,中巴派息都保持在每年每股2元或以上,息率3%至4%。雖然中巴的盈利大升,但來自分佔合營企業盈利和投資物業重估盈餘的上升,並不影響現金流;中巴的現金流是穩定的租金及股息收入,但同時也局限了派息的增長空間。中巴有一現況,不知是否上市公司之最,是董事的年紀,最小60歲,最大84歲,平均73歲,執行董事平均80歲。這現況是否就是中巴的寫照,一步一腳印,緩慢中有增長,穩定中有局限,與現今即食文化,形成一個對比,別有一番景致! 林智遠Nelson Lam 執業資深會計師,會計專業發展基金主席,最愛與太太旅行,出名講talk及撰寫大學會計書,其著作已被翻譯成不同語言。目標以淺易簡單的方法,使牛頭角順嫂也能看懂會計數字和陷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