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為什麽你父母的工資那麽低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4/10/4026560.html

吸取上一輩低工資的教訓吧,別被大商品化的趨勢裹挾。

然畢業很多年了,但我還會關註一下每年大學畢業生的平均工資。每年招聘新鮮公司人這個數字都是個參考,除此之外,畢業生的工資走勢還包含了很多其他有趣的內容。

今年的大學畢業生平均月工資是2443元。對此互聯網的論調是,這麽點錢人沒法活啊!而我去一個同學家做客,他父母的說法剛好相反。這兩個1960年代的大學畢業生,退休收入是完全免稅的,但也只有3000元稍多一點。提到現在大學畢業生和他們工資的對比,他們都認為社會太不公平了。此時,在廚房做菜的伯母會把鏟子和鍋之間的聲音摩擦得更響一點。

的確,大多數公司人的父母一代工資收入少得可憐。造成這種情況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長期通貨膨脹的積累。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初,中國的經濟變化比現在更為劇烈,年通貨膨脹率有時候會接近20%。在那時候,大量發行貨幣讓整個經濟體更富有活力,但是靠工資生活的人擔負了更多的這種改革成本。如果那時候的工作者沒有從後來的房地產變革中獲得什麽好處,那麽社會對他們來說的確是不公平的。

伯父伯母工資低的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在此前30年,很多行業的大商品化讓那些行業的從業者收入增長非常緩慢,甚至出現倒退。這種大商品化的速度有多快?快得很,隨著技術的發展,這種速度還越來越快。這里特別明顯的一個例子是鋼鐵行業,在1990年代初期,北京一家巨型鋼鐵公司員工的收入遠遠超出社會平均工資,而且公司由於利潤豐厚還可以向員工發行一種公司內部用的購物券。我記得當時北京一大桶可樂的售價是6元錢,而用那種購物券在那家公司的商店買只要3元錢。但是10年後這種超額利潤消失了,由於產品過剩這家公司員工的工資也只相當於社會平均工資,而且增長緩慢。

如果中國的經濟增長不再能保持此前30年那樣的速度,那麽通貨膨脹對公司人收入變化的影響權重將會降低,而大商品化對個人收入起的作用將會增強。

有什麽辦法避免進入一個會被迅速大商品化的行業麽?這問題大概和保持減肥成果一樣,太難了。你會發現,涉及到資本交易的工作大商品化趨勢並不明顯,這是因為“錢”似乎永遠是稀缺品。但是,你想進入這類行業需要和太多人競爭了。甚至可以說,具備這樣競爭力的公司人根本不會問上面那個問題。更要命的,由於技術發展的偶然性,凡人很難預測哪種時髦行業會被迅速地大商品化。我曾認識一個精英,他在2000年進入摩托羅拉公司,但是10年後,他被裁員了。原因是非智能手機大商品化的速度太快,而公司出現問題後需要節省成本,更年輕更便宜的新員工無疑更有吸引力。

當然要解決大商品化這個問題有很庸俗的辦法,那就是你很年輕的時候就爬上了不錯的崗位。一般來講在公司的職位越高,受到大商品化的影響也越小。

現在正當年的公司人,如果不想有一個悲慘的晚年生活,現在就需要做一些準備,想要避免被大商品化通貨膨脹的裹挾,其實很多來自於習慣。

個人財富邏輯永遠需要更新。不要拒絕和比你更年輕的人接觸的機會,別把聽起來不著邊際的想法一下否定掉。固執是讓收入高峰過早結束的最大內因。

保持和大多數人在同一個信息獲得平臺上。你的職業方向永遠需要調整,想辦法離財富更近一點。

當然,你需要努力工作,那樣才有機會在你所在的行業被大商品化之前獲得擁有更多財富的機會。

註意把儲蓄的一定比例投入到資產類配置中。現金在總資產(不算你自住的住房)中占絕對多數的家庭資產配置絕對不是一個好選擇。現金(包括短期存款)是獲利能力最差的資產形式,你應該很早就養成調節資產配置的習慣。在保持日常生活水平的情況下,現金配置不應該超過50%。


(編輯:JZ)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61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