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巨額美元債務是否會引爆新一輪亞洲債務危機?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164

亞洲為首的新興國家欠下的美元歐元債務已飆升至前所未有規模,這或為未來一場新的債務危機埋下導火索。

IMF一項研究顯示,新興國家持有的海外債務已經出現了巨額錯配。

EM-debt-residence-vs-nationality-2

在良性假設下,只要美元(或者歐元)不會迅速對借款國的貨幣升值,這些債務還能夠被如期歸還。但是風險在於,如此大的錯配可能導致市場逼空,並導致美元變得極度稀缺。這正是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發生的事情。

英國《金融時報》認為亞洲地區債務風險正急劇增長。據數據提供商CreditSights的統計,自2008年以來,亞洲(排除日本)借款人發行的美元計價債券飆升。

今年前9個月亞洲發行的美元債券已超過去年全年發行量,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CreditSights-Asia-exJapan-HY-issuance

CreditSights-Asia-exJapan-IG-issuance

其中超過一半的債券(包括投資級和高收益率債券),是由中國大陸、香港、澳門以及中國臺灣企業發行。韓國發債人提供了約17%高評級債券,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發行的垃圾債占比達到11%。金融和房地產公司是最大的借債人。

發達國家資產缺乏吸引力,是推升亞洲發債飆升的最主要原因。自金融危機以來,美國、歐洲和日本投資者通過投資共同基金和ETF基金,把大量資金註入新興市場,並持有了大量債券和股票。(見下圖,數據來自瑞信)

CS-inflows-into-EM1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學教授Michael Pettis在《The Volatility Machine》一書中解釋了這種趨勢。

“富國經濟條件的改變讓資本流向窮國。我們想知道如果美國經濟回升,安倍經濟學見效,以及歐洲央行遏制了通縮勢頭後,新興國家是否還能依賴持續的外部資金流入。最近美元上漲(盡管相對較緩慢)的趨勢必須引起關註。”

“即便最後的結果不是危機,新興國家決策者也要警惕美國儲戶(或者歐洲儲戶,雖然其規模較小)回撤資金對本國投資和商業的沖擊。如果這真發生的話,那麽亞洲發行美元債券最多的國家,正是那個非常想遏制過度投資的國家:中國。但現在的問題是,發債數據表明中國的企業還沒有拿出一個預案,停止借入他們賺不到的那種貨幣計價的債務。”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30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