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化投機 雷公資本:
來源: http://xueqiu.com/9987866486/32025532
對於絕大多數非專業個人投資者(簡稱:散戶)而言,最簡單最有效的獲利方法就是“指數跟隨策略”——我給它取個“響亮”的名字:
指數化投機。
所謂“指數化投機”,簡而言之,
就是完全依據幾個重要市場指數基金的強弱對比,來進行資金配置的方法。即:以
$中證流通(SH000902)$ 指數為市場參照物,在
$300ETF(SH510300)$ $中小板(SZ159902)$ $創業板(SZ159915)$ 三個主要的指數基金(ETF)之間進行權重配置的交易方法。
“指數化投機”的核心是“市場均衡”,即:大多數時候,各大指數應該處於一個均衡狀態(同漲同跌)。當某一個指數大幅偏離市場參照物時,將有回歸均衡的需求。此時應當
減配漲幅大幅超越市場參照物的標的,
增配跌幅大幅偏離市場參照物的標的。這里所指的市場參照物就是中證流通指數,主要的交易標的為:滬深300ETF、中小板ETF、創業板ETF。這里有一個前提是:指數不容易被操縱。
之所以把中證流通指數作為市場參照物,是因為中證流通指數是唯一一個
涵蓋滬深兩地市場所有上市公司流通股份交易價格的指數。雷公認為,中證流通指數是唯一一個值得信賴的全市場價格指數,把它作為市場總體價格的標準(或參照物)——用以替代以上證指數為參考核心的傳統市場評價體系——這樣的參照物更具有實戰意義。
以下圖為例:圖中標註有
5個關鍵位置。

位置1:創業板ETF向上穿越中證流通指數,逐步走強成為市場領先指標;
位置2:創業板ETF大幅偏離中證流通指數,偏離度過大有回歸均衡的需求;
位置3:滬深300ETF向上穿越中證流通指數,逐步走強成為市場領先指標;
位置4:滬深300ETF向下穿越中證流通指數,領先地位被中小板ETF取代;
位置5:滬深300ETF大幅偏離中證流通指數,有回歸均衡的需求;
策略說明:此策略的關鍵是“動態增優除劣”,保持對市場的敏感性。
假設在位置1之前,滬深300ETF、中小板ETF、創業板ETF的資金配置為3:3:3,預留1份現金以防不測。那麽:
在位置1~位置2之間,上述配置應以2:3:4為宜;
在位置2~位置3之間,上述配置應以3:3:3為宜;
在位置3~位置4之間,上述配置應以4:3:2為宜;
在位置4~位置5之間,上述配置應以2:4:3為宜;
在位置5以後,上述配置應逐步實現3:3:3,亦可視偏離程度加大滬深300ETF的配比。
上面簡要舉例說明了“指數化投機”的方法和基本策略,具體的細化戰術可根據整體市場的風險偏好以及個人的操作風格進行調整。有興趣的朋友還可以把這個策略寫成量化交易模型,在更精確的範圍內獲取合理收益,這並不難做到。
關於市場風險偏好,我曾在7月之後連續撰文:
《幾個主要大盤指數的圖形分析》
http://xueqiu.com/9987866486/30390196《不貪不懼》
http://xueqiu.com/9987866486/30560910《當前的形式和我們的任務》
http://xueqiu.com/9987866486/30754273這些文章其實只有一個核心提示:
市場風險偏好正在發生變化!
當市場風險偏好增強時,我們要敢於增配強勢品種,甚至要合理利用杠桿和對沖策略(本文所涉及的幾個ETF標的均為融資融券標的)。對於那些沒有時間精力去細研個股的投資者,我建議就不要盲目跟風了,用本文敘述的方法完全可以獲得不菲的組合收益,重點是,與細研企業相比,指數化投機要簡單得多,你會有更多的時間去生活。
【篇後語】
為什麽會寫這麽一篇文章?
絕大多數業余投資者屬於是非專業和不專業人士。雷公雖是職業投資者,但也不具備高深的專業知識背景。那麽這類投資者能不能獲得超越平均水平的收益呢?答案是肯定的。
雷公奉行的投資理念是“跟隨市場”,因為我不認為我有能力挖掘到牛股,大多數時候,我賺到的都是趨勢的錢——認清趨勢是我的主要工作——做投資的目的不是找牛股,而是賺你看得懂的錢,賺容易賺到的錢,而不是費盡心機地去搏一個小概率事件。
註:本文不是標準教程,也非金科玉律,重在活學活用。歡迎探討!另外,有些朋友希望知道趨勢如何判斷,建議讀一下《圖形分析的四項基本原則》
http://xueqiu.com/9987866486/28718320,這篇文章很簡短,但在判斷大趨勢上有奇效,多體會多悟總會有收獲。
一點小經驗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廣大投資者有幫助。
by:
@雷公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