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2014-09-24工作日誌-CindyWang 信璞上海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2v2ep.html

今天上午繼續整理日本醫藥行業以及仿制藥行業的相關信息。

日本的全民醫保政策以及人口老齡化現狀,增大了政府的財政壓力。鼓勵民眾使用仿制藥是減輕政府財政壓力的一個途徑。

2002年6月,厚生勞動省(Ministry of Health,Labour and Wealth)宣布有可能使用仿制藥的醫院必須使用仿制藥。其驅動因素是一項名叫“基於診斷過程的綜合評估”的固定費用補償項目,它類似於在美國鼓勵成本壓縮的診斷相關群(DRGs)和預期支付系統(PPSs)。在這個項目中,大的地區性醫院和教學型醫院收到包括藥物成本在內的固定費用,而非各種服務費用。因為成本控制自然增加了醫院的收入,很多選擇了這個項目的醫院(被稱為“DPC醫院”)已經開始越來越廣泛地使用仿制藥。

2007年,MHLW宣布了“促進仿制藥用藥安全行動計劃”(Action Program for the Promotion of the Safe Use of Generics)。目標:2012年的仿制藥市場占有率達到30%(by volume),2007年市場占有率為18.7%。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政府對仿制藥的使用采取了鼓勵政策。政府對於使用仿制藥比例超過20%的藥房,給予60 日元/處方的補貼;對於比例超過30%的藥房給予170 日元/處方的補貼。同時,促進如輝瑞等海外醫藥公司在日本國內建立貿易網點。政府預計如果到達這個目標,那麽在2007~2012的5 年間能節省5000 億日元(50 億美元)。

在政府的政策推動,以及國內外市場的互動下,日本市場的仿制藥滲透比率上升速度較快。日本仿制藥市場份額(按照金額和數量的比例)如下圖所示。2013年,金額占比11.4%,數量占比27.8%,低於2007年的政府目標。

2014-09-24工作日誌-CindyWang

盡管日本仿制藥滲透率上升較快,與美國、德國、英國等國家(處方量占比均在70%以上)的差距比較大。

從社會背景的角度來看,其中的原因可以分為:患者、醫生、藥房、企業這樣四個方面。

患者對品牌(尤其是日本本土的老品牌)的忠誠度較高,而不信賴仿制藥。醫生則沒有替換為仿制藥的積極性。藥房在政府補貼與替換仿制藥需要付出的成本之間權衡,更加偏向於專利藥。此外,龐大的日本研發商控制著一定比例的國內市場,使得他們即使在失去專利保護後,也能保證重要的市場份額。與之相反的是,日本沒有為首仿藥提供市場獨占權,因而企業沒有搶仿的積極性。

今天下午開會,Louise講了相關術語定義、ANDA流程、主要仿制藥市場的基本數據情況,我將印度和日本市場的情況作了匯報。接下來的工作是先補充數據,然後開始整理國內的政策情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11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