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我的持股系列 (四) 楓葉資料室

來源: http://danielkyip.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5498783

回歸這個講股系列,今天談電視廣播(511)。此股買於2012年,當時集團完成易手,新股東開始給舊制度註入新思維,加上進入內地市場有進展,因此決定買入。兩年下來,集團的發展頗為緩慢,加上大手筆取得世界杯傳播權,大幅增加製作成本,致最新業績盈利倒退。然而,回想80年代移民加國時,除了看baseballice hockey等融入當地生活的興趣,廣東歌與TVB劇是我僅有回憶香港的媒體,因此,我得承認,這項投資帶有感情成分,令我願意給予更大程度的耐性。

據電視廣播2014年上半年業績,純利按年倒退9%,每股盈利1.6元,維持中期息60仙。除了上述世界杯的一次性影響外,本港零售增長自今年4月份以來有所放慢,亦拖累企業對本港廣告的投放(撇除世界盃廣告)力度減少,加上授權內地轉播節目收入延後,以及海外與本地收費電視的經營虧損增加,都為電視廣播的業績帶來負面影響。

我同意未來香港零售市道仍存憂慮,或繼續影響廣告投放,惟集團表示,預期內地授權收入能恢復正常增長,這或為盈利增長提供安全網。對於電視廣播,經濟狀況影響著其週期性盈利前景;然而,市場更加憂慮其結構性前景變化。事實上,行動裝置的普及,與及對傳統媒體的廣告收益的結構性影響,是市場最憂慮的風險。

另一風險是能轉播盜版節目的OTT機頂盒數量激增,打擊目前依賴衛星播放的海外收費電視業務;惟集團表示,為打擊盜版,於5月在倫敦推出以互聯網為基礎的OTT機頂盒「TVB Anywhere」向觀眾播放,成功協助扭轉訂戶流失的趨勢,集團將向其他海外地區推出這項新服務。

Picture 

作為一隻電視股,按分部溢利分佈,電視廣播的純電視媒體佔比約為65%,發行及分銷與數碼媒體佔約35%。若未來內地轉播業務重回正軌,另「TVB Anywhere」在歐洲、澳洲及北美能取代衛星播放模式,電視媒體佔比應可逐步下降。我相信,業務由電視為主轉向多媒體,是電視廣播正在及今後一定走的軌道;問題是速度仍然頗為緩慢,或許,管理層可以大膽考慮,試驗性撥若幹資源專門製作新媒體獨享節目,以減少被落後廣播、廣告條例的制約,增加製作及吸收廣告的靈活性。

留意近來電視廣播雖然裁員50人,但裁員主要來自非戲劇製作、節目發展、製作統籌及品牌傳播等部門。我相信,這是集團轉型的一部分;其實,於2014630日,集團共有5,233名全職僱員(其中25%受聘於海外附屬公司),較六個月前增加163人。或許,集團重整資源以提升質素,未償不是好事。

最後,我始終認為,電視廣播的最大機會還要看如何造大內地業務,倘若找到在內地市場的定位與盈利模式,發行及分銷業務的溢利佔比將可與本港電視業務溢利分庭抗禮。因為內地對本土文化產業的需求仍非常大,也即是盈利空間可以很大;留意近來內地網路巨擘正瞄準影視娛樂版圖,對相關的產業發展與業者的估值都將有正面刺激。

總括來說,電視廣播或需要一段頗長的時間發展其非電視業務,而當市場逐漸將其定位由電視股轉型為多媒體股,或許就是公司收成之時。當然,時間與機會成本是小股東要考慮的最大問題。

相關舊文:我的持股系列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70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