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如果今天有100萬遺產 止凡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4/08/100.html
「如果今天有100萬遺產」這個標題,看到不知大家的著眼點放在哪裡,是100萬?還是遺產?這涉及親人離開,定必傷感萬分。上星期止凡竟然收到一個email被問及如何運用100萬遺產,經事主同意公開內容,讓大家也給點意見。



Olivia電郵:

你好!
 

我叫Olivia,今年二十歲,九月會升year three。看了您的blog大約一個月,學到很多東西!但因為自己沒有投資經驗,有些事很想請教您。


父親剛在五月份過身,留下大約一百萬的遺產。媽媽(四十多歲)已經將一部分(20萬)在内地作定期,但其他的不知道應該怎樣投資。

我希望這部分錢能夠應付媽媽往後年老時的醫療開支,
可以去去旅行,不用為生活擔憂。當然,我有給家用,但我想好好利用這筆遺產,讓媽媽年老時可以過得舒服。

P.S. 媽媽有工作,現時的生活開銷大部分是由她支付。

謝謝。


止凡回覆:

Olivia你好,
很感謝你的email,同時對你家父過身亦感難過,你年紀輕輕已經要安排思考這樣的問題,向好處想這可能是將來成功的基石,請不要太難過。


你拿這個操作遺產操作問題問我,其實我實在百感交集,
一來非常高興有人如此重視我的意見,但又得知blog友失去至親,這不是好事情,同時給出的意見可能對你家庭影響深遠,責任重大。
 

其實我一直認為,單看任何單一個案,都很難給出高明意見,我很不贊同什麼財務策劃師,聽到別人如何就指點路線,建議買什麼基金之類,其實要作一個有效的投資計劃,需要照顧的地方多的是,能做到最到位的始終是你本人。
 

就拿你的個案為例,家人的現金流狀況如何呢?即收入支出多少?有否其他積蓄?工作穩定嗎?有買入其他保險嗎?家人(包括你)的財商如何?有否「月光族」的性格?甚至好賭之類?有否把你想預見的保障化為一些數字?例如要多少金額你才覺得足夠?如何達成?計劃如何?
 

再者,是看看你懂什麼,能用什麼投資工具,有人精通物業買賣,有人精通股票,有人精通債券、基金、黃金、定期之類,無話那一套投資是最好的,就算我今天建議你可以把全副身家放到穩當的股票(如盈富基金),但日後的操作你還是不知如何,大市每天升跌,你可能會見跌沽、見升買,眼見股息又不及人民幣定期吸引之類,久而久之可能不行了,原因是當中財務知識及重點是需要當事人掌握的,旁人只幫得一時。
 

100萬,相對你將會作為一位大學畢業生來說,實在不是太多,假設你一生工作40年,人工就前面低後面高,平均3萬5元(這個數字對有成就者已經相對低),你一生都能賺1680萬元,所以不要想著100萬很多,要用這100萬養家母,這個思維有點局限了發展。
 

不如先增值財務知識,直到有信心能輕鬆駕馭這筆錢再操作,讀個學士都只需3、4年,要增進足夠財商去好好操作這個100萬你覺得兩年不足夠嗎?兩年的投資回報是多少呢?就算什麼也不做都未必損失很大,先把這些當成是修煉成本,要不然賺不到時,反蝕了大部份不是更不值嗎?
 

寫了一大篇,我都沒有實質操作告訴你,因為直接指指點點對你未必好的,所以能做的是盡量希望開闊你的眼界,到時出來工作不久,有足夠財商,又有這筆錢作起步,應能更事半功倍的。
 

最後想請問你,會否同意我貼出內容,讓多些blog友也能討論及給點意見。
 

想起一篇文章,不知內裡概念對你有沒有幫助:
 
遺產好安排


Olivia回覆:

止凡兄:
首先感謝你對個陌路人肯花心思為我解釋。歡迎把內容公開,讓更多人給予意見:)


目前我的主要收入是在financial printing做part time 和幫學生補習,average能賺八千多。因為工作需要,
會看很基本的財務報表,但財商知識仍是非常不足。
 

曾想過用月供股票方式購買優質藍籌股收息,以平均成本法減低因經濟周期變動帶來的風險。原屬意內銀股,但不少如939、 3988都接近升上52周高位,現在入市似乎又不是時機。
 

現在想來想去,好像兌換rmb,再於內地購買理財產品(保本)好像最好的選擇。很想請教您的意見!
 

再次感謝您無私的分享!
Olivia


止凡回覆:

Olivia,
原來你還未畢業已經每月能賺八千多元,的確厲害。

 

月供股票是不錯的方法,正如你所言,是可以以平均成本法去減低股價周期變動影響,然而,重點是所選的必須是長遠優質股,操作亦要長期進行才有威力,即持之以恆月供三五七年後,你就會發現這組合能經得起風浪了,這樣的長周期操作之下,就算在52周高位開始亦問題不大。

我所說的重點是選股,你認為內銀股是優質,你覺得如何優質呢?
多支內銀又如何選擇呢?原因何在呢?這些優質又能否保持呢?這些都是你需要問自己的問題,常說話要增進財商,回答這些問題的能力是其中之一。
 

至於兌換人民幣買內地理財產品,其實理念一樣,如果你還未能肯定自己的操作正確,還七上八落的話,不用急著一時吧。
讓我有時間分享這篇email,希望更多blog友能給意見吧。

 

謝謝
止凡


後記:

其實我收到這個email時,在想為何Olivia會發給我,是我寫blog給人一個感覺像financial planner嗎?再想深入層,這100萬遺產一定是她爸爸的畢生心血,而她還未畢業,估計財商有限,亂來給予建議絕對是危險的。因此,在我的回覆內,就只能給了一些不實在的建議。

這也一直是我所相信的,投資建議最好是來自自己的,沒有別人比自己更清楚自己及家人的狀況,自己能力如何、喜好如何、知道什麼、需要什麼,還是自己決定操作比較好。就以近日最熱的「借貸」題目,其實就算我把本身的操作經驗寫得如何仔細,blog友閱畢後還是不可能照抄算數,始終每個人對不同財務工具的理解及運用都不一樣。

所以最好運用這筆遺產的方法,就是先增進自己的財務知識,到有足夠能力駕馭這筆錢時,定立好投資計劃,才好好出擊。100萬不算多,但作為理財起步者亦是不少數目,很多人怨什麼「輸在起跑線」,這100萬就正正造成了一條很好的起跑線,好好利用,必有所成。

亦有另一個可能,Olivia有機會向不止我一個blogger發問同樣題目,可能有blogger會建議作首期上車置業放租,之後再一層變幾層,又可能有blogger會建議買內銀股、REITS、盈富基金收息,又可能有blogger會建議買金銀幣,或者買ibond、做人民幣定期、抽IPO等等。每一門派都有獨到武功,然而,把武藝指導給未有內功(財商)的朋友,受者未必能好好駕馭,後果未必會好。

今天借這個email分享到這裡,看看大家又有何意見,可能是我太過保守,大家不妨可以指教一招半式予Olivia,對她又可能會好也說不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53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