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財智月刊》封面文章:小字體的困擾/奧巴馬總統正在簽署2010年的《清楚書寫法案》,要求公司處理他們那些枯燥的語言,這給了反專業術語運動最強有力的支持。

http://slamnow.blog.163.com/blog/static/199318236201203044023327/

導 讀:最新一期《財智月刊》於1月正式出刊,本期封面文章是《小字體的困擾》。在美國人們天天都會接觸各種產品和服務的說明書,或者簽訂各種合同。這其中很 多文本的內容多、充滿難懂的專業術語,更重要的是會用非常小的字體印刷。消費者通常沒有耐心讀這些內容,而其中可能隱藏了很多免責條款以及其他對消費者不 利的內容。

   布萊恩-羅勒對小字體略知一二,他是加州理工大學平面傳播學教授,他還管理著一個古怪的博物館,這裡有很多19世紀的印刷機以及500多種古老的字體。 他對複雜印刷的熱情使得他成為了這個領域的專家。他知道很多關於排字印刷的故事,不過今天他和我們談的是另一個排字史上的傑作。我們很多人對此非常熟悉, 尤其是那些喜歡高科技產品的人。羅勒說,這個設計太讓人震驚了,成千上萬的消費者不會讀它,即便長遠來看會給自己的利益造成損失。他所關心的文件就是用戶 購買新iPhone時所簽的協議。

   我們都看過這個協議,或者其他類似的東西,這是一個32頁的小冊子,你必須花30分鐘仔細閱讀才能看完。羅勒說,讀它讓我的眼睛很累,原因並不是因為充 滿了枯燥的法律術語。這個小冊子只留了八分之一英吋(0.3175釐米)的邊距,這個頁面看起來一團模糊,幾乎沒有空白區。他測量了這些字母的尺寸,這個 文件裡有一半的字母的高度只有4.5點,也就是十六分之一英吋(0.16釐米)。在形象點,就比一毛硬幣厚度多一點。他說,這是在太小了。

   羅勒指出,行間距如果小於5.5點將對眼球有害。他說:「這個文件的排版太密了,剛好超過人類最低的視覺識別範圍。」如果你覺得這些行間距或者字體大小 是個意外,那麼你錯了。羅勒說,世界上最好的排字工人設計了這些文件,並且都由法律團隊進行檢查,他們可都是每小時收費500美元的律師。

   對於排版形式,蘋果拒絕發表評論,但表示最新出產的iPhone手冊將更容易閱讀,因為有了高分辨率的「視網膜屏幕」。但是羅勒說,最讓讀者吃驚的設計 可能是手冊中大量使用大寫字母。手冊全文一共19個獨立的段落,其中包括使用Google Maps的免責聲明,以及60行的其他免責條款。

   使用大寫字母看上去可能更加友好,提醒用戶注意各種警告信息,但是羅勒說這樣做的結果恰好相反,各個段落之間將很難區分。事實上,這個領域的專家說,如 果不使用各種形式的字母,將給讀者閱讀帶來很大困難,研究表明這樣做會降低閱讀速度20%。那麼為什麼一個公司要這麼做?一位專家表示,因為他們不希望你 閱讀。

   伴隨著產品和服務一起出現的各種提示、免責條款以及法律術語已經成為了美國消費者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通常他們都會被設計成非常小的字體。這種方式在美國 有很悠久的歷史,在很多領域被廣泛使用。小字體的免責條款是美國人必須面對的現實,大多數人不得不忽略這些條款,直接簽下10英吋厚的貸款文件或者點擊同 意55頁的在線用戶協議,儘管人們不希望簽字放棄任何重要的權利。根據一項調查顯示,61%的美國消費者不會在簽字前閱讀合同條款。

   和消費者保護團體或者起草這些文件的律師交流會知道,監管者正在重新審視這種小字體免責條款,制定法律防止繼續濫用小字體。最終,基金公司必須公佈他們 對401(k)計劃客戶收取的佣金;航空公司必須在他們公佈的票價中註釋所有其他附加費用。但是批評者擔心,這樣結果會適得其反,因為會增加更多頁的免責 條款而不是減少。專家說這可能使得產品和監管都變得更加複雜,所以必須用小字體來解釋。在過去的7年裡,軟件許可證合同字數增加了40%,而平均開設一個 活期存款賬戶的免責條款有111頁。批評者說,這些法律術語讓消費者損失慘重。據估計,這些免責條款造成的額外費用,除外條款、棄權等給每個美國家庭每年 造成的損失達到2000美元,全美國每年總計有2500億美元。

   當然,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忍無可忍。根據商業改善局的報告顯示,2005年到2010年,於小字體和不清楚的合約內容相關的投訴增加了五倍。根據聯邦貿易 委員會主管廣告宣傳業務的副主管瑪麗-恩格爾表示,他們所涉及的和消費者有關的案件中有一半是因為沒有充分提示重要信息,晦澀難懂的語言能隱藏很多問題。

   德納-拉德克里夫從國家在線旅行社購買飛機票後,總會發現他的Visa卡賬單有些問題。當這位康奈爾大學商業道德學教授給這個公司電話後,他被告知在交 易結束後他同意了一個20美元的在線支付條款,他實際上籤署了一個會員計劃協議。拉德克里夫發現他並不是個例,在2006年到2008年期間,最大的三個信用卡公 司處理了大約1000萬起類似有爭議收費的資金返還。過去一年,商業改善局有1100個投訴和一家位於中部以及西南部德克薩斯州的汽車經銷商有關,他們在 折扣以及擔保條款中存在嚴重的誤導性語言。在洛杉磯地區,一家主要的衛星電視公司因為收到了4萬份起訴而獲得了D+的評級,主要是他們的促銷價以及承諾的 服務嚴重不符。

   對很多消費者保護團體而言,2011年最鬧心的事就是最高法院支持公司使用強制仲裁,這種解決糾紛的程序設計出來防止消費者告上法庭。由於支持 AT&T在無線服務合同中隱藏的仲裁條款,法院讓消費者聯合起來進行團體訴訟的願望化為泡影。批評者說,這種條款還不是最糟糕的。消費者保護團體 Public Citizen表示,在7個主要行業,包括銀行、信用卡公司、計算機製造業等,有75%的公司使用強制仲裁條款。

   約翰和米歇爾對這種新聞深惡痛絕。幾年前他們在佐治亞州的薩凡納購買了新的房產,但是很快問題就出現了,包括:門窗不合適,空調不充分,漏水,有些地方 還發霉。這些房屋銷售的時候有一個擔保合同,其中一個條款規定,解決任何糾紛都必須通過仲裁。他們提出了182個問題,而仲裁只解決了39個,比開發商願 意修理的都少。他們獲得了3200美元的賠償,而修理這些問題的費用在14000美元到20000美元之間。約翰和米歇爾都沒有讀過這個條款,即便他們讀 過也沒有注意。米歇爾說,除非你研究過,即便你看到了強制仲裁的內容,也不知道它是什麼意思。

   現在很多美國人抱怨,最大的問題是他們開始就看不到這些文字。在一個不斷老齡化的社會,副作用更加明顯,每天有10000名嬰兒潮一代的人超過65歲, 而這些人很多都會得老花眼,需要帶老花鏡。一個下午,60歲的邦妮-梅耶發現自己怎麼也看不清一份湯料的配方。即便帶上老花鏡,梅耶也無法辨認,而她對其 中的成分很可能過敏。

  當然你可以指責企業故意使用小字排版,但是企業卻認為這不是他們的錯。艾倫-卡普林斯凱是費城的一個律師,40年來他專門為金融服務公司處理消費者投訴案件,他說:「我的客戶從來沒有說通過小字印刷而不讓人們讀到條款,這在美國只是做生意的一部分。」

企業認為他們必須保護自己免於集體訴訟,一些嚴重的訴訟比如石油洩漏,煙草相關的疾病以及隆胸材料破裂等已經給一些公司造成了數百億美元的損失,他們還指出越來越多的政府監管措施也讓這些公司不得不防。

律 師勞拉-莫瑞尼斯說,投資公司Vanguard新開設一個基金的時候,她的同事會根據證券交易委員會的N-1A文件起草一份創辦計劃書,這是一份64頁的 非常具體的文件。Vanguard努力讓裡面的內容變得通俗易懂,但是莫瑞尼斯說讀起來不會輕鬆。她說,裡面的規定還會增加,因為多得-富蘭克法案對銀行 家和經紀人的限制,他們可能會增加幾百條新規定。

   事實上想濃縮太多的內容也非常困難。今年微軟獲得了Wondermark award大獎,這個獎是由一個叫Center for Plain Language的組織授予的,他們每年都會評選寫出最冗長的官樣文章的公司或者組織。今年競賽的裁判包括法律專家,溝通設計學者以及《Oxford Guide to Plain English》的作者,他們認為微軟的一個軟件許可證協議輕鬆獲勝,裡面充滿了另人費解的法律術語。微軟拒絕對此進行評論,但是位於加利福尼亞帕洛阿爾 托的計算機法律組織合夥人傑克-羅素說,這份文件真正的讀者是其他律師,而不是消費者,他們的主要目的是避免法律訴訟。

  當然也不全是壞消息,最近有很多有利於消費者的法案,對公司的信息披露做了規定。 Center for Plain Language的主席安妮特-奇科說,奧巴馬總統正在簽署2010年的《清楚書寫法案》,要求公司處理他們那些枯燥的語言,這給了反專業術語運動最強有力的支持。作 為一個私人組織,奇科希望他們所授出的獎項,包括積極的Clearmark大獎和消極的Wondermark大獎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一個在線合同數據 庫,透明實驗室也提供免費的服務,表示將把所有美國大公司和金融機構的合同轉化成通俗易懂的文字。透明實驗室的CEO,戴維-黑爾茨說創立這個機構的原因 是他為自己孩子存的100美元很快就因各種費用被扣的一分不剩。

   然而儘管可以減少合同的篇幅,但是一些公司仍然在考驗消費者是否會關注合同的內容。比如最近一則口香糖的廣告聲稱,他們的產品得到了安全呼吸委員會的認 證,並且還配有這個認證機構的官方印章。但是這個廣告的設計裡卻有一條厚顏無恥的免責條款,如果你仔細辨認,將發現在官方印章下面有一行非常小的,對比度 很低的全部用大寫字母寫的文字,「公司承認所謂的安全呼吸委員會純屬虛構」。(鹿城/編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93

摩根大通阻止股東投票同意對該行的拆分法案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773

摩根大通近日正在阻止該行股東投票同意針對摩根大通的一項拆分方案,該方案是由美國勞工聯合會"產業工會聯合會(AFL-CIO)旗下基金Reserve Fund在「倫敦鯨」事件導致該行虧損60億美元後提出的。

CNBC報導,摩根大通正在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申請刪除Reserve Fund要求拆分該行的提案。Reserve Fund持有摩根大通的股權,該基金要求摩根大通的管理層建立一個專項委員會來探尋一些可以提升股東價值的交易機會,其中包括將該行的業務拆分等選項。

根據該提案內容,新建立的專項委員會應當聘請第三方顧問在春季股東會議結束120天後做出獨立匯報。

AFL-CIO的提案認為,摩根大通的規模太大而不易於管理,該行股東將從對公司的重組中獲益。

在摩根大通的法律顧問SEC遞交的信件中顯示,AFL-CIO的提案含糊不清,並且充滿了誤導和虛假信息,應當被阻止,因為這涉及到了摩根大通的正常業務,SEC有權將這類提案排除在外。

摩根大通CEO戴蒙週四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沒有任何理由拆分我們的銀行,我們共有4項主要業務,都運轉非常良好。這些業務之間有很強的連繫,也沒法拆分。此外我們有很高的資本回報率,連續第三年創紀錄的盈利,所以很顯然拆分沒有任何理由去實行神馬拆分。」

據悉美國銀行,花旗和摩根士丹利等機構都遭遇了類似的拆分訴求。

摩根大通和SEC發言人均拒絕對此置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309

說史130909傑弗遜傳(34) 禁運法案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3/09/09/%E8%AA%AA%E5%8F%B2130909%E5%82%91%E5%BC%97%E9%81%9C%E5%82%B334-%E7%A6%81%E9%81%8B%E6%B3%95%E6%A1%88/

說史130909
傑弗遜傳(34) 禁運法案
朝日執筆

〈美國簡史番外篇〉: 天才傑弗遜和他的對手們(十七)1807《禁運法案》Embargo Act of 1807

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上回講到,英美之間對「中立貿易權」的不同理解,導致兩國關係日見緊張。就在這時,發生了「切薩皮克號事件」,英國戰艦的行為,完全視美國的主權和尊嚴如無物。事件引起美國全民的極大憤慨,傑弗遜命令駐英大使門羅向英國作出「嚴正交涉」,但卻遭到英國政府的冷待。傑弗遜憤然將大使門羅召回,以示抗議。

不過,英國政府對傑弗遜召回大使的行動,似乎並不在乎。就在門羅離開英國幾天後,1807年11月11日,英國頒佈了一條新的「樞密令」。在海上,所有以除英國外任何歐洲港口為目的地的船隻,均會成為捕獲的目標。也就是說,所有美國商船只能先到英國港口「完稅」,才能繼續將貨物運往歐洲各地。法國不甘示弱,立即作出作反制,拿破崙頒佈《米蘭勅令》,宣稱將會沒收一切來自英國及其殖民地港口的船和貨,甚至在公海上曾與英國船隻「有所接觸」者,均在捕獲之列。這令美國的商人左右為難,最慘的是,他們的船往往在海上被英國軍艦搜查敲詐過後(也就是「有所接觸」),還要擔心被法國人捕獲。

得知英法這個最新的動向,傑弗遜立即召開內閣會議,商討如何處理此一危機。擺在眼前的只有三條路,其一是按兵不動,什麼是也不做,但這樣讓對方為所欲為,等同是向英國投降。其二是與英國開戰。一直以來,傑弗遜的「反英」形象非常鮮明,現在舉國上下仇英情緒高漲,傑弗遜完全可以藉機向英國宣戰。不過,傑弗遜素來不尚武力。況且雙方力量懸殊,如此「寧為玉碎,不作瓦全」,雖然「有型」,卻顯然並非理性務實之舉。傑弗遜於是決定採取第三個辦法—- 對英法兩國實施禁運,斷絕與歐洲的一切貿易。不久一項相關的《禁運法案》就在議會中被提出,並開始展開討論。

其他閣員對總統的決定都表示贊同,只有財政部長 加勒廷對此表示憂慮。他認為短時間的禁運,他個人可以接受,國會也較容易通過。然而,若禁運一直持續下去,將對國計民生造成巨大的影響。若然如此,他本人更傾向痛痛快快地和英國打一場,無論輸贏,都足以對國內的輿論有所交待。這位「忠臣」在國會就《禁運法案》討論期間,寫信給傑弗遜總統闡明他的立場:「政府實施任何政策,造成的損失往往都會比預計大得多。政治領袖冒險插手管理別人的事,並似乎覺得自己會做得比別人更好,這一點尤其值得三思。」*** 他是在提醒他最尊敬的總統,小心不要讓政府過度膨脹,對「自由」造成損害。

傑弗遜當然明白加勒廷的苦心,但同時也認為「禁運」作為一種「和平的強制手段」,已是沒有辦法之中最好的辦法了。在加勒廷給他寫信的同一天,傑弗遜也向參眾兩院發表了一份諮文,游說議員們通過「禁運政策」。傑弗遜在該份諮文中指出,首先,美國必須秉承自華盛頓以來的「中立外交」原則,與英國交戰,等同捲入了歐戰的漩渦,這正是美國一直以來極力避免發生的事;其次,現在除了英國以外,法國同樣實施了損害美國貿易的措施,「禁運」能令英法同時失去美國的產品和市場,對兩國造成經濟壓力,「這是替代戰爭和投降的唯一手段」;其三,伯爾的陰謀雖然失敗,但卻為國內形勢帶來不安,此時實在不宜發動任何軍事行動。況且,自從「的黎波里之戰」後,美國的軍備已幾乎已消耗殆盡,而且也沒有任何添置軍需物資的預算,這些也確是實情。

在參議院的辯論過程中,有聯邦黨人試圖設法拖延法案的通過。然而,老阿當斯總統的長子,聯邦黨籍參議員 小阿當斯John Quincy Adams卻在這時主動表達對傑弗遜總統的支持,並成功說服他的黨友放棄「拉布」。結果,就在傑弗遜的諮文送抵的當天,參議院以22比6通過了法案,並在五小時內將法案送到眾議院。小阿當斯在幾個月後轉投了民主共和黨,後來更獲共和黨推舉參加大選,並成為美國第六任總統。

然而,有點讓人意外的是,在眾議院內主要的反對聲音竟是來自民和共和黨內部。自從拿破崙稱帝以來,民主共和黨對「法蘭西帝國」的仇視,比諸他們長久以來不滿的大英帝國,有過之而無不及。眾議院裏來自南部的民主共和黨大老,對傑弗遜的「禁運法案」表示反對,他們認為這完全是向法國「諂媚」的表現。本來已差點遭人遺忘的聯邦黨亦隨即跟著起哄,調侃傑弗遜始終還是對法國「念念不忘」。不過,支持總統的議員終究還是佔了絕大多數,1807年12月21日,也就是參議院通過議案的四日後,眾議院也以82比44通過了議案。

傑弗遜對法案得到如此大比數的支持,也感到非常詫異。後來著名的記者和歷史學家 阿當斯Henry Adams這樣描述傑弗遜這一次在議會的勝利:「只是提出了建議,沒有警告,沒有爭辯,也沒有宣揚,只是平靜地講出了事實……成功地讓國家進行了一次 “和平抗爭”的實驗。傑弗遜的勝利是一個奇蹟!因為沒有人不知道禁運的危險。一個自由的國族需要預知政府行為的動機和重大法案的後果,有智慧的人不可能容忍欺詐!」

法案的內容並不複雜,簡單來說就是除了「由外國政府武裝」的船隻外,禁止任何船隻由美國港口出發,駛往外國港口。法案沒有明文禁止任何船隻入境,但由於「准入不准出」,其實也間接等於禁止外國產品入口了。根據傑弗遜自己後來解釋,他提出「禁運」的真正目的是想保護美國的商船。英法兩國雖然肆意地捕獲往來船隻,但總有「不怕死」的美國商人,難抵厚利的誘惑,不惜在猛虎和惡鯊利齒縫中冒險。與其在外面讓人截獲,還不如我們自己先將他們欄住。否則若被英法捕獲的美國商船持續增加,則國內主戰的輿論也會持續升溫。對於兩大強權早已失去理性的爭鬥,美國實在奉陪不起!

傑弗遜希望以「禁運」來保護船主、水手和貿易商人,不過他們也正是反對禁令最為賣力的人。在他們的眼中,禁令的結果與總統所期望的正好相反,其對商業和航運造成的打擊,甚至比英法軍艦的抄截更大。出海固然要冒被英國軍艦捕獲的風險,但沒有貿易,卻連飯也沒得吃。

傑弗遜雖然向來強調「以農立國」,但在他的第一次就職演說中,就曾經提出:「我們必須全力發展農業,以及它最重要的助手──商業!」同時,更非常「現代」地提出了美國的「四大支柱產業」──農業、商業、工業、航運。這種提法固然有政治上「大和解」的考量,但也表明傑弗遜其實很清楚單靠農業不能支撐整個美國。事實上,南部和西部的農業區域已開始轉型,除了傳統的個體自耕農外,出現了一批擁有大量黑奴的大型莊園,種植的都是棉花等出口導向型作物。***商業、航運與農業之間確實已經密不可分。

相比起1807年,美國在實施禁運後的1808年,出口總額下跌了八成,進口額跌了六成。商業重鎮新英格蘭是重災區,僅紐約一地,已有近一百二十家公司破產,超過一千二百人因欠債而入獄。航運業所受的打擊也許更為致命,五萬多名水手和一萬名機械技工因《禁運法案》而失去工作,短短一年內航運業的純利損失高達1225萬美元,正好與不久前買入整個路易斯安的價值差不多。政府關稅接近零收入。航運業接近完全崩潰,曾經繁榮一時的新英格蘭港口,如康涅狄格的 紐哈芬New Haven,經過一百年後才回復原來的人口;麻薩諸塞的 紐伯里波特Newburyport,更是到了今時今日還沒有恢復當日的規模。

北方賴以為生的商業和航運固然一片死「寂/直」,南方的「支柱產業」—- 農業也同樣受到相當嚴重的打擊。除了乳製品外,當時美國幾乎所有的農業都是出口導向的。在《禁運法案》通過後僅僅三個月,小麥(糧食)價格已跌了四分之一,煙草(奢侈品)價格更跌了超過一半。相對於商業,農業屬於「低增值」產業,這樣的跌幅已足以要了農夫們的命。無論是南部的莊園主抑或西部的拓荒小農,同樣蒙受慘重的損失。因為即使他們肯按照賠老本的「市價」沽出,單靠美國的城市也沒有足夠的消費力,吸收產出過盛的棉花和煙草等經濟作物。

價格同時暴跌的還包括土地和奴隸等「生產資本」。在過去幾年,國外市場對農產品的需求飛速增長,農作物價格水漲船高。有很多農場主為了擴大產出,都作了巨額貸款以購買土地和奴隸。《禁運法案》生效後,資產大幅貶值,外國市場卻在一夜之間完全消失,這對農場主們來說,不啻是滅頂之災。連傑弗遜總統本人亦不能倖免。傑弗遜本來就不太善於經營,他的莊園向來也只有微利,又怎堪如今這一番的折騰?1809年當傑弗遜卸任總統時,其莊園累積負債已達二萬五千美元(折合今日近十億美元),這甚至成了傑弗遜晚年財困一個主要原因。

《禁運法案》無疑是一記「未傷人,先傷己」的「七傷拳」。現在自己受到重傷已經非常清楚了,那「傷人」的目的又能否達到呢?不同的文獻和資料記錄都表明,《禁運法案》在執行方面是成功的。1808年,當棉花的價格在美國跌了三分之一的同時,在英國卻上升了七成。工業產品的價格在英國下降了一成,按理在美國應該會上升。不過,事實卻正好相反,因為美國人根本沒有錢消費,貴價工業品即使割價也仍然滯銷。一年之間,英國的工廠因為缺乏原料,加上出口萎縮了足足三分之一,紛紛陷入困境,甚至倒閉。要求撤銷樞密令的聲音此起彼落,甚至令政府倒台,提前大選。

《禁運法案》似乎對英國真的產生了巨大的效果。然而,只是一年的光景,形勢卻出現了戲劇性的變化。就在1808年,原本臣服於法國的西班牙,爆發了反抗拿破崙暴政的起義。西班牙及其美洲屬地,很快就取代了美國,成為英國新的貿易夥伴。英國的商人和工業家,也很快就忘記了過去一年的匱乏困境。根據上面提到的歷史學家阿當斯計算,《禁運政策》對英國僅造成大約五百萬美元的淨損失,這對大英帝國這樣的超級大國而言,實在不痛不癢。

傷不了主要的目標英國,那次要的目標法國又如何?的確,由於缺乏制海權,長久以來法國及其殖民地之間的往來,都相當仰賴「中立國貿易」的協助。《禁運法案》通過後,法國同樣面對農產品滯銷,以及因原料缺乏而導致的工業衰退。小麥和葡萄酒的價格暴跌近半,棉花的價格卻成倍上升。

法國接連失去了英國、殖民地、美國,以至西班牙的市場,拿破崙大帝面對這個棘手的局面,採取了非常的應急手段。他決定加強對意大利的控制和掠奪,以彌補來自西線的損失。除了北邊和法國相鄰的一邊外,整個意大利都被嚴密的海關壁壘圍得密不透風。拿破崙與意大利王國「簽訂條約」,雙方「互通有無」,例如意大利以「合理價格」向法國購買大量(滯銷的)糧食、亞麻和絲綢,而意大利出產的呢絨和棉織品,則只能出口到法國。

透過對意大利的瘋狂盤剥,拿破崙總算是止住了國內的經濟衰退。另外,拿破崙還藉《禁運法案》之機發了一筆意外之財。他聲稱為了支持「好朋友」傑弗遜的禁運措施,派人到港口沒收了所有冒險到達法國的美國船隻。顯然,《禁運法案》對法國的影響同樣遠遜預期。

上述由《禁運政策》造成的國內外形勢,讓早已近乎銷聲匿跡的聯邦黨,獲得了死灰復燃的機會。畢竟,1808年正是大選之年。他們在報章上發文,指控「禁運政策」是以南方為基地的民主共和黨,意圖壓制東北商業中心的一個陰謀。
聯邦黨籍參議員,曾在華盛頓總統時期,擔任國務卿一職的 碧克靈Timothy Pickering,更發表了一封公開信,說傑弗遜根本就是拿破崙的傀儡,而《禁運法案》則是他替法國對付英國的工具。法案的目的就是要徹底消滅海運行業,讓向來賴此為生的新英格蘭陷入絕境。

在聯邦黨煽動性的宣傳下,不少受禁運措施影響而蒙受損失的商人、船東、水手和工人,接連組織遊行示威,要求終止《禁運法案》。僅1808年一年之內,傑弗遜就收到二百封反對禁運的請願信。聯邦黨人在匿名信中不斷用惡毒的文字攻擊總統,甚至有人在信中對傑弗遜作出死亡恐嚇。

傑弗遜堅持認為,禁運是戰爭以外應對危機的唯一手段,而戰爭卻是他一直極力避免的。在他的八年任期內,美國經濟相比「聯邦黨時期」大幅改善。他領導美國償還了幾乎全部的國債,同時賦稅卻下降了不少。除此以外,傑弗遜還開展了改善全國交通和通訊系統的建設工程。他不希望以上種種來之不易的成果,因為爆發戰爭而毁於一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283

說史130912傑弗遜傳(35) 經濟轉型與禁止奴隸進口法案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3/09/12/%E8%AA%AA%E5%8F%B2130912%E5%82%91%E5%BC%97%E9%81%9C%E5%82%B335-%E7%B6%93%E6%BF%9F%E8%BD%89%E5%9E%8B%E8%88%87%E7%A6%81%E6%AD%A2%E5%A5%B4%E9%9A%B8%E9%80%B2%E5%8F%A3%E6%B3%95%E6%A1%88/

說史130912
傑弗遜傳(35) 經濟轉型與禁止奴隸進口法案
朝日執筆

〈美國簡史番外篇〉: 天才傑弗遜和他的對手們(十七)1807《禁運法案》Embargo Act of 1807

對於惡言的咒罵甚至恐嚇,傑弗遜可以置之不理。東北部不斷的遊行和示威,他也能夠應付。然而,禁運令聯邦各州甚至民主共和黨內部出現分裂的迹象,新英格蘭地區的若干市鎮議會內,開始有人發出要脫離聯邦的聲音,這一點讓傑弗遜不能不擔心。與此同時,財政部長 加勒廷向總統報告,越來越多商船不惜違禁突破海防,前往歐洲犯險,令《禁運法案》漸見失效。他希望傑弗遜考慮清楚,「禁運措施」究竟應否繼續堅持下去。

傑弗遜確實有點惆悵,不過讓他稍感欣慰的是,《禁運法案》造成的似乎也並非是一面倒的壞影響。在一片的指罵聲中,他看到美國轉型的契機。
美國宣告獨立已經超過三十年了。然而,在這一段說來也不算短的的日子裏,這個紮根大洋彼岸的新生國度,始終沒能擺脫對歐洲,尤其是英國的經濟依賴。在對外貿易上,美國出口的都是農產品和其他生產原料,入口的卻是「高增值」的英國工業品。顯然,根本還停留在「剝削式殖民地貿易」的階段。

要實現經濟上的「真正獨立」,美國必須有自己的本土工業。非常諷刺地,這正是積極「親英」的漢密爾頓,一生追求而不能達成的目標。南方是根深蒂固的農業基地,「現代資本家」都集中在北方。只是,在1790年至1807年間受因拿破崙戰爭而帶來的暴利所驅動,幾乎所有的北方資本都投放到航運業,運出原料,運入成品。結果,連國內的農業都逐漸變成「出口導向」,而以英貨為主的歐洲工業品則充斥著美國市場之內,國內工業的生存空間受到嚴重擠壓,根本無利可圖。這對美國本土工業的發展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越窮越見鬼。

《禁運法案》生效後,雖然沿岸的港口城市出現了一片的蕭條,但卻為美國的本土工業提供了一個發展的機會。誠如聯邦黨人尖酸的諷刺,浮誇靡奢之風已一如總統所願,大大收斂了。不過,過慣了「現代時尚」的生活,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就這樣回過頭來。「來路工業品」已在市場上消失了,若還想繼續穿著時髦的紡織品,戴上優雅的帽子,美國人就得自己動手生產了。

歷史教科書往往都將美國本土工業的萌芽,肇始於1812年爆發的英美戰爭。其實,美國本土工業的興起,在《禁運法案》期間,已經初露端倪。在《禁運法案》實施之前,美國國內以公司名義登記的工廠屈指可數。不過,根據國務卿 麥迪遜的報告,1808年,有七家製造廠註冊成為公司,次年更有二十六家工廠公司化,其中有十八家是紡織廠。這個發展趨勢一直持續至英美戰爭,到了戰爭尾聲的1814年,公司數目達到128家,其中105家是紡織廠。

「禁運政策」令資本從航運業流向方興未艾的製造業,沮喪的船主們搖身一變成了雄心萬丈的工業家。不但在新英格蘭,還有中部沿岸以至近南部的北卡羅萊納,都出現一間間的紡織廠、造紙坊和煉鐵場。工業的興起除了體現在廠房數目的增加外,也見於資本規模的龐大。例如1809年由波士頓商人成立的「新罕布什爾皮革公司」,投放資金達十萬美元(折合現在超過四十億美元)。又如根據財政部長加勒廷1810年的報告,當時全國共有842間製帽工場和作坊,總年產值已超過一千萬美元,相當於今日的四千多億美元。

雖然總體而言,這些新冒起的製造企業,規模和資本還是相對較小,但國內「資本轉化」的現象已經非常明顯。可以說,美國的產業形態,已經開始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這就是建國之初漢密爾頓憧憬的美好願景,同時也是傑弗遜最不希望看到的結果—- 美國終於向一個工業國邁進了!諷刺的是,這個結果卻是由傑弗遜本人所倡導的《禁運法案》「一手造成」!

傑弗遜明白《禁運法案》對美國造成了極大的傷害,面對來自各方的壓力,他希望得到議會和人民的諒解。在最後一次向國會發表的國情諮文中,他將國內工業的日漸發展描述成一個正面的轉變。 傑弗遜並向國會匯報了自己在這八年來的政績:美國製造業冉冉發展,逐步擺脫了對英國的依賴,實現了真正的獨立;在聯邦黨時期大舉發行的國債已經幾乎還清,美國財政空前穩健;美國已擁有由超過一百艘戰艦組成的「(美國)史上最強海軍」,雖然與其他大國相比仍有相當距離,但靖海澄疆,保家衛國還是綽綽有餘。

對於備受爭議的《禁運法案》,傑弗遜並未在諮文中對反對的聲音予以回應,也避談禁運帶來的種種問題,他只是強調,在美國仍未得到應有的尊重前,禁運必須繼續下去。
儘管不少民主共和黨的議員,都明白傑弗遜的苦心,但為了回應民意,由民主共和黨控制的國會還是持續通過了幾條法案,對《禁運法案》作出「修訂」。至於聯邦黨,對此當然是死咬不放,以《禁運法案》「禍國殃民」發動宣傳攻勢,以圖重整他們在東北部以至全國的勢力。

不難發現,無論民主共和黨人抑或聯邦黨人,大家在這段時間都顯得異常敏感和活躍。因為1808年的年底,美國將會舉行第六次的總統大選,選出這個國家在未來四年的領袖。

有一個似乎頗為廣泛的誤解必須首先澄清。***
不少人都以為自美國建國以來,就已有擔任總統不得超過兩屆的規定。甚至以此「錯誤」為基礎,進一步「老屈」 小羅斯福Franklin.D.Roosevelt之所以能在1933年至1945年間,連續擔任總統達十二年之久,乃因為其為「戰時總統」云云。這個在「中文世界」廣為流傳的誤解不知從何而來,因為在「英語世界」似乎沒有怎麼聽過這樣的說法。不過,事實是在1951年規定「總統最多只能連任一次」的《憲法第二十二修正案》通過前,總統「不尋求第二次連任」,並非一個憲法、法律的規定,而只是一種傳統,一個慣例。建立這個「傳統慣例」的人,正是華盛頓和傑弗遜。

傑弗遜幾乎在首次當選的一刻已經認定,總統任期不應該超過兩屆。一個偉大的政治家無限期地統領著國家,對他本人和國民都會是一場災難。無論多麼偉大的人,他的睿智和警醒之心都是有限的,八年已是一個極限。一個偉大的國家,絕不會只有一個偉大的人,人民總能找到另一個睿智和警醒的人,繼續領導國家。

傑弗遜步武他最尊敬的 華盛頓將軍,決定不再參加1808年的總統大選。人們總是說,華盛頓總統創造了總統只任兩屆的傳統,但卻往往忽略了另一樣重要的事實—- 傳統之所以成為傳統,不在於有人先行,而在於有人跟從!從這個角度來看,真正「創造」這個傳統的人,不是華盛頓,而是傑弗遜!

不過話說回來,華盛頓和傑弗遜的決定,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當總統實在是太辛苦了!這八年的「苦役」已令傑弗遜心力交瘁,更令他的財務狀況備受壓力。當時擔任總統一職,開支是非常巨大的。華盛頓幾乎是「美國首富」,卸任時也驚嘆身家少了一截;阿當斯則慶幸有賢內助 阿碧佳為他打理業務,加上任期只有四年,總算還撐得住。至於傑弗遜本人,雖然也算是系出名門,家底豐厚,但他向來不善經營,所以即使生活異常儉樸,還是入不敷支。要是繼續當總統的話,恐怕可真要傾家蕩產了。

傑弗遜決定不再競逐連任了,民主共和黨需要一位新的總統候選人。黨內的三人都表示希望成為新一屆的總統,他們分別是國務卿 麥迪遜James Madison、副總統 克林頓George Clinton和剛從英國回來,現正擔任總統秘書的 門羅James Monroe。最後黨內選擇了人稱「憲法之父」的麥迪遜為總統候選人,而讓克林頓競逐連任副總統。

有見於《禁運法案》在美國社會上造成的巨大爭議,聯邦黨人認為這是他們捲土重來的最佳時機。來自南卡羅萊納的 平克尼Charles.C.Pinckney已是第四次為聯邦黨問鼎總統寶座了,他的拍檔和上屆一樣,是來自紐約的 魯夫斯.金Rufus King。

正當兩黨候選人密鑼緊鼓,為1808年選戰展開宣傳攻勢時,傑弗遜把握機會,利用他餘下的任期做了一件意義重大的事—- 推動禁止奴隸進口的法案!
這項偉大的功績在後世的歷史書中並沒有得到應有的評價,這也許是因為法案雖然獲得通過,但傑弗遜卸任後,在執行層面卻沒有獲得很好的跟進,以致奴隸走私還是半公開的繼續進行。而且,法案並沒有廢除國內的奴隸買賣,當然更沒有廢除「奴隸制」。透過「自然繁衍」,國內的奴隸供應仍是源源不絕。不過,這法案本身還是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雖然傑弗遜本身也蓄有不少奴隸,但作為人權主義的代表,傑弗遜向來反對「奴隸制」—- 有人會覺得這樣非常偽善。然而,馬克斯的親密戰友,共產黨宣言的重要撰寫人恩格斯,不也是一個資本家嗎?巴菲特也不只一次表示,自己賺巨利卻只納小稅,實在「太不公義」!作為制度的「既得利益者」,一樣可以對「制度」作出「公義的審判」。而且,傑弗遜選擇在這個時候推動禁止奴隸貿易的法案,顯然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奴隸制在英國一直都是非法的。*** 然而,當英國人在北美大陸建立殖民地時,卻把這個「邪惡的制度」引進到這片土地上。 北美的有識之士向來是傾向廢奴的,早在1776年,傑弗遜在《獨立宣言》的原稿中,就有一段是對英國將邪惡制度引進新大陸,並多次運用「皇家否決權」壓制殖民地各種試圖限制或禁止「奴隸制」的法案,予以強烈的譴責。這一段內容最後雖然因(「以奴為生」的)南卡羅萊納反對而被刪除,但其中的精神卻可視為當時菁英階層的某種共識。

事實上,在獨立戰爭過程中,北方各州已基本上廢除了奴隸制,而南方也通過了若干改善奴隸待遇的法案。*** 維珍尼亞三傑──華盛頓、傑弗遜、麥迪遜都曾公開發表廢奴的主張,並在南方的中產知識分子中引起迴響。
不過,自從1793年,麻薩諸塞機械工程師 惠特尼Eli Whitney發明了超高效能的軋棉機,*** 激增的需求令棉花種植超越了早期最熱門的煙草,美國南方搖身一變成了世界性的「棉花王國」。 一望無際的棉花種植園,對勞動力的密集需求讓所有的「廢奴主義」都成了空話。 傑弗遜明白再高喊「廢奴」未免不切實際,但至少應該試圖阻止這個制度的蔓延。在《禁運法案》期間,他終於找到機會了。

長久以來,雖然「奴隸制度」在英國屬於非法,但英國商人卻一直從事獲利甚豐的「大西洋奴隸貿易」。不過,自從十八世紀末開始,向來靠包括「奴隸貿易」在內的「三角貿易」大賺特賺的英國,有感時移世易,開始覺得與其把非洲當作「奴隸產地」,不如視為「新興市場」來得劃算。1807年,終於抵不住國內衛道之士的長久抗爭,宣布廢除「奴隸貿易」,並搖身一變成為「人權戰士」,譴責其他買賣奴隸的國家—- 自己膁不了的,別人也不能賺!同年,在美國第四大城市,位於「蓄奴大州」南卡羅萊納的 查爾斯頓港Charleston,發生了兩船黑奴因拒絕上岸,絕食抗爭而死的事件。寧死不為奴,非常悲壯!北方的「親英派」趁機高唱「普世價值」,某程度上為傑弗遜創造了輿論的基礎。

然而,反對聲音其實主要還是來自南方,因為「奴隸」是南部大莊園的主要生產工具,是莊園主賴以為生的資本。幸而,現在只是禁止奴隸入口,並不是禁止買賣,更不是禁止使用奴隸,他們對此的反應不大。甚至乎,因為《禁運法案》的實施,導致奴隸價格暴跌,現在傑弗遜推出的法令禁止奴隸入口,有助於穩定「資產價格」,對他們來說更是一件好事。就這樣,1808年《禁止奴隸進口法案》,以《禁運法案》補充的名義,竟在沒有太大阻力的情況下,順利於國會通過了!

傑弗遜不失時機地完成了他任期裏最後的一項工作,現在可以全心全意地協助麥迪遜和民主共和黨籌劃年底的總統大選和國會選舉了。
究竟人民是否會因為不堪《禁運法案》的苦果,選擇離棄民主共和黨呢?聯邦黨的「絕地反撲」能否得償所願呢?傑弗遜卸任後是否從此退出歷史舞台呢?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285

眾議院通過削減食品券法案 美國窮人未來10年少獲390億美元援助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7444

當地時間週四,美國眾議院以217比210票通過削減食品券法案,未來10年,美國窮人獲得的食品券資助將被削減390億美元。

這一削減規模,幾乎是眾議院6月份曾否決的法案中描述的規模的兩倍,也遠超參議院今年早些時候通過的削減規模——約45億美元。

該法案將讓300萬人失去食品券資助,85萬人獲得的資助金額變少。

此前,美國總統奧巴馬反對通過該法案,認為這會減少對窮人的援助。時值美國預算鬥爭最激烈階段,該法案的通過,無疑給當前緊張氣氛火上澆油。

先瞭解下什麼是食品券:

食品券是民間說法,官方說法是營養補充援助計劃[Supplemental Nutrition Assistance Program,簡稱SNAP]。通過這一些計劃,美國窮人可以獲得資助,免於飢寒。

參議院多數派領導人Harry Reid批判稱:

眾議院的共和黨議員投票斷了飢餓人群、低收入人群的營養援助,這是可恥的。參議院將永遠不會通過這種可惡的、懲罰性立法。

國會農業委員會成員、共和黨議員Mike Conaway稱:

我們不是想取消SNAP,通過該法案的目的是將SNAP限制於對有資格的人群生效。我們要掃除SNAP的漏洞,防止有人利用它。

民主黨眾議院全部對該法案投了反對票,15位共和黨眾議院也投了反對票。

據美國農業部數據,SNAP的花費在過去10年狂飆直上。2001年,SNAP資助了1700萬人,花費150億美元。然而到今年6月份,已經有4780萬人接受了SNAP的援助,SNAP每年花費也已上漲到了750億美元。

共和黨議員表示,通過該法案,可以將SNAP限制用於真正有需要的人群。

截至今年6月,涉及SNAP計劃的家庭已經上漲到了約2300萬戶,平均每月增速約為4.6萬戶,觸及歷史最高記錄。

然而,每戶每月受益約為274美元,逼近歷史最低水平。下圖黃線表示每戶每月收益水平,柱狀圖表示受援助家庭數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489

首位茶黨成員表態支持「清潔版」支出法案,結束政府關門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8861

美國眾議員Dennis Ross表示他將支持不包含修改奧巴馬醫改方案內容的大範圍政府開支協議,成為首位公開表達支持態度的茶黨成員。共和黨內部的保守派系茶黨被媒體認為是導致美國政府關門的罪魁禍首。華爾街見聞此前報導,正是在茶黨等保守勢力壓力下,眾議院議長未將本來可能通過的議案提交眾議院表決,這導致了政府的關門。

Ross被認為是眾議院最保守的議員之一,他表示自己改變立場是由於政府關門並不能改變奧巴馬醫改。而關門也會傷害共和黨。

Ross在採訪中說到:「我們輸掉了撥款法案的鬥爭,我們需要向前看,在債務上限問題上獲得我們想要的結果。」

其他茶黨支持的眾議員,包括Jim Jordan和Mark Meadows,仍然不願妥協。眾議院議長博納表示結束政府關門需要民主黨參與談判並接受對奧巴馬醫改的修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249

瑞士「限公司高管工資」法案告敗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4828

上週日,瑞士舉行全民公投,「1:12提案」以34:66的得票告敗。該法案限制公司高層收入為底層員工收入的12倍,旨在減少公司巨頭們的收入從而提高「窮人」收入。瑞士曾被稱作「資本家的天堂」,如今公眾對於高工資人群的態度發生轉變——即便在瑞士這樣中立的國家,人們對於社會不平等仍感憤怒。

此計劃的建立者,David Roth表示他期望公司高層的工資可以下調,而這些錢應被用作支付低收入員工的工資和投資於公司的未來發展。而反對者認為這樣的法案限制公司僱傭人才、使公司遷往海外,會使得社會保險繳款和高額稅降低,因此危害國家經濟。投票前,瑞士企業的高層們曾發出警告,如果該法案通過,他們的公司會遷離國家。

近些年來,瑞士關於類似的想法有激烈的討論。今年三月,瑞士剛以70%的比例通過了法案,使得股東每年可以投票來決定經理們的工資(被稱作「抗大佬提議」)。有人期待,「瑞士或許會產生世界上最激進的平等政策。」

儘管法案失敗, Roth仍對其積極意義有信心,「當然(計劃告敗)我們很失望,但是我相信我們還是取得了一些成就。一年前,反對者在為高薪辯護,而現在沒有人這樣做了。沒有人敢說百萬薪水就是理所應當的。」 而Deborah Warburton表示,此法案已經在歐洲其他地區得到了共鳴:「如何使公司高層公司更加公平合理也是一個非常現實需要考慮的因素。」

目前很多瑞士公司高層低層收入比超過100:1。據報導,瑞士製藥企業巨頭,羅氏集團首席執行官在2012年收入為1390萬美元,而該公司最低工資僅59000美元,形成236:1的巨大差距。

而此法案背後有一個更加激進的點子——給每人每月以2500法郎(相當於2800美元)的最低收入。而想要拿到最低收入的唯一條件:成為瑞士成年公民。此計劃很可能將於2016年初進行投票。

瑞士,這座資本家的天堂,以其秘密銀行、低稅率和多金的特點著名。而如今「天堂」命運的大逆轉與瑞士的政治系統有直接關係。瑞士政府基於聯邦式架構(26個州各有獨立主權),擁有卓越的直接民主系統。民眾可以向瑞士聯邦憲法提出意見,如果獲得10萬人簽名,則必須舉行公開投票;而如果雙重多數的代表同意,則該法案可被寫入法律。

最近這樣的提議扎堆出現究竟意味著什麼?

David Roth說,「瑞士以前的人們很少會炫耀自己的財富。30年前他們比較謙虛低調,而當時的最高最低工資的比例為6:1」。幾十年來,在全球化的發展下,瑞士產業擴增,標準工資和高層的工資都相應提升。五年前,瑞士在金融危機期間相比於其他歐盟國家失業率極低,而平均工資很高。在近五年內,公眾改變了對於銀行家的認知。「以前銀行家被看作是瑞士民族的傑出代表,但是自UBS被政府救助之後,大多數人們的態度發生了很大的轉變。」Thomas Milic,蘇黎世大學講師如是說道。

只有當經濟、政治的領軍人物很清楚他們自身的責任,不僅是工作內的責任,還有收入上的責任,瑞士才可保持其「資本家的天堂」這一形象。

 「很多人認為這個國家充斥著傲慢的財閥、貪婪的銀行家和偷稅人,」 肯特大學瑞士政治研究中心教授Clive Church說,「經濟平等是消除這一印象的方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351

反對聲中,墨西哥國會下議院通過能源改革法案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7896

據金融時報消息,在左翼黨派和部分民眾的反對聲中,墨西哥的國會下議院本周四通過了具有歷史意義的能源改革法案。該法案意在吸引數十億的美元投資投向已經被收歸國有75年的能源產業。 作為一項憲法改革,這項法令必須被國家立法委批準。明年早些時候,這個歷史性的開放政策有望在國會通過二次表決。 這項改革使墨西哥再次向美孚,英荷殼牌等十個最大的原油公司敞開大門。 這毫無疑問是個巨大和重要的改變,來自紐約Citibank全球期貨研究中心的總監Ed Morse說。來自Barclays的Marco Oviedo卻認為在原油領域的投資,在接下來的幾年里會從占國內的GDP總量比率低於2%增至3.5%。 墨西哥國家主席Enrique Peña Nieto一直在力推的包括了通信,勞動力,稅收和教育一攬子改革,能源是其中最大的焦點。分析人士認為這次改革意義不亞於20年前墨西哥簽訂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這次改革允許私有石油公司在持證情況下勘探和制造石油與天然氣,或者簽訂利益共享協定,同時允許私營電力企業生產出售電力。 石油在墨西哥價格比美國昂貴。墨西哥石油規範協會CRE的領導Francisco Salazar曾指出過墨西哥進口燃油價格是美國的五倍的現實情況。 來自Cidac的智囊Rafael Ch說,現在沒有人談論電力改革,但電力改革會給經濟帶來較大的影響。便宜的電力“會直接增強墨西哥的競爭優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811

高幹集體索賄遭訴 郭台銘祭鴻海陽光法案

2014-05-22  TNM
 
 

 

集團高層集體索賄遭起訴後,鴻海立即宣佈4大防貪改革措施,董事長郭台銘在內部會議表示,為了因應「iPhone 6」即將問市,鴻海必須在3個月內採購高達百億元的生產設備及材料,所以要倣傚政府制訂陽光法案,要求參與採購決策者財產申報,及規定員工不得收受廠商超過1,500元餽贈,並且還大砍1.2萬家材料供應商,再透過核心幹部分工、盯住採購的每個環節,強勢遏阻內部再有貪腐事件發生。

鴻海集團旗下表面黏著技術SMT(Surface Mount Technology)委員會主委兼資深副總廖萬城等人,透過白手套郝緒光收受鉅額賄款,檢調今年一月二十一日發動偵查,廖、郝等人收押禁見四個月後,二十一日遭起訴,廖繳交犯罪所得六千萬元,錢也陸續從中國匯回台灣。檢調也意外查出,行賄廖萬城的下游廠商,包括上櫃公司晟楠科技董座林朝榮,他曾被傳在中國包二奶,還被拍下性愛影帶索賄,讓篤信關公「忠義兩全」的郭董顏面無光,氣得將晟楠踢出鴻海材料供應商之列。

採購員工 申報財產

對於鴻海高層收受回扣醜聞鬧得舉世皆知,郭台銘身邊幕僚透露:「郭董真的氣炸了,因為身邊老臣年薪加分紅高達數千萬元,卻起貪念帶頭亂搞,還傳出對公司女性員工毛手毛腳,被同事暱稱為色狼。」為了防範再度發生貪瀆事件,郭台銘在土城總部邀集採購長林瑞祥、總財務長黃秋蓮、副總裁戴正吳、行政總經理李金明和安全顧問等人開會,明確告訴這群核心幹部說,鴻海將在三個月內採購「iPhone 6」生產線所需的設備及材料,金額達百億元,由於「iPhone 5」生產線採購才傳出高層索賄,如今又有大批採購案,郭台銘不禁憂心忡忡,深怕再度發生類似事件,因此主動在會中提出四項改革措施,作為企業防貪的重大改革方向。這項被內部稱為「鴻海陽光法案」的改革措施規定,凡是參與採購的員工,都必須向公司申報財產,雖然員工不是公務員,但同樣不能有來路不明的財產,並且規定員工代表公司對外應酬時,不得收受廠商超過一千五百元以上的餽贈。對內約束員工,對外也大砍一.二萬家材料供應商,讓這些沒有必要的供應商不再有權拿鴻海的訂單。

砍供應商 幹部緊盯

本刊調查,鴻海的材料供應商高達一.九萬餘家,郭董認為鴻海材料需求大,直接找原廠可避免被多賺一手,且市場喊價要獲得鴻海供應商的資格,竟須付出高達人民幣一百萬元的代價,但只要取得供應商資格,等同拿到和鴻海做生意的入場券,生意不但做不完,轉手也能立即賣錢,真可謂奇貨可居。郭台銘認為,因為量多單大,正是廠商會想要行賄鴻海幹部的原因之一,因此決定把不必要往來的上游供應商全部砍掉,目前只剩七千多家,而且還在評估是否要繼續再砍。郭董的第四項措施,則是緊迫盯人,欽點副總裁戴正吳等核心幹部,親自到第一線緊盯採購流程,從議價、廠商分配、生產線的安全到合約內容等,都要逐一檢視,未來還會派員情蒐幹部應酬情況,回報公司參考。另一方面,檢調掌握行賄鴻海高層的帳冊中,有一筆註記為「DS.HH」,上面卻被劃了個大叉叉,辦案人員追查後,發現其中的「DS」所指的是戴桑,也就是戴正吳,至於「HH」則是鴻海縮寫,原來是廠商曾多次試圖行賄戴正吳,但戴不收禮,連美色也沒用,連業者請吃飯都碰閉門羹,試了幾次全踢到鐵板後,乾脆在名單上打叉不再往來,郭台銘得知公司還是有清官後,決定委以戴正吳改革重任。

財色弊病 一併開鍘

本刊調查,郭董直接下令,由戴正吳和採購長林瑞祥負責選擇廠商、產品採購型號和議價空間,至於鴻海第二把交椅、郭台銘前妻的阿姨黃秋蓮,身為集團總財務長兼副總裁,則負責緊盯付款流程,行政總經理李金明要盯緊生產線,安全顧問負責檢查產品良率是否有異狀,法務部門則確認採購合約有無被動手腳的跡象,這四大防貪措施,就是要斬斷過去由SMT獨攬採購大權所衍生的貪腐弊病。此外,鴻海高層及供應商涉貪,不僅貪財還貪色,愛上酒店,幾乎都有小三。檢調掌握情資,鴻海主要供應商之一、深圳台商協會副會長、晟楠科技董座林朝榮,不但行賄廖萬城,八年前還曾身陷二奶風暴,傳出被拍下性愛影帶,還遭人勒索。當時林朝榮被指控,包養深圳龍崗女員工王迪為二奶,還承諾會送車、送樓,但後來林以「妻子管錢」為由推諉,雙方協商後,王女不滿談妥的三十五萬元分手費只拿到五萬元,因此拍下二人的性愛片段,向林討債。

初犯悔意 留營贖罪

此外,原本深受郭台銘倚重的鴻海人力總資源長兼副總經理何有成,檢調也發現何的兒子是鴻海供應商,與涉及弊案的鴻海台幹有大筆金錢往來,仗著老爸是鴻海高層,大撈自家肥水、完全不避諱,讓郭董決定出手逼退何有成,目前何已被中國羈押。由於廖萬城及郝緒光羈押已滿四個月,北檢依刑度從三年起跳的特別背信罪將廖、郝、資深經理陳志川、製造課長蔡宗志、工程部經理游吉安、SMT總幹事兼經理鄧志賢等六人起訴,最重可判十年,檢調估計賄款逾新台幣億元,在中國和北、高二地都有豪宅的廖萬城坦承收賄,從中國匯回六千萬元回扣,晟楠董座林朝榮也被查出行賄廖萬城三百多萬元,因對象非公務員,無罪可罰,仍維持證人身份。至於負責蘋果iPad生產線的陳志川和蔡宗志則分別繳回三百萬和一百萬元回扣,蔡宗志因初犯,加上表現良好,犯後有悔意,郭董決定留他一條生路,讓他繼續在鴻海打拚,將功贖罪。

防堵索賄 改革止血

對於鴻海供應商行為不檢點,郭台銘也決定不手軟,準備在中國對何有成和林朝榮提出「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告訴,而且一腳把晟楠踢出鴻海配合的材料商名單。本刊致電晟楠,請林朝榮回應,公司人員表示,林在中國,應該不會對相關問題進行說明。台商指出,中國刑法規定,凡是公司、企業、或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之便,索取或收受他人財物,並為他人謀取利益者,都可能觸犯受賄罪遭起訴,最高可處五年以上徒刑並沒收財產,至於行賄部分,最重可處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國官方對企業肅貪的刑責非常重,郭台銘為防堵廖萬城一手獨攬索賄、荒誕包二奶的弊端再現,盼藉大動作改革止血,以擦亮全球最大電子代工廠的金字招牌。

郭台銘 躋身全球最具權勢人物

美國《富比士》(Forbes)雜誌前年公佈2012年「全球最具權勢人物」排行榜,只有8名華人上榜,第55名的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是台灣唯一入榜者。《富比士》還提到,郭台銘旗下的鴻海和中國富士康集團所代工生產最受歡迎的科技商品,包括iPad、iPhone、Xbox等,產量佔全球消費性電子商品的40%,影響力驚人。鴻海是全球最大電子代工商,專業研發生產精密電氣連接器、電腦系統組裝、無線通訊關鍵零組件及組裝和光通訊元件。創辦人郭台銘在40年前以母親標會的10萬元與10名員工成立鴻海塑膠起家,早年製造黑白電視機旋鈕,1981年成功開發連接器產品,轉型生產個人電腦連接器。1982年才改名「鴻海精密」,搭上電腦潮流,在美國成立分公司,營運據點遍及亞、歐、美等洲,郭董身價驚人,是全球富商之一。

立委籲制訂企業賄賂防製法

現行法律對公務員涉收賄以貪污罪重罰,但對民間企業員工違背職務收錢行為,則僅以背信等較輕刑責處罰,由於舉證困難,加上起訴率較低,國民黨立委謝國樑已提案制訂「企業賄賂防製法」草案,盼藉此嚇阻企業賄賂行為。謝國樑認為,企業的公平競爭是國家競爭力的基礎,賄賂不僅公務機關該防堵,民間企業也應跟進避免,企業才能追求永續發展。謝國樑說,企業賄賂防製法草案的刑責,與目前刑法背信罪的5年以下刑度差不多,不過,背信罪的最高罰款是30萬元,企業賄賂防製法最高罰款則為300萬元,一旦三讀立法通過,應可有效遏阻民間企業人員收受不正當利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0702

烏克蘭通過對俄制裁法案 或禁止俄羅斯能源過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4701

俄羅斯塔斯社報道,本周四,烏克蘭議會通過對一組俄制裁法案,其中包括凍結部分俄羅斯個人及企業在烏克蘭資產,全面或部分禁止能源、飛機過境烏克蘭,禁止部分企業在烏克蘭經商等。

烏克蘭國會通過投票,授予烏克蘭國家安全防務委員會包括,凍結資產,全面或部分禁止能源、飛機過境烏克蘭,禁止在烏克蘭經商,禁止在烏克蘭提供線廣播內容,取消原來使用烏克蘭的一些許可執照等等權利。

此前烏克蘭政府提議對俄羅斯制裁,包括172個人及65家機構,其中包括俄羅斯天然氣出口巨頭Gazprom,烏克蘭認為這些機構及個人對烏克蘭境內分裂勢力提供了支持。

俄羅斯是全球第二大原油出口國,俄羅斯出口的原油中,有84%被歐盟所購買,而出口的天然氣中則有76%被歐盟購買。有大約四分之一的歐盟國家完全依賴俄羅斯的天然氣和原油供應。

目前,俄羅斯供氣量占歐盟需求的三分之一,其中一半通過烏克蘭過境。

烏克蘭

烏克蘭近50%天然氣來自俄羅斯,2013年進口量為277億立方米。烏克蘭此項制裁議案獲得通過,歐盟天然氣供應無疑將受到嚴重幹擾,該地區約15%的天然氣來自俄羅斯經烏克蘭的輸氣線。

今年6月,Gazprom稱,由於烏克蘭欠繳天然氣費用,停止向該國供應天然氣,但仍會向歐盟供氣,總量達1800億立方米。

目前烏克蘭天然氣需求較低,儲氣庫儲量僅為一半。專家表示,擔心歐盟一入冬,天然氣供給將成為問題,天然氣價格可能上漲12%。

去年烏克蘭天然氣需求為450億立方米,嚴重依賴俄羅斯進口,特別是冬季。2009年,歐盟通過烏克蘭進口俄羅斯天然氣約占自俄進口量的80%。

此後歐盟通過烏克蘭進口天然氣比例降低。得益於自挪威和阿爾及利亞的天然氣進口歐盟能夠保證滿足必要的天然氣需求和較高的天然氣儲備。

Oxford Economics的高級經濟學家Adam Slater認為,如果西方和俄羅斯中斷貿易,那麽將帶來全球能源供應的緊張,最終會影響到歐洲。

Slater預計,如果俄羅斯的能源被從西方市場禁運,那麽俄羅斯的能源出口將減少80%,OPEC國家的產量將被用來填補供應,如果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經濟制裁再進一步發展,到完全切斷和俄羅斯的貿易往來,那麽油價將漲到200美元/桶。

消息傳出後,天然氣價格小幅上行:

天然氣

 

更新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72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