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對銀行業的監管要求愈加嚴格,華爾街大型銀行的利潤空間不斷被壓縮。銀行們絞盡腦汁來應對這種窘境。(更多全球財經資訊,請加微信號:wallstreetcn)
華爾街銀行們嘗試著適應新的監管環境,老牌投行高盛集團的對策可能具有一定代表性。據《華爾街日報》報道,高盛拋棄了無利可圖或者僅能帶來較低利潤的對沖基金客戶,同時,對另外一部分基金客戶提高了服務費。
高盛敦促對沖基金收回他們賬戶里的資金,提高金融業務收費標準,對基金經理占據著未開發的銀行信貸額度每月征收相關費用。對於收益太低甚至毫無回報的客戶,高盛宣布停止對此類客戶的服務。近幾個月,高盛正評估每位客戶究竟能給銀行帶來多少收益。
高盛給客戶的理由是:美國對銀行業的監管規則迫使銀行提升資本充足率,這擠壓了銀行大宗經紀業務的利潤空間。
實際上,“嫌貧愛富”的不只是高盛。很多銀行都試圖從客戶那里榨出更多利潤,將資金從那些需要更多資金的業務領域撤出,比如融資業務。美國銀行和德意誌銀行也提高了對客戶的金融服務收費。
在新的監管要求下,華爾街銀行們尋求抵消嚴苛規則對銀行利潤的負面影響,也為了給股東帶來更多回報,包括高盛在內的一些銀行也不得不開源節流,比如收縮自營交易部門,部分或完全削減大宗商品業務,壓縮證券交易規模,縮減在對沖基金和股票基金的投資金額。高盛就縮減了大型內部對沖基金的投資規模。一些銀行甚至還砍掉了無利可圖的基金。
為對沖基金提供全球資產負債表管理服務的S3合夥公司執行合夥人Robert Sloan對此評論稱:
這是有史以來最具戲劇性的事。這完全重新定義了什麽是好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