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匿名社交應用大起底 誰是最後的贏家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718/144237.html
就在國內互聯網業內各種分析人士紛紛看衰匿名社交領域時,7月15日,美國匿名社交應用Secret宣佈獲得了2500萬美元的B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多家著名風投和天使投資人:Index Ventures、Redpoint Ventures、SV Angel等。估值達1億美元,而此時據Secret創立僅9個月。
 
這無疑給國內的匿名社交產品一劑強心劑。迄今為止,從上半年爆火的無秘開始,國內匿名社交領域已經風起云湧,目前市場上的匿名社交APP總數已經超過20款或大或小的應用:最早的陌生人匿名社交秘密(王堅始創,後剝離單獨運營,現在是億諾無限旗下產品,張昊擔任CEO,以下稱張昊版),熟人間的匿名社交應用包括林承仁創立的秘密(後改名無秘、友秘,以下統稱無秘)、Secret中文版秘密、烏鴉、呵呵、吐司、BiBi等。中國匿名社交的複製、學習原型主要是美國的Secret和Whisper,前者基於熟人間的匿名社交,典型代表無秘,而後者基於讓陌生人間分享隱私,典型代表國內最早的秘密(張昊版)。
 
隨著以微信為代表的熟人社交和以陌陌為代表的LBS陌生人社交的火爆,熟人和陌生人關係已經被過度挖掘,時間久了,用戶的使用心理發生了變化。但其它簡單的弱關係很難贏得用戶的參與感,在這其中,熟人間的匿名社交則滿足了用戶高度參與這個條件。北極光創投姜皓天說過:細分化切入的公司,通過在細分領域紮根後,再尋找平台化擴張,屬於典型的先活後張的思路,因為社交產品的特點就是用戶量越多,粘性、活躍度越高。獵豹的傅盛談到最近爆火的單款應用時點評:正確的做法都是邊緣切入、單點突破,用單點撬動生態面。
 
我們一起梳理下國內目前稍微有些影響的匿名社交應用,針對產品特色、背景等做個系統性分析。同時以豌豆莢下載數量為參考(下載裝機數據僅供參考,你懂的):
 
無秘


國內最早的基於手機通訊錄的熟人匿名社交軟件,用戶看到通訊錄好友以及好友的好友在上面的吐槽和爆料,所有的無秘或評論都不帶作者名字、頭像,每條無秘下的評論會隨機分配頭像,初創時叫秘密,後改名無秘(iOS現在叫友秘)。產品主要是集中在朋友秘密 +朋友的朋友的秘密+ 熱門推薦,目前下載量最高,豌豆莢裝機量115萬。
 
秘密(美國版的中文版本)

美國版秘密的中文版本在2014年5月正式進入中國,加速了擴張, Secret中文版和騰訊之間展開了合作:匿名消息可分享給微信好友、微信朋友圈。如果用戶註冊好友少於三人,用戶可借助微信邀請他人。同時,Secret中文版在騰訊應用寶首發,並在騰訊手機瀏覽器、手機QQ、手機Qzone等多平台同步推廣;產品主要集中在朋友秘密 + 二度朋友秘密 + 三度以上朋友秘密 + 熱門推薦 + 朋友讚過的狀態;豌豆莢裝機量2.2萬。
 
烏鴉:

創始人許朝軍,之前創立過啪啪等產品,團隊則將自己的產品選擇定位為吸引校園和職場用戶匿名吐槽互「黑」的平台。烏鴉後續甚至會考慮開放標籤和基於標籤所代表領域的信息流推送,如廣告、IT互聯網、金融、娛樂等。豌豆莢裝機量15萬。(註:豌豆莢、啪啪雖然均為創新系的項目,烏鴉在應用寶裝機量9.6萬,數據較為接近)
 
BiBi

BiBi(嗶嗶)是人人網推出的匿名社交產品,之前與許朝軍在微博上由於產品抄襲的事發生了糾紛,一時淪為笑談。嗶嗶1.1版本推出語音BiBi功能,用戶可以匿名發變聲的語音信息給好友。豌豆莢裝機量23萬(在應用寶裝機量僅為1.7萬)。
 
呵呵:
由啪啪的前核心成員之一的張銳創立,張銳之前對媒體說,呵呵在內容氛圍和環境方面更接近於Secret。呵呵的血統更純正,更符合匿名社交未來想走的方向。豌豆莢裝機量僅僅2483人(在應用寶裝機量1448)。
 
悄悄:

由北京小咔網絡出品,可以用短信匿名分享給指定用戶,查看附近的秘密,陌生人可以評論,豌豆莢裝機量27萬,一度傳言「悄悄」是騰訊系的匿名社交產品,但是從數據上來看不太正常,在騰訊系的應用寶裡才2425人下載,僅有1人評價,自己家的產品不推!?
 
吐司:

大街網推出的一款專門針對職場人的匿名社交產品。具體到某個公司,吐司可以採集到該公司發展方向、人事變動甚至高管為人等重要信息。足夠多的數據結合大街網之前採集到的職場、公司評價數據之後,大街網將可以為公司和職場人提供更為精準的數據匹配工作。豌豆莢裝機量1.1萬。
 
偷偷:

知名手游發行公司熱酷也表現出對匿名社交的看好,這家公司上線了一款匿名App,名為「偷偷」。豌豆莢裝機量4569人。
 
秘密圈:

歡聚時代是目前所有涉獵匿名社交應用裡較大的上市互聯網公司了,用戶使用手機號註冊登錄之後可以匿名發佈信息,私密圈接近微信的朋友圈,官網打出的是「匿名的朋友圈」的宣傳口號。私密圈是一個「半熟人社交」軟件。豌豆莢裝機量11萬。
 
秘密(張昊版):

張昊版秘密是個比較特殊的匿名社交應用,它是一個匿名的純粹陌生人的私密傾訴分享社區,偏向純文字重度內容社交。2011年就推出了移動客戶端,是國內最早的一批匿名社交應用,但和其它產品最大的不同就是沒有基於任何熟人關係,全是陌生人。豌豆莢裝機量56萬。
 
儘管現在匿名社交一片火爆,呵呵創始人張銳也表示很看好匿名社交的前景,甚至預言匿名社交未來不排除會出現微博量級的產品。毫無疑問,匿名社交這個細分領域已經獲得了市場的肯定。但是從國內社交領域來看,不管是熟人社交、陌生人社交,同類型同質化的社交產品永遠只能走出一款,同樣在匿名社交領域,也是如此,不會背離這個規律。
 
回顧之前的兩大社交領域:熟人社交和陌生人社交,微信、口信、飛信、來往、云信、易信、米聊等主打熟人社交,但最終微信統一天下,來往易信一直陪跑,現在已經被甩開八條街了;陌陌、對面、遇見、比鄰、微聚等等主打陌生人社交,目前陌陌用戶超過1.5億,傳言預計今年會IPO,也基本統一了陌生人社交領域。相對於陌陌,比鄰主打陌生人語音電話社交,而微聚最大的不同是將用戶需求前置,即如果想要結識朋友,可以先發起一個活動,通過活動的形式打通線上線下,兩者劍走偏鋒,產品定位不同,殺出了一條血路,其它應用與陌陌類似的產品都被打壓得默默無聞了。
 
「學我者生 似我者死」,齊白石這句話不僅適合藝術界,移動互聯網也很適合這句話,目前匿名社交中沒有太多創新,更多的是複製無秘後做微調,一方面批判無秘抄襲美版秘密,一方面自己加緊抄襲無秘,這就是現在匿名社交的整體現狀,但無秘的先發優勢和技術優勢怎麼破?每個人對於無秘這樣的產品都有自己的評價,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無秘,但不管說他模仿也好,抄襲也好,不可否認的事,無秘團隊在國內喚醒了熟人匿名社交這個領域的潛力。
 
在匿名社交領域有個有意思的現象:林承仁的無秘火爆之後,輿論幾乎一面倒,磚家們要麼批評,要麼不看好,紛紛下結論不會火太久,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模仿的公司卻像雨後春筍般紛紛冒出來,還不乏歡聚時代這樣的上市大公司,誰會笑到最後,成為最後的贏家,讓我們拭目以待!
 
著名心理學家、把妹達人、百合網特約顧問阮琦(@魔鬼諮詢師)針對匿名社交應用火爆點評:匿名社交軟件的興起與國人的悶騷性格有關,而並非單純的宣洩需要,因為如果是宣洩,那麼完全可以使用馬甲脫離朋友圈,自從互聯網出現以來,各種論壇等一直在提供宣洩功能。而基於朋友圈的匿名表達則是這樣的心理:一方面我可以講出被壓抑的秘密且不必承擔「是我說」的風險,另一方面又可以幻想有朋友能引起共鳴,同時還能有「猜猜我是誰」的刺激感。但這也是這類軟件倍受爭議的原因,因為悶騷雖是東方人的特色,可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是如此,其他人很難理解這種心理,所以這注定只是一個有爭議的細分領域。
 

南七道(
微信公眾號:南七道):弘毅無線創始人,前創新工場項目負責人,i黑馬、虎嗅、百度百家、創業家、極客公園等科技媒體專欄作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84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