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如何在成長股中穩健掘金 證券市場紅週刊

http://xueqiu.com/2994748381/30302472
今年以來,成長股成為了低波動率市場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機構的著眼點依舊落在淘金局部行情。鼎鋒資產是目前國內成長股投資的傑出代表,而對成長股情有獨鍾的王小剛,最愛談的永遠都是關於成長股的話題。此次,我們有幸邀請到上海鼎鋒資產合夥人、副總經理王小剛,為我們講述成長股的選股之道
  本期《紅週刊》、雪球網與手機騰訊網合作的《投資人物專訪》欄目嘉賓王小剛,畢業於中央財經大學財政學專業,中歐商學院EMBA,曾就職於美的集團。1996年起先後在國泰君安證券投資部、資產管理總部任投資經理,2006年起就職於國元證券投資管理總部任高級投資經理,2009年加盟上海鼎鋒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任副總經理。
經常問自己:這是一個大趨勢麼?

  《紅週刊》:您認為什麼才可以稱之為「高成長投資」?
  王小剛:高成長投資,即分享公司不斷成長的商業價值,商業價值體現在很多方面,如客戶、規模、品牌,但最終會體現在有現金流支持的淨利潤上。高成長投資首先是分析標的的商業價值是否不斷提升,其次才是判斷介入的價格是否合理。
  《紅週刊》:從什麼時候開始,鼎鋒資產踏上了成長股投資之路?
  王小剛:2010年以來我們把重點放在成長股上,從長期業績來說還算成功。當然,我們的成長股投資之路也處於理論和實踐不斷完善的過程中。2010年我們提到過「高小新」(高成長小市值的新興產業股票),但2011年這些股票暴跌。2012年我們把重點放在「成龍」(成長性行業的龍頭公司),但從2013年下半年至今又遭遇白馬成長股的不斷回落。因此,我們今年上半年提出了「小成龍」(小型的成長性行業龍頭)。
  《紅週刊》:成長股大多數在新興產業中,普通投資者如何看得到這些行業的未來?
  王小剛:個人感覺投資者最重要的是判斷大趨勢,最好是普通人都能感受到的大趨勢,其它一些趨勢比如信息安全、軍工等需要很專業的背景,這些遠超普通投資者的能力圈。投資者可多從身邊的變化來觀察,經常問自己:這是一個大趨勢麼?
  比如,2007年蘋果第一代iPhone手機出現時,若能判斷智能手機替代功能機是個大趨勢,然後深入研究蘋果公司及其周邊配套企業,投資者就有可能把握住蘋果從2007年以來的近10倍漲幅。而國內為蘋果配套的歌爾聲學自2008年以來最大漲幅近40倍,德賽電池近20倍,生產觸摸屏的歐菲光和提供CDN服務的網宿科技兩年左右上漲10倍!
  《紅週刊》:鼎鋒資產近期一直偏重於哪些成長股的挖掘?
  王小剛:我們目前關注的領域仍集中在消費、TMT、新能源、醫療。今年相對偏重於TMT,細分行業中關注NFC應用、指紋識別應用、金屬外殼應用、無線充電、智能穿戴等板塊。目前,鼎鋒專門投資新三板的PE基金已經成立,規模在2億元左右,投資領域同樣集中於上述四大領域。
成長股投資最重要的是大趨勢
  《紅週刊》:從發現機會到最終實現投資,您決策的流程是什麼?
  王小剛:成長股儘量做早中期,我認為要想早點發現,就一定要熟悉行業、熟悉公司。首先就是確定行業,看是不是一個高增長的行業、行業的發展階段是不是早中期、空間是不是很大、行業的上下游情況如何等。然後再看所選擇的個股是不是行業內龍頭,通過上市公司的公告、新聞、數據等各種渠道資源來判斷。最後通過調研確定及跟蹤,待企業市值達到預期目標後賣出。需要注意的一點,調研重點是產品和業務增長趨勢,數據重點是行業增速和公司歷史業務數據。
  《紅週刊》:「小成龍」的問題也有很多,比如商業模式有待確定、治理結構不夠完善、傳統估值不夠便宜,您怎麼看待這對於股價的影響?
  王小剛:「小成龍」的商業模式或者還在探索中,或者行業還在早期盈利甚微甚至於無法盈利的階段,這就需要投資者對行業趨勢、企業家的戰略和執行力做出儘量正確的判斷。而盈利模式已經清晰,且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投資風險較小,但股價的上升彈性也相對較弱。
  成長股投資最重要的還是方向,是行業基本面趨勢。既然是高成長,就意味著未來業績預測的難度很大。因此,一不要苛求精確的預測,二不要太看重短期業績,三不要經常拿短期估值來決策(除非特別高估),重點還是應該放在「行業研究+公司競爭優勢分析+管理層考察」這三個方面。
衡量公司價值的最終指標是市值

  《紅週刊》:依靠高成長公司動態價值的不斷提升來獲取長期較高的復合收益率,這算是您的投資理念,如何判斷公司的動態價值?
  王小剛:衡量公司動態價值的指標很多,以前我經常用不斷增長的利潤以及市盈率,後來發現利潤並不能充分反映公司的商業價值,市盈率也只能反映成長中期公司的估值,成長早晚期、週期股、隱含資產型公司等都不適合用市盈率,也就是不適合用利潤來衡量。
  《紅週刊》:上述提到的這幾種類型公司,為什麼不適合用利潤來衡量?
  王小剛:早期的公司沒有利潤,尤其是互聯網公司,可能有不斷增長的用戶和收入,這也是公司動態價值的提升。企業動態價值要看企業的商業資源是不是不斷增長,如互聯網企業早期是用戶數,後期是用戶價值的貨幣化;連鎖企業是看門店是否不斷擴張。成長晚期的公司利潤趨於穩定或者不斷下滑,雖然絕對利潤還很高,但按市盈率來算估值會很低。假如說10倍市盈率便宜,可能最終會跌到3~5倍。而像有色、煤炭等週期股,用儲量和產量來衡量可能更科學而不是利潤。
  《紅週刊》:那用什麼指標來衡量估值會比較有效呢?
  王小剛:對於一家公司來說,不同階段的衡量指標不一樣,但最終投資者應該用市值而非市盈率來衡量估值。市盈率不是主要衡量指標,衡量公司商業價值的最終指標是市值,市值適合於所有階段及類型的企業,也適合於未上市公司。我們選擇的一些股票不知不覺中市值達到200億以上,雖然利潤依然保持在30%甚至50%以上的增長,但市值過大後對利潤的反映彈性大幅下降,甚至出現利潤增長但股價不斷回落的情況。
  《紅週刊》:那又該怎麼提前估計到公司發展接近頂峰?
  王小剛:判斷公司到頂的主要依據是可擴張的想像空間未來已經終結,就是我們所說的「天花板」,距離「天花板」越近,未來增速越低,市場給的市盈率越低。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強調「小成龍」,小型公司一般處於創業早期,離成熟期還相距較遠。而「老成龍」或「大成龍」相對成熟穩定,市值較大,未來的成長速度大概率降低,估值一般會回落。
財務指標只是起到驗證作用
  《紅週刊》:您認為對於早期的企業來說,觀察哪些指標更為重要?
  王小剛:業務指標最為重要,比如零售企業的門店數、互聯網企業的用戶數等,早期的企業還不一定有大規模的盈利,所以過去的盈利並非投資成長股的一個必要條件。一般來說,企業有了一定規模的利潤後,持續高增長期就只有2~3年,甚至有些企業上市不久後,高增長期就結束了。比如,金風科技上市前連續5年利潤增長接近翻倍,2007年底上市後僅高增長兩年,行業高峰期就結束了。因此,投資成長股的必要條件是未來利潤要高增長。
  《紅週刊》:財務指標是否也是您重點考察的方面?
  王小剛:財務指標坦率地說不是我的擅長,而只是起到驗證作用。財務指標相當於考試成績得分,而實力在平時工作和學習中就有體現。財務指標適合驗證成長中期盈利模式完全定型的公司,但不適合成長早期。如果一定要用財務指標衡量,收入、毛利率、淨利率這些我都比較看重。
找尋處於青春年華的理想標的

  《紅週刊》:什麼類型的個股才算是您眼中理想的投資標的?
  王小剛:通常,我們對一個公司熟悉起來需要3到6個月時間,有時甚至需要更長時間。在沒有足夠的研究之前,我很少持有或者基本不敢介入。如果一個公司的投資週期很短,我們還沒有充分研究其投資機會就結束了,這顯然不是理想的投資標的。很多週期股如地產股就是這樣,每當我覺得有機會或者準備買入的時候,地產股往往就見頂了。
  《紅週刊》:也就是說,理想的投資標的持有時間越長越好了?
  王小剛:不盡然,前提是這些企業仍然處於高成長的早中期,雖然我們主觀上希望企業的高速成長階段越長越好,但現實是很多行業和企業的這個階段都非常短暫。比如,蘇寧電器2003~2008年是高速成長階段,從2004年中上市到2007年這幾年投資機會都很好。而金風科技2007年上市,其高速成長階段是2002~2009年,上市後投資窗口期很短暫。
  我們的投資週期要短於企業的成長週期,如果說企業的成長階段是完整5年的話,高速增長的第一年我們大多數人無法做到先知先覺,很有可能股價已經伴隨著利潤的高速增長而飛速上漲,但我們還沒有買入。企業高速增長的最後一年可能會面臨「戴維斯雙殺」,雖然企業利潤還在增長但估值迅速下移,持有的風險相當大。因此,企業高速增長的5年裡,我們能夠把握的或許只有3年。
  《紅週刊》:投資成長股最怕買到「偽成長」,您在這方面有何秘籍?
  王小剛:一是,通過行業,不要去選擇週期性行業或主題性行業。二是,通過企業來判斷戰略和執行情況,特別強調的是,管理層不誠信的公司就不要花時間研究了。三是,通過公開資料來判斷企業的進度。一般來說,行業數據很難做假,個體數據企業調節反而不好判斷,通過與行業內其它競爭對手的反覆比較、互相驗證,以提高選股的成功率。
不做人云亦云的投資
  《紅週刊》:在您這麼多年的投資生涯中,有沒有比較挫折的案例?
  王小剛:比較挫折的投資肯定有一些,最大的是2001年在東方電子上的操作。我從1997年就開始跟蹤東方電子,但當時一直研究的不夠透徹,2000年以為自己真正瞭解該公司,結果買入後被媒體爆出財務造假,股價跌了30%~50%後才出局,損失慘重。無獨有偶,2010年一家做連鎖銷售品牌食品的上市公司,被我們調研了兩次,以為連鎖擴張路徑沒有問題,結果報表出來沒有任何跡象表明繼續擴張,耽誤了我們的投資時機。
  《紅週刊》:如果讓您總結的話,哪些頗為深刻的經驗和教訓值得與投資者分享?
  王小剛:我總結的教訓是投資應趁早,要在自己的能力圈內。比如東方電子屬於電力行業,我一直不甚瞭解,自己無法獨立做出判斷,屬於人云亦云的投資。因此,一定要聚焦於自己熟悉、易理解、易跟蹤且處於早期的成長性行業的龍頭,不能簡單地說什麼「夏天買啤酒、秋天買白酒」。而在投資理念方面,股價長期來講是跟基本面掛鉤的,但我用了10年才堅信這個道理。如果給一個教訓的話,就是要早一點認識到這一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83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