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道德經譯註 第七十五章 Michael 濟南實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ad4e2650101sjlk.html

【原文】

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註釋】

貴生:即過分在乎自己的生命的人,不僅是在物質方面,一些人刻意追求浮華的名聲也可算是過分看重生命之舉。

【翻譯】

人民之所以遭受飢餓,就是因為統治者徵收賦稅過多,所以人民才陷於飢餓。人民之所以難於統治,是由於統治者多事妄為,政令繁苛,使人民無所從,所以難於統治。人民之所以輕生冒死,是由於統治者慾望過盛,這種不良風尚也引領民眾貪求利益,追求享樂,甚至為求名利而甘冒生命危險。只有那些恬淡自然,不刻意養生保命,不刻意有所作為的人,要勝過那些追求名利、貪生怕死的人。

【理解】

感覺這一章簡直就是在說秦始皇,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採取役使六國遺民的政策,徭役稅賦據說有二十倍於前朝,導致「男子力耕不足糧餉,女子紡織不足衣服」。(《漢書·食貨志》),就連劉邦同志也免不了大老遠的被徵調去驪山修陵,只不過路上他就揭竿而起斬白蛇起義了。從後世出土的睡虎地秦簡中也能看的出來秦朝的稅制,估計秦朝稅率早就超過拉弗曲線裡的最優稅率了。秦國的有為簡直達到了極點,據說連每畝地該種什麼,什麼時候種,怎麼種,施多少種子全都以律法的形式確定下來。秦始皇的求生之厚也達到了極點,耗費巨資多次派方士出海求取仙藥,在驪山修建的皇陵規模更是到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程度,所謂「竭天下之資財以奉其政,猶未足以澹其欲也」。

最後一句「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可以理解為老子給兩種統治者做的評語,但感覺這句話對於一般人也是有指導意義的。現代人非常注重健康飲食、健康生活,這一點沒錯,但是凡事做的有點過了就不太好了,經常聽到有人因為害怕使用的東西或吃的東西不健康而採取一些很極端的做法。誠然,中國的食品安全確實值得人們去擔心。但是這種太在乎自己生命的心態從本質上說跟秦始皇是一樣一樣的。有時候,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比吃的非常健康卻整天處於恐懼之中更有助於養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95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