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漫談中國式價值投資(四) 證券市場紅週刊

http://xueqiu.com/2994748381/29491175
證券市場紅週刊作者 馬曼然
導語:大盤股與小盤股在熊牛的週期跨度上往往有著顯著的差別,所以我們原則上只買成長股不買權重股。雖然熊市時大家都在跌,但小盤子的股票彈性更好,一旦市場有了階段性行情時,它們往往就會大漲。盤子小、估值低、業績好的股票,稍微有點利好,比如「十送十」或者產品提價等,股價往往就能翻番。

在富礦裡淘金
  就像姚記撲克、涪陵榨菜那樣不需要天天漲,每年就那麼幾個月的行情,一旦啟動就是翻倍,我的投資組合中每年都會走出幾隻翻倍的股票。比如說今年的中新藥業,中新藥業未來兩年的催化劑是什麼呢?就是在於它提價,但提價的時點難以把握。
  先選行業後選個股這是買股的原則,我注重自上而下,有些行業產生牛股的概率就比較高,有些行業則很難。就像挖礦一樣,要在富礦裡邊挖,別挖貧礦。選好個股後再看價格,但好企業比好的價格重要。現在很多人都面臨這樣一個困惑,放著5倍PE的股票不買,非要去買25倍PE的,或者我放著5塊錢的股票不買,非要買25塊錢的。我的意思不是說估值低、股價低的股票不好。我本身也喜歡估值低、股價低的股票,但是一定要綜合考慮,價格只是一個方面。比如說,一個估值10倍或股價10元的有前景的製藥公司與一家估值5倍或股價5塊的水泥股相比,我肯定會選擇前者。這個問題時間久了,大家會慢慢發現,好公司市場會給它一個好價錢,而差公司則很難會有一個好的價錢。再比如說,同樣是5~10倍的茅台、五糧液與工行、招商,我肯定選擇白酒股,因為我覺得銀行在全世界範圍內,它的估值長期是偏低於消費股的。五糧液、茅台是代表著一些品牌消費的,近兩年雖然表現不佳,但這更多地是受到反腐的影響,非常態化。正常情況下,五糧液、茅台的PE更容易回到30倍,而銀行的難度就比較大。同樣在白酒股中,如今年年初時,拿一個6倍PE的五糧液與另一個是10倍PE的茅台來讓我選擇去買誰?答案無疑是茅台,雖然多付出幾倍的PE,但茅台的綜合價值卻比五糧液要高很多,兩者之間存在的溢價會大概率地延續下去。
  為什麼選行業這麼重要?我們可以拿成熟市場的數據參考一下。中國現在正處在經濟轉型期,美國則是在上世紀70年後期時就已經經歷了這個過程。在70年代,美國的銀行利率實行市場化,利率當時飆升到10%,道指的PE都跌破了10倍,但就在1978年以後,美國的小盤股先漲了起來,小盤股的行情大概走了三年,緊接著代表藍籌股的道指開始啟動。而從80年代往後,隨著美國的銀行利率出現了一個持續20多年的下滑,經濟迎來了一個很長時期的繁榮。
  在這段繁榮期裡,投資回報率最高的幾個行業中第一個就是化妝品,化妝品行業18年裡的權益資本增速達到18%,一個行業每年18%的回報會出現許多大牛股的。之後是醫藥品16%,軟飲料也是15%以上。如果在那段時間,你若將這三個板塊做一個組合投資,加上分紅,18年的持續收益率高達20%以上,當然,這裡面還沒有計算估值提升的回報。
  再看看倒數的,鋼鐵、航空、造紙、電腦、汽車,但是當時美國的汽車普及情況和現在我國的汽車普及還不太一樣,所以不能簡單地刻舟求劍。中國的汽車業現在仍處於普及階段,而這個過程,美國早在70年代就已經完成。
  所以,我們做投資一定要選擇回報率排行前列的行業,全人類的需求大致一樣,先解決溫飽,等問題解決後就需要精神上、養老方面的消費,而正是基於這個基礎,你看在過去的十年中,A股市場中的上海家化、云南白藥、同仁堂等都是長期慢牛的。
企業護城河的最佳象限
  行業選擇後,就要好好考慮如何選企業了。看一家企業,我認為是否具有巴菲特所講的護城河是最為重要的。比如說壟斷是最好的護城河,但壟斷本身卻較為寬泛,大家會覺得中石油就是壟斷或者中國移動就是壟斷。的確是,沒有行政上的壟斷,中石油和中國移動也就沒有今天這種龐大的規模和利潤。
  壟斷分為很多種,像高速公路、機場。上海機場也是一種壟斷,有定價權;還有一些旅遊景點,如黃山旅遊、麗江旅遊等,資源優勢讓它們可以通過提高門票價格形成另外一種形式的壟斷。但問題出在這種行政性的壟斷並不能隨意提價,高速公路、機場不能隨意漲價,因此,它們的資產回報率不能超越社會平均水平太多,只能大致達到平均水平,因為它們是公共服務型企業,國家要控制你的回報,比如只有10%,高了老百姓不同意,所以它們不可能會出現像茅台那種50%以上利潤率的。
  我最看好的是商譽和資源的雙重壟斷,什麼是商譽?比如我之前提到的康師傅、哇哈哈、或者涪陵榨菜、伊利牛奶,這些產品都形成了品牌的壁壘,消費者信賴其品質,寧願付出更高的溢價。
  如何衡量一個企業的價值?按照巴菲特的說法,我給你一萬億卻打不倒可口可樂,但我給你一千億就可以讓一家銀行趴下,因為銀行,我可以賠本與它做競爭,你銀行存款利率五個點,我可以十個點,總會拉到一些客戶。但是我要生產出來沒聽說過的可樂,哪怕便宜一半的價格,消費者都不一定會買你的賬。這就是商譽,就跟茅台、涪陵榨菜一樣的道理,給你1000億能否競爭過茅台,給你100億能否讓消費者不吃涪陵烏江榨菜,改吃北京六必居榨菜?因為那根本就不是一個味。
  像茅台、榨菜本身就是商譽和資源的雙重壟斷,而其他企業在中短期內還無法完美複製,這樣的公司在低價時買入並長期持有最保險。克明面業可能只有商譽的壟斷,產品的壟斷還沒有形成。但克明面業也有自己的優勢,比如它的產業空間很大,管理體制很好,即便產品沒有壟斷,但最終勝出的概率也仍然很高,有可能會走康師傅、伊利的路子。
  青島啤酒商譽非常好,上百年的品牌,當然,它本身產品必須口感要好,你若是沒有百威好,長期下去也是不行的。我去青島調研,與青島的出租車司機聊天,他們當地人最會喝啤酒,說喝了一圈還是青島的最好喝。因為我本身不喝酒,所以我都是問身邊的人什麼酒好喝。在平常與大家交流過程中,啤酒品牌中青島啤酒是大家最認可的,而白酒最認可的還是茅台。
最看好獨門生意或全球獨一份式的企業
  醫藥裡最容易出現最佳象限的企業,往往有著獨門的生意。今年挖掘的中新藥業,它有25個大品種,許多是國家保密的好藥。除了速效救心丸,清宮壽桃丸也是一個類似於片仔癀的產品,幾百年歷史,算是古代皇家貴族藥品,現在也賣到了三千多元一盒,去年總銷售3000多萬,在新加坡台灣地區特別受歡迎,未來很可能會演變成一個至少幾個億的大品種。中新藥業目前面臨的問題在於管理體制太保守,國企特徵,但正是因為有了這個缺陷,目前估值才不貴。公司本身質地很好,改革的春風早晚會刮到它那裡的。
  說到片仔癀,這家公司我們去年高位減倉後,今年還得買回來,它的產品無法複製,全球獨一份的品種,我見過一些癌症患者使用過片仔癀以後有著西藥無法相比的療效,片仔癀過不了幾年零售價很可能就會漲到1000元,為什麼呢?產品壟斷且療效傑出尤其對癌症初期的患者,國外同類治癌症的藥物,一針劑都要上萬元。吃片仔癀,有病治病,無病養生,幾百年都沒有被淘汰的好東西,類似的還有東阿阿膠、云南白藥,它們不僅具有藥品屬性,同時還有日化消費品屬性,空間大自然不用說,品牌也不用說,偉大的企業在一個合理的價格買入,之後持有等待就可以了。
  再說說同仁堂,之前我一直持有同仁堂A股,直到2010年,同仁堂科技一則從香港創業板轉主板的公告引起了我的注意,當時我計算同仁堂科技的市值折合人民幣約10個億,而它在北京亦莊的一個新建的車間光土地價值都近10個億,可以說是嚴重被低估的,而至於品牌我就不用多說了,世人皆知。現在發展還遠未到頂。李嘉誠的屈臣氏要上市,市場按30倍的PE估值給到3000億的市值,我認為這個目標也是同仁堂集團最終要跨過去的。
  當然,企業產品最夠強大才是核心,最好有獨門生意,產品是全球獨一份,這樣的企業是最保險的,如果再加上好的管理和好的價格,那就是一筆非常完美的投資。
  所以壟斷裡,首選要有品牌價值,同時最好有一定的資源優勢。當然,還有一種純資源的壟斷也不錯,比如我之前提到的鋰礦資源的公司,像年初我曾挖掘的路翔股份,看好停牌之後的復牌走勢。類似的還有鎢礦,中國的鎢礦資源佔全世界的三分之二,也是非常稀缺的品種,鎢是發展新能源汽車必不可少的材料,像比亞迪、特斯拉的電池都用的是廈門鎢業的產品,這一塊未來也非常看好。有色金屬本身就是同質化的東西,很難有品牌,但只要這種資源是稀缺的,就會很不錯。■
查看原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090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