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大戰》熱賣,代表消費端存在著「別的民族喜歡的,中國人也愛」的商機。文創產業雖不新,但潛藏機會大,這才叫做夢。 《星際大戰》票房大熱,又創世界紀錄,這部片不只在台灣賣座,在中國也是直接稱王。 從票房紀錄來看,中國沒有衰退的問題,還是以兩位數字在快速增長,勇冠全球,上周本專欄所要說的重點,就是這個。中國概念還是很有投資價值,只是標的要從 實體的、製造的,轉移到虛擬的、消費的。當大家哀號出口衰退,工廠沒訂單,二○一五年經濟成長率可能不到七%時,中國電影票房卻成長接近五成,達到人民幣 四四○億元!前十大賣座片,票房都在新台幣五十億元以上,這個趨勢移轉應該非常清楚。 在所謂的開放改革三十年,中國解決國民吃飯穿衣這些基本物質需求的問題,連電力供應不足、陸空交通的困難都有重大改善。衣食足之後不是知榮辱,而是要身心 舒泰,因此這些年的發展重點不再是生存,而是要﹁過得好﹂。環保問題是重點,醫療教育是重點,還有一個就是娛樂,電影只是其中一個項目。 由於語言因素,台灣在娛樂這個領域有相對競爭優勢。畢竟藝文表演,不管用哪種媒介,都有文化因素,所以跨出台灣島後的最大最快最滋潤市場,就是對岸。這兩 個月最賣座的《尋龍訣》,製作人陳國富是台灣人,魏德聖在導《海角七號》以前,就是擔任他的副導。《尋龍訣》一部的票房,就超過他過去二十幾年在台灣參與 拍攝所有電影的票房總和。歌手在這領域的優勢更明顯,在中國開演唱會,明顯是強龍壓過地頭蛇。 在中國市場出現前,台灣在娛樂這一領域嚴重入超,直到現在,一部《星際大戰》的票房就頂上所有國片浴血奮戰一年的總成果。 如果能掌握這歷史機遇,或許能把這項產業從地域型發展成大產業。 《星際大戰》熱賣的另外一個啟示,就是在消費端存在巨大沒有「中國特色」的中國市場,別的民族喜歡的,中國人也愛,雖然小米、華為手機便宜很多,但是最熱 賣的是蘋果手機。這表示,只要能做出好商品,台灣一樣有逐鹿中原的機會,先前《今周刊》專題報導過的烘焙產業,就是一例。 還一個,除了台味特重的商品,像霹靂布袋戲、《大尾鱸鰻》這些鎖定本土族群的,台灣市場還有先行指標的效果。台灣從什麼時候開始凡事要做環評?中國現在開始講究環境議題,早晚要跟上這一步的。在唱歌跳舞之外,全島瘋路跑、騎鐵馬、做瑜伽這些風氣,早晚也會蔓延。 這個變局對投資人是考驗,文創休閒體育這些產業雖然不是新的,但是以前比較碎,不像石化、資訊這些產業,有完整清晰的脈絡可以依循。而且產業規模小、追蹤的人少,沒有太多分析報告可以看;但也因為這樣,潛藏的機會大,才叫做夢。 單單拿一把光劍不能算星戰迷,說實話,你是什麼時候發現那堆﹁破銅爛鐵﹂是千年鷹號的?
撰文 / 黑傑克 |
檢調偵辦浩鼎涉內線交易案,再有驚人發現,浩鼎在收到解盲失敗報告後,曾召開專家會議,邀請實驗臨床團隊專家參加,與解盲新藥關係不大的中研院院長翁啟惠也出席,專家看著浩鼎準備的新聞稿非常詫異,因為太過正面,現場要求把「解盲失敗」放進新聞稿,沒想到張念慈隔天親自主持記者會,仍刻意淡化解盲失敗,反而一再強調這是「成功」解盲、結果比預期更好,種種不尋常舉動,讓檢調懷疑,張念慈等高層是否為了維護浩鼎股價,涉嫌發布不實訊息操縱股價。除此之外,檢調也已鎖定借券放空的禿鷹,本週將發動偵查,約談相關人員到案說明。 檢調連日緊鑼密鼓過濾金管會移送浩鼎股價涉炒作資料,發現在解盲前一週至今共成交四千三百多張借券放空,市價高達二十二億元,有些借券利息甚至低到只有零點零一%,幾乎不用成本。目前檢調已鎖定特定放空的禿鷹大咖,懷疑他們預先得知解盲失敗,向公司券商或市場派借券放空,坑殺散戶,謀取暴利,涉內線交易。 檢調掌握的資料顯示,不只解盲前有異常放空,解盲後的借券成交量更是驚人,光是十九日解盲當天到二十五日就飆增到一千六百六十四張,可見解盲前早有法人看壞浩鼎後勢,解盲後更是持續借券放空套利。 根據金管會資料,二月二十五日解盲後的第四天,浩鼎股票被法人借券六百四十張,其中還有單筆高達五百三十張,最誇張的是,五百三十張的借券,出借人只收百分之零點零一的利息,幾乎不用本錢,等於變相鼓勵大股東左手借給右手,進行放空、炒作兩邊賺,利息又低,一般投資人只能望而興嘆。但檢調懷疑,這波浩鼎借券放空醞釀可能長達二個月以上,法人陸續向券商或市場派借券,目前檢調已鎖定涉嫌內線的放空大戶名單,將在本週展開約談。 操縱股價 疑雲重重 除了偵辦放空禿鷹,檢調連日來密集約談實驗臨床團隊成員,發現翁啟惠及浩鼎高層諸多異常舉動,有其利益考量,無非是為了維護股價,而非單純出於學者的專業判斷。 檢調偵查發現,解盲失敗的新藥OBI-822是美國Hakamori 教授研發授權給浩鼎,並不是翁啟惠加入修正方法而提出的實驗,翁的修正法是下階段才做,理論上此次解盲與翁啟惠關係不大,但翁不僅多次參加浩鼎有關的實驗臨床會議,而且還毫不保留的相信新藥會成功,說自己會第一個去打疫苗,在解盲失敗後,竟然在第一時間就跳出來背書,並提及數據,強調OBI-822「臨床實驗已證實療效不錯,且正在持續治療中,不算失敗,解盲結果令人振奮,是全新的發現,有機會在美國癌症醫學年會(ASCO)上轟動。」翁啟惠的說法是否與女兒翁郁琇手中股票有關,有待他回國解釋清楚。 但檢調發現,張念慈的作法比翁啟惠更誇張,浩鼎收到解盲報告郵件後,召開專家會議,卻先擬好一份「十分正面」的新聞稿,給與會的專家過目,沒想到與會專家覺得不妥,要求把「解盲失敗,報告的資料訊息值得再啟研究」等幾個字放進去,張念慈卻違反專家意見,不僅一反解盲常由實驗臨床計畫總主持人召開記者會的慣例,改由他親自主持,還在記者會現場淡化解盲失敗,強調「這是成功的解盲,達到的結果比預期好,沒有失敗,也不是挫敗,而是出乎意料的成功」。 隔了兩天,浩鼎股票還是跌停鎖住,張念慈卻又表示:「我本人一定會來護盤。」操作股票的意圖至為明顯。 張靠翁起 地位升高 不僅如此,浩鼎六月才要在美國癌症醫學年會發表口頭論文,張念慈硬是違反國際慣例,急著在記者會上公布各項正面訊息,當時解盲只有結果出爐,很多數據根本還在跑,他卻不顧美國癌症醫學會警告將取消口頭論文發表的風險,執意發表實驗內容。事後,又違反常態,應該派臨床計畫主持人到美國癌症醫學年會發表演講,竟然改派浩鼎在美方的代理人出席,一副深怕有意外會影響股價的模樣,令人起疑。 再加上張念慈與翁啟惠相 交三十年,可能受到翁啟惠的加持,這幾年在國內生技界的地位扶搖直上,常受政府聘任為新藥上市的評審,所以在浩鼎的內部會議,講話非常有份量,實驗臨床團隊也不敢有意見,才會如此執意行事。 種種跡證讓檢調懷疑,張念慈的一切做為就是為了維護浩鼎股價,並非出自於學者專業判斷,一旦被檢調追查屬實,有捏造或釋放不實消息,企圖影響股價,恐怕會觸犯《證券交易法》操縱股價罪嫌,檢調勢必要深入追查釐清,近日也下排除約談對內情非常了解,但已離職的前浩鼎專案經理及醫務長。 此外,檢調也正釐清公司經營層及一些大股東,為何在解盲失敗前三四個月就開始陸續賣股票,其中身份最敏感的莫過於OBI-822新藥發明人美國Hakamori 教授的學生,也是引進此藥的浩鼎副董事長許友恭。被檢調查出,許在去年九、十月間宣布提前解盲前,曾透過家屬出脫一百零三張股票,進帳約四千萬元,內情恐不單純。 檢調還發現,實驗臨床團隊早在去年八月底就因為「個案發展沒有到達數量」,也就是給安慰劑與給浩鼎乳癌新藥OBI-822的病人,在臨床實驗上沒有顯著差距,在最後一版的數據送出後,決定改變研究計畫,不以個案數達到才解盲,改以時間解盲,擬定今年二月為解盲時間。 檢調懷疑,因為這項決定,讓許多持有浩鼎股票的股東,揣測解盲結果未被完全看好,為了分擔風險,所以提早出脫手中部份持股規避損失,按理如果知道解盲一定失敗,應該會大量賣出手中股票,但因為賣股的時機與改變研究計畫的時間過於巧合,檢調仍要清查其中是否有內線交易的可能。 技正擁股 瓜田李下 實驗團隊成員有人在檢調面前替翁啟惠喊冤,認為解盲失敗後,翁啟惠的發言應該不是為了牟利,只是他太相信張念慈。不過,弔詭的是,浩鼎高層明知這次解盲並非是用翁啟惠所改過的新藥,但外界卻全都以為是翁啟惠一手主導,讓翁與浩鼎綁在一起。實驗團隊成員有人懷疑,翁啟惠在學術界的地位崇高,可能是被張念慈利用,浩鼎股價才會一起跟著被炒高。 另外,檢調偵辦過程中,也發現一名官員似乎未利益迴避,即衛福部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技正何小鳳。她在健保署任職期間,該署核准了浩鼎一款腸炎的藥,何女卻認購了九十六張浩鼎股票,解盲前還全數出脫持股。 本刊調查,何小鳳原是藥師出身,二〇一三年九月從食藥署調任健保署技正。巧合的是,浩鼎公司在二〇一三年四月,向健保署申請給付該公司新藥Dificid Film-coated Tablet 200mg,這款名為「鼎腹欣」的新藥是抗生素的一種,主要為治療腸炎,一顆就耍一千零四元,同年六月,浩鼎再次向健保署「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定會議」爭取,提高該藥品單價為三千一百三十八元,依舊未通過。 到了二〇一四年二月,浩鼎再次向健保署提案爭取該藥單價提高為每顆三千一百三十八元,這次卻通過了,而且健保署核定價格完全依照廠商建議單價照准,一毛也沒減,每顆藥品健保給付多出一千七百二十四元。 「鼎腹欣」是由美國Optimer 公司、亦即浩鼎前母公司所研發成功,用來治療「困難梭菌」感染所引起的腹瀉,這種疾病常發生於老人、癌症病患或長期使用抗生素治療的冕疫力低下族群。 只是當初浩鼎將每顆藥價提高,健保署一度認為「對財務衝擊太大」,所以沒有通過,但第三度爭取提高藥價,健保署卻以新藥上市,加上使用量不高,對健保財務影響不大為由通過,反觀不少藥廠被健保署狠狠砍價,健保署此舉恐引來獨厚浩鼎的聯想。 實驗會議 謹記摘要 弔詭的是,浩鼎的新藥審查給付會議,是在二〇一四年二月二十日上午九點半於衛服部中央健保署召開,與會人士除浩鼎副董事長許友恭外,還包括臨床藥物專家代表及衛福部等官員,會議記錄卻沒有逐字記載,僅重點摘要,讓人懷疑是否暗藏玄機。 此外,檢調查到翁啟惠女兒翁郁璘向潤泰集團認購浩鼎三千張股票的九千多萬資金,是從美國一家公司匯入,該公司真正老闆是誰?關係著翁啟惠是否犯罪,檢謂將透過防制跨國洗錢犯罪的艾格蒙聯盟(Egmont Group)請求美國提供資料。 過去境外紙上公司資金難 查,就算有艾格蒙組織支援,金流也未必能完全掌握。不過,近年因恐怖活動遽增,各國基於反恐加強合作,尤其調查局洗錢防制處長在兩個月前,當選艾格蒙亞太區主席,負責主導亞洲區域洗錢不法,對於全球可疑資金流動訊息更是一手掌握。 屆時,浩鼎背後的海外實際股東及匯款流向,即使用境外控股公司藏匿資金,也將無所遁形。浩鼎解盲失敗引爆的內線交易禿鷹放空及貪瀆罪行將在檢調查辦下現形。 操縱股價 律師鄭嘉欣表示。證交法第155條第1項及第2項為禁止操縱股價的規定.特別是對於有價證券之交易價格,意圖抬高或壓低集中交易市場,或與他人同謀,以約定的價格售出,或意圖造成交易活絡的表象來作買賣成交,甚至是散布不實流言或不實資料,就會被認定操縱股價,可處以3年以上、10年以下的有期徒刑,併科新台幣1千萬元以上、2億元以下的罰金。 解盲程序 SOP 藥物測試中經常使用雙 盲測試,病人被隨機編入對照組及實驗組,對照組給予安慰劑,實驗組給予真正藥物。無論是病人或觀察病人的實驗人員,都不知道誰得到真正的藥物,直至研究結束為止,才進行資料解盲與分析。解盲過程共分三期.第一期要檢驗藥品的安全性,第二期則要測試藥效,第三期一樣測試藥效,但得擴大檬本數.三期皆成功’才能算解盲成功拿到藥證。 張念慈:浩鼎絕未操縱股價 張念慈表示,浩鼎經營團隊與最大股東絕對無涉操縱股價或內線交易,希望檢調盡快揪出禿鷹集團,維護所有股東權益,浩鼎這次解盲雖未達到取得台灣藥證的懍準,但解肓報告內容與送到美國癌症臨床霍。學年會是一致的.六月發表口頭論文報告時,就會真相大白。 健保署則表示,藥價補助均依法行事,浩鼎腸炎新藥依國際最低價核准,技正何小鳳承辦專案業務,任職期間未接觸浩鼎案件,買賣股 票是私人投資行 為,未涉不法。 撰文:林俊宏、李宜樺 攝影:楊弘熙、蘋果日報 繪圖:林佳欣 設計:陳郁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