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種阻礙成功的性格你中幾多樣?
1 :
GS(14)@2015-06-06 08:50:19常言道「成功非僥倖」,但現實中,我們發現有才華、有毅力也不一定成功。所以,還是運氣的問題?原來「性格決定命運」也不無道理。美國哈佛商學院一項研究,總結出12種可能妨礙成功的性格特點1.永遠覺得自己不夠好。這樣的人有才華、有能力,也夠努力,但自我評價低、缺乏自信,難有飛越和突破。2.觀點過於絕對。他們是非分明,世界不是黑色就是白色。可是,太過堅持原則,也很可能四處樹敵,影響發展。3.太過苛求他人。這樣的人對別人不斷鞭策、嚴格監督。雖說佩服其才幹,但「高處不勝寒」,少有人願意與之共事。4.從不得罪人。這也是我們所說的「老好人」,他們害怕得罪人,拼命地避免矛盾衝突。但情緒得不到發洩,結果可能反而讓氣氛更加緊張。5.得理不饒人。他們就像「推土機」一樣,做事態度強硬,有問題一定要追查到底,容易讓人反感。6.對抗或仇視社會。他們天生叛逆,處處喜歡與人對着幹。在講究秩序的社會環境下,很難生存。7.總想一舉成名。有些人是典型的「小事不屑於做,大事做不成」。他們過於自信、急於求成,這些不切實際的想法,往往也預示着失敗。8.太害怕失敗。習慣了悲觀主義的思想,總是害怕、擔心失敗,只會永遠看不到成功。9.不理解他人。他們缺乏對人性的理解,讓人感覺冷漠、沒有同情心。因此,很難建立有效的人際關係。10.老是對職業不滿意。這樣的人總在頻繁更換工作,覺得工作不適合,最後只能落得「甚麼都做不好」。11.工作生活分不開。有人真正做到了「以單位為家」,工作和私人生活沒有界限。但是,不懂生活也很難真正駕馭工作。12.找不到方向。他們充滿困惑,缺乏方向感。長此以往,不僅容易自我懷疑和否定,也會對生活失去興趣,失去追求成功的動力。《生命時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606/19174627
錯姿勢致肥又傷身呢4種你有冇份?
1 :
GS(14)@2015-03-23 08:51:10
你曾否為此感到奇怪,自己吃得不多,為何看起來總是胖胖的,其實這可能與你長期姿勢錯誤有關,錯誤的姿勢不止致肥,更甚至傷身。1.北極熊躺有否發現自己常習慣向後躺坐在大班椅或梳化上,又不愛動、不曬太陽?這樣容易有水桶腰、腸胃不適(如便秘、消化不良)、代謝症候群以至腰椎退化及骨質疏鬆。下次工作到一半,不妨站起來,去拉開窗簾,或到室外動一動,讓身體放鬆,吸收一下「太陽能」,增加體內維他命D,來預防骨質疏鬆。2.忍者龜頸使用電腦時,你會不自覺的像烏龜一樣把頭往前伸嗎?這可能會造成頸椎異常、壓迫神經。肩膀可能會僵硬痠痛,導致睡眠問題,睡眠質素差又會令肩頸痠痛,惡性循環。此外,長時間用電腦及滑鼠,會造成腕隧道症候群及滑鼠手。所以下次在使用電腦時,要坐得挺直,不要再做忍者龜啦!3.老虎背你的工作需長時間專注低頭嗎?這容易讓人駝背,並造成背部脂肪累積,形成「虎背」。這不但不美觀,嚴重時更會影響心肺功能。一直低頭亦會導致肩頸背痛。所以三不五時着要伸展一下,讓身體放鬆。4.蜘蛛腳久站或久坐,容易引起靜脈曲張,腿看起來就像有「蜘蛛」爬在上面一樣。此外,還會令下肢容易堆積脂肪、水腫、膝蓋易傷、血液循環差、腳底易冷、腰痠,甚至是盆骨移位,真的不可不防。站久了記得要坐一下,反之亦然。良醫健康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323/19086820
至強Office操飛甩電腦病
1 :
GS(14)@2014-09-01 18:07:56上班族們天天對着電腦,除了偶爾上個廁所,倒杯水外,一坐就是一整天,這樣得容易讓全身僵硬疼痛。要解決這間題,不如試試這套簡單實用的「辦公室伸展操」。
1.縮膊
做人處事絕不能卸膊,但縮膊卻能紓緩你雙肩的壓力。雙手放鬆向下垂,把雙膊縮起3至4秒再放鬆,重複數次。
2.推手
雙手十指緊扣,雙臂肩持平,掌心向外向前推,維持5秒再放鬆,重複數次。
3.甩手
兩手放鬆向下垂,左臂伸直往前揮向上,右臂同時住後揮,雙臂盡量揮到最盡,然後換邊再做,重複數次。
4.拜神
工作到累了,都會想求神讓下班時間快點到。此時你可將雙肘舉高至與肩持平,然後合緊雙手向前拜,重複數次。這動作不但能讓你放鬆肩膀至手臂緊繃的肌肉,還能助你抖擻精神,繼續工作。
5.伸展彎腰
站起來,十指緊扣,掌心向外朝天,雙臂伸直向上拉,鎖緊下盤向左彎腰,再向右彎,重複數次。這動作可舒緩腰部和手臂的僵硬疼痛。
6.頭顎顎
雙手放在屁股上方,指尖向下,腰住後伸展,然後抬起頭,拉緊脖子的肌肉,3秒後看前方,重複數次,可舒緩腰部和頸部的僵硬肌肉。
7.蹺腳拉筋
長時間蹺腳會令血液循環減慢,這個動作卻能幫助你放鬆腰部和大腿肌肉。蹺起右腳,放於左大腿上,左手扶着右腿,右手向下垂。將腰扭向右,頭看右方,維持5秒放鬆,然後換邊再做,重複數次。記得每隔半小時,就動一動吧!《都市快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0901/18852162
上班族小睡15分鐘助醒神
1 :
GS(14)@2015-07-07 08:35:28打工仔每到假後返工就會「無晒心機」,尤其周末「瞓晏咗」,周一又要早起,容易精神不振。美國一項研究發現辦工期間小睡片刻,可為大腦充電,令上班族更冷靜及有耐性克服困難,處理艱難複雜的工作,有助提高生產力。本港精神科醫生建議,平時小睡不應超過1小時,以免打亂晚間睡眠規律,建議介乎15至30分鐘。記者:梁麗兒美國密歇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一項研究安排40名18至50歲人士參加,他們先進行電腦工作,再填寫問卷自評睡意、衝動性及情緒狀況。然後分成兩組,其中一組小睡60分鐘,另一組則觀看影片,沒有小睡時間。完成後,兩組人再重覆進行電腦工作及填寫問卷。分析發現,曾小睡的一組人工作時比較有耐性,處理難題的能力較高。對照組相對較易衝動,容易放棄難題。研究認為對於要長時間工作的打工仔來說,小睡有助醒神,提高生產力,尤其處理較艱難,甚至有危險的工作,可提高工作的安全性,僱主不妨考慮這個具成本效益的方法,為員工提供小睡時間或延長休息時段。本港精神科專科醫生麥永接表示,醫學界對小睡的益處仍有爭議,曾有研究顯示小睡容易打亂睡眠規律,尤其有失眠問題人士,若日間睡1至2小時,或影響晚上睡意,形成惡性循環,晚上「瞓唔著」。惟近年研究卻發現小睡,可以減低疲勞,改善情緒,提高工作效率。麥指,若晚上有充足睡眠,日間應會精神充沛,毋須「瞓晏覺」。若有需要小睡,最好介乎15至30分鐘,以免影響夜晚睡覺,小睡宜在午飯時段,比較見效。上班族遇到「睡魔急call」,可進行簡單伸展運動,鬆一鬆四肢和腰背肌肉,多走動如到茶水間小休、飲咖啡都有提神作用,但要留意不宜太遲飲咖啡,以免影響晚間睡眠。【辦公室提神貼士】‧15至30分鐘午睡‧每工作1小時要小休‧抽空做伸展運動‧吃小食、飲咖啡提神,但咖啡不宜太夜飲‧去廁所洗面‧多走路如到茶水間鬆一鬆、站立「講電話」‧聽節奏感強勁的音樂資料來源:精神科專科醫生麥永接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707/19211467
三成打工仔放勞工假倘變公眾假 全港僱主增18.3億成本
1 :
GS(14)@2015-01-15 09:03:00
【本報訊】勞工界多年來爭取將勞工假期日數(12天)與公眾假期(17天)看齊。勞工處委託統計處調查發現,全港只有不足五成僱員享有公眾假期,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大部份僱員只放勞工假。據政府經濟顧問評估,若將勞工假增至17天,全港僱主每年將增加十八億三千萬元薪酬成本。勞工處昨就增加假期日數諮詢勞顧會意見,政府暫未有立場,勞方則促請政府盡快劃一假期日數。記者:盧文烈
《僱傭條例》規定,僱員每年最少享有12天法定有薪假期,即俗稱勞工假,但復活節及佛誕等則不在名單之內,而部份工種包括銀行職員及教師等可享有17天俗稱銀行假的公眾假期,即所講藍領及白領之分;勞工界一直要求政府統一假期日數,勞工處遂於2011年委託統計處就僱員放假日數進行調查,但處方一直未有公開調查報告,至昨才交勞顧會討論。
【保安業】
【飲食業】
七成零售業放勞假
統計處於2011年第二季透過綜合住戶統計調查的一項附加問卷,收集數據,調查共訪問了近兩萬多個住戶。結果發現,全港共二百七十五萬僱員中,49.5%僱員放公眾假期,30.9%僱員放勞工假,其餘則不肯定假期安排及因非連續受僱而沒有假期。按行業分析,從事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的僱員,有多達70.9%人只放法定假日,其他行業的百分比介乎17%(進出口貿易及批發)至49.4%(製造業)。假設僱主都聘用替代員工以彌補僱員增加假期而損失的生產力,據政府經濟顧問評估,每增加一天法定假日,僱主經營成本將增加三億七千萬元,若增加五天,成本則上漲十八億三千萬元。勞工處昨將報告交予勞顧會討論,僱主代表普遍認為,現時招聘困難,若增加假期將不利營運。勞方委員認為,政府已就增加勞工假日數問題拖延多年,應盡快交代立法時間表。勞方委員周小松指除了零售業、保安及飲食業等,大部份僱員也只放勞工假。他指有關調查數年前進行,相信數據已滯後,而增加假期對企業成本的影響,亦有誇大之嫌,因大部份企業相信會透過調動人手應付。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115/19003251
履歷宜精簡 一張A4紙最合適
1 :
GS(14)@2015-04-02 08:36:56
【本報訊】大學生搵工喜歡漁翁撒網,「閒閒哋」投寄數十封求職信博取面試機會,但有人事顧問發現,部份大頭蝦求職者寄出求職信後,卻忘記了應徵甚麼職位,當接獲僱主來電邀約面試時,即被問到「口啞啞」;有求職者則未有做好資料搜集,連公司背景也搞不清,結果失敗收場。
Manpower Group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徐玉珊表示,僱主對應徵者第一個印象來自履歷表,建議履歷表盡量精簡,以一張至一張半A4紙大小最合適,並附上個人相片,最好再加一封求職信,簡單介紹自己。她指,不少求職者忽略履歷表的重要性,未有做好文件校對,白白錯失面試機會,「啱啱收到份履歷表,本來個求職者履歷幾好,但佢連human resources都串錯,僱主會覺得對方好唔細心,如果請人做行政,肯定唔會請佢」。
見工忌答「想樣樣試吓」
徐玉珊又提醒求職者若一次過寄出大量求職信,小心擺烏龍,「有啲人會將A公司同B公司撈亂,隨時被僱主問到口啞啞;又有僱主試過打畀求職者約面試,對方竟然答我好似冇apply過呢份工喎,要僱主提番轉頭」。合眾人事顧問公司總經理蘇偉忠贊同初出茅廬的大學生,多寄幾封求職信尋求面試機會,「見多幾份工對自己都有益」,但每次面試,必須先做功課搜集公司背景資料,僱主通常會問求職者應徵有關職位的原因,他提醒切勿以「想樣樣試吓」等答案hea覆。■記者盧文烈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402/19099239
同事成日請病假究竟係真病定扮病?
1 :
GS(14)@2015-10-26 19:17:58有人大感冒都唔願請病假,堅持返工在辦公室「播毒」,有打工仔則不論病情輕重也常請假,究竟他們是真病還是扮病?精神科醫生表示,部份人心中的「病人角色」(sick role)較重,即使是小毛病也會認為自己病情嚴重,「佢哋感覺係真,唔係扮病,只係實際上病情唔嚴重」,這類人一般希望得到他人同情、幫助或遷就,「覺得自己咩都做唔到,全世界佢特別慘過人」,要減輕或改善病人角色,提升工作能力,老闆或上司應先融入他們的感受,再慢慢輔導。記者:陳沛冰精神科專科醫生歐陽國樑表示,病人角色是一種思想模式,問題嚴重者會將小病看成大病,「佢哋對病嘅擔心好實在,唔係扮嘢」。他們一般情緒較易緊張,會將小問題放大,或想像事情後果很嚴重,成因或是一向人生較順利,處理逆境能力較低,未試過捱苦,故容易將問題放大。相反,一向很捱得、「好打得」的人,病人角色較輕,患大病都可以撐下去。病人角色較重帶來的影響,最明顯是當患上小病時,會覺得自己什麼事情都做不到,如無法返工要請病假,他們容易忽略自己人生中有僱員、父母或子女等角色及責任。他指,常見一些患痛症患者,因病人角色重,覺得自己無法進行復康療程,「更加唔願郁,唔去醫」,令病情更嚴重。不少痛症病人經過骨科或物理治療都無法治癒,或需要轉介精神科跟進。本身患焦慮症或抑鬱症的病人,因思想較負面,亦容易放大自己的病人角色。歐陽國樑表示,要減輕病人角色,先不應出言責怪「扮病、呃人」,否則他們會建立起自我保護機制,不願接受別人幫助。反而,應先明白他們的感受,再慢慢改變他們的思想,「同佢哋傾吓實際情況唔係咁嚴重,可以去番生活正常位置」,例如鼓勵他們即使患病,日常生活或工作不需全面停止,「好似有痛症都可以落街做吓伸展運動」。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1026/19348035
政不由己出
1 :
GS(14)@2014-03-17 21:36:17http://lifestyle.etnet.com.hk/co ... erelationship/23158
「潘,你最多理論,你來說說!」朋友氣沖沖地說。朋友間的相處都是這樣,打電話來沒頭沒腦的說,但我也慣了,不作聲,等他開口說。
「今天我們開會,檢討預算,竟變成各不相讓、互相對質的局面。」
我問:「你老闆不在場嗎?」
「他在,
會議雖然由董事總經理主持,他一直坐在那裏。奇怪的是,他竟任由其他人互相指摘、互揭底牌,既不制止,也不說話。」朋友剛升了職,入了董事局,第一次開會,算是見識了大場面。朋友說,整個兩小時的會議,是在指摘和卸膊之聲中結束,老闆一句話也沒說,會後匆匆離開。他說,不知老闆甚麼葫蘆賣甚麼藥。
下屬在「御前會議」時炒大鑊,做老闆的竟視若無睹,是他修養夠還是道行高呢?這讓我想起一件事。
明朝嘉靖皇帝,幾十年來既不上朝,也不集體召見臣子。朝中大事都交給臣子去辦,但辦的方法很奇怪。
每到有重大決策需要由皇帝做決定時,幾個內閣大臣便一起去到他住的玉熙宮,大殿上只有一張紫檀木椅,椅後有個大香爐。眾人站在兩側,對著空的木椅叩頭請安。
嘉靖皇帝則在大殿旁的精舍裏,聽著外面各人的討論,他手執一根銅磬杆,若他對爭議表示同意,便敲一下桌上的銅磬。
他這做法是讓臣子去爭,做對了便敲一下銅磬;做錯了嘛,便由臣子負責任。他認為,有話不說出來便成這句話的主人;說了出來,卻成了這句話的奴隸。
讓臣子去說,讓其他人去做,讓他們揣摩上意。說到底控制大局的還不是他!
許多人以為嘉靖皇帝搬離紫禁城窩居西苑20年,是在修煉仙術,追求長生不老;甚至有人形容他已進入道家最高境界的無為而治。
是真的嗎?要長生不老,又怎可跌入凡塵世事的俗氣之中?說無為而治,又怎會介入是非曲直的鬥爭之內?
說到底還不是要大權在握,但他用的一套正是太極政治的真諦,政不由己出,交給下屬去做去爭。自己像個局外人的同時,又留下一條讓下屬去揣測他心思的尾巴。
朋友的老闆在會議中不發一言,是他很清楚知道,下屬怎樣爭拗也好,最終每一個決定,每一毫子的支出還不是以他的主意來決定。
下屬甚麼都可以說,卻不能做決定;他甚麼都不用說,但就是由他決定。
此外,說話的人在會議時說了甚麼話,說多說少,有否道理,有否矛盾,動機如何,他自己可能沒有太多斟酌,太多估量。
但不說話的人卻聽在耳裏,心中正不斷盤算這句話的分量、意思、目的、漏洞等;甚至從中找出誰跟誰是一窩,誰和誰是同一鼻孔出氣。
一次,眾內閣大臣在嘉靖精舍外的大殿為國庫虧空一事爭拗,嘉靖待他們爭吵至動真氣時,說了一句話:
「剛才唸了唐朝李翱的《問道詩》,最愛這句『雲在青天水在瓶』,你們有些人是雲,有些人是水,所做的事不同而已。」
公務員最好瞓 傳媒人難安枕
1 :
GS(14)@2015-03-22 22:26:15
昨日是世界睡眠日,中國醫師協會公佈《2015全國睡眠指數報告》,在三十個省市調查後發現,工作、金錢、愛情是內地民眾主要的失眠原因。以職業分類,公務員睡得最好,傳媒人則最差。
多為工作失眠
報告指去年有22%民眾有睡眠問題,相當近三億民眾,民眾最常為工作問題而失眠,比例高達56%,其次是為金錢、愛情輾轉難眠;約有三億民眾晚上不睡覺,原因依次是上網聊天、玩遊戲、煲劇和加班。報告指睡眠指數得分最高的是公務員,其次是銷售、金融從業者、藍領、教師,至於廣告公關、企業高管、醫務人員的睡眠質素相對較差,而媒體人的睡眠指數,是連續兩年排名最低,醫護人員則有一半經常失眠、入睡困難、早醒等。鄭州市第八人民醫院副院長于海亭指出,一味強調讓人早點睡覺並不現實,要是晚上熬夜,白天一定要補眠,要是長期要上夜班的人,則應考慮裝上遮光窗簾或隔音玻璃,以提高白天的睡眠質量。為宣傳世界睡眠日,湖南長沙一群民眾,由被稱為「中國睡眠先生」唐堂帶領,大街上集體睡眠(圖),呼籲民眾注意深度睡眠質量,遠離肥胖與亞健康問題。河南《鄭州晚報》/中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322/19085399
90後狂加班 嘔人體一半血
1 :
GS(14)@2014-09-27 23:05:06
兩公升是大支家庭樽裝汽水的容量,也是廈門一個90後4天的嘔血量!該賴姓男子上周開始嘔血,卻因工作繁忙而沒去醫院就診,4天嘔了2,000毫升的血量,醫生指他已經嘔了相當人體一半的血量!賴在福建長樂機場工作,近日因為航班延誤不斷,他每天都要加班,經常會吃不定時,甚至不吃。本月19日賴開始嘔吐並吐血,但因為工作忙,他只在機場看航醫,一直沒有去醫院詳細檢查。直到本月23日晚,賴面如白紙,虛弱得樓梯也爬不到,同事才趕緊送他往醫院急症室,經診斷為急性上消化性潰瘍引起的大量出血,指他出血量高達2,000毫升,相當約人體一半的血量,而血色素不到正常人一半,屬嚴重貧血。不少網民都勸喻年輕人「工作誠可貴,生命價更高,別用生命來加班」。鳳凰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0927/18880844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