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50年龍記麵家 七月講拜拜

1 : GS(14)@2013-05-12 14:05:10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509/18254007

                龍哥名叫賴達芳,63歲,13歲入行在黑布街賣麵大牌檔卲敬記學師,與老闆女一麵結緣,老闆變外父。他說,當年學國術、玩健身,大熱天時在大牌檔赤膊炒菜,露出紋身,「大隻佬」之名不脛而走。好景不常,大牌檔遭清遷。龍哥與太太跑到現址門外做車仔檔,取名龍記,「我原本叫達芳,女仔芳,小學俾人笑,出嚟做嘢同人講叫賴龍,車仔檔咪叫龍記。」

                龍哥憶述,31年前開車仔檔那天,碰巧是三號風球,幾乎開檔不成,「好在有我太太,夾手夾腳,終開到舖。」守業一年,生意有點起色,「街坊街里傳開去話大隻佬返嚟,生意越做越多。」之後租了現址門面,「由最初日做200蚊生意,到90年代最好景,有三千幾蚊。」
生意興旺,龍哥拉親兄弟幫手,「我有十兄弟姊妹,最唔放心係排第十嘅細佬;佢好反叛,紋身比我多好多。」人稱阿細的義芳,浪子回頭,一做近30年。兩個紋身漢會否嚇怕街坊?龍哥笑說,最初一些OL也不敢入店,阿細送外賣人家不敢開門,「日久見人心,同街坊熟咗,話嚟而度食麵有安全感」。

並非因業主加租

                                    龍記的湯底熬三四小時,招牌菜有辣牛筋麵、柱侯豬手,以至獨創豉油王炸醬撈河粉。記者昨採訪,熟客Michael到來,龍嫂為他叫一碗Michael麵,「即係辣味牛筋麵,啲牛筋要腍啲。我哋知熟客口味。」難怪Michael天天來吃牛筋麵,大讚麵條彈牙。
老店結業,龍哥說並非業主加租,大學畢業的子女也願接手,但他認為急流要懂得勇退,「做龍記做咗大半生,太忙,我唔想佢哋好似我咁斷六親;太太同我捱咗一世,希望留番啲時間陪佢,過埋最後安樂日子」。
英雄氣短,兒女情長,龍哥收工,煮牛筋麵給龍嫂,龍嫂吃了這碗麵半世紀,喜孜孜說「好吃」。龍記真的結業嗎?
2 : GS(14)@2013-05-12 14:05:2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509/18254010
【遠近馳名】
龍記結業消息,來自藝人林子善的微博。事實上,龍記有不少明星藝人捧場,林子善最愛吃豬手撈麵。

十弟義芳笑言很多明星來龍記,「佢哋由未紅,食到紅透半邊天,好似大家熟悉嘅王祖藍。」現場所見,店內貼有扮鬼扮馬的王祖藍,與龍哥及義芳兩個大隻佬合照。義芳說,狄龍也是熟客,昨晨從內地拍戲回來,吃了碗麵才回家。
義芳又指黃子華也是常客,「黃子華有好多內地粉絲,遠到北京都有,每次佢開棟篤笑,佢啲粉絲就走嚟想撞吓子華;又話子華鍾意食乜,佢哋就食乜。有啲仲要坐子華坐嘅位,都幾瘋狂」。
龍記不但本地有名,亦有不少外國遊客光顧,美國名廚Anthony Bourdain便曾多次來龍記拍攝,品嚐牛筋麵等港式麵食;龍哥望着店內掛上受訪的報道欷歔地說,龍記第一家受訪的報紙是《蘋果日報》,想不到報道結業消息的報紙,也是《蘋果》。
《蘋果》記者
3 : 亞力士(1473)@2013-05-24 19:59:14

其實好一般, 份量少不特止, 不論牛根定雲吞, 個湯都無乜味.
4 : 龍生(798)@2013-05-25 18:57:49

我都食過, 非常普通, 簡直係有少少難食
5 : b.c.(30644)@2013-05-26 01:21:35

龍記麻麻哋, 佢附近間通記好食得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851

由排檔做到地舖 店主夫婦擬退休70年民園麵家結業

1 : GS(14)@2015-12-21 07:51:31

■店主李太嘆煮麵手藝無人繼承。黃文邦攝


【本報訊】近年老店相繼結業,屹立中環70年的老字號民園麵家,從鴨巴甸街搬到伊利近街,街邊檔轉戰到地舖,主打牛腩、豬手和水餃,高峯期每日賣出500碗麵,但一切將會成為歷史。10年前因牌照風波,3,000人聯署保留民園麵家,成為一時佳話,麵店主理人李建成夫婦近日有感年事已高,無人繼承老店寶號,決定明年3月結束營業。記者:梁佩珊


■民園麵家原是鐵皮檔,2005年時被吊銷牌照。資料圖片


民園麵家曾是中環的鐵皮檔老字號,2005年排檔持牌人黃光慶去世後,排檔牌照被自動吊銷,觸發市民去信時任特首曾蔭權,事件促成政府修例,引起社會迴響。10年過去,李氏夫婦亦早已搬遷至離舊排檔五步之距的地舖,下年3月亦將會結束。63歲的李太笑言,丈夫負責炆牛腩豬手、包雲吞水餃,她則負責看舖煮麵,二人攜手從拍拖年代接手經營民園,直至今日已有三子四孫。李氏夫婦選用食材講究,「我哋嘅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982

【飲食籽】半世紀大牌檔麵家 老闆:辣椒油深夜炒咪辣親人

1 : GS(14)@2018-02-13 03:04:33

辣椒油不能太辣,辣得來無椒味又不可,所以要平衡用三種辣椒。

【飲食籽:識飲惜食】在深水埗已屹立半世紀的「長發麵家」,牌檔現時由馬氏第二代三兄弟經營,大部份食物都是自家製,每個月至少炒一次辣椒油,不定時在深夜炒。


「由我爸爸那代開始都會自己炒辣椒油,那時多數都是乾炒,那個年代好貴,所以不會落好多油,爆香蒜、辣椒,味大到成條街都聞到,乾炒會辛苦,煙會走出來,好像吸毒氣般,每個人都走出來鬧你,便要收火了。時代演變,尤其我們是大牌檔,不可以像以前般做法。爸爸退休後,我都炒了30年,一直炒到現在。辣椒油一定要在深夜炒,因為不會擾民,加上生意不會太繁忙,不會辣親人。」長發麵家負責人之一馬少康說。炒辣椒油,要準備大量乾葱、蒜,因為他們自製魚蛋,備有魚蛋機,會用來絞碎所需配料。「好多人覺得處理辣椒麻煩,要浸又要絞碎,所以大多叫來貨再炒,不過自己做,一來衞生些,二來可以配搭辣椒份量。」

用三種辣椒 食起來有層次

他說,辣椒油不能太辣,辣得來無椒味又不可,所以要平衡使用三種辣椒。一種是最辣,第二種是中辣,最後一種是小辣,食起來便有層次。「最辣一隻是西非野生辣椒,好像淮山杞子般小,另一隻是印度辣椒,還有一隻是祖國辣椒,外形像粒子彈,這隻不辣但炒出來好有椒味,色水亦是好的。」只見他戴着手套,手一抓,逐次將辣椒放入魚蛋機絞碎。「一定要戴手套,不戴手套一整到辣椒,不小心捽眼便會好痛。」先爆香已絞碎的蒜、乾葱,待完全炸至乾身,便放入櫻花蝦。「除了會用在澳門專門購入的蝦醬外,日本櫻花蝦較大陸蝦皮香,我們特別想加重蝦味,雖然成本會貴些,但幾年前仍然選擇轉用櫻花蝦。」放入辣椒,一片紅油有濃濃的攻鼻。幾耐會炒一次?「隔廿多日炒一次,生意好便炒密些炒多些,生意少便炒疏些。」吃前已聞到蝦香味,辣椒油不會太辣,不太食得辣的記者,亦勉強應付到。


辣椒油,吃前先聞已有蝦香味,辣椒油不會太辣,不太食得辣的記者,亦勉強應付到。

「長發麵家」已屹立半世紀,大牌檔由馬氏第二代三兄弟經營,大部份食物堅持自家製。

辣椒油每樽$50。


炒辣椒油需要準備大量蒜頭。

另一種需要大量準備的是乾葱。

為了增加蝦味,由坊間常用的大陸蝦皮,改用了日本櫻花蝦。


由於每次炒的氣味很強烈,馬少康都會戴上口罩。



長發麵家 深水埗耀東街記者:何嘉茵攝影:伍慶泉編輯:施明慧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206/2029615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268

【飲食籽】九十年老字號麵家 老師傅+時令食材做靚麵

1 : GS(14)@2018-03-19 04:45:50

早上7點,兩位老師傅潮州李(左)和林sir已開始工作。

【飲食籽:識飲惜食】「由爺爺一九二四年開始做的,做了近一百年了。很多這樣老的麵家,通常都不在香港了,廠房搬回大陸,我們應該是少數留在這兒的。」九十年老字號「佛記粉麵廠」第三代老闆劉大光(Nelson)說。佛記在港島很有名,基本上街坊街里都知道。門市小小,但你想找的中式麵款,大部份都應該在這兒找得到,麵款約有三十種,很多已買少見少,原來通通都全靠一班在麵廠默默辛勤的老師傅。


早上七點,麵廠的師傅們已開始工作,每天日程就是按小黑板上寫的不同麵款和份量來做麵。Nelson說:「很少麵廠還有這麼多老師傅,因為很多師傅都退休了,或是全自動化用機械取代了人手。」雖然佛記大部份工序也用上機器,因每天要供貨給大約二百間店舖,單靠人手似乎不太可能,但是為甚麼仍需要老師傅呢?Nelson回答說:「師傅有經驗可因應天氣、溫度和風向等來做麵。機器是能應付量,但不靈活,質量很依賴老師傅們的經驗。」旁邊的黃慶林(林sir),做麵經驗已有五十多年,他解釋說:「下雨時不要打得那麼濕,別放太多水;如果是北風天,麵易乾就要放多點水,要應變執生。厚薄要掌握,也要用手接觸過和摸過來確認才行,機器只能調校到大約的位置。」


即使機械化,也要靠老師傅進行打麵和執麵這兩個重要步驟。

麵廠出品的質量很依賴老師傅們的經驗。

麵廠的天花掛滿上海乾麵很壯觀,現在多數做濕麵,因晾乾很花功夫。


打麵技巧 掌握水份麵條厚薄


以為用上機器就等於自動化,看着老師傅們工作,就知道這並不是絕對。即使麵廠機械化,也要靠一班老師傅進行打麵和執麵這兩個重要步驟。林sir說他對正宗好麵的要求:「打個麵出來。要爽、不斷、沒筋,也要彈喉和彈牙,那就是靚麵。」打麵就是要把材料倒到機器內,不同的麵款用不同食材,但不是跟住方程式做就可,除了要掌握水的份量和麵的厚薄,也要選好時令食材。如蝦子麵就要先把魚和蝦乾煲成湯,代替水加入機內和麵粉混和。如採訪時他們正在做菠菜麵,加入一大堆菠菜,每一棵都要選靚的。這程序講求的不只經驗,也要體力,記者自問做不到。看到林sir又搬麵粉又搬鹼水,記者試搬時,用兩隻手也差點搬不動。但七十多歲的林sir和其他師傅仍能搬着走來走去,除了自愧之外也心生佩服。林sir說工作取代了晨運,順便鍛煉身體。看到林sir的手都變形了,他說:「現在打風落雨也會痛,搬這麼多年搬到手骨都突出來了。幾十年,就是這樣,搵食嘛。」


林sir說靚麵的要求是要爽、不斷、沒筋也要彈喉和彈牙。

隨手取了4個老師傅執的同款麵來量重,其中3個都是1.9兩。

做了近百年的佛記粉麵廠,是少數廠房堅持留在香港,不搬回大陸的老麵廠。


執麵個個重量要一致 濕度高咪壓實

另一重要步驟就是執麵,以為很簡單地把機器打出來的麵執成一個個就好?其實當中有很多技巧。另一老師傅李炎立(潮州李)說:「你試執吓就知道。沒有程序可跟,靠功多藝熟,最重要是每個麵的重量和斤両。每個執出來,大小要差不多,特別是雲吞麵。人家一碗一個,重量不對的話,要人家慢慢分就不行了。」師傅們一下手就知道要執多少麵,記者想知道真的哪麼準嗎?隨手取了四個同款麵來量重,三個都是一點九兩,剩下一個就只重了○點一兩,真的很厲害。林sir說執麵時要注意力度,「如果濕度高,就不要用力壓實,壓實了,人家拿回家就難煮開。但執得不夠實,就容易散。這些都要經驗,機器做不到的。」不過Nelson說,將來也避不了要全自動化生產,因沒人入行。「很多年輕人見工都做不久,怕辛苦又怕悶,現時師傅買少見少。」問到師傅們怕不怕退休後沒人做得出好麵,他們笑說:「我沒有想,我們沒那麼偉大。」那為何還要這樣辛苦工作?兒女都長大了,有樓又有人養,他們異口同聲說:「沒工作就『彎彎公司』,即是死去了,身邊的朋友都是這樣,哈哈哈。沒事做很悶,在家中無所事事走來走去。做得到就做啦,人就是這樣。老闆不請你,想做都沒得做,哈哈。」


佛記粉麵廠筲箕灣望隆街三號地下


記者:張佩君攝影:張志孟、蕭志南編輯:彭錦明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315/203317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93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