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雙城記馬云與馬化騰的帝國

http://www.p5w.net/newfortune/texie/201106/t3660747.htm

馬云的電商王國和馬化騰的企鵝帝國,猶如兩個超級大國,籠絡了幾乎所有的線上人群,改變了無數人的生活和生意。隨著二者版圖的擴張,彼此之間的安全邊際也在縮小。


2007年11月6日上市時,阿里巴巴(01688.HK)以280億美元的市值超越百度、騰訊,成為當時中國市值最大的互聯網公司, 然而如今,其2/3的市值已然灰飛煙滅。而同樣在港上市的騰訊(00700.HK),上市7年間市值飆升了45倍,超過500億美元,在國內互聯網上市公 司中遙遙領先。
最近幾年,馬云的B2B電子商務模式日漸式微,而馬化騰的企鵝帝國異軍突起。不過,東邊不亮西邊亮,馬云的看家寶貝—淘寶和支 付寶,如日中天且待字閨中。馬云的電商王國和馬化騰的企鵝帝國,猶如現實中的兩個超級大國,籠絡了幾乎所有的線上人群,改變了無數人的生活和做生意的方 式。隨著兩個大國版圖的日益擴張,彼此之間的安全邊際也在縮小。中國人的網絡消費生活路徑,或取決於二者的PK。誰勝誰負,尚難預料。

  企業如人
  企業家的個性無疑會在企業發展史上留下鮮明的烙印。大俠馬云帶領的阿里巴巴,走過了一條從結盟到開放的大開大闔之路。無論B2B、C2C還是B2C,馬云都堅持做平台。平台的本質就是信息服務中介,因此,不同於做產品出身的馬化騰,馬云做的是「人」的生意。
英語教師出身的他天生領袖,氣勢足,說服力強,長於結盟,慣於高舉高打,雖不懂技術,但戰略佈局一流。在以B2B的阿里巴巴起家後,淘寶、支付寶、搜 索、云計算步步為營,其達摩五指的前三指都成了行業老大。從創立之初的大範圍結盟,到2008年大淘寶開放戰略的構想,馬云不斷網羅人氣,借力合作夥伴力 量,打造一條電商全產業鏈。2011年,大淘寶平台全面開放,對外接入無數草根第三方開發商和服務商,傳說中的電商生態圈終於從「云端」落地,逐步化為現 實。
而技術出身的馬化騰,工程師思維,謹慎務實,往往會親自過問細節,靠產品穩紮穩打。其企鵝帝國以IM起家,幾乎沒有錯過任何一個互聯網行 業賺錢的機會。從門戶的勃興到博客的流行,再到電子商務、網遊、搜索、微博、團購的崛起,再加上QQ平台上繁衍出的無數小產品,企鵝的幾乎每一次跨界都徹 底改寫了業內的「兵器排行榜」。鎖定用戶、滿足需求、後發先至,是企鵝多年恪守的樸素智慧。騰訊目前的QQ活躍賬戶達到6.5億,年營收近200億元,幾 乎是國內其他互聯網上市公司年收入的總和。這些彪悍數字的背後卻站立著一個並不彪悍的人。潮汕人有悶聲發大財的傳統,在馬化騰波瀾不驚的外表下,外人無從 知曉他的內心世界。

  馬云過招馬化騰
  人稱中國互聯網有三座大山:百度、騰訊和阿里巴巴。三家公司分別依託搜索、IM和電子商務,佔據了中國互聯網幾乎所有的入口,又都在試圖以全業務的模式侵入對方領地,結果每家公司都有了自己的搜索、IM和電子商務。
三家公司中,馬云和馬化騰都曾表示自己要做「互聯網的水和電」。馬云以電子商務為主戰場,橫向延伸,形成電子商務、即時通訊、第三方支付、搜索、云計算 的電商全產業鏈。而馬化騰以QQ為核心和基礎,縱向切割互聯網,延伸成跨門戶、網遊、電子商務、搜索、微博等領域的企鵝帝國。兩人個性迥異,兩個企業走過 的路徑也大相逕庭,然而,馬云橫向延伸的電商帝國和馬化騰縱向成長的企鵝帝國必然會產生交叉,二人不免彼此會攪對方的「美夢」。
截至目前,雙 方各有勝場:相比QQ的無處不在,阿里系的淘寶旺旺如今仍限於網上交易的溝通;與騰訊網的風生水起相比,以門戶起家的雅虎中國已近乎被遺忘;在搜索市場, 二者半斤八兩。而雙方最耐人尋味的過招,發生在電子商務領域。攜6億QQ用戶殺來的騰訊拍拍與財付通,遭遇了馬云強有力的阻擊,未能重演其他領域的複製者 變終結者故事。
事發2006年初,淘寶靠免費策略從易趣手中奪取了超過半數的市場份額,成為國內最大的C2C平台。然而,馬云還沒來得及享受 勝利的果實,企鵝就大咧咧跨了一隻腳進來。在淘寶嘗試推出收費的「招財進寶」計劃之際,拍拍網高舉著淘寶曾經的免費戰旗,以挑戰者的姿態面世。馬云不得不 繼續跟進免費戰略,開始了新一輪攻堅戰。幾年的正面交鋒之後,騰訊社區的朋友關係未能成功轉嫁為商業關係,亦步亦趨的拍拍和財付通被淘寶、支付寶遠遠甩在 了身後。以溝通娛樂起家的企鵝,對於電子商務需要更深刻的洞察和創新。

  開放的騰訊更可怕?
  比起馬云江湖氣的不羈和「大俠風範」,馬化騰則習慣「關起門來吃獨食」。活 躍著6億用戶的QQ平台上「插根扁擔都開花」,但馬化騰鮮少借手他人,多年來一直在QQ這個封閉的圈子裡埋頭深耕,打造「一站式在線生活社區」,「用戶要 什麼,騰訊就有什麼」,最終實現了自給自足,成為互聯網後來者繞不過去的一個龐然大物。不過,隨著開放風潮的興起,封閉的企鵝日益受人詬病,顯得越來越不 合時宜。其實,關於開放的爭論一直都在騰訊內部進行,2010年的3Q大戰,最終一向獨來獨往的馬化騰不得不認真審視開放的可能,並將騰訊的戰略口號調整 為「開放、共贏」。
此後,騰訊頻出開放結盟之舉。2011年5月16日,其向第三方應用開發者推出「Q+」平台;而此前的9日,其宣佈向華誼 兄弟(300027)投資近4.5億元,持股4.6%,成為華誼兄弟第一大機構投資者,17日又公告稱,以8440萬美元收購藝龍網近16%股權,成為其 第二大股東。2010年,資金雄厚的騰訊還分別完成了對遊戲商深圳網域、社區軟件平台及服務商康盛創想(Comsenz)的收購。其中,對擁有網站建設平 台Discuz!的康盛創想的收購,被視為騰訊與中小網站和站長群體共贏之舉。
同時,馬化騰還不斷跨國結盟。在其過去13個月進行的10起收 購中,6起屬於跨國收購,包括對越南公司VinaGame、印度環球、泰國Sanook等公司的股權收購。2010年4月,騰訊以3億美元獲得俄羅斯互聯 網巨頭DST(已更名為Mail.ru Group)10.26%的權益。3個月後,騰訊控股股東南非媒體集團Naspers再次收購DST近30%股份。專注於互聯網投資的DST,因投資 Facebook、Zynga和Groupon等社交網絡巨星聲名鵲起,借道DST,騰訊與風頭正勁的社交媒體結為了姻親。2011年3月,騰訊產業共贏 基金與Groupon等共同投資的高朋網宣告成立。
慣於謀定後動的馬化騰最近表示,2015年,電子商務將超越網絡遊戲和網絡廣告,成為最大的互聯網收入。身為國內最大的互聯網公司,騰訊斷不會缺席這一最大的互聯網盛宴。相比以往的封閉,開放結盟的企鵝帝國也許更令人恐懼。對此,馬云準備好了麼?
有意思的是,一反之前的老死不相往來,最近二馬之間秋波頻頻。高朋網的另一個投資者,就是馬云、虞鋒等人創建的云鋒基金;而最近騰訊得以入股華誼兄弟 (300027),也是由於馬云等人讓渡了所持股權。也許「競合」是開放時代互聯網巨頭之間關係的最佳寫照,開放共贏才是這個時代最鮮明的特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85

微信是怎樣誕生的:張小龍給馬化騰的一封郵件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228/59087.html

這是騰訊的內部複盤,真正的超級幹貨。作者深入微信團隊,圍繞微信產品誕生與繼續完善,從產品開發、團隊工作、品牌推廣、流程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帶你了解真實的微信。“世界是新的。”――張小龍 Allen Zhang,騰訊副總裁、廣州研發部總經理2012年3月29日,微信的用戶數突破一億。讓用戶數從零增長到一億,微信用了433天。此時,在廣州南方通信大廈的10層,微信團隊的成員們正在為慶祝用戶數破億的特別活動而緊張忙碌地工作著。2012年3月31日上午10點鐘,特別活動準時上線。只要登陸weixin.qq.com,用戶就可以在屏幕上看到一個二維碼。用自己的微信掃描這個二維碼,用戶就可以知道自己是第幾個註冊微信的人。對一名普通用戶而言,整個活動的體驗過程顯得“有些神奇”,微信產品總監Lake將其形容為“隔空取物”。活動方案是微信團隊成員們在淩晨3、4點鐘吃宵夜時想出來的,在淩晨討論產品構想對這個團隊而言並不稀奇。他們不想用抽獎發iPad的方式來慶祝,他們想“折騰”出一些新東西。此時距微信項目構想的提出還不到一年半的時間。2010年10月,一款名為Kik的App因上線15天就收獲了100萬用戶而引起業內關註。Kik是一款基於手機通訊錄實現免費短信聊天功能的應用軟件。騰訊廣州研發部與張小龍其人騰訊廣州研發部總經理張小龍Allen註意到了Kik的快速崛起。一天晚上,他在看Kik類的軟件時,產生了一個想法:移動互聯網將來會有一個新的IM,而這種新的IM很可能會對QQ造成很大威脅。他想了一兩個小時後,向騰訊CEO馬化騰Pony寫了封郵件,建議騰訊做這一塊的東西。Pony很快回複了郵件表示對這個建議的認同。Allen隨後向Pony建議廣州研發部來承擔這個項目的開發。“反正是研究性的,沒有人知道未來會怎麽樣,”Allen回憶說,“整個過程起點就是一兩個小時,突然搭錯了一個神經,寫了這個郵件,就開始了。”騰訊廣州研發部與張小龍其人2005年3月,騰訊收購了國內知名電子郵件客戶端Foxmail。Foxmail創始人張小龍及其研發團隊20 余人在不久後進入騰訊。2005年4月騰訊廣州研究院(後改稱廣州研發部,以下簡稱為“廣研”)成立,主要負責郵件相關業務的研發和運營。經過三年打磨,QQ郵箱以其簡潔易用、安全穩定的特點獲得用戶歡迎,並於2008年3月成為國內使用人數最多的郵箱產品。在這一過程中,廣研團隊經歷了從做客戶端產品到做web產品的艱難轉型,在他們看來,“少即是多”的設計理念,對用戶體驗的極端重視,團隊磨合和梯隊建設,技術能力的積累和敏捷開發的經驗,都是團隊在QQ郵箱開發過程中的收獲。張小龍則經歷了從程序員到產品經理、再到管理者的角色轉換。在不斷與郵箱用戶互動的過程中,他對於產品和用戶的理解不斷加深。在不斷提高QQ郵箱易用性和穩定性的基礎上,他將郵箱平臺作為產品理念的試驗田,做出了閱讀空間、QQ漂流瓶等產品。閱讀空間提供了簡單人際互動的功能,是他對“用戶社區”和“社交類產品”的最初探索。漂流瓶為用戶提供了全新的陌生人交友渠道和新奇有趣的體驗,大幅提高了郵箱用戶活躍度和用戶粘性,這一產品形態後也被移植到微信中。2011年中旬,廣研分設“郵箱產品中心”和“微信產品中心”,開始獨立運作QQ郵箱和微信兩款產品。張小龍既是廣研的總經理,也是微信產品團隊的第一負責人。(上圖為騰訊廣州研發部組織架構圖)(二)微信的開發歷程2010年11月19日,微信項目正式啟動。最初的人員基本都來自廣研的QQ郵箱團隊,開發人員沒有什麽做手機客戶端的經驗,唯一做過的手機產品是在S60平臺上做的“手中郵”。微信iPhone終端開發組組長Lyle對當時的開發場景仍記憶猶新:我們開發就在這麽大(10人大小)的會議室里進行,這邊兩個是iPhone開發,這邊是三個安卓的,UI坐這邊,Justin和Lake坐這邊,這里坐塞班的同事,那里還有兩個後臺同事,很擠的。我們iPhone組還得兩臺電腦,Mac和普通的。1.0版本的開發基本就在這里度過……  2011年1月21日,微信1.0的iOS版上線。微信對於廣研是個全新的領域,很多人一開始都並不看好這個項目。從2月份到4月份,用戶的增長並不快,所有平臺加起來每天也就增長幾千人。此時,先於微信1個月推出的米聊已進入用戶數快速增長的階段,媒體的關註度也高於微信;而移動互聯網IM工具市場由於開心“飛豆”、盛大“有你”、奇虎“口信”等功能類似產品的加入而呈現出複雜的競爭格局。這段時間團隊內部許多成員對於微信的發展都抱有著一種非常不確定的心態。Allen回憶起當時的情景說:數據不好還不是最困難的,最困難的是他們老是跟我說,“我們做這麽多都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我們所有做的事情手機QQ都可以做,並且手機QQ有更強的渠道、更多的用戶覆蓋量,而我們是沒有渠道的。我們沒有任何優勢……我們做微信沒有前途……”對於這些質疑,Allen有他的想法。在他看來,產品並不是功能的集合,每個產品都存在其精神的部分。廣研助理總經理Harvey談到自己當初的想法時說:開始的時候大家都認為不太有戲,我也覺得有很大可能這個項目要掛掉的,只有小龍認為有戲……但我願意嘗試,做失敗了沒什麽,我認為更多的是承擔一種義務去阻擊騰訊潛在的對手。微信對我來說是新產品、新體驗,我的技術能力也會提升。我不會因為沒有希望就保留精力,我會拼盡全力做,也願意這樣鼓勵我的同事。 1、語音版――讓微信活了下來4月份,Talkbox突然火爆起來,Allen敏銳地認為這個地方一定有很好的機會,當機立斷決定在微信中加入語音功能。微信1.0版本很多的點是純粹的短信的交互,產品比較成熟;2.0版本則跨度比較大,對團隊提出了不小的挑戰。“從語音版開始就不一樣了,我們經常到淩晨幾點,”Lyle說,“本來是在五一前就一度想發出去了,但發現很多東西沒做好,就五一後才發。”5月10日,微信2.0版本發布。而在此之前,米聊已先行一步推出語音對講功能,用戶反響強烈;而Talkbox英文版也在國內擁有一批“高端粉絲”。 發布之前,團隊成員們心里很忐忑,不知道語音版到底能帶來什麽。微信2.0的iOS版發布之後,用戶增長量開始有一定的攀升,但並不是很大。團隊成員心里也在打鼓,不知道到底有沒有選對方向。Android版發布以後,用戶量開始快速增長。“其實語音在最終的消息數量中占的並不是特別大,”Harvey說,“但是有一個好處就是很多用戶是為了語音才嘗試,一嘗試之後形成了關系鏈,就開始一直使用了。” 為了使用戶在更多場景下都能較好地使用語音功能,微信團隊對產品做了許多改進。當距離感應器無感應,語音對講會默認為揚聲器播放;只要把手機貼近耳朵,馬上就改為聽筒模式,方便用戶在開會或不方便揚聲的時候接聽。“我們會仔細思考用戶使用的場景,”微信終端開發組總監Justin說,“怎麽樣的時間、怎麽樣的地點、怎麽樣的人在用到微信的哪一項功能的時候會有什麽樣的需求,思考這個很重要。”語音版使微信成為了一個有一定影響力的產品,也使微信在競爭中占據了一個相對有利的位置。“我們確實還是把握住了這個方向。如果5月份這次機會沒有把握住,”Harvey回憶說,“微信項目應該撐不過10月份,很可能8月份就沒戲了。”2、附近的人和“搖一搖”――附近的人成微信最大增加點2011年8月3日,微信2.5版本發布,支持查看附近的人。這一功能使用戶可以查看到附近微信用戶的頭像、昵稱、簽名及距離,以便用戶之間產生進一步的交流。這一功能使微信從熟人之間的溝通走向了陌生人之間的交友。“對於微信而言,有三個重要的增加點,”Allen說,“語音是一個,附近的人是最大的一個增加點,搖一搖也是一個增加點。”查看附近的人功能出來之後,微信新增好友數和用戶數第一次迎來爆發性增長。 2011年10月1日,微信發布3.0版本,支持“搖一搖”和漂流瓶。搖一搖可以讓用戶尋找到同一時刻一起在搖晃手機的人;漂流瓶則秉承了QQ郵箱漂流瓶的理念。“搖一搖”一推出就迅速成為許多微信用戶非常喜愛的一個功能,現在“搖一搖”的日啟動量已經超過1億次。在2011年首屆騰訊微創新獎中,“搖一搖”也榜上有名。提到“搖一搖”的創意過程,Allen說:我記得當時有一天我和Harvey、Justin在吃飯,我提起我們下個版本到底做什麽還沒確定,挺痛苦的。我就說通過搖手機來找人這個需求一直都有。比如說我們兩個人想交換名片,互相碰一下手機,這個bump之前做過。這個我們不太願意做,因為這個東西太小眾了。如果我們的場景不能做到每個用戶都能使用的話,就不是我們的目標,不能引起很大影響。吃飯時聊到為什麽不能直接搖一下手機,幹脆不要停留在熟人,陌生人也可以搖到呢,那不就每個人都可以使用了麽。如果(只能搖到)熟人的話,使用產品就縮小很多了。當時想到這個點,就有了這個方向,覺得挺好。回家以後我一直想,想到很晚就睡不著了。當我仔細的把體驗過程一想,這個體驗做到如果搖一下手機,就和遠方一個人連線上了,這個體驗如果做的非常流暢,會變成每個人都很愛使用的一個東西。這個的影響力和層面絕對是遠遠超過bump(註:Bump是由Bump科技公司為蘋果IOS和谷歌Android操作系統創造的應用程序。智能手機用戶只需要互相碰撞就可以相互交換聯系信息,照片等)的,就不是一個東西了。當時還甚至想到聲音的效果啊,整個體驗全面的過程……然後第二天跑過來跟大家說,嗯,這個東西一定會很火,我就直接和產品和UI說你們現在就給我出方案,我要一個這樣的畫面,然後要有什麽樣的聲音,什麽樣的動畫。有些人理解,有些人還不太理解,因為這個必須從整體來考慮,腦袋里面想象出這樣一種極簡自然的體驗意味著什麽。如果光描述,沒有這種感受,是不知道這種體驗會引起多麽大的一個潮流,就會想象不出來。很多同事就將信將疑說,這麽搖一下真的那麽厲害嘛?這不一定好想象。第二天就花了半天時間,跟大家把這個細節確定了一下,比如說這個搖的手勢應該是怎麽樣的,是這樣搖還是那樣搖(笑),確定了一些這樣的細節,然後大家就開始做了。現在類似這樣的功能很多人做,之前沒有很多人做哈。他們覺得我們總不能和微信做的一模一樣吧,總要有一些變化吧,然後就做出各式各樣的變體,但是沒有一個超過我們的體驗。……他們沒有抓住核心要點,核心要點是最簡單自然的動作,這個去滿足用戶一種最本能的行為習慣,然後達到一個可以和別人連接的目的。當時我記得pony發郵件說,這個東西看起來挺火,非常好,但是你們要不要再細化一下,再細化一下把能想到的細化的擴充都想到了做上去,免得競爭對手會做同樣的功能,然後加了一個細化點,又創新了。我當時就回了一個郵件,很有自信,說我們已經做到了最簡化,他加任何東西都是減分的,我們也做到了最自然化,最符合自然本性的一個體驗,所以不可能超過我們了,我說競爭對手無法超越我們,因為一變化就要增加東西,加東西就是不對的了。2011年12月20日,微信推出3.5版本,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功能,是加入了二維碼,方便用戶通過掃描或在其他平臺上發布二維碼名片,拓展微信好友。同時,微信也推出了名為WeChat的英文版。2012年4月25 日微信在香港、澳門、臺灣三地均登上社交類的榜首。2012年6月5日,微信在越南、泰國、馬來西亞、沙特阿拉伯、新加坡等地也登上App Store社交類的榜首。3、朋友圈――社交化平臺嘗試2012年4月19日,微信4.0的iOS版發布,其中“朋友圈”功能引起業界頗多註意,有評論認為這是微信“社交平臺化”的一種嘗試。” 微信4.0版本支持把照片分享到朋友圈,讓微信通訊錄里的朋友看到並評論;同時,微信還開放了接口,支持從第三方應用向微信通訊錄里的朋友分享音樂、新聞、美食等。提到“朋友圈”功能的推出,微信團隊的成員都會提起朋友圈背後的“幾十個版本的方案”。“朋友圈其實我們做了三四個月,有二十多個版本,UI稿從A到Z都不夠用,後來就開始用α、β……”Lyle說,“之前我們考慮過在過年前發一個版本,一些小功能,QQ mail、群發等一些小功能發上去,但朋友圈不發。但是最終我們達成一個協議就是說,寧願出一個讓業界震撼的版本,而不願給一個小小的出去,大家都沒什麽反饋的,對我們就沒什麽價值。”微信高級產品經理Genie提到做朋友圈時的狀態,說:“做iOS4.0朋友圈的時候很糾結,因為沒有借鑒的對象,這個產品做了三四個月,有時很興奮想到一點覺得會很有用的就會徹夜聊這個事情,有時很迷茫感覺抓不住重點,和寫paper感覺差不多。想不到的時候天天想很苦惱心情很差,想到了就會很興奮。”“這個產品還完全沒有達到成熟。”Harvey說,“第一,用戶還在激增,才一億,如果到了兩億、三億會不會有質變,因為用戶數到一定程度會有一個質的變化。第二點,我們現在在嘗試一些新的東西,因為微信是移動互聯網全新的產品,對騰訊也是全新的平臺,我們有沒有可能在這個平臺上做出更多的商務方向的東西,包括說更多的生活推廣,比如媒體,媒體也在介入這個平臺,所以這個上面是有很多可做的。”【聲明】本案例是由鄭小平和許家馨在楊斌教授的指導下編寫的,僅用於課堂討論。本案例中的情況描述不反映編者的觀點,也不作為正式文件、基本數據來源以及管理活動是否有效的證明。案例版權歸騰訊公司所有。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王冠雄 | 編輯:ningyongwei | 責編:寧詠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817

收購之後,劉強東和馬化騰的內部信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310/59363.html

i黑馬消息,騰訊控股今天早上發布公告,騰訊與京東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系,京東將收購騰訊B2C平臺QQ網購和C2C平臺拍拍網的100%權益、物流人員和資產,而騰訊將以2.14億美元入股京東,占京東上市前在外流通普通股的15%。針對此次有可能改變中國電商格局的收購,馬化騰和劉強東分別向員工發布了內部郵件。馬化騰內部郵件全文:騰訊的兄弟姐妹們:今天,我們要向大家宣布一個有重大戰略意義的消息:公司已經與京東達成了戰略投資及合作協議,騰訊將投資京東,並將ECC旗下的實物電商相關業務註入京東,成為京東的主要股東之一。騰訊與京東將開展全面深入的戰略合作,強強聯手,共同譜寫電子商務行業的新篇章。通過這次戰略合作,騰訊和京東這兩家領先的互聯網公司將組建更強大的團隊,以更豐富的商品、更具規模的運營優勢,去更好地服務廣大用戶。通過與京東的深度合作,騰訊將繼續參與增長迅速的實物電商業務,並大力發展支付平臺。同時,騰訊將繼續通過公眾號體系,把基礎電商能力賦予廣大的商家(包括O2O商家),構建新的移動電商生態圈,並聯合京東的電商平臺優勢為商家提供更全面和多渠道的支持。騰訊也將繼續經營虛擬商品電商業務,並全力布局生活服務類O2O業務。相信這次強強聯手的合作,能夠給廣大用戶帶來更多有價值的產品和服務,也將會幫助更多商戶借助互聯網平臺得到更好的發展。在 過去的九年間,在全體騰訊電商同時的共同努力下,騰訊從無到有地打造了自己的電商業務,面對競爭高度激烈強手如雲的市場,我們先後在C2C、B2B2C領 域做到了第二名,在B2C領域做到了第三名。特別是在ECC成立之後,騰訊電商迎來了蓬勃的發展,不僅為用戶提供了優質的服務,也為今天的戰略合作奠定了 重要的基礎。在此,總辦對所有騰訊電商人做出的貢獻表示衷心的感謝!京東是借助B2C業態快速崛起 的中國第一大自營電商,在B2C領域具備深入的洞察、擁有強大的物流體系、優異的口碑、快速的執行力和強勁明朗的發展前景;騰訊擁有強大的流量平臺、優異 的移動互聯網產品,在電商平臺化運營方面具備長期的經驗摸索和豐富的人才積累――這都是雙方互利共贏的基礎。在兩者的有效結合下,可望從產業鏈層面產生巨 大的協同效應,並在爭分奪秒的市場中獲得更大優勢。在此背景下,我們選擇與京東進行深度合作,也是希望公司和騰訊電商人可以在更具規模、更有優勢的平臺上 繼續推動實物電商業務的發展。這次戰略合作所涉及的業務很複雜、相關的人員也很多。為實現平穩過渡,希望ECC所有部門的同事能與京東密切配合、緊密銜接。我們相信,在京東和騰訊基於優勢互補搭建的新舞臺上,所有騰訊電商人將站在一個更高的起點和更大的平臺上,服務更多的用戶,創造出更大的價值!最 近幾年來,我們先後推動了開放戰略、518變革和精品戰略,全力擁抱移動互聯網、主動應對新的業務格局和挑戰。這些卓有成效的努力讓我們在激烈的行業變化 中始終保持激情和戰鬥力,不斷突破。未來騰訊的戰略方向:一方面,對於我們的現有平臺和核心業務,精耕細作,打造精品,圍繞核心平臺為用戶提供精品服務; 另一方面,打造以用戶為中心的開放平臺和生態系統,並積極牽手產業鏈上下遊的優秀合作夥伴,致力讓用戶獲得更加體驗、更多價值。我 們身處一個日新月異的行業,一個需要敬畏的行業,一個顛覆或者被顛覆的行業。為了贏得客戶垂青、我們需要聚焦精品,並堅持一切以用戶價值為依歸;為了不被 顛覆、我們要心懷敬畏;面對行業的激烈競爭和變化無常,我們也需要前瞻思考,主動求變。這就是我們所擁抱的互聯網,讓我們努力連接一切,讓世界變得更好!Pony、Martin&總辦全體2014年3月10日劉強東內部郵件全文:同一個夢想各位京東人好!今天,我要向大家正式宣布一個好消息:2014年3月10日,公司與騰訊達成戰略合作協議――京東將收購騰訊旗下QQ網購和拍拍網的100%權益,以及易迅網的部分股份,騰訊將為京東提供微信和手機QQ客戶端的突出入口位置以及其他關鍵平臺支持,此外,雙方還將在在線支付服務領域進行合作。在這里,我想首先對參與此次合作談判的同事們表示最由衷的感謝! 沒有你們加班加點、夜以繼日的努力,就沒有今天合作的順利完成。大家辛苦了!此次與騰訊達成的戰略合作,將極大地改變電商行業的格局,對於京東的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1. 京東在自營電商市場的領先優勢將得到極大提升:京東和騰訊旗下電商業務在品牌、商品、物流等多方面的融合,將使我們在自營B2C市場更加強大;2. 京東將構建行業最完善的電商生態圈:除了自營B2C和平臺B2C之外,我們將通過拍拍網進入C2C業務,從而可以覆蓋更多用戶群體,並能為合作夥伴提供量身定制的解決方案;3. 更重要的是,京東將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突破重圍:我們長期積累的供應鏈服務方面的優勢,將與騰訊強大的互聯網優勢強強聯合,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打造出更廣闊的天地!兄弟們,我們能夠取得今天的成就,可謂一路艱辛。相比競爭對手,我們選擇了一條更辛苦的道路:無論是自營模式――需要進貨、質控、庫存管理等複雜的流程,還是我們的自建物流――需要收貨、上架、掃描、打包、分揀、配送等辛苦地勞作,這些都曾飽受質疑。但依靠我們不懈地努力和長期地付出,我們從公司成立之初所一直堅持發展的供應鏈管理,終於成為了我們今天的核心競爭力!因此,只要我們足夠堅持,只要我們腳踏實地,一切夢想都不只是夢!騰訊在電商領域耕耘多年,是最早進入電商領域的企業之一。我和京東管理團隊,非常感謝他們把如此優秀的團隊和優質的資產托付給京東發展壯大。然而一次成功的合作,不在於雙方管理者簽署協議後握手的一刻,而在於雙方團隊每一位成員彼此包容、互相信任、融洽合作的一刻。在此,我也向兄弟們提出要求:要以開放包容的心態迎接新的兄弟們。兼容並蓄,有容乃大。這不是已有業務的簡單累加,更是共同展現創新能力的偉大機遇!同時,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瞬息萬變時刻提醒我們, 要繼續堅持自己的發展方向,不要在未來失去自我。與騰訊戰略合作後,我們獲得了微信、手機QQ的入口,但這絕不代表可以就此高枕無憂了。我們京東人一定要保持清醒的認識,繼續堅持自己過去十年一直堅持的東西,我們的用戶體驗,我們的供應鏈管理,我們為合作夥伴和用戶創造價值的核心理念,這些都不可動搖!最後,讓我們共同歡迎新加入的兄弟姐妹們!期待著我們一起,帶著激情,去實現我們共同夢想!大家加油!――你們的劉強東2014年3月10日 深圳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馬化騰 劉強東 | 編輯:luhaitian | 責編: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437

【專欄】馬雲和馬化騰的2014:不在跨界里重生,就在逆襲中死亡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114/148896.html

i黑馬:馬雲說,如果銀行不改變,我們就要改變銀行。馬化騰說,“互聯網+”是一個趨勢,加的是傳統的各行各業。馬雲和馬化騰,兩個跨界者都想要改變世界,過去的2014年,這兩個重量級的跨界者碰撞出了什麽?跨界思維如何建立,在跨界競爭中有哪些攻守之道?小企業又該如何跨界?
 
\馬雲說,如果銀行不改變,我們就要改變銀行。馬化騰說,“互聯網+”是一個趨勢,加的是傳統的各行各業。過去十幾年,互聯網的發展很清楚地顯示了這一點:加媒體產生網絡媒體,對傳統媒體影響很大;加娛樂產生網絡遊戲;加零售產生電子商務,現在已經很大;最近互聯網金融非常熱,互聯網將讓金融變得更有效率,更好地為經濟服務,符合“普惠金融”的精神。

兩個跨界者相向而行,自然撞個滿懷。不在跨界中重生就在逆襲中死亡。


“嘀嘀”“快的”——“請全國人民打車”

2014年新年伊始,嘀嘀、快的在巨頭主導下的支付大戰,雙方都甩開膀子:補貼!廣告!罵戰!這一場有關打車競爭的遊戲讓全國人民看得眼花繚亂,目瞪口呆。

2014年1月10日,“嘀嘀打車”軟件在32個城市開通微信支付,使用微信支付,乘客車費立減10元、司機立獎10元;緊接著1月20日,“快的打車”和支付寶宣布,乘客車費返現10元,司機獎勵10元。1月21日,“快的打車”和支付寶再次提升力度,司機獎勵增至15元。

2月10日,“嘀嘀打車”宣布對乘客補貼降至5元;2月10日,“快的打車”表示獎勵不變,乘客每單仍可得到10元獎勵。

2月17日,“嘀嘀打車”宣布,乘客獎10元,每天3次;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的司機每單獎10元,每天10單,其他城市的司機每天前5單每單獎5元,後5單每單獎10元。新乘客首單立減15元,新司機首單立獎50元;同一天,“快的打車”和支付寶也宣布,乘客每單立減11元。司機北京每天獎10單,高峰期每單獎11元(每天5筆),非高峰期每單獎5元(每天5筆);上海、杭州、廣州、深圳每天獎10單。

2月18日,“嘀嘀打車”開啟“遊戲補貼”模式:使用“嘀嘀打車”並且微信支付每次能隨機獲得12至20元不等的補貼,每天3次;同一天,“快的打車”宣布,用“快的打車”並用支付寶付款每單最少給乘客減免13元,每天2次。同時發狠話稱,“後續無論什麽情況,只要對手調了,我們‘永遠比對手多補貼1塊錢’的政策都會自動快速生效。”

“嘀嘀打車”宣布,每周使用“嘀嘀打車”微信支付車費10次以上的用戶,贈送時下最熱門微信遊戲“全民飛機大戰”中的大禮包一個。緊接著,“快的打車”承諾,用支付寶支付車費5次,可獲贈淘寶天貓平臺的退貨保障卡一張。同時,“快的”還提供用積分兌換網易電影、網易印象派、錦江之星、漢庭酒店、摳電影、格瓦拉等的優惠券。

這樣的競爭無疑對於打車人和司機師傅是雙贏的結局。有人驚呼:“這已經不是簡單優惠幾塊錢,贈送幾個小禮品,而是在請全國人民打車。”而皆大歡喜的背後卻是騰訊和阿里兩大巨頭跨界與反跨界、逆襲與反逆襲的明爭暗鬥。

打車應用市場背後的存在著巨大的商業利益。對於出資的騰訊、阿里巴巴來說,“燒錢”背後的本質是移動支付之爭——誰能圈到更多的客戶、誰先讓客戶通過優良的體驗形成消費習慣,誰就會在未來的移動支付平臺競爭中掌握更大的主動權。用戶傾向於用微信支付還是支付寶支付,在哪里用什麽平臺支付,都關系著騰訊、阿里巴巴的互聯網金融布局。而直接的現金補貼刺激是短時間內吸引用戶體驗的最快捷的方式,從而更快地改變原有的現金支付習慣。從這個層面上講,僅用10元的補貼就可得到一個移動支付的用戶,可謂花小錢辦大事,當然很劃算。

再進一步看,騰訊與阿里目前爭的是移動支付的客戶,終極對決的則是O2O商務,這也是眾多打車應用企業不惜放血“燒錢”來瘋狂般的占據市場的原因。O2O模式的實現,改變的將不僅僅是傳統行業,更有可能的是商業社會規則的重新塑造。過去十多年,互聯網解決了大多數網民如遊戲、音樂、閱讀等的娛樂需求,未來的十年,互聯網將解決的是人們的生活消費需求、衣食住行等。


馬化騰“跨界”與“跨界者”馬雲撞個滿懷

在PC互聯網時代,馬化騰似乎還算本分,盡管攻城略地,但是基本上都是相關多元化,並沒有跨界,但此時的騰訊似乎碰上了增長與發展的天花板。2010年前後,隨著智能手機問世,移動互聯網大潮撲面而來,而且波濤洶湧,這讓馬化騰看到了新一波潮頭,並迅速果斷地研發微信成為移動互聯網的弄潮兒。馬化騰激動地說:“我認為移動互聯網才是真正的互聯網。它的使用時長、流量會比PC有10倍以上的增長。”

有一次,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與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馬化騰聊天,王健林問了一個尖銳問題:馬總,你覺得未來互聯網的前途在哪里?當時,馬化騰低頭沈思良久才緩緩地說:移動支付。其實,這時的馬化騰已經開始了翻雲覆雨的跨界競爭之旅,而他的對手則是另一個赫赫有名的人物——馬雲。


一、馬化騰跨界動了馬雲的“奶酪”

外界將馬化騰看成是第一個坐上移動互聯頭等艙的IT大佬,而馬化騰則將微信視為騰訊進入移動互聯網的“神兵利器”。隨著微信用戶規模的日益巨大,馬化騰希望將用戶與實體世界更緊密地連接起來,這樣一方面可以促成騰訊“接地氣”,另一方面讓用戶享受到指尖改變生活的樂趣。而要想將微信用戶與實體經濟聯系起來,必須要解決一個問題就是:移動支付。

誰都知道,無論是在淘寶、天貓或是京東購物,只有一種第三方支付方式可以選擇,那就是支付寶,然而,騰訊推出的第三方支付平臺——財付通,與支付寶一樣第一批拿到了央行頒發的支付牌照,而且當微信5.0上線之後,財付通又及時推出了微信支付,並與易迅和拍拍電子商務網站全面接入。作為目前用戶量最龐大的移動社交工具,微信除了能連接朋友圈,其支付的便利性更能實現從線上到線下的完整閉環,從而打通O2O的最後一環。這種結果意味著,騰訊在淘寶的支付地帶上撕開了一條缺口。馬化騰的跨界動的是馬雲的奶酪。


二、遭到馬雲強力阻擊

馬雲本來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跨界者,他喊出的“如果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的瘋狂口號,讓金融界至今戰戰兢兢,而他的支付寶及其余額寶更是讓吃慣了政策飯的銀行坐立不安。但是,臥榻之側豈容他人安睡,更何況是掌握著6億用戶的微信,跨界者馬雲和他的支付寶感到了威脅並開始還擊。

2013年10月,為了力挺阿里移動社交工具“來往”抗衡微信,馬雲宣布自己將永久關閉微信賬號。緊接著,實行內部全民總動員,要求所有員工都在“來往”上擁有100好友,否則不能拿到年終獎,這一內部激勵機制據說給“來往”帶來了至少500萬用戶。同時外部征召10萬淘女郎,邀來網絡大V助拳,發動史玉柱、李連傑、文章、趙薇等名人明星都加入“來往”。雖說這套組合拳打得“土豪”味十足,但在事態緊急的情況下,也實屬無奈之舉。

馬化騰VS馬雲,一如武當VS華山,張三豐VS風揚清,馬化騰如水,馬雲似火。與馬雲高調、激情的強力阻擊不同,馬化騰的反應則顯得溫文爾雅,在2014年春節期間,用悄悄推出的微信紅包逆襲支付寶,讓馬雲嚇了一跳。二馬鬥法表明,互聯網時代,一切不願改變的行業都會被淘汰,包括互聯網公司本身。要麽改變,要麽等死。不在跨界中重生,就在逆襲中死亡。


三、“互聯網+”是一個趨勢

馬化騰認為,在未來的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是一種趨勢。馬雲跨銀行的界,馬化騰跨馬雲的界,這樣的跨來跨去將成為企業發展與競爭的常態,跨界融合已經邁入了實質性的高速發展時期,未來,每一家公司都應該是“創造新顧客價值”的跨界融合創新公司。

蘋果是一家什麽企業?它是一家硬件企業?軟件企業?時尚企業?還是?很難說。移動互聯網時代,你很難用一個“屬性”去界定一個企業,行業、企業之間的邊界將有利於模糊不清,無邊界時代已經來臨,“互聯網+”將成為前瞻性企業的競爭制勝利器。

例如,移動+汽車,將來,一切汽車都會完結網絡互聯,“車輪上的移動互聯網”為消費者提供了全新體驗;移動+金融,線上信息與線下業務進行整合,銀行產品就能創造出更多的銷售機會;移動+家電,未來家電內部交叉、跨界融合、終端一體化將成為趨勢;移動+旅遊,通過定制化城市或景區服務類APP、LBS等技術手段與遊客接觸與互動,還包括依托於智能手機的旅遊規劃,預訂和分享旅行體驗;移動+……。


跨界思維與攻守之道

互聯網徹底顛覆了人們對產品、服務約定俗成的印象,比如火鍋店可以是最好的指店甲,咖啡館是VC聚集地,銀行等待區域是小型書店。一切都在跨界,一切都在顛覆,很多跨界與顛覆,超出了人們的想象力。不同行業以互聯網新概念、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模式為基礎,融入自身行業內容,實現跨界融合。

跨界是一種時空概念,從某種程度來說邊界是企業和行業在某個發展階段所抵達的時空範圍。它會隨著時空的推進而改變,而非一成不變的。企業應建立跨界思維,並完善跨界發展規劃,在不同發展階段做不同的事。


一、建立跨界思維

2013年,“BAT”三巨頭(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不約而同地跨界經營,掀起互聯網金融風暴,各種“寶”如雨後春筍般紛湧而出,被稱為“互聯網金融元年”。互聯網金融徹底顛覆了市場對貨幣基金的認識,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極大地提升了金融服務質量和效率,為實現全民理財帶來了便利。華夏銀行行長樊大誌用“不明覺厲”來形容互聯網對金融的沖擊,銀行搞不清楚誰在和銀行競爭,但確實競爭很激烈。在互聯網企業的競爭壓力下,基金、保險、銀行、券商更多呈現的是“躁動”狀態,不斷推出新業務、更新系統、跨界合作。有人提出這是“跨界搶劫”,也有人認為這是一種“跨界合作”的開始。

什麽是跨界思維呢?用互聯網的思維做手機,用互聯網思維做金融,用媒體思維做商業,就是跨界思維。跨界思維的核心是顛覆性創新,且往往來源於行業之外的邊緣性創新,因此要跳出行業看行業,建立系統的、交叉的思維方式。用跨界的思維,突破傳統的貫性思維,超越傳統的經營理念和商業模式,才會有彎道超車的機會。

可以說,互聯網模糊了所有行業的界限,使跨界成為一種新常態。互聯網對傳統行業的破壞性創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方面:

1.從側翼發起進攻,顛覆性破壞。互聯網創新從來不是正面進攻,而往往是繞過重兵布防的馬奇諾防線,從側翼發動致命一擊。例如三星、蘋果擊潰諾基亞,並不是靠能打電話、發短信、摔不壞的手機,而是靠能上網、看電影、聽音樂、拍照片、玩遊戲的智能手機,它們顛覆了手機的概念。

2.以用戶為中心,得用戶者得天下。在中國互聯網界,有一個傳奇,這就是形成BAT三家互聯網公司鼎立之勢。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之所以能牢牢占據中國互聯網食物鏈的頂端,在於它們都有一個獨步天下的絕門秘技:百度占據了信息端,阿里巴巴占據了交易端,騰訊占據了交際端。只要手持“用戶為王”的尚方寶劍,想怎麽跨界就怎麽跨界。

3.顛覆傳統行業的競爭壁壘,因糧於敵、出奇制勝。傳統企業的江湖地位是靠專業技術和資源建立起來的,而互聯網企業輕而易舉就顛覆了這些安家立命的競爭壁壘。例如,傳統銀行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營業網點成為了用戶把錢存進支付寶的工具;微信則分分鐘秒殺了移動、聯通的通訊鐵塔和電信牌照。互聯網大大降低了跨界的競爭壁壘。


二、跨界競爭的攻守之道

非洲大草原從不缺乏獵手,獅子的體格、獵豹的速度、雄鷹的眼睛和鬣狗的團隊作戰都是它們賴以生存的資本。那麽,在市場叢林中,哪些企業有能力跨界呢?它們攻城掠地的法寶又是什麽呢?

1.垂直整合——核心企業的不二法則。產業鏈的核心企業是跨界經營的兇猛野獸,它們天生就有垂直整合的基因和能力。蘋果公司是最典型的例子,從芯片、硬件、系統、App到銷售終端,蘋果幾乎控制了整個產業鏈。而且蘋果幾乎是一個獨立王國,獨立的ISO系統和標準,獨立的設計、開發、制造和銷售體系,這使得顛覆蘋果幾乎是一項不可完成的任務。對於產業鏈上的核心企業而言,它們最看重的是向微笑曲線兩端的研發、設計、物流、倉儲、市場和銷售環節跨界,而往往把制造環節外包給其他企業。微笑曲線,一端連著原料產地,一端連著市場和用戶,控制了微笑曲線的兩端就獲得了價值鏈的大頭。

2.水平擴張——行業大佬的修行之道。水平並購通過把行業內相關的重要企業招至麾下,從而完成關鍵的卡位和布局,鞏固和加強行業老大的地位。騰訊是一個水平擴張的高手,倒在企鵝石榴裙下的行業勁敵可謂驚人,從ICQ、MSN、聯眾到開心網,騰訊幾乎涉獵行業的所有細分領域,哪個行業火,企鵝就會空襲哪個行業。憑借著無以倫比的用戶資源優勢,騰訊往往能後來居上,秒殺一切競爭對手。

3.強強聯合——資源整合的最高境界。猛虎難敵群狼。跨界經營的最高境界是強強聯合、資源整合。互聯網金融之所以能掀起如此巨大的風浪,讓一幹行長談網色變,絕非一個馬雲、一個馬化騰或者一個馬明哲可為之。當三馬同槽,與傳統銀行搶食時,互聯網金融拉開了序幕,真正的挑戰開始了。跨界並不總是你死我活的競爭,有時候也可以是合作和共贏。既然誰也沒有能力滅掉誰,那就各自做出一些讓步,拿出部分非核心利益進行交換。與其紮緊籬笆吃不著肉,不如共同把蛋糕做大,共享跨界紅利。


三、小微企業如何跨界

跨界固然瀟灑,可是門檻也不低。企業要順利跨界,除了自身具備一定實力,還要采取合理的跨界策略。如此看來,跨界似乎是土豪們的專利,那麽小微能不能跨界呢?怎麽做好跨界前的準備呢?如果無力進攻,又如何做好防守呢?

1.進攻是最好的防守。跨界有風險,實施需謹慎,但並不意味著小微企業就不需積極進取,坐以待斃。其實,任何一個行業大佬也是從小微做起來的,對於小微企業而言,要選擇行業大佬不屑染指的行業,集中精力開發一款產品,並做到極致。就像蘋果,到現在為止仍然只有iMac、iPhone、iPad、iPod等少數幾款產品,但是每一款都不可替代。初創與小微企業只有選擇行業大佬看不起、看不上、看不懂甚至看不到的行業埋頭苦幹、潛心積累,才有機會。同時,還要有跨界思維,采用迂回包抄戰術,主動創新,並在“野蠻人”入侵之前紮緊籬笆。

2.實現低成本、低調地跨界。小微企業要想生存下去,成本控制是最重要的技能之一。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有兩條捷徑:一是互聯網化;二是聯合其他中小企業。小微企業的跨界之路,絕不是和土豪做朋友,而是和小夥伴們抱團取暖。只有地位對等,才有可能確保公平交易。對於實力較弱的小微企業而言,跨界的雄心可以有,但是跨界的步子不可太急,最忌諱的是看到巨頭在那里大吃大喝,你沖進去要跟巨頭分一杯羹,肯定會被打得鼻青臉腫。要有一種坐冷板凳的精神,最好低調一些,千萬可別有了個想法恨不得敲鑼打鼓去宣傳,今天去新浪做訪談,明天到搜狐亮個相。而是要更多的跟普通人泡在一起,琢磨他們有什麽感性的需求,有什麽問題沒有得到解決,然後把有限的力量聚焦在側翼的單點上。3年之後,等你再亮相的時候,發現巨頭就看不明白了。等它終於看明白了,就已經望塵莫及了,這樣才能真正獲得跨界顛覆的可能。

3.避免顛覆性錯誤。諾基亞前任CEO約瑪•奧利拉在被微軟收購時說:“我們並沒有做錯什麽,但不知為什麽,我們輸了。”奧利拉說出了許多曾經輝煌的企業的困惑:為什麽我們輸了?諾基亞們犯了一個不可原諒的錯誤,在門口的“野蠻人”砰砰撞門時,它仍然漫不經心地躺在既有的舒服領域里呼呼大睡。它們的失敗並不是源於原有體系的失敗,而是新的體系近乎殘酷的顛覆性破壞,風暴過後,諾基亞們蕩然無存。

4.跨界並非藍海。跨界意味著進入一個不同的領域,機遇和風險並存,既不能盲目樂觀,也不可過於悲觀。任何一個行業都有自己的發展周期和規律,在什麽時間,以什麽方式進入很重要,跨界之前是否做好充分準備,自身的資源和稟賦能否讓你抓住機遇同樣重要。國際大企業更傾向於垂直領域的跨界,鞏固其產業鏈的核心地位。就跨界的順序而言,垂直整合應先於水平擴張,而毫無關聯的跨界應排在最後,甚至不考慮。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292

馬化騰的焦慮、賈躍亭的虛妄、任正非的危機、馬雲的決心、宗慶後的無奈...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06/161696.shtml

馬化騰的焦慮、賈躍亭的虛妄、任正非的危機、馬雲的決心、宗慶後的無奈...
商業人物 商業人物

馬化騰的焦慮、賈躍亭的虛妄、任正非的危機、馬雲的決心、宗慶後的無奈...

原來,大佬們都有自己難念的那一本“經”。

本文由商業人物(微信ID: biz-leaders)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商君。

馬化騰的焦慮&賈躍亭的虛妄

盡管手握QQ和微信的超級社交圈,但是馬化騰仍然有緊迫感和焦慮感。

在兩會記者溝通會上,有媒體問到是否會有取代微信的產品誕生。馬化騰坦言,當智能終端發生變化的時候,在其他產品層面,微信可能有被取代的可能,但騰訊也會積極布局新技術領域,避免這種情況出現。

在馬化騰看來,“只有保持技術進步,才能保證戰略制高點。中國互聯網行業過去有很多人口、流量和內容方面的紅利,但最終技術才是一個不可逾越的因素。”所以,騰訊始終在關註AI技術的發展,各個BG里都有AI團隊在做相關工作。

此外VR和AR等技術也會通過影響終端繼而影響人們的體驗,在這方面人機交互始終是一個核心因素。人機交互的演變經歷了從PC到手機的過程,未來可能到眼鏡或者視網膜,甚至通過腦電波、皮膚的電流產生互動,可能會催生很多產業。

“人們經常說我這麽大,想做什麽不能做?其實業務大了,反而是別人能做的我們卻不能做,不能說什麽賺錢我就做什麽,不然遲早要還債。”

相比馬化騰的審慎,在過去一年因資金鏈危機引發的爭議退潮之後,賈躍亭依然大言不慚。

近日,賈躍亭接受采訪時表示:“3年來我們在互聯網智能電動汽車技術領域不斷研發積累,已擁有變革傳統汽車產業所需要的全部核心技術,在全球下一代汽車領域的新玩家中,處於絕對領跑的地位。資金的問題反而是最容易解決的,我們汽車的A輪融資很快會正式啟動。我相信,未來,當汽車和互聯網融為一體時,將會出現超越蘋果的公司,而樂視最有可能成為那家公司。”

99a91fc549ed35997cd1d95a789d814e

而事實上,樂視股價本周四剛剛創下18個月以來收盤價新低,周五開盤繼續下跌,午後股價跳水,一度跌近8%,以31.89元收盤,跌幅5.51%。

其實,樂視此輪股價大跌是有原因的——從去年下半年至今,除了業內綜合排名第四位的樂視視頻外,樂視的其它幾大業務板塊問題接連不斷,投資者對樂視業務的信心也有所減少。

3月1日晚間,深交所披露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前海自貿區證券營業部通過大宗交易折價5%拋售1909.46萬股樂視網股票,成交金額達到約6.4億。有媒體分析稱,這極有可能是樂視網原第二大股東鑫根基金減持套現。樂視網表示不予回應。

但在樂視網10月25日發布的2016年三季度報告中,鑫根基金雖然還在樂視網前十大股東中位列第二位,但其持有股票數量已經降低到7005萬股。這意味著在2016年三季度審計前,鑫根基金已經累計拋售了近3000股樂視股票。

周五晚,2017賽季中超重燃戰火,中超版權爭奪戰也在最後關頭塵埃落定——樂視體育痛失最後的核心資源,亞足聯終止了與樂視體育的版權合同,體奧動力獲得亞足聯旗下所有賽事在中國大陸地區的全媒體版權,蘇寧接手華人文化,戰略控股體奧動力,同時,PPTV聚力獲得“中超+亞冠”的新媒體獨家版權。

近日有消息稱,因易到未能在政府規定期限內拿到網約車營運資質,業務處於停頓狀態,並停止網約車運營業務,公司轉型為二手車交易網。對此,易到發布公告回應稱是惡意造謠。

據印度經濟時報報道,陷入“缺錢”危機四個月後,樂視在印度業務也遇到問題。印媒消息稱,樂視已經裁掉了印度分部85%的員工,兩位高管也宣布離職。未來,該公司可能會正式退出印度市場。對此,樂視印度相關業務負責人表示,樂視沒有任何退出計劃。下周,樂視印度公司將舉行新品發布會。

任正非的危機&雷軍的澎湃

最近,關於“華為清洗34歲+的老員工"的新聞一直在發酵。

在內部郵件中,華為強調公司正面臨提升利潤的巨大壓力,任正非督促所有員工努力工作,並稱“大家不奮鬥就垮了”。這一言論令華為17萬員工中的部分人感到焦慮。華為有45%的員工供職於研發部門,內部員工稱該部門的員工最沒安全感。內部人員還表示,華為仍維持每年對員工5%的淘汰率。此外,華為也會要求績效差的員工轉崗到不太重要的職位,從而間接淘汰這些員工。對此,華為回應表示:“華為沒有裁員計劃。”不過也沒有給出進一步的說明。

不管華為裁員消息是否屬實,有一個事實必須承認,華為的消費者業務表面上很風光——2016年智能手機發貨量達到1.39億臺,緊追蘋果、三星,以11.3%的市場份額位居全球第三位,但一份來自美國研究公司StrategyAnalytics的報告潑來一盆冷水:2016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總營業利潤為94億美元,而蘋果用11%的市場占有率,攫取了全球手機市場91%的利潤。而華為、Vivo和 OPPO雖然分列二三四名,但利潤占比僅為2.4%、2.2%和2.2%。

4078c415df16bd42250ef0af7fd875f3

之前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多次提出要超越三星和蘋果。對此,任正非在華為消費者業務集團大會上稱,你們說要超越蘋果公司,我同意,但我指的是在利潤和服務水平上超越蘋果,而不是銷售臺數。他說,蘋果、三星、華為是構成世界終端的穩定力量,我們要和諧、共贏、競爭、合作。“滅了三星,滅了蘋果”之類的話,無論公開場合,還是私下場合,一次都不能講,誰講一次就罰100元。任正非的目標是,三年內,服務水平趕上蘋果,利潤率趕上OPPO/VIVO,這樣就很滿意了。

國內智能手機真正始於小米,作為第一家吃螃蟹的企業,小米開創過很多先河,但如今卻延續著頹勢。日前,數據研究機構賽諾發布了2017年1月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報告,其中OPPO和vivo再次成為贏家,銷售量分別增長12.9%和13.7%,奪得冠亞軍的頭銜,最失意的當屬小米和三星了,銷售量分別大幅下滑16%和25.5%。

2月28日,以“我心澎湃”為主題的小米松果芯片發布會舉行,小米科技正式發布首款自主芯片松果澎湃S1和搭載澎湃S1芯片的小米5C手機。這枚小小的芯片不僅僅是小米2017年實現千億目標的翻盤之作,背後還隱藏著雷軍更大的野心。

9c313607191d892b1ae6024463f1916c

在雷軍看來,芯片是手機科技的制高點,小米想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必須要掌握核心技術。“目前世界前三大的手機公司,都掌握了芯片技術,小米要想躋身全球前幾大手機廠商的話,也要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雖然,無論是從性能還是從第一款搭配的產品來說,小米澎湃 S1 都稱不上一款重磅級的產品,但其對於小米的戰略意義卻是不言而喻的。

劉強東的高調&王衛的進擊

“我保證京東快遞員的收入永遠比縣長高”

就在劉強東高調放話的前一天,京東發布了2016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財報數據顯示,京東全年凈收入高達2602億元,同比增長44%,2016財年實現扭虧為盈。

395daa4db797a2172b2dc2d8b74966f0

這是京東在連續巨虧10余年後,首次實現年度盈利。在業績電話會上,劉強東主動提出快消領域京東要開始價格戰,矛頭直指其在商超快消領域的競爭對手。事實上,這已經是劉強東第二次在財報發布後主動談及價格戰。2016年Q3電話會議上,他就曾表示,雖然集團收入規模不斷擴大,但不可避免會在將來某個時間段展開價格戰。同年8月,京東宣布將投入10億元,發起針對天貓超市的價格戰。

2月28日,劉強東宣布向他的家鄉宿遷捐贈超過1億元,用於當地的教育、文化、養老及扶弱幫貧等公益事業。同時,由京東公益基金會榮譽理事章澤天所推動促成的一個教育項目也在當地正式落地簽約:南京外國語學校仙林分校將與宿遷電子商務產業園區、京東集團合作共建宿遷分校,並將於2018年9月對外招生。

原本是在互聯網大戲中給電商大佬們跑龍套的,沒想到,快遞小哥20年跑成了大哥。

d4a9e59f8270da1b5b21aa6fbf0ec080

不誇張地說,過去一周的A股市場是屬於順豐控股的。股民每天都在津津有味地欣賞一個漲停板讓老板王衛的身家增加180億,而周五股價大幅回落近8%又讓王老板的身家一天足足少了150億!順豐控股一天的市值波動值,比絕大多數A股上市公司的總市值還要多。

雖然股價連翻上漲,媒體一片溢美之詞,但是我們仍然不能忽視順豐面臨的危機。3月1日中午,在順豐控股連續四漲停後又繼續“一字”漲停的情況下,財新稱,其交易表現已經引起了交易所等監管部門的密切關註。

李彥宏的陣痛&楊元慶的清零

“假百度”劫持流量,百度搜索移動端“掛了”;百度醫生關停;高管離職、渠道部裁員,百度外賣經歷新一輪動蕩.....業績滑坡的百度又度過了愁雲密布的一周。

0c738af370f13202292ab99999afea7e

但李彥宏強調百度不會放棄O2O業務,“O2O方面,公司降低了糯米和百度外賣的消費補貼和營銷費用,但是我們仍然認為O2O是公司業務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與此同時,他也再次重申了對人工智能的重視。在新年內部講話中,李彥宏首先提到了內容分發,而此前力推的人工智能最後才被提及。對此,有一些分析認為內容分發成為了百度新的核心,而人工智能則已“失寵”。3月2日,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揭牌儀式在百度大廈舉行,李彥宏對此進行了澄清。

他表示,外界的此種解讀是一種誤讀,因為內容分發的核心就是人工智能,實際上對內容分發的強調,也是對搜索業務的強調,“搜索是我們的核心,信息流是搜索的延伸。”他還表示,過去五六年百度對於人工智能非常認真,過去兩年在研發上的投入達到200億,而絕大部分都投入到人工智能上了。

李彥宏日前遞交兩會提案,三項提案都是關於人工智能。近日,百度成立了智能駕駛事業群組,由陸奇親自掛帥,統籌自動駕駛事業部、智能汽車事業部、車聯網業務,可見百度對智能駕駛相關業務的重視程度非比尋常。

“目前,聯想已差不多已經完成清零,也到了該再次起航的時候。”

在MWC2017上,楊元慶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聯想缺乏深耕細作、腳踏實地的去做事的精神,所以踏空了。未來聯想將回到本源,去踏踏實實把中心城市、三四級城市、甚至是鄉鎮城市的渠道網絡建立起來。

楊元慶所說的清零,一是需要把過去手機產品的庫存清零;二是要轉變過於依靠運營商的做法;三是人員結構上要調整到位。

有意思的是,楊元慶近日在深夜打開電視,看到重慶電視臺播著電視購物廣告,全是賣幾十塊錢的聯想手機,他認為這非常影響聯想的品牌形象,後來問同事被告知是清理庫存倒騰出去的。

5d4aa095f57e9c922a26637bb309c22f

那賣樓是不是也算清零呢?3月2日,聯想集團公告稱,旗下全資附屬公司聯想(北京)有限公司已與北京融創融科地產有限公司訂立了一份股權轉讓協議,將以16.17億元的價格向後者出售成都聯創融錦投資有限責任公司49%股權。聯想集團稱,此次出售所得收益,將為聯想的營運及投資提供一般營運資金,並推動公司的長遠競爭力及盈利增長。

值得註意的是,近一年來,聯想系已多次出售地產。

2016年9月18日,聯想控股曾向融創中國出售旗下41家地產公司股權,標價138億人民幣。9月30日,聯想控股發布公告稱,以17.8億元出售聯創瑞業(北京)資產管理全部股權,其主要資產為北京聯想研究院大廈。

與聯想系頻頻出售房產相伴隨的是營收下滑以及裁員,有媒體評論,賣樓確實對聯想財報有提亮作用。

宗慶後的無奈&馬雲的決心

“有的互聯網企業,確實對我們實體經濟沖擊很大。比如說有的電商,他把工廠的產品100塊錢買來,花20塊補貼賣掉。這樣就把實體產品的價格搞亂了。然後,他把這個行業壟斷以後再擡價、再賺錢。”

在《中國企業家》舉辦的2017第十九屆中國企業家兩會沙龍上,宗慶後的這番話難免聯想到他之前跟馬雲的“互懟”。

6de97201194f19fdeea475b09eb8b93d

宗慶後對此做出了澄清,“我沒有把實體經濟和互聯網對立起來,我跟馬雲關系也挺好的。”他表示,當時在《對話》節目中,有人提到馬雲的五個新,“我很討厭有人總講新名詞忽悠人的,所以脫口而出說這是胡說八道啊。”

實體經濟難做,互聯網上的生意也面臨著很多挑戰,比如屢禁不止的假貨問題。

“2016全年阿里巴巴共排查制售假線索4495條,但截至目前,確認有刑事判決的僅33例。”面對這一令人震驚又無奈的打假數據,馬雲痛下決心,“要像治理酒駕一樣治理假貨”。

e07aa630afcc652a02bf50a498352ed4

違法成本太低,是當下假貨困境的最重要因素。因此阿里巴巴向全社會公開呼籲,希望能夠完善法律法規,嚴格執法、加重刑罰,用治理酒駕一樣的共識和力度來治理假貨。要“讓制假售假龐大鏈條上的每一個犯罪分子受到應有的刑事處罰。”阿里巴巴甚至表態稱,不惜成為制假售假者最恨的人!

與此同時,馬老師改善教育現狀的決心也不小。

雲谷學校致家長的公開信中稱:我們想看到的,不再是那個溫順的、聽話的、按部就班的的孩子,而是一個有熱情的、有態度的、有趣味的靈魂。教育可以成為一件美好的、慢的、自然而然發生的事情,而不再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不再是急功近利追求結果的。

大佬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383

馬化騰的焦慮並非作秀,網絡效應的可靠程度可能被過度神化了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08/161743.shtml

馬化騰的焦慮並非作秀,網絡效應的可靠程度可能被過度神化了
尹生價值觀 尹生價值觀

馬化騰的焦慮並非作秀,網絡效應的可靠程度可能被過度神化了

馬化騰反複強調的對新技術的焦慮。

題圖:油畫“藍”系列,由畫家徐徐授權尹生價值觀獨家使用。

本文由尹生價值觀(微信ID: jia-zhi-xian)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尹生。

摘要:當馬化騰說他對技術充滿焦慮時,真正指的是什麽?本文試圖建立一個分析社交網絡價值變化的基本框架,並將其應用於對Facebook、微信、微博、陌陌、網易等公司的分析。

在Facebook和騰訊統治全球社交網絡數年後,這個領域似乎再次變得充滿活力:

雖然社交媒體的鼻祖Twitter仍在衰落的軌道上,主打商務社交的LinkedIn已被微軟收購,但中國的微博在過去一年已經走出一個漂亮的上升曲線;而幾天前剛剛IPO的閱後即焚應用Snapchat則成為資本市場新寵,一些人甚至已將其視為下一個Facebook;至於剛剛發布財報的陌陌,則憑借直播賺翻了,用戶規模也有不錯的增長。

實際上如果再往前看,微信、Whatsapp、Instagram這些應用,如果不是誕生於在位者內部,或者被在位者收購,它們對既有社交網絡格局的沖擊將是顯而易見的。

幾年前,描寫Facebook發家史的書《Facebook效應》和以紮克伯格為原型的電影《社交網絡》風靡全球時,對Facebook和紮克伯格的神化幾乎是互聯網行業的政治正確,就連谷歌也得讓道,這不僅僅是因為它的用戶規模和價值的火箭般躥升,更是因為人們對這樣一條原則的迷信:網絡效應。

網絡效應,簡單的說就是一個產品或一項服務的價值隨著使用這個產品或服務的用戶規模的增加而增加。具有網絡效應的產品或服務,通常對擁有先發優勢的公司有利,而Facebook提供的社交網絡服務被認為是一種典型的網絡效應,而且先發優勢巨大。

但如果我們對社交關系的結構進行一個簡單的分析,就會明白社交網絡看似牢不可破的網絡中,處處是漏洞。一個社交關系至少有三個構成部分:關系人名單、關系方式和關系屬性。

關系人名單:一個社交關系通常從建立一個關系人名單開始,而這個名單的獲得方式包括線下,線上,主動,被動,公共,私有等。

關系方式:包括物理現場,口頭帶話,書面信件,郵政,電話,電報,廣播,紙質媒體,電子郵箱,個人網頁,網上論壇,即時通信軟件,社交空間等。

關系屬性:包括社交角色,熟悉程度,親疏程度,單向、雙向或多向,關系的全面程度,關系的內容等。

在關系人名單層面,Facebook的崛起就受益於傳統線下關系和作為公共資產的校內黃頁,微信、微博的崛起,受益於MSN、手機通信錄、電子郵件等既有社交網絡資產。

關系方式的變遷更是提供了新建或轉移社交關系的機會,而同時既有的社交關系方式也會並存,只不過使用的頻率發生了變化,比如即時通信軟件流行後,可能會減少其他方式的使用頻率。

以電話為例,過去一個新的關系可能是以一個電話號碼開始、並通過電話號碼維系,因此電話號碼是一種重要的資產,但今天微信號可能成為更重要的資產,甚至忘掉微信也不會讓你太抓狂,因為還有微博等其他方式,在那里你可能同時保持著一份關系人名單,並展示著自己的聯系動態,讓那些急於找到你的人可以聯系上你。

馬化騰反複強調的對新技術的焦慮,很大程度上可以歸結於這個層面。通常,那些最主流和最基礎的關系方式,可能成為一個社交網絡最強大的護城河,比如,在過去大部分的時間里,電話都是社交網絡的主流和最基礎方式,因此電話運營商在這樣的時代成為最賺錢的生意之一,但即時通信軟件在過去的十幾年漸漸替代了電話的角色,它也成為今天最強大的社交網絡的護城河,比如騰訊的QQ和微信。

關系屬性不僅與一個人的社交範圍和行為有關,還與文化等有關,比如Snapchat的崛起,微博的複蘇、直播的流行等,都是利用了新的一代人的文化特性。

正是對關系屬性的重視,讓同樣是門戶網站的網易在喪失部分網站新聞性的同時,卻收獲了關系屬性帶來長久價值增長,它擁有的數億電子郵箱用戶、從很早就表現出的對社交屬性的興趣,比如其活力十足的跟帖,甚至今天其主要收入來源的角色類遊戲,就是一個個中小型社交網絡,這些社交屬性相互聯系,構築起網易的護城河

又比如,微博和微信、陌陌看起來是不同的細分領域,但如果微博過於依賴頭部明星和大V——他們本質上是一種一對多的關系——將會越來越面臨微信以及陌陌等直播應用的競爭,因為後者也是一對多關系的不錯選擇,面對這些競爭者,微博的護城河是兩個更基本的功能:公共關系名單簿(類似線上黃頁)和基於用戶自行生產和分發的媒體平臺。

只不過在後面這個功能上,它面臨著類似今日頭條這樣的內容分發應用的蠶食,今日頭條的推送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會慢慢消解微博獨有的關系傳播屬性——也許用戶(至少是部分)並不是很關心誰生產了這些內容,而是希望在第一時間了解這些內容,並與對同一內容感興趣的用戶發生關系,而今日頭條可以通過讓文後跟帖更好用來滿足這樣的需求。

而對社交網絡從業者而言,未來最大的三個變量,就是關系人名單的公共資產化,關系方式的人工智能化以及關系屬性的社群化,三個變量中的任何一個都可能使得先發者的網絡效應變得不再固若金湯,相反,社交網絡功能將有可能真正成為每個線上應用的標配,這時社交行為將無處不再,就像我們在現實世界一樣。

如果不能對這些趨勢做出恰當反應,也許十年內Facebook將成為今天的Twitter。

騰訊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077

感謝馬化騰的焦慮 這次李彥宏也許可以不焦慮了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07/161720.shtml

感謝馬化騰的焦慮 這次李彥宏也許可以不焦慮了
互聯網啟示錄 互聯網啟示錄

感謝馬化騰的焦慮 這次李彥宏也許可以不焦慮了

新時代到來,馬化騰只不過說出了大佬們的共識。

本文由 互聯網啟示錄 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王新宇。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即使龐大如BAT,尾大難掉的道理也出現在他們身上,最近值得關註的,就是騰訊創始人馬化騰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候很坦率的表示:騰訊總是提科技,正是一種焦慮,企業要保持戰略制高點,歸根結底還是要通過技術。

每個人都有焦慮的時候,在醫學上被稱為現實性焦慮,與病理性焦慮不同,現實性焦慮所表現的是對現實的潛在挑戰或威脅的一種情緒反應,而且這種情緒反應是與現實威脅的事實相適應的,是一個人在面臨其不能控制的事件或情景時的一般反應。

直到這種現實的威脅得到控制或消除,這種焦慮狀況才會消失。

馬化騰的焦慮,意味著什麽?

BAT的成長史,也正是中國互聯網的發展史,2000年前後湧現出的大量網站或者商業模式,基本都已經消失在歷史中,百度、阿里、騰訊三家網站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依靠中國巨大的市場,這三家公司是人口紅利時代,最大的受益者。

曾經的中國互聯網,是C2C的發展方式,即 copy to china,國外的模式,PC時代,這樣的野蠻生長是互聯網公司必然的道路,在2000年左右,熱門網站的創始人,或多或少都有矽谷工作或者國外留學的經歷背景,這樣的背景更容易獲得資本的青睞。

但是焦慮始終陪伴著中國互聯網的發展,焦慮如何發展新用戶?焦慮免費郵箱是否要收費?焦慮會員要不要收費?焦慮沒有合適的商業模式……

好在中國市場很大,潛力無限,人口紅利、流量紅利等讓堅持下來的公司焦慮得到解除,並且迅速發展。經過十多年的發展,C2C變成了2CC,即 copy china to……很多互聯網公司開始向海外進發,或者把中國的互聯網商業模式輸出到國外。

直到移動互聯時代的到來,中國式互聯網焦慮又開始了,一切似乎又回到原點,移動互聯網的碎片化,讓商業模式變的更加撲朔迷離,中國市場與國際互聯網市場的發展儼然已經不能再用簡單的複制關系來看待。

歸根結底,這樣的焦慮,來自於中國互聯網技術發展的緩慢,而所有基於人口紅利的互聯網商業模式,眼見就面臨變革。移動互聯網帶來的正是這樣的警示:互聯網已經變成了一種基礎設施,而PC或者手機,僅僅是一種上網的介質而已,從上網獲取信息,到把上網變為一種24小時的“在線”狀態。

看上去移動互聯網通過手機這種介質顛覆了PC互聯網,但也許很快,手機這樣的方式也許就會被淘汰,那麽現有的移動互聯網模式又要被重新定義。

所以,盡管手握中國數億網民用戶的小馬哥,也不免驚出一生冷汗,變的焦慮起來,他的焦慮並不是沒有道理:微信的用戶基數、活躍度已經讓大家感覺到QQ成為了昨日黃花,歷史證明了再龐大的互聯網用戶產品,都有可能被淘汰,未來的互聯網入口會更加碎片化,哪怕是一面墻壁或者是簡單的木頭桌面,都有可能是互聯網的承載介質。

新時代到來 馬化騰只不過說出了大佬們的共識

馬化騰的焦慮,只不過透露出了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對於技術的重視程度,已經上升到公司未來戰略和生死存亡的高度。這一點也不奇怪,國內的互聯網目前還停留在簡單的信息技術時代,其實互聯網技術本身,就是科學技術的一部分。

互聯網被稱為工業革命級別的偉大發明,我們可以看到,第一次工業革命以蒸汽機的發明為代表,通過機器解放了手工,生產力得到了解放。第二次工業革命則讓人類通過電進入了電氣時代,顯然,互聯網技術發展至今,獲取信息僅僅是最初級的應用,把互聯網與設備(硬件)結合起來,這樣的想象空間會更大。

馬化騰的焦慮在於:BAT三家當中,騰訊的技術基因是三家中顯的比較弱的,並且,目前騰訊諸多的技術支持,還是圍繞自身的護城河建設。而其他兩家,阿里董事會主席馬雲提出了“五新”: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資源,阿里將通過技術打造未來新經濟基礎設施。而百度CEO李彥宏則在2016年百度世界大會上宣布:百度將成為一家人工智能公司。從這些變化上來看,對於未來技術的重要性,BAT的大佬們已經達成了共識。

馬化騰最焦慮是人工智能AI,他說:可能過去有很多紅利(人口紅利、流量紅利、內容紅利),但是最終還是要看到技術是一個不可逾越的東西。特別是在AI更加普及的當下,這方面的技術鴻溝更加明顯了。所以我們還是非常擔心,也關註這方面的發展。

BAT當中百度或是最不焦慮的存在

這麽來看,最不焦慮的恰恰是BAT之中的百度,從百度官方公眾號最近發布的消息中可以看到:百度大廈的門禁系統,已經全面上了人臉識別系統。這條消息似乎並未引發足夠的關註,而背後的透露出的關鍵信息是:把科學技術變為發展力,最難的往往並不是理論,而是真正的大規模應用。

正如:我們都能發現水沸騰之後,鍋蓋不停的被蒸汽頂起,但真正把這個理論變為蒸汽機再成為火車頭,這個過程才是最偉大的。

馬化騰則認為:人機交互的演變,從PC到手機,未來可能到視網膜眼鏡,甚至通過腦電波、皮膚的電流可以產生一些互動,那可能都會催生很多產業。從這一點來看,三大BAT當中,也只有百度開始了真正的基於生活場景的應用,並且是完成了軟件和硬件的結合。

僅從人臉識別作為門禁來用這個場景而言:接近於0的誤過率,這個要求極其苛刻,從實際應用的角度來看,關鍵性的應用幾乎不允許發生錯誤,一旦發生故障,可能造成人員和財產損失。所以對整體的系統,包括硬件和軟件的可靠性要求非常高,實現的難度也會越來越大。這需要通過神經網絡的深度學習之後,形成了系統的算法,並且在各種苛刻的條件下,比如:做鬼臉、換發型、光線的變化等等,每個在應用場景中的問題,都需要去解決。

同樣的案例還在已經完成上路測試的百度無人車上體現:與人腦的識別反應不同,哪怕是下雨天的地面反光,系統也得在極其嚴苛的情況下,通過人工智能實時分析,讓無人駕駛車進行正確的指令操作,而在實際的路況情況下,所有情況不可能是提前預設,而是實時的計算,這時候,想做到把理論變成商用,所跨越的鴻溝已經不僅僅是寫代碼那麽簡單。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最近揭曉了全球年度最具突破性的科技排行榜,其中刷臉支付成為榜單創建 16 年以來首個來自中國的技術突破,而百度成為史上首個兩度入選榜單的中國公司,並且包攬了人工智能類別的所有獎項,包括強化學習、自動駕駛貨車和刷臉支付。

從百度14年高調建立深度實驗室,到今年國家發改委正式批複,百度將牽頭籌建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此外還將作為共建單位共同參與大數據系統軟件國家工程實驗室,以及類腦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的建設工作。這些,正是百度提前的布局所產生的結果,並且優勢已經非常明顯。

未來基於場景化的互聯網應用,已經不能簡單的是基於某個APP的互動所形成的商業模式,這樣的應用非常膚淺,未來的技術除了深入場景,還要真正的形成“萬物互聯”,這也不是給硬件家裝一個wifi模塊,就是所謂“人工智能家居”了,所以,馬化騰的“焦慮”說,留給中國互聯網的是更多的思考,而從當下來看,百度或許這次可以不焦慮了。

馬化騰 李彥宏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113

騰訊離職元老的內部郵件:馬化騰的趣事

1 : GS(14)@2011-09-25 13:03:32

http://news.imeigu.com/a/1316594943552.html

在中國,馬化騰這個名字可謂家喻戶曉。1993年馬化騰畢業於深圳大學電子系計算機專業,1998年11月他註冊並創立了騰訊公司,1999年2月騰訊正式推出第一個即時通信軟件「騰訊QQ」。短短十年間,馬化騰將騰訊成功締造成一個有6億用戶、年收入超過200億元、年增長率超過40%以上、市值超過500億美元的「企鵝帝國」。

提到馬化騰的成功,有人總結說他是運氣好遇到了好機會;還有人說是馬化騰對QQ的專注成就了他今天的輝煌。關於馬化騰,又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讓我們看看從騰訊離職創業的元老員工是如何評價他的吧。

這是騰訊某創業元老離開騰訊獨立創業後給他自己公司員工寫的內部郵件,披露了騰訊的一些細節,時間有些早了,但很多內幕都是從來沒有聽說過的,頗為有趣。(文/站長之家)

各位兄弟:

我在騰訊整整工作了6年。如果我能活到60歲的話,就有1/10的生命是投入到一個「初創公司到上市公司」的過程裡的。這不是隨便說說。6年的時間,意味著我知道很多你們不知道的事情:

1、騰訊98年10月成立。公司的主要業務是開發和銷售「BP機尋呼系統」,後來發現市場飽和(早幹嗎來著),於是轉到互聯網尋呼系統(TIPS)。這套系統一直賣到99年的夏天,只賠不賺。出於興趣愛好,99年2月馬化騰頂著其他股東的壓力,執意開發OICQ,當時的原話是「大不了回去做程序員」。與此同時TIPS還在賣著,號稱給公司帶來營收,實際收不回錢來。我說這段話的意思是,初創公司走彎路是有先例的,有它的必然性。

2、隨著OICQ用戶不斷增加,公司的經費卻逐日減少。到99年11月,公司帳上只有1萬多元。大家不得不跑到香港去搞來便宜的筆記本電腦,然後高價賣給內地人。我自己就買了一台。從99年10月,也就是公司運營一年後,騰訊開始正式融資。之前也接觸過一些VC,甚至想過賣公司、賣OICQ。經過長達7個月的努力,終於在2000年4月份融資到位。

3、融資的唯一理由就是「用戶」。當時OICQ用戶已經是百萬級了,沒有任何收入。VC問馬化騰,你覺得你的核心價值是什麼?馬化騰說:「以色列的ICQ賣了幾千萬美元,它有多少多少用戶?我現在有多少多少用戶,所以我就值這麼多錢。」IDG林棟樑幾年後親口告訴我,他就是因為這句話投資騰訊的。值得一提的是,融資的介紹人是林棟樑的弟弟,林森。

4、同事們上下班沒有時間概念,但在公司裡的時間必然超過家裡。後來懷疑是用OICQ聊天,因為家裡上網費貴。

5、幾個創始人每天必定在一起吃午餐或晚餐,用這個時間來溝通。

6、創始人經常吵架,拍桌子,甚至相互不理。馬化騰從來不吵,只會生氣,生氣的時候言語刻薄。他的管理能力、領導風範都是後來的事。

7、公司帳上沒錢時,沒有人垂頭喪氣。這是真的。

8、在融資的7個月裡,大家都很關心融資(因為開不出工資),但從沒有人耽誤工作,也沒有人問。

9、馬化騰在融資過程中,做了兩次腰椎手術。第二次手術後,是平躺在床上,高舉著筆記本辦公的。

10、當時國內的即時通信包括:ICQ、Yahoo mesenger、MSN(能見到就是不會用)、SINApager、PICQ、QICQ、PCICQ、MoMo、8d8d、SOQ、TomQ等等,至少十餘家,還有IP6.0這類東西。OICQ是最窮的,最小、最沒錢。儘管IM有了十多家,在幾百萬互聯網用戶眼裡,它仍然是個新生事物。現如今在幾百萬上網企業的眼中,「廣告超市」也是個新生事物。

11、騰訊的營收是按照回款計算的,並非開票收入。這是吃了當年TIPS的虧。

12、馬化騰後來曾說騰訊的成功有一定運氣。其實瞭解騰訊的人都明白,是「務實+專注+創業熱忱」促使騰訊成功的。

我告訴大家這些,並非憶苦思甜。以上僅用於內部培訓,切勿外傳。

(責任編輯:姜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047

也說亮話:馬化騰的指尖

1 : GS(14)@2016-09-27 07:11:45

騰訊控股(700)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說:「中國慈善公益人才實在太缺。」道出了慈善行業健康發展必須要解決的一個瓶頸。馬先生上周五來香港參加亞洲首次舉辦的區域性大型慈善論壇,在台上和美國克雷奇基金會的總裁Rip Rapson進行一場東西方慈善交流。克雷奇基金會規模龐大,已經有90多年的歷史,但過去10年銳意改革,以策略帶動慈善,成為美國基金會中的佼佼者;騰訊和馬先生個人的慈善則用上大量科技創新,顛覆傳統、打破「慈善只是有錢人玩意」。一般人談慈善比較多關注捐贈數額、誰又捐了多少錢?在這次論壇中,60位講者們卻具體討論分享「如何」把錢用得更好的問題。筆者有幸主持馬先生和Rip Rapson的對談,看到台下1,300個座位座無虛席,大家對這場東西慈善文化、傳統轉型、科技創新的中美對接都很感興趣。馬化騰的分享中,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指尖公益」和「公益社交化」。在微信平台上有一個功能,用家可以朗讀一段書籍,比如把「洪七公大戰歐陽鋒」錄音下來,微信在後台把不同用家錄下的段落拼起來,以科技平整音質變成語音書籍給視障人士享用。我們可以想像,因為操作容易,世界各地會講普通話的人都可以貢獻,視障人士不單可以更快有更多書可讀,而且過程中更能感受人性的關懷。筆者認為這件事甚至值得推廣到全世界,讓任何語言國度的盲人都可以受惠。「公益社交化」是另一國內慈善突破的趨勢,近年由於負面新聞頻頻,不少人對大型慈善團體失去信心,導致捐款下降。人們更願意相信身邊的朋友圈,以騰訊公益平台為例,90%的捐助通過手機,其中80%來自社交化捐助,比如我捐助了留守兒童教育的項目,發給朋友,讓大家關注,一起捐贈,甚至參加月捐贈計畫,定期定量長期支持項目。科技將個人力量更有效率的提升,誰說慈善是大機構、大財團或大基金會的專利?在創新科技幫助下,人人都是慈善家,人人都有責任促進社會共融。企業能將部份盈利捐贈慈善,非常難得,能花心思把企業的產品、創新、科技、平台一起應用在解決社會問題更是難能可貴。馬化騰的「指尖」不單幫助股民賺錢,希望在將來更可以幫助社會,將每個人的指尖都化為慈善公益的力量。張亮香港賽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
mailto:[email protected]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26/1978176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09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