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Ev Williams:關於創業,你所讀的都是錯的

http://www.yicai.com/news/2013/05/2719650.html

1. 相關並非就是因果

Google 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公司之一。Google 給它的僱員 20% 的時間自由支配。那麼,這是否就意味著給員工 20% 自由度的做法很棒且可借鑑呢?或者,Google 的成功只是因為 Google 的工程師不管有沒有這 20% 的時間,都能在正確的時間解決正確的問題?我不知道,相信其他人也不知道。

公司並非實驗室的產物,我們也不能在創辦公司這事兒上做統計驗證模擬。在創辦公司的過程中,變數太大且變量太多,並不是加入某個 X 因子,或者按照 ABC 的順序去做就能確保成功的。

另外,「後見之明式偏見」和「證實偏見」的存在,使得任何一種解讀都會帶著這兩種色彩。

另:無論你得到的建議是一手還是二手,都不要盲從。儘管一手資料的情況可能會好點,但其實大部分關於某一成功公司的經驗之談,並非出自於一個真正在裡面工作過的人,不僅有偏見之嫌,很可能其列舉的事實根本就是錯的。

2.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即便某人給出的建議真的不錯,不僅得到一些人的驗證,同時還適用於多種情況,這些建議可能依然不適用於你。你的公司是獨一無二的,其他人的也是。儘管有些好的點子的確對於大部分公司來說是適用的,但是我很難找到一個對於所有公司都適用的點子。

比如,儘管頗受爭議但最普遍的建議:「只僱傭 A 級員工」。這條建議不適用的情況是:你根本雇不到 A 級員工。事實是,很多公司根本請不到 A 級的員工。如果這些公司死守這條法則,你根本就招不到人。這種情況下,你只能去招 B 級的員工,這糟糕透了,但這也並不意味著你就不能成功。刨去領域裡最牛的公司,很多成功的公司的僱員都不全是 A 級別的。

[儘管如此,你還是得讀這些創業建議]

不過如果你領會了我上面所說的,去讀讀一些創業故事和建議也是沒有壞處的,有時甚至是好的。原因有二:

1. 想法

我們需要從外界「輸入」。任何時候都有人在創造做事情的新方式,如果這些人願意將經驗分享出來,這一點真的很棒。這些輸入不僅可以用來解釋你的產品,有時還能幫你找到投資人,甚至會給你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和看問題的方式。通過挑選和甄別那些你認為適合自己公司的想法,你可以從他人的經驗中有所收穫。

你應該時刻嘗試新的事,並能從它們中學到新的想法。

2. 靈感

閱讀成功的故事,並不就意味著你能成功,但這些故事能夠激發起你想要成功的慾望。這很重要。這些正面的例子不僅能夠告訴我們什麼是可行的,還能開拓視野,激勵我們更加勤奮、絕不放棄——尤其是在你碰到困難的時候。

在我年輕時,我也只在尋找成功的秘訣。我也會讀一些商業類的書籍,將書中說言付諸實踐。不用說,很多書上說的並不能幫助我解決實際問題,但是閱讀關於 Bill Gates 的書,點亮了我的創業生涯。

因此,當你在閱讀這些你崇拜人的書時,可以收集一下他們睿智的想法和深刻的洞見,自然,它的價值在於你有這麼一個樂於奉獻、創新以及勤奮的燈塔照著你前行,而非真正將他們的方法付諸實踐。

在閱讀這些文章時,記住一下兩點:1. 這可能是錯的。2. 對一部分人來說,它肯定不適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773

最值得一讀的經濟史書單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6091

著名的經濟史學家David S. Landes上月逝世,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經濟學教授DeLong曾是Landes的學生,在緬懷這位老師時,DeLong分享了一份關於經濟史的個人書單:

1,《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Benedict Anderson

2,《美國革命的思想意識淵源》伯納德·貝林

《The Ideological Origins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Bernard Bailyn

3,《第二性》西蒙娜・德・波伏娃

《The Second Sex》Simone de Beauvoir

4,《意識形態的終結》丹尼爾·貝爾

《The End of Ideology》Daniel Bell

5,《重建母職》美國社會學家邱德洛

《The Reproduction of Mothering》Nancy Chodorow

6,《新階級》密洛凡·德熱拉斯

《The New Class》Milovan Djilas

7,《文化的解釋》克利福德·格爾茨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Clifford Geertz

8,《通往奴役之路》《知識在社會中的運用》哈耶克

《The Road to Serfdom》《The Use of Knowledge in Society》Friedrich Hayek

9,《退出、呼籲與忠誠》赫希曼

《Exit, Voice, and Loyalty》Albert Hirschman

10,《就業、利息與貨幣通論》《和平的經濟後果》凱恩斯

《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the Peace,「The End of Laissez-Faire」》John Maynard Keynes

11,《科學革命的結構》托馬斯•庫恩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Thomas Kuhn

12,《解除束縛的普羅米修斯》大衛·蘭德斯

《The Unbound Prometheus》David Landes

13,《國際經濟秩序之演化》威廉·阿瑟·劉易斯

《The Evolu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W. Arthur Lewis

14,《瘟疫與人》威廉·麥克尼爾

《Plagues and Peoples》William McNeill

15,《民主與專制的社會起源》巴林頓•摩爾

《Social Origins of Dictatorship and Democracy》Barrington Moore

16,《向加泰羅尼亞致敬》《1984》《通往威岡碼頭之路》奧威爾

《Homage to Catalonia》《 1984》《 The Road to Wigan Pier》George Orwell

17,《馬基雅維利時刻》J.G.A.波考克

《The Machiavellian Moment》J.G.A. Pocock

18,《大轉型》卡爾·波蘭尼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Karl Polanyi

19,《東方學》薩義德

《Orientalism》Edward Said

20,《英國工人階級的形成》愛德華·帕爾默·湯普森

《The Making of the English Working Class》E.P. Thompson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007

每位投資者都應該讀的12本書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704

如果你想看些書提高自己的投資水平,商業決策相關咨詢機構WM Canco Inc的主管、博客Farnam Street的創始人Shane Parrish建議,應該讀以下12本。他認為,這些書很有信息量,能發揮作用。(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 《聰明的投資者》(The Intelligent Investor

作者:本傑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

The Intelligent Investor

這本書有個很高的評價:“迄今為止面世的最佳投資類圖書”。這麽評價的不是別人,是“股神”巴菲特。

巴菲特說:“第8章和第20章是我60多年投資活動的基石。我建議,所有投資者都讀一讀那幾章,每逢大牛市和大熊市都要反複讀。”

   · 《戰勝市場的小冊子》(The Little Book That Still Beats the Market
作者:喬爾·格林布拉特(Joel Greenblatt)

The Little Book that Beats the Market

正如巴菲特所說,投資簡單,但並不容易。二十年投資生涯之中,格林布拉特的年均回報率高達40%左右。他本書用語簡明,著重展示投資有多簡單,解釋了如何使用六年級的數學知識投資。

當然,就算入門上手簡單,要取得像格林布拉特那樣的佳績就是另一回事了。

《隨機致富的傻瓜》(Fooled by Randomness
作者:納西姆·塔勒布(Nassim Taleb)

Fooled by Randomness

這本書是塔勒布早年的著作,其中已經可以找到他聞名於世的另外兩部作品《黑天鵝》(The Black Swan)和《反脆弱》(Antifragile)的核心內容。

Parrish認為,對他來說書中最精彩的一處是提到“替代歷史”(alternative histories)的概念。

塔勒布寫道:“大自然不會告訴你輪盤賭的賭桌上有多少(輸家掉落的)洞。”

這部作品教大家怎樣從概率的角度觀察這個世界,如果開始這樣觀察,就會發現世界再也不會從前看到的那樣。

   · 《投資最重要的事》(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作者:霍華德·馬克斯(Howard Mark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巴菲特曾這樣評價這部著作:“這是本有用的書,是稀世珍品。”

它不僅教你了解成功投資的關鍵,也會傳授批判的思路。

   · 《窮查理寶典》(Poor Charlie’s Almanack
作者: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

Poor Charlie's Almanack

Parrish說,在他不認得的人之中,巴菲特的老搭檔查理·芒格也許是名列前茅的智者。這本書是芒格本人演講與講話的精選集,它會讓讀者變得更有智慧。

書中每一頁無不閃現芒格的睿智之光。本書將提高讀者的思維和決策水平,也會產生強大的心理力量,讓獨腳者都有勇氣投入殊死搏鬥。

   · 《怎樣選擇成長股》(Common Stocks and Uncommon Profits
作者:菲利普·費雪(Philip Fisher)

Common Stocks and Uncommon Profits

巴菲特過去說,他的投資理念有85%來自格雷厄姆,15%來自費雪。

但去年11月回答全美8所大學MBA學生提問時,巴菲特本人也說,現在向費雪走得更近,有些偏離格雷厄姆,這是因為操作的資金規模更大了。

也許費雪這本書給人的啟示就是買入並持有大公司。

   · The Dao of Capital (無中譯本,字面為“資本之道”)
作者:馬克·斯匹茲納戈爾(Mark Spitznagel) 

The Dao of Capital

斯匹茲納戈爾介紹自己的道家投資方式是:利用損失獲利,因為獲利蒙受損失。這種反直覺的投資方式源於150年歷史的奧地利經濟學派。

塔勒布評價本書說,終於看到一本真正在投資冒險的實踐者寫的書,讓人不由自主地想讀一讀。

   · 《巴菲特傳:一個美國資本家的成長》(Buffett: The Making of an American Capitalist) 

作者:羅傑·洛溫斯坦(Roger Lowenstein)

Buffett The Making of an American Capitalist

Parrish說,這本書比其他書影響力更大,它改變了自己的很多朋友和投資者,因為他們頭一次了解巴菲特其人及其價值投資觀。

   · The Outsiders: Eight Unconventional CEOs and Their Radically Rational Blueprint for Success (無中譯本,字面理解為“局外人:八位非傳統CEO和他們極其理性的成功藍圖”)

作者:威廉·桑代克(William Thorndike)

The Outsiders Eight Unconventional CEOs

這本書詳細介紹了八位超凡的CEO和他們配置資金的非常規方法。其中一位Henry Singleton去年接受彭博商業周刊采訪時曾這樣簡單地闡述自己的戰略

“我唯一的計劃就是保持工作……和那種提前規劃未來道路的方式相比,我喜歡每天都調整船的方向。  ”

 · The Misbehavior of Markets: A Fractal View of Financial Turbulence(無中譯本,字面理解為“市場的劣行:從分形的角度看金融動蕩”)

作者:本華·曼德博( Benoit Mandelbrot)

The Misbehavior of Markets

現代金融通常以分配是正常的作為理論假設的依據。本書是批判現代金融理論的著作。塔勒布稱它是“最現實的一本目前出版的金融圖書”。

   · Why Stocks Go Up (and Down) (無中譯本,字面理解為“股價為何漲跌”)

作者:威廉·派克(William Pike)

Why Stocks Go Up and Down

這是介紹財務報表、現金流等股票與債券投資基礎的入門級圖書。Parrish向那些沒有任何財會背景的商學院同學推薦本書,認為本書能幫他們加快速度掌握相關知識。

   · 《大牛市:漲升與崩盤》(Bull: A History of the Boom and Bust, 1982-2004

作者:麥基·馬哈爾(Maggie Mahar)

Bull A History of the Boom and Bust

Parrish認為,也許這是描寫市場歷史的第一本、也是最好的一本書。它覆蓋了從1982年到21世紀初的整個歷程。

作者馬哈爾提醒讀者,狂喜和盲目是牛市的常見特征,這是研究上述22年牛市發展史可以吸取的教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927

50周年回顧:巴菲特最值得一讀的致股東信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8722

北京時間今晚9點,巴菲特執筆寫給2014年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erkshire Hathaway,伯克希爾)股東的公開信全文就將公布。它之所以比以往更引人註目,不僅因為是巴菲特執掌伯克希爾以來寫下的第50封致股東信,也是因為巴菲特去年12月透露,信中會描繪伯克希爾未來50年的藍圖。

彭博報道稱,巴菲特以往的股東信約有1.4萬字。而今晚公布的這封信在編輯以前約有2萬字。MarketWatch網站高級市場撰稿人William Watts認為,84歲高壽的巴菲特有很強的反思心態。他預計今年這封信的主要看點是:此前犯的錯、巴菲特的繼承人、怎樣使用伯克希爾截至去年9月累計624億美元的資金、是否考慮縮小伯克希爾的管理規模。

在我們通過股東信跟隨巴菲特的眼光展望未來五十年以前,不妨先回顧下此前巴菲特股東信的經典。它們不僅僅是向股東通報及解說業績的文件,更是眾人了解巴菲特各種深刻見解的媒介。多年出席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年會、研讀過巴菲特35封股東公開信的Steve Ritter此前推薦了五封自認為最值得一讀的公開信,即巴菲特1977年、1983年、1984年、2001年和2008年致伯克希爾股東信。

以上五封信的看點在哪里?華爾街見聞將其中部分節錄與大家重溫,僅供拋磚引玉。以下均來自伯克希爾網站公布的股東公開信,點擊紅色字體處可查看相應公開信全文:

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美國股市, 收購, 金融危機, 衍生品
首先是網上可以查詢到的最早期公開信——1977年致股東信,當時巴菲特在信中提出,盈利如何是衡量管理表現的好方法:

除了特殊情況(比如企業的負債權益比異常高,或者資產負債表顯示,企業重要資產的價值並未實現)以外,我們認為管理經濟的表現更適合用股權資本的回報來衡量。

1977年,我們的營業收益與期初股權資本比率達到19%,略高於上年,也高於我們自己的長期平均水平和美國業內總體水平。

我們的每股營業利潤同比增長37%,但期初資本也增長了24%,每股收益增幅顯然沒有數字乍看上去的那麽多。

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美國股市, 收購, 金融危機, 衍生品

在1983年致股東信中,巴菲特提到,伯克希爾投資的公司應具備重要的“經濟商譽”(economic goodwill):

我們擁有多家具備經濟商譽(其中自然包括內在的商業價值)的企業,他們的經濟商譽遠超在我們的資產負債表和面值中體現的財會商譽。

……即使永遠都不考慮商譽及其攤銷,你也可以衣食無憂。可投資和管理領域的學生應該了解有無考慮商譽的微妙區別。

我自己的想法和35年前已經完全不同,當年我受到的教育是要看重有形資產,關閉那些價大部分值取決於經濟商譽的公司。

因為那樣的偏見,我疏忽大意,犯了許多經營企業的關鍵錯誤,不過錯誤的數量在所有決策中只占很小一部分。
 

 

第二年,在1984年致股東信中,巴菲特特別提到了伯克希爾收購內布拉斯加家具賣場(NFM)的交易。巴菲特是這家企業的董事長——91歲的Rose Blumkin的超級粉絲,他在信中稱Blumkin為“B女士”:

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美國股市, 收購, 金融危機, 衍生品

很多人問我,Blumkin一家人做生意有什麽秘訣,其實那些訣竅沒有多深奧難懂,這家人全都:

1、懷有極高的熱情、投入極大的精力,(美國人學習的楷模)富蘭克林(Ben Franklin)和阿爾傑(Horatio Alger)和他們相比就像逃學生;

2、很現實,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特長是哪個領域,果斷處理該領域的所有事務;

3、即使是上述特長領域以外最吸引人的地方,也視而不見;

4、對任何人都以誠相待,(B女士將行為準則歸納為“說老實話、賣便宜貨”)

我們對B女士及其家族的評估結果可以從我們收購他們公司90%的股權中體現:

NFM從未做過審計,我們也沒有要求過;我們既沒有做財產清查,也沒有核實收據真偽;我們沒有核查產權。

我們就給了B女士一張5500萬美元的支票,她給了我們她的承諾。這是一場公平的交易。

由此足見巴菲特當年對NFM的管理層有多麽信任。

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美國股市, 收購, 金融危機, 衍生品
巴菲特是保險業的長期投資者。在2001年致股東信中,他描述了保險業的經濟形勢,這樣寫道:

保險是我們的一項重要業務,不過其他方面也很重要。因此,要了解伯克希爾,有必要了解怎樣評估一家保險公司。

巴菲特在信中回顧了2001年的“九·一一”事件,還提到這次恐怖襲擊怎樣改變了保險行業:

“九·一一”表明,我們的General Re 公司實行的第1和第2項規定存在嚴重的弱點。設定價格和評估累計風險方面,我們要麽高估、要麽否認大規模恐怖事件導致損失的可能性。我們還忽視了相關的承保因素。

例如承保財產定價,我們過去考察及考慮的只有預計可能因風暴、火災、爆炸和地震產生的成本。

但歷史上最大的投保財產損失全都並非源於以上因素。簡言之,我們在保險業承包方面的根本錯誤在於我們把焦點放在過往經歷,並沒有側重於危險。所以我們會假定,如果存在大的恐怖主義風險,我們不會收到分毫保費。

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美國股市, 收購, 金融危機, 衍生品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致股東信,那年投行雷曼兄弟倒閉,此後全球金融危機爆發。考慮到投資者在那一年接受了一些教訓,巴菲特在信中談到很多方面,比如提及衍生品的危險,它是影響危機的一個主要因素。

既然是保險業的長期投資者,巴菲特也有不少衍生品工具方面的經驗。

他這樣寫道:

實際上,近來的事件體現出,大型金融機構的某些大腕首席執行官(或者前首席執行官)無法管理一家衍生品業務龐雜的公司。

查理和我不幸都是這類人:伯克希爾1998年收購General Ge,我們知道沒法對賬面上2.3218萬份衍生品合約拿主意,那些合約有884位對手方(其中許多我們聞所未聞)。

所以,我們決定結束這些業務。當時我們沒有任何壓力,在我們退出的時候市場運行良好,可我們還是花了五年時間才了結了大部分生意,損失超過4億美元。

完全退出以後,我們對衍生品的感覺可以用一句歌詞來形容:我比認識你之前更喜歡你了。

“透明度”提高了,衍生品產生的問題不會解決。我對通報機制一無所知,那種機制會說明並衡量龐大又複雜的衍生品投資組合里存在的風險。

審計師無法審計這些合約,監管機構也不可能監管它們。

當我讀到一些公司的財報“披露”內容涉及這些衍生品工具時,我最終只是覺得自己不曉得他們的投資組合在發生什麽情況(然後我就會去吃點(消熱鎮痛的)阿司匹林)。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611

讓大象飛:2017年最值得創業者讀的八本書

來源: http://www.iheima.com/promote/2017/1228/166680.shtml

讓大象飛:2017年最值得創業者讀的八本書
四郎四郎

讓大象飛:2017年最值得創業者讀的八本書

網絡信息爆炸,也沒能阻止每年層出不窮的紙質書籍。

對於很多創業者來說,想要做好產品、帶好團隊、搞好營銷,除了每年參加大大小小的行業會議,聽巨頭獨角獸大佬的分享外,讀書也是最好的成長方法。

網絡信息爆炸,也沒能阻止每年層出不窮的紙質書籍,馬上就是2018年,我們給大家盤點一下2017年最值得創業者讀的八本書。

《讓大象飛》:創新是永恒的風口

微信圖片_20171228144029

之前雷軍有個風口理論,今年有本書叫《讓大象飛》,不管是豬、是大象還是獨角獸,希望大家2018年都能飛起來。

創業離不開創新,每個創業者踏上創業這條路的時候都是因為覺得自己發現了一些新東西,對某領域的產品或服務進行了創新。但創業往往成也創新,敗也創新。矽谷重量級創業教父史蒂文·霍夫曼的這本《讓大象飛》被認為是《從0到1》的實踐版,精選了大量經典的初創案例,分析了這些初創公司成功的要素及失敗的原因。

創業者們還可以從這本書里看到如何挖掘創新機會,如何避免創業道路上的那些坑,提高創業的成功率。

《顛覆者》:人生就是一場創業

微信圖片_20171228144041

這是一本傳記,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的自傳。但各位創業者如果去看周鴻祎的幾段創業經歷,一定會發現,原來我們在創業路上的遭遇、痛苦和絕望老周也一樣遭遇過。正如周鴻祎給大家的簽名書上所寫的,人生就是一場創業。

俞敏洪給了這本書一個極高的評價:“這本書幾乎可以作為創業者的聖經來對待”。因為在這本書里,一向敢講真話的周鴻祎沒有藏私,將自己大學以及進入社會之後的幾段創業經歷和心路歷程十分細致的描寫出來了,對於那些處於痛苦和絕望中的創業者來說,也會帶來巨大的勇氣和動力。

對於創業者來說,除了可以看到周鴻祎是如何擺脫困境,如何顛覆行業,還可以了解過去20年中國互聯網發展的歷史,周鴻祎作為見證者和參與者,也將很多歷史事件再次重現,比如雅虎的沒落,比如3Q大戰。

《不會講故事,怎麽帶團隊》:學馬雲一樣“忽悠”

微信圖片_20171228144054

中國互聯網大佬中,誰最會忽悠?無疑是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當初在幾乎可以說一無所有的情況下,成功忽悠了阿里巴巴十八羅漢建立團隊,後來忽悠到蔡崇信加入。“忽悠”在這里不是貶義,是馬雲能夠成功的重要原因,但他的“忽悠”不是說空話,而是有非常好的表達能力、講故事的能力。

很多人加入創業團隊通常都是看公司的發展和未來,因此,創始人和領導者一定要能夠會講故事,《不會講故事,怎麽帶團隊》這本書不僅是告訴讀者如何培養講故事的能力,還針對不同場景提供了具體解決方案,值得一看。

《細節:如何輕松影響他人》:學會四兩撥千斤

微信圖片_20171228144107

如果說《不會講故事,怎麽帶團隊》講的是道,那麽這本《細節:如何輕松影響他人》更像是道,更具體的教大家怎麽樣去影響團隊、影響用戶。

《細節》的作者是羅伯特·西奧迪尼,名字不熟,但是他的另一本書大家一定很熟,就是暢銷書《影響力》。《影響力》是理論上的指導,《細節》書如其名,從細節、實操環節告訴讀者,如何用“四兩撥千斤”的方式提升影響力。

不僅能夠提升團隊管理能力,還能夠影響用戶,比如書中還講到:“超市以0.99元結尾對物品進行定價,可以使銷量業績爆速增長;蛋糕店發放長期兌換卡片,顧客的使用效率將是發放短期卡片的1/5;把 600 塊錢的酒排在菜單*前面,會讓 350 元的酒顯得價格更合理……”

《定位》:爭奪用戶心智的戰爭

微信圖片_20171228144118

《定位》是一本營銷類圖書,幫助中小企業建立產品、服務品牌的認知。這幾年風口有很多,也有很多連續創業者,對於他們來說,選擇進入一個領域,創業公司相對於行業巨頭,無論在人才、資源還是其他方面都十分有限。那麽如何在戰場上存活下來並迅速成長?

《定位》這本書給了一個十分明確的答案:要專註,要聚焦,專註於你的品牌定位,專註於你切入市場的點,然後去努力占領用戶的心智,至少要在你的領域,讓用戶第一時間能想到你。

《創新者》:一群技術狂人和鬼才程序員如何改變世界

微信圖片_20171228144129

《創新者》這本書的副標題是“一群技術狂人和鬼才程序員如何改變世界”。書的作者是《史蒂夫·喬布斯傳》作者沃爾特·艾薩克森。與很多寫人的書不太一樣,這本書與其說是寫人,不如說是講述了計算機和互聯網從無到有的發展歷程,然後為大家生動地刻畫出數字時代的創新者群像。

從拜倫之女埃達·洛夫萊斯伯爵夫人,到馮·諾依曼,到圖靈,再到比爾·蓋茨、喬布斯、拉里·佩奇等等,作者將這些擁有不羈創意的先鋒者、黑客、天才、企業家們用計算機、互聯網技術發展的歷史穿在一起。

在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利用技術創新是每個創業者的夢想,這些創新者的經歷與群像,也許是創業者們精神最好的詮釋。

《當自然賦予科技靈感》:用世界的力量改變世界

微信圖片_20171228144141

人類的創新力來自哪里?當我們回看20年前、30年輕的科幻電影時,會發現很多當今社會中科技創新產品的影子,且不說現在正在成為現實的無人駕駛汽車,蘋果公司的iPad早在六七十年代的《星際迷航》電視劇中就曾出現過原型。

但實際上,人類科技發展歷程中,最重要的靈感來源實際上是大自然。《當自然賦予科技靈感》用諸多精彩案例講述了自然界植物和動物如何啟發了發明家、工程師、建築師、科學家,也講述了仿生學如何成為現代科學研究中最有前景的學科之一。

人工智能應該可以說是當前最熱門的“仿生學”,也是現在很多創業者關註的領域,《當自然賦予科技靈感》也許能從歷史中給予創業者們新的啟迪。

《爆裂》:新時代的生存法則

微信圖片_20171228144152

幾年還有人談了,如何避免互聯網的顛覆與侵蝕,但現在,互聯網已經成為各行各業的運行基礎。互聯網帶著整個社會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新時代里,個體和組織都得面對新的規則。

李開複老師評價這本書時提到,兩位作者是極富遠見的思考者。他們敏銳地看到,隨著科技革命和通信革命的發生,世界已經進入數字時代,變革快速出現,而人類的思維卻總是處於脫節狀態。面對這個充滿 不對稱性、複雜性、不確定性的嶄新系統,人類的思維需要做更新叠代。

《爆裂》便是基於這樣的大背景,給出了九個未來的生存法則,幫助大家應對這個充滿挑戰和不確定性的未來。這些規則也值得很多創業者來思考。

文化娛樂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04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