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聚傘歸根 藏傘閣

2011-6-2  TNM




全國最小的南投竹山工業區,有一家台灣在地生產傘的工廠「藏傘閣」。創辦人曾漩澄30年前創立吉常竹木業,生產傘配件,後來工廠陸續外移印尼、中國,又因投資環境變遷,他將重心移回台灣,原本停工十多年的工廠,轉型為觀光工廠。

重回台灣,也匯聚離散在中國、印尼和美國的第二代,打出「台灣製造、少量多樣」,希望再撐出傘業一片天。

夏日豔陽高照,遊完附近的天梯、八卦茶園後,三台遊覽車開到南投竹山工業區。「各位鄉親,歡迎來到咱竹山『藏傘閣』,咱來介紹全東南亞最大一支手工打造木傘。」解說小姐邊說邊拿著搖控器收傘,高七.二公尺、直徑十公尺的傘順勢收起。

現場響起驚嘆聲。「這支傘造價新台幣五十萬元,請問各位鄉親,有人欲買回去嘸?」解說小姐乾笑二聲:「哈!哈!至今沒有人買,因為嘸人厝裡大到放得下這把 傘。」上百位遊客在三千坪的園區走馬看花,買傘、用餐、吃點心與喝咖啡,觀光工廠接受旅行社參觀的訂單,已經排到八月。

功能傘差異化

董事長曾漩澄在辦公室裡拿出一把即將量產的雨傘,打開水龍頭,嘩啦啦的水在傘布上沖刷:「這是我委託紡織研究所開發特殊的防潑水布,經緯織數更密,目前的試驗,至少可以防潑水一百次。」他隨手一甩,果真只剩幾滴水珠留在傘布上。

曾漩澄一九七三年前創立「吉常企業」,當時專做雨傘配件的雨傘頭、傘把,因為投資環境變化,二十五年前他將工廠外移印尼、中國,繞了亞洲半圈,二○○二年又回到台灣。從零件廠轉型為成品廠,自創雨傘品牌藏傘閣,組裝生產雨傘、陽傘、功能傘,再轉型為觀光工廠。

「為了要做出市場差異化的產品,我們用斗六福懋最好的傘布,成本比一般傘布貴上一倍,員工三線二針縫傘,比一線一針更堅固。少量多樣生產多功能的拐杖傘, 可抽出來當拐杖;內附馬達的風扇傘,撐傘兼吹電風扇,又不怕夾到頭髮;另外,還有出門前可先測紫外線系數的陽傘。功能傘目前占銷售額六成,才能與中國削價 競爭的傘業拚搏。」

赴印尼搶原料

現年六十五歲的曾漩澄,曾做過一線二的警察,他在台中縣警局服務時,長官告訴他,做警察賺不了錢,不如回鄉,看人家做什麼就做什麼。

曾漩澄索性辭職,回到盛產竹子的故鄉南投縣竹山鎮,先做火柴,一九七三年,再做羽毛球拍、網球拍,「我自印尼進口原木,削成薄木片,用機器彎成羽毛球拍、網球拍,不到五年,碳纖維取代木頭,木頭羽毛球拍沒有市場,我用同樣的機械與技術,改做傘頭與傘骨。」

七○、八○年代台灣製傘業外銷量全世界第一,正當吉常需要大量原木時,印尼政府宣布禁止原木出口,曾漩澄乾脆到印尼蘇門答臘設廠,先將原料處理成薄片,再運回台灣加工做成傘頭。

曾漩澄說:「那時還是四十元兌換一美元的年代,印尼工廠租金每月高達三千美元,很貴,還是要去啊!還好是原料很便宜,拉敏木進口台灣一材要十二元,在印尼只要二元。」

曾漩澄有三女一男。第二代老二曾佳雯記得,那時吉常正值產量巔峰,晚間十一點所有小孩被母親從被窩挖起來收傘頭,因為工人已下班,來自桃園、彰化雨傘廠的卡車,還在工廠外搶著等零件。

移中國訂單飆

當時的台灣,正面臨產業外移的危機,曾漩澄也在一九九一年去中國深圳設廠。「台灣三分地,中國三甲地,工廠放大十倍,人工便宜十倍,當時台灣所有雨傘工廠外移中國,雨傘業可以說被連根拔起。」曾漩澄說。

曾漩澄去了中國五年後,大女兒曾淨宜接棒幫父親執掌中國工廠,曾淨宜喜歡穿高跟鞋,巡視工廠一圈要二個小時,絲毫不以為意。她個性外向,經常半夜帶著廠商 到酒店談生意,因為她喜歡喝馬爹利藍帶干邑白蘭地,久而久之被廠商封為「藍帶公主」;卻也讓吉常訂單擴及日本、東南亞,還另外接單製作庭院傘及休閒椅,外 銷西班牙等歐洲國家,當時年產值最高達四百萬美元。

吉常在中國二十年,近幾年受到中國勞動法等因素影響,去年決定關廠。曾漩澄說:「中國的勞動法,犧牲資本家不說,真正對我們有影響是中國推動農民補助,很多工人過年回鄉後就不再回來,工廠找不到工人。」

「台商去中國二十年,中國人也學得差不多了,出去開跟我們一樣做傘的工廠,但我們台商要合法繳稅,中國人則削價競爭,台商拚不過,只剩下講信用這項優勢。」曾漩澄話語裡帶著無奈。

砸億元拚觀光

真正捨不得的,是在中國十五年的曾淨宜,資遣完四百位員工,仍有上萬打的訂單逐漸轉給同業,回到她不熟悉的家鄉台灣,曾淨宜說:「我們算做了漂亮的ending(結束),與其他關廠負債或落跑的台商相比,沒有欠稅、沒有欠人貨款,還能正大光明出入海關,算是不錯了。」

早在十年前,曾漩澄逐步將投資的腳步移回台灣,他曾投資二、三千萬元開小麥麵粉廠,結果虧損,他說:「有天去參加經濟部舉辦的座談會,我舉手發言,問當時經濟部長何美玥,看看我們竹山工業區,工廠外移,關的工廠比開的工廠多,政府有什麼利基要我們台商回來?」

「想不到沒有多久,何美玥真的跑來,建議我把台灣停工十多年的工廠恢復,做觀光工廠,她後來去當經建會主委,幫我們找了很多資源。七年前我重新找員工,將過去只做傘頭的工廠,轉型做組裝成傘的成品廠。」

七年來,藏傘閣除了恢復生產線,規劃遊客參觀的動線,接受旅行社訂單,開了供團體客訂餐的餐廳,又大手筆買下隔壁工廠的土地,闢建停車場,總投資金額已超過上億元。

向心力聚兒孫

在東南亞、中國、台灣三地跑的曾漩澄將工廠搬回台灣,也重新召聚過去四散在中國、印尼、美國的兒女們。

老大曾淨宜說:「以往全家連過年都很難得團聚在一起,過去在新加坡、美國念書的弟妹都回來,現在大家全在台灣,但我爸跟我們說話,三句不離開公司,縱使在孫兒面前,他還是不避諱唸我們不成材,我常拜託他,可不可以只當我們的爸爸,不要當我們的老闆。」

她笑著說:「我和爸爸只要講到公事,就吵架,直到去年,我回來負責觀光工廠的財務與採購,才了解一個工廠投資額這麼大,難怪他心裡急。」

曾淨宜說:「以前我們賣一萬打雨傘,只要應付十個客戶,現場賣一支雨傘就有一個客戶,每當應付客訴,例如雨傘因使用不當而故障等情況,我就告訴自己是『四個小孩』(千元鈔)在罵我,這樣心情就會好受一點。」

二女兒曾佳雯今年在觀光工廠內開了「傘甘」糕點店,由日本飯店主廚鶴田總三朗擔任技術顧問,以北海道白味噌加竹山盛產的番薯做的番薯燒,以及在地鳳梨做的起司舒芙蕾蛋糕為訴求。

傘博館話當年

曾佳雯說:「鶴田師傅是我先生黃承達沖浪認識的好朋友,我想開糕點店,他答應技術指導,開幕之初我卻意外懷孕,鶴田主廚基於安全考量,不淮孕婦進廚房,我先生只好進廚房接下製作棒子。」

黃承達說:「鶴田師父堅持我們要用他的方式做甜點,不能用打蛋器,只能用手打蛋,因為這是一種修鍊。我們做出的甜點,就像他所說,不求飽,是追求心靈與味覺的滿足,希望這些糕點能為藏傘閣觀光工廠加分。」

送完遊客,曾漩澄一旁泡茶:「要在台灣找還在生產的雨傘工廠,幾乎找不到了,只有藏傘閣,我告訴兒女:我們只有走市場差異化這條路,但我們以後就是這樣,賺不了大錢,但生活還可以。我雖老了,還有夢想,就是要開一家傘博物館,展出全世界的傘。」

吉常藏傘閣

地址:南投縣竹山工業區延平路十號

電話:(049)264-34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8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