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事件主角》賣假油、苛刻員工 為的是什麼? 黑心油商的貪與惡

2013-10-28  TWM
 
 

 

一個庄腳囝仔,從小油販變身油商大王,大統長基董事長高振利為何鋌而走險?

《今周刊》採訪團隊自十月十八日晚間陸續直擊大統製油工廠、醬油觀光工廠,以及高振利台中豪宅、三條村祖厝等新聞現場,取得第一手訊息。

走近位在彰化縣線西鄉的大統長基製油廠,最先映入眼簾的是「品質至上,安全第一」八個楷體大字。陽光刺眼的周末午後,穿著綠色制服的員工,正揮汗如雨地從寫著「吃出健康,油此開始」的卡車貨櫃裡,搬出從各地運來的大統油品。感受到大門外的媒體關注目光,一位貌似主管的員工無奈地拉高聲調說:「我們只是來加班整理退貨,真的什麼都不知道。」十月十六日上午,彰化地檢署會同衛生局官員,搜索彰濱工業區內的大統長基製油工廠,赫然發現,大統生產的「百分之百特級橄欖油」,竟然是以廉價的棉籽油混合橄欖油、再加入銅葉綠素調色而成。由於大統是台糖代工廠商、又是全國第三大煉油廠,長年以來,不知有多少民眾吞下黑心食品,還天真地以為自己吃得健康養生。

台中西屯極品豪宅 首度曝光欺瞞消費者惡行遭揭露後,大統長基董事長高振利迫於壓力出面致歉,卻仍大言不慚地宣稱,橄欖油成分不純是「內部管控疏失」;專家認定食用後將嚴重影響人體健康的銅葉綠素,在他口中更搖身一變成為「國外一公斤好幾千元的健康食品」。為滿足個人貪念,不惜犧牲國人健康,以及東窗事發後強辯硬拗的惡形惡狀,在在讓高振利成為全民撻伐對象。現在,人人都想知道,身價三十億元大油商,究竟是如何貪婪、墮落。

假油事件後,各界一直試圖搜尋高振利住家及過去事蹟,但因他行事低調,鮮少參加地方活動,始終難有突破。《今周刊》透過管道,掌握登記在高振利名下、位於台中市西屯區宏台別莊房產後,成功潛入社區,提供高家豪宅最精確資訊。

僅有一百六十戶獨棟別墅的高級社區宏台別莊,位置緊鄰台中市西屯路三段,卻靠著大量的成蔭綠樹,隔絕了鬧市喧囂。由於住戶多為企業主或外商高階經理人,社區管理極為注重隱私,游泳池、網球場等設施不對外開放,每一戶也各以庭院及圍牆隔開,非住戶若想進入社區,得先通過保全崗哨的仔細盤查。

當地房仲業者表示,宏台別莊產權是以整塊建地作為交易單位,所有權人可自行翻修、重建屋舍,單價因此較一般房地產高出許多,平均成交價每戶介於新台幣六千萬元至七千萬元之間。然而登記在高振利名下的,是一座占地八十三.六二坪、樓高四層,室內面積總共一二八坪的美式庭園住宅。相對於鄰居多半是屋齡二十七年的老宅,重新翻修過的高家大宅,不但是整個社區最新、最高、最顯眼的豪宅,從純白高級石材的歐風外牆、鑄鐵花的大門,以及雙車位、花木扶疏、植栽整齊的庭園,都不難看出是主人砸下重金委由名師設計。

再往內一看,庭園內擺放的則是SAAB名車,車號為55連號,該輛汽車要價三○八萬元。據了解,除了這輛SAAB之外,他還擁有其他三輛名車,包括:賓士、VOLVO、福斯等,車牌號碼都是55連號。在在彰顯門內主人的豪氣與講究,足見外界推估高振利坐擁三十億元的身價,絕非空穴來風,但其致富手法卻令人不齒。

今年六十一歲的他,出生在彰化縣溪州鄉三條村。這個村落人口稀少,建築老舊,村民多以種花生為生,高振利的家就在村內某個三合院裡。

高振利的父親高朝雨經營肥料、種子生意,一九五○年代曾當選溪州鄉鄉民代表,在地方上頗受人敬重,高朝雨育有五子一女,高振利在五兄弟中排行老三。

出身溪州偏鄉 白手起家成為大油商據三條村村民透露,高家第一代為人親和,儘管家世背景不差,但因三條村交通不便、資源匱乏,高家在第二代就紛紛離鄉背井求發展。

高振利在成立觀光工廠後,還曾派遊覽車招待全村村民前往鹿港參觀,回程時更贈送鄉親每人一桶大統醬油。在村莊內的聖天宮改建時,以高振利為首的高家五兄弟皆有捐錢修廟。

但看似大方的高振利,在三條村卻有兩面評價。一位住在高家附近的婦人即表示,高振利事業有成後,其實鮮少回鄉,就連村民到觀光工廠參觀時,也未見高振利出面接待,「不知道要說他低調,還是派頭大?」落腳台中以後,高家的種子生意依舊經營得有聲有色,但高振利志不在此。

二十三歲那年,高振利獨自開設大統油行,兩年後成立大統長基食品,三十多年來,從一名自製花生油、等待客人光顧的油販,一路拚出如今的身家。

一位前大統長基主管透露,高振利對這段白手起家的經歷,相當自豪,曾說過:「我能有今天,都是從當年一杓一杓地舀著花生油開始的。」《今周刊》二十一日實地走訪三條村發現,在這個人口嚴重老化的農村裡,絕大多數居民對年少離鄉的高振利印象不深,不少人甚至在假油事件爆發之前,不知道村裡出了這麼一位大老闆。就連目前還住在高家祖厝的堂兄弟也說,高振利除了極少數幾次在清明節返鄉掃墓以外,幾乎未曾在當地現身。

三條村長夫人雖然不認識高振利,卻透露當地居民因地理位置偏遠、交易物資不便,一直都有將在地花生榨油自用的傳統。高振利投入油品業,很可能就是因為年少時打下基礎,再透過自修不斷精進,這似乎就是高振利致富過程中,與故鄉最緊密的聯繫。

創業初期,高振利經常「老闆兼業務」,獨自載著花生油、沙拉油等各式油品走遍全台餐廳與小吃店,以土法煉鋼形式拓展業務。

一九九○年,高振利一面進口葵花籽油、橄欖油和玉米油,同時又打入軍公教福利社通路,大統的產品銷量因此直線上升,也讓他攢下足夠的資本,在台中工業區買地建廠。

台中工業區內 仍有一億元資產︽今周刊︾亦前往這座高振利起家的工廠,發現工廠門口高掛享國國際以及特典工具兩家公司的招牌。進一步追查後,占地七一六坪的工廠產權,仍登記在大統長基公司名下,間接證實了高振利在台中工業區仍有此筆價值一億元的資產。

與高振利同樣出身溪州、畢業於三條國小的張山明,九○年代初期也在台中工業區經營五金工廠。在張山明眼中,當年的高振利個性直率,總是笑臉迎人,一直到他將工廠遷往彰濱工業區之前,兩人始終維持密切互動。

一位十年前曾與高振利有公事往來的社團幹事也說,曾有一段時間,高振利經常出席社團活動,雖然搬出台中工業區後,高振利就沒再回來,但無論如何,他都難以想像待人客氣的高振利,有一天會淪為千夫所指的「黑心商人」。

一切的改變,似乎是從彰濱工業區開始。○三年,經建會為了鼓勵企業進入工業區,推出前兩年廠區土地免租金的優惠政策。正有意再提升產能的高振利把握住機會,將大統長基遷往彰濱線西區現址。移師彰濱以後,大統除了將起家的油品衝到全國第三大以外,也開始銷售燕麥片、酒類等產品,逐步朝綜合性食品公司的目標邁進○九年,為拉抬沙拉油市占率,高振利斥資兩億元買下高雄縣湖內鄉的七千坪工廠作為煉油基地;過不多久,又砸下三億元重金,購入彰濱鹿港區的一萬三千坪廠房,正式投入過去從未接觸的醬油生產,並興建觀光工廠,希望一舉打開品牌知名度,讓通路及行銷方式與油品幾乎全然相同的大統醬油,得以快速搶市。

當年高振利接受《經濟日報》訪問時曾大膽預言,沙拉油新廠與醬油觀光工廠落成後,大統營收可望明顯成長;只要年營收由二十億元翻倍達到四十億元、甚至五十億元,他將考慮在國內掛牌上市。對照國內最大麻油商富味鄉食品,去年十一月以每股三十六元登錄興櫃,二十二日收盤時的股價已達到六十九.三元,身價大漲近一倍,不難想像,掛牌上市對高振利而言,是多麼龐大的誘惑。

今年離職的大統業務經理回憶,過去三年來,高振利渾身充滿幹勁,經常凌晨兩、三點都還在巡視廠房,就是為了確保出貨產量維持高檔;在全國十個營業點聘用兩百餘名業務員推銷產品,更讓人直接感受到大統搶拚市占率的野心。

讓大統掛牌上市的雄心壯志,是否直接導致高振利使用低價油混充高級橄欖油牟取暴利,外界不得而知。但《今周刊》掌握的一起真實案例,卻能看出高振利為了打響品牌名號,可以不擇手段。

力求掛牌上市 不擇手段打響品牌今年五月,大統長基有意為自家生產的「大統鮮味澳洲大燕麥片」申請健康食品認證,但在接受衛生署委託的醫藥工業技術發展中心審核時就遭駁回。原因是大統附上的原料檢驗報告及產品功效評估,是○六年的舊資料,但大統卻在○九年換過燕麥片採購商;也就是說,大統提供的資料,評估的是早已不存在的商品,形同偽造檢驗報告闖關。魚目混珠遭拆穿後,大統不願依藥技中心要求,重新花錢進行原料功效分析,反而試圖透過關係,尋找不必重做檢驗卻能獲得健康食品認證的方式,結果當然沒有下文。

為衝高營收,大統長基位在彰濱的兩座工廠幾乎二十四小時無休。一位與高振利合作近二十年的貨車司機透露,去年五月,彰濱工業區一家金屬工廠發生爆炸,強大的震波讓周邊十多家工廠房舍受損,幾乎所有廠家皆選擇暫停營業,唯獨玻璃遭震碎的大統,在高振利要求下,員工隔天一早就開始清掃廠區,並於最短時間內恢復生產作業。

也有離職員工在網路爆料,高振利為了節省成本,總是要求載貨卡車超載,但卻以一般載重情況計算油價,若油價超支就得由司機自行吸收,平時更常以各種名目苛扣員工薪資。種種行徑,與高振利在台中的極品豪宅相對照,顯得格外諷刺。

爭議不斷 昔日夥伴等著看他﹁落魄﹂十月十九日,《今周刊》走訪位在鹿港的觀光工廠,高振利引以為傲的「景點」萬里長城,以及象徵兩岸大和解的毛澤東與蔣中正銅像,都顯得格外冷清;廠區中央的商品中心更是門可羅雀,幾位售貨員站在收銀機前發呆。一位女銷售員被問起高振利是不是很刻薄時,快速地點了點頭,當記者繼續追問哪裡刻薄時,她卻搖搖頭不願多談。

一位長期為大統維修機器的技師,二十日上午來到大統工廠前觀望,「我就是想來看看他落魄的樣子,這個人就是沒度量,不然怎麼會有這麼多人跳出來說他?」儘管高振利接受《今周刊》電話查證時,對於苛刻員工指控全盤否認,但從一起法院判決案件,不難得知高振利平時的惡形惡狀。

去年七月,高振利為調配人力,要求一位周姓員工,由線西廠轉調至剛成立的高雄廠或鹿港觀光工廠任職。周不願接受,遂要求資遣,但高不願意付資遣費,且不滿員工不聽命於他,竟在廠房內咆哮,雙方因此鬧上法庭。根據判決書所述,他曾爆出一連串粗口:「我兩樣讓你選,還需要遣散,遣散你個屁股啦!回去被X屁股啦!」周姓員工要求高振利自制,反倒使他情緒更加激動:「我講大聲一點讓裡面的人聽…遣你的X掰啦!你就不是女生,我就是罵你,我怕你三小?我很敢死啦!什麼我也敢」「你這種要做就做,不做去被X屁股啦!管你家什麼種人?你兄弟做兄弟人,我也一樣啦!」「幹XX,總統府也一樣!」這段對話全被周姓員工錄下,成為他告上法院,要求終止契約並領取資遣費的呈堂證供。雖然高振利在法庭上辯稱,對話當下自己「語氣平和」,諸多不雅字句是「慣用口頭禪」,絕未辱罵員工。但此說辭無說服力,一審判決高振利給付資遣費及加班費共十二萬元;高決定上訴,二審法官反而判決高振利需多賠九萬餘元,共計二十一萬元。

隨著大統假油風暴越演越烈,社會對高振利家族的不滿情緒也日益高漲,就連與世無爭的三條村也難置身事外。雖然村民對高振利沒有太多情緒,卻還是不免擔心自己吃下肚的油究竟安不安全。年逾七旬的村長廖錦順妻子話說到一半,突然走進屋裡,拿出兩瓶中元普度時獲贈的沙拉油(非大統產品),「你們幫我看看這油有沒有問題!」這個看似再簡單不過的問題,卻讓我們不知如何反應。村長夫人遞出油瓶:「那就幫我拿去驗驗看吧!反正我現在也不敢吃這些,我現在煮菜,都改用自己做的豬油了。」平凡的市場油販只要肯努力,就有機會成為身價破億的企業家。高振利的從商經歷,原本應該是絕佳的勵志典範;然而他在致富後,仍以假油牟取非法利益的貪婪野心,以及藉勢欺人的惡狠嘴臉,更讓人對財富造成的人性扭曲,感到萬分恐懼。就連一再強調高振利「平時人沒那麼壞」的貨車司機,談到他以劣質油混充高檔產品銷售的詐欺行徑時,也只能無奈地說:「一碼歸一碼,這件事情上,他真的不值得被原諒!」一名黑心油商貪謀暴利,視全民健康為無物,的確不值得原諒,更不能原諒的是接二連三的食品安全問題,竟沒有人把關!

高振利

出生:1952年,彰化縣溪州鄉三條村

現職:大統長基董事長

家庭:已婚,育有1子2女靠造假配方 攢下超過30億身價

宏台別莊住家

台中市西屯區西屯路三段宏安巷7弄XX號房屋1筆118坪、土地1筆84坪(向合庫設定抵押5000萬元)

高振利名下不動產

市值7000萬元

起家厝

台中市南區復興路2段 房屋1筆、土地1筆新北市新店區 房屋1筆、土地1筆台中市北區 房屋1筆、土地3筆台中市西區 房屋2筆、土地4筆

市值共15億元

大統長基名下不動產

彰化縣線西鄉彰濱東七路6號房屋1筆 土地1筆 市值1.83億元彰化線鹿港鎮工業西七路1號房屋1筆 土地1筆 市值11.33億元台中市南屯區工業區22路6號房屋1筆 土地2筆 市值1.1億元

一滴油的黑心實錄

1.進口少許橄欖油

2.混入大量低價油 若含棉酚恐導致不孕3.添銅葉綠素調色 導致肝硬化

4.出貨賺取暴利

高振利家族

高朝雨(父)

高振裕

高振強

高振能

高振利 高慈薇(女) 高千惠(女) 高健恆(男)

高振源

高素蓮

大統長基食品公司

負責人:高振利

成立時間:1977年,另於2003年通過ISO 9001國際品保認證資本總額:1億3600萬元

年營業額:20億元

粗估利潤:3至5億元

員工:220人

地點:彰化縣鹿港鎮彰濱工業區工業西七路1號產品:分為大統食用油與大統鮮味系列,油品包括橄欖油、進口葡萄籽油、葵花油、花生油、玉米油、蔬菜油、芥花油等,鮮味系列包括大燕麥片、細燕麥片、紅豆、綠豆、黃豆、薏仁、特砂糖、黑糖等。

大統長基(總公司)

陳素盆(監察人) 股份數4,112,823 高千惠(董事) 股份數1,144,918 高慈薇(董事) 股份數1,144,918 高振利(董事長) 股份數4,907,505

大順製油(子公司)

陳素盆(監察人) 股份數2,380,000 高健恆(董事) 股份數748,750 高慈薇(董事) 股份數748,750 高振利(董事長) 股份數6,865,000 撰文‧鄭閔聲、李建興、林麗娟、梁任瑋、楊紹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056

皆大歡喜的貪污經濟學 朱泙漫屠龍記

http://johnchrysostom.blogspot.hk/2013/11/blog-post_15.html
「⋯Most of the cattle and hogs in America are better fed and sheltered than the families we have visited… A country that is powerful enough to rocket men to the moon should be able to feed its own hungry people!⋯」 - Senator George Stanley McGovern

Senator McGovern這番說話似乎耳熟能詳,但他所批評的並非是當今把Tiangong送上太空的共匪,而是他於上世紀1960年代末為了爭取美國政府資助活在貧窮線下美國人的食物資助計劃時批評的米帝。Senator McGovern不單成功爭取了這一項造福美國後代的福利政策,亦於美國政壇開拓了所謂的Earmark政治。當年協助Senator McGovern的便是後來美國政壇教父級說客,在筆者拙文《貪婪才是真正的普世核心價值》中曾提及過的Gerald S.J. Cassidy。筆者拙文《UnitedHealth (UNH:US)系列》初步介紹美國醫療融資和DJIA醫療保險龍頭股UnitedHealth (UNH:US)系列後,今天繼續分析米帝總統巴拉克·侯賽因·奧巴馬二世(Barack Hussein Obama II)的醫療改革,俗稱Obamacare的患者保護與平價醫療法案(Patient Protection and Affordable Care Act (PPACA))。
Obamacare第一項改革是立法規定醫保必須提供Guarantee Issue,即是在沒有設下Pre-existing Conditions而要徵收附加保費。簡而言之醫保公司在承保前不得因為投保人的背景而加收保費,而醫保公司必須不論背景依法提供最基本醫療保障(Minimum Standard for Health Insurance Policy)。這點跟中國財險(02328:HK) 必須按中國國策提供交強險一樣(請參看拙文《買燒肉搭豬骨》),因此對醫保公司不利。

第二項是Personal Mandate,規定美國公民若果沒有公司或政府福利醫保(如Medicare或Medicaid),便必須要購買個人醫保,否則有可能被罰款。這條強迫個人購買醫保的法例其實變相等同抽稅,但亦是平衡了強迫醫療保險公司必須在沒有Pre-existing Conditions前提下提供最基本醫療保障的道德風險(Moral Hazard)。因為健康的人固然不想投保以津貼健康較差的人醫保開支,而明知自己健康較差的人亦有較大的動機利用強制醫保接受最基本醫療保障。
第三項是擴充Medicaid的醫保津貼受益至貧窮線以上,津貼額由貧窮線100%次第減少至貧窮線400%止。這正是美國政府財政負擔上最主要部份,亦是除了Personal Mandate外令醫療保險公司最直接受益的政策之一。
最後一項主要措施是設立網上醫保交易所(Health Insurance Exchange),讓所有用家透過同一個網上平台貨比三家找出最優惠的醫保。
整體而言,除了第一項不設Pre-existing Conditions的Guarantee Issue外,其他措施其實對醫保公司是正面的。正如拙文《Take my heart and you put it in Mike》指出,「⋯在1999年至2012年間⋯不受醫療保險保障的美國人由37.70百萬人上升至47.95百萬人,年複合增長1.87%。同期內全美受醫療保險保障的美國人由86.40%下跌至84.60%,下跌主因是美國人受僱主承保醫療保險下跌所影響。⋯」Obamacare的目的是透過Guarantee Issue、Personal Mandate和擴大Medicaid受益範圍令全美國受醫療保險保障的美國人數上升。當然擴大Medicaid津貼範圍固然令債台高築的米帝在財政壓力加大,但預期美國失業率下跌勢必抵消部份Medicaid的財政壓力。除非醫保機構進行割喉式減價,否則未來新藥的推出和通脹因素亦有利醫保提價。
按道理美國有無敵的印鈔能力,沒有理由共和黨會以財政懸崖為由向民主黨的Obamacare開刀。筆者相信這僅是貪婪的美國政客在幕後討價還價的煙霧,皆因在實行民主體制的社會,政客上場必須要競選經費。但政壇人在人情在,政客若不在任期內為公為私刮一筆,其權力過期作廢。在歷次歐美的金權醜聞如十九世紀的鐵路泡沫(所以反共義士批評共匪的高鐵泡沫其實是一百步笑五十步)中,政客借股票市場曲線套利益落袋基本上是常見的技倆。整個Obamacare其實是透過政府資助和強迫蟻民講買醫保,因為整筆醫療融資無論如何也由醫保公司先過一刀。無論如何,Obamacare這項造福人民的德政肯定會令米帝總統奧巴馬二世流芳百世,若果同時米帝政客又可以回扣一點以慰勞自已,這豈不是皆大歡喜的結局麼?

請參看UnitedHealth (UNH:US)系列

I have positions in UnitedHealth (UNH:US) mentioned in this article. I wrote this article myself, and it expresses my own opinions. I am not receiving compensation for it. I have no business relationship with any company which stock is mentioned in this article.

Investors are always reminded that before making any investment you should do your own proper due diligence on any name directly or indirectly mentioned in this article. Investors should consider seeking advice from a broker or financial adviser before making any investment decisions. Any material in this article should be considered general information, and not considered on as a formal investment recommendation.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023

揭开“无中生有”的贪腐戏码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0568

近日热播的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曝光了一起“苍蝇式腐败”案例,广西北海银海区征地办的部分工作人员伙同个别镇村干部、社会人员骗取国家征地补偿款,涉案金额达500多万元。这起案件共有16人牵涉其中,而作案手法基本都是无中生有。

虚报拆迁户、虚报拆迁面积、虚报地面上的青苗数量……纵观已查处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像上述人员一样,个别官员借职务之便无中生有搞虚报冒领的事例在基层屡见不鲜,这一现象为何频频出现?如何织密防范硕鼠的制度牢笼?

造假招数眼花缭乱 背后暗藏权钱交易

所谓无中生有,归根到底就是围绕项目、数字和人员做文章。违纪官员或编造项目,或在数字上掺水分,或在人员上虚列捏造,进而达到骗取各种补偿款和项目资金的目的。

当前,随着国家大力推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各种补贴资金越来越多,于是就有一些人开始打项目资金的主意,而编制虚假材料、虚报项目就是骗取涉农资金的主要手段,背后往往隐藏上下串通的权钱交易。

据媒体报道,江苏省扬州市农委畜牧兽医处处长段某接受一家养猪场老板的请托后,明知不符合财政补贴政策要求的情况下,仍把补贴项目给了养猪场。最终,养猪场凭着虚假项目获得60万元补贴资金,按照事先约定的返还比例,25万元也进了三级农业部门小金库。

相比较而言,在数字上注水比编造项目更为常见。如,在河南省纪委通报的一起案例中,平顶山市第一看守所部分人员就是通过虚报在押人员数量,冒领市财政在押人员伙食费220.06万元。看似头绪复杂,其实在这类人心中,明明白白算好了“两本账”:一面虚列人员上报,以便套取更多资金,一面自己掌握,用于实际发放补助,而这中间的差额,就拿来中饱私囊。

有的人不满足于凑数,还在人员上做起了文章,申报补助的名单上频频出现“影子人”。据媒体报道,日前,湖北纪检监察机关对部分地区冒领退耕还林补助资金问题进行查处,其中,在建始县茅田乡兰鸿槽村,曾任村支部书记的黄中华、村主任刘永璋、计生专干樊振慈等三人,用“李平”“刘元”等32个虚假农户姓名申报214.26亩退耕还林面积。

更荒唐的是,除了虚构人员名字,部分已经死亡、多年前已搬迁的人员也成为补助发放中的“影子人”。纪检监察机关透露,以兵营镇为例,下辖的10个村都有类似做法,且这种做法已持续8年。

俗话说孤掌难鸣,无中生有的招数若想做到天衣无缝,需要有人来“配合”,在很多已查处的“无中生有案例”中,违纪者的亲朋好友都被不同程度拉下了水,并对分享不法所得来者不拒。例如,重庆市纪委通报的基层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典型案例中,有不少村干部伙同亲属沆瀣一气、共同造假,从中捞取实惠。

这些事实表明,基层党员干部直接和群众打交道,不正之风一旦发生,便有很强“传染性”,对社风民风是极大的破坏。在广西北海银海区骗取征地补偿款一案中,先是征地办人员找到个别镇村干部和熟悉的村民,彼此串通,骗到补偿款后一起瓜分,进而有村民听说别的村民捞到了好处,又主动找征地办工作人员提出“合作”,一个损公肥私的小动作,就可能影响一大片。

制度漏洞监管乏力 助长硕鼠侥幸心理

无中生有的招数尽管眼花缭乱,背后其实都指向一个突出问题,那就是制度有漏洞,监管不到位。

哪些领域有多少项目资金、什么标准、什么程序,对于行业内的人员来说可能一目了然,但是由于一些补助项目的信息公开不够,对于普通群众而言,了解和知情程度却并不高。如果再加上政出多门、责任不明,九龙治水很容易酿成一笔糊涂账。

例如在基层,很多部门都有自己的补助项目,而这些项目之间又可能存在交叉。如果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一个项目在多个部门同时走程序,基层群众想把事项了解清楚就难上加难,无中生有的漏洞也就越来越大。

源头上有不透明的问题,复核时也有走形式的问题。一些地方的主管部门在项目复核时,要么“坐在车里转转,隔着玻璃看看”,要么干脆不复核,任凭下面说什么就是什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则格德恩呼都格村,党支部原书记卡木尔在申报小麦种植面积时,私自增加了13户没有种小麦的村民,虚报面积500多亩,冒领补贴款5万多元。案件被查处后,卡木尔曾说:“以前上面不来复核,是村里面自己复核种植面积,就是我们自己说了算。往上报以后,上面也就确定了。”

制度和监管的漏洞,进一步助长了部分基层干部的侥幸心理,私欲也在逐渐膨胀。在基层个别地方,干部的权力设置过于集中,审批决策一人说了算,个别党员干部习惯了“一言堂”,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他们胆子越来越大,面对利益的诱惑,一再突破党纪底线,继而铤而走险。

就像卡木尔说的那样:“村里面当这个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都是我一个人兼,当时我也觉得在这个村里面,也就我说了算,可以说是权力最大的,时间一长胆子越来越大。”

责任层层压实到基层 让无中生有伎俩再难施展

铲除个别党员干部借无中生有捞取私利的基层腐败土壤,需要把责任压实到基层,充分调动起基层党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党中央已经明确要求,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层层传导压力,强化责任落实。省市两级党委、纪委要把责任传导到县乡、压实到基层,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管理监督,对失职渎职的要严肃问责。

目前,河南省已经完成巡察工作顶层设计,参照中央和省级巡视工作模式,在全省范围内全面铺开巡察工作,巡察对象覆盖乡镇,延伸到村。巡察组到镇村之后,与群众全面接触,听取意见、受理举报,一大批侵害群众利益问题被及时发现并有效解决。把巡察延伸到基层,正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生动实践,也能够全面、系统、精准地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必须严肃处理、决不姑息。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教授桂汉良认为,虚报冒领国家补助的行为,决不能搞批评教育、下不为例,要坚持追钱与追责并举,既要追回发放不当的补助资金,也要对相关人员严肃问责处理。

10月19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对各级纪检机关查处的93起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进行点名通报曝光,一批虚报数据、伪造材料、假冒身份套取国家补助的相关责任人得到惩处,对于心存侥幸者形成强大的震慑效应。

由于基层贪腐问题点多面广,无中生有手段五花八门,他们往往隐藏在项目环节的各个角落,让这些贪腐伎俩现出原形,还要依靠群众的力量。河南省新乡市开设“市县联动、剑指四风”互联网举报平台,畅通群众举报渠道,鼓励群众采用文字、视频、图片、电话等方式对基层不正之风和贪腐问题进行监督,使监督无处不在。平台开通后,不断汇聚社会监督力量,基层贪腐问题呈下降趋势。

在源头上压实责任,在过程中强化监管,在全社会汇聚监督力量,笼子越扎越紧,违纪官员无中生有的伎俩将失去施展的空间。(张建 赵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15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