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造紙業反傾銷案開打 出版業剉咧等 紙張價格蠢蠢欲動 環保更是問題

2012-02-27  TWM

 


二月初,政府針對造紙業者提出的反傾銷案展開調查,由於台灣造紙業銷售值僅占國內製造業一.四%,卻必須耗費一四.四二%的珍貴水資源,並造成環境汙染, 在討論反傾銷案同時,恐怕也必須重新檢討「造紙業」產業政策。

撰文‧張瀞文

台中往北穿過長長的后豐大橋就到后里,往左邊一看,有三根巨大的煙囪正冒著白煙,持續吐向后里的天空。

望著天邊巨大的白煙,童先生悠悠的說,「這煙在我出生前就有了,小時候不知道,現在長大覺得煙真的很大」。童先生從出生到高中,一直都住在后里,現在雖然 因為工作的關係已定居台北,不過家裡的長輩及親戚都還是住后里,每當回老家望著這四十年來從不間斷的白煙,他不禁為家鄉親人的健康憂心。

這白煙就是正隆紙業后里廠排放的。除了日復一日的白煙,正隆也將廢水排入大甲溪,近五年來,正隆后里廠因為違反《空氣汙染防制法》及《水汙染防治法》,已 遭環保局開罰七次,若再加計大園及竹北廠區,正隆被開罰的次數高達十四次,當地居民的居住環境受到嚴重影響。

再把場景轉移到花蓮,好山好水的花蓮面對太平洋,空氣本應該是最乾淨的,但是,土生土長的花蓮人卻長期被工業廢氣所荼毒,時間超過四十年之久。這惡臭就是 中華紙業在造紙過程所產生及排放出來的廢氣。

環境頻遭汙染 開罰也沒用十年來,華紙因違反《空汙法》遭環保局開罰二十次以上,其中在二○○六至○八年間,曾遭環保局強制送請花蓮行政執行處強制執行繳納罰鍰新台幣四 千萬元,不過罰歸罰,華紙汙染花蓮地區空氣的情況,並沒有顯著改善。

接著轉移到桃園新屋,過去一向沒有違規紀錄的永豐餘新屋廠,在去年八月竟也遭到桃園縣環保局處以重罰。

環保局發現,永豐餘桃園新屋廠設有的連續自動監測設施(CEMS),透過程式控制器的參數設定功能,修正煙囪排放汙染物監測濃度,經查證這項篡改作業長達 五年以上,環保局決定加倍追繳五年內空汙費,總額高達四八五○萬元,這時大家才明白,永豐餘新屋廠過去「一直沒犯規」背後的真正原因。

正隆、華紙、永豐餘、台紙這幾家上市公司,近幾年來因違反《空汙法》及《廢水處理法》遭環保局開罰達四十次以上,對當地居住環境影響不言而喻,不過這些紙 類業者所組成的造紙工業同業公會,卻以進口業者用低價紙傾銷台灣,進而影響國內業者權益,在去年七月向財政部提出對中國、日本、南韓及芬蘭的塗布紙(銅版 紙)提出反傾銷控訴。

經濟部今年二月七日正式公告,將對這四個國家產製進口的塗布紙展開反傾銷案的產業損害初步調查,造紙業者企圖透過貿易手段,維護台灣造紙產業的優勢。但對 照到這些公司近年來頻頻遭到各縣市環保局開單重罰情況來看,居住環境受汙染的民眾不禁要問,「到底是誰的權益才應該要被維護?」因為若從台灣整體水資源的 應用來看,造紙業所耗費的水資源達整體工業用水的一四.四二%,在所有的製造產業當中,高居第二。

再從個別公司來看,永豐餘生產每噸紙用水量為十九.五╱公噸,正隆為十二.一二╱公噸,都高於UPM及APP等國際紙廠十噸以內的用量,顯然台灣造紙業耗 費水資源的情況,比國際大廠嚴重。

塗布紙釀漲價 轉嫁消費者再從反傾銷的問題來看,由於這次針對的塗布紙,主要是以用在雜誌、教科書、期刊、DM、標籤加工等精美印刷刊物居多,北市雜誌商業同業公會認 為,塗布紙只是開頭,若最後該判案成立,道林紙將會是下一次提出反傾銷的焦點,如果兩種重要紙類都遭反傾銷影響,國內出版市場將受到很大的衝擊。

由於國內目前主要生產塗布紙的廠商只剩永豐餘、華紙、正隆,這幾家可說是已成寡占局面,在市場認為進口業者可能被財政部課以重稅的預期心理下,紙價調漲勢 不可免,因此不管反傾銷案最後結果如何,造紙業者都將成為最大贏家。

雜誌公會表示,出版業印製占總成本四○%至六○%,而紙張又占印製成本一半以上,所以目前出版業用紙估計,紙價每磅上漲一元,業者每年約須多花費八億元在 紙張成本上,對於整個出版文創產業將造成重大影響。

目前坊間教科書大多是採用銅版紙印製,紙張一漲,包括新書、雜誌、報社和其他考試用書、學生用書等所有印刷品,可能都勢必要調漲,凡此種種最後都將轉嫁到 消費者身上。

在薪水不漲,萬物齊漲的年代,現在可能每周看的雜誌都要漲價,小朋友上學的教科書費也都要調漲,當反傾銷因素造成紙價上漲,而漲價的結果最後竟演變成由 「全民買單」,更凸顯整個「反傾銷」控訴背後的荒謬。

以台灣永續發展來考量,造紙業是國際上公認高耗能、高汙染的產業,因此當台灣造紙業整體銷售值只占全部製造業的一.四%,但是卻必須耗費大量珍貴的水資 源,以及對環境造成長期汙染,背後需背負這麼多「無形」成本的時候,整個產業未來走向及發展,值得大家進一步深入檢討。

五大廠全獲利,造紙業真的遭進口傾銷傷害?

——反傾銷事件兩造說法

造紙公會 台北市雜誌商業同業公會塗布紙因進口增加,導致我國產量及內銷量降低 依據造紙公會統計,過去2年國內印刷書寫用紙總生產量均落在68萬噸左右,整體總生產量並未減少我國塗布紙因進口增加,導致業者營業利益減少,產生虧損 正隆、永豐餘、華紙、台紙、榮成去年全數獲利日、韓、中國、芬蘭所進口的塗布紙,與國內產品相同且可互相替代,下游業者或消費者會以「價格」為決定購買的 最重要因素 國內廠商目前僅永豐餘21號機專責生產文化用各式塗布銅版紙,正隆只有半台,產量無法因應國內需求,且國內業者品質不穩,無法與國外相比日、韓、中國、芬 蘭大量進口塗布紙,造成國內產業損害 永豐餘近幾年也大量進口紙張在國內銷售,例:由伊銘代銷日本NPI雜誌紙,自韓國大量採購一批UPM紙張回台銷售等資料來源:造紙公會、台北市雜誌商業同 業公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28

將杠桿玩出花 25萬億理財資金蠢蠢欲動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552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訊,有股份制銀行已開始推廣優先級理財融資,運用杠桿放大資金比例進行股票二級市場的投資。此舉或預示未來大量理財資金入市。

這一業務稱為“傘形結構信托”或者“傘形結構化業務”。事實上,這個產品並非新鮮,此前,已有一些銀行聯合信托公司、券商推出該項目,不過鑒於前兩年資本市場低迷,這一杠桿融資被不少商業銀行雪藏。

21世紀經濟報道獲悉稱,近期隨著股市轉暖,商業銀行開始力推該項業務,包括招商銀行、光大銀行等多家銀行已在東部地區推“傘形結構化業務”,但幾家銀行杠桿融資是否以理財資金對接尚未得知。

在某股份制銀行推廣信息中稱,“傘形結構信托”是指由信托公司作為受托人,發行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按照約定分層比例,“由我行發行理財產品認購信托計劃優先級受益權,獲取優先固定收益;其他客戶認購劣後受益權,根據證券投資信托投資表現,剔除各項支出後,獲取剩余部分收益”。

“也就是說,客戶拿出一定資金,商業銀行配比一部分資金,兩部分資金就構成了一個結構化資金池,投資者通過這一資金池,增加了股票投資杠桿。”21世紀經濟報道引述一位華東地區理財經理稱。

為了保證理財資金安全,上述股份銀行針對不同的杠桿率設置了差別化的預警線和止損線控制,其中,對於1倍杠桿融資,信托計劃單位凈值預警線為70%,平倉線是65%。

對於2倍的杠桿率,信托計劃單位凈值預警線為90%,平倉線為85%;對於最高2.5倍杠桿,預警線為95%,平倉線則為90%。

“我們要求投資者股票池(凈值)的波動在15%以內,如果價格跌幅大幅超過這一警戒線,投資者就需要補充資金進來,否則我們和信托公司會進行強制平倉。”上述華東地區理財經理表示。

隨著A股不斷放量創新高,資金流入和新增股票賬戶數均大幅增加,有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選擇融資入市。

上周保證金(向券商借款買股票)余額創下歷史記錄的9912億元,逼近萬億大關,顯示投資者入市意願空前強烈。

趁大盤成交創逾9000億天量之勢,兩市僅昨日融資買入達1500億元,較近期平均水平飆漲50%,刷新歷史天量。兩市融資余額昨日已達8496.1億元,凈流入124億元。

昨日兩市有6只券商股融資資金凈流入過億元,其中華泰證券、海通證券、中信證券等大型券商融資資金流入規模居前。

目前國內銀行間有47萬億的儲蓄、25萬億的各種理財和信托,這部分資金將是未來A股持續走牛的基礎,有機構預計隨著市場行情的推進,很快會有更令人驚訝的成交數字出現。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303

降息大潮太洶湧 波蘭央行蠢蠢欲動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529

周五,波蘭央行行長Belka表示,波蘭貨幣政策委員會的大多數委員就降息接近達成一致。盡管波蘭未正式宣布降息,但行長表態表明波蘭也將加入到降息大潮中。

cutinterestrate

據路透社報道,波蘭央行行長Marek Belka表示,歐央行推出大規模QE,將支撐波蘭茲羅提走強。波蘭貨幣政策委員會(MPC)的大多數委員就降息接近達成一致。

本周早些時候,Belka表示,波蘭有降息空間,但最好等外匯市場企穩之後再做決定。市場動蕩之際不是降息的好時候。瑞士央行放棄歐元兌瑞郎匯率下限,波蘭茲羅提相對於瑞郎下挫。

Belka表示,從實體經濟角度考慮,波蘭茲羅提走強比走弱對經濟的負面影響要大。波蘭央行致力於匯率相對穩定。波蘭央行準備好向國內商業銀行提供更多流動性。波蘭當局預計CPI在未來幾個月將轉為正值。

近日各大央行掀起一波降息狂潮。經濟疲軟、通脹持續下滑,是近日央行們采取行動的重要原因。通脹下滑主要受油價暴跌影響。原油市場崩潰,一方面是由於美國頁巖油繁榮,產量持續激增,供給過剩;另一方面反映出全球經濟不盡如人意、需求疲軟。

歐央行推出大規模QE,全球央行吹響了貨幣大戰的號角。高盛總裁兼首席運營官Gary Cohn表示,為了促進經濟增長,全球國家已經在參加貨幣戰爭。現在流行的觀點是,刺激經濟增長最簡單的方法是讓貨幣貶值。

近期宣布降息的央行包括:加拿大、瑞士、丹麥、土耳其、印度、埃及等。其中,丹麥央行四天內降息2次,瑞士央行還放棄了歐元兌瑞郎匯率下限。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788

深港通即將開跑!5000億南下資金蠢蠢欲動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12-04/1058555.html

這一刻如期而至,深港通即將開跑。

中國證監會與香港證監會聯合宣布,深港通將在12月5日正式開通,深港通覆蓋範圍以50億元以上市值的恒生綜合小型股以及有A股在深交所上市的H股。同時公布了南向資金每日額度為105億元。滬、深及香港三地市場的互聯互通機制正式形成。

考慮到深圳的主板、中小型企業和創業板的多樣化市場,施羅德投資管理機構有關人士告訴經濟觀察報,深圳可能對投資者而言較為有吸引力。深交所的公司多為創新產業和技術相關的企業,不同於上交所嚴重偏向大型國有企業和金融業,後者被海外投資者認為在結構上缺乏吸引力。因此,預計會有相比以往更多的資本,北上流入A股市場。

但這並不會改變整體資金南下的趨勢。自8月16日國務院正式批準《深港通實施方案》以來,滬港通數據顯示資金向南動力強於向北。以11月18日當周為例,滬股通凈流入4.2億元,港股通凈流入73.0億元,整體資金趨勢為南下。

正式開通後,廣發證券分析師陳傑預計深港通會延續南熱北冷的局面,明年南下資金新增規模預計為4000億——5000億元,深港通的開通對港股的正面影響會大於A股。

深港通的資金動向,市場預期幾乎一致。著名私募朱雀投資有關人士表示,“從資產配置角度,在當下人民幣貶值壓力未充分釋放的前提下,資金北上的吸引力和動力不足,南下的熱情反而可能更高。”“中長期,港股市場是中國財富全球化配置大趨勢最主要的受益者。境內資金對於港股市場的戰略性配臵才剛剛開始,”興業證券分析師張憶東稱,未來內資將逐步取得港股的定價權。

國際投資者的憧憬與擔憂

目前海外投資者投資A股的途徑中,QFII、RQFII受到額度限制,滬港通只能交易滬市標的,而基金互認獲批的基金數目亦較少。深港通開通後,為外資投資A股打開另一個通道,海外資金凈流入水平有望進一步提高。“互聯互通相對QFII和RQFII更加便捷,成本更低。”一些國際投資者對香港交易所某人士汪海(化名)表示。某參與路演會議的大型國際基金也表示,“深港通確實比想象中簡便。”

深股通涵蓋的881只深圳創業板股票初期僅限於機構專業投資者參與。

不過,另一位內地公募香港公司的投資經理張淑婉告訴經濟觀察報,海外投資者的人民幣資產的配置一向是低配。2015年底兩地互認基金正式推出後,截至今年10月末,北上募集的香港基金累計凈募集規模約84億元,而南下香港的內地基金累計凈募集規模不足1億元,並沒有受到香港投資者的追捧。

背後不乏有制度和文化上的因素。A股的停牌機制讓一些國際投資者感到困惑。“他們很難理解為什麽有些公司會停牌一年。”前述香港交易所人士透露,大部分A股上市公司的研報只有中文版本,也讓海外投資者感到投資不便。

關鍵仍是市場本身。

自從2015年6月A股股市巨震後,滬港通下滬市資金被進一步分流。時間回到2015年上半年A股牛市,北上資金流入曾大於南下資金,整體表現出滬港通下滬市資金凈流入的態勢。然而,經歷了巨震後,到2015年底,滬港通下北上資金由累計凈流入變為累計凈流出狀態。截止2016年11月25日,滬港通北上資金累計凈額不足2600億元,遠低於南下資金累計凈額4000余億元。

隨著深港通的開通,前述香港交易所人士稱,國際投資者期盼能夠參與投資代表中國新興經濟的深市標的。

深交所總經理王建軍表示,深股通標的選取遵循“突出深市多層次、多品種市場特色”的原則,包括符合條件的深證成份指數和中小創新指數的成份股,及深港A+H股。深股通標的具有以下特點:市值覆蓋率較高、市場代表性較強;估值水平與滬股通標的相當,標的市值水平與滬股通接近;標的上市公司經營業績和成長性較好;行業分布充分體現深市新興行業為主的特點。

對於境外新進資金,因為對A股尚不熟悉,平安證券分析師繳文超推測,在選擇上他們會趨於保守,從而跟隨更早進入A股的QFII。

根據過往QFII、RQFII和滬股通的經驗,市場普遍認為深市中估值水平低、股息率高的大盤藍籌股受到海外資金關註的幾率較大,同時,其特有的但香港市場相對稀缺的品種,如軍工、白酒、中藥等也極有可能受到關註。“還有就是中小創板塊中具有真實成長性的股票會受到更為關註基本面的海外資金的關註。”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唐海亮指出。

值得註意的是,“歷史數據回測表明,滬港通凈流入資金量最大的標的股票股價不一定上漲。”廣發證券分析師陳傑指出。

多位基金經理一致認為,深港通對A股的資金影響有限。由於“深港通”的開通在市場一致預期之內,這種預期於前期市場中已得到較為充分的反映。陳傑指出,香港投資者中機構投資者占據主導地位,而目前深市創業板中小板低迷,香港機構投資者不太可能像A股散戶一樣去追逐高估值的小盤股,深港通開通後北上資金依然會優先選擇業績好、市值大、估值合理的標的。

配置需求推動資金南下

相比北上資金的冷靜和沈穩,南下資金比去年更加激進。今年以來截至16年11月25日,南下資金累計凈額為2355億元,比去年全年的南下資金凈額增加了逾50%。由於港股通有50萬資金的門檻要求,南下資金依然以機構為主。

深港通開通前,市場已預熱許久。8月以來,不少香港上市公司紮堆在深圳舉行港股公司推介會。各類“滬港深基金”也紛紛加速成立,2015年4月至2016年11月之間共有25家機構陸續成立的47只以“滬港深”冠名的公募基金。今年9月份保監會允許險資通過港股通南下投資港股,更是保證了南下資金未來的加速趨勢。

險資被認為明年增配權益資金的動力十足。“險資年底將開始為2017年資產配置進行布局,在非標資產收益率下降、高息定期存款大量到期的壓力下,低估值、穩定回報的港股藍籌對險資吸引力強。”興業證券分析師張憶東表示。

整個資金往南流動的大背景是,“中國已經從“資本貧乏國”轉變為“資本富裕國”,但隨著GDP增長放緩、國民財富增加,大量金融資本無法找到足夠而有效的資產供給。”中信證券高級策略師楊靈修指出,本輪資金南下“最原始的動力”來自人民幣貶值預期和內地投資回報率下降,這比“動聽的海外投資故事”更具推動力。

事實上港股賺錢並不比A股容易。華南某公募港股基金基金經理程浩(化名)告訴經濟觀察報,相較A股和美股,港股是一個難度更大的市場。港股犯錯誤的成本遠比A股高,但是做對的收益卻沒有A股高。“香港市場太機構化了,沒有‘韭菜’可以割。基金經理需要很長的交易歷史來幫助他們識別里面的陰謀詭計和陷阱。”此外,作為市場化的離岸金融中心,香港股市受全球資金流動的影響較大,同時外資機構為主、衍生品種類豐富、註冊制等市場特點導致港股的投資邏輯與A股存在較大差異。前述香港交易所人士指出,依靠消息或是炒殼的做法,並不適用於港股的遊戲規則。同時投資者也不能忽視港股市場其他不同於A股市場的特點,比如新股發行實行註冊制、不設漲跌停限制等。

作為成熟的離岸金融市場,港股走勢受到宏觀經濟基本面、全球資金流動等多重因素影響。在這一前提下,南方基金國際業務部總監助理蔡青認為,以下幾類港股標的在深港通開通後有望受到南下資金青睞:一是景氣行業的龍頭;二是稀缺行業龍頭;三是AH折價較大且基本面有支撐的個股;四是低估值高息藍籌股。

在倉位方面,他認為可以保持靈活。主要原因在於,近期臨近多個全球重要性事件,資本市場避險情緒有所回升,部分前期獲利頭寸可能選擇離場。

香港市場自年內低點18278點反彈至高點24364點,恒生指數漲幅超過30%。即使從6月底的20259點反彈至10月底的22934點,恒指上漲幅度超過13%,市場整體估值有所修複。

互聯互通模式的可複制性

“深港通的誕生,不僅意味著我們在股票二級市場的互聯互通戰略基本完成布局,也驗證了這種互聯互通模式的可複制性。”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未來將繼續努力,爭取將互聯互通延伸到其他資產類別,為市場帶來更多機會、便利和產品。

未來制度將進一步開放,待深港通運行一段時間後,ETF品種也將納入互聯互通範圍,投資港股將更便捷。張憶東表示,目前在港股市場交易的還有新興市場 ETF、標普500ETF以及其他國家股市的 ETF,如果未來這些產品也納入港股通範圍,內地投資者更可借道港股通,足不出戶投資全球。

無論是產品還是資金規模,中國資本市場正在逐漸對外開放。滬港通從2014年11月17日開通到2016年8月15日,都有總額度限制。後來在2016年8月16日內地和香港兩地證監會發布深港通聯合公告,在聲明深港通不再設總額限制的同時,一並取消了滬港通的總額度限制。今年6月MSCI婉拒A股,提出QFII贖回障礙等問題,被認為是深港通和滬港通一並取消總額度限制的導火索。“互聯互通將增加海外投資者對中國 A股市場的參與,A股的監管將面臨更複雜的市場環境,進而倒逼其加速國際化改革,中國市場的流動性問題和投資策略的限制將得到良好解決,深港通開通有利於A股納入MSCI。”華泰證券研究員戴康認為。

從QFII/RQFII改革的逐步落實,到基金互認、深港通開通,滬倫通提上日程,中國資本市場開放進程正在加速。“在‘滬港通’與‘深港通’的運作過程中所積累起來的寶貴經驗,可應用於未來內地A股更為廣泛的開放機制中(如滬倫通等)。”倫敦交易所一位人士日前在廣東-諾丁漢高級金融研究院主辦的會議上表示。不過兩個市場監管機制、交易制度、基礎設施差異較大,平安證券人士指出,滬倫通不可能簡單複制滬港通試點的業務模式和做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051

弗林辭職風波未平 俄官員稱反俄勢力蠢蠢欲動

在媒體和國會的多方驅動下,美國前白宮國家安全顧問邁克爾·弗林(Michael Flynn)身上的麻煩遠非主動辭職就能結束。

當地時間2月13日深夜,在任上僅幹了23天的弗林宣布辭職。

去年12月,弗林與俄羅斯駐美國大使基斯利亞通過電話。起初弗林否認在電話中與基斯利亞討論過涉及制裁俄羅斯的議題,後來,弗林又推翻自己的話,說可能在談話中談了制裁的事。

如此反複再三,美國司法部認為,弗林在同俄羅斯外交人員的聯絡上存在不當行為,可能面臨受到俄羅斯政府勒索的風險。

包括聯邦調查局、中央情報局和國家安全局在內的美國情報機構也已經對弗林與俄羅斯政府的關系,以及弗林此前與其他俄羅斯人士的聯絡展開調查。

弗林的白宮之路止步,但這只是引子,一些懸而未決的問題所掀起的沖擊波正在靠近美國的核心政治能量場,夾雜著陰謀、質疑、角力。

其中最重要的是,在監控得知弗林與俄羅斯大使打電話討論了對俄制裁的問題之後,司法部已經告知了白宮法律顧問,這就意味著白宮是最早知道這些信息的。於是,問題就來了。為什麽等到媒體在幾周後曝出好幾篇報道後,白宮才“意識”到弗林在撒謊?

無論如何,國會正在呼籲對弗林辭職背後的來龍去脈展開更廣泛的調查。同時,參眾兩院情報委員會都將繼續對俄羅斯是否幹擾2016年的大選展開調查。

與此同時,弗林事件中另一個未發聲、或者說“躺槍”的角色,莫斯科也正感受到這股風波。

但是,克里姆林宮至今拒絕對此事置評,稱這是美國的內政,跟俄羅斯官員無關。

不過,也有一些俄羅斯官員認為弗林只是被推上前臺,背後則是一股反俄羅斯的勢力。

這樣判斷的原因是,弗林“親俄”的態度一直遭到媒體和外界質疑,被認為是主導特朗普“親俄”的主要力量。具體來說,美國上下現在最想知道的就是弗林在2015年參加《今日俄羅斯》活動時與普京同桌用餐時到底說了些什麽。

俄羅斯國家杜馬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普什科夫(Aleksey Pushkov)在推特上直言,弗林並非目標,美國與俄羅斯的關系才是真正目標。

而俄羅斯聯邦委員會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科薩切夫(Konstantin Kosachev)還在臉書上表示,弗林與俄羅斯對話在華盛頓看來更像是犯了“思想罪”(thought-crime),即雖無實際行動,但思想上與統治階層相背離。

“新政府從上之下都感染了俄羅斯恐懼癥。”科薩切夫稱。

科薩切夫的話透露出克里姆林宮的另一個關註點,即美國政界對俄羅斯如此敵意,以至於特朗普迫於壓力,可能會修改他的一些帶有親俄立場的觀點,代之以更嚴厲的對俄政策。

盡管有一些擔憂,但克里姆林宮現在正淡定地觀望著白宮里的“一團亂”,而他們幾乎什麽也不用幹,僅僅是用了一通電話而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53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