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深港通即將開跑!5000億南下資金蠢蠢欲動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12-04/1058555.html

這一刻如期而至,深港通即將開跑。

中國證監會與香港證監會聯合宣布,深港通將在12月5日正式開通,深港通覆蓋範圍以50億元以上市值的恒生綜合小型股以及有A股在深交所上市的H股。同時公布了南向資金每日額度為105億元。滬、深及香港三地市場的互聯互通機制正式形成。

考慮到深圳的主板、中小型企業和創業板的多樣化市場,施羅德投資管理機構有關人士告訴經濟觀察報,深圳可能對投資者而言較為有吸引力。深交所的公司多為創新產業和技術相關的企業,不同於上交所嚴重偏向大型國有企業和金融業,後者被海外投資者認為在結構上缺乏吸引力。因此,預計會有相比以往更多的資本,北上流入A股市場。

但這並不會改變整體資金南下的趨勢。自8月16日國務院正式批準《深港通實施方案》以來,滬港通數據顯示資金向南動力強於向北。以11月18日當周為例,滬股通凈流入4.2億元,港股通凈流入73.0億元,整體資金趨勢為南下。

正式開通後,廣發證券分析師陳傑預計深港通會延續南熱北冷的局面,明年南下資金新增規模預計為4000億——5000億元,深港通的開通對港股的正面影響會大於A股。

深港通的資金動向,市場預期幾乎一致。著名私募朱雀投資有關人士表示,“從資產配置角度,在當下人民幣貶值壓力未充分釋放的前提下,資金北上的吸引力和動力不足,南下的熱情反而可能更高。”“中長期,港股市場是中國財富全球化配置大趨勢最主要的受益者。境內資金對於港股市場的戰略性配臵才剛剛開始,”興業證券分析師張憶東稱,未來內資將逐步取得港股的定價權。

國際投資者的憧憬與擔憂

目前海外投資者投資A股的途徑中,QFII、RQFII受到額度限制,滬港通只能交易滬市標的,而基金互認獲批的基金數目亦較少。深港通開通後,為外資投資A股打開另一個通道,海外資金凈流入水平有望進一步提高。“互聯互通相對QFII和RQFII更加便捷,成本更低。”一些國際投資者對香港交易所某人士汪海(化名)表示。某參與路演會議的大型國際基金也表示,“深港通確實比想象中簡便。”

深股通涵蓋的881只深圳創業板股票初期僅限於機構專業投資者參與。

不過,另一位內地公募香港公司的投資經理張淑婉告訴經濟觀察報,海外投資者的人民幣資產的配置一向是低配。2015年底兩地互認基金正式推出後,截至今年10月末,北上募集的香港基金累計凈募集規模約84億元,而南下香港的內地基金累計凈募集規模不足1億元,並沒有受到香港投資者的追捧。

背後不乏有制度和文化上的因素。A股的停牌機制讓一些國際投資者感到困惑。“他們很難理解為什麽有些公司會停牌一年。”前述香港交易所人士透露,大部分A股上市公司的研報只有中文版本,也讓海外投資者感到投資不便。

關鍵仍是市場本身。

自從2015年6月A股股市巨震後,滬港通下滬市資金被進一步分流。時間回到2015年上半年A股牛市,北上資金流入曾大於南下資金,整體表現出滬港通下滬市資金凈流入的態勢。然而,經歷了巨震後,到2015年底,滬港通下北上資金由累計凈流入變為累計凈流出狀態。截止2016年11月25日,滬港通北上資金累計凈額不足2600億元,遠低於南下資金累計凈額4000余億元。

隨著深港通的開通,前述香港交易所人士稱,國際投資者期盼能夠參與投資代表中國新興經濟的深市標的。

深交所總經理王建軍表示,深股通標的選取遵循“突出深市多層次、多品種市場特色”的原則,包括符合條件的深證成份指數和中小創新指數的成份股,及深港A+H股。深股通標的具有以下特點:市值覆蓋率較高、市場代表性較強;估值水平與滬股通標的相當,標的市值水平與滬股通接近;標的上市公司經營業績和成長性較好;行業分布充分體現深市新興行業為主的特點。

對於境外新進資金,因為對A股尚不熟悉,平安證券分析師繳文超推測,在選擇上他們會趨於保守,從而跟隨更早進入A股的QFII。

根據過往QFII、RQFII和滬股通的經驗,市場普遍認為深市中估值水平低、股息率高的大盤藍籌股受到海外資金關註的幾率較大,同時,其特有的但香港市場相對稀缺的品種,如軍工、白酒、中藥等也極有可能受到關註。“還有就是中小創板塊中具有真實成長性的股票會受到更為關註基本面的海外資金的關註。”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唐海亮指出。

值得註意的是,“歷史數據回測表明,滬港通凈流入資金量最大的標的股票股價不一定上漲。”廣發證券分析師陳傑指出。

多位基金經理一致認為,深港通對A股的資金影響有限。由於“深港通”的開通在市場一致預期之內,這種預期於前期市場中已得到較為充分的反映。陳傑指出,香港投資者中機構投資者占據主導地位,而目前深市創業板中小板低迷,香港機構投資者不太可能像A股散戶一樣去追逐高估值的小盤股,深港通開通後北上資金依然會優先選擇業績好、市值大、估值合理的標的。

配置需求推動資金南下

相比北上資金的冷靜和沈穩,南下資金比去年更加激進。今年以來截至16年11月25日,南下資金累計凈額為2355億元,比去年全年的南下資金凈額增加了逾50%。由於港股通有50萬資金的門檻要求,南下資金依然以機構為主。

深港通開通前,市場已預熱許久。8月以來,不少香港上市公司紮堆在深圳舉行港股公司推介會。各類“滬港深基金”也紛紛加速成立,2015年4月至2016年11月之間共有25家機構陸續成立的47只以“滬港深”冠名的公募基金。今年9月份保監會允許險資通過港股通南下投資港股,更是保證了南下資金未來的加速趨勢。

險資被認為明年增配權益資金的動力十足。“險資年底將開始為2017年資產配置進行布局,在非標資產收益率下降、高息定期存款大量到期的壓力下,低估值、穩定回報的港股藍籌對險資吸引力強。”興業證券分析師張憶東表示。

整個資金往南流動的大背景是,“中國已經從“資本貧乏國”轉變為“資本富裕國”,但隨著GDP增長放緩、國民財富增加,大量金融資本無法找到足夠而有效的資產供給。”中信證券高級策略師楊靈修指出,本輪資金南下“最原始的動力”來自人民幣貶值預期和內地投資回報率下降,這比“動聽的海外投資故事”更具推動力。

事實上港股賺錢並不比A股容易。華南某公募港股基金基金經理程浩(化名)告訴經濟觀察報,相較A股和美股,港股是一個難度更大的市場。港股犯錯誤的成本遠比A股高,但是做對的收益卻沒有A股高。“香港市場太機構化了,沒有‘韭菜’可以割。基金經理需要很長的交易歷史來幫助他們識別里面的陰謀詭計和陷阱。”此外,作為市場化的離岸金融中心,香港股市受全球資金流動的影響較大,同時外資機構為主、衍生品種類豐富、註冊制等市場特點導致港股的投資邏輯與A股存在較大差異。前述香港交易所人士指出,依靠消息或是炒殼的做法,並不適用於港股的遊戲規則。同時投資者也不能忽視港股市場其他不同於A股市場的特點,比如新股發行實行註冊制、不設漲跌停限制等。

作為成熟的離岸金融市場,港股走勢受到宏觀經濟基本面、全球資金流動等多重因素影響。在這一前提下,南方基金國際業務部總監助理蔡青認為,以下幾類港股標的在深港通開通後有望受到南下資金青睞:一是景氣行業的龍頭;二是稀缺行業龍頭;三是AH折價較大且基本面有支撐的個股;四是低估值高息藍籌股。

在倉位方面,他認為可以保持靈活。主要原因在於,近期臨近多個全球重要性事件,資本市場避險情緒有所回升,部分前期獲利頭寸可能選擇離場。

香港市場自年內低點18278點反彈至高點24364點,恒生指數漲幅超過30%。即使從6月底的20259點反彈至10月底的22934點,恒指上漲幅度超過13%,市場整體估值有所修複。

互聯互通模式的可複制性

“深港通的誕生,不僅意味著我們在股票二級市場的互聯互通戰略基本完成布局,也驗證了這種互聯互通模式的可複制性。”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未來將繼續努力,爭取將互聯互通延伸到其他資產類別,為市場帶來更多機會、便利和產品。

未來制度將進一步開放,待深港通運行一段時間後,ETF品種也將納入互聯互通範圍,投資港股將更便捷。張憶東表示,目前在港股市場交易的還有新興市場 ETF、標普500ETF以及其他國家股市的 ETF,如果未來這些產品也納入港股通範圍,內地投資者更可借道港股通,足不出戶投資全球。

無論是產品還是資金規模,中國資本市場正在逐漸對外開放。滬港通從2014年11月17日開通到2016年8月15日,都有總額度限制。後來在2016年8月16日內地和香港兩地證監會發布深港通聯合公告,在聲明深港通不再設總額限制的同時,一並取消了滬港通的總額度限制。今年6月MSCI婉拒A股,提出QFII贖回障礙等問題,被認為是深港通和滬港通一並取消總額度限制的導火索。“互聯互通將增加海外投資者對中國 A股市場的參與,A股的監管將面臨更複雜的市場環境,進而倒逼其加速國際化改革,中國市場的流動性問題和投資策略的限制將得到良好解決,深港通開通有利於A股納入MSCI。”華泰證券研究員戴康認為。

從QFII/RQFII改革的逐步落實,到基金互認、深港通開通,滬倫通提上日程,中國資本市場開放進程正在加速。“在‘滬港通’與‘深港通’的運作過程中所積累起來的寶貴經驗,可應用於未來內地A股更為廣泛的開放機制中(如滬倫通等)。”倫敦交易所一位人士日前在廣東-諾丁漢高級金融研究院主辦的會議上表示。不過兩個市場監管機制、交易制度、基礎設施差異較大,平安證券人士指出,滬倫通不可能簡單複制滬港通試點的業務模式和做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05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