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果籽人話】屋邨烈女棄高薪推舊區導賞「出賣童年有親切感!」

1 : GS(14)@2017-12-11 00:18:15

Ling從前住在已清拆的黃大仙上邨,見過許志安、吳鎮宇,更憶述母親遇過徐小鳳。


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香港地,擁有高薪厚職,大可提早退休,享受第二人生,有幾多人斗膽推土重來,由零開始冒險創業、改變世界?曾任職研究資助局、華人廟宇委員會、中文大學、傳媒等各類型機構高層的Ling(何佩柃),臨近退休之年,燃燒多年積蓄,開辦本地文化導賞旅行公司,從辦公室回到熟悉的屋邨社區,設計有品社區遊路線,帶領知音人踏上文化保育之旅。


獅子山下的竹園鄉,是「九龍十三鄉」之一,六十年代竹園鄉出現黃大仙上邨及黃大仙下邨後,「黃大仙」才逐漸取代「竹園」成?主要地名。

竹園村仍有約數十間村屋,稱?竹園聯合村,村內部分房屋仍保留青磚瓦頂。



社區導賞改變傳統旅遊生態

「歷史是生活的沈澱,文化是生活的升華及累積,我不敢說帶大家去一個歷史或文化團,但我會陪你生活一日。」在黃大仙長大,出身屋邨妹的Ling,從低端人口爬到公營機構高層,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今日身穿一襲雪紡紗裙,沒有架子的她,隨便坐在公園石壆便聊了半天,盡訴對社區旅遊的看法,「參加過塔斯曼尼亞當地團,一團二十多人,身兼司機的導遊不但認識每一個團友的名字,更可和我們傾談香港的時事,完全當你是一個朋友。」反觀香港的旅行團,大部分仍走「鴨仔團」風格,2014年她決心衝破傳統旅遊業舊有模式,看盡本土史書,結交社區組織,創辦「好好過生活導賞」旅行社,與十名兼職導賞員及員工,一同改變本地的旅遊生態:「我們是一間社企,主打文化保育,因為這幾年香港轉變太快,很多歷史被消失,我想透過導賞令更多人認識我知道的故事,所以路線主要包含一些將會面對發展而消失的街巷人物,嘗試去令遊客覺得,即使不是傳統的食買玩團,也可以好開心。」


Ling把遊客當作是朋友,因而得到不少知音人鼓勵。

小時候的Ling,天未光便被媽媽喚醒前往黃大仙廟取神茶。

彩虹邨也是導賞路線之一,著名的打卡籃球場假日熱鬧如旺角,Ling也希望遊人自律守規矩。


出賣童年留住歷史風景

七八十年代的獅子山的精神,在舊區還能找到一點蛛絲馬跡。Ling設計的多條社區路線,包括土瓜灣、九龍城、黃埔、彩虹,都是面臨變天的舊區,邀請地膽說說最貼地的生活故事,「我覺得作為一個導賞員,不但需要做足資料搜集,也要出賣自己的生活經驗,出賣自己的童年,才會令人覺得有生活的感覺。」今天我們跟著她童年足跡過一天,第一站是她的遊樂場-黃大仙祠。以為要重聽一遍老土的神仙故事,她卻介紹在牌樓旁毫不起眼的林氏祖墳,「小朋友的世界,總會流傳猛鬼地點,林氏祖墳是其一。」從前的黃大仙,擁有一大片竹林,老街坊都叫黃大仙為竹園,在貧民徙置區及木屋區中,廟宇已是邨童遊樂場,「用毫子掟中玉液池的烏龜頭已經好開心。」說到在醫藥界叱●一時的黃大仙神茶,Ling即眉飛色舞,「神茶其實是一張藥方,上面列明不同痛症病症的藥方,我們會拿著藥方去藥房配藥,所以從前黃大仙一帶的藥房有木牌寫上『專配大仙方』。」殘存的竹園村,與黃大仙商場只隔幾分鐘的步程,由於商場太過亮麗,顯得自成一角的竹園村更加凋零,「竹園鄉是一條老村,只餘下數十間村屋,但仍然有小時候的街邊車仔檔食物,我經常也會回來食,因為不知何時會消失。」


神茶其實是一張小藥方。

嗇色園黃大仙祠的玉液池是一圓形的噴水池,1936年初建時以磚砌成十字通花圖案,1961年改為一球狀的噴水花環,1993年以七朵蓮花點綴。


入區打卡最緊要有品

近年社區景點成為遊人打卡熱點,Ling也想藉導賞團感染遊客,「我們也想帶起一種風氣,便是有品旅遊。令遊客明白社區是別人生活的地方,要懂得尊重。」拖篋、喧嘩、拿著手機四圍影邨民,還有如彩虹邨球場長期被影友侵佔,人人呃Like,卻擾亂居民生活,「拍攝前先得被拍者同意,居民反而因此會主動和遊客聊天。」無品遊客,某程度上也正在剝奪社區文化,「尊重一個社區,才可以令其文化得以保存,如果社區為了遷就遊客而有巨大改變,文化已受影響,這樣很悲哀。」

導賞行頭未必有飯開

亂入未知的領域,成立公司初期難免碰壁,「單是申請牌照也花上一年,程序前所未有的繁覆。香港的本地文化團還是在起步階段,Ling帶領團隊營運兩年,由研究路線至宣傳也是一腳踢,看見不少網上無牌旅遊page卻做到有聲有色,回看自己收入不似預期,身體亦開始出現問題,也曾想放棄九千次,但每到谷底總會因小事鹹魚翻生,「曾經有一對新加坡的年輕夫婦,完成導賞後,他們說香港歷史的一部分因為我而留下了,自己即時眼濕濕。」導賞團平均收費二百元起,可惜香港人習慣接收免費資訊,相較起有資助的導賞團,總被嫌貴,令這類小眾旅行社經營更加艱難,「很多人也問為何導賞要收費?我認為導賞員本身有一定的學識,醉心進行很多研究,才能分享更多故事,作為一項專業知識,也應該被尊重。」這位經歷過風浪的烈女,上半生在不同行業打滾,鍛鍊周身利刀,下半生決意追夢,「我想癲覆傳統旅遊業,嘗試去令遊客覺得,即使不是食買玩團也可以好開心。」採訪:黃皮攝影:許先煜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210/202400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20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