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五十世代 鄭美玲波段操作定時定額 做好風險控管

2010-6-21  今周刊





金融老兵創造四成報酬無虞退休即 使有公務員退休金以及勞退舊制的保障,第一銀行副總經理鄭美玲,還是早早就為退休金進行布局。十幾年下來,她的新興東歐基金屢次為她創造高報酬,也讓她的 退休生活不虞匱乏。

撰文‧蔣士棋

一般上班族購買基金來準備退休金早已不是新聞,但連工作安穩、有政府保障的公務員也在積極為退休做準備,似乎就不多見。第一銀行副總經理鄭美玲,就是一個 典型的例子。

一九九八年,當第一銀行實施民營化時,在公營行庫工作了大半輩子的鄭美玲,也從此失去了公務員資格。﹁民營化之後,我們的公務人員退休金就結清了,一次退 還給我們;之後的工作年資再依照勞退舊制計算,在民營化後的前十五年內,一年就能累積兩個年資基數。﹂鄭美玲表示,民營化時結算的退休金已有數百萬元,再 加上之後加倍累積的部分,退休金水位其實相當豐厚。

投資哲學

跟著市場走,市場永遠是對的大學一畢業就進入第一銀行工作的鄭美玲,對於退休生活也自有一套想法。同事透露,平日鄭美玲最大的興趣,就是拿起小相機拍照。 ﹁只要看到有趣的東西,副總就會想要拍下來留念。﹂也因此,退休之後,鄭美玲最大的心願就是認真找老師學攝影,讓自己的拍照技術能夠更上層樓。

除了攝影之外,她也期待退休後能回到家裡養養蘭花,還有環遊世界。由於工作關係,鄭美玲每天都有開不完的會議,所以對她來說,能在退休後種植物怡情養性, 或是遊歷各國古蹟名勝,是最快樂的事。

為了讓自己退休後的生活更加寬裕,鄭美玲在九八年拿到結算的退休金後,開始定時定額買進基金。當時她鎖定的投資標的,就是才剛上市的新興東歐市場。看好東 歐的原因,鄭美玲分析,除了東歐國家的工業基礎以及豐富天然資源以外,人文素養也是她的考量因素之一,﹁有人文的底蘊在,國家的經濟發展才會走得長久。 ﹂﹁我從事這個行業二十年,產品業務都與股市相關,最深的感觸就是沒有人可以永遠打敗市場,市場永遠是對的。﹂鄭美玲認為,對理財一定要有正確觀念,﹁先 有正確的觀念,再來才是選擇市場與投資標的;一般人只要跟著市場走,然後把風險管控好就行了。﹂這也是鄭美玲選擇以基金長期布局新興市場的原因。﹁資本市 場如果用短期的日線來看,每天的變動都很大,可是如果看長期的年線,反而相當平穩,而且向上的趨勢也很明顯;這種逐年穩定累積的報酬,正是我要的。﹂後 來,這檔基金的表現也從沒讓她失望。一開始她以每個月五千元的額度進場,即使九八年俄羅斯發生金融危機也沒有停扣,而在九九年獲利了結,第一波操作的報酬 率超過五成。之後,她又繼續加碼,每個月扣款金額也拉高到兩萬元,在○六年到○八年的第三波操作期間共投入六十萬元,獲利率也有六○%。

鄭美玲計算,這十幾年下來,這檔基金的淨值成長早已超過十倍,﹁我現在進入第四波操作,也還會持續下去。﹂

靈活配置

新興市場搭配債券型基金降低風險從新興東歐開始,這幾年鄭美玲陸續增加的投資標的,也都是以新興市場為主;○五年時,她開始投資拉丁美洲基金,在○七年四 月出場,報酬率超過二○%。去年,她又定時定額購入了三檔新興亞洲基金,﹁新興市場這幾年的漲勢都很可觀,所以我的報酬率可以設定高一點,達到四○%、五 ○%再出場。﹂鄭美玲信心十足地說。

有趣的是,即使獲利了結出場,鄭美玲也不會輕易贖回,而是轉進其他的基金部位。﹁新興東歐上次拿回一百萬元,可是這些錢並不是放在銀行,而是放在債券型基 金上。﹂她解釋,銀行存款利率太低,獲利還會被通貨膨脹侵蝕,而債券型基金風險較低,三年累積下來,報酬率也有一五%至二○%左右,還是比銀行利息高;如 果需要用錢,就再從其中拿出來投資。靠著靈活的資金配置,也讓她在新興市場的獲利,得到最大的保障。

雖然每天工作超過十個小時,忙到沒時間天天關心自己的投資組合,但鄭美玲一點也不擔心投資出問題。﹁我不是每天進出的基金經理人,所以一年看個幾次就夠 了,只要目標清楚,再用對正確的投資方法,一樣可以讓退休金安穩入袋。﹂鄭美玲說。

專精企管總經理葉崇琦:

年近退休,投資更不能

追求超額獲利

現在就業市場狀況並不好,一般人退休以後要找到新工作的機率也不高,所以儲備退休金水位變得格外重要。

尤其是即將退休的人。如果退休金不夠,他們只能延後退休年齡,靠工作增加收入,或者是降低未來的生活支出。其實,原本還有第三條路,就是靠改變資產配置, 增加投資報酬率,但這對50歲以上的人來說恐怕不適用。例如新興市場的長期報酬率高,但是風險也大,如果進場的時候剛好碰到市場崩跌,他很可能等不到反彈 就必須出場,反而承擔更重的損失。

現在銀行利率低,退休族不能只把錢放銀行裡,可以考慮用固定配息的債券型基金或是買房產收租,報酬率都還有2%以上,比定存好很多。

鄭美玲

出生:1957年

現職:第一銀行副總經理

學歷:台灣大學商學系會計組

期望退休年齡:65歲

期望退休金額:2000萬元計畫退休夢想:養蘭花、學攝影、環遊世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310

小胖推手陳婉若:談理財,要先有財才能夠理 辛苦錢嚴格控管滾出上億財富


2010-8-2  TWM





成功把小胖林育羣打造成國際明星的陳婉若,同時身兼明星藝能公司總經理與伊林模特兒公司總經理,職場成功,又善於理財,如今身價上億元,從總機小姐出身的她,成功致富的關鍵是什麼?

撰文‧蔣士棋

在明星藝能公司的外牆上,掛著一幅包括全部師資陣容的大海報。海報上,只有陳婉若的照片大小與知名製作人王偉忠相仿,證明她的分量不容小覷。

很難想像,現在身兼明星藝能與伊林模特兒兩家公司總經理的陳婉若,當年只是負責收發文件的總機小姐。

﹁我的第一份工作其實不是模特兒,﹂坐在辦公室裡,陳婉若回憶,畢業離開學校之後,她先到中研院的歷史語言研究所擔任文書處理的工作,但做一陣子之後,始終放不下對時尚產業的喜愛,還是主動跑去模特兒公司應徵受訓。

離開中研院之後,為了貼補收入,陳婉若在上課、走秀之餘,還在模特兒公司接下總機的工作。﹁在那時候領的也不能算薪水,就是一些車馬費,最多幾千元而已,﹂她解釋,過去模特兒公司屬於師徒制,要等到出師以後收入才會提高。

拿到微薄的收入後,她選擇先投資自己。﹁像是鞋子、化妝品……,這些都要自己花錢買,甚至得每季就更新一次,﹂陳婉若強調,想要在模特兒這一行走得長久,這些投資都是必須的。

衝刺工作

從總機小姐到創業當老闆

﹁ 怎樣的衣服該用怎樣的鞋子搭配,自己要想好,沒有人會幫你準備!﹂為了省錢,剛出社會的她,只能跟當時還是男朋友的老公,一起住在只有七坪大的套房。而隨 著事業日趨穩定,她的收入也開始大幅增加,但節省的習慣依舊不變。﹁現在談理財,還是要先有財才能夠理,所以一開始還是得先儲蓄。﹂她還記得,即使早年收 入微薄,而開銷又大,她每個月還是會逼自己至少存下一、兩千元;後來即使收入增加,但也沒有因此就大肆消費。﹁現在我們一家人最大的樂趣,還是去東門市場 吃一碗二十元的米粉湯。﹂

第一等人

媽媽的理財觀念深植心中

從事模特兒工作七年,收入也開始穩定後,陳婉若有了自己當老闆的機會。﹁其實我根本沒想過創業這條路,﹂她解釋,由於原本工作的模特兒公司組織調整,她選擇離開獨立接案。當案子越接越多,工作也逐漸從模特兒轉型成為秀場導演,之後索性自己成立公司,當起老闆。

她 回憶,自己獨當一面後,才曉得經營企業的難處。﹁像財務與會計,對我就是很大的挑戰,﹂陳婉若坦言,為了要看懂財務報表,了解公司盈虧,她下足苦功,硬是 把生冷的財務會計原則熟記在心;但這段時間的磨練,卻也讓她比其他模特兒多了一項經營管理的能力,其後,因為模特兒公司規模小,在被伊林整併後,她被挖角 到伊林擔任總經理,不論是伊林或是現在的明星藝能公司,都繳出亮麗的成績單。

在工作上衝刺的陳婉若,理財方面卻穩健許多。﹁我媽媽在銀行工 作了二十幾年,從小她就對我耳提面命儲蓄和理財的重要。﹂直到現在,她印象最深的,是媽媽告訴她的一段話。﹁她曾告訴我,一個人如果賺十元只花四元,剩下 的六元拿去儲蓄或投資,是第一等人;如果賺十元花十元,至少還打平,是第二等人;但若是賺十元卻花到十四、十五元,等於還要借錢來花用,就是第三等人!﹂ 結婚後,她和老公結束租屋生活,到台北縣新店買下一層約二十坪的公寓;二○○三年的SARS期間,房市處於低點,她也把握時機用一千一百萬元的價格,換屋 到台北市民生東路約五十坪的房子。去年年初,金融海嘯剛過,她又把民生東路的房子以二千四百萬元的價格賣掉,獲利率將近一二○%。這筆錢讓她得以用四千萬 元的代價,入住仁愛路上七十坪的房子,目前市價粗估將近七千萬元。

﹁買房地產的目的都是以自住為主,﹂談起過往相當精準的房地產操作,陳婉若笑說,換屋都是因為需要更大的生活空間,而當SARS或金融海嘯造成房市下跌,正是進場買房的好時機。

現在,除了台北的房子以外,她因為工作緣故需要常常往返兩岸,四、五年前也在上海、北京等地購置房產作為自住之用;她表示,未來還是有持續買進房地產的想法,也相當看好北市南港一帶的行情。

有 意思的是,相較於操作靈活的房地產,陳婉若在基金與股票上的布局卻顯得異常保守。﹁我在收入比較穩定後就開始買基金,剛開始也是一個月幾千元地扣,收入增 加後,逐漸提高扣款的額度。﹂基金資歷將近二十年的她,至今每月定期定額扣款五檔基金,標的以大中華、歐洲、拉美等區域型為主,扣款總額約五萬元;累積到 現在,合計扣款金額有數百萬元。

穩健理財

風險控制遠比獲利重要

﹁這中間我很少轉 換,甚至獲利出場,﹂陳婉若解釋,基金對她來說屬長期投資,風險控制遠比獲利重要,投資標的幾乎遍布全球,就是為了要分散風險;在股票投資上,她也不諱 言,經歷過幾次失敗後,她現在寧願從企業領導人的風格來選股。﹁像台塑與鴻海,他們的領導人就值得信任。﹂希望在五十五歲退休,然後和老公一起環遊世界的 陳婉若解釋,如此重視長期投資與風險控管,其實是為了現在才十歲的小孩。﹁我們家就一個小孩,要是他成年以後還要花很大心力養我們兩個老的,對他不見得 好;所以我們才希望靠自己的儲蓄就能支應未來生活花費,甚至還能夠幫他一把。﹂除了投資金融商品,陳婉若和老公也把興趣轉化成理財的一部分。她透露,大約 十年前開始,他們每隔一到兩年,就會買一只價位在百萬元左右的名錶當作收藏,幾年下來也已經買了二十幾只名錶。﹁我老公本來就喜歡錶,有在研究,而我也常 常幫錶商辦發表會,有機會接觸這些品牌,漸漸培養出興趣,﹂陳婉若解釋,雖然收藏的目的不在投資,但這幾年下來價值也增加不少。

﹁有時候一些年輕的模特兒到我家裡,難免會羨慕我現在的狀況,覺得我們好有錢;但是我一定會提醒他們,我在剛起步的時候也很辛苦,只要他們夠認真,一樣辦得到。﹂談起自己的經歷,陳婉若認為,模特兒不像收入固定的上班族,只要案子接得多,當月的收入就會大幅增加。

﹁如果沒有控管,很容易把辛苦賺到的錢輕易花掉。﹂陳婉若認為,當收入越是增加,反而越要控管花費。﹁像是名牌包,真正喜歡的買一、兩個就好,不要喜歡就買,這樣賺到的錢才能守住。﹂

陳婉若

出生:1966年

現職:明星藝能公司總經理、伊林模特兒公司總經理

經歷:模特兒、秀導

投資資歷:超過20年

資產配置:不動產、基金、名錶收藏

陳婉若御財 5觀念

1.果汁理論

就像到餐廳點果汁一樣,如果是自己出的錢,再不好喝也會喝完,如果別人出的錢,就不一定會喝完,錢要自己賺來的才會珍惜

2.儲蓄至上

即使剛出社會收入微薄,每個月都至少要存一千元

3.財務獨立

與先生二人各自負責自己的財務規畫,避免太過互相依賴

4.投資自己

「人」才是最重要的生財工具

5.分散風險

資產包括房地產、基金,甚至名錶收藏,藉此分散投資風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234

大盤研判、個股規畫、資金控管 羅威台鐵站務員反敗為勝的兵法精髓

2011-7-4  TWM




 即使只用技術分析法來操作股票,只要熟稔《孫子兵法》精髓,經過縝密布局、運用,也能對股市操作加分。

羅威,在部落格發表的文章,屢屢可看到他運用兵法,沉穩操作,致勝的一面。

整理‧吳美慧

曾 被《今周刊》報導過的台鐵站務員羅威(本名賴宣名),縱橫股市二十年,投資股市從十萬元起家,資產一度高達七千萬元,但就在投資到達巔峰時,九二一大地震 讓他的人生一夕改變。住的房子半倒、手中用融資買進的持股,不僅價值瞬間蒸發,肩上還多了千萬元的負債。從天堂掉進地獄,羅威靠著技術分析,以及將《孫子 兵法》中的精髓活用在投資上,讓他得以翻回天堂。

投資股票如同帶領軍隊打仗一樣,並非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羅威認為《孫子.謀攻篇》中的「知彼知己,百戰不殆。」最能詮釋這種精神。他提醒投資人一定要先了解自己的投資個性,以及現階段的環境適不適合投資,最後是不要在容易失敗的地方投資。

羅 威指出,大多數人投資股票,最先想的是要如何從股市中賺錢,這樣的心態會讓步調「躁進」,容易出現「追高殺低」,虧錢的機會反而比較高。他說,《謀攻篇》 中提到的「百戰不殆」,指的是投資一定要先求「不敗」,而不是「求勝」;只要本金不虧蝕,隨時都有東山再起的機會。持有這樣的想法,就能夠穩健操作,不會 亂了腳步,自然投資贏的機率就會高些。羅威自己後來能把千萬元的負債還清,就是每次出手先求「不敗」,先不讓手上僅有的現金流失,再重押足以賺錢的標的。

羅 氏心法:智取不躁進 出手先求不敗「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羅威強調,如果不了解敵人而只了解自己,勝敗的可能性各半;若既不了解敵人、又不了 解自己,那麼每次作戰就有危險。「軍事對陣固然如此,投資工作不也是如此?」羅威說,「了解自己」是投資的第一步,每一次出手投資,一定要精準,包括標的 是否適合投資,以及資金的控管,利用縝密的作戰方式,讓他贏回財富與人生。

羅威買進的人生第一檔股票台玻,不僅以高價追買,當日還以跌停板作收,之後更連續五支跌停板,一周就虧掉兩個月薪水,讓初入股市的羅威沮喪不已。他笑說,當年進出股市就是沒有經過規畫,一頭栽進去投資,怎麼進去?怎麼出來?仍舊搞不清楚狀況。

後來,羅威把《孫子.始計篇》提到的「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勝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深化在投資內涵中,就是投資股票前的策略規畫,越是縝密,越有獲利機會,現在他的投資,從大盤布局、個股規畫,都有自創的「羅氏心法」。

這 套心法最重要的就是資金的控管,資金就如兵將與糧草一般。「因糧於敵」,有多少的兵將才知道能夠攻下哪座城池,才不會發生加足馬力進攻後,卻發現糧草不 濟、無以為繼的窘境。羅威強調,投資股票,最忌諱有資金壓力。「投資股票或是期貨,技術的好壞和輸贏當然有關係,但是最終決定輸贏的卻不是技術,而是你的 下單心態和資金控管。」羅威分析說,股市決不保證獲利,尤其是要在短期內獲得巨大利益真的很難,所以,投入股市的資金最好是二、三年內完全不會用到的閒置 資金。他建議投資人應把手上的資金劃分成三到五等分,不管喜歡的股票有多少檔,每次手上股票最多五檔;同時,每檔標的最多只投入一等分的資金(也就是二 ○%),且絕對不能增加。

投資如同打仗,「不打沒把握的仗」,所以羅威特別強調,「投資一定要從容不迫,等待趨勢最終明朗後,再動手也不遲。」他說,儘管這樣會失去少量的機會,但卻可贏得資金的安全。

操 盤成功的兩項基本規則:停損、持長至於應如何提高投資勝率?羅威總結多年的經驗認為,「操盤成功的兩項最基本規則就是:停損和持長。」一方面,截斷虧損, 控制被動;另一方面,盈利趨勢未走完,就不輕易出場,要讓利潤充分增長。羅威說,多頭市場上,多數股票回檔後很容易創新高,可以不怕暫時被套,因為下一波 上升會很快讓人解套,甚至獲利。這時候,買對了還要懂得安坐不動,未破前低不輕易出場,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羅威說,每一次的成功,只會使你邁出 一小步;但每一次失敗,卻會讓你向後倒退一大步。從帝國大廈的第一層走到頂樓,要一個小時;但是從樓頂縱身跳下,只要三十秒,就可以回到樓底。

對 於散戶最焦慮的問題:投資已出現虧損,要不要停損?羅威說,最簡單方法,就是問自己「假設現在還沒有建立部位,是否還願意在此價位買進?」答案若是否定, 馬上賣出,毫不猶豫。他認為,逆勢操作是失敗的開始,投資人沒必要比市場精明,不應該對抗市場,或想擊敗市場。不論是投資或是打仗,「一定要保有再度重來 的能力」,包括資金上、信心上和機會上,都要有「東山再起」的能力,絕對不能讓自己一次就輸得一敗塗地。「無輜重則亡,無糧食則亡,無委積則亡。」他強 調,你可以被市場打敗,但千萬不能被市場消滅。

至於要增加投資贏面,羅威建議可以善用《孫子.地形篇》中的策略,清楚股市線形走勢,就能夠 掌握趨勢,贏在起跑點。他建議,冷靜的觀察線形指標,任何商品都可由技術來分析,大盤也是一檔個股,可以順著大盤的KD定方向,找出月KD和大盤同步的股 票操作最有利。經過二十年的淬煉,羅威最擅長運用月KD來尋找投資標的。當月KD在二十往上交叉時,就是可以留意的買點;而當月KD在八十準備往下交叉 時,則要開始準備找賣點。羅威建議,一旦觀察到這種股票,就該把線圖拉近,換到周線或日線尋找買點或賣點。

而近來大盤走勢詭譎,投資人要如 何因應?羅威用「守成不易,莫徒務進攻」來形容。他說,月線面臨大壓力,壓力在技術面上的意義是:一、不容易一次突破;二、就算突破也會有壓回;三、九千 點之上不是天險也是山頂;四、月KD已經連續八個月在八十以上,隨時會結束鈍化。羅威從歷史經驗來看,KD鈍化結束後回檔幅度大約介於一三○○點到兩千點 之間。

「多算勝,少算不勝。」羅威指出,以目前的狀況雖然看起來是兵臨城下,但是因為已經遠征了五千里,也有點師老兵疲之感,上方或許還有 三、五百點空間,但是如果月KD回檔會有一、兩千點空間,在此先休息等待是比較好的策略。羅威認為,這條壓力線不是無法攻克,而是必須先蹲後跳、屯兵積 糧,等到好時機才能夠有所作為。羅威提醒,《孫子》說:「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先尊重壓力線,認為自己不可能戰勝此壓力線,然後等待敵人 可以被戰勝的機會。

羅威分析,目前月KD向下、周KD向下、日KD低檔鈍化,三個級數的KD都處於下跌的空頭情況,明顯不利作多,手中持股跌破五十MA(移動平均線)的股票建議出清。不習慣作空的人,建議保留現金,不要亂搶反彈,待將來股價回到低檔有錢可以買便宜貨。

羅威(賴宣名)

出生:1952年

現職:專業投資人

經歷:台鐵站務員

孫子曰:「其用戰也貴勝,久則鈍兵挫銳,攻城則力屈,久暴師則國用不足。」股市啟示:每當做一個決定,無論攻或守,都要了解大盤所處的位置,並思索當下有何合適的攻擊方式,抑或退而整兵。

實戰技法:「攻守有據」,操作不是永遠順利,懂得攻守之間的分寸,才能掌握贏面。

孫子曰:「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股市啟示:「任勢」,轉換成股市的語言就是趨勢,趨勢來時,應之,隨之;無趨勢時,觀之,靜之。

實戰技法:大盤反轉徵兆怎麼看?

「勢」可以說是《孫子兵法》裡最精華的一個字,投資者要清楚知道:何時最適合進場作戰;聰明地選擇對自己有利的戰場,並且耐心等待最適當的時機。等到時機成熟,就可收取勝利的果實。

孫子曰:「無輜重則亡,無糧食則亡,無委積則亡。」股市啟示:你可以被市場打敗,但千萬不能被消滅。

實戰技法:來到這個市場是為了賺錢,但是這個市場卻不是全自動提款機,進入股市,就是要搶劫那些時刻準備搶劫你的人。

羅威對未來台股的看法:

月、周、日KD都處於下跌情形,明顯不利作多,等到股價回到低檔,再伺機撿便宜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70

一攻一守 三十三歲夫妻協力創造高績效 節流、投資分工控管 每年多存一百萬


2012-8-27  TWM




六年級後段班、自行創業的王傑民,與太太羅婷玉剛結婚時,都想搶當「家庭財務長」,經協調後,他們決定用共同帳戶的方式經營,再依各自的個性和專長來負責「開源」和「節流」兩個面向,讓家庭資產年年穩健成長。

撰文‧何珮郁

「Jimmy,你這星期的消費紀錄快彙整給我吧!」「還有,這兩周和朋友聚餐的費用已經快超支了,下半月social(應酬)的場合可能要少去一點了!」 這是每逢周日晚上,王傑民(Jimmy)和羅婷玉夫妻二人結婚四年多來,每周固定的「晚餐會報」。夫妻倆總是時間一到,就很有默契地坐在餐桌前、打開電 腦,討論家庭收支狀況,並在每一季檢討投資績效內容。

「算算每年的儲蓄,以及每年投資報酬率都有二成左右的績效計算,我們每年的結餘,至少都能存到一百萬元。」王傑民笑著說。其實結婚後,他的理財計畫想得更長遠了,因為存下來的這筆錢,他們將拿來作為未來退休與孩子的教育經費。

和大多數夫妻一樣,剛結婚時,王傑民與羅婷玉一直認為,家裡的錢「理所當然」應該由老婆管,「但我發覺老婆的理財方式太保守了,我們還年輕,可以多冒點風 險、創造更高的收益。」六十七年次的王傑民指出,雖然太太擅長收支控管,卻不善於投資,幾乎所有的儲蓄都放在定存,不僅很難為家庭資產淨值創造更高的成長 率,定存所得的微薄利息,還很容易被通貨膨脹吃掉。

各退一步 開共同帳戶、訂遊戲規則「後來,我們決定各退一步,乾脆開一個共同帳戶,建立『雙財務長』的制度。」王傑民笑著說,為了給太太多一點安全感,他用太太的名 字開了一個家庭共同帳戶,並且約定每月各自匯入五萬元,作為家庭開銷和投資的基金,其餘則各自保有用錢的空間,像購買名牌精品或送禮給對方,就屬於私人開 銷範圍。

除此之外,兩人還協議分工合作的方式,王傑民自認個性較大而化之,無法勝任記帳這類的細節,於是就由擅長投資的他負責「開源」的任務;而婚前就有用Excel軟體記帳習慣的羅婷玉,則負責「節流」的監控任務,以「雙財務長」的形式,各自負責自己擅長的領域。

「要讓規則持之以恆運作下去的動力關鍵,一定要先設定好財務目標和共識。」羅婷玉認為。制定好「遊戲規則」後,兩人就開始確實執行,只是,考量到目前王傑 民仍在創業初期階段,現金流較不穩定,他們先訂下「十年內先存到一千萬元」的短期目標,換句話說,每年至少要存下一百萬元;而長期目標則是在退休時,能夠 擁有三千萬元的資金。

有了具體目標後,羅婷玉在年初都會先製作預算表,將共同帳戶中每月十萬元的資金按比率分為三類,有四成是家庭生活固定開銷,三成的資金用來投資,另外三成 則為儲蓄,作為出國旅遊計畫和緊急準備金。此外,兩人在國外投資的房地產租金收入,每月約三萬五千元也會進入共同帳戶。

每周查帳 隨身記錄消費明細並檢討為了能精確地掌握每月收支狀況,羅婷玉不管再忙,都一定堅持每周日晚上記帳的習慣,彙整一周以來所有的消費帳單和發票,輸入到電腦 的Excel表中,自動算出各項比率。她認為,婚後兩個人的消費狀況比單身時複雜許多,如果沒有每周及時記錄,難免會有漏網之魚,甚至連婚前沒有記帳習慣 的王傑民,也開始用手機的App程式記帳,隨身記錄消費明細。

「剛開始,我們連買一瓶牛奶都會記下來。」王傑民對於如此細節的記帳方式曾經大感吃不消,但力行記帳一段時間後,開始較能掌握每個月大概會花多少錢,也能一目了然地看出消費項目中,較容易「失控」超支的部分在哪裡。

同時,羅婷玉也會固定在月中和月底各檢視一次「消費進度」,確認花費是否已超過當月預算,「像水電瓦斯費這種金額都很固定,如果不小心超支,大都是花在 social場合的錢。」羅婷玉說,如果在月中就發現和朋友聚餐的花費已經瀕臨上限,她會立即和先生商量,有默契地推掉一些邀約,三餐也盡量在家裡開伙, 才能確保每月不超支。

謹慎節流 當月透支下個月嚴格省回來「萬一真的不小心超支或是有意外支出,下個月當然就要更嚴格地『省』回來!」羅婷玉不忘補充道。他們同時也以自己的心得建議,若 要使用家庭共同帳戶,除了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礎上,更重要的是記帳明細要清楚,讓兩人都對錢的去向了然於心;另一方面,對於哪些項目由共同帳戶支出,哪些 項目屬於個人支出,也可以趁輕鬆的氣氛下討論釐清,以免心生芥蒂,「情願先講好,好過後來吵。」羅婷玉心有戚戚地說。

王傑民舉例,例如太太近視,有戴隱形眼鏡的習慣,到大賣場採購家庭日常用品時,通常也會一併購買結帳。不過王傑民認為,隱形眼鏡並非共同必需品,在與太太討論之後,兩人都認同這筆金額應由太太個人支出,才不失公平原則。

不只在日常生活消費習慣上進行討論,兩人在非必要性的奢侈品消費也有調整。原本在婚前,兩人各自擁有一輛車,婚後,為了節省油錢、稅金和停車位費用,他們 也決定只留一輛車,每年因此省下數萬元的費用,「我精算過,如果只是應付偶爾交通需要,搭計程車還是比養一輛車來得省錢。」羅婷玉肯定地說。

顯然,在雙財務長的制度下,羅婷玉負責將上游的水龍頭拴緊,王傑民則負責積極提升家庭帳戶淨值的成長。婚後兩年,兩人便決定先減少負債比,用過去累積的儲蓄一起將房貸還清,降低應付的貸款利息,讓每月現金流規畫更單純。

投資開源 趁年輕積極創造高投報在投資帳戶中,王傑民強調,自己和太太都還年輕,所以大部分的投資標的屬性都偏向積極,其中有四成投資於美國股票,四成配置在加幣和人民幣等外幣投資,其餘則是配置在收益穩健的私募基金和現金部位。

而美國股票的投資風險較高,他也相當注重資產配置和避險的重要性;持股的內容約五成五在中長線投資的標的上,短線波段操作的標的只占三成,另外一成五的資金則是用來避險。

會有這樣的風險意識,王傑民坦言,是從大學時代的「慘痛」投資經驗而來。在二○○○年網路科技股正盛時,他用自己的儲蓄加上向父母借來的錢共四十萬元開始投資,獲利一路上升,累積最高金額一度達五六○萬元。

「我那時候真的覺得投資太簡單了,以為只要把錢丟進去,看著錢滾錢就好了。」王傑民苦笑,因為太得意忘形,完全忽視風險,在網路泡沫化之後,他的資金只剩二十萬元,反而慘賠本金的五成。

有了這樣的慘痛經驗後,王傑民意識到財務規畫的重要性,所以不論自己的投資性格多麼「積極」,都會配置部分的資金在避險標的上。即使在○八年美國次貸風暴剛爆發時,王傑民的投資虧損也能降到最低;景氣反轉向上時,不但能損益兩平,甚至創造更高的報酬率。

首先,美國次貸風暴後,王傑民除了多單部位,也同時放空房地產ETF(指數股票型基金)和金融股ETF,為資產組合進行避險,也正因這層避險保護,讓他在○八年股市重挫超過三成時降低虧損,到年底結算時,整體資產報酬率為負一○%。

歐債爆發後,股市震盪難測,他也選用與VIX指數(恐慌指數)相關的標的進行大方向的避險操作。整體來看,從○九年至一一年期間,王傑民每年的投資報酬率分別是一六%、三○%及二三%,符合他每年投資成長率至少一五%的目標。

循序漸進 逐步運作順利再加碼在建立家庭財務模式的過程中,王傑民認為過程並非一步到位,而是在溝通和嘗試中逐漸建立共識,像兩人約定要提撥到共同帳戶的金額,一開始是以實驗精神,先放入二萬元,後來運作順利後才逐漸增加。

他也分享,雖然是採分工的方式,也別忘了約定每月或每季一起檢視、討論,才能有共同參與感。「我們除了看投資獲利狀況,偶爾也會一起討論持股的財報和市場。」「不過,也不要過度頻繁地檢視,以免讓投資市場的短期波動影響彼此心情!」王傑民笑著補充。

現在,羅婷玉完全放心將投資全權交給另一半,也是因為王傑民已做好分散風險的配置,即使有小幅虧損,也不至於影響感情。兩人都覺得,透過分工合作的方式,擁有共同努力的目標,感情也更緊密了!

王傑民

出生:1978年

現職:iGen愛居人創辦人

經歷:台積電資深工程師

學歷: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資管碩士、台大化工系

家庭:已婚

羅婷玉

出生:1978年

現職:諾華公司人力資源顧問經歷:帝亞吉歐大中華區人力資源經理學歷:英國德蒙特福大學企管碩士

家庭:已婚

王傑民、羅婷玉的

家庭財務計畫書

步驟1 家庭財務目標: 60歲退休時,擁有3000萬元資金。

步驟2 階段財務目標: 每年家庭帳戶結餘至少100萬元。

步驟3 可行性收支目標: 夫妻每月各提撥5萬元至共同帳戶,再將資金分成家用40%、儲蓄30%、投資30%(投資帳戶績效設定15%)。

步驟4 定期檢視程序: 預先規畫家庭年度預算,每周詳實記帳;每月檢視收支表,檢討超支原因,下個月嚴格將超支部分省回來。

王傑民、羅婷玉的

財務整理3心法

設定共同帳戶:初期可試行提撥少數金額,運作順利後再逐步擴大。

分工合作:由細心的一方負責收支控管,擅長投資的一方主導投資理財,並約好一起定期檢視,雙方都有參與感。

記帳明確:一方面確實掌握消費狀況不超支,另一方面讓雙方都了解錢的流向,避免模糊地帶而產生爭執。

王傑民的私房投資要訣

1. 重視資產配置,將資金分為三部分,四成投資美股,四成投資外幣,其餘則配置在私募基金和現金部位上。

2. 美股以中長線投資為主,並根據市場變化,固定配置避險部位。

3. 投資與工作領域相關或較熟悉的產業股票,深入了解產業趨勢和基本面,作為買賣判斷依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693

大甲三寶裕珍馨走過食安風暴 不做「失面子」的事 1%的失誤 50年老店「加倍控管」再起

2014-12-01  TWM
 

大甲三寶之一的裕珍馨奶油酥餅,從廟口前的小攤起家,走過半世紀,成為年營業額超過五億元的老品牌。沒想到一場食安風暴,讓品牌經歷生死存亡的考驗。在咬牙「加倍賠償」的震撼教育後,第二代傳人陳裕賢如何再站起來?

撰文‧許瓊文

台中大甲鎮瀾宮附近的裕珍馨餅店,是伴手禮的首選之地,平時店裡人潮絡繹不絕。今年九月中旬卻因強冠混油事件波及,一夕之間成為媒體蜂擁追逐的對象。裕珍馨的第二代傳人陳裕賢回想當時,深吸了一口氣,「我一天都沒睡,心,從來都沒有這麼痛過。」合作了二十年供應油蔥的鄭記,疑是用了強冠下游廠商芳福因管線交叉汙染的豬油。陳裕賢在第一時間,九月十四日染餿新聞一出,即主動通報。九月十五日,陳裕賢公布,除了有疑慮的六項商品下架,並接受退貨、退費,甚至會「雙倍」賠償消費者。這個將近五十年的老品牌,因為產品裡不到一克的油蔥疑似受到汙染,使品牌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

「當初也曾想到,萬一挺不住,兩百多名員工要怎麼辦?」陳裕賢皺著眉頭說著,「所幸消費者對我們很好,不是每個人都堅持來退費,否則按照我們的出貨量,真的有可能會倒。」員工送花籃 老東家淚流不止他回憶,那段期間他難以入睡、精神恍惚。有一天到店裡,門口放著兩個大大的花籃,上面寫著,「過去我們一起成長,現在我們一起面對……」原來是裕珍馨的員工集資,一人一百元,要給大家加油打氣。陳裕賢說到這裡忍不住哽咽,「我一看到,眼淚就不停的掉。」事後陳裕賢估計,黑心油風暴讓裕珍馨大約損失二千萬元左右,雖然占營業額比率不高,但是公司大部分的資金都投入新建廠房上,如果退貨金額再衝高,公司就可能撐不住而倒閉。

因此,陳裕賢對顧客特別感恩,「比起預期,只有四分之一退貨量,有的郵購顧客我親自打電話去,他們還拒絕退貨,因為他們可以理解。」每年裕珍馨使用天然奶油的量要二○○公噸,幾乎是全台之冠;但是,用豬油的油蔥卻只有二噸,為了這百分之一,裕珍馨如何做出「兩倍賠償」的決議?

「這是我們全家不到一個小時的決定!」陳裕賢表示,「大概與父親留給我們的價值觀有關,他常念茲在茲的是,做生意要對得起自己良心,對媽祖、顧客、員工,都是父親最感恩、掛念的對象。」六次聖筊 開啟奶油酥餅事業裕珍馨成立於一九六六年,創辦人陳基振夫婦是陳裕賢的父母親,原本陳基振在大甲鎮瀾宮媽祖廟旁開小雜貨店。

陳裕賢的爺爺陳來成(大家叫他牧村伯)在廟旁專門為人解籤詩,為了讓陳基振找創業的機會,要他去向媽祖求籤。沒想到,陳牧村解籤時看見酥餅的樣子,就要陳基振轉行。沒有製餅經驗的陳基振不肯,再向媽祖請示,沒想到擲了六次聖筊,全都同意開餅店,才決心成立「裕珍馨」,開啟了大甲三寶之一「奶油酥餅」的緣起。

陳裕賢是長子,退伍後就投入製餅工作,同時也受到父親影響最深。在投入家中的糕餅事業,陳裕賢也曾經反叛過,對於顧客不合理的要求,年輕的他會忍不住與客人爭吵。「父親會因此斥責我,不能趕走客人,不可以讓爺爺失了面子。」陳裕賢對於父親的教誨,銘記在心。

而陳裕賢不只傳承爺爺、父親的使命,更將奶油酥餅創新,把過去的豬油大膽改用吃素信眾可以食用的天然奶油。甚至在八八年大甲媽祖建醮的盛大慶典時,同業都趁機提高一倍價格,只有裕珍馨堅持原價,贏得顧客的信任與口碑,從此聲名大噪,奠定大甲第一奶油酥餅的地位。

許多同仁會質疑陳裕賢,「我們使用豬油的量這麼少,何必主動通報?」但是陳裕賢認為,既然要貫徹ISO的制度,原料有問題就應該主動通報。此舉反讓員工更認同老闆對品質管控的堅持與決心,也因為這次的風暴,讓員工都挺身而出,同心捍衛品牌。

陳裕賢的次子陳穎政負責台北門市,他說在台北一○一專櫃,有一位女員工原本要在九月十三日離職,結果新聞隔天出來,九月十六日她就主動到專櫃來幫忙處理退貨事宜,陳穎政問她:﹁不是已經找到新工作了嗎?﹂她說:「我推掉了,這時候離職很不夠義氣。」記取教訓 溯源管理增自製負責裕珍馨包裝已合作了二代之久,觀良包裝的總經理賴建邦說,因為多年好友,送禮也會選裕珍馨的產品,沒想到他們還主動表示要退錢。「我很生氣地說,如果這樣,兄弟就不要當了,如果你的東西不能吃,台灣沒有東西可以吃了!」會讓賴建邦這麼說,是因為裕珍馨從父執輩開始做生意,就不會為了節省成本,任意更換供應商,甚至對供應商的權益,陳裕賢該給的從來不會少,也不會討價還價。

奶油供應商之一的敬崎公司總經理紀璿回憶多年前,曾經到裕珍馨收帳。「當時陳伯伯(陳裕賢父親)問我,你要按照我算的?還是你算的收錢?我當然跟他說按照我算的價格,才不會吃虧啊!」沒想到,紀璿的帳單上,少算了一個零,與實際金額差了十倍之多。

賴建邦觀察,陳裕賢經歷過各種大環境的波動,不論是口蹄疫、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景氣差,都沒有影響到裕珍馨;但是這次真的是讓他痛定思痛,要記取教訓。因此,陳裕賢第一時間,即向上游奶油廠商台紐乳品公司要求,掌握無水奶油的產地、製造過程,並親自到澳洲訪廠,確保上游的生產流程沒有問題。

台紐乳品公司總經理李國禎說,陳裕賢是這波食安風暴中,極少數會主動要求前往源頭參訪的企業。對於一年二○○公噸的用量來說,裕珍馨對原料的源頭掌控一定要非常謹慎。

確保品質 新廠預留檢驗室但是,再多的檢驗或證書,都可能造假或是因為人為的問題,造成下一次的風暴。陳裕賢無奈地說:「即使一年只用兩噸豬油的油蔥酥,我們也去訪廠,要求廠商也提供證明是純正豬油。」陳裕賢說,「壞就壞在以前看一層不夠,還要往上看兩層;但是現階段,我乾脆嘗試自己炸。」採訪當天,陳裕賢正在測試自製油蔥酥的味道。他指出,裕珍馨每年的營業額大概五億多元,卻敗在年採購額只有新台幣二十萬元的油蔥酥上,讓陳裕賢不得不從上游一路追溯,不能容許一絲大意。

陳裕賢還親自走訪南投的香里食品,購買符合標準的健康豬肉,目標就是提高自製率,豬肉要精挑細選過,用來炸豬油再製作油蔥。預計在明年落成的新廠,陳裕賢還留了一個檢驗室。

新廠是陳裕賢花了九年時間規畫而成的,一路協助裕珍馨完成ISO、GMP認證的前穀類研究所顧問吳文欽說,陳裕賢在新廠特地留了一個檢驗室,「就是為了有更好的品質。」陳家三代傳下來的不只是做餅的技術、口味,真正的價值是道德,對高品質的堅持,善待顧客的理念,都是爺爺建立、流傳下來的,也正是老品牌能夠歷久彌新的成功關鍵。

陳裕賢

出生:1956年

現職:裕珍馨董事長

學歷:大甲高中

家庭:已婚,育有二子

裕珍馨

成立時間:1966年

負責人:陳裕賢

資本額:2000萬元

主要業務:奶油酥餅、糕餅、食品加工製造

年營業額:5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401

從判斷趨勢財創富 靠資金控管藏富 資產配置》營業員從60萬起家到億元男

20156-03-28  TWM

從券商營業員到累積億元身價,羅漢松歷經兩次投資大賠後, 逐漸了解投資理財必須做好「斷捨離」的硬道理, 讓他得以經過多次崩跌洗禮,財富依舊持盈保泰。

「克服恐懼與貪婪的妄念可以致富,但做好資金管理才能幫你藏富……。」說起話來氣定神閒的羅漢松(化名),曾當過券商營業員,目前是擁有億元身價的專職投資人。低調的他不願意曝光身分,正如同他過去幾年來,每年捐一百萬元默默做公益的作風。他只希望自己的投資借鏡,讓後進少走大賠的冤枉路。

羅漢松也是在大賠兩次後,才逐漸了解「斷捨離」的真諦。

慘痛:大賠二次

學藝不精,從千萬元資金到負債第一次大賠,是在他二十八歲那年。一九九○年代初期,適逢台股紅火與外匯市場熱絡的黃金年代,他從十萬元開始投資台塑、中鋼等股票大賺,累積六十萬元資金後,還靠著投資黃金期貨賺到人生第一桶金。當時他著重技術分析,積極拉大槓桿操作,三年就滾出五百萬元資金;不料才一個月就因誤判趨勢,來不及停損而在期貨大賠八成,只剩一百萬元。

這次慘賠,羅漢松歸咎是「學藝不精」,他開始鑽研技術分析,舉凡酒田戰法、波浪理論都買書來研究;還曾每月花上千美元訂路透財經資訊,以及黃金、期貨、股票、外匯走勢相關資料,至少花了三十萬元學費。

磨練一段時間後,羅漢松花三年就從股市累積到千萬元資產。經典代表作,就是在一九九六年八月間以三十幾元陸續融資買進重押矽品,一路抱到九七年七月底的一三○元附近賣出,光這一檔就讓他大賺八百萬元。

「我九七年賣掉矽品後,連兩天大漲到一四○元,還被笑說賣太早,沒想到,同年股價一路大跌至低點五十八元,也才兩個月。」羅漢松說:「我印象很深刻,矽品股價高檔震盪後,出現跳空大漲、爆大量,我直覺主力有拉高出貨企圖,決定獲利了結。」

領悟:把獲利守住

現金買房,留下東山再起的機會然而,股市衝浪的錢進進出出,懂得資產配置與分散風險,把獲利守住才是成為「有錢人」的要件!羅漢松在九七年累積千萬元身價後,以不貸款的方式,全數以現金在台北市西區精華地段買下人生第一棟房子。幸好有這樣做,讓他在後來賠光手上資金後,還有安身立命之所。

羅漢松成功躲過主力的騙線,卻躲不過人性的貪婪。接下來不到一年,他不但賠光千萬元資金,還負債二百多萬元。他回憶:「迄今讓我仍心有餘悸的,就是重押當時有轉投資遠傳電信利多題材的遠紡(現已更名為遠東新),這檔就讓我大賠六百多萬元。」當時讓他大膽重押的關鍵,就是聽信某明星操盤人好友的推薦。一場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的洗禮,不僅遠紡,連他其餘的投資也全盤皆墨。

「沒賠過大錢,就不懂得資金管理的重要。」遠紡大賠的震撼教育,讓羅漢松徹底領悟兩件事:第一,即使人處在投資順境,都要做好資金管理,留下「保命錢」。他說:「當你貪念越大,你就會失去理智,把賺來的錢全數押上,再槓桿操作,一旦看錯方向、不懂停損,很容易一次賠光甚至負債。」「很多人都知道危機入市,但問題是當危機發生時,很多人手上的錢早賠光了,拿什麼錢來翻身?」第二,懂得賺趨勢財,才是獲利翻倍的王道。羅漢松說:「尤其台股從主力控盤到進入法人時代後,就算你技術面再強,要賺大錢還是要懂得分析基本面,買趨勢向上的產業,不要盲目從眾,這部分的功力,要透過不斷與時俱進地蒐集資料做研判,耐心等待,才能大賺波段趨勢財。」後來,他依循這樣的投資邏輯,除了在二○○○年網路泡沫爆破前,從精業四十幾元一路抱到四百多元,其他包括在未上市時就投資聯發科等,更讓他嘗到數倍的獲利。

市場崩跌,賺恐慌財黑天鵝是財富重新分配機會細究羅漢松獲利翻倍的投資祕訣,首要關鍵在於「斷」這個訣竅。他所謂的「斷」,可分為兩個層次:懂得判斷市場崩跌後的底部,勇於逆勢操作,賺市場因恐懼情緒彌漫的不理性下跌,偏離合理價值的「恐慌財」。

例如○八年金融海嘯,當年年底,羅漢松觀察市場恐慌氣氛破表,券商幾乎沒有樂觀研究報告,他就覺得底部近了;直到○九年第一季電子公司陸續出現急單,大盤技術面打了個漂亮的圓形底(一種底部的反轉形態)後,他開始作多台指期,還拉大槓桿重押台積電、台塑等股票,光是那波行情,就讓他進帳六千萬元。

另一個「斷」的層次,在於從大趨勢下找「機會財」。羅漢松分享:「遇到新的趨勢、新的投資機會,就要勇於擁抱它,迎向新藍海!」他強調,以目前情勢而言,包括「銀髮經濟」題材加持的生技、受惠電子商務發展的網通、再生能源相關的太陽能、風力發電、車用電子等,都是他未來持續看好的產業。其中像是平均成本三十幾元的兆赫、一百多元的智擎,都是他至今仍持有,預期有倍數獲利的長線標的。

「會長抱生技股智擎長達二、三年,期待賺的就是趨勢財。」羅漢松笑著說,「不要認為生技產業只有本夢比,當你發現連高齡九十一歲的美國前總統卡特,都能透過每次療程至少三百萬元的免疫療法消除腦癌細胞,對於生技新藥療程的進步與驚人商機,就足以讓人很有想像空間。」至於「捨」字訣,就是羅漢松賺到「恐慌財」與「機會財」之餘,能守住財富的關鍵。

他記取年輕時兩次大賠的教訓,即使再怎麼看好股市、看好某檔個股,股票及股票型基金占總資金比重不高於五成,其他則放在高度保本的外幣、儲蓄險保單等。

羅漢松強調:「不要忽視『黑天鵝』這種誰也無法預測的變數。不要怕崩盤,因為它是財富重分配的時機。但前提是要保留現金及防禦性資產,才能掌握財富翻倍的機會。」不論是○三年的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衝擊,還是○八年金融海嘯,羅漢松難免受到波及,但因股票比重不到五○%,反而讓他保有元氣逢低加碼買進,令財富更上一層樓。

以目前來說,羅漢松的股票(含股票型基金)占可投資總部位四成,六成放在預定利率有四%至五%的美元保單。做好資金控管,是讓他至今仍能持盈保泰的要訣,資產水位不再像年輕時般大起大落。

至於「離」字訣,對羅漢松而言,就是對開始走下坡的市場趨勢,不再有絲毫戀棧。他舉「蘋果概念股」的例子分析:「我認為蘋果盛世已經過去了。跌得很慘的蘋概股目前看起來很便宜,但我一點興趣都沒有。」「如之前我說的,我只賺跌得太不合理的績優股『恐慌財』與新趨勢的『機會財』,掌握這兩種法門,就足以富足一生,其他我都敬而遠之!」趨勢已過,毫不戀棧設定停利,搭配過熱指標下車羅漢松坦承,蘋概股當紅時,他有賺到一些錢。那麼繼蘋概股後,他個人看好哪一種新趨勢的「機會財」呢?他分享,在中國物聯網趨勢,以及「十三五經濟規畫」楬櫫要加強中國網路基礎建設的帶動下,網通股是今年可以期待的「機會財」。

「離」字訣對羅漢松還有一個意義,就是看準趨勢後,就要遠離一切雜音,堅定地往設定的停利目標前進。以長線投資為主的他,停利通常設在五○%或一○○%,也搭配一些過熱指標參考,比如爆量後股價漲不動、甚至下跌,來作為下車輔助參考。

「例如○四年,我買了不少首域中國增長基金,當時陸續買在淨值四十元左右,抱了二、三年,到了○七年一百三十幾元才全數賣掉。」羅漢松說,「我的基金投資邏輯是,挑經濟成長的國家投資,基金篩選不只看績效,還要看實質投資的內涵。」他分析,○四年投資首域中國增長基金,不但正值陸股起飛期,績效優於同類型基金與大盤,「這檔基金當時的前十大持股貝他值(指個股的股價變動與市場大盤指數變動的相關性)高,包括內地紅酒業的龍頭張裕等,都是獲利亮眼的中國內需消費成長股,如今回過頭來看,當初誰會想到大陸的紅酒市場成長這麼快?」除了中國基金獲利亮眼,羅漢松自一一年長線投資至今的美國科技基金、歐洲基金,也都有一倍獲利。

如今,擁有億元身價的羅漢松認為,雖然台股投資信心普遍不足,他反而覺得,有些好股票可以靜待投資機會,只要趨勢明確,依舊能抓到大賺一波的機會。

羅漢松(化名)

出生:1965年

現職:專職投資人

經歷:券商營業員

投資資歷:28年

撰文 / 林心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068

打機要遊戲攻略,投資須資金控管

過去一星期,恆指由最高21,061點,下跌至昨天最低19,962點,相差1099點。筆者不知道早前升浪是否稱作反彈完成,但大市一星期跌幅5%,幅度不算小。本欄向來少談大市,尤其是短線大市,因為不懂得如何運用媒體資訊作出複雜分析估算升跌,倒是某些個股在此段期間的上落值得注意。

本欄曾多次分析合生元(1112)的財務狀況和市場前景,以及大股東拿捏時機的準繩度。股價由最高約$75 下跌至最低約$12,期間股票流通量大增,而且業績未有保持高增長。幸好大股東在股價高位時發行2019年2月到期的零利率可換股債劵,集資31億港元,致財力雄厚可以收購在澳洲和紐西蘭經營成人營養品公司Swisse Wellness Group。


內地的嬰兒奶粉市場競爭激烈,合生元去年的嬰兒奶粉銷售收入下跌16%,但加上新收購的Swisse Wellness Group 貢獻的收入,令2015全年的營運收入錄得1.8% 增長,但年內溢利 倒退~64%。週一集團公佈第一季營運數據,嬰幼兒營養品銷售收入,相比去年第一季錄得13% 跌幅,但成人營養品成為新的增長動力,產品銷售收入增長48.8%,致整體銷售收入增加約5%。公告又指Swisse 在澳洲的VHMS市場 (VHMS 為 "vitamins, minerals, and nutritional and herbal supplements" 的簡稱第一品牌,市佔率在過去一年上升4.7%。而其成人保健品在天貓和淘寶銷售亦維持在首位。

上述的最新資訊,顯示集團找到新的業務增長動力。除此之外,另一吸引筆者眼球之處,是年初大市從約21,970點下跌至最低約18,660點期間,合生元的股價由每股約$15 升至4月初最高約$31,足足一倍。然後大幅回落至$20邊緣,近兩日市況不佳時,股價又出現上升動力。早前股價升勢未有實質數據支持,現在看到新的增長動力,加上股價僅是債券換股價26%(現時股價約$23.5,債券每股換股價$90.84),值得投資者留意。不過由於股價波幅大,投資者也需注意市場出現獲利回吐的情況。

選股之外,本欄不時提及風險管理的重要性。風險管理幫助投資者保留資本實力和鎖定利潤,提升在市場的壽命和戰鬥力。講到似打機過關升level,但連遊戲都需要攻略,更何況投資。策略不單止包括選股和離場時機、以及風險管理,坊間很少提及的是資金控管。大部份人也許認為勝率(win rate)最重要,其實投資回報的期望值,除了勝率,亦要考慮預期回報。這好比風險創投和基石投資者。風險創投主力投資高增長的初創公司,每每投資10個項目,只有1-2個項目賺錢。勝率只有10%-20%,但一兩個成功項目的回報,足夠彌補虧蝕的8-9個項目。至於基石投資者,一般都是上市前入股,不確定性較低,唯一疑問是上市後的股價升跌。不管如何計算,回報率不及成功的風險創投項目(回報以倍甚至數十數百倍計算),但勝率較高(一般超過50%)。要比較兩者的投資風格和回報,絕不能單以勝率為準則。套用在長線投資,時間長自然期望較高回報。但勝率不可能是100%,所以可向風險創投學習,除了分散投資,是優質的股票(或已經獲利) 可以加碼,失敗的項目就放棄。

資金控管是值得花時間了解的範疇。

《網上加料版》

關於資金控管,Van Tharp 的書都極具參考價值。若然時間不足想偷懶,或者想簡易明瞭資金控管的重要性 (其重要性遠遠高於押對股票),可參看牧清華的文章:

此文同見於《信報》的《價值投資》專欄
Facebook 專頁:www.facebook.com/trendalysis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568

期貨贏家「只做兩成」的資金控管學 金湯尼從50萬開始 30歲前賺到千萬身價

2016-08-01  TWM

期貨達人金湯尼,從大二開始入市,在人生二字頭已嘗遍財富起落滋味, 三十歲前靠著期貨投資,賺進千萬。他領略到保留投資戰果的祕訣,就在資金控管。

這兩年,台股量能持續萎縮,與開戶數創歷史新高、交易量達到高峰的期貨市場,形成強烈對比。對一般人來說,期貨具多空皆宜、高槓桿投資特性,可快速致富;但高報酬背後也隱含了高風險,因投資期貨失利,而散盡家財的故事,也時有所聞。

期貨達人、知名部落客金湯尼,三十歲前靠著期貨投資,賺進人生第一個千萬元;他從大二入市,人生二字頭已嘗盡百萬資金樓起樓塌的滋味。現在,他除了懂得穩定獲利方法,更重要是,他領略出一套保留投資戰果的資金控管原則,以下是他的分享:從小,我就有存錢習慣,大二那年,銀行帳上已有三十萬元,記得當時金磚四國題材發燒,我買進印度基金。想不到運氣真好,那年印度股市大多頭,本金三十萬變成了五十萬元。隔年,在券商工作的學姊介紹下,便拿著這筆錢,開始接觸期貨市場。

「做到滿」讓他大賺也大賠要說真正密集操作,是大四那年,其實,剛開始進場交易,不要說對盤勢多空沒有特別想法,就連交易規則也搞不清楚,下單就是亂猜一通。

以前都認為「有多少錢,做多少事」,所以帳上有多少保證金,我就會把部位統統下滿。後來才知道,期貨交易是「有多少錢,只做五分之一的事」,這是快速賺到第一桶金後,又以更快速度回吐的慘痛經驗,才得到的體悟。

在那段混亂的日子,我常剛開始只下一口單,賠錢後想盡快扳回,於是就以兩倍口數反手下單,到最後幾乎都是下滿倉(保證金額度全用光)狀態,總資金水位波動非常劇烈,經常一天就是好幾萬元輸贏。印象最深的是,有個小波段行情走了快五百點,因為壓對方向,拚命加碼,兩周不到,帳上資金就從幾十萬到百萬元。

可惜第一桶金在身邊沒留太久,就因「做到滿」的方式嘗到苦果,幾乎全數吐回。

為何說期貨交易必須「有多少錢,只做五分之一的事」,就是讓自己保有操作空間,當行情看錯時,不讓市場把自己逼到無路可退。

舉例來說,二○一五年台股漲跌幅限制放寬至一○%,等於盤中波動加大,若不做當沖,就要小心留倉部位會因黑天鵝事件,造成隔日一開盤就跳空局面。

像去年八月二十四日,期指開盤就重挫一三五點,如果前日尾盤以原始保證金八萬三千元做一口大台留倉,那麼一開盤就會接到期貨商風險通知(原始保證金低於維持保證金六萬四千元);要是原始保證金剩不到二五%(風險指標低於二五%)、即原來八萬三千元保證金,剩下不到二萬零七五○元時,期貨商就會將所有部位斷頭。

有50萬保證金才做一口

那天,盤中低點最多大跌七三四點,若留倉部位沒有補錢或停損,那麼盤中風險指標到二五%時,期貨商就會自動沖銷,等於總部位一天就可賠掉七五%。知道「槓桿的威力」後,期貨部位只要留倉,我就會以六口保證金做一口單,這樣原本將保證金做到滿所產生的二十一倍資金槓桿效果,就會剩下三.五倍,即使隔天開盤反向跳空二%,總資金也才賠七%。要是不幸一路虧損,指數至少要跌到二千點以上(見上方BOX說明)才會低於維持保證金,在那之前都可執行原有策略。

這兩、三年,我開始學著建立系統,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操作模式,及資金控管紀律,期貨交易才逐漸由虧轉盈。其實,資金控管原則,應從總資金水位檢視,以當沖來說就有幾個原則,包括單筆虧損占總資金二%、當日虧損占總資金五%以內,就要執行停損。

話說回來,保證金制度目的,在保障期貨商及投資人,若不想被制度追著跑,就要從停損角度回推,便知應下幾口單才安全。資金控管紀律,是進入期貨市場最重要的一課,不論是否看對方向都得遵守,投資才可能做得長久。

不用高倍數槓桿

才能降低波動風險

——金湯尼的資金管控法

以大盤指數8,900點為例,指數上下跳動1點,影響金額就是200元。因此一口台指期貨的合約價值,為178萬元(8,900×200)一口台指期貨原始保證金為8萬3千元,這樣操作下來,等於使用了21倍的槓桿。(1,780,000÷83,000)當台指期跳動1個百分點,而資金就跳動了21個百分點。也就是說若做對方向,本金就會增加21%;做錯,就會賠21%金湯尼為降低留倉風險,以6口保證金、49萬8千元(83,000×6)做一口單所以原本21倍的槓桿,就會剩下3.5倍(1,780,000÷498,000);且至少要持續下跌2,000點,才須補錢至保證金專戶。498,000-64,000(維持保證金)=434,000,434,000÷200=2,170(點)

撰文 / 歐陽善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21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