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中環在線:許照中掃貨撐大笨象 李華華


2009-03-19  AppleDaily





 

身 兼港交所(388)上市委員會委員嘅僑豐金融行政總裁許照中,噚日同傳媒食飯,華華亦係座上客,熱門話題當然離唔開滙控(005),許照中話早前喺60蚊 賣咗手上嘅港交所,換馬買滙控,入貨價係42蚊,諗住第日留畀孫女喎。估唔到「勁假時段」戲劇化咁將滙控質到33蚊收市,佢咪好唔開心?點知許照中話冇嘢 噃,仲話噚日滙控收市都見42.7蚊啦,有信心會好番,仲叠埋心水等供股o忝。許照中的確好撐呢隻大笨象,佢早前喺網上發表對滙控被質到33蚊嘅睇法,話 大笨象係發鈔銀行,唔應該咁俾人質。不過有網友唔多認同,反指大笨象大勢已去喎,許照中語重心長咁叫網友唔好只向錢看,因為大笨象唔掂,香港都唔掂。家陣 經濟不穩,啲人自然人云亦云,又有幾多人會聽佢講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785

大陸採購我面板 今年1,600億 九大彩電廠提前來台掃貨 面板廠收到開春第一個紅包 首季業績打強心針

2010-01-09  tht





大陸九大彩電廠年初提前來台掃貨,搶購面板貨源,預期今年大陸將向台灣採購高達50億美元(約新台幣1,600億元)的面板,占面板雙虎去年營收比重約25%,是面板廠新年以來收到的第一個大紅包,也為面板廠第一季淡季業績注入一劑強心針。

友達去年合併營收3,595.99億元,奇美電為2,901億元,雙虎合計去年繳出近6,500億元的業績。大陸九大彩電廠深怕去年面板缺貨事件重演,提前在年初就向台廠大掃貨,目標是今年對台採購50億美元的面板,友達與奇美電等於一開年,就掌握了全年二成五的大訂單。

法人指出,其實近期來台掃貨的業者,不僅大陸九大彩電廠,全球第一大液晶監視器與液晶電視代工廠冠捷,從去年11月下旬開始就向友達、奇美電等大掃貨,促使面板雙虎產能利用率在淡季全開,也帶動整個面板廠供應淡季火熱大復活。

面板生產供應鏈產能全開,也帶動友達、奇美電、群創等面板股最近表現強勢。友達昨天上揚0.55元,收41.7元,奇美電上漲1.05元,收26.5元。

面板去年大缺貨,已導致大陸的海爾、海信、TCL、康佳、創維、長虹、熊貓、上廣電與廈華等大陸九大彩電廠一直抱怨,友達與奇美電提供的面板貨源,根本無法滿足其液晶電視的需求。

導致九大廠提前在年初淡季掃貨,以鞏固今年面板貨源,深怕一旦面板短缺,將衝擊彩電廠今年在大陸液晶電視的銷售成績。

尤其今年大陸家電下鄉的加碼補貼力道更強,原來對液晶電視的限定價格,最高為人民幣3,500元,現在提高至7,000元,這個價位已經可以買到40╱42吋液晶電視,將促使今年大陸液晶電視銷售朝更大尺寸發展,這也導致友達7.5代廠產能已被42吋面板的產能塞爆了。
友達砸6億 合肥設組裝廠




友達旗下液晶電視組裝廠景智電子昨(8)日宣布,將投資2,000萬美元(約新台幣6.36億元)在大陸合肥設立組裝廠,就近服務華中地區客戶。由於友達已在華南、華東與西部地區設點,華中據點的成立,顯示友達將全力搶攻大陸液晶電視商機。

友達目前在大陸的布點,華南有廈門模組廠、華東有蘇州模組廠。至於西部地區,則與長虹合資成立長智光電,並在四川綿陽設立模組與液晶電視組裝一貫廠。現在又在安徽省的合肥設立據點,等於補足在華中地區的不足。

據了解,華中地區客戶主要以山東的海爾與海信為主,海爾是大陸最大家電廠,海信則為大陸前三大液晶電視廠。景智在合肥設立生產據點,將可為有需要的大陸品牌電視廠,代工製造液晶電視機。

根據DisplaySearch統計,友達去年液晶電視整機代工出貨60萬台,今年將增至150萬台,主要品牌客戶為三星、飛利浦、BestBuy、長虹與海爾等。

由於鴻海大軍挾組裝代工龐大能量揮軍面板業,群創併購奇美電,不僅擠下友達坐了十年面板龍頭的寶座,鴻海龐大的組裝實力,正是友達所缺乏的,促使友達積極調整步伐,朝組裝代工廠發展。

市場傳出冠捷為了圍堵鴻海挑戰其龍頭地位,可能與友達攜手策略結盟,若真的攜手,將導致供應鏈體系被迫選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69

掃貨 東尼


2010-6-3  NM





在○四至○五年間,股市在沙士肆 虐後積弱,我認為當時恒生指數的合理水平應介乎一萬二千五百點至一萬四千點,預測市盈率為十三倍。其後,股市由此起飛,於○七年十月達三萬二千點。當然, 這水平實在是太高。

當時,損益表如實反映企業的盈利狀況,惟刻下卻受撥備影響,普通投資者根本難以明白公司的實際盈利。究竟有沒有人可以 告訴我,如今滙豐的日常收益是多少?儘管它向外公布的盈利約四百五十億元,但這計及了撥備及一百億美元商譽減值的影響。現在,有誰會再去預計滙豐今明兩年 的真正盈利?既然大家認為撥備要即時入賬,哪究竟撥備會否變成不可挽回的真正損失?還是在未來數年可以回撥呢?

恒指市盈率偏低

不 單滙豐如此,就連新地(16)的賬目,亦被波幅極大的物業重估掩蓋,去年差距達二百億元,令新地的盈利由二百八十億元減少至一百億元。和黃(13)及長實 (1)的賬目,除了受物業重估影響外,還受3G業務的投資,及買賣資產的資本損益影響。

撇除這些因素,我認為現時恒生指數成分股的預測市盈 率應該低於十二倍,相當便宜。如滙豐,其潛在盈利應達一千億元,即市盈率十二倍;中移動(941)應賺一千三百億元,市盈率十一倍;這兩間公司佔恒指的比 重最高。一眾中資銀行,包括工行、建行(939)及中行,按今年的預測盈利計算,市盈率應在十倍至十一倍之間;另一間中資巨企中石油,預測盈利約為一千三 百億元,市盈率亦低於十二倍。

毋庸置疑,中國在未來十年肯定是其中一個高速增長的市場,儘管當中偶有像現時一樣的調整,也只是暫時性質,主 要因為中國政府打算控制急速增長的投機泡沫,這有利樓市長遠健康發展,亦能穩定經濟及股市。

樓價難降

在歐洲問題的影響下,美 國似乎不會在短時間內加息,對於一些息口受美國影響的地方,例如香港、中國,以及其他經濟發展穩定的東南亞地區而言,物業及其他資產的需求只會不斷上升, 因為沒有方法可以制止資金流入。

從報紙上,你可看到新加坡及倫敦等地方的物業代理,紛紛來港大賣廣告,因為現時香港水浸,世界上只有少數經 濟體系的富裕程度比得上香港。所以,我懷疑今次樓市的調整未必維持太久。

現時開售的樓盤,可能會在很短時間內沽清,然後再次把香港樓價推向 高峰。儘管現時樓價已經相當高,在正常情況下,甚至算是處於危險水平;但刻下環境獨特,樓市不會長時間弱勢。

所以當股市便宜時,投資者應該 把握良機。現時是大平賣,售完即止!

東尼Tony Measor

在證券界有五十年經驗,八七年股災及八八年股市冒升時,他所 管理的香港基金表現都是香港最出眾的。他之前是財經網站Quamnet的總編。在此之前,他在嘉洛證券工作,管理客戶二億五千萬元資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11

内地客澳门扫货

http://www.yicai.com/news/2010/11/609206.html

周六晚上七八点钟,在澳门满足了一天购物快感的人们拥挤在拱北关口,准备过关回到珠海,他们手里大包小包地提着购物袋,里面装着各式日用品,有人甚至还拖着一两袋泰国米回去。

王晓珺就住在距离关口不远的地方,她总是惊讶于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来澳门。“每到周末,从内地过来购物或旅游的人们把澳门塞得满满的。”王晓珺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王晓珺是澳门土生土长的“80后”,在澳门本地的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公司做办公室文员。在她看来,澳门除了日常用品外,其他的并不便宜,而且是越来越贵。

在珠海人纷纷前往澳门购物的同时,不少澳门人却争相把钱兑换成人民币存到内地,或者购买人民币理财产品。在人流、物流、资金流与内地高度融合后,澳门自身的经济生态也正在发生变化。未来的澳门和澳门元,究竟该如何定位?

物价比内地涨得慢

事实上,不仅内地物价上涨,澳门的CPI也呈现上涨趋势,只是速度较内地更温和些。

王晓珺回忆说,在她家门口有一家卖猪扒包的小食店,她十几岁的时候,还是6元(澳门元)一个,前年涨到12元一个,今年已经是15元一个了。

“尤其是在外面用餐,两个礼拜之后会发现餐牌更新了,价格也变贵了一点点。”王晓珺说。

11月18日,澳门消费者委员会进行的“超级市场物价普查”的数据显示,食用油产品及乳类饮品的零售价格普遍上涨,有个别食用油产品样本平均升幅超过17%,而大米的平均零售价格亦比月前有所上涨。

11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访澳门社区中心时,就曾向市民了解澳门物价和楼价及菜价是否很昂贵等问题。

澳门理工大学“一国两制研究中心”主任杨允中对本报记者分析,澳门自身生产的商品很少,高度依赖进口,尤其是从内地进口。内地涨价,澳门不可能独善其身,澳门现在属于输入性的通货膨胀。

但这依旧不能阻挡内地游客的购物热情。对某些商品而言,即便价格有所上涨,也比内地便宜。比如大米,本报记者走访澳门多家超市,一袋5公斤的金象牌 顶上茉莉香米售价大概是54澳门元(约人民币45元),但广州的超市里一般卖到68元人民币,而有些日用品、化妆品,其售价甚至是内地一半。

大量的购物带旺了澳门整个商业业态。

新马路旁边一个小巷子里的药店老板告诉本报记者,他们的生意越来越好,操着普通话过来买药的内地客人经常挤满店厅,他们甚至来不及仔细阅读药品说明,就大包小包地提回去,药品也经常断货。

澳门人购买力降低

在内地人购买力越来越强的同时,澳门人的钱袋子相对来说却越来越瘪。

9月份以来,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波幅明显加大,曾经一连8个交易日创下汇率新高,当月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由6.8126上升至6.7011,升值幅度达1.64%。而直接与港币挂钩、间接与美元挂钩的澳门元在美元持续疲弱之下应声下落。

杨允中所担心的,是随着人民币的进一步升值,澳门人的购买力优势将越来越弱。

“现在,珠海和澳门之间可谓高度一体化了,就连物价也在朝着一体化的方向演进。”他说,随着内地物价的提高,澳门与内地物价已经在慢慢趋平,某些商品价格甚至还低于内地,这样下去,澳门人无论在内地还是本地购买力都将降低。

比如,澳门很大部分货品来自内地,在人民币升值的带动下,内地的货物也越来越贵,澳门人将用更多的钱购买同等价值的商品。

而澳门一位银行业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他所担忧的是澳门元的贬值,会令澳门元在澳门变得越来越缺乏影响力,甚至港币也会随之失去影响力。

事实上,对很多澳门人来说,与其让手中的澳门元与美元一起日益贬值,不如折换成人民币或以人民币定价的保值品。也有澳门人在珠海买房。

“我身边有不少朋友在珠海买了房子,一方面可以日后养老,更重要的是,内地的房子可以保值增值。”但王晓珺同时也强调,同样的澳门元,能兑换的人民币越来越少,买珠海的房子也不是那么轻松了。

珠海一家银行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发现,当人民币对美元出现较大的升值波动时,港币或澳门元兑换人民币的业务量就会明显增多。

“比如在9、10月,过来开户的澳门人增多,兑换量加大,但不一定就是储蓄人民币,很多澳门人选择购买保险、基金等人民币理财产品。”上述负责人表示,“而进入11月,量就没那么多,主要是汇率趋向稳定了。”

这位人士告诉记者,其实澳门本地也可以储蓄人民币,但利率较内地低,所以很多人选择过关来珠海,既可以获得高利息又可以享受汇率升值带来的好处。

由于投资渠道受限,港澳人民币市场利率一直低于内地,比如澳门本地银行人民币6个月期存款利率仅为0.75%,而内地6个月定期存款利率高达2.20%。

澳门元何去何从

鉴于这种形势,杨允中认为,澳门元应尽早放弃盯住港币的政策,彻底与美元脱钩,并和人民币挂钩,“否则,澳门的优势将进一步减弱”。

事实上,数年前,关于港币、澳门元与美元脱钩的言论曾一度被热议。近一两年来,香港在构建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逐渐寻找到了自己在人民币市场的地位。

香港一位学者告诉本报记者,香港目前正加大人民币的蓄水池,立志于构建人民币的离岸市场,包括以人民币为基础的存贷市场及投资市场,这将是除了法定货币港币以外的又一重要基点。

“香港具有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完善的金融结构,这使得香港能够成为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的桥头堡。”他说。

显然,与香港的优势地位相比,澳门还在彷徨。近一段时间,关于澳门元与美元脱钩的言论再次弥漫在澳门的上空。澳门立法议员区锦新就提出,澳门特区政 府是否进一步检讨汇率机制,研究将澳门元与港币及美元脱钩,或转而与人民币挂钩,以体现澳门元的真正价值,也有利于抑制澳门的通胀。

但上述澳门银行业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澳门元与人民币挂钩还有一大障碍,即人民币还不能达到完全自由兑换的程度,这有可能对澳门的主业博彩业造成影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68

集資$200億海嘯大割引鄭裕彤吹雞掃貨

2009-10-29  NM




上週開始招股的恒大地產,其上市推介會出現近年罕有的星光熠熠場面,新世界主席鄭裕彤及華置主席劉鑾雄行孖咇撐場,連新股稀客星島主席何柱國、英皇老闆楊受成,以至一向「獨行」的長實主席李嘉誠,亦派公司執董出現,齊齊影大合照。

鄭裕彤率眾力撐恒大之餘,之前亦擔大旗,率領一眾富豪東征台灣,成功吞下AIG旗下、當地壽險市場最大的南山人壽。

如此「有默契」的富豪投資團行動,是金融海嘯後的首次。事實上,海嘯至今一年,雖然香港樓股齊反彈,但不少企業元氣大傷,仍要賤賣資產抵債,遂成為大孖沙的搵銀目標。然而,投資前景未完全明朗,為分散風險,富豪索性組團集體行動掃貨,屬試水行動。

上週二,內房股恒大地產舉行上市投資者推介會,儼如半個主人家的新世界主席鄭裕彤,帶領一眾城中富豪現身撐場,包括華人置業主席劉鑾雄(大劉)、英皇集團主席楊受成、中渝置地主席張松橋、「殼王」陳國強,還有甚少露面的星島新聞集團主席何柱國等,就連極少與其他富豪「埋堆」的長實主席李嘉誠,亦派出執行董事葉德銓現身,現場星光熠熠。

一 眾大「孖沙」,當日結伴同來同去,並明顯唯鄭裕彤「馬首是瞻」。早已是恒大股東之一的鄭裕彤,在是次招股中,與劉鑾雄分別出資五千萬美元,成為基礎投資 者,有六個月禁售期,其他隨行的富豪,異口同聲表示會出手認購。在富豪效應下,恒大公開發售首日,孖展額已超過十五億元。股民陳小姐,上週五亦以十萬元認 購兩萬多股。「有咁多富豪撐住,股價唔會太差嘅,我諗住短炒一轉就走。」陳小姐相信,恒大上市當日股價必會被炒高,到時便會套現離場。

富豪認購新股非新鮮事,但如此行動一致,聯群結隊現身,出錢出力,卻是近年少見。目標,正是包括恒大在內,一眾在金融海嘯前後重創的「跳樓貨」。

恒大鹹魚翻生

與 碧桂園齊名,廣東地產界「五虎」之一的恒大,去年三月已曾來港招股,並豪擲千萬元,於電視、報刊,及紅隧口大賣廣告,可惜股市由年初的高峰急轉直下,金融 海嘯響起前奏,恒大苦撐無效,最終因認購不足額,擱置上市。美夢變惡夢,不斷東征西討購地搏上市,令揹着一百四十億人民幣巨債的恒大,資產負債比率高達九 成五,公司陷入財困,主席許家印放下身段,四處向香港大孖沙叩門求救。

「許家印係喺老友楊受成搭路下,獲新世界主席鄭裕彤睇中,放水打 救。」一名知情人士說。恒大坐擁超過五千萬平方米地儲備,以廣東為主,發展至全國十七個省會及直轄市,土地有價。傳聞鄭裕彤的兒子鄭家純已借了三十億元給 許家印,至去年六月,恒大發新股,鄭家純公開以十一億七千萬元入股,換取百分之三點九股權。挾着彤叔「名號」,許家印即時獲美林及德意志銀行「加碼」投 資,以及中東科威特基金注資,前後共籌得逾四十億元,解燃眉之急。鄭家純更額外斥資七億八千萬人民幣,買入恒大佛山及武漢兩項目六成權益。

彤 叔「表態」後,一眾富豪軍團,陸續出動。今年七月,廣州恒大酒店開幕,彤叔便率領劉鑾雄(大劉)及楊受成等人,帶同英皇旗下明星成龍、容祖兒等,出席開幕 禮。事隔三個月,有恒大員工表示,見到彤叔再率團參觀恒大項目,十分勤力。終於,恒大今年十月捲土重來,招股價三至四元,集資最多六十四億六千萬,然而雙 雙大縮水,較去年大幅下調兩成八及六成一。

富豪貸款難借更難還

為順利上市,恒大的招股價定得「全城至平」,同期上市的對手, 如禹洲地產、卓越置業及明發集團,一○年預測市盈率在七至二十倍之間,而恒大只是四至六倍,恒大主席許家印都不禁說:「賣得太便宜,感到心痛!」急於上市 的恒大,皆因欠落周身債,其中以去年引入的新股東,包括彤叔,要求最「辣」。

去年三月恒大的每股招股價最高五元六毫,而六月彤叔在恒大瀕臨 爆煲時的入股價只是每股一元六毫五。而且,入股條約列明,若恒大在一○年三月前上市,最少要有保證回報一倍。最近,融資市場回暖,為把握時機上市,彤叔及 其他債主「大優惠」,同意將保證回報折讓一成八,但如果上市後一年內,恒大股價升幅未能補回扣減了的回報率,許定印便要個人作出賠償,最多達十七億元!

厚 達兩吋的招股書,充斥各種「苛刻條文」,可見恒大及許家印為是次上市,付出高昂「代價」。除各項保證回報外,還表明若恒大定價於三元,許家印便要額外出讓 四億九千萬股,讓彤叔等投資者認購,許家印持股量便由六成八降至五成八。而是次公開發售的十六億股中,有三成七為舊股,其中四億股來自許家印,其餘則來自 瑞信。對於賣舊股,許家印在記者會上多番迴避,最後由行政總裁夏海鈞代答:「賣老股是用作償還一筆瑞信債券的利息。」不過,鄭裕彤等富豪睇中的,不只是數 億元的保證回報,還有恒大的土地儲備。近年,新世界中國對內地市場野心勃勃,土地儲備達二千八百多萬平方米,是眾港資發展商之首。如今,鄭投資恒大兩個項 目,只是序幕,野心絕不止於此,而近年長實同樣積極在內地買地,李嘉誠肯以七億八千萬入飛,相信亦是同一因由。

東征台灣鯨吞南山

除了入股恒大地產,鄭裕彤、劉鑾雄和張松橋等還聯同其他富豪,進軍寶島台灣覓食,他們合共以廿一點五億美元(一百六十七點七億港元),買入美國國際集團(AIG)手持逾九成七的台灣南山人壽股份,成為台灣保險史上最大併購活動。

成 立於一九六三年的南山人壽,總資產逾四百六十億美元,擁有七百九十萬張壽險合約,客戶人數達四百萬,以總賬面值計是台灣最大的壽險公司,市場佔有率超過一 成一,全年保費收入達五百三十三億港元,截至今年八月底,公司淨收入廿九億港元,為當地保險業之冠。按富豪們今次的投標價,南山人壽市賬率只是一倍左右, 相比其餘兩間大型保險公司國泰金控及富邦金控的一點九倍為低,一班富豪可謂執到跳樓平貨。

早於一年前,南山人壽已傳出賣盤消息,皆因去年九月的金融海嘯,令AIG陷入財困,要向美國政府借逾八百億美元援助。為償還政府貸款,AIG遂標售非核心的南山人壽,並於今年七月正式接受入標。

「圍威喂」搵食團

不 過,這班富豪團並非親自出面,而是透過本身從事證券投資及電池生意的殼公司中策集團,以及私募基金博智金融合組財團參與競投。投得南山人壽的合營公司,中 策佔股八成,其餘兩成由博智持有。為應付收購,中策集團早於六月已公布一巨型集資計劃,擬配售七百八十億股,集資七十八億元,後來又突然終止配股,改為發 行可換股債券,同樣集資七十八億,用以與博智聯手收購南山人壽。就是這次的集資計劃,令這班富豪團班底曝光。

一名參與的富豪說:「朱太(金 利豐老闆)逐個打電話問有無興趣,佢話如果買唔成南山,唔使俾錢;買成咗之後,批可換股債券會變成正股,再俾錢。」認購這批可換股債券的富豪,本身都已老 友鬼鬼,其中一直受各富豪尊重的鄭裕彤,便認購四點五億元,劉鑾雄認購金額亦一樣。令人意外的,反而是揼本最多,達八億元的,有「重慶李嘉誠」之稱的中渝 置地主席張松橋。人稱「佐治」,與大劉份屬世交的結好控股主席洪漢文,亦以公司名義認購五億元。加加埋埋,認購的富豪多達三、四十人。

無獨有偶,今次這個富豪團,如大劉、張松橋、洪漢文、中渝置地副主席林孝文及中南證券話事人莊友堅等人,早前都曾捲入電盈種票事件。

目標進軍大陸

以Seekers Master Fund名義認購中策可換股債券的莊友堅,表示一眾富豪對南山寄予厚望:「AIG賣咗南山之後,錄到十四億美金賬面損失,就知我哋買到平嘢!而且AIA早 年攞咗內地的外資保險牌,由於AIG同AIA係同一公司所以攞唔到。但而家南山剝離AIG,咁攞牌嘅機會就高好多。而家係一個俾南山發展大陸嘅好機會,如 果入到大陸市場,我哋就發達啦!」

香港富豪一舉投得南山人壽,爭贏中信金控、國泰金控及富邦金控三家台灣本地薑,然而當地民進黨人士卻質疑,與中策合作收購南山人壽的博智金融的資金來源跟大陸有關。台灣現仍不允許大陸資金投資當地金融業,當局亦擔心一旦南山人壽四百萬名客戶資料落入大陸之手,後果堪憂。

市 場盛傳,博智背後的資金其實是香港本地富豪。除已認購中策可換股債券的大劉、彤叔之外,還包括恒地主席李兆基及思捷環球主要股東邢李『火原』。台灣有報導 指,八月時博智金融聯席董事長Robert Morse,曾向台灣內政部捐贈一百萬美元協助當地水災重建,當時他還帶着李兆基次子李家誠,到台灣會見當地金融界人士。至於甚少與彤叔等人「玩埋」的邢 李『火原』,○二年辭去公司行政總裁之後,已開始減持思捷股份,現仍持有百分之八點七思捷股權,而多年來的減持行動,合共套現一百七十多億,大把現金苦無 出路,轉為投資金融亦順理成章。

淡市組軍圍擊「跳樓貨」

一名參與認購中策可換股債券的富豪,透露中標原因:「中信、國泰、富 邦三個對手有銀行業務,賣保險並非如南山般,要用好多保險經紀去sell,好可能會炒人,但我哋承諾唔炒人。」他又表示,這次買南山人壽,他們財團的出價 雖較中信金控的廿四億美金為低,但除了承諾兩年內不炒人外,他們並答應保留南山人壽品牌和制度、向員工退還公積金等條件,故最終中標。

一直 以來,富豪偶然都有組團東征西討,如早年投資大陸的新中港集團,及發展新加坡的新達城項目,但大多時都是各有各搵銀。然而○八年,由次按危機演變到金融海 嘯爆發,金融市場元氣大傷,資產價格急跌,富豪軍團遂組軍覓食減低風險。領軍人物,就是有「沙膽彤」之稱的鄭裕彤,緊隨其後的是非常尊重他的「股壇狙擊 手」劉鑾雄。

這對股壇「孖寶」,年紀相差廿六載,但相交超過三十年。緣份來自八七年,大劉參與鄭裕彤有份策劃的華資財團,狙擊英資置地。自 此二人多次聯手搵食。九八年,大劉炒期權輸突,亦是得彤叔出手相助。○一年,劉氏兄弟以三十五億元,收購崇光百貨,便預埋老友,將五成權益轉讓與周大福。 ○四年,持有崇光的利福國際上市,鄭氏現時仍為利福的主席兼非執董,而細劉劉鑾鴻任董事總經理兼執董。過去數年,彤叔及大劉多次一起認購新股,如結好、中 交建、眾安房產等。如今順理成章,成為富豪軍團的「靈魂人物」。

「麻雀腳」埋堆吃大茶飯

而以鄭、劉為首的富豪團隊中,每人均 負責不同角色。認購南山,由金利豐證券的朱太李月華牽頭;金利豐在行內出名專替三、四線上市公司或大股東提供融資服務,朱太在證券界人面甚廣,與大劉、洪 漢文等尤其友好。而入股恒大,就由一向跟開鄭裕彤搵食的楊受成擔任「探路及搭橋」角色。經營賭博、娛樂場所的楊受成,近年結識了不少內地的民企老闆,包括 恒大主席許家印。有恒大員工透露,早於○七年,已常見到楊受成在公司總部或樓盤開售儀式上出現,「早前恒大洛陽新盤開售,佢都帶埋成龍、范冰冰、容祖兒等 明星去幫手宣傳。」恒大出事後,楊受成隨即成為許家印的「指路明燈」。

至於在這兩宗交易中皆有認購、有「重慶李嘉誠」之稱的中渝置地主席張 松橋,財力並非彤叔、大劉級數,但卻甚懂「鋪橋搭路」,成功「越級」攀附富豪搵食。當年張購入山頂道一號,便是大劉充當「紅娘」促成交易。曾有知情人士表 示,大劉私下暱稱張松橋做「阿嬌」,更經常帶他與楊受成會見彤叔等人,到酒店或賭廳「鋤大弟」。富豪「有錢齊齊搵,有難齊齊當」的搵食作風,一直不變。

富豪團早年敗陣

富 豪集體投資行動,時而有之,不過不是每次都「凱旋而歸」。例如於九三年成立的新中港,以星光熠熠見稱,其中股東包括何鴻燊、林百欣、李嘉誠、利漢釗、羅旭 瑞等,開業資本四億元,並由徐展堂牽頭出任主席。成立初期,徐滿腹鴻圖大計,包括興建高速公路、成立漆廠、鋼板廠及變壓器廠;並於各地設據點發展財務、股 票及期貨業務等。新中港曾斥八億元,向鷹君集團購入尖沙咀倫敦廣場全幢,成為一時佳話。當時其董事局更獲國務院總理李鵬接見,風頭一時無兩。

但 好景不常,新中港於短短五年間,便即陷入財困。當時新中港集團旗下的新中港財務,接受了不少二、三線股大股東將股份抵押,結果九七年金融風暴,不少孖展大 戶欠款,先後被數間銀行追債,及至清盤時負債約十六億元。當時有股東表示,公司已數年無開董事會,對公司狀況不知情,入股只是「俾面派對」。

至 於另一富豪團,便是成立於一九八七年股災後,由梁伯韜與杜輝廉創辦的私人銀行百富勤。當時有不少富豪支持,包括李嘉誠、榮智健、胡應湘和香植球等。十年 間,百富勤由三億港元發展成總資產值二百四十億元,地位僅次於藍籌股。而當年百富勤收購廣生行和泰盛國際亦成了一時佳話。直至九七金融風暴襲港,百富勤因 泰國、南韓及印尼的股、匯、債市銳挫,自身難保,於九八年一月踏上清盤之路。其後該公司由法國巴黎銀行購入業務,組成法國巴黎百富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15

二手包店掛牌大漲 全拜陸客掃貨功力


2011-6-6  TWm




香港恆生股市歷史上最難中籤的新股不是樓市、不是金融,是精品股,而且還是二手精品。

五月二十三日,二手名牌包專賣店米蘭站在港交所主板掛牌,當天便以六六%的漲幅摘下今年以來「首日升幅王」殊榮。

從公開招股到上市十二天內,吸引近九萬六千名散戶登記認購,凍結資金達港幣五百九十億元(約合新台幣二千一百億元),創下近二千二百倍超額認購新高紀錄,榮登港股史上最難中籤新股。

米蘭站原是二○ ○一年開在尖沙嘴的二手名牌包小店,近十年間已在中、港、澳三地拓出十四家門市,搖身一變成為年營收港幣七億三千萬元(約合新台幣二十七億元)的連鎖集團,它的崛起得歸功中國迅速成長的精品購買力順水推舟。

根據《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報導,尖沙嘴鬧區總是可見中國觀光客在精品店前大排長龍,這股強大購買力推升珠寶業績激增二九%,鞋類與服飾銷售也躍進三一%。從愛 馬仕(Hermes)到全球最大珠寶商歷峰集團(Richemont),各家名牌的亞洲營收一路往上衝,有個店員甚至說:「不怕沒市場,只怕沒貨賣。」

搶中國八千億市場 米蘭站將再開二十二家

由於各界看好中國精品消費將以近二○%的年複合成長率增長,總額將達人民幣一千八百億元(約合新台幣八千億元),等於囊括全球五分之一精品市場,米蘭站也卯足全力拓展中國據點,預計從現今兩家增至二○一二年底的二十四家。

說穿了,米蘭站的經營模式再簡單不過,就是堅持選定黃金地段開設店面,提供買賣雙方一個透明的交易平台,從中賺取差價。

此外,雖然賣的是二手包,米蘭站卻善用贊助電視節目、演唱會及邀集名人贊助慈善活動等行銷手法,打造出品牌價值,並提升辨識度。

另一個關鍵是,米蘭站深諳買二手包顧客「想討便宜,卻不想冒風險」的心態,制定產品檢驗程序,並訓練員工辨識產品真偽能力,最小化收購假貨的風險。根據米 蘭站的公開說明書,去年並未打銷任何假冒品損失,而二○○九年、二○○八年打銷的金額也僅分別達港幣一萬四千元及六千元。

米蘭站掀起的精品概念股熱潮,無異為六月中即將在此掛牌的義大利精品Prada打了一劑強心針。此外,香港深植於中國遊客心中的形象,除了購物天堂外,很可能又將新添「精品股票投資天堂」的頭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19

三萬溫州炒樓客停手掃貨

2011-10-13 NM

溫州爆發高利貸危機,民企因資金鏈斷裂,過往來港大手掃樓的溫州炒樓團,亦要棄車保帥,紛紛劈價賣樓套現,班錢回朝。
據市場消息,早前大手購入西九四小龍的一批溫州炒家,近日劈價放賣十一個單位,包括七個位於碧海藍天、一個昇悅居及三個泓景臺單位,全數比市場價低20%。
一方面低價賣樓套現,另一方面就是仍手持現金的溫州富豪,就着本港樓市形勢,亦紛紛叫停。以往十.一黃金周,溫州團湧港掃樓,但今年來港睇樓的內地客,比去年大跌5成。
本刊記者上週分別在香港及溫州,找到一批熱衷在香港掃樓的溫州富商,他們依舊開着保時捷,在超級豪華私人會所飲紅酒、歎雪茄,但一聽到在香港買樓,全部耍手擰頭。


溫州客一向熱捧九龍站物業,以凱旋門、天璽及君臨天下等豪宅最受歡迎,有地產代理指九龍站上月僅錄得約十六宗成交,比一般每月七至八十宗成交,大減約六成,較○八年金融海嘯低位約十二宗,只多了四宗,被視為○八年海嘯以來最慘。
世紀21日昇地產分行經理吳嘉榮說:「溫州客少咗三至五成,以前佢哋最鍾意呢區買特色單位,買咗之後更加只係齋擺唔租,但而家就齋賣冇買!」

二手劈價 乏人問津
中國信貸危機導致內地客資金緊絀,部分內地客要把本來持有的香港物業急放售套現,調回內地救急。市場消息透露,本月剛破蛋的九龍站上蓋屋苑,其中擎天半島五座中高層單位,業主近日大降減價二百萬,才成功以一千二百多萬元售出,更較市價低逾百分之三。 雖然連番劈價走貨,但二手樓市乏人問津,地產代理全部叫苦連天,部分代理慨嘆成交數字少得可憐。多個大型屋苑如鰂魚涌康怡花園及南豐新邨、沙田第一城、馬鞍山新港城及荔枝角美孚新邨等,本月只有零星成交。沙田第一城本月暫錄得四宗成交,較上月同期暴跌近九成。

溫州企業家 不買香港樓
上 年才第一次到香港買樓,先後購入九龍站天璽一單位,及奧運站帝峰.皇殿的溫州富商施洛平,邀記者到位於溫州鹿城區的私人會所見面。 施幾年前開設機電設備貿易公司,他表示開始時由十多名員工,一年營業額幾十萬﹔到現在有三十多名員工,年營業額到幾百萬。雖然生意額不高,但再追問他買樓 資金從何而來,施則神神秘秘避而不談,只一再說:「做生意而來。」 年約四十多歲的施坐在豪裝會所內,回憶去年在香港買樓,淡淡言說︰「溫州人從實業賺回來的錢,都會再投資房地產,我當時賺了錢,首先在溫州本地買房外,然 後在上海、杭州等一線城市也有物業,之後又在香港買了。」不過,上星期十.一黃金周,雖然施亦身在香港,但他表示沒有作任何地產投資。「現在內地經濟開始 轉變,香港一定受影響,我看香港樓市會下調,暫時不會再買,不是時機,我看都不知道會下調到什麼時候。」施離開時,坐在其保時捷內透露︰「其實我也想買淺 水灣的獨立屋,可是現在真的不是時候,我不看好。」

溫州老細暫停掃貨
另一個一直在港投資物業的溫州富商林華中,○九 年在香港設立公司,除了經營進出口生意,主要在香港投資豪宅物業,在御豪門、銀海一號等先後持有多個物業。 剛過去十.一黃金周,林亦在香港處理事務,但卻不如往常般,在香港到處睇樓。 「這幾天是國慶,有朋友從溫州打來香港找我,叫我一齊在香港看樓,我跟他們說,是時候停一停、想一想,現在不是買香港樓的時機。」手戴金鑽伯爵,用價值幾 十萬Vertu 手機的林,一邊歎茶,一邊預測香港樓市說︰「要等到明年二月才考慮再入貨。」他說近日才與一班溫州商家在香港聚會,據他們的非正式統計,約有兩至三萬名溫 州人長期在香港投資房地產。他們對於香港樓市,都持審慎態度。 「我自己有幾層現在放租,但是銀海一號租不出,因為沒有車位,投資還是要看看情形再說。」林謹慎地說。

溫州太太炒房團叫停
除了溫州富商停止買香港樓,連從前被稱為「太太炒房團」的溫州太太,也拒絕現時入貨。這班太太炒房團成員大部分是富商老婆,年約四十多歲的柯永珠,便是其中一人。今年五月,柯以七百五十二萬買入黃大仙現崇山一單位。柯透露愛到香港買樓因為按揭利息低,出租金額高。 柯現居於溫州永嘉縣甌北鎮的香港城,記者在她經營的名牌服裝店找到她。 「現崇山的租金,月租一萬八千,年收租二十一萬六千﹔在內地七百多萬的房,每年只可以收到不到十萬塊。」柯豪氣地說。 柯表示九十年代初,她的丈夫在溫州開設五金廠,儲了幾十萬,開始投資溫州物業,後來又投資地鋪單位,多次賺錢令她開始鍾情炒房地產。 柯笑着說︰「當時真的很開心,覺得錢原來可以賺得那麼快那麼容易,所以索性把五金廠關掉,全職炒樓。」現時柯與兩名炒樓團太太合伙在甌北鎮羅蒲東路開了一家房地產公司。 不過柯坦言,溫州近日房價下調,加上現金借貸出現問題,暫沒資金在香港買樓。「其實我本來對奧運站的浪澄灣好有興趣,但是現在不得不擱置了。因為我們暫時轉不出現金,籌不到錢。」柯嘆氣說。

內房一樣下調
溫州中小企協會會長周德文,以往經常帶領溫州炒家出團到國內、外投資,近三個月以來,多次來香港考察樓市。 周表示溫州人以往鍾情投資香港房地產,源於三個原因: 「有些企業家在香港開設公司,便順便投資房地產自住﹔有的是認為香港的房地產普遍升值﹔有些個體戶是為了取得香港居留權而投資的,也有是為了孩子的教育而投資的。」周認為,溫州人一直認為海外的樓市比中國內地穩定,而香港的語言文化與溫州相近,造就香港一直受溫州人青睞。 不過,近日受溫州企業老闆因欠債走佬及國內貨幣政策影響,溫州人的資金變得緊張,減少了全線房地產投資。 「現在是非常時期,我們不只是不買香港樓,就算連溫州本地的樓盤都暫停不賣,就是因為銷不出去,溫州從沒遇過這種情況。」周擔憂地說。 本月三日,總理溫家寶到訪溫州,視察當地借貸危機情況,周是其中一名負責接待溫家寶的溫州企業代表,周引述溫家寶之言︰「他說宏觀調控及穩健貨幣政策會保留住。這樣的話,我預期在明年春節前,溫州有百分之四十的中小地產發展商會倒閉或被大型發展商合併。」 周更認為在明年召開中共十八次大會之前,樓市會處於低迷,國內一線大城市,必定持續下滑。 「香港已經是中國的一部分,香港的樓市亦會下滑,難有大分別。」周分析說。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03

歐洲人說:「謝謝中國」 中國遊客掃貨全球

http://www.infzm.com/content/81621

編者按:這是一群熱愛出遊捨得花錢的遊客。他們強大的購買力,為黯淡的世界經濟增添了最亮的顏色。

2011年,每個中國遊客平均在澳大利亞花了4.67萬元,在美國花了4.47萬元,在法國花了2.36萬元。而在國內,自從1999年推出「黃金週」假期以來,國內旅遊市場風生水起,2011年營收高達2.25萬億,相當於全國財政總收入的五分之一。

隨著中國人消費能力的增長與消費觀念的變化,這些數字依然還在不斷地刷新之中。

世界各國與中國各地的地方政府,都在想方設法抓住中國遊客的錢包。

在又一個長假來臨之時,本期專題聚焦中國遊客。

一個秋高氣爽的傍晚,在2000名遊客的掌聲和歡呼聲中,由中青旅包船的一艘游輪從天津港鳴笛起航,駛往日本、韓國。在此後八天七晚的海上旅程裡,這艘游輪所到之處,濟州、福岡和鹿兒島等地免稅店裡,從奶粉、化妝品、皮具服飾,到鐘錶、珠寶,都被乘客們蜂擁爭購。

2012年9月27日,中青旅一位人士向南方週末記者如此描述了一個月前他帶的這個團。類似場景,隨著近年來中國遊客的足跡而在全球各地不斷上演。

上世紀80年代,米蘭、倫敦和紐約的奢侈品商店裡到處都是富得流油的日本人,挑選著最昂貴的商品。30年過去了,中國遊客取代了日本人,橫掃世界商場,成為黯淡的全球經濟背景中難得的亮色。

國家旅遊局的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出境旅遊人數為7025萬人次,同比增長22%;這一年,中國人出境旅遊花費達到69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300億,比北京市2011年一年的財政收入還多。

這股強大的力量還正在變得更強大:麥肯錫剛剛發佈的一份報告稱,當下的10年,可支配年均收入能夠支付得起私家車和小件奢侈品的中國城市家庭比例將增長近6倍——顯然,中國旅遊消費的繁榮才剛剛開始。

花錢最多的人

如果不是「購物免稅,內有中文翻譯」的旗幟,龍慧會以為她仍舊置身中國。在一個炎炎夏日的下午,她和丈夫隨旅行社來到巴黎奧斯曼大街,第一站就是老佛爺百貨,一幢十層樓大型商店。

30歲的龍慧和丈夫俞洋來自長沙,從事媒體工作。以前的假期都在國內旅遊,今年他們選擇進行10天的國際旅行,與另外30人一起組成了這次的旅行團。法國是第一站。

這個季節,每天都有20輛大巴車,滿載著中國遊客,在導遊的指引下,從位於莫甘多路的一個旁門,殺進老佛爺百貨。

為了歡迎中國顧客,這裡所有櫃檯都可以使用中國銀聯卡刷卡消費,許多品牌都聘請了懂中文的導購——僅在一家名牌店,就有二十多名能說中文的導購。

由於中國遊客實在太多,LV、Gucci、Longchamp等奢侈品牌,常常需要排隊等候入場。LV甚至推出了「限購令」,每本護照限買1個包。

「人太多了,LV店得排半小時以上。」龍慧夫婦轉身去了另一個著名商場巴黎春天百貨,買了一個LV和一個GUCCI手袋,總共花了15000元人民幣。

根據巴黎春天提供的數字,超過10%的銷售額來自中國人,平均每個中國遊客在這裡的消費都超過1萬元。

作為中國內陸省會城市的新中產階級,儘管在巴黎一口氣花去數月工資,龍慧夫婦的購物額在旅行團裡並不算高。同行的一對中年長沙夫婦一路上在導遊帶去的每一個店裡採購,從LV包到勞力士手錶,花費超過十萬,他們的理由是「國內的東西幾乎要貴三成以上,買這些早就把機票錢賺回來了」。這對夫婦,其中一人是企業主。

正價退稅後,這裡的價格大約是國內專櫃售價的七折左右,越貴的貨品和國內的差價越大。買奢侈品反倒賺了,這是中國遊客的普遍心態。

「大家都是坐著大巴車去的,很容易受影響。」在巴黎呆過多年的對外經貿大學祥祺奢侈品研究中心研究員曾明月說,「大家都擠在皮具、手錶、化妝品那裡,只要走到第二層,服裝,雖然那是傳統意義上的奢侈品,但幾乎沒有中國人。」

正是這種「互相激動」中,中國遊客成為外國遊客中花錢最多的。

根據美國旅遊協會的數據,中國遊客在美國期間的支出平均比其他遊客多三分之一。英國旅遊局負責人則向南方週末記者透露,2012年倫敦奧運期間中國遊客在英國的單筆消費居首位,平均每單筆消費為203.04英鎊。

而國際退稅機構環球藍聯的數據表明:2011年,中國人的退稅總額佔法國退稅總額的四分之一,高居首位,其後是俄羅斯、日本、美國——而在五年前,日本還居首位,其次是美國,俄羅斯,然後才是中國。

「中國遊客已經變得越來越搶手了」。法國旅遊發展署中國專員齊勇如此評價。

「一個盒飯時間全搞定」

在今年上半年,儘管壞天氣頻繁光顧巴黎,觀光的中國遊客仍創下紀錄。據巴黎旅遊局總經理羅爾估計,包括購物在內的中國遊客的總數介於70萬到85萬——因為許多中國遊客不在巴黎過夜,他們只是來購物。

中國旅行社總社導遊陶訓敏稱,經常有遊客提出要求,縮短看景點的時間,多留點時間購物。

由於旅行團停留的時間緊迫,中國遊客往往「花錢效率」很高。

今年9月前往新西蘭觀光的王女士描述了這樣的情景:在奧克蘭機場下飛機剛登上中巴車,團友們就開始紛紛向司機打聽哪裡有超市,因為嬰幼兒奶粉幾乎是出境游購買清單上的「標準配置」。應遊客們的強烈要求,司機在去酒店的路上便直接繞到當地一家大超市。十分鐘後,超市貨架上的十幾桶奶粉被一掃而空。

「每個人都急匆匆的,」她說,「走路快,挑東西快,刷卡快。」

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亞太部主任徐京亦說,外國人可能會在沙灘上躺一個禮拜,但中國人不會,「中國人有了錢但消費的觀念和範圍還比較窄」。

睡廉價房,買高檔貨

「睡廉價房,買高檔貨」,則是歐洲旅遊業對中國遊客的描述。

對外經貿大學教授朱明俠說,這是因為消費的重點不一樣:中國遊客的消費重點類似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日本人,人均奢侈品花費可能在2300-2500歐元之間,大約為外國消費者花費的近4倍,但在旅館住宿和飲食方面,明顯低於其他國家遊客。

歐洲旅行委員會在一份研究中估計,不少中國遊客會把超過三分之一的旅遊預算用在購物上,寧肯把吃和住的錢節省下來買奢侈品。

在這個階段,中國遊客嚮往歐洲式的富足,但對奢華的旅店和鋪張的食物並不感興趣。

也有國外旅行社嘗試過給中國遊客不同的旅遊感受,在巴黎提供海鮮,在德國提供黑森林火腿。但很多中國遊客只嘗了一次,就不願吃了。一位旅行社人士告訴南方週末記者,「許多人寧願呆在酒店吃麵條」。

其實,即使是對於那些迅速買下的高檔貨品,很多中國遊客也並不能明白為什麼要買它。

中國旅行社總社導遊陶訓敏清晰地記得,一次帶團到希臘雅典城,一位16歲的高中生從購物中心出來,手裡拎了二十多個購物袋,有LV、Gucci和高端相機等,把這些購物袋放在陶訓敏身邊後,她看到團友買了自己沒買的包,又轉身去「血拼」了。

很多中國男性遊客也會給妻子購買商品,不過他們苦惱於不太清楚妻子喜歡什麼,常常只能跟著別人一起買。北京捷達假期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的導遊張亞帆甚至還遇到這樣一幕——有一次他帶團的客人買香奈兒的包,一個款式大中小一共買了三個,花費了四五萬。他不解地詢問時,那位先生回答說:「我不太確定我老婆喜歡哪一種,所以我就把三個都買回去了。」

「謝謝中國」

對於深陷世界經濟危機的國家,中國遊客的到來,是難得的好消息。

「謝謝中國」是瑞士鐘錶業近來常說的話。他們一度因為美國和歐洲金融危機陷入低谷,但亞洲市場適時地成為了他們的白衣騎士——中國消費者已成為瑞士手錶最大買家。

專業做瑞士旅遊的佰思公司主管熊夢初稱,瑞士加入《申根公約》後,中國內地、香港及台灣地區的過境遊客增長明顯,大部分都會帶走一兩塊手錶,「買上百萬元一塊表的客人時常出現」。

而投資,也成為中國遊客購買奢侈品的一個原因。相比起普通中國遊客的消費來,因為投資而產生的購買往往是那些價值更高的東西。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奢侈品研究中心主任朱明俠稱,在中國一隻愛馬仕的包定價13萬元,但是去外國原廠訂製就需要36萬元。「有時候原公司可能會回購一些紀念款或者經典款,再加價賣出,其中就有投資升值的空間。」

中國新興富豪尤其對波爾多的酒鄉情有獨鍾。紅酒之鄉拉菲酒莊如今已是廣受中國富豪喜愛的品牌。一家法國旅行社最近組織了一個中國旅遊團坐巴士到波爾多,半小時內,遊客們就將每瓶價值600歐元的兩箱紅酒搶購一空。

變化正在發生

中國人強大的購買力,讓許多國家都敞開了國門。對所有國家及奢侈品牌來說,中國市場突然變得極其重要。

比如美國,加快了辦理簽證的速度。比如在倫敦,為了提高競爭優勢,英國邊境管理局從今年4月開始,啟動了網上籤證申請預約,加快簽證速度。而根據由加拿大引進的理念,超過600家名商人和三個商業區(邦德大街、牛津大街和攝政大街)的房地產團體共同成立了英國新西區公司,專門打造商業街區以吸引中國遊客。

而在台灣,台灣海峽兩岸觀光旅遊協會組長陳瓊華告訴南方週末記者,因為大陸旅客支撐了入境消費的六成以上,台灣商場正在針對他們而特意作出調整,比如著名的101大樓旁邊的一家高檔商場新光三越百貨公司,就按照大陸遊客的消費習慣,把一線精品店安置在最方便的一樓。

中國遊客的面貌也在迅速改變,公務代表團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

十年之前,過境游的代表團要麼有政府出資,要麼國有企業出資。今天,這樣的公款消費代表團出遊已受到諸多限制,更多的是商務或者自由組團。中國一家最大的旅行社管理層向南方週末記者透露,過去兩年商務旅行最大的客戶來自醫藥行業,諸多醫藥公司會自行組織大量的國際會議,邀請醫生甚至其家屬參會遊玩。

家庭式出遊漸漸開始出現。「今年十一期間,出境旅遊人群中,以家庭式出遊為主,佔比接近80%,」中信旅遊集團有限公司會展部國際會議獎勵旅遊部副經理鮑濤說。

而中國更年輕一代的消費者,開始接近於發達國家消費者的消費特徵。麥肯錫報告稱,在中國新興的主流消費群中,有41%的年輕消費者會說他們「會花高價買最好的產品」,而年紀稍大消費者中持這種觀點的比例為31%。

旅行方式也在改變,跟旅行團已經不再流行。年輕的旅行者都在尋求更深層次的旅行體驗。龍慧正在計劃明年的出境游,她希望每年和丈夫旅行一次,但希望旅行可以更自由一些。

他們會成為中國下一次蔚為壯觀的旅遊大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323

中國製信心破產 香港水貨價飆四成 陸客全球奶粉狂掃貨 台灣是下一波?

2013-02-11  TWM  
 

 

嬰兒奶粉缺貨在香港引爆民怨,其實從德國、荷蘭到澳洲,陸客收購奶粉已成普遍現象;在國產乳製品安全問題解決之前,這股中國消費者購買舶來品風潮恐難停止,台灣必須及早準備因應。

撰文‧周岐原

槍砲彈藥,是戰略物資,必須嚴格管制出口;白米和麵粉,是戰略物資,必須隨時核對儲備量。那麼,嬰兒奶粉算不算是一種戰略物資?

這是香港特區政府面臨的最新難題。中國旅客和跑單幫為業的水貨族,在香港四處掃貨、收購嬰兒奶粉,每天下午,拖著數箱「戰利品」的水貨族北上通關,一返回廣東深圳,立即將奶粉分拆出售。

經營這一行的利潤極為可觀,記者向一位每天賣出三十罐奶粉的網路業者查價,發現美贊臣(台譯:美強生)「安嬰兒A+」一號奶粉,在香港原價二九四元港幣(約一一二四元新台幣),但在中國,網路價竟飆到三三五元人民幣(約一五九六元新台幣),等於狂漲四○%!

物資被搶奪 香港人怒了這種「自由貿易」的副作用顯而易見:香港父母得四處奔波,才能買到孩子非吃不可的奶粉。「往往在附近沒有地鐵站的藥局或超市,才有機會買到,超市還限量四罐!」一位香港人抱怨:「簡直是千辛萬苦!」「這數年間,一直有人將香港物資運返大陸,造成香港物資短缺,到了今年一月, 奶粉供應突然更趨緊張,身為香港人,眼見屬於香港人的事物一一被搶奪,而政府卻坐視不理,只有民間自發行動才可迫政府面對。」在臉書發起「拒絕香港大陸化」活動的網友,接受《今周刊》訪問時匿名回答。

一月二十七日,他和另外數十人在香港旺角車站參與「光復香港,還我奶粉」遊行,他們高喊口號、要求政府提出明確對策。

另一方面,也有網友出奇招,在白宮網頁發起連署,要求美國官方回應,短短三天就有近二萬人參加。

香港民眾透過種種行動自力救濟,終於換來特區政府的改革:食品環境署長高永文二月一日宣布,香港將正式修改進出口規定,每人出境限帶二罐奶粉,上限一.八公斤;奶粉品牌也擴大進口,在春節期間增加一百萬罐奶粉,以因應長假需求。

別以為只有和中國一海之隔的香港,會受到陸客大買奶粉影響,德國大報《圖片報》,就在一月中撰文指「中國人掃光德國嬰兒奶粉」;從歐洲到大洋洲,陸客狂買奶粉的效應,正在全球多國發酵。

在德國黑森州,Milupa公司生產的愛他美(Aptamil)奶粉,在中國是頗受歡迎的舶來品,公司去年下半年雖將奶粉產量提升三成,仍供不應求。

Milupa發言人史托爾(Stefan Stohl)分析:「我們沒有中國客戶,也不打算將奶粉出口,所以是中國人透過管道在德國買,然後寄回去。」在該公司總裁賈蘭德眼裡,業績水漲船高似乎不是個好消息,他說得更直接:「我們只為德國寶寶生產產品。」面對搶購風潮,德國超市只能以每人限購五公斤奶粉來暫時因應。到了荷蘭,超市的限購更嚴,除了每人限購四罐、已購物者禁止再消費,貨架上還貼著以荷蘭文寫的告示牌,上頭寫著:「出口中國的兒童食品暴增,全國存貨短缺,很遺憾執行限購政策。」防止將奶粉囤積或出口至中國的意味相當明顯。連澳洲、紐西蘭,地方政府也陸續推出類似管制。

乳品頻出包 中國父母怕了其實,中國並不缺少嬰兒奶粉,缺的是「信心」。過去五年,中國奶粉年消耗量雖由九十五萬噸增加至一六一萬噸,然而,去年中國奶粉產量也達一三六萬噸,只要適度增加進口、擴大畜牧業生產規模,供不應求的情況應該可以得到控制。問題就出在,有能力花錢的消費者,根本不敢買中國本土的乳製品。

繼○八年三鹿奶粉因含有三聚氰胺毒素,造成三十萬名幼童洗腎、腎結石等嚴重副作用之後,近年又有多家乳製品業者爆出產品含汞、提前腐敗、含有黃麴毒素等「五花八門」醜聞,正是問題產品層出不窮,中國父母已經被嚇怕了,即使多花一點錢,也要買絕對放心的奶粉。可見中國食品安全問題一日不解決,全球奶粉被陸客狂掃的現象就不會消失。

連德國、澳洲也感受到奶粉持續外流的威脅,已有立委示警奶粉出口問題,更不能掉以輕心。一旦台灣也出現「奶粉荒」情況,該如何保障本地嬰兒權益?

香港《信報》特約評論員練乙錚向本刊分析:「管制奶粉攜帶出境,同時又不能太死板,開徵離境稅可免這個麻煩;有人還是要帶的話,也可以,繳重稅便是。徵收離境稅的行政手續不難,稅務局行政效率很高,完全可以應付。」這個課徵「離境稅」的建議,或許可作為當局的預備政策。

保護本國嬰兒權益

——陸客搶購奶粉,各國應對方案

香港

每人出境限帶2罐、總重1.8公斤

荷蘭

超市每次限購4罐、不得重複消費

德國

超市每次限購5公斤

澳洲

每人每次限購2罐

紐西蘭

超市每次限購4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898

天然氣價格跳水 中日韓瘋狂掃貨


2013-06-10 TCW  
 

 

中國炒家進場,土地飆漲二十倍……。

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帶領下,日本爭取到進口美國頁岩氣,未來取代核能發電將會有解……。

便宜再便宜,你可能沒有想到,美國的天然氣價格居然只有台灣的四分之一……。

與我們經濟競爭最貼近的韓國,取得了美國的出口許可,生產成本大幅下降……。

一件件大事正在發生。如果我們沒有在現場震撼感受,不會體會當整個台灣還深陷毒澱粉事件時,其他亞洲國家正在為扭轉整個經濟版圖而深入美國頁岩氣現場。

台灣,人在哪裡?

深入美國看到了頁岩氣開採熱潮很精彩,但真正精彩是看到了美國土地上打得火熱的中日韓頁岩氣爭奪大戰;韓國私下動作頻頻、日本正瘋狂掃貨,中國被嘲笑為冤大頭卻是後勁十足,最可怕的是我們的三個競爭對手已經砸下新台幣破兆元打這一場頁岩氣戰爭。亞洲國家的三強鼎立正式成形。

韓國,跑出第一挾FTA優勢私下運作,速度敏捷

又是韓國,在競賽中拿下第一。去年跟英國、印度、西班牙一起取得位於路易斯安那州與德州邊界的Sabine Pass液化天然氣(LNG)長期出口許可。表面上,韓國能跑第一,因為它是東亞國家中第一個跟美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的國家。

有趣的是,這個Sabine Pass天然氣接收站從進口改出口項目時,美國尚未批准出口頁岩氣資源,天然氣專業公司AWR Lloyd資深合夥人騰芝洲說,這個項目就突然通過了,沒有人知道理由是什麼,成為十多個項目中的唯一一個。偷偷跑出第一,韓國私下運作的實力是亞洲第一。

影響是,韓國搶先一步取得廉價能源,用電與製造成本就能低於台灣四至五成!

即使我們在台塑美國的大本營舒適角(Point Comfort)現場,看到台塑新的競爭優勢,韓國也沒有停下來,悄悄收購了停止運轉的發電廠,準備改裝成為新的天然氣發電機組,就地利用便宜的頁岩氣發電進入美國電力市場,私下布局動作比日本與中國都還要快。

搶購美國頁岩氣最可怕的是日本。二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親自出動訪問美國搶買美國的頁岩氣。五月一日,《商業周刊》採訪團隊前往休士頓南方六十英里的自由港(Freeport),兩個巨大的天然氣儲槽出現在墨西哥灣畔,這是美國自由港公司,儲槽與設備幾乎快完工,是美國進度最快的出口項目之一。

就在我們抵達的十六天之後,美國能源部正式批准了美國自由港公司可以將美國本土的頁岩氣,在這裡液化成為攝氏零下一百六十二度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到日本,預計二○一七年可以開始出口,一年出口量是四百四十萬噸,相當於全台灣三分之一的使用量。

日本,撒錢狂買瘋狂行動讓亞洲天然氣比美貴四倍

這只是日本要的頁岩氣極小部分,自三一一大地震之後,日本一度關閉所有核電廠,改用天然氣為主的火力發電廠,大量增加液化天然氣的進口,讓日本進口量創下歷史新高,而且價格也跟著不斷攀升,前年漲了三五%、去年又漲了一二%。天然氣量大又價增,使得日本出現了貿易逆差,發電成本也居高不下,最後不得不重啟核電應急。

但核災的陰影依然存在,日本要走廢核電這一條路,天然氣不能少,台灣卻因此成為受害者,因為你我家中的瓦斯費、電費都因為日本瘋狂行動而被拉高了,例如台灣家用天然瓦斯創下歷史新高,整個亞洲的天然氣價格更是美國的四倍。

當然,說美國天然氣價格只有亞洲四分之一並不完全公平,因為美國價格是所謂的管道天然氣價格,沒有做過特殊降溫處理,成本自然較低。

包括台灣在內周遭國家要買美國的天然氣,一是要經過零下一百六十二度的超低溫液化過程,其二是天然氣運輸船隊運費也高,第三是必須花三、五百億元,甚至更高的金額蓋天然氣接收站,這也是成本。

但不管怎麼攤入成本,假設能買到美國目前市價的天然氣,扣除液化、船運、蓋接收站成本,還是可能低於亞洲的三到四成,因此買美國頁岩氣,是韓國製造成本之爭、日本走廢除核電之路必須要的解方。

所以真正可怕的是,我們在的自由港到墨西哥灣到美國東海岸,十年來美國沿岸蓋了超過十個類似美國自由港公司的接收站,這些全都想要改成出口,美國政府預計最高出口量是一年四千萬到九千萬噸之間,相當於台灣一年用量的七倍半,總金額超過新台幣兩兆元。

但日本已喊出,美國能批准多少頁岩氣出口,有多少就買多少,一年最少採購六千萬噸,換言之,日本幾乎吃下美國能夠出口的頁岩氣資源。在看似平靜的墨西哥灣,我們目睹了亞洲國家瘋狂搶頁岩氣的戰爭。

只是,在自由市場的美國,批准出口是第一張門票,能不能買到頁岩氣又是另一回事,當市場供應緊俏時,沒人賣頁岩氣給你,你空有出口執照也沒用。

戰爭還要往上延伸搶頁岩氣的開採與礦權,日本竟然已經有五家貿易商在美國、加拿大投入超過一百三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四千億元)購買頁岩氣的礦權。

這場戰爭,一路從美國德州、墨西哥灣到美國內陸州,接著一路打到了加拿大,誰有頁岩氣礦權,日、韓與中國二話不說拿錢砸下去毫不手軟。

中國,乘虛而入重金支援破產美企,蠶食能源產業

這場頁岩氣戰爭最精彩的戲碼是中國投資戰,它被定義為這一次頁岩氣戰爭最大冤大頭。它不是美國的FTA夥伴、也不像日本跟美國的關係良好,所以中國企業投資海外的石油、探勘公司屢屢碰壁,在美國,就根本就不允許中國收購美國頁岩氣探勘公司。

但中國的投資卻大膽到令人害怕的地步,不給我投資,我等,等到飆了天價也照買,終於等到了美國探勘公司自己上門的時候。在德州,我們訪問了桑切斯能源(Sanchez Energy)、阿帕契(Apache)、BlackBrush等探勘公司。

他們告訴我們,中國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曾多次探詢要投資頁岩氣,都遭拒絕,一直等到了美國天然氣價格從每百萬英熱(MMBTU)十幾美元崩跌到兩塊多美元,頁岩氣多且便宜到直接放火燒掉。

這時候,租了一堆礦區、擁有豐沛頁岩氣探勘公司發生了現金流問題,要倒閉了。在德州最有名的投資案就是中海油收購探勘公司切薩皮克能源公司(Chesapeake Energy)在鷹灘(Eagle Ford)頁岩區三三%的權益。

中海油竟然投入十億八千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三百二十億元)的天價買頁岩氣的分配權,還必須負擔這家公司已經投入的探勘經費與成本,而且還被要求不能擁有經營權,只能當一個純投資者。簡單的說,只是花錢進場解決別人的財務問題。

中國有所謂的「三中」,中石化、中石油與中海油,既然中海油進場了,規模更大的中石化也不能落後,隔一年以更高的金額二十五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七百五十億元)取得德文能源(Devon Energy)三分之一的頁岩氣礦權。接著,中化集團又投資十七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五百億元)取得先鋒自然資源公司(Pioneer)在德州頁岩油氣田四○%礦權。

大膽進場還不只是中國的國企,就連山東的蠟燭工廠老闆都跑到科羅拉多州買頁岩氣的礦權,不管是中石化或是中海油,當時這些土地都是從每英畝約一千美元飆到一萬美元、甚至一度喊到兩萬美元。有了中國進來炒,土地飆漲二十倍!

因此德州人都說,這些來自中國的公司都是閉著眼睛進場不管盈虧瘋狂掃貨。

但當我們到了德州開採頁岩氣的重鎮聖安東尼奧市時,更讓我們訝異的事情發生了,專業勘探公司BlackBrush共同執行長暨營運長梅齊(Phil Mezey)證實,Black Brush的主要投資者是私募基金EIG Global Energy Partners,在去年二月被中國主權基金中國投資公司(CIC)收購部分股權。

中國,別有所圖學技術又有礦脈,可能後來居上

原來,連中國主權基金都進來了,它是投資界的巨人、是中國的代表。Black Brush則是一家獨特的頁岩氣探勘公司,它研發出不用傳統的水力壓裂,而是改用液體頁岩氣取代,提高生產與回收的效率。梅齊說,在美國,新技術的開發往往是由小公司帶動,而不是大家所知道的大型石油公司。

也就是說,現在真正會挖頁岩氣不是埃克森美孚(Exxon)、殼牌(Shell)、雪佛龍菲利普(Chevron Phillips)這樣的大型跨國公司,而是我眼前一輩子都在挖石油、找天然氣的美國專業石油人,而由於中國花錢不手軟,他們幕後的大老闆正一個個變成中國。

不管盈虧進場的背後,是要讓這些美國專業探勘公司有更大的舞台,因為中國才是頁岩氣的能源大國,已探明的可用頁岩氣高達二十五兆立方米,大約占世界總量的五分之一,比美國還要高。

所以別看韓國有FTA、日本是美國忠實夥伴運走了美國頁岩氣才是贏家,中國雖在美國土地上投了新台幣一千五百億元連一噸的天然氣也運不回中國,卻正默默取得了頁岩氣的探勘與開採技術,讓中國採頁岩氣能夠逐漸追上美國,因此這場正在德州上演中日韓大戰,揭開的其實是全球能源霸權之戰的序幕。

【延伸閱讀】中日韓三強鼎立,卡位新能源——近年3國布局頁岩氣概況

日本投資2010三井投資取得Altas在Marcellus區塊32.5%的頁岩油氣資產權益419億元新台幣2012中部電力、大阪瓦斯投資取得自由港20年液化天然氣合約2013住友集團、東京瓦斯投資收購Cover Point液化天然氣1,017~1,137億元新台幣2013三井、三菱、日本郵船投資取得桑普拉(Sempra Energy)33.2%股權

韓國投資 2009韓國天然氣投資加拿大卑詩省基蒂馬特液化天然氣計畫 2010韓國天然氣投資取得加拿大Encana能源公司50%股權162億元新台幣 2010韓國主權基金投資Chesapeake可轉換優先股269億元新台幣 2012韓國天然氣投資取得Sabine Pass液化天然氣合約

中國投資 2011中海油投資取得Chesapeake部分頁岩油氣田33%權益323億元新台幣 2012中石油投資取得加拿大能源公司Encana一座頁岩氣項目49.9%權益658億元新台幣 2012中石化投資取得德文能源(Devon Energy)在美三分之一頁岩油氣資產權益748億元新台幣 2013中國中化投資收購美國先鋒自然資源公司在德州頁岩油氣田40%權益508億元新台幣 2013中海油投資收購加拿大能源公司尼克森4,520億元新台幣

註:部分金額因每年詳細投資項目不同而有變動,無確切數字整理:鄧麗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869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