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社科院:去年土地成本占房價比重提高 或促房價上漲

中國社科院副研究員王業強今日表示,2017年土地購置面積扭轉了2014年到2016年三年的負增長,土地成交價款比2016年上漲了49.4%,同時2017年平均成交價格繼續大幅上漲,同比漲幅29%。這使得土地成本占房價的比重進一步提高,2017年土地平均成交價格與商品房平均銷售價格的比值達到0.68,意味著未來房地產市場很有可能出現成本推動型的房價上漲。

中國社會科學院於5月14日上午舉行2018年中國房地產高峰論壇暨《房地產藍皮書》發布會。該書執行主編王業強副研究員介紹了有關情況。

對於2017年中國房地產市場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王業強表示,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房地產市場受到強力的政策調控,長效機制亟待建立。自從2016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樣一個基本理念之後,全國房地產市場,有100多個城市實行了限制的政策,包括限價、限購等等五限政策,剎車式的短期調控效果雖然比較明顯,但是不能夠長久為之。

同時,2017年十九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提出了要加快建立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也說明房地產調控政策由短期調控政策向建立長效機制轉變這樣一個大的趨勢,房地產長效機制亟待建立。

(二)去庫存的效果明顯,人口流出地的房屋空置須警惕。房地產去庫存的效果2017年比2016年降低了1億個平方米,去庫存的效果非常明顯,但是同時可以看到2017年房地產分城施策的政策影響下,待售面積下降幅度是15.3%,近年來增幅較大。

但是從不同的物業類型來看,可以看到住宅的待售面積降幅較大,同比降幅達到25.1%,3月營業用房是4.0,辦公樓的待售面積基本持平。但同時從不同城市規模來看,40個大中城市的商品房銷售面積減少了2.0,而其他的一些城市商品房待售面積增加了13.9個億。同時2017年商品房銷售面積7.7%的增加主要是由於中小城市商品住房的銷售所貢獻的。

對2017年60個主要城市的新流入人口進行了統計,約占全國總人口的50%,一方面是大中城市銷售面積減少,其他的城市是銷售面積增加,同時中小城市人口還是向大中城市進行流動,所以這是一個矛盾,同時由於拆遷所帶來的補償性住房需求的集中釋放,不同於人口流入所帶來的住房需求的增加,部分中小城市新建住房的空置情況值得警惕。

(三)土地價格的持續大幅上漲,成本推動房價上漲的風險增加。可以看到2017年土地購置面積扭轉了2014年到2016年三年的負增長,土地成交價款也比2016年上漲了49.4%,同時2017年平均成交價格繼續大幅上漲,保持著自2013年以來第五年兩位數的增長,同比漲幅29%。

商品房銷售價格漲幅的大幅回落,但是土地成交價格漲幅不斷地擴大,也使土地成本占房價的比重進一步提高。2017年土地平均成交價格與商品房平均銷售價格的比值達到0.68,意味著未來房地產市場很有可能出現成本推動型的房價上漲。

(四)個人按揭貸款的負增長導致開發商融資成本上漲的壓力增大。在資金來源來看,可以看到國內貸款和利用外資的增幅較大,自籌資金小幅增加,但是定金和定金預售款以及個人按揭貸款的增速是下降的。個人按揭貸款的增速從2016年的46.5%大幅下降到2017年-2.0%。對於房地產企業來說,融資成本的上漲加上土地成本的上升,有可能使未來房地產市場出現成本推動型的房價上漲。

(五)房屋租售價格失衡,住房租賃市場的發展方向需明確。統計了國際上的租金收入比的合理標準是不超過30%,從國際經驗來看,房屋租售比合理區間應該是在1:200到1:300之間。2017年住房租賃價格漲幅是2.9%,明顯低於住房銷售價格的漲幅。房價的比重相對較低,大幅增加租賃市場供給,有可能進一步導致租售價格進一步失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081

內地成本漲市場飽和 特朗普上調關稅 或促中資美設廠

1 : GS(14)@2017-03-05 09:22:26

【明報專訊】美國總統特朗普一直標榜美國優先,呼籲重振美國製造業。競選期間他承諾將對華進口商品的關稅提高到45%,眾議院共和黨人也提議一項邊境調節稅,將對大量進口商品加稅。《華爾街日報》稱,若美國政府大幅上調對中國商品的關稅,或促使中國企業在美國設廠的趨勢加快。

明報記者 黃展翹

中國製造業面臨工人工資上升、土地成本和電費上漲等壓力,令中國製造業以低成本進行大規模生產的經營方式受到挑戰。與此同時,部分中國企業鑒於中國國內市場趨於飽和,正尋求向海外投資,在其他市場尋求增長。助美國引進中國投資的美國佐治亞州中國投資董事總經理及美國各州駐華協會會長林新偉向《華爾街日報》稱,許多中國企業在國內市場已經佔主導地位,現在要放眼海外市場。

南卡州電費低杭州四成

若針對中國商品的關稅上調,部分已在美國設廠的中國企業將處於有利位置。浙江科爾集團董事長朱善慶稱,旗下的科爾美國公司計劃將其設在南卡羅來納州的紡紗廠產能擴大1倍,總投資達2.18億美元,施工期5年。該紡紗廠自2015年中營運,在美國聘有208名全職員工,現計劃再招聘300人。南卡州有明顯的成本優勢,例如電費比杭州低四成。

資本限制 無阻向外拓核心業務

追蹤中國對外投資的Rhodium Group數據顯示,中國企業過去5年對美國新生產設施的直接投資迅速增長,部分企業轉向製造業等資本密集型業務。由2000年至去年,中國企業向美國778個新建項目投入86億美元。不過中國政府去年11月收緊了中國企業向海外投資的資本限制,去年中國企業向美國的34個新直接投資項目投入14億美元,投資額低於2015年的18億美元。分析認為,資本限制對中國企業在美國的製造業投資未必有太大影響,因為限制主要針對與核心業務無關的海外大規模收購。

目前中國製造業正加緊留意特朗普的舉動。上海申華博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Carolyn Wang稱,正考慮在美國生產是否有用,若在美國設廠,這將會是高度自動化的設施,以降低工人成本。

中資:短期大規模轉移不可行

部分中國企業則表示,若中國產品被徵收重稅,與其把生產轉移美國,倒不如放眼其他亞洲國家。位於上海的家紡貿易公司表示,若美國向中國貨物徵收45%的進口稅,將開始從越南、巴基斯坦或印度進行採購。該公司稱,由於美國出售的九成窗簾來自中國,要將生產短期內大規模轉移到美國不可行,要建立價格具競爭力的窗簾供應鏈需時。

[企業地球村]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054&issue=201703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80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