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這部拍“拆遷市長”耿彥波的紀錄片得了金馬獎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6658.html

這部拍“拆遷市長”耿彥波的紀錄片得了金馬獎

一財網 達達先生 2015-11-25 08:55:00

《大同》最後的空鏡頭,瞄準未完工的古城墻工程,荒蕪的工地,遠處則是一批修建中的摩天高樓。兩相比對,我們或許更能理解資本邏輯之下中國城市的發展之殤

耿彥波沒能完成他的“文化大同”之夢,如今他仍在太原繼續自己的實踐

 

第52屆臺灣金馬獎的看點,除了《聶隱娘》這部藝術水準極高的電影大獲全勝,還有一部叫做《大同》的影片,它默默地擒獲了最佳紀錄片獎。但一如既往,很多媒體和大多數觀眾都忽略了它。這的確是一部不容漠視的作品,其內容的深刻和思考的力度,在當下中國顯得相當難得。導演周浩曾經是記者,投身紀錄片事業之後,常常能夠敏銳地道出許多社會問題,如今這部《大同》,將視角放在了中部城市,山西大同。

山西,這個曾經的煤炭資源大省,如今面臨著環保與資源匱竭的雙重問題。城市曾經在一片挖掘中飛速發展,但當資源挖盡,剩下的卻只是千瘡百孔、滿目瘡痍的土地,城市和生活在那里的人們,只能無奈地面對轉型的陣痛。這樣的山西顯然蘊含了大量可以被影像化表達的素材,賈樟柯的山西情結自不用說,這部《大同》從大同這座城市切入,瞄準的卻不僅僅是都市發展的問題。

《大同》原來的名字叫做《中國市長》,從一個充滿了政治隱喻色彩的名字改為《大同》,更凸顯影片紀錄性價值和中立立場。影片以曾經的大同市長耿彥波為核心人物,導演周浩近距離跟拍,紀錄他為大同城市轉型所付出的努力和代價,多視角觀看了一座中國城市的轉型之難。

影片有兩個矛盾,一是市長耿彥波要建設一個文化大同,認為這才是大同城市轉型的必由之路。而建設文化大同的方式,則是拆掉舊房子,蓋起“古”城墻和“古”宅院。於是,文化大同的推行,就必然直面當下中國依舊普遍存在、敏感而且又牽動民生的大問題——拆遷,影片中有大量拆舊蓋新的鏡頭,張揚了都市建設的魔咒:難道只有在漫天的灰塵里,一座擁有歷史記憶的城市才能最終翻新?

《大同》用影像勇敢地直面拆遷和抗拆的問題,拆遷過程遇到的大量的阻力,既有下級官員的推諉,更多來自百姓的抗拒。影片對於百姓的行為表現得十分克制,他們多是生活在底層的市民,其關註的核心問題就在“生存”二字之上。所以不管他們上訪也好,當“釘子戶”也罷,對市長提的要求無非是搬出去有地方住。但恰恰是這一點,政府層面卻無法完美解決,年邁老太太的兩次出現,無疑為影片中百姓的生存添加了許多悲情的意味,而一個母親對於如何教育自己孩子的質問,則同樣有力地將問題拋給觀眾。市民利益還是城市發展,是保護自己的權利還是為大家而舍小家,這些中國城市發展中懸而未決的矛盾,在影片里無時不在,市長耿彥波無解,而老百姓更是無解。

這也就牽出影片另外一個矛盾,則是城市大同與體制之間的矛盾。中國獨特的政治體制,使得地方政府的行政領導人,往往都難以長時間投入到城市的整體規劃和建設之中,耿彥波擔心的恰是這一點。自己對大同的宏偉設想還沒有來得及完成,他便要調離此地。因此,抓緊一切時機讓自己的暢想落在實處,成了他的終極理想。影片中他的果斷、忙碌以及“手段之強硬”都成了這份理想的註解。

但可惜的是,耿彥波還是沒能完成他的“文化大同”之夢,一紙調令之下,他就不得不出走太原,體制的弊端顯而易見。影片中我們常能看到地方官員對體制的無可奈何,雖然心存不滿卻無力改變什麽,耿彥波在離開大同的車里無聲流淚,則讓觀眾看到在當下體制中個人被捆綁的無奈。

耿彥波是不是一個好市長?對於觀看了這部紀錄片的觀眾來說,或許各有想法,有人認同他的責任與付出。而有人則不理解他的規劃理念。《大同》選取了一個體制內的政府官員,試圖用客觀的鏡頭破解民間對官員的刻板看法,進一步而言,也增進了民眾對體制運行方式的理解。

耿彥波曾經是一個熱愛文學的青年,這或許也能理解他為何如此瘋狂地熱衷於讓大同進行文化轉型,但這種缺乏規劃的情懷,卻在他離開時,給大同留下了30億美元的債務,而新任市長對大同有另外的“設想”,耿彥波的“古”城大同就此被擱置。《大同》最後的空鏡頭,瞄準的正是尚未完工的古城墻工程,荒蕪的工地,而遠處則是一批修建中的摩天高樓,兩相比對,我們或許更能理解資本邏輯之下中國城市的發展之殤。

編輯:李剛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183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