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延长石油投建油气煤综合转化项目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8/398949.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50

如何提高微信訂閱號的圖文轉化率?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3908.html

微信公眾賬號分為服務號和摺疊的訂閱號以來,苦逼的官微運營者們確實感受到了陣陣寒意。在筆者參加的某個以微信為主題的營銷會議上,嘉賓做案例分享的時候說他們官方微信的平均圖文轉化率在20%上下,20%是微信圖文轉化率的平均水平嗎?筆者不得而知。不過可以分享個樂觀點的數據,筆者操刀的一條微信在7天內的圖文轉化率達提升了幾倍,這個企業公眾賬號的平均圖文轉化率也達到了40%上下。

怎麼做到的?筆者的答案是:細節!傳播效果由許許多多的因素共同作用、相互影響,能不能取得理想的傳播效果取決於操盤者能不能將各種細微的、零星的因素做有效整合,並在各種細節處考慮更多的細節,給受眾良好的閱讀體驗。所以,在底下文章當中,筆者會反覆提到各種細節,你可能注意到了但不以為意,但一個小小的細節卻可能是觸發病毒傳播的關鍵。作為運營者,細節的力量不容忽視。

在沒有可視化的數據分析之前,微信內容的傳播效果只能靠可憐的編輯們主觀猜測。微信推出了相對完善的後台數據功能之後,編輯的工作終於有了追蹤和分析的基礎。微信公眾賬號的運營者都知道,所有的數據分析會歸結到一個最終指標:圖文轉化率。什麼是圖文轉化率?

圖文轉化率=圖文閱讀人數/送達人數

關於這個公式有幾點運營者要清楚:

1、送達人數指的是你將該條微信推送給了多少人,簡單點說就是你現階段有多少粉絲;

2、圖文閱讀人數是指一共有多少人讀了這條微信,包含非粉絲群體;

3、圖文數據分析只能顯示該條微信發佈後7天內的數據,7天後的看不到。

微信公眾賬號後台數據統計模塊的圖文分析截圖

1
  以上截圖就是筆者在剛接手某企業官微運營後,策劃並執行的某條微信內容的傳播分析。從圖中不難看出微信朋友圈的巨大威力:在只有198個粉絲的情況下該圖文被4733人分享轉發,並且這還只是7天內的數據。

OK,我們深入正題。圖文轉化率既然是重要指標,那麼不斷提高這個數值不僅能對客戶(老闆)完美交待,也可以讓自己得到更高的成就感。下面筆者就來科學地破拆下包圍在神秘的「圖文轉化率」周圍的各種因素,特別是針對受眾直接接觸該條圖文的各種觸點。

毫無疑問,提高圖文轉化率首先要搞定的是我們已有的粉絲,估且稱他們為一級受眾。由於微信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傳播渠道,它不像微博那樣可以購買大號進行圖文的轉發擴散,所以一級受眾願不願意閱讀並主動傳播這條微信變得尤其關鍵。在推送到達率接近100%的情況下,一級受眾的圖文打開率和圖文分享率直接決定了後續傳播的可能性。

註:

1、 一級受眾的圖文打開率即官微已有粉絲打開閱讀這條微信圖文的比例;

2、一級受眾的圖文分享率即官微已有粉絲將這條微信圖文分享到朋友圈的比例;

影響一級受眾的圖文打開率的因素是什麼?

我們先來看看受眾接受到信息推送時的畫面:

2
如上圖所示,其實這個階段關鍵的細節因素有三個:頭像、推送時間和標題。

頭像

一般來說官微的頭像就是品牌的LOGO,作為編輯來說,必須確保這個頭像顯示是清晰的、可辨識的;特別是對走高端精品路線的品牌來講,官微的頭像還要展示出大氣、上檔次的范兒。

推送時間

關於推送時間的講究現在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筆者把它們歸結為以下派別:

1、上班派(7:30-8:00之間),代表微信:愛范兒、改變自己

2、午餐派(12:00-13:00),代表微信:城市畫報

3、下班派(17:30-18:30),代表微信:餐飲商學院

4、晚餐派(20:00-21:30),代表微信:移動互聯網

當然還有一些「想什麼時候就什麼時候發」的自由派,這就不列入我們的研究範圍。筆者覺得這幾個推送時間其實都有各自的道理,至於怎麼樣的推送時間是適合你們官微,建議運營者可以做一個測試:將現有粉絲進行平均分組,同樣的內容分別在一天中的上班時間、午餐時間和下班時間推,看看最終的轉化效果。經過幾天的測試,你就可以總結出最適合你們官微的推送時間了。

標題

不管策劃哪個平台的傳播內容,標題都是影響效果的重中之重因素。關於如何做一名優秀的標題黨,你可以在百度上搜到各種ABCD要點,筆者在這裡不對標題的寫作技巧做贅述。回到微信的標題上,運營者千萬要注意一個細節:不要把無關痛癢的欄目名稱放在標題前13個字符的黃金位置!為什麼?因為在訂閱號的列表中,每個公眾賬號都只顯示標題前13個字符(含標點)!具體參照上圖。

舉個典型的例子,筆者關注了廈門本地一家高端房地產公司的官方微信,它的圖文標題永遠是「【恆禾七尚|亞洲十大超級豪宅】XXXX」,其中XXX是當期圖文的主題。作為頗具逼格的豪宅品牌,想通過每日的標題強化品牌在客戶心目中的高端地位是不錯的想法。但是回到每個人的訂閱號列表,這個公眾微信賬號每天推送的信息都是「【恆禾七尚|亞洲十大超級豪宅……」。這無疑降低了粉絲打開它的慾望,因為我根本不知道這篇圖文的主題,以及,我閱讀它的利益點!

好了,經過精心的策劃,受眾終於在摺疊號一長串的內容列表中點進了我們的內容,我們順利進入與受眾親密接觸的第二階段。

在這個階段,影響一級受眾圖文打開率的關鍵因素是:圖文條數、標題、首圖、摘要。

圖文條數

到底推送幾條好?這依然是一個沒有定論的問題。如果你做的是純資訊分享的公眾賬號,在確保所有的內容都是有價值的、有意義的前提下,你確實可以多圖文一次推四、五條。但如果你是帶著營銷目的的企業公眾賬號,本來首條的打開率就已經慘不忍賭了,還非要推四五條,這不是逼粉絲取消關注你的節奏嗎?

微信運營三大原則

1、意圖決定原則。根據你今天推送的意圖來確定推送條數,企業昨天做了有獎活動,今天要公佈獲獎名單,要一條;企業今天正式推出了某個大型公益活動,要單獨一條;今天立秋,企業原創了一條內容豐富的立秋保養攻略,要單獨一條……把「非今天發不可」的條數列出來,如果都沒有,那請看第二條原則。

2、能少儘量少原則。每條圖文的打開率會根據排列的先後順序大幅度遞減,與其推送四條圖文可是第三、第四條根本沒有人看,不如精緻地只做一條;況且受眾現在普遍有選擇恐懼症,你讓他們在四五條裡挑一條看,他們很可能一條都不看;

3、價值內容優先原則。多圖文的黃金位置只有第一個,從受眾的體驗來講,對他們有價值的優質內容肯定是更受歡迎的。所以,建議你把精緻的、對受眾有價值的內容放在第一順位,這樣不僅可以保證較高的打開率和傳播率,也會讓粉絲覺得這是一個有質感、有價值的賬號。

標題

標題的優化建議已經在上文講過了,這邊要講的是請注意單圖文與多圖文標題的不同。單圖文的標題是在圖片上方的,你可以盡情標題黨。但是!如果你選擇的是多圖文,標題就會移到了首圖上。這時候經常會出現兩行標題把首圖主要信息覆蓋住的尷尬請況,導致首圖的吸引效果大減。建議所有運營者在正式發送前做預覽測試,將內容發送到各種版本的手機上,看看最終呈現的效果,確保標題和首圖都能發揮出誘人的功效。

首圖

首圖的大小建議嚴格按照720像素*400像素來設計,比例失調或過大或小都會造成圖片上傳的時候被壓縮變形。

什麼樣的首圖點擊率會更高呢,筆者總結了幾點規律供大家參考:

1、深色底比淺色底點擊率更高

2、如果是景物,夜景優於日景,儘量還要有一些絢爛的效果

3、明星圖片有更高的點擊率

4、精心手繪設計稿高於一般圖片

單圖文才可以選擇添加摘要,多圖文沒有摘要。摘要是什麼呢,摘要是你首圖下面的那一段引導性文字。當你在單圖文編輯模式下,沒有選擇添加摘要,微信就會默認把你正文的前面幾句文字拿出來當摘要顯示。如果你正文的開頭很有梗,那你可以不必另外添加摘要;但筆者看到的大部分情況是,微信的正文開頭是無關緊要的「熱身文」,受眾看了你三行文字還是不知道你這條內容想說什麼,然後憤而離去!

所以,你一旦選擇了單圖文模式,一定要審視下正文開頭是不是足夠吸引人,如果不是,一定要記得添加閱讀價值說明(十招教你從小白變成專業碼農)或挑逗式(你中槍了嗎?)的摘要。這邊筆者推薦愛范兒的官方微信,它的單圖文摘要做得相當專業。

到現在,我們已經完成了一級圖文打開率的破拆。現在你已經關注到幾個重要細節並可以整合出吸引人的「門面」了,受眾在你「有心機的利誘「下點進了你的內容,而現在才是到了內容決定傳播的關鍵時刻。一級受眾的分享率決定因素主要有兩個:正文內容和提示關注轉發的模塊。

正文內容

許多企業微信賬號經常簡單粗暴地把微博上的熱門內容搞下來、截個圖、去水印就直接當成自己的內容推送出去了。在企業缺乏原創人力的時候,這不失為一個辦法,但長期來看這對企業達成微信營銷的目標完全無益。

回到傳播的原點,還是那句老生常談,企業必須確立微信營銷的目標以及自身微信的定位,這才是決定內容方向的基礎。還有,站在受眾的角度考慮,什麼樣的內容能觸發他們轉發分享的慾望,什麼樣的內容又能讓他們感受到我們企業的用心。比如你是做餐飲的,你整合一些秋季食補的技巧並配上食物美圖(甚至可以植入你自己的產品)一定比COPY一長串的人生哲學要更能達到營銷目的。

另外也有許多客戶詢問圖文的長度如何合適,筆者的建議是小而美、短而精。長篇大論,動輒數十張圖片不僅影響打開速度,更會讓受眾「吃不消」。

正文內容的關鍵是你選擇的主題、你文案和圖片的搭配以及排版細節。

引導分享和關注的模塊

正文後面引導分享和關注的模塊現在幾乎成了微信公眾賬號的標配,筆者也觀察到許多企業的公眾賬號都在這個模塊加入了一些設計巧思。優秀的設計當然是加分的,但更重要的是你要搞清楚你的粉絲是什麼樣的人群:如果他們都是年輕一族,那顏色明快、帶有設計感的圖片當然能引起他們的注意;但如果他們是三十五歲以上,是在餐廳吃飯被服務員推薦才關注你的,是不是簡單明了的圖解操作會更有效果。

寫到這裡,已經破拆完了影響一級打開率和一級分享率的主要因素。作為運營者,能做的就是讓一級受眾儘可能地打開、分享。至於,這條微信能不能走得更遠,完全取決於你的內容了。筆者做了一張簡易的思維導圖供大家更直觀明了地瞭解這些細節:

5
最後,祝各種苦哈哈的微信運營者們,都可以在圖文轉化率上交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7737

簡析平安金融帝國的O2O轉化之道

http://www.xcf.cn/jrdd/201408/t20140801_619413.htm

  2013年,平安加快了互聯網金融戰略,一個宏偉構思的金融帝國版圖呼之慾出。構成這個金融帝國的根基是8000萬客戶、3350億的規模保費、8473億的貸款總額和2900億的信託資產管理規模,在互聯網金融戰略下,這些都被稱為平安的「傳統金融業務」。

  在以前的傳統金融模式下,平安要不斷「苦尋」新的保費資金,再將他們遷徙到銀行和投資(圖),日復一日,以夯實不斷拔高的金融帝國的根基。

  但現在平安的玩法變了,平安不再完全依依靠這種方式,而是圍繞大家「醫、食、住、行、玩」構造不同的網絡平台(醫建通、萬里通、平安房市、平安好車),每一個平台都是一個相關的產業鏈,按平安的劃分,都是一個非傳統業務,這些業務與平安傳統業務的保險、銀行和投資理財相關,平安要做的就是讓這些非傳統業務的客戶轉化為傳統客戶。

  比如說針對健康和病歷管理的醫建通,平安「為客戶設立了電子病歷和電子檔案,與上千家體檢中心和醫院建立了合作關係,擁有了所有的藥品代碼,大部分醫院的標準處方,擁有數百名精算師專門為『醫健通』門戶作產品設計,集團旗下的壽險和健康險公司提供對疾病發生的趨勢判斷。」平安好車涉及車險和人身險及貸款,而平安房市也涉及房款及保險。此外,萬里通入駐的的積分商家目前已高達20萬家,如果萬里通能和平安的信用卡和第三方支付結合在一起,平安自然就能將他們從非傳統業務轉化到平安的傳統業務中來。

  還有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虛擬平台「陸金所」,這是一個產生各種金融產品的社區,按照平安的互聯網金融設計,這些金融產品要全部融入到「醫食住行玩」的生活場景中,繼而推動他們朝傳統業務轉化。前不久平安房市中就出現了高達14%的好房寶1號產品。

  如果得不到虛擬平台的用戶數據,那麼平安也難以利用大數據來主動轉化這些非傳統業務的客戶。通過第三方支付的「壹錢包「、平安天下通(社交功能+提供各類金融產品/資訊/服務)、一賬通、萬里通,讓平安的這些非傳統業務客戶儘可能用這些工具交易,這樣平安就以得到更多的數據,以便精確營銷,把他們引入傳統行業中。

  這樣,從非傳統業務到傳統業務就形成了一個生生不息的資金大閉環,這也將成為金融帝國源源不斷的資金來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923

武漢探索知識產權創新交易 破解成果轉化率低難題

成果轉化率低、專業服務機構發展模式遭遇瓶頸等,是目前科技成果轉化亟待破解的難題。近日,武漢在國內率先成立知識產權金融創新研究與實踐中心,旨在打造新型技術產權交易服務鏈,破解科技成果轉化難題。

據調查統計,我國每年有幾萬余項比較重大的科學技術研究成果和專利,但科技成果轉化率僅15%左右,而歐美發達國家的轉化率則高達45%。

造成這一現狀的重要原因是專利質素本身層次不齊,很多僵屍專利不以產業化為目的,因而雖然專利申請數量大,但其實轉化率低。同時,專利設想方與專利研發方之間、專利擁有方與專利產品試產方之間、專利擁有方和專利需求方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無法形成良好的信息配對,造成效率低下,搜索成本高,轉化困難。一些專利發明人專註技術研發,對於產業化以及市場開拓缺乏相關的知識和經驗,導致銷路不暢,運營困難,影響成果的商品化應用。而專利保護、專利布局意識薄弱,違法成本低,也在客觀上造成專利研發投入意願低。

武漢知識產權交易所董事長陳誌祥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武漢知識產權金融創新研究與實踐中心就是以交易制度創新為基點,利用金融工具做黏合劑,不斷擴大鏈接服務功能,與科技成果轉化的參與各方共同打造科技成果轉化生態體系。

本報記者登錄武漢知識產權交易所網站(www.whipre.com)查閱到,不少企業將自己的融資需求、技術需求、轉讓信息掛在這一平臺上,成交信息也會第一時間公示出來,僅29日一天就有4筆知識產權交易成功撮合。

記者註意到,國藥集團旗下中聯藥業的參芪益氣酒等7項酒劑產品在該平臺公開轉讓,轉讓資產評估值為46萬元,湖北惠海希康制藥有限公司作了意向受讓登記,最終成交價格為人民幣500萬元,比評估價增值987%。

除了知識產權轉讓交易外,武漢知識產權交易所還通過資本運作的方式解決企業專利受讓過程中的資金難題。陳誌祥介紹,他們將轉讓方、受讓方、銀行三方組織到一起,簽訂融資授信和專利轉讓協議,華中科技大學繆向水教授的“相變存儲器測試技術知識產權組”在武漢知識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最終以300萬元的價格轉讓給了位於光谷的武漢嘉儀通科技有限公司,成為湖北首單知識產權並購融資項目。

陳誌祥表示,武漢知識產權金融創新研究與實踐中心將舉辦知識產權金融系列專題研討會、知識產權金融項目路演等活動,建立並持續優化本中心專家庫資源,針對企業不同需要提供各類知識產權金融服務;同時,中心將探索設立知識產權金融領域的高級訪問學者崗位、訪問學生崗位、實習生崗位等,面向全國一流高校一流學科的大學生、青年教師、青年專家實施人才招募計劃;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建立知識產權金融領域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培養知識產權金融人才。

專家指出,這類具備服務鏈接功能的技術產權交易服務平臺,不僅可以大幅提升科技成果生態體系相關主體之間的協同水平,而且也大幅提升了科技成果轉化各環節之間的協同能力,充分發揮各參與主體的優勢偏好,完成從科學研究、實驗開發到推廣應用的“三級跳”,真正體現科技創新的價值,將創新的力量和效益才能最大限度地被釋放出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773

湖北探索知識產權轉化新路徑:支持高校建專門的科技成果轉化機構

湖北省素來是科教資源大省,但從2015年統計數據來看,湖北省高校發明專利授權前三的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和武漢大學發明專利授權之和僅為1593件,不及浙江大學一所高校1865件的專利授權量。

對此尷尬現狀,湖北省近期發布的《關於加快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的意見》(下稱《意見》)提出,將系統推進高校知識產權工作,切實將湖北科教資源優勢轉化為知識產權優勢。

湖北省知識產權局局長張彥林表示,高校是知識產權創造的重要生力軍,擁有巨大的知識產權創造潛力。但目前知識產權管理制度不夠規範、知識產權意識薄弱等問題仍較為突出,嚴重影響了高校知識產權的創造及運用。因此,《意見》明確提出了要深入實施高校院所知識產權推進工程,加強高校知識產權管理制度建設。鼓勵湖北高校將知識產權內容列入教學培養計劃,鼓勵有條件高校設立知識產權專業或學院。支持高校院所與企業協同創新、集成攻關,引導高校科研成果知識產權化等。

第一財經記者註意到,《意見》還在推進高校知識產權轉化上進行了探索。比如提出要鼓勵高校通過許可專利的方式支持單位員工和大學生創新創業,支持高校建立專門的科技成果轉化機構(公司),推動高校與企業、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協同推進高價值專利培育,形成產業化導向的專利組合等。

據了解,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一直高度重視發展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2010年,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產值占美國GDP的35%,占歐盟總的經濟活動貢獻率39%。

在中國,經過多年的創新創造,專利數量實際上已有了相當的積累,因此如何實現專利價值的回歸,最終實現創新的價值正成為當前專利工作亟待解決的重要議題。

張彥林認為,盤活數量龐大的專利儲備已經勢在必行,但要充分認識和實現專利等知識產權的價值,則必須建立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因此,《意見》提出要設立湖北省專利運營基金,建立長江知識產權運營中心,依托長江知識產權運營中心這個平臺,通過引入社會資本、創新知識產權運營商業模式,並“建立以知識產權為重要內容的創新驅動發展評價體系”,將知識產權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430

攜程聯手綠地拓展民宿市場 在線客源轉化是關鍵?

近幾年,受益於旅遊消費升級,民宿市場持續火爆,被視作酒店行業的下一個“風口”,成為資本市場眼中的“香餑餑”。

9月11日,攜程旅行網與綠地集團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以上海“綠地·海岸城”項目為依托,構建國內首家一站式民宿運營平臺,共同開發民宿市場。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了解到,攜程未來還計劃將從互聯網智能門鎖等方面進行多方位布局,打通民宿上下遊產業鏈。而此番投資也是攜程繼投資途家後,再次加碼非標化住宿業態。不過對於攜程未來如何平衡其與綠地、途家之間的合作,業界認為這或許是攜程需要思考的問題。

攜程、綠地瞄準民宿業

今年6月,浦東特色民宿發展意見出爐,預示著上海民宿業發展開閘,上海迪士尼樂園輻射的板塊率先從中受益。數據顯示,今年6月,上海迪士尼樂園日均接待量約2.7萬人次,周邊民宿成住宿熱門選擇。

上海迪士尼樂園龐大的客流量,催生出民宿城市化、集群化需求,民宿3.0模式應運而生,即城市化民宿集群。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了解到,綠地集團“海岸城”項目位於迪士尼樂園商圈範圍內,其中規劃有上海“首個城市民宿集群”。

對於此次合作,攜程方面表示,其將在運營推廣、客戶引流等方面對其進行資源支持。在2014年8月,攜程便在業內首家上線客棧民宿頻道,覆蓋4萬多家客棧旅館。經過2年多的運營發展,攜程在客棧民宿領域積累了用戶群體。其此次擬通過引入城市民宿集群這一產品,進一步擴大在民宿行業的影響力。

綠地集團方面則表示,上海“城市民宿集群”是綠地試水民宿行業的開山之作,預計將引進國內約30多家精品民宿品牌,實現城市民宿的集群式專業管理,此舉將改變民宿行業分散化經營的傳統模式。借助攜程的線上資源,能夠解決民宿缺乏預訂、推廣專業平臺的難題。

未來,攜程將與綠地集團在民宿領域展開更多合作,搶占行業高速發展的紅利。

值得註意的是,此次與綠地集團跨界合作,僅僅是攜程全面發力民宿市場的一個縮影。

今年4月,攜程與互聯網智能鎖品牌果加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通過PMS系統與智能鎖管理系統對接,將實現民宿“訂房—退房”流程全程自助化,大大提升消費者入住效率。

除了引入更多產品以及提升消費者體驗,攜程還將向民宿產業鏈上遊進發。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獲悉,未來攜程在民宿產業鏈的布局有很大的規劃。比如,攜程可能推出包括財產保險、人身意外險等在內的互聯網保險產品,為民宿經營者提供風險保障;同時,攜程還可能通過發起民宿眾籌等方式,幫助民宿創業者解決資金難題。

攜程的平衡術與“算盤”

伴隨消費者個性化旅遊需求增加以及周邊遊市場的興起,經過短短幾年發展,獨具特色的民宿迅速崛起成為住宿市場的“生力軍”,似乎也迎來了這個業態的“黃金時代”。

艾瑞咨詢《2016年中國在線度假租賃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在線度假租賃市場規模達42.6億元,同比增長122%,預計2017年有望增至103億元。

目前,民宿在全國各地蓬勃興起,已形成滇西北、浙南閩北、徽文化圈等十多個集群區域,吸引了眾多遊客前往休閑度假。公開數據顯示,莫幹山作為民宿發展較為成熟的區域之一,整個莫幹山鎮的民宿數量已達400多家,2016年上半年接待遊客106.7萬人次。

與此同時,“爆發式”發展的民宿行業迎來政策利好。2015年11月發布的《關於加快發展生活性服務業促進消費結構升級的指導意見》中提到“積極發展客棧民宿、短租公寓、長租公寓等細分業態”,為民宿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此後,北京、浙江、蘇州、上海浦東等地相繼出臺了一系列促進政策。

在攜程看來,獲得政策加持後,民宿市場儼然成為一片新藍海,受到越來越多投資者和經營者關註。不過,民宿行業發展目前仍處於初級階段,以獨立個人房屋市場化租賃、依托資源景觀改造的旅館的民宿1.0模式和小規模化存在的民宿2.0模式為主。而隨著行業進入快速成長階段,民宿逐漸向城市化、集群化的3.0模式演進。

“攜程想打造民宿產業閉環生態圈,是民宿經營者的一站式服務平臺,可以滿足其在推廣、保險、融資等方面的多元化需求。但是攜程和綠地都要註意,非標準化住宿業在管理和運作方面的難點。而且對於攜程而言,其此前已經投資了途家,攜程未來要如何平衡途家與綠地的合作也是一個問題。”長期研究公寓和民宿產業的房東東創始人全靂指出。

對於上述平衡問題,攜程和途家方面都認為,此次攜程與綠地開拓民宿業務與途家的合作模式不同,雙方並不沖突,也不會有太過直面矛盾的問題。

“其實歸根到底,攜程現在的線上流量是非常大的,這些流量一定要轉化為消費,尤其是向線下實體的旅遊和住宿業項目轉化,途家當然可以有利於這種轉化,但可能還不夠,因此攜程還需要新的合作夥伴來開拓市場,實現更多線上客戶向線下消費的轉化。”華美首席知識專家趙煥焱分析,另一方面,對於綠地而言,如果有租售方面有所困難、閑置的項目,則可以通過與公寓、民宿業態的合作來“盤活”這些物業,提升收益,此前萬科就攜手途家做過此類合作,這種酒店住宿業與房地產業之間的合作在未來也應該會越來越頻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497

科研人員註意了!科技成果轉化納稅比例將減半

11月10日,國新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關於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分配政策的若幹意見》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科技部政策法規與監督司司長賀德方表示,涉及成果轉化獎勵的長期激勵政策可使科研人員成果轉化納稅比例由原來的40%左右下降到20%,下降的幅度或過半。

據介紹,此前科技成果確定股權的過程主要分兩步納稅,按照個人所得稅稅法規定,稅率最高到45%。今年9月,財政部和稅務總局出臺的101號文件把兩步納稅合並成一步納稅,而且特別明確了科研人員和機構有選擇權,如果選擇延遲納稅的話,一次納稅稅率按20%計算。

“這是政策非常重要的一項,在支持創新、支持對科研成果長期激勵方面的一個非常好的制度安排。我們初步分析一下,這項政策可能使科研人員科技成果轉化納稅比例由原來的40%左右下降到20%,下降的幅度大概超過了一半。”賀德方說。

此外,賀德方表示,因為科技成果的價格波動是比較頻繁的,履行了勤勉責任是免除責任,這次若幹規定當中對整個涉及科技成果長期激勵的,都是由單位自主決定,實際上免責條款進一步擴大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081

追問中國百萬專利:含金量、轉化率、侵權成本“三低”

“‘337調查’對我們影響太大了,勝負關乎我們在美國的整個市場。”近日,談起被中國很多企業視為“洪水猛獸”的這一美國貿易壁壘時,全球通訊領域的龍頭企業——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知識產權部副部長文明對第一財經記者如是感嘆。

因美國1930年《關稅法》第337條法規得名的“337調查”,幾乎所有涉此調查的案件都涉及知識產權問題,中興通訊自2011年至今已遭遇7起“337調查”,是國內遭遇相同案件數量最多的企業之一,其中中興通訊勝訴5起,對方主動撤訴2起。

像中興通訊這樣的行業龍頭,多年專註研發積累的關鍵技術及核心專利等,可以無懼該貿易壁壘。然而對國內不少企業來講,在涉及保護知識產權時,他們並沒有行業巨頭的底氣。

從整體上看,我國專利申請數量龐大且增長迅速,但也有存在的問題,要麽申請的國際專利數量少,要麽申請的國內專利含金量低,像PCT(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有關專利的國際條約)等具有含金量的國際專利數量,在中國2015年超過100萬件龐大的專利申請總量上僅占了4%左右。

此外中國專利的利用水平也堪憂,大量專利束之高閣,無人問津,加上對專利的保護力度不夠,專利申請人的合法利益難以得到有效保護。

含金量總體不高

專利是知識產權中的一大板塊。國內專利主要分為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

近年來,中國專利數量急劇增長。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去年11月發布的報告,2015年中國專利申請量超過100萬件,幾乎占全球總量的4成。同時中國專利申請增幅高達18.7%。

數量雖多,但專利總體含金量被詬病。深圳一位高新技術企業主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專利有時流於形式化,他身邊有些朋友企業的專利就是拼湊的:“大公司有內部團隊專門負責專利事宜,中小企業沒有這麽多精力和資金,只能委托專利代理公司。他們大多是走形式,你給錢,他就想法幫你申請上專利,實用性不高。”

事實上,很多專利代理公司是“黑戶”。深圳市知識產權聯合會網站上最近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截止2016年11月30日,在全國各地工商局共註冊有28967家知識產權代理機構,但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的有專利代理資質的代理機構為1496家,僅占5.16%。

專利含金量不高的原因,也在於申請人的目的複雜。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對於個人而言,有專利在手,方便在某些一線城市落戶,一項專利可能會加幾十分,其中含金量最高的發明專利加分也最高;也有利於評職稱拿項目。

對於企業而言,有專利在手,有助於擡升企業身價、獲得政府補貼。上述企業主介紹,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有硬性指標,必須得有一兩項發明專利。政府對企業資助時,發明專利是最重要的衡量指標。“所有類型的專利,政府都會有所補貼。國家也可能會撥款給你做研發,我們曾申請過政府的50萬元無償創業資助。”

作為企業的無形資產,專利在企業融資時也是實力的象征。深圳市普羅醫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創新官黃漢年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他們去年憑借2個重要的發明專利從銀行獲得500萬元貸款。

“專利也代表了技術實力,能夠在產品銷售時獲得市場信任。此外專利也可以賦予企業申請省市級課題的資質,這一點很容易招攬人才。課題一旦成功,人才的行業地位會提高。”黃漢年補充道。從畢業到現在,黃漢年已申請個人4項發明專利,其中1個已授權發證,另外5個實用新型專利也得到授權了。這能令他在深圳走某些流程比如申請職稱時,可以走快速綠色通道。

侵權成本低

雖然申請專利好處多,但並非所有企業都踴躍欲試。

黃漢年所在的公司成立於2003年,2015年他們生產的子宮肌瘤無創醫療設備在拿到了國家食藥監總局市場準入證2年後終於開始量化生產。目前,他們已有4個授權的發明專利了。這個數量對於企業來說不算少,但對於一家經歷了12年研發沈澱期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來說,並不算多。

“我們前面十幾年專註研發,不敢去申請。” 黃漢年說,“同行的大公司會‘嗅’到你的方案和設計。如果其他公司抄襲了,除非你密切關註,不然即使他們的產品進入市場了你也很難察覺。有些核心技術一般也看不出來,兩瓶不同牌子的礦泉水,你從瓶外是看不出來區別的。”

事實上,他們還未就特別核心的技術申請專利:“一旦申請,就要對公眾公開專利內容,有些競爭對手可能會模仿,這會對我們造成致命打擊。”

黃漢年舉例:“假如炒盤青菜的配方是5毫升油和2克鹽,在申請專利時就要公開油是花生油還是菜籽油,鹽是國產的還是進口的。雖然在量上可以公開一個範圍,比如說油寫成2毫升~10毫升,鹽是1克~3克,但是整體配方還是要公開。這樣‘嗅覺靈敏’的同行就會快速地抄襲。”

為什麽會有抄襲?一個原因是侵權取證難。中國反侵權假冒創新聯盟常務副理事長、深圳一站式知識產權保護服務平臺安盾網總裁艾勇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中國的法律規定,主張權利的一方負有舉證責任,即‘誰主張誰舉證’,但取證不容易。”

即便取證成功,能得到的賠付金額也遠遠達不到起訴方的預期值。艾勇介紹,國內法院判決金額很低,一般是三五萬元以下,而在國外動輒幾百萬美元。國家知識產權局保護協調司副司長張誌成曾在2014年表示,對所有已公開的專利權案件判決書進行研究後,發現我國專利權案件的平均判賠額只有8萬元。

侵權成本低,導致的一個結果是侵權案例增長快速。艾勇說,近幾年專利侵權案件數量增長特別快,幾年前以商標和版權為主,現在以專利為主。“因為打擊力度大,假冒、盜版的案件數量下降很多,但是新產品繞不過專利,門檻較高,企業要麽自己獲得授權,要麽去侵權。”

為防止侵權泛濫,國家在知識產權保護上的力度在加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於去年11月公布,提出要提高知識產權侵權法定賠償上限,探索建立對專利權、著作權等知識產權侵權的懲罰性賠償制度,對情節嚴重的惡意侵權行為實施懲罰性賠償,並由侵權人承擔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就在去年12月,北京知識產權法院一審認定,被告恒寶股份有限公司侵犯原告北京握奇數據系統有限公司發明專利,判決被告恒寶公司賠償原告握奇公司經濟損失4900萬元,以及合理支出律師費100萬元。這是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建院以來作出的最高金額判決。這個案子被業界視為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為侵權官司樹立了一個標桿,也讓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對專利保護持謹慎樂觀的態度。

另外,國務院於上月底印發《“十三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知識產權規劃首次列入國家重點專項規劃,重點工作中就包括完善知識產權法律制度,提升知識產權保護水平。到2020年,知識產權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取得決定性成果,建成一批知識產權強省、強市,知識產權保護環境顯著優化,知識產權運用效益充分顯現,知識產權綜合能力大幅提升。

轉化率低於發達國家

中國專利的利用率不高,不少專利申請完後就束之高閣,不能為市場所用,也被不少人吐槽。

專利的申請者一般為高校和企業等。以高校為例,資金受限、科研與產業對接不到位等原因,導致科研人員積極性不夠,科技成果轉化率較低。有媒體報道稱我國高校雖然擁有大量專利,但其平均轉化率不足10%,歐美日發達國家科技成果轉化率在30%以上;也有觀點稱中國高校的科技成果轉化率甚至遠低於10%,歐美日發達國家則在50%左右。

無論如何,科研成果轉化率較低是不爭的事實。一位政府所屬的科研單位科研人員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我們單位的成果轉化不到5%吧。原因在於即便轉化,收益也落不到自己頭上,沒有積極性。”另外他透露,高校和國有研究機構科研人員的動力較弱,一些科研人員無非就是想發篇論文,評上職稱就行。

不過,這一狀況正在改變。去年5月底的全國科技創新大會提出,“深化改革創新,形成充滿活力的科技管理和運行機制”,“科技創新、制度創新要協同發揮作用,兩個輪子一起轉”,這樣的重要論述讓不少地方都關註到成果轉化、體制創新和人才發展環境三個最關鍵的科創體制改革問題。

隨後,作為中國科創重鎮的深圳率先推出落實科創體制改革精神的地方細則。根據這一新政策,深圳明確,政府所屬科研機構的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權將下放到項目承擔單位,科研人員成果轉化收益比例也將提高到70%以上。

雖然從全國範圍看,企業的專利轉化率不高,但在民營企業占多數的深圳,表現可圈可點。

深圳市知識產權局專利負責人之一的黃遠輝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深圳高校和科研單位數量不多, 90%以上是企業在申請專利,不過其中絕大多數是民營企業。與國企或科研體系的企業不同,這些民營企業充分享受市場競爭,專利成果轉化率因而也高很多。

黃遠輝說:“深圳企業的專利轉化率是多少,我們沒有做統計,不好說一個具體的數字。但是從專利應用的情況來看,確實比較高。”

在深圳,高新技術企業雲集,華為、中興、騰訊等眾多行業巨頭集聚於此。這些企業的授權專利量龐大,並憑借領先的技術參與國際標準制定。

在專利轉化上,深圳市知識產權聯合會常務副會長王躍希望企業能夠攜手,相互促進彼此的專利應用。王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她希望看到的狀況是,“你的創新,我給你付費,然後我在你的發明基礎上,又有新的發明,然後你使用,你再給我付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促進,這才是積極的方向。”

應建立聯盟反貿易壁壘

中國企業獲得的海外專利數量在總體專利中占比也較低。

2016年11月,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 總幹事弗朗西斯·高瑞(Francis Gurry)在發布上述報告時稱, 2015年中國的專利申請量達到101萬項,這些數據表明中國正在推動亞洲引領全球的創新增長。不過中國收到的101萬項專利申請中,大部分為申請國內專利,只有約4.2萬項是更具含金量的海外專利。

海外專利主要包括PCT國際專利,以及一些向單一國家申請的專利等。

黃遠輝解釋:“PCT國際專利是一種協議,專利申請人可以通過PCT途徑向專利主管國遞交國際專利申請,然後向多個國家申請專利。這樣能省下向多個國家同時申請專利花費的精力。這是廣撒網的模式,適合目標市場多樣化的企業。而向單一國家申請專利適合目標市場比較單一的企業,綜合費用也要便宜一些。”

不過,申請PCT國際專利難度大,技術上要求有一定創新,一般需要兩三年的時間才能審批下來。中小企業申請起來有點難度,目前深圳PCT國際專利申請量中,有一半是來自華為、中信、比亞迪、騰訊等大企業。黃遠輝表示。

根據第一財經記者從深圳市知識產權局拿到的最新數據,2016年1~11月份,深圳市PCT國際專利申請達17841件,同比增長52.4%,占全國申請總量的48.7%,居全國各大中城市之首。

這些國際專利已經成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時攻克貿易壁壘的利器。就拿令很多中國企業聞之色變的美國“337調查”來說,中國企業的應對能力正在大幅提升。

根據有關程序,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ITC)在啟動“337調查”後一年內作出裁決,如果涉案企業被裁定違反了第337條款,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將發布相關產品的排除令和禁止令。這也意味著涉案產品將徹底喪失在美國市場銷售的資格。

美國“337調查”被頻繁地應用於針對中國企業的貿易摩擦。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在去年7月表示,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近年來發起的“337調查”案件數量一直居高不下,1/3以上的案件針對中國對美出口的產品。2016年上半年,美國對我國出口產品發起了11起“337調查”,案件數量超過2015年全年案件數量的總和。

對於龍頭企業中興通訊來說,這其中的感受可謂最深。“雖然這7起調查最終沒有影響我們在美國的市場,不過如果敗訴,就意味著我們將失去這個市場。”文明慨嘆,通過海外知識產權勝訴這一例子,充分說明在目前的全球化市場競爭中,知識產權實力已經成為進入歐美高端市場的門票。截至去年6月,中興通訊的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連續6年排在全球前三,是中國唯一一家獲得此成績的企業。

不過,對於很多中國企業來說,“337調查”依然是個難關。業內估計近年來中國企業的勝訴率不足40%。文明解釋,許多美國公司之所以都選擇“337調查”,也是因為該調查申請較容易,調查訴訟周期長,導致訴訟費用畸高,可以最大程度上拖垮競爭對手。

對於中小企業來說,這筆高昂的費用顯然不堪重負。由於“337調查”一般會對同一個行業的多家公司同時起訴,文明建議,鑒於中國企業目前在國際市場上的相對弱勢,對國際競爭規則的理解與運用,和國際巨頭之間還存在差異,中小企業可以組成應訴聯盟,分攤成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586

“草業國家隊”成立 科企協作加速科研成果轉化

小草成就大業。17日,國家草產業科技創新聯盟(以下簡稱“草業聯盟”)在北京正式成立,這意味著國內草產業將步入技術和制度聯合攻關的產業升級通道。

近年來,中國草業雖然產業發展迅速,但作為畜牧業的上遊產業,仍然處在“總量有缺口,質量有短板”的初級形態中,優質牧草、尤其是豆科牧草長期依賴進口,國產苜蓿無論在數量上還是質量上均無法滿足畜牧生產的需要,推動草業提質增量,是中國農業轉型升級不可忽視的產業政策。

草業聯盟由草產業骨幹企業、投資金融機構、科研院所、社會團體及生產經營者組成,以構建“自主合作、優勢互補、企業問診、專家開方、協同創新、利益共享”的聯盟發展新機制為宗旨,不斷提高草業科技對產業發展的貢獻度和草業發展水平。

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草業聯盟顧問團主席任繼周說,草業聯盟的成立,標誌著草業邁上新臺階。產業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力量,農業供給側改革實際上就是農耕農業向草地農業的轉化,完成過渡要靠產業的推動,一切科技理論、技術都是由產業引起的改變。

任繼周指出,我國草產業已初具規模,但是按照現代草業標準來要求,還有一定差距。和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草產業產能和質量還有很大的距離,數量和質量還不足,草業理論和技術還需要很大的提升。草產業科技創新的原則,是針對草產業發展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前瞻性、關鍵性技術,以草業科技進步為目標,以契約關系為核心和紐帶,推進資源共享和創新要素優化組合,圍繞草產業關鍵問題進行系統創新。

作為草業聯盟的發起單位,內蒙古蒙草生態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召明稱,當前草產業提升仍缺乏標準,應該加快完善行業標準。草業聯盟應該平臺化和小草化,2016年,蒙草自建的種質資源庫收集了10萬份土樣,全部依靠農牧民,成本又低效率又高,說明搞科研並非只靠科學家,可以廣泛凝集各方面力量。

北京林業大學教授盧欣石新當選草業聯盟第一屆理事會理事長。他說,草業聯盟的目標就是以企業為主,科企協作,通過聯盟把企業的生產體系、科研機構的技術體系、政府部門的推廣體系凝聚在一個平臺上,針對草產業的全產業鏈,解決具有共性意義的關鍵瓶頸問題,加速科研成果轉化,用產學研相結合的方式提升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盧欣石表示,草業聯盟將把技術創新目標凝聚在四個方面,即解決草產品的數量和質量穩定生產的問題;解決良種繁育和草種現代化生產問題;解決適合中國山情、土情和水情的設備機械問題;解決耕地農業轉變為草地農業的配套技術模式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791

這個科技成果轉化背後:團隊打消賣房顧慮,千萬個稅暫不繳納

“太赫茲科研團隊一度以為轉化成果時要交1000萬元個人所得稅,由於團隊成員沒有這麽多現金,有人打趣說只能靠賣房子來交稅。其實這筆稅可以暫時不用交,可以推遲到股權轉讓時再交。”

4月13日,在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區上海市楊浦區的創智天地,上海市國稅局、地稅局所得稅處負責人陳華在“稅企同舟、共話雙創”主題論壇上,向包括第一財經在內聽眾介紹全國首個享受稅收優惠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故事。

這個項目正是上海理工大學的太赫茲科研項目。

太赫茲波是頻率在0.1THz(太赫)-10THz 範圍內的電磁波,是電磁波譜中唯一待全面開發的頻譜資源,主要應用於通信、太空探測等領域,已成為發達國家爭先搶占的核心頻譜資源和科學制高點。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將太赫茲科技評為“改變未來世界的十大技術”之一,日本政府也將其列為“國家支柱十大重點戰略技術” 之首。我國也很重視太赫茲這一前沿顛覆性技術,在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太赫茲項目中,上海理工大學是唯一承擔設備系統的單位。

上海理工大學太赫茲科研團隊在中國工程院院士莊松林帶領下,在太赫茲技術研發和應用上取得重大突破,今年有望推出3款新產品,沖擊目前美英等國把持的市場。

然而這樣一個國際領先的科研項目在成果轉化時遭遇了不少波折。

上海理工大學科技處處長張大偉在上述論壇上介紹,2015年上海“科創22條”的出臺鼓勵科技成果轉化,規定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轉化收益歸屬研發團隊所得比例不低於70%,據此上海理工大學做了“破冰之舉”,將三項評估價值近2900萬元的太赫茲技術按79.42%獎勵研發團隊個人,金額為2303.2萬元。

問題來了。由於獲取股權需要繳納高額個人所得稅,太赫茲團隊成員需要為此支付將近1000萬元的個稅。而太赫茲技術的相關產品還沒有投入生產,在沒有產出利潤的情況下要拿出千萬現金交稅,成了研發團隊意想不到的燃眉之急。有成員打趣說只能靠賣上海房子來交稅。

在了解這一情況後,上海市稅務局迅速幫助團隊解決問題。

陳華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其實早在1999年稅務總局就發文明確,科研機構、高等學校轉化職務科技成果以股份或出資比例等股權形式給予科技人員個人獎勵,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核後,暫不征收個人所得稅。2016年,稅務總局又進一步簡化審批科技成果轉化暫不征收個人所得稅備案手續,技術成果價值評估報告、股權獎勵文件及其他證明材料由獎勵單位留存備查,不再需要報送主管稅務機關。

目前,上海理工大學已在楊浦區稅務局成功辦理了《科技成果轉化暫不征收個人所得稅》備案,以太赫茲科技研發成果作為無形資產獲得股權獎勵的上海理工大學科研團隊暫不繳納個人所得稅1035.09萬元,成為全國首單科技成果轉化暫不繳納個人所得稅優惠案例。

上海財經大學胡怡建教授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理論上個人獲得股權需要交稅,現在對科研成果以股權形式轉讓暫不交稅,遞延到獲得股權收益轉讓所得時候再征稅,這減輕了個人現金流負擔,有利於創新創業。

張大偉說:稅務局這些舉措讓教授團隊很受鼓舞,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免收稅款,而是看到政府下決心推進科研成果轉讓,這讓老師們放下負擔,去年我們學校就有11項成果轉讓。

上海同濟資產經營公司總經理高國武也在上述論壇表示,過去10年同濟大學科研成果轉讓價值不足5000萬元,而去年政府將科技成果轉讓處置權下放學校後,不到一年時間,科研成果轉讓價值超過了1.7億元。政策放寬推動了學校老師學生創新創業熱情。

據了解,上海科技成果轉化實行備案管理,僅楊浦區就有多所重點高校有意向對3個科研項目研發團隊給予激勵,公司估值共計約8000萬元,按80%的比例獎勵給研發團隊,金額約6400萬元,暫不征稅。

目前,我國已基本形成了全方位支持科技創新的稅收優惠政策體系。

對於初創企業經常遇到缺少資金問題,稅收優惠政策對專門投資中小高新技術企業的創業投資企業,給予投資額的70%抵扣應納稅所得額的優惠,對金融機構向中小企業的貸款給予更大力度的準備金扣除政策,對中小企業擔保機構給予增值稅優惠。

對於通過股權激勵方式吸納科技骨幹人才的非上市公司,實行遞延納稅政策;對於獲得國家級、省部級以上獎勵的科研人員所獲得的科技獎金,免征個人所得稅。

稅收優惠政策還幫企業營造創業環境。對於專門從事孵化創業創新企業的大學科技園、科技孵化器,免征出租房產、孵化服務收入的增值稅,提供給孵化企業的房產、土地免征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

對於已形成的科技成果,稅收優惠政策還促進其早日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對科技成果轉讓,免征增值稅,減免企業所得稅;對科研機構、高等學校轉化科技成果實施的股權獎勵實行遞延納稅等。

國家稅務總局政策法規司副司長羅天舒近日表示,2016年,促進創新的優惠政策新增減稅約800億元,稅收優惠“小投入”帶來高新技術產業的“大產出”。

他介紹,稅務總局今年還將繼續加大稅收支持力度,將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50%提高到75%,進一步激勵中小企業加大科技投入。對投向種子期、初創期等創新活動的投資,加大稅收支持力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50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