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誰是擊落馬航客機的真兇?解析三大“嫌犯”及影響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0257

前天,一架馬來西亞航空(馬航)MH12客機在飛經俄烏邊境時被導彈擊落,機上298人全部遇難。美國總統奧巴馬昨日講話稱,導彈來自親俄的烏克蘭分裂勢力控制區。歐盟國家歸咎於俄羅斯支持烏反政府武裝,最早下周決定加大對俄制裁。 馬航客機事故目前正在調查,福克斯新聞的國家安全分析師K.T. McFarland分別分析了涉嫌制造此次事故的三方,並預測了俄烏兩國將受到的影響。 先看烏克蘭政府。McFarland認為烏政府有機會,但沒有動機。 烏政府軍擁有能擊落馬航客機的導彈系統,那是多年前俄羅斯提供的。但烏克蘭政府現在希望得到西方國家的經濟和軍事援助,打擊俄羅斯和烏東部的叛亂者,攻打一架不相幹的民航客機不能保證他們達到這樣的目的。 烏克蘭東部的親俄反政府武裝是西方國家所說的“分裂勢力”。McFarland認為,他們可能有機會,也可能有動機。 McFarland說,這不能肯定,但俄羅斯人已經向他們提供足以擊落馬航客機的導彈系統。過去數日,他們擊落了兩架烏克蘭政府軍的軍用飛機,也許他們有些得意忘形。 McFarland猜測,可能這次分裂勢力想再擊落一架烏克蘭政府軍的飛機,沒想到誤傷了馬航的客機。此前有跡象可以證明這樣的推測。 華爾街見聞昨天的文章就提到,在馬航客機失聯的20分鐘內,一個屬於烏克蘭分裂勢力的俄羅斯社交網站賬號宣稱,剛剛擊落了一架烏克蘭軍事運輸機。地點正是馬航客機事發地附近。 而且,McFarland指出,過去幾天,普京已發出信號,暗示俄羅斯方面要同烏克蘭分裂勢力保持距離。也許正是這樣的信號使分裂勢力做出決定,要讓戰爭升級,希望借此迫使俄軍再次卷入其中。 若果真如此,那烏克蘭分裂勢力這次可犯了大錯誤。 最後看俄羅斯政府。McFarland認為他們當然有機會,但也沒有動機。 McFarland說,她上個月和烏克蘭政府的軍方與情報官員會面。對方提到,俄羅斯總統普京在烏克蘭東部發起的是“冒牌戰爭”。 那些官員的意思是,俄羅斯向親俄分裂勢力提供武器、傳授相關軍事經驗、組織秘密活動,但拒絕承認和這些分裂勢力的反政府武裝有任何關系。 普京的冒牌戰爭旨在控制俄羅斯的參與程度,這樣俄方否認支持分裂勢力顯得有說服力,也不會激起西方國家采取行動。 烏克蘭的情報官員稱,大量穿“褐色衣服”的從俄羅斯湧入烏克蘭東部地區,無疑那是俄羅斯的特種部隊,並非佩戴俄軍標誌的部隊。 McFarland認為,如果證明俄羅斯已經在俄烏邊境沖突中走上前臺,確實擊落了馬航客機,馬航客機事件就將是改變局勢的關鍵轉折。 McFarland預計,屆時俄羅斯方面即使否認也無人相信,即使該負責的是俄方支持的烏克蘭分裂勢力,俄羅斯也沒有撇清幹系的力證。前天馬航被導彈擊落的客機上也有美國和歐洲乘客。這次墜機事故可能促使歐美領導人立即對俄羅斯給予嚴厲打擊。 McFarland還認為,普京在靜悄悄地複興過去那個俄羅斯帝國,可如果全世界把他的一舉一動放在顯微鏡下關註,那他可能沒法順利實現夢想。如果壓力加大,普京將讓俄羅斯人還以顏色。這是一場可能迅速失控的危機。 McFarland稱,現在是美國政府需要一個支持行動者的時刻。她回憶起上世紀80年代美蘇冷戰時期。 1983年,前蘇聯擊落了一架韓國飛機,起初斷然否認,後來承認,稱該客機進行間諜活動。那是時任美國總統里根的轉折點。 里根意識到不可能向前蘇聯妥協。他開始加快開發星球大戰計劃的導彈防禦系統,敦促國會增強國防力量,聯手歐洲盟國與前蘇聯對峙。他還策劃壓低油價,迫使前蘇聯更快地走向滅亡。 下圖為2012年《時代》雜誌封面,左為里根,右為奧巴馬。 下圖為2012年《新聞周刊》封面,大標題寫著奧巴馬是“民主黨的里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794

誰是擊落馬航客機的真兇?解析三大“嫌犯”及影響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0257

前天,一架馬來西亞航空(馬航)MH17客機在飛經俄烏邊境時被導彈擊落,機上298人全部遇難。美國總統奧巴馬昨日講話稱,導彈來自親俄的烏克蘭分裂勢力控制區。歐盟國家歸咎於俄羅斯支持烏反政府武裝,最早下周決定加大對俄制裁。 馬航客機事故目前正在調查,福克斯新聞的國家安全分析師K.T. McFarland分別分析了涉嫌制造此次事故的三方,並預測了俄烏兩國將受到的影響。 先看烏克蘭政府。McFarland認為烏政府有機會,但沒有動機。 烏政府軍擁有能擊落馬航客機的導彈系統,那是多年前俄羅斯提供的。但烏克蘭政府現在希望得到西方國家的經濟和軍事援助,打擊俄羅斯和烏東部的叛亂者,攻打一架不相幹的民航客機不能保證他們達到這樣的目的。 烏克蘭東部的親俄反政府武裝是西方國家所說的“分裂勢力”。McFarland認為,他們可能有機會,也可能有動機。 McFarland說,這不能肯定,但俄羅斯人已經向他們提供足以擊落馬航客機的導彈系統。過去數日,他們擊落了兩架烏克蘭政府軍的軍用飛機,也許他們有些得意忘形。 McFarland猜測,可能這次分裂勢力想再擊落一架烏克蘭政府軍的飛機,沒想到誤傷了馬航的客機。此前有跡象可以證明這樣的推測。 華爾街見聞昨天的文章就提到,在馬航客機失聯的20分鐘內,一個屬於烏克蘭分裂勢力的俄羅斯社交網站賬號宣稱,剛剛擊落了一架烏克蘭軍事運輸機。地點正是馬航客機事發地附近。 而且,McFarland指出,過去幾天,普京已發出信號,暗示俄羅斯方面要同烏克蘭分裂勢力保持距離。也許正是這樣的信號使分裂勢力做出決定,要讓戰爭升級,希望借此迫使俄軍再次卷入其中。 若果真如此,那烏克蘭分裂勢力這次可犯了大錯誤。 最後看俄羅斯政府。McFarland認為他們當然有機會,但也沒有動機。 McFarland說,她上個月和烏克蘭政府的軍方與情報官員會面。對方提到,俄羅斯總統普京在烏克蘭東部發起的是“冒牌戰爭”。 那些官員的意思是,俄羅斯向親俄分裂勢力提供武器、傳授相關軍事經驗、組織秘密活動,但拒絕承認和這些分裂勢力的反政府武裝有任何關系。 普京的冒牌戰爭旨在控制俄羅斯的參與程度,這樣俄方否認支持分裂勢力顯得有說服力,也不會激起西方國家采取行動。 烏克蘭的情報官員稱,大量穿“褐色衣服”的從俄羅斯湧入烏克蘭東部地區,無疑那是俄羅斯的特種部隊,並非佩戴俄軍標誌的部隊。 McFarland認為,如果證明俄羅斯已經在俄烏邊境沖突中走上前臺,確實擊落了馬航客機,馬航客機事件就將是改變局勢的關鍵轉折。 McFarland預計,屆時俄羅斯方面即使否認也無人相信,即使該負責的是俄方支持的烏克蘭分裂勢力,俄羅斯也沒有撇清幹系的力證。前天馬航被導彈擊落的客機上也有美國和歐洲乘客。這次墜機事故可能促使歐美領導人立即對俄羅斯給予嚴厲打擊。 McFarland還認為,普京在靜悄悄地複興過去那個俄羅斯帝國,可如果全世界把他的一舉一動放在顯微鏡下關註,那他可能沒法順利實現夢想。如果壓力加大,普京將讓俄羅斯人還以顏色。這是一場可能迅速失控的危機。 McFarland稱,現在是美國政府需要一個支持行動者的時刻。她回憶起上世紀80年代美蘇冷戰時期。 1983年,前蘇聯擊落了一架韓國飛機,起初斷然否認,後來承認,稱該客機進行間諜活動。那是時任美國總統里根的轉折點。 里根意識到不可能向前蘇聯妥協。他開始加快開發星球大戰計劃的導彈防禦系統,敦促國會增強國防力量,聯手歐洲盟國與前蘇聯對峙。他還策劃壓低油價,迫使前蘇聯更快地走向滅亡。 下圖為2012年《時代》雜誌封面,左為里根,右為奧巴馬。 下圖為2012年《新聞周刊》封面,大標題寫著奧巴馬是“民主黨的里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002

“紅通令”首號嫌犯楊秀珠在美受審 被遣返中國只是時間問題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6/4631099.html

“紅通令”首號嫌犯楊秀珠在美受審 被遣返中國只是時間問題

一財網 周佳 2015-06-11 15:57:00

當地時間周二,中國“紅色通緝令”通緝的頭號嫌犯楊秀珠在美國紐約移民法庭上,就自己提出政治庇護申請受審,但紐約法律專家認為,被批準的可能性不大,楊秀珠被遣返中國只是時間問題。

當地時間周二,中國“紅色通緝令”通緝的頭號嫌犯楊秀珠在美國紐約移民法庭上,就自己提出政治庇護申請受審,但紐約法律專家認為,被批準的可能性不大,楊秀珠被遣返中國只是時間問題。

位列中國“紅色通緝令”通緝的首號嫌犯楊秀珠

30分鐘的庭審在紐約曼哈頓下城的美國移民法庭舉行的。主審法官是托馬斯·莫里根。根據楊秀珠提出的要求,庭審為閉門審理,不對外開放。從外面只能看到楊秀珠穿著橘紅色的囚服,旁邊是她的律師弗拉德·庫茲明(Vlad Kuzming)

楊秀珠去年從荷蘭逃到加拿大,然後又從加拿大搭乘火車進入美國。根據1996年美國政府頒布的加速遞解法令(Expedited Removal,即任何在美國境內沒有身份,並曾經在邊境被拘捕過的外國人,無需通過移民法庭的判決都可以被直接遞解,遣送驅逐出境),楊秀珠非法入境本不必移民法庭的判決,可以被直接遞解,遣送驅逐出境。但楊秀珠早就想好了對策。這次庭審,主要是就她的政治庇護申請進行審理。雖然紐約法律界人士認為政治庇護申請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但移民案件一般會拖6個月到1年之久,長的甚至會拖到2年。因而,除非楊秀珠和法庭雙方達成協議,不然這個案子很可能要拖到1年以上。楊秀珠目前在押於美國新澤西州哈德遜縣懲教中心。另外,如果遣返的話,遣回哪里還要依據楊秀珠的國籍。

紐約移民法庭新聞發言人表示,此案關註度非常高,采訪須得到楊秀珠本人或其律師的同意。

據了解,2003年4月,原溫州市副市長楊秀珠涉貪至少2.532億元人民幣而外逃。

編輯:潘寅茹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235

楊進軍被從美國強制遣返回國 其姐為“紅色通緝令”頭號嫌犯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88006.html

楊進軍被從美國強制遣返回國 其姐為“紅色通緝令”頭號嫌犯

一財網 2015-09-18 17:34:00

近年來,中美司法執法部門積極落實兩國元首達成的政治共識,攜手打擊跨境腐敗犯罪行為。楊進軍被強制遣返,是中美反腐敗執法合作的重要進展,為雙方下一步該領域合作打下重要基礎。

據中紀委監察部網站發布的信息,9月18日,在中央反腐敗協調小組國際追逃追贓工作辦公室的統籌協調下,中美兩國司法執法和外交等部門密切合作,將潛逃美國14年的貪汙賄賂犯罪嫌疑人楊進軍強制遣返回中國。

犯罪嫌疑人楊進軍

這是“天網”行動開展以來職務犯罪國際追逃追贓專項行動取得的又一重要戰果,也是美國首次向中國遣返公開曝光的“百名紅通人員”。

楊進軍,男,浙江溫州人,1958年出生,涉嫌貪汙賄賂犯罪,2001年逃往美國,國際刑警組織紅色通緝令號碼A-813/5-2005。

近年來,中美司法執法部門積極落實兩國元首達成的政治共識,攜手打擊跨境腐敗犯罪行為。楊進軍被強制遣返,是中美反腐敗執法合作的重要進展,為雙方下一步該領域合作打下重要基礎。

而楊進軍還有一個身份,則是“第一女巨貪”楊秀珠的弟弟,楊秀珠名列“百名紅通人員”第一位。

習近平與奧巴馬談遣返外逃人員 曾點名楊秀珠

跟按照“天網”行動統一部署,今年4月,國際刑警組織中國國家中心局集中公布了針對100名涉嫌犯罪的外逃國家工作人員、重要腐敗案件涉案人等人員的紅色通緝令,加大全球追緝力度。楊進軍姐姐、出逃海外12年的楊秀珠即位列名單的第一行。

國際刑警組織官網發布的楊秀珠通緝令

楊秀珠曾任溫州市長助理、溫州市副市長,一直掌控溫州土地、規劃、城建大權。2003年4月20日,時任浙江省建設廳副廳長的楊秀珠攜女兒、女婿及外孫從上海機場途經新加坡出逃美國。

據溫州市紀委2004年的通報,楊秀珠已被查清的涉案金額為2.532億元。

楊秀珠出逃後輾轉新加坡、美國、荷蘭等多個國家,最後藏身於鹿特丹市。最後,楊秀珠在荷蘭請求政治避難遭到拒絕,在即將被遣返中國前夕,逃離了荷蘭的拘禁。2014年,楊秀珠持荷蘭假護照乘坐火車從加拿大進入美國,隨後被美國執法部門逮捕。

今年5月底,美國移民及海關執法局宣布,中國涉貪官員楊秀珠在美被捕。該局發言人稱,楊秀珠是“外國執法機構的通緝逃犯,因此也是移民局的執法重點對象”。楊秀珠在美國落網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曾敦促美國將其遣返回中國,使其接受中國法律的制裁。

另據此前媒體報道,中國紀檢監察學院副院長李永忠表示,(2013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與奧巴馬進行會晤時,特別強調了遣返外逃人員,並且第一個點名楊秀珠。而隨著紅色通緝令發出,楊秀珠曾被認為很可能第一個被遣返回國。

自今年4月,中國啟動反腐敗追逃追贓“天網”行動以來,得到國際社會和有關國家大力配合,目前已遣返或勸返“百名紅通人員”12人。

(參考來源:中紀委監察部網站)

編輯:明智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1061

打造零犯罪社會 大數據能取代人類? 電腦預測犯罪機率 依嫌犯風險高低分類

2016-03-21  TWM

當今電腦已能預估誰會犯罪,而且準確率還不低;但現階段若凡事都靠電腦打擊犯罪,恐怕是本末倒置。

電腦的預測功力愈來愈厲害,甚至比人腦更準。

亞馬遜與Netflix等企業,能判斷你我的購物和收視喜好,氣象專家能精準預報未來十天氣象,全拜電腦之賜。

現在電腦還能預估誰會犯罪,準確率連法官都甘拜下風。根據刊登於二月號《法律實證研究期刊》(Journal ofEmpirical Legal Studies)的報告,有位科學家打造出一套先進的電腦系統,輸入家暴者的相關數據後,可判斷出哪些人最容易再犯。

有了這項技術,遭家暴而受傷、甚至喪命的被害人數可能降低,亦可讓情節輕微的施暴者避免坐牢,造成無謂成本。但用電腦預測一個人會不會犯罪,總讓人隱隱不安。

警方以電腦判斷何時何地可能發生犯罪事件,進而主動出擊,已有二十年歷史,如今技術再升級,透過分析大數據,可找出哪些人有犯罪傾向。這些系統的透明度與科學測試程度不一,比方說,加州夫雷上諾市(Fresno)採用名為「必威」(Beware)的系統,將市民分成高、中、低危險三級。

數據運作遭疑「不科學」

媒體報導指出,該系統除了彙整過去犯罪事件的數據外,還分析網路搜尋紀錄、不動產紀錄與社群媒體貼文。但有人批評說,這套技術未經公眾充分討論便上路,有很多問題尚待釐清,例如軟體運作原理(供應商稱是商業機密),效果是否經過科學證實。

反觀這份家暴預測系統的報告中,詳盡說明該系統的目標與效果。發明人之一、賓州大學統計學教授伯克(RichardBerk)指出,這套系統以遭到逮捕的施暴者為資料,並不蒐集分析一般民眾的數據,進而預測是否該收押或釋放某嫌犯,就與法官或警員執法時面臨的抉擇一樣。

伯克十年前開始研究犯罪預測技術,二00八年研發出能判斷哪些假釋犯最容易再犯的電腦系統,比專家更精準。他使用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系統,將大量不同數據輸入電腦,讓電腦找到模式後作預測,再將預測結果比對實際數據。

機器學習產生的演算法,人類未必能了解。使用者知道有哪些參數,但不明白機器會如何使用它們,算出答案。

判斷再犯率準確率九成

在研發這項新預測技術時,伯克和同樣任職賓大的心理學教授索蘭森(SusanSorenson),分析0九年到一三年間約十萬個案件。這次亦使用機器學習系統,將年齡、性別、郵遞區號、首犯年齡的數據輸入系統,還加入可能的前科紀錄,如酒駕、虐待動物、槍枝犯罪等。種族因素雖然沒納入考量,但伯克表示,系統從郵遞區號,還是能稍微推斷出一個人的種族。

他們使用三分之二的數據「訓練」系統,讓機器分析原始資料和後續結果(是否再犯),其餘三分之一則用來測試系統,只輸入法官在傳訊時知道的資訊,藉此測試系統預測家暴再犯率的準確度。

伯克說,要把家暴再犯率降到零,把每個嫌犯都關進牢裡就可以了,但這樣成本太高,有些人其實不會再犯。在被捕的施暴者中,目前有半數在傳訊時由法官當庭釋放,其中約兩成再犯;但由電腦判斷而釋放的人,再犯率只有一成。

伯克和索蘭森目前正與費城警方合作,要調整這套機器學習系統,預估哪些住家容易出現家暴,藉此加強監督。

而費城現有的假釋制度已採用機器學習系統,將假釋犯分成高、中、低風險三個族群,讓假釋官能夠多注意高危險群。

讓人依賴電腦不相信專業

但這種制度可能會造成決策過程流於片面。我幾年前撰文討論費城的假釋制度時,發現有些假釋官認為這套制度太作繭自縛,如果也能多關心低危險群,幫助他們戒毒、找工作、拿到高中學歷等,整體成效可能更大。他們擔心長官寧可相信電腦,而不信他們這些假釋官。

伯克也有同樣的擔憂,深伯各界美化了這項預測技術。未經科學測試的系統,自然會招來質疑聲音,即使是經證實準確率高於人類的系統,也絕對稱不上完美。有了機器學習的幫助,警方能掌握足夠資訊再下判斷,但現階段如果凡事都靠電腦打擊犯罪,恐怕是本末倒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204

德國跨年夜性侵案超千人受害 近9成嫌犯仍逍遙法外

在駭人聽聞的跨年夜群體性侵案發生超過半年後,德國聯邦刑事犯罪調查局(BKA)10日向媒體公布了最終調查結果。該部門表示,在2015年跨年夜,科隆、漢堡、斯圖加特、杜塞爾多夫等德國主要城市共有超過1200名性侵受害者,而大多數施暴者至今“下落不明”。

2015年12月31日跨年夜,在靠近著名的科隆大教堂的主火車站外廣場發生了大規模性侵事件。同一天,德國其他城市亦發生了類似事件,但科隆的性質最為嚴重。

據悉,由於涉案人員外貌多為北非裔,為了顧全難民危機爆發後的所謂“政治正確”,直到此事發生後數日,德國媒體方才首度予以報道。

德國總理默克爾第一時間要求徹查此事。此事亦導致了時任科隆警局局長Wolfgang Albers下臺。

如今,時隔半年後最終得出的調查結果在兩個層面出乎外界的預料:

首先是受害人數眾多。在超過1200名受害者中,有約650人是在科隆遭到性侵,400人在漢堡,其余在斯圖加特、杜塞爾多夫等地。聯邦刑事犯罪調查局向德媒表示,共計有881起犯罪行為,其中642起為“單純的性侵”,239起則為所謂的“複合侵害”,即性侵外加對受害人手機或現金的盜竊。

其次,近九成嫌犯至今下落不明。聯邦刑事犯罪調查局表示,目前僅抓獲了120名嫌犯。而據知情人士向德國權威媒體透露,嫌犯總數至少在2000人以上,且大量嫌犯為集體作案。

聯邦刑事犯罪調查局局長Holger Muench對此坦言:“我們不得不得出這樣的結論——在經過調查後,大量的犯罪行為仍無據可查。”

即使對於已抓獲的120名嫌犯,當中有多少人最終將被罪,亦需要經過長達數月的庭審後方能知曉。

截至目前,德國法院僅對跨年夜性侵涉案人員作出了4起宣判,當中有2人被宣布無罪,另外2人獲刑一年,緩期執行。

不過,據聯邦刑事犯罪調查局公布的信息,已抓獲的120名嫌犯大部分來自北非國家,幾乎沒有來自德國最主要難民來源國敘利亞的嫌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285

法教堂劫持人質嫌犯系IS追隨者 法美德齊發聲

嫌犯身份曝光 其中一人還在假釋中

當地時間26日上午,法國北部濱海塞納省省會魯昂(Rouen)一座教堂發生了人質劫持事件。2名兇犯持刀進入一間正在做彌撒的小教堂劫持一名神父牧師、兩名修女,以及兩名信眾。84歲的神父被兇徒用刀割喉殺死,還有另外一名人質受重傷。接到警報的法國特警采取行動,將兩名兇徒擊斃。

事件發生幾個小時後“伊斯蘭國”組織就發布了聲明,承認是由其兩位聖戰者發動的攻擊。

法國檢察官證實,其中一名19歲兇徒在案發時還在假釋中,案發時還戴著電子監察手帶。

有消息稱,19歲的兇徒克爾米奇(Adel Kermiche),被列入法國反恐警方監視名單。他去年兩度試圖前往敘利亞,第一次於3月利用兄弟的身份證明文件出發,因為家人向當局舉報他失蹤而在德國遭到扣留,第二次於5月利用堂兄弟的身份證明文件取道瑞士前往,但在土耳其遭到扣留,被遣返瑞士,再送回法國。

奧朗德:法國將竭盡全力打擊“伊斯蘭國”

事件引起法國當局高度重視,因為先前破獲的幾起恐怖襲擊事件或未遂事件均提到將天主教教堂作為目標。而且此次事件距離尼斯恐襲案僅兩周時間,法國媒體與公眾輿論高度關註事件進展。奧朗德總統與內政部長卡茲納夫均趕到現場慰問受害者與當地教會負責人。

法國總統奧朗德宣布,這起兇殺案是恐怖襲擊,兩名嫌犯是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追隨者,是恐怖分子。奧朗德說,這兩名攻擊者犯下的是“懦弱的刺殺罪行”,法國將竭盡全力打擊“伊斯蘭國”。他說,“我們再一次面對恐怖襲擊考驗,恐襲威脅非常嚴重,面對“伊斯蘭國”組織已經向我們開戰,我們必須要在遵守法律的條件下,以我們所有的手段去迎擊。”

在奧朗德抵達現場時,前總統薩科齊在巴黎也發表講話要求政府深刻改變反恐策略。薩科齊稱,“我們必須要深刻改變我們反擊的局面、手段和策略。我們的敵人沒有禁忌,沒有底線,沒有道德,也沒有國界,我們就必然也要無情。”

法國總理瓦爾斯在twitter上表示:這是一起“野蠻的襲擊”;“整個法國和所有天主教徒都受到傷害。我們站在一起。”

美國:以最強烈言辭譴責這起恐怖襲擊事件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26日發表聲明稱,以最強烈言辭譴責當天發生在法國諾曼底地區的恐怖襲擊事件。美國向遇襲身亡的神父雅克·阿梅爾(Jacques Hamel)及其親友表示哀悼。聲明稱,美國人的心與受害者和當地居民在一起,為他們祈禱。

聲明稱,美國與法國均承諾保護宗教自由,26日發生的暴力行徑不會動搖這一承諾。美國贊賞法國執法部門做出的迅速、果斷的反應,美國將隨時準備為法國官方的調查提供協助。

德國:德國將堅決與夥伴國共同打擊恐怖主義

在近期接連發生暴力事件的德國,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也對此次襲擊作出譴責。“極端的仇恨如今甚至在教堂與信徒面前也不停止腳步。”德國將堅決與夥伴國共同打擊恐怖主義。“我們不會放棄我們的價值觀、自由與生活方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424

5名臺籍電信詐騙嫌犯已被押解回國 臺灣“代表”曾欲搶人

據公安部刑偵局官方微博,8月8日20時許,40名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大陸35名、臺灣5名)乘坐中國民航包機被我公安機關從肯尼亞押解回國,涉及中國大陸多個省區市的60余起跨境電信詐騙案成功告破,涉案金額高達400余萬元,打擊跨境電信詐騙犯罪再傳捷報。

此前,8月7日,臺灣“駐南非代表”陳忠與警官陳逸明徹夜守候當地警察局交涉,想讓5名臺籍嫌犯能夠遣送回臺灣,但淩晨時分,陳忠遭肯尼亞警方趕走。

這已是相似的劇情第二次上演,今年4月,肯尼亞政府將八名涉及電信詐騙案的臺灣籍嫌疑人移交大陸,當時在臺灣地區引起了不小的波瀾。

據新華社報道,2014年11月29日,肯尼亞警方在首都內羅畢兩棟別墅內發現大量電腦、交換機等用於電信詐騙犯罪的通訊設備,共抓獲76名大陸和臺灣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今年4月,其中一犯罪窩點的36名犯罪嫌疑人被我國公安機關押解回國。現查明,該窩點冒充北京、上海等地公安機關對我大陸民眾實施詐騙,並核實案件141起,涉案金額2600余萬元。目前,36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批準逮捕。

近日,該案另一犯罪窩點的40名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在肯尼亞內羅畢法院審判完畢。經查明,該犯罪窩點針對大陸民眾實施電信詐騙案件60余起,且與今年4月從肯尼亞押解回國的犯罪團夥成員相互交叉作案,大肆實施電信詐騙。為徹底查清該跨境電信詐騙犯罪團夥情況,公安部決定派包機將該團夥40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押解回國處理。鑒於該團夥的前期偵查取證工作由北京市公安機關承擔,為保證偵查工作的連續性,根據我國《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公安部繼續指定由北京市公安機關偵辦此案。

按照兩岸協商達成的有關共識,本著有利於打擊犯罪、有利於保護受害人利益、有利於實現司法公正的原則,大陸公安機關已通過兩岸共同打擊犯罪渠道,將有關情況通報臺方。

公安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電信詐騙犯罪嚴重侵害群眾財產權益,影響群眾安全感。無論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是誰、無論跑到哪里,公安機關都將堅決追捕到案依法嚴懲,堅決追繳贓款返還受害人,切實保障群眾財產安全和合法權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223

自動偵測危安事件,智慧辨識嫌犯行蹤 AI監視器將顛覆六千億安控市場

2016-08-08  TCW

電眼掃過,逮捕嫌犯的警報隨之響起……。當安控加入人工智慧,監控系統取代警衛,第一時間查緝犯罪,將不只是電影情節!

第一銀行ATM遭跨國犯罪集團盜領案日前偵破,這是兩百多位警力七天不眠不休、看監視器的結果。但若有一天,監視器會自動偵測犯罪事件,再通報抓人呢?

想一想,假如全球三億支監視攝影機都導入人工智慧,能自動辨識竊盜、火災、傷害等危安事件,可以節省多少人力、時間成本?

自動監控、判斷異常行為

七月台灣資料科學年會上,在倫敦帝國理工學院鑽研機器人視覺多年的盾心科技技術長張秉霖,提到監控與人工智慧的下一步:讓監控系統「go beyo vision」,如自動判斷人類異常行為,第一時間通知相關人員處理。

包括監視攝影機,全球安控產品近年產值平均成長率介於九%至一四%。但當人工智慧碰上監視攝影機,未來可能就不容小頗。今年七月,連Aophabet旗下智慧家庭公司Nest都宣布推出戶外版居家安控攝影機,號稱能利用人工智慧判斷門外有沒有人,取代傳統警衛。

過去,如IBM之前用大數據幫助紐約警方即時調闆上億筆刑事拘捕、犯罪紀錄及照片,避免浪費時間搜尋資料,田於被動協助警方分析資訊。但,未來的電腦將更有智慧,學習何為犯罪並主動辨識。

「(機器)學習是安控產業下一步必要走的路。」工研院IEK產業分析師羅宗惠說。

這是台灣可嘗試發展的重點。資策會MIC分析師張佳蕙指出,相對於筆記型電腦和手機,網路攝影機(IP Camera)業者在台生產的比率更高,如亥控大廠晶睿、奇偶都有約八成產能留在台灣。硬體供應鏈完整,也提供了台灣新創公司必要的整合資源。

每一台監視器都可能化身為最聰明的保全人員!台灣站在既有的硬體巨人肩膀上,若能發揮結盟優勢,有機會在安控市場俯瞰天下。

文·陳筱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653

鎖定嫌犯只是一個小目標 基因技術還有“千億夢”

位列“中國四大謎案”之首的一樁陳年懸案告破,受害人家屬得到欣慰的同時,傳統的DNA技術以及新一代基因測序技術也都跟著走紅了。

公安部刑偵局8月27日發布消息,1988~2002年間強奸、殺害多名女性的犯罪嫌疑人高承勇在甘肅省白銀市落網。高承勇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甘蒙“8·05”系列強奸殺人殘害女性案(白銀案)成功告破。

犯罪嫌疑人高承勇

由於幫助辦案人員找到犯罪嫌疑人的是一種叫作Y-DNA遺傳標記的技術,有人將該案的最終告破歸因於基因技術的進步。事實上,Y-DNA遺傳標記技術已有30多年歷史,是一項十分成熟的技術,警方也並非第一次使用。

相比Y-DNA遺傳標記技術,新一代基因測序技術更為先進,基於新技術,尋人(尋親)或許將不再是一件難事。未來,在醫療健康等領域,基因技術將開啟一個新的千億級市場。

Y染色體檢測技術立功

提及司法偵破中的基因技術,很多人都會覺得“酷炫”,因為偵查人員可以僅憑現場的血跡、精液、指紋等身體特征線索,就能在茫茫人海中鎖定犯罪嫌疑人。

事實上,從線索到鎖定嫌犯,中間還要跨越巨大的數據庫鴻溝。

甘肅省白銀市在1988~2002年先後發生了9起女性慘遭入室殺害的案件。其間,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昆都侖區也發生過兩起類似案件。

雖然歷次罪案現場都留下了數量不等的血跡、精液、指紋、足印等線索,但因為上世紀90年代西部地區的街頭幾乎沒有監控探頭,案發前後也幾乎沒有目擊者和間接證人,警方一直未能查出兇手的身份。

直到近期,與案犯同姓氏的遠房堂叔因為在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犯了罪被監視居住,白銀警方采集到了他的血樣,經Y-DNA檢驗分析後發現,結果與“8·05”大案嫌犯的Y-DNA信息相符合。這一初步檢測的結果表明,案犯與此人有相同的Y染色體遺傳,是同一家族的男性成員。

警方隨後啟動家系排查,對其家族上下直系男性逐一篩排分析,尤其是警方已經掌握的嫌犯的大致年齡,最後確定此人的遠房侄子高承勇具備作案條件。

高承勇歸案後,其本人指紋和DNA與案發現場的指紋和DNA相同。經審訊,案犯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30多年的老技術

很多人認為,白銀案最終告破是因為基因技術的進步,其實Y-DNA遺傳標記技術已有30多年歷史,警方也並非第一次使用這一技術。

Y染色體鑒定為基礎的姓氏檢測,是一項生物技術,最早來源於親子鑒定技術。DNA中有一種特異性的堿基序列稱短串聯重複順序(Short Tandem Repeat, STR),Y染色體上的STR稱Y-STR,具有家族特異性。

目前已在Y染色體上發現30個左右的STR標記物,通常選取其中6~10個標記物即可滿足姓氏檢測鑒定的基本要求。另有數據顯示,如果把中國12.5億的漢族人口按照Y-DNA的家系來區分,中國大約有100萬個姓氏家系。

華大司法研究人員張博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2006年8月告破的陜西漢陰邱興華案也用到了這一技術。

在山陰道觀鐵瓦殿殺害了10名道觀管理人員和香客後,邱興華逃離現場。公安人員從他抽過的煙蒂攜帶的脫落細胞上,進行了Y-染色體DNA檢測,加上相關證人的描述,確定了邱興華是犯罪嫌疑人並對他進行了抓捕。

Y-DNA遺傳標記技術出現了30多年,公安應用也較為廣泛,只是普通人並不常接觸。當然,這一技術的應用對於數據庫內的DNA樣本量也有一定要求。

在業內人士看來,DNA技術用於司法破案的震懾作用比實際作用更大,只要在案發現場發現任何蛛絲馬跡,公安人員就能通過一定的科技手段找到犯罪嫌疑人。

千億級市場待開啟

隨著新一代基因測序儀的出現,新一代基因測序技術也將更多在司法領域“大顯神威”。

張博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比如新技術可以進行“基因畫像”,和傳統的畫像方式相比,基因畫像更加逼真。同時,對於一些複雜的犯罪現場,犯罪嫌疑人的DNA非常微量,可能還混雜了細菌、微生物等,用傳統的技術無法檢測,新一代基因測序技術都可以解決。

新一代基因測序技術雖然更高效,但在司法鑒定中的推廣比較慢,原因之一是成本高。新一代基因測序技術的成本與之前的技術相比,實現了“超摩爾定律”的下降速度,個人全基因組數據從最初的30億美元,降低到目前的1000~1300美元左右,如果這一成本在幾年內有望降低到100美元甚至更低,那普通人都可以到專業的基因機構存儲自己的DNA信息。

除了抓捕犯人,讓走失的老人或兒童回家,也是DNA信息的重要作用。如果一名孩子或老人錄入過DNA信息,一旦走失,被公安人員發現後,便可通過DNA信息比對,迅速找到失散的家人。

基於尋人(尋親)目的而存儲的DNA信息不需要存儲個人全基因組數據。張博士表示,只需要存儲一些中立DNA,就能在茫茫幾十億人中確定並找到唯一的個人,也不會涉及這個人的功能基因和疾病信息。

盡管市場上也有一些基因檢測公司推出瞄準兒童走失的“基因ID”產品,但是,國內像華大司法一樣具備司法部核準的第三方鑒定機構且掌握新一代基因技術的機構並不多。

有些走失了孩子的家庭,父母並不知道可以通過孩子用過的牙刷、鞋襪提取到DNA信息,存儲下來,未來如果孩子再有機會錄入DNA信息,就能通過比對找到父母。

華大司法近期推出的公益項目,就是免費幫助丟失兒童的家庭建立DNA檔案,但是至今只有三個家庭主動向華大司法求助。

“存儲DNA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無論在哪兒都能找到家人。”張博士說。

除了尋人,新一代基因測序技術還能用於親子鑒定。張博士表示,傳統的DNA分型技術只能在孩子出生以後或通過羊水穿刺這種有創方式來進行取樣,確定孩子和父母之間的血緣關系。而利用新一代基因測序技術,僅通過抽取懷孕媽媽的外周血,就能盡早知道親子信息。

事實上,新一代基因測序技術除了司法領域的應用外,在臨床醫療領域,很多基因測序公司已經研發出貫穿整個生命周期的產品,個體化醫療的時代正在被基因技術開啟。

比如,懷孕前可以做夫婦雙方的遺傳病基因檢測,針對一些有經常性流產史的人也可以對流產組織進行基因檢測輔助診斷,新生兒出生後可以做遺傳代謝病、遺傳性耳聾等兒童期高發遺傳病檢測,做到防患於未然。

針對腫瘤基因檢測,可以通過抽取外周血檢測與腫瘤相關的508個基因,可以指導個體化用藥,以及預測家族遺傳性腫瘤的風險,在一些癌癥治療中,基因檢測也可起到常規用藥指導的作用。

業內人士表示,如果這些檢測產品能夠經過監管部門審批,和醫療機構合作,進入臨床使用,基因技術打開的將是一個千億級的市場,而現在正處於市場看到光明前的黑暗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58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