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大笔热钱入川养猪:遭遇红色警戒线


http://www.21cbh.com/HTML/2010-6-30/xNMDAwMDE4NDMxNA.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415

一場有圍牆的開放大會 「財富」入川

http://www.infzm.com/content/91415

在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成都財富論壇彷彿是一個西部縮影:開放的熱切之心正在和傳統觀念拚命撕扯,機會正在和壓力賽跑。

「大佬的抵達」

六百多個世界上最會賺錢的腦袋,集中出現在成都。

2013年6月6日到8日,由美國《財富》雜誌打造的「財富全球論壇」,在成都舉行。

這是這個論壇第四次在中國舉行,也是繼上海、香港、北京之後,第一次在中國西部內陸舉行,讓這座城市整體陷入亢奮。

成都使出了「北京辦奧運」的勁頭。機動車限號出行,市民錯峰休假,還進行了人工降雨,讓部分企業限產甚至停產,以確保城市的空氣質量能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從6月5日開始,陸續有500強企業CEO飛抵,當地都市報專門派出記者守在機場貴賓通道,拍攝「大佬的抵達」。他們私下興奮地評論說,「雙流機場的高端私人公務機,型號從來沒有這麼齊過。」

從出機場開始,貴賓們就享受點對點的跟隨式服務,每輛接送車輛都有志願者專人陪同。成都組織了1000名退休老人、1000名大學生組成龐大志願者群,在主要街道都設置了服務亭。

安保措施更是嚴密。據當地媒體報導,為了保障財富論壇萬無一失,成都警方啟動了「投入警力最多、級別最高的一次大型活動安保」。全市公安機關啟動一級響應預案,1.9萬餘名公安民警和4000餘名武警、消防官兵全警動員、全員上崗。開幕的當天,會址成都香格里拉酒店附近的街區全面提升安保級別,禁止非相關車輛經過。甚至早在開幕前,這裡附近的茶座、咖啡館、酒店都已經停止營業。

為了讓500強的親友團也感受到美好,成都還大打「後院牌」。不僅在錦江賓館特意安排有「財富全球論壇嘉賓配偶與成都各界傑出女性非正式午宴」,還安排夫人們體驗杜甫草堂,或揮毫潑墨體驗DIY「摺扇」創作。

事實上,為了迎接這場《財富》雜誌總編輯蘇安迪口中「史上最多嘉賓」的盛會,成都的努力遠不只會期這三天。

青羊區一份「《財富》全球論壇基礎設施改造升級工程的項目招標書」顯示,對論壇所涉及區域的建築外立面、綠化景觀、道路、店招、夜景及部分環衛設施進行綜合整治,面積約60萬平方米,投資規模5億元。

中央政府也對這次論壇給予了高規格待遇。論壇召開前,主辦方曾專門在國新辦召開發布會,國家主席習近平致賀詞,李克強總理在北京會見部分與會的500強企業代表,副總理張高麗親臨並發表主題演講。

如此的高規格與無微不至的服務,讓貴賓們都忍不住大談讓他們覺得「amazing」(吃驚)的體驗。

英國標準人壽董事長Gerry Grimstone說,到成都第一晚,他站在路邊,一個本地人遞給他一支煙。本來不抽煙的Gerry為了顯示友情,還是接過來抽了。他事後向媒體描述這段經歷時,用了詩情畫意的語言,「他不講英文,我不講中文,我們就通過一支香煙成為了好朋友。」

真金白銀的收穫也有不少。

論壇還未結束,錦江飯店賓館就舉行了重大項目簽約儀式,當場即有12個重大項目簽約,投資總額256億。

私下的合作也在進行。一度是財富榜中國首富的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三天來每天要花20個小時和500強以及各路朋友交流,已經初步達成了七八個合作意向。

「以前我在成都,要見一個世界五百強的朋友特別難,要麼你到北京,要麼到上海,要麼到紐約。」財富論壇在成都召開,劉永好很開心,「現在,他們願意到成都來,不但到成都來開會,更重要到成都來投資,來發展。」

到西部去

為什麼是成都?《財富》總編蘇安迪稱,中國經濟正在經歷某種轉型,往西部發展、西部大開發是一個潮流,中國城鎮化發展最快的地方也是中國的西部,因此選擇了成都。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成都市市長葛紅林語氣中不無驕傲,這個上海寶鋼曾經的負責人,已在成都當了10年「城市CEO」,他巧妙解讀了論壇主題「中國新未來的含義」:新一輪的西部大開發,就是中國的一個新未來。

這是近年來中國經濟變化的一個大背景:東部地區在高速發展多年後,地價和勞動力成本雙雙飆升,加上2008年金融海嘯重創了當時的出口市場,導致從那時起出現了一些在華投資外企離開中國的景象。而最近一兩年來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預期,也讓整個世界心生疑慮。

在以「中國的新未來」為主題的本次論壇上,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介紹了中國政府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等方面的六方面舉措。這被認為是中國一季度經濟增速降至8%以下後,中央政府首度集中闡釋新一輪改革。

而中西部被寄予拉動中國經濟繼續增長的厚望。從12年前,中國提出「西部大開發」到現在,西部已經漸漸做好準備。 

葛紅林回憶,10年前,英特爾到成都考察投資,曾組建了人力、物流、電信、建築、社會治安、稅收和通關6個專業調查組;富士康集團剛剛進駐成都時,三天兩頭就會提交一份「政務流程整改清單」,為了讓他們滿意,成都先後9次大規模清理減少行政審批項目,行政許可項目由原來的1166項減少到100項,砍掉九成。

就在論壇召開前兩個月,成都開通了13天直達波蘭羅茲的蓉歐貨運班列,這為很多論壇上的談判奠定了基礎。

高昂的物流成本一直是西部發展的頑疾——原來成都的產品通過上海、廣州運出去,時間長,成本高。

是否開通直航,是另一個硬指標,這一度成為市長葛紅林最關心的問題,「一直盼著能直飛美國」。

2005年,成都開通到巴黎的國際航線,還要先到北京轉機,因為當時成都經濟還不是很發達,客源不多。

據成都官方提供的數字,目前,成都已開通了國際航線58條,成為中國第四大國際航空樞紐,尤其是加密了洲際航線,新增了直飛法蘭克福、倫敦、墨爾本和溫哥華等航線。

「論壇還在開,美聯航就宣佈明年4月將開通成都直飛美國的航線」,葛紅林稱這要感謝787飛機的研製,客座只有200個,還能遠程直飛,對剛開始起步的中國西部再適合不過。

另外一個西部吸引力,則是充裕而廉價的勞動力——人口紅利曾經是中國製造業崛起的重要支撐,也是東部地區製造業眼下日益艱難的重要原因。

麥肯錫全球董事Li-Kai Chen稱,一方面,中國面臨著攀升的勞動力成本:2011年珠江三角洲的製造業勞動力成本上漲了11%,2012年漲幅約8%。另一方面,中國就業市場所需要的很多人才,並不能得到滿足:2005年中國有60萬名技術專業高校畢業生,但估計真正符合跨國公司招聘需求的每10人中僅有1人。

葛紅林展示了西部的優勢:來成都投資的企業,不用擔心農民工的住房問題,政府建設了廉租房和保障房,甚至大學生的住房問題也會解決:「在高新區建設一個集中的居住公寓,提供給剛畢業的大學生,租金每月每平米10元,如果和別人合租,一個月200塊房租就夠了。」

這個實惠政策,立刻引起噹噹網總裁俞渝的關注,她現場發問可以住多久,回答是,「使用期限3年,最多5年」。

人才儲備,正是CEO們關注的一個重點所在。

風險投資家Stephen Bell到成都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四川科技大學,瞭解成都青年人的想法和創造力。其在中國每年會投資10到15個青年創業項目,投資金額在1000萬人民幣左右,目前已經投資了四十多家中國公司,多集中在北京、上海、南京和杭州。成都和武漢目前都是他考慮的投資城市,因為這裡的工程學生很多。

從內地開放

對西部來說,這是不可錯過的新機會,沒有哪個城市願意放過。

在諸多的競爭者中,成都將財富論壇當成了一個有力的「武器」。

據成都官方發佈的數字,目前為止,世界500強企業已有238家落戶成都,而5年前不到100家。就在籌備財富論壇的一年間,落戶成都的世界500強企業就增加了31家。

摩托羅拉是較早將部分產業轉移到西部的世界500強企業之一,其和成都市政府合作了政務網的建設。摩托羅拉(中國)董事長兼總裁蔣浩對南方週末記者稱,很難用具體比例來描述摩托羅拉在東部和西部的產業佈局,因為內容不同。在發達地區主要以提供最新的解決方案為主,「西部首先要解決覆蓋問題」。

不過,與成都的極度熱情不同,參加財富論壇的大佬們,雖都對東道主回報了「有投資興趣」的表示,但這種表示顯得有些謹慎。

已在中國有5000億投資額的英國標準人壽董事長Gerry Grimstone,表示了對中國西部的興趣,但他同時也強調,他的企業,有二百多年的歷史,「走每一步都會很慎重」。

而且成都還面臨武漢、重慶等強有力的競爭者。比如,在被媒體反覆詢問是否會在成都開設診所時,國際sos中國區常務董事John Williams堅持說,「武漢和成都都是選擇對象。」

對西部城市來說,時至今日,一個不可忽略的變化是:上一輪外資入華,看中的多是中國的製造能力,而現在吸引他們的更多的是市場,也就是中國日益增長的消費能力——論壇主辦方負責人蘇安迪拿中國光棍節和美國情人節的網絡消費作了一番比較,前者一天的消費是40億美元,遠超過後者的15億美元。

這個變化,給中國內地帶來更多的機會,但也帶來更多壓力,因為新的開放層次與以往「建工廠式」招商引資已經完全不一樣。比如成都市長葛紅林最近最頭疼的問題就是人口增加非常快,帶來交通、環境等一系列新問題。僅成都中心城區而言,2012年就比2010年增加了將近130萬人口。

引進來與走出去

成都花大力氣將外資「引進來」的同時,參加論壇的本土企業,談的更多的則是「走出去」。無論國企還是民企,「國際化」是他們在論壇上使用最多的詞彙。

TCL董事長李東生1999年第一次參加財富論壇,和500強的接觸讓他大受觸動。此後TCL逐步開啟了國際化之路,初期飽受挫折,比如進入東南亞市場時,第一站選的越南,連續虧損兩年,公司內部甚至一度懷疑決策的正確性,分歧很大。但堅持走下去之後,2012年TCL700億營收的38%已經由海外市場貢獻,李東生還計劃在美國建設TCL中國大劇院。

雷迪波爾董事長劉長明也感到「走出去」迫在眉睫。

作為一家服裝企業,劉長明對中國經濟放緩、中國製造競爭力漸失感受更深,服裝行業訂單逐步外遷,代工廠向東南亞、南亞國家轉移,「我們也正在考察東南亞市場,準備外遷,因為那邊勞動力便宜。」

「中國製造面臨著發達國家高端製造力和新興製造國家廉價製造力的雙向挑戰。」劉長明說。

「輸液大王」科倫藥業董事長劉革新把企業的「國際化」看作和「接班人」同樣棘手的問題,「已經發展到一定體量的民營企業,如何適時地走出去,是個關鍵的問題」。

當中國的許多產業正努力從世界產業鏈的末端向中端移動時,「國際化」因此具有了雙向性,「輸出已有的,引進更好的」。

開放,更開放

「開放的成都」歡迎你,這是1400萬人口的成都向500強領袖的示好。

來參會的貴賓們,體會到了成都的用心。真格基金主管合夥人徐小平就發現:香格里拉酒店可以登錄f、Facebook等所有國外網站。

不過,他在微博中話鋒一轉:為了未來幾十年的「中國的新未來」,是不是可以一直開放下去?

事實上,幾乎每一位參會嘉賓都能感受到成都熱切的開放之心,但論壇的諸多細節也悄悄透露著傳統思維,呼喚著更加開放。

「世界上70%的平板電腦都在成都生產」,這個官方提供的新聞資料,讓《華爾街日報》記者司馬瑞很感興趣,但他卻苦於找不到更多的人做深入的採訪。這次成都財富論壇的採訪經歷,讓他感覺很沮喪,因為他無法進入會場,只能「在酒店看視頻」。

有些滑稽的是,在這個千餘名記者報名採訪的盛會上,直接交流卻被「視頻」所阻隔。大部分通過官方註冊的媒體記者,都被安排在主會場香格里拉酒店之外的另一個分會場觀看「視頻」。僅有央視、新華社等中央官方媒體和部分四川當地媒體,被允許進入主會場酒店,但也同樣難以進入各個會場,只能在大廳觀看視頻。

但變化彷彿在迅速發生。在外界的抱怨之下,會場悄悄地放鬆了。在會議的最後一天,司馬瑞終於進入會場,攔住了參加論壇的成都市市長葛紅林,向他表達了專訪的意願,他得到了一個官方郵箱,被告知可以將採訪主題發到郵箱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8640

便利店“巷戰”加劇:7-11入川4年未盈利 成都新帥欲增開20家店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01-30/894545.html

每經記者 江然 賀華玲 實習記者 丁舟洋 發自成都

快速增長兩年後,“小而美”的便利店放緩了步伐。

1月28日,全球便利店巨頭7-ELEVEN(以下簡稱7-11)成都公司“換帥”。新上任的總經理西井公一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坦言,公司進入四川近四年尚未實現盈利。

據了解,7-11入川後,截至目前,只在成都開設有門店。此外,7-11在四川發展節奏與行業走向十分一致,最“鼎盛”時7-11在成都曾開店近100家,而截至2015年初已收縮至60余家。不過,西井公一上任便表示,2015年內,7-11計劃在成都再擴大加盟店數量,爭取再開店20家。

便利店“巷戰”日趨激烈,企業如何在貼身肉搏中分一杯羹?

“零售行業前期投入大,盈利周期長,4年未實現盈利亦屬於正常範圍。”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副主任趙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零售業是地域性極強的行業,國際零售品牌在異地擴張時往往本地化做得不夠,而難以被當地市場完全接受。

值得註意的是,7-11成都公司新帥似乎已考慮到這點不足。“今年7-11在快餐等多方面將進一步考慮地域特色。”西井公一表示,另在產品結構上也將加大引進日韓、歐美品牌。

去年關店近30家/

經歷了入川之初的快速擴張,去年成都的7-11店面數量明顯縮減。外界甚至一度提出這樣的猜測——“7-11是要退出成都嗎?”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7-11成都公司現有60余家店鋪,而去年3月時,店鋪數曾達近百家。

1月28日,西井公一履新與媒體見面,當被問及去年盈利狀況時,其坦言,“還沒有實現盈利,但差距不多,基本跟著預算在走。”

據了解,根據7-11的開店策略,開店前要先結合當地的區域特色,考察區域內需要什麽樣的商品和服務,通過開設試驗店的方式進一步了解該區域的具體情況,再從商品和服務等方面做出調整。但是如果試驗店因面積、布局和區域等因素達不到預期,公司便會選擇關閉並另行尋找新的店面。

西井公一表示,判斷門店繼續營業還是關門,不是單純從利潤率著手,而是看店鋪未來的潛力。

對於7-11的店面精簡,趙萍認為,憑借強大品牌號召力,7-11在進入一座城市初期,一定會引來投資者的較大期待,因此網點鋪開的會稍顯激進。“有的網點選址可能並沒有經過精心研究,所以在之後會逐漸關閉一些不合適的店面。”

從成都7-11的店面布局來看,多是繁華的黃金地段,在帶來人氣的同時,也意味著不菲的租金。而同一地段,甚至同一條街上,都分布著不少其他品牌便利店,競爭可謂激烈。“租金貴、商品價格又不敢定高,便利店普遍短期難盈利。”趙萍稱。

不過,雖然面臨著盈利問題,西井公一仍認為,7-11成都開店速度比預期步伐慢了點。“原因是之前將沿海城市開店的很多經驗帶到成都,由於地域差異,並未完全融入成都本地市場。”西井公一表示,未來公司將調整經營策略,努力實現本地化,包括人才的本地化。

在趙萍看來,國際零售品牌在異地擴張時全球化特征太明顯,而本地化做得不夠,是它們遇到盈利難題的共同癥結。

事實上,快食類銷售一直是日本便利店招徠顧客的重要方式。記者梳理公開資料發現,7-11的快食類銷售占比達39.6%,中國傳統便利店的為6.4%。

“觀察一家便利店盒飯的菜色,就能看出一家便利店產品結構的本地化程度。”趙萍表示,7-11是北上廣深白領中午就餐的重要地點,而成都有很多好吃不貴的快食店,因此7-11的優勢不一定能完全發揮。

計劃年內再開20家/

值得註意的是,西井公一在履新會上還提出了7-11的 “新年計劃”。其中一條就是繼續擴大加盟店的數量,“計劃年內在成都新開設20家門店”。

“7-11開店方式是高密度集中開店。”西井公一表示,店與店之間的距離沒有特別的標準,而是根據顧客的動向、需求開店。“哪怕是街對面、50米、100米都有可能再開一家店,在確定適合的區域內,店鋪越多越能促進銷售。這種開店方式已在日本、美國取得很好效果。”

而直營、加盟兩種模式中,7-11表現出了對後者的偏愛。據了解,成都去年關閉的7-11店面均屬直營店。西井公一表示,成都公司目前加盟店比例為60%,未來還將大幅發展加盟部分。

據悉,截至目前,7-11全球共有店鋪5.5萬家,日本國內擁有店鋪約1.7萬家。在日本,加盟比例占到門店總數的95%以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僅在幾日前,重慶媒體亦報道稱,“7-11日前宣布,今年將計劃在渝開設不少於20家門店。”

“一年內在一個城市開20家店,這一速度稍顯激進。”趙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特別是在眼下這種競爭格局下。”

實際上,在經過一番“大浪淘沙”後,街頭巷尾的便利店依然處於短兵相接的狀態。以成都市中心某街區為例,方圓500米的距離,大大小小國際國內品牌便利超市,共計7、8家,且一些品牌還在醞釀繼續開店。

在如此激烈的競爭下,7-11也似乎在考慮是否需要調整戰略。“本地化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趙萍提醒道,並進一步增加增值服務。實際上,7-11本是便利商超提供附加服務這一模式的鼻祖,但其在川內的“便民程度”似乎並不高。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1月28日,西井公一表示,“在經營中將充分考慮地域特色,比如快餐中加入當地特色美食。”

“相較2012、2013年,7-11在川內增速的確是有所放緩。但不可否認的是7-11模式新穎,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本地商超的發展。”成都零售商協會秘書長宋朝如對記者表示。未來便利超市還有進一步發展的空間。“以成都為例,目前市內便利商超約5000家,到2016年末,爭取發展至8000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04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