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人貴五品 張永鵬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f179b50102ed93.html

第一品:認錯


  人常常不肯認錯,凡事都說是別人的錯,認為自己才是對的,其實不認錯就是一個錯。認錯自己不但不會少了什麼,反而顯得你有度量。學習認錯是美好的,是一個大修行。


 


第二品:柔和


  人的牙齒是硬的,舌頭是軟的,到了人生的最後,牙齒都掉光了,舌頭卻不會掉,所以要柔軟,人生才能長久,硬反而吃虧。心地柔軟了,是修行最大的進步,人生才能活得更快樂、更長久。


 


第三品:生忍


  這世間就是忍一口氣,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忍,萬事都能消除。有了忍,可以認清世間的好壞、善惡、是非,甚至接受它。


 


第四品:溝通


  缺乏溝通,就會產生是非、爭執與誤會,因為瞭解而理解!


第五品:放下


  人生像一隻皮箱,需要用的時候提起,不用的時就把它放下,應放下的時候,卻不放下,就像拖著沉重的行李,無法自在!

 

    人生就是一個修行的過程。人生的修行,貴在修心,以不動之心面對各種人生境遇,努力學習,不斷精進,最終圓滿。這就是智慧!


  領導力啟示:人一生,注定要經歷很多。路上,可能有朗朗的笑聲;路上,可能有委屈的淚水;路上,懵懂的堅持著;路上,茫然的取捨著;路上,有成功的自信;路上,有失敗的警醒,每一段經歷注定珍貴。生命的豐盈緣於內心的慈悲,生活的美好緣於一顆平常心。人生路不必雕琢,只要踏踏實實做事,簡簡單單做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9686

退休三原則(中)──人貴適意

退休三原則(中)──人貴適意


只想找一次含笑唱著歌,輕輕鬆街上走過


  說到「人貴適意」,很容易令人想起晉代的著名隱逸──陶淵明。不為五斗米而折腰,何等的清高。其實在他之前,還有一位名士張翰,也有類似的事蹟。張翰是吳郡(蘇州)人,仕宦於洛陽,眼見政局紛擾,感到禍患將至,有一天「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蓴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駕而歸。」此即成語「蒓鱸之思」的典故出處。有人曾勸他勿過度縱情逸樂,應及早建功立業,流芳後世。張翰回答說:「使我有身後名,不如即時一杯酒。」跟陶公相比,可謂更加曠達不覊。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甲)原則而非主義

  其實,「人貴適意」根本用不著人教,試問世間誰人不希望事事如意,從心所欲?但問題是我們除了追求適意之外,還有更加重要的東西,此即對於自己、家人和社會的「責任」。區區淺見,越是年輕,越不應該計較適意與否。考試壓力沉重,總得要面對;工作令人困累,也總得完成。「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年青時不肯為五斗米折腰,下場往往就是要為半斗米而折腰了。因此,灑脫如陶淵明,晚年亦淪落至「乞食」的境地,「饑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

  須知道,人生本來就是充滿著各種的抉擇取捨,魚與熊掌,勢難兼得。如果為了自己的理想或興趣,但求適意,不顧一切,尚可只屬任性。只要肯為自己選擇的道路負責,不管結果如何,打掉牙帶血吞,不怨天尤人,亦無大問題。假若追求的「理想」會令到別人受損,但仍勇往直前,變成不顧他人一切,那麼這種適意就是人渣所為了。

  總之,基於現實上種種的限制,「人貴適意」只能是我們在作出價值取捨時,其中一條可供考慮的原則,它本身不可以上升至某某「主義」(xxx-ism)的高度。

 


乙)退休的真諦

  前文曾提到,退休的真正意義,不在於不用上班,而是人生轉入另一種境界或心態。現實中大部份人都是好逸惡勞,不願意工作的。只是為生活所迫,每天不得不戴上面具,見不喜歡見的人,說不喜歡說的話,做不喜歡做的事。但當我們的基本責任已完成,財務又獲得自由,這時候「人貴適意」這條原則就可以放在較前的位置了,而這亦就是「退休」的真諦。

  有些人內心本不願意放棄工作,只是由於已屆法定年齡,因而才被逼退下來。這類人尤以政府中、高層官僚最為常見,與其說是退休,不如視為失業更為準確,在此不妨稱之為「失業性退休」。試想,假如他們在「退休」前一個月便被解僱,我們就只會視之為「失業」了。那相差的一個月,可真有其如此重要意義嗎?顯然沒有。另一類情況,像誠哥、四叔等城中富豪,本身是喜歡自己的工作,並無任何不適意之感。對他們而言,根本亦無所謂「退休」的。即使有朝一日真的要退,也是從人生的遊戲中徹底地退吧了。

  總之,「退休」只對原本不喜歡正常上班的人而言,才有真正的意義。

 



丙)生命情意的寄託

 
浮生適意即為樂,時寄幽情水墨間


  財務自由只是退休的物質基礎,真正要達致適意之境,人還需要精神上的滿足或寄託,否則的話,退休跟等死並無太大分別。

  記得距今大約廿年前,我的姑丈剛退了休。那時他住在黃大仙,有一次我因事去探望他。剛出電梯,看見他在走廊某處的一張藤椅上「枯坐」。那時我已感到有點不妙,如此的退休生活,豈能長久。果然,他退休一年多便發現患了末期癌症。然後,……再沒有然後了。

  「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還需要精神的寄託。至於興趣的選擇,那就各適其式,無所謂了。不過,還是有幾點值得考慮的。第一,興趣不能對生命構成損害,烟酒黃賭毒等均不在考慮之列。第二,最好不用怎花錢,像哥爾夫球就不是人人能玩得起的玩意。第三,體力的消耗程度必須適中,像足球、藍球這類比較劇烈的運動,退休人士便不甚適宜了。第四,興趣最好能融入日常生活之中,舉手投足,當下即是。舉例而言,人是隨時隨地皆能唱歌作樂的,但旅遊便不行了,你大概不可能天天皆在環遊世界吧。

  順此思路,中國傳統的文人雅趣,諸如花鳥蟲魚、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皆是足以安身立命、怡情養性的玩藝。其中尤以園藝最為理想。首先,它有一定的運動量,由最大的田野種植,到最小的室內盆栽,悉隨尊便。相比起音樂、弈棋一類純靜態的娛樂,園藝更能保持人的活力。其次,園藝能使人心靈跟大自然冥合,體會到生命的喜悅與可貴。另一方面,生有時,死有時,人在珍惜生命、熱愛生活的同時,慢慢亦可領會到不應過份留戀和迷執的道理。養鳥亦是十分理想的嗜好,所謂「人勤鳥好」,溜鳥能使人保持活力,又可培養祥和的心性(至於養貓狗,那是現代人受西方文化影響後的淺陋行徑,不足為法。有關此問題,留待日後再作探討)。

  說到最後,還想帶出一點,興趣嗜好最好能在年輕時及早培養。人最寶貴的東西,莫過於他的生命。因此,投資於自己的生命,是穩賺不賠的生意。很多人都知道,投資於財富,由於複利威力的關係,應該及早開始。其實,投資於生命,情況亦復如是。真是到了退休後才去學習玩樂,有時是很困難的。除了腦筋退化,學習能力下降外,太晚才接觸,根本是提不起興趣來的。

 
終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歸,可不哀邪!人謂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與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431

退休三原則(上)──人貴自立

退休三原則(上)──人貴自立


這個世界,只有兩類人才會把自己的生活責任推給社會:廢柴和販售廢柴思維的政治掮客

  人貴自立,這點本來就是做人的基本原則,亦是所謂「獅子山下精神」的真髓所在。我們縱使有天要從前線撤退下來,但也不應成為家人、朋友,以至社會的負累。從前有句老話,叫「養兒防老,積穀防饑」,後半句沒問題,前者在今天則絕不可取。如果大家不希望因財失義,還想享受點父慈子孝的天倫之樂,那麼就千萬別把自己的退休大計,寄托在兒女的身上。

  
甚麼年代了,還望靠子女養老?自己動手吧。


甲、持有現金的悲哀

 

長期持有現金,自陷絕境。養雞吃蛋、養牛喝乳,才是保本的方法


  財務自由是退休的物質基礎,首出庶物,這點可無疑問。最簡單直截的一句話,無錢就別奢談退休了。最近看見一份由保險公司提供的所謂調查報告,說一個香港家庭如果想保持「中產」的生活質素,至少要在退休時擁有一千三百多萬港元。姑勿論那個數字的合理性,最重要一點,財務自由是不能單靠儲蓄一筆款項來達成的,這是最基本的觀念。

  上一代的確有不少老人家是先儲蓄一筆錢,然後再依靠子女每月的供養、政府福利的津貼(例如生果金之類),順利渡過晚年歲月(家父當年就是如此)。這其實是相當糟羔的辦法,本人便曾親眼目睹過不少這類的悲劇。例如老家有位鄰居,是位獨居女士,終身不婚。八十年代末從會計文職上退休,擁有自置物業,每月生活則依靠銀行利息。近廿年的低息環境,不難想像她生活是如何淒苦。最後,總算是不幸中之大幸,還有自住樓宇,賣掉後搬進了老人院。

  (順帶一提[1] 在今天的香港,入住老人院,通常都沒有甚麼幸福可言。最近有關劍橋護老院虐待長者的新聞,真是聞之令人心酸。可見,我們千萬別輕視金錢,說甚麼「窮得只剩下錢」之類的晦氣說話。經濟不能自立,沒錢就絕難找到幸福了。像不丹這類貧困國家,幸福指數號稱世界第一,這是只有傻瓜才會相信的美麗神話。)

  總的而言,持現金退休有著以下的缺點:一)本金不斷被通脹蠶食,購買力日漸下降,生活質素只能是每下愈況。二)無法預計自己的存活時間與足夠的退休金額,到頭來容易失去預算。如果六十歲退休,假設還有二十年的餘生,每月花費一萬元,則儲蓄二百四十萬便足夠了。不過,萬一你長命百歲,往後的日子怎麼過呢?唯有申請綜援救濟了。三)把退休金「慢慢搣」,屬於啃老本的方法。當你眼見自己的本金日趨萎縮,會是怎樣的心情呢?香港股壇名人曹仁超說得好:「年紀大了,必須珍惜三老:老本、老伴和老友」。老本是萬不得已不能隨便動用的。單持現金者,隨著時間的消逝,本金愈來愈少,那時真是惶恐灘頭說惶恐。他自然會節衣縮食,減少開支。生活質素下降之餘,更違反了我們退休的第三原則--「人貴踏實」(這點以後會再談)。

 

沒錢的老爺劍橋住呀,沙里洪巴嘿喲嘿。回想當年小學唱的兒歌,早已教曉我們甚麼叫做人情世故(其實劍橋也不算便宜)


乙、傳統智慧與現實困局

  
        沒錯,自古以來,收租就是最佳的辦法                   股票本來就是可買不可炒的


  簡單而言,財務自由是透過被動收入而達成的,而取得被動收入的方法,主要有二:租金與股息(債券在香港並不流行,姑可不談)。

  傳統(根據香港過去數十年經驗)的智慧,退休時最好擁有兩層或以上的自置物業,一層自住,其餘收租。每月所收租金,等於九七年以前公務員退休後的長俸。我認識有兩位老人家,都是這樣教我的。他們雖然都不屬於高收入的「中產」,但一位早年以七十多萬買入愉景灣單位,一位更誇張,不用三十萬便買了幢錦繡花園住宅,多年來所收的租金,早已抵消了樓價,屬於零成本投資了。現在他們都過著優悠的生活,有一位每年暑假都到歐洲遊船河,真是令人羡慕不已。

  可惜的是,也許這個方法太多人懂得了,近年來香港樓價的升幅,早已不能用「誇張」來形容。低於三厘的回報,缺乏足夠的安全邊際,根本不具備投資價值(自住則另議)。除非閣下是富豪,講究資產配置,否則沒理由在現階段把自己大部份資金投進物業市場的。

  當不成收租公,吃股息又如何呢?股票的優點是調配靈活,套現便捷,但是缺點更多。例如,股票的短線波幅巨大,特別是港股近年越來越A股化(賭場化),超短線隨時也有10%以上的波幅,基本上每天都要看守著,跟放羊無異。稍不留神,便會被豺狼叼去。所以,投資股票的人,必須先具備「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情商(EQ)、心理質素,否則就只能是終日患得患失,忐忑不安,這還談甚麼安享晚年呢?

  其次,股票(即使是藍籌股)跌去九成以上價值,甚至最終變成牆紙的,大有股在,而物業一般總不會價值歸零的。比較二者的安全程度,根本不可同日而語。更要命者,股票不是你肯花時間看守著便可安全無虞的,當中的技術含量,遠遠超過買樓收租。所以,香港歷來透過買樓發達的人不少,但買股發達的,卻少之又少。單從自己身邊的親朋戚友看,基本上沒有人會因買樓輸錢,但買股票贏錢的則只是少數,而且全是長期持有、吃股息的。

   (順帶一提[2] 千萬別相信任何保險經紀、銀行職員、基金經理、財務顧問之類的理財建議,她們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包藏禍心、不懷好意的。更加不能參與她們提供的計劃,否則你就是幫她們支薪。越是所謂的「專業」服務,越是吃人不吐骨。總之,只須記著,她們全是壞人、吸血鬼、職業騙子。一旦碰著她們,避之則吉,走為上著,基本上跟見到祈福黨、補藥黨無甚分別。)

 

真是有這麼好的東西,早已被人收藏起來自家享用,還用得著為跑數而向你 Hard-sell嗎?

丙、長遠目標:牆紙換磚頭


  

左邊那個數字還比較靠點譜。右邊那個調查基本上不具現實指導意義。說了這麼多話,無非想向你兜售牠們的退休儲蓄計劃

  既然今天香港的情況是樓價貴而股票便宜(相對而言),那麼我們的做法,也只能是見一步走一步,暫時持股票作投資,耐心等候下一次的歷史機遇,像九七金融風暴之類,然後才套股換樓。不過,說來容易,實踐上則是極其困難。只是現實既然如此,捨此亦別無他法了。

  如果問,香港普通家庭需要多少資產才算是財務自由,可以安穩地過退休生活呢?個人的看法,如果閣下已經解決居住問題(公屋或私樓皆可),那麼,一個中小型的收租物業,或每年十八萬港幣左右的股息收入(平均每月一萬五千元),應屬最低門檻。比較理想的,則是擁有兩個收租單位,或每年三十六萬左右的股息收入(平均每月三萬元)。因為股市經常會出現股災,股息並無保證,而收租物業也不一定每月能租出,必須預得寬鬆一點。過此以往,則無所謂了,所謂人心比天高,多多益善,沒有人會嫌收入太多的。反正即使再多,你的日常生活,也不會有質上的提高(除非晉升富豪級別,那另當別論)。

  資產太少則是退不成休的。不妨計算一下,假設一個二人家庭去拿政府綜援,最少每月也有四千元吧(未經查證,想當然而已)。一年是四萬八千,十年是四十八萬,二十年便接近一百萬了。這還不計每年根據通脹的調整,政府經常性的「派糖」(出雙糧之類)。如果只有百多萬元資產,你的生活質素可能還及不上綜援戶,這還談甚麼退休呢?倒不若先花光它,享受完再申領綜援好了。由此可見,今天香港的強積金制度,對於市民的退休生活,其實是沒多大用處的。想退休,還得靠自己。

 


毫無意義的調查:不同地區的生活水平、資產價值差距可以極大,根本沒法可比較/只要及早打算,退休前的被動收入,已經可以超過年薪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43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