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哪些行業值得長期投資 okokok333

http://xueqiu.com/9002812276/24101720
近期瀏覽了幾本投資書,對於心頭一直懸著的疑問有了一些解答,我想通過抄書來回答自己的問題,到底哪些行業值得長期投資?正如《巴菲特的護城河》一書作者多爾西所說的,「有些業務確實有很大的優勢,它們生來就領先一步。即使是管理再糟糕的製藥公司和銀行,在長期資本回報率方面也會讓極其優秀的化工或汽車配件公司自嘆弗如。」也就是說,有一些行業是天生命好的行業。對於尋求獲得長期複利的價值投資者來說,在這樣的行業裡尋找優秀公司的概率更大。那些投資大家投資了哪些行業讓他們獲得了長期投資的成功呢?這很值得我們認真探究一番。    斯蒂芬·A·加里斯洛夫斯基是一位在加拿大聲名顯赫的投資富豪和慈善家,他在79歲時寫了自己一生的惟一一本書《投資叢林》,總結自己50年的投資經驗。

  他說:「我的準則是只投資於高質量,其增長大體上是非週期性的股票,這種股票有可預期的高收益率,並且有希望提供較高的股息增長率。」

  「從歷史上看,原材料、農礦產品的價格沒能跟上通貨膨脹率,而其他部門,例如醫療部門或金融部門,則超越了通貨膨脹。」

  「在全世界我可以選擇的幾萬隻股票中,我真正需要看的最多只有50只。我不需要買加拿大貝爾或者通用汽車,因為我不認為這些公司能在今後持續多年一直產生每年14%到16%的收益。同樣的事情也適用於造紙業公司的股票,因為這個產業嚴重受週期支配,並且農林礦產品的收益很少能提供14%到16%的長期成長空間。我也不需要買小公司的新進股票,他們可能會由於某個競爭者進入而被剿滅,從而一夜間毀掉利潤空間,甚至更糟。

  我也不認為該購買那些不支付有吸引力股息的公司的股票,我希望最好是隨著公司財富的上升而增加股息紅利。公司就像多數有生命的生物體一樣,是有壽命限度的。一個公司就是為了獲取利潤,而這個利潤應計給持股人。但是,也可能存在著這樣的公司,作為整體的整個持股人群體在這個公司從生到死的過程中都沒獲得任何東西。一些投資者可能交易了這些股票從而收穫了利潤,但最終,隨著這個公司衰敗下去,其他人將受損失,而如果這個公司或其繼承者完蛋,最初的投資將被完全抹掉。」

  他具體地列舉了一些行業。

  「對花生醬、穀類食品、軟飲料,或者剃鬚刀片的消費基本上是非週期性的。不僅如此,隨著冷戰結束,這些產品已經擴張到全球。業內領先公司具有單位產品成本較低的好處,從而能積聚更大的利潤,進而提供更多的資金來推動它們的擴張。它們的市場網絡非常強大,能被用於推廣新開發的產品或者是通過收購而獲得的產品。身為引領者,更大的利潤空間容許它們在追求成長的同時獲得股利,而第二名或第三名的公司很可能要從兩者中選擇一個。

  因而像吉列、可口可樂、菲利普·莫里斯、聯合利華、家樂氏、康尼格拉等等這樣的公司,就是值得考慮的公司類型。你應當查驗它們在一個時期,例如,10年期的收益和股利增長率。如果它們每5-7年增長一倍,那麼這些公司就是你投資計劃的候選者。更進一步,如果股價在10年裡上漲了4倍而同時市盈率沒有提高,那麼這樣的股票,就是你本應該在10年前就去購買的股票!」

  「供你探尋的另一個非常肥沃的領域是醫療,包括業內領先的醫療產品供應商的股票。像雅培、強生、諾華(一家瑞士公司)、豪夫邁-羅氏(也是瑞士公司)、卡地納健康集團(Cardinal Health)、輝瑞、安進(Amgen)等。這些都是重點關注對象,有著堅實的特許權和出色的研究設施。在我看來,這是一個絕妙的領域,其內的公司股票在我的投資組合中總是佔有很大一部分。

  零售和分銷物流行業也會產生一些好股票,但這是一個比較微妙的領域。例如,業內領先的藥品連鎖店有著很棒的經過時間檢驗的業績。但零售概念股經常只有有限的生命週期,並且很難延長。頂尖的食品連鎖店被證明更可能比百貨公司或專賣店存續得長久。不過,如果你能及早抓住一個好概念股,就像沃爾瑪或者家得寶(Home Depot),它能在許多年裡向你提供15%的成長率。

  在銀行或保險領域很難找到15%的穩定成長,但這樣的增長確實存在,尤其是近來。競爭法律的變革模糊了證券包銷、經紀業、保險業和銀行業之間的界限,為發展創造出新機遇;其結果是世界範圍的業務擴張。在這個領域中有許多股票提供每年12%到13%左右的穩定收益。當然,你應當看到利率,因為高利率傾向於抑制這些股票的價格。尋找那些常年提供高所有者權益收益率的金融股票,它們還要有一條增長的收入線,要顯示出不論是在頂端(毛收入)還是在底端(淨收入)都有穩定的增長。我要再次說,主要是要尋找業內領導者;如果管理良好,那麼規模就能提供較低的單位成本和競爭優勢,也就是這個道理,導致了現在強勁的兼併趨勢。」

以上所抄錄的就是加里斯洛夫斯基投資的行業,這些行業包括生活消費品、醫藥、銀行保險和零售業主要是連鎖零售業。

  對於很多投資者來說,這麼幾個行業這麼可能滿足自己的投資胃口呢。似乎他洞察了我們的內心,在書的下文他繼續寫道:

  「你要避免的,是不滿足上面所討論的產業範圍。在高技術產業中,有許許多多公司可以在很多年裡做得非常好,但之後就垮掉,正如蘋果、王安電腦(Wang Labs)、優利系統(Unisys)和數字公司(Digital),它們就是例子。」

  「你成功的關鍵點是選擇在行業內領先公司的股票,然後堅持持有它們多年。若是有家公司的收入在某一年或兩年中沒達到目標,也沒必要為之驚慌,這是相當正常的現象。作為公司,除非它們「管理自己的收入」(這是試圖操縱它們的委婉說法),否則就不可避免地會經歷比較好的時期或者比較差的時期。多數公司,甚至包括最優秀的公司,也必須不斷對自己投資。有許多公司,此前三到四年問世的產品可能佔到總銷售額的40%到50%。而在製藥業,藥品專利到期後就會面臨來自所謂非專利藥的競爭。所以如果新舊產品在交替換代上沒有特別吸引人的新東西,公司的增長就會出現減速或暫停;如果該公司的研發和整體管理水平仍舊保持在業界一流水平,那麼你在這方面就不必感到不安。我曾經在輝瑞處於這樣的減速時期購買了它的股票,結果是我的這筆投資在其後的四年中翻了兩番。

  這種投資途徑看似平淡枯燥,因為很少變動,但這種做法是有效的,尤其是在你借鑑了專家的分析研究之後。謹守規則並留在投資的高速公路上,不要四處觀望。你不是在尋找情感上的滿足,不是在賭博,也不是為了娛樂而投資,而是為了在長期內獲得安全可靠的回報。」

  加里斯洛夫斯基是我新近發現的一個偉大投資者,也許不是那麼知名,但是以他50年在投資叢林裡摸爬滾打的經驗,我相信他對行業的選擇具有投資實踐的價值。讓我們記住他的選擇:生活消費品、醫藥、銀行保險和連鎖零售業。

加里斯洛夫斯基在投資叢林裡闖蕩50年的經驗,總結出值得長期投資的幾個行業,給他帶來了豐厚的投資收益,這種實實在在的成功案例確實對我們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對我們投資哪些行業很有借鑑意義。加里斯洛夫斯基的50年是一個人的經歷,而另一個50年的經驗則來源於一個延續三代的家族,那就是很多人熟悉的戴維斯王朝經過三代人成就的投資神話。

  戴維斯王朝靠什麼成就偉業呢?保險和銀行其中主要是保險。

  我繼續抄書,這本書是《戴維斯王朝》,我以前粗略讀過一回,遲鈍的腦袋沒有得到什麼啟示,這次重讀,則感受良多,它展現了一個偉大投資者需要的眼光和堅持,以及什麼樣的行業會蘊藏著投資的金礦。

  在選擇什麼樣的公司上面,有一句話我覺得需要銘記於心:

  「所售產品或服務永不過時。」

  非常簡短的一句話,其實蘊含深意。在人類社會中,哪些東西會永不過時呢?那就是只要人類存在,人類就需要的東西,最基本的是生老病死性健壽娛,次一層次的就是為了滿足這些需求人類進行的生產物質或獲得資金的活動或服務。具體一點講就是飲食、醫藥,當然隨著人類的進步,現代人有一些古人所沒有的必需品,比如金融、家庭和個人用品之類,也成了生活的基本需要。正因為這些東西是與人類存在相始終的,那麼,其中的優秀公司必定能持續穩定地提供收益,在複利的魔術變換中積累成一個巨大的盈利數字。

  在50年的試驗、犯錯和改進中,戴維斯家族最終選擇了保險和銀行業作為自己主要的投資行業,尤其是保險行業給了戴維斯第一代1700多倍的收益。戴維斯以15萬美元原始資金,通過50年的積累,在12只股票上積累了2.61億美元的財富。這12家公司中,有11家是保險公司,剩餘的一家房利美,也跟保險相似。

  在人們大肆買進債券的年代,「戴維斯並不關心債券市場的動盪,他為保險股票忙得不亦樂乎,尤其是那些小的、勢頭強勁的品種。1954年,他結束了7年的自營職業,進入了富人行列。市場的每一個領域都有錢可賺,讓人垂誕,但戴維斯偏偏瞄準了最香甜卻無人注意的那部分。毫不誇張地說,人壽保險公司收益的增長速度就如同日後的電腦行業、數字處理行業、醫藥業,以及知名零售商麥當勞和沃爾瑪那樣。」

  戴維斯認為,「保險公司同生產商相比,擁有許多得天獨厚的優勢。保險商的產品總是推陳出新,將客戶的錢投資以獲取利潤,無需昂貴的工廠和實驗室,也不製造污染,還能抵禦經濟衰退。經濟低潮來臨時,消費者推遲大宗購買(房屋、汽車、家用電器等等),但他們不能推遲交納住房、汽車以及人壽保險費用。」

  相對於保險業,戴維斯對鋁、橡膠、汽車或混疑土公司絲毫不感興趣。因為「諸如此類的生產商都需要造價很高的廠房,修理和不斷革新會讓他們的現金所剩無幾。他們會在經濟蕭條期賠錢,因此股票收益也不牢靠。他們總要引進新工序或新發明,這會使他們面臨破產危機。縱觀生產製造業的歷史,沒有幾個公司能夠長壽,只有那些不斷革新改造的公司才能不被淘汰。」

  保險業就不一樣了,它具有永不過時的特點。「一些保險公司已經度過了他們200歲生日,而銷售的產品基本上沒變,還是開國者活著時候的那些。他們把客戶的錢用於投資,從中漁利;而生產商永遠得不到這樣的機會。」

  但是保險業本身卻並不是一個包賺不賠的行業,由於受到政府的嚴格管制,保險業是一個低利潤行業,同時,由於保險產品本身沒有差異性,競爭激烈,購買者對品牌的價值不像其他行業那麼重視,因為他們購買保險的時候主要是從當地代理商那裡購買,他們推薦什麼就買什麼,對任何一個保險商同樣的懷疑和憎惡。這也就是多爾西在《巴菲特的護城河》一書中,認為保險業沒有護城河的緣故吧。但是,仔細思考巴菲特投資保險業的經驗,我發現,也許保險業的護城河不在保險業自身而是在保險業之外,即誰更有投資優勢,誰能讓浮存金獲得穩定而持續的收益?這是題外話,以後再談。

  那麼戴維斯為何能從這樣一個低利潤、競爭激烈的行業獲得巨額收益呢?書中總結了幾條原因:

  1、保險商掩蓋了真正的盈利能力,…….. 利潤不高很可能是,至少部分是,保險精算的假象。

  2、戴維斯以低價格為入手點,在他最初的投資組合中,有很多都是小本經營的保險商;當這些小公司被大公司併購,戴維斯就可以坐享其成。

  3、他抓住了二戰過後房屋、汽車和人壽保險的高峰期。

  4、他並沒有選擇那些始終未能發揮潛力的公司,比如安泰公司,股東的忠誠在那裡往往得不到回報。他尋找那些富有冒險精神而又低成本運營的複利機器,例如日本的保險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和AIG,它們都能幾十年如一日地使股東獲得滿足感和信任感。

  5、一家經營得當的科技公司常會被聰明的對手或尖端發明所擊倒;但一家同樣經營得當的保險公司卻能夠在競爭中以計取勝,且永遠不用擔心產品過時。

  戴維斯王朝的第二代斯爾必則選擇了銀行業作為自己的主戰場。他認為,銀行和保險業都傾向於一種場外運轉方式,冠冕堂皇的總部不過是一座巨型墳墓。銀行業永不過時,因為金錢永不過時。

 「銀行不製造任何產品,因此不需要昂貴的工廠、精密的機械、倉庫、研究室或高薪博士。銀行不會造成污染,所以不用花錢購買控制污染的設備。它不出售小器具或成衣,因而毋須聘用銷售人員。它不用裝運貨物,因此沒有運輸費用。銀行惟一的產品就是貨幣,從儲戶手中借款再貸給借款人。貨幣表現為多種形式(硬幣、紙幣和證券),但永遠不會過時,銀行之間相互競爭,但銀行業本身永遠時興。」

 「因為銀行不會過時,所以也不能引領潮流,那麼投資者就不會情願花大力氣購買銀行股票。這樣一來,你可以總是以較低價格買到銀行股票,不用花許多錢,就能為銀行的發展投資。」

  戴維斯家族集中投資於「金錢永不過時」的主題,不管是保險和投資,其實內核都是用錢生錢,只要謹慎配置資金,不讓自己利慾熏心,長期下來一定是碩果纍纍。從股東權益報酬率的組成來看,保險和銀行都有很高的槓桿率,這個槓桿率表示的是用別人的錢來賺錢。

  不管是保險業還是銀行業,其特點是永不過時,但要獲得豐厚的收益,一定是在它們被大眾投資者忽視的時候,戴維斯投資保險股的時候,很少人關注這個行業,他能以很低的價格買入,等到1965年時,大家都意識到了保險的魅力,這時候,保險的業績增長了四番,而投資者要多花上3倍的價格才能買到這些股票,利潤增長和市盈率上漲造就了戴維時雙殺的暴利。

  這讓我想到傑裡米西格爾在《投資者的未來》中提到的投資者收益的基本原理:

  股票的長期收益並不依賴於實際的利潤增長情況,而是取決於實際的利潤增長與投資者預期的利潤增長之間存在的差異。

  投資者過高的預期炒高了股價,在高股價時無法獲得超額的收益。對於理性投資者來說,要獲得穩定持續的高收益,找到永不過時的行業很重要,但同樣重要的是,在這個行業處於市場預期低估或被大眾忽略時買入才能最終獲得成功。

  根據以上的經驗,看看今天A股上的銀行股和保險股吧,尤其銀行股,難道不值得我們花點時間研究和思考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8156

財務一旦自由 天寬地也闊 okokok333

來源: http://xueqiu.com/9002812276/31503169

財務自由的本質其實是我們希望在生活中有得選,這種選擇權,可能是人生所有自由的終極表現形式。
    漫漫人生路啊,工作賺錢是其中巨大的一部分,就跟打遊戲要吃金幣一樣。不過相比超級瑪麗這種彈跳類遊戲,人生更像是一場大航海,雖然制霸地球才是終極目標,但是賺了足夠多的錢之後,似乎也可以開始享受人生了。  在現實生活里,這種“足夠”,大概就是財務自由—當工作不再是收入的唯一手段,你就獲得了這種自由,用公式表達就是:財務自由=被動收入(Passive Income)> 花銷。其中這個被動收入,美國國稅局把它定義為“沒有在貿易或商業活動起重大作用而獲得的收入”。最簡單的例子就是,你余額寶[微博]里每天波動的幾十元收益,又或者你把空閑房子出租的租金,或者從天而降的一筆巨額遺產……反正就是錢足夠用了,不為這事兒愁了。

  花銷是這里的另外一個衡量指標。既然財務自由是與“收入”和“開支”結合的藝術,那麽即使你的資產每月只產生1000元的被動收入,但只要你理想的開支只有999元,那你也算財務自由了。也就是說,我們這里討論的是你能在足夠長的時間里維持足夠體面的生活,是理性的花銷,可不是窮奢極欲呀—在那個世界里,可能根本就沒有財務自由這個詞哦。

  有人說財務自由意味著“內心的自己剛剛誕生”。按照這個理論,微博紅人王思聰的幸運之處就在於,他內心的自己簡直是跟肉身的自己同步誕生的,等於一生下來就打了財務自由的補丁。而我們普通人呢?且有好幾十年生活的洗禮在前方等著你呢。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洗禮,大家才對財務自由充滿向往,因為其本質其實是我們在生活中有得選。而選擇自由,可能是人生中所有自由的終極表現形式。假如可以選擇做自己喜歡的事,選擇只和自己喜歡的人打交道,選擇生活在自己喜歡的地方,選擇價值觀,同時還可以選擇不做什麽,選擇遠離什麽,選擇拒絕,那生活的確是另外一番天地呀,對吧?

  有一種理論是,大家之所以追求財務自由,其實不過是希望能有權選擇不成為自己討厭的那種人。對這個理論的另一種理解是,財務自由或許能更多地讓我們表現出真正的自我。也就是說,假設現在做一番財務自由之後的人生規劃,List上對應的才是真實的你。去超市不看價簽購一次物?平時也許太省啦;直接去泰國做變性手術?說明內心有點狂野哦;想全心全意做義工搞慈善?你思想境界真的很高;繼續目前的生活,沒什麽好改變的?那你真是大師級人物!

  所以,你看,財務自由它首先是一條你自己決定的界線。並不是錢越多就越自由,就像張朝陽老師說的,“錢多不是幸福的保證,多少跟幸福沒關系。我這麽有錢,卻這麽痛苦”—看起來,過了財務自由的邊界線,錢的效用也會遞減。同時呢,很多美好的事,其實不需要財務自由也能實現。比如旅行、拍照、吃飯,它不需要財務的自由,只需要心的自由。換句話說,只要內心踏實,財務是否自由可能就並不是一個需要特別去糾結的問題。

  在後面的文章中,我們以官方微博在線調查的反饋為基礎,呈現了一些大家在財務自由之後對自己生活的構想。總體來說很有趣。有的很浪漫,有的很荒誕,也有很多讓人看了心有戚戚焉。

  其實不管處於人生哪個階段,始終都能保有對生活的熱情,這可能是值得我們所有人堅持的生活態度。大家共勉吧。

  I quit!

  辭個職

  按照財務自由的定義,既然“非工作收入”就可以Cover一切生活成本的話,那豈不是—不用上班了?!

  其實不用工作倒不一定多爽,但是把現在的工作辭掉似乎有點小爽吧—想一想,辭職前你可以先把刁難自己的郵件通通回複“爺不幹啦”,並且CC老板、老板的老板、老板的老板的老板……雖然我們都是文明的現代人,真要辭職估計也還是彬彬有禮,甚至並不一定真的要辭手頭這份工作,但是這不妨礙你在心里把這種爽演練100遍。

  然後,你再對這種擺脫現在工作之後的生活充滿了向往,做各種規劃,這才是最精彩的部分。

  去幹一份喜歡但是累劈又不賺錢的工作

  比如說廣告文案啦,微博小秘書啦,或者當個財經記者啦……然後在真要累劈的時候撤了去賣麻辣燙,開創麻辣燙連鎖帝國!真是有進有退,勢不可擋的人生啊。

  或者,你也可以“還做現在在做的事,只是比重不同了。”這大概意味著,在人生這盤麻辣燙中,你可以想吃肉就多加點肉,想吃菜就多加菜了,但是,要註意健康搭配哦。

  幹一份不那麽“成功”的工作

  Your work is your label。那麽,財務自由了,是不是就可以放心大膽地回家去當農民伯伯、守財奴葛朗臺、企鵝飼養員、賣豬肉的,或者塗滿顏料的街頭藝人啦?如果真這麽幹,也還蠻炫酷的。比如在大佬的聚會里,別人問起你的職業時,你就可以風輕雲淡地說,養豬的。怎麽樣?有點丁磊老師的味道吧。

  創業去

  財務自由了就去創業,這道理聽上去挺符合邏輯的,就像馬斯洛需求定律說的那樣,當你滿足了基本的生活需求和社會尊重等等需求之後,你想要的就是自我實現啦。不過目前來看,如果不是家里有一百套房出租或者爹是王健林,可能先得把創業當成實現財務自由的一大途徑—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啊?

  有格調地花錢也不容易啊

  旅行

  在我們的調查里,50%的參與者的答案里含有“旅遊”……是有多想說走就走啊!說起來,想出“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這句話的文案可真是了不起,不知道ta的財務自由了沒有。

  其實財務自由最大的意義倒不是能夠說走就走,畢竟現在你一般買不到兩周以內的機票,要走的話也只能夠像趙本山說的“帶老婆旅旅遊,去趟鐵嶺”……可能最重要的是,有大把的時間去非洲看動物慢慢悠悠地遷徙,或者自駕美國半個月起,任時間慢慢慢慢流淌,這才叫自由啊。

  還是要買房,這是一個觀念問題

  倒不是說,財務自由了就要買房,而是說,有多少套房就算財務自由了呢?或者,需要用房子來實現財務自由嗎?雖然高曉松老師說買房差不多等於眼前的茍且,但是這標準你可能沒有辦法聽高曉松的,還是要看貴丈母娘啊。很多時候你認為自己已經挺自由了,她可覺得你差得還遠著呢。

  把消費化為投資!

  真正的聰明人,即使財務自由了,也是要把花費轉化為投資的!比如有位朋友說:“我會買個要多大有多大的房子,然後到全球各地買東西,把它填滿,最後讓它變成一個全球商品展覽館,我賣門票,回流資金。”實在是睿智啊!完全是一種要創辦另一個世博會的架勢。

  天使投資

  比起投資房子,“投資別人的時間和精力的收入”就更有意思了吧。這也難怪從徐小平到黃曉明一眾有錢的人都在當天使—沒錯,黃曉明老師也看項目哦!這害得人提起“天使”這個詞,眼前再也無法顯現有萌萌小翅膀的丘比特,而是立馬浮現出一批圓潤的中老年的面孔。孟子說得好,99%的創業都可能會失敗……那麽天使投資也可以說是做公益。

  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

  當個鋼鐵俠

  當然,如果你的確是個技術宅,你還可以像托尼·斯塔克一樣自制一身鋼鐵盔甲,飛得高高地看美國隊長跟地上跑……也有朋友說得很文藝,這樣就“沒有心,不會痛。”不過這位朋友,你沒看見鋼鐵俠後來為了把妹把盔甲們都當煙花放了麽!這是一種特別的泡妞技巧啊。你還真以為他打算和盔甲一起Forever Alone啊?Naive。

  研究一下其他科學

  我們還可以研究一下其他有益於人類社會發展的東西,比如時光機啦,然後把現代的東西送回古代,改變人類歷史。送點啥呢?可別只送劉詩詩和楊冪了,當然也不能送賈斯汀·比伯,那是核彈級別的殺傷性武器。或者,我們還可以研究一下永動機啦,買下一家DNA分析公司探尋一下永生的奧秘啦,或者同時研究一下永動機和DNA然後跨界組合啦……

  做做公益

  很多朋友根據最近全球熱門的冰桶挑戰賽,發明了新詞“冰桶階級”,因為財務自由才能加入—真的,看看澆冰拍視頻的人,財務都特別自由。順便一提,澆頭雖然好,也要真的關註漸凍人群體哦。

  或者呢,我們也可以建立一項“失戀基金”什麽的,在節日里給單身的人送花送禮物,撫慰一大群人類的傷痛—自由前我們也吃過這苦。

  Be drama and follow my heart

  用錢幹一些“有意義”的事

  有人說可以把錢存進銀行,再取出來;再存進銀行,再取出來;再存進銀行,再取出來;再存進銀行,再取出來……或者,都存進余額寶。另一種玩法是還能把這些錢都換成一分錢硬幣,一枚一枚數到生命結束那一天。實在玩膩了,我們還有最後一招,就是讓財務趕快恢複不自由。Stay hungry,stay foolish。

  那就浪漫地躁起來咯

  對於另一些人來說,有意義的事大概是排排戲劇、畫畫油畫,甚至學點一輩子也用不太上的豪薩語、印地語什麽的—把時間花在這些關於“詩意和遠方”的事情上,真是太浪漫啦。不過也架不住會有賭王何鴻燊的閨女非要加入“四大”這種逆常理而行之的行為,這也算是財務自由的好處吧!

  敞開了活

  還有位朋友只留下了“增肥”兩個字,真是敞開了活啊!是不是想表達“我有錢了,還怕長肉?”是的,財務自由可能會給你無所畏懼地變得更加不美好的勇氣,來反抗這膚淺的普世價值觀!但是,當你更有實力成為金城武,真的要選擇把紀梵希[微博]穿出東北大哥的效果嗎?同理,如果財務自由了,是不是也不用顧及別人的議論了?那也自然可以豐個胸、縮個胸、變個性什麽,反正活出真我的風采。

  玩你們想不通的小眾

  為升鬥折腰的時候,得從眾,得顧全大局,得適當屈服,但現在我自由了啊。為了討丈母娘歡心或是為了在房產證上加個名字,那種苦都不是正常人能吃的,現在咱不吃了!所以,想不結婚的,甚至想離婚的,想出櫃的,想出家的,都行,人生隨你折騰,只要不妨礙他人。

  友情……提個醒

  財務自由跟變身墨西哥電訊大亨還是有區別的哈。雖然自由了,但前提還是得心態健康,細水長流,畢竟財務自由是架不住揮霍的。否則你就爽了一把,然後一夜回到解放前,又不自由了,那咱們討論這個話題就沒啥意義了呀。不過你如果就是喜歡追求神轉折,那當我們沒說。

  老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所以大家得先在實現財務自由的過程中註意維護,別發生那種“賊心賊膽都有了但賊沒了”的慘劇,最後再自由也不過是能請倆漂亮高價的護工。所以,要保持運動,重視健康!

  財務自由其實就是意味著你有了選擇的權利,這當然是莫大的自由。但,有選擇就意味著得有舍棄,這種心理建設如果不事先做好,到最後還是把自己弄得各種心急氣躁,患得患失,那這財務自由也失去了意義,對吧?

  大部分人的想法其實都跟隨心所欲有關,這沒什麽不好,誰都想解放自我。但我們還是要講公序良俗,要遵紀守法—房祖名的財務不可謂不自由啊,你說呢?

  財務自由是美好願景,但對我們普通人來說,這事其實並不容易。我們值得為之努力,但也別變成自由奴,因為永遠都是“沒有最自由,只有更自由”啊。前面我們也說了,心自由最重要,過好眼下每一天最重要—燉起雞湯來,我們也是很在行哦!$招商銀行(SH600036)$ $XD中國平(SH601318)$ $五糧液(SZ000858)$ $萬科A(SZ0000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64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