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I am not wrong,I am early. 蔡東豪

2008-08-28  NextMagazine


我 從事過不少行業,在加拿大做證券分析員的幾年時間,是我特別回味的一頁。一九九○年我在一間獨立證券公司工作,公司業務集中證券買賣,專注賺取佣金,不涉 及投資銀行業務,因此分析員可暢所欲言。當時我入行不久,沒有資格做整個行業的分析工作,美其名負責Special Situations,實際是負責其他同事不會做分析的公司。因此,我所分析的公司非常「立雜」,令我「一炮而紅」的,是分析經營殯儀館的盧雲集團 (Loewen Group)。

盧雲在加拿大西岸起家,不停收購殯儀館,猶如一部不會停止的機器,闖入美國市場,業務規模以幾何數字倍升,股價跟隨盈利急升,成為股市奇葩。盧雲主席Ray Loewen的名字在傳媒中無處不在,股市中人跟紅頂白,把他捧至天高,故事完美。

在加拿大任職分析員的最大樂趣,是公司要求分析員著重分析的「深度」,而非「廣度」;這也是我對財經演員「逢股必懂」絕技嘆為觀止的原因。當年我分析的公司,數目只有五至六間,對它們都有一定掌握。

我 從最基本做起,訪問殯儀館負責人,了解大集團收購殯儀館,究竟是一回什麼事情,「協同效應」究竟怎樣產生?盧雲故事的賣點是:收購家族式經營的殯儀館後, 立即進行一連串企業化改革,例如加入專業管理、現代營銷手法、中央採購和處理等。換句話說,開源方面是二加二等於五,節流方面是二加二等於三。盧雲不停收 購,公司賬目複雜至無法理解,分析員只好照單全收他提供的資料。

他的經營模式不是獨有,有一個詞語去形容不斷併購同業的做 法,叫「整合者」(Consolidator)。「整合者」選擇的行業必定具備的特徵,是龍頭企業佔的市場份額不高,業內大多是散兵游勇,表面上適合「整 合者」去一統天下。它曾出現於八十年代北美洲的廢物處理、錄影帶租賃等行業,初期氣勢如虹,可是最後無以為繼,甚至破產收場。行不通的原因,是所謂「協同 效應」根本不存在,愈併購愈出現問題,一加一只等於二,甚至更差。投資者最初以為上市公司盈利持續每年增長三成,三十倍的市盈率不貴,但當增長速度稍有差 池,便立即離棄,股價崩潰。

我訪問過多間殯儀館的負責人,發現殯儀業是一個無法整合的行業。在北美,殯儀業是一種社區服務,殯儀館以家族式 經營,一代傳一代,賣點不是「平靚正」,而是關懷。殯儀館負責人低調地參與社區服務,便是殯儀業的營銷活動。殯儀館的生意來源大部分來自本區,而國籍、宗 教、文化、習俗等因素非常重要。簡單說,殯儀業不可能以「曲奇餅」式去倒模出來。有收看過美國電視劇《六尺風雲》(Six Feet Under)的讀者,應該記得主角的殯儀館也曾考慮把祖業出售予「整合者」的橋段。

我發現盧雲的收購手法令不少家族式經營的殯儀館負責人感不滿。盧雲收購後,必定提高收費, 一九九○年美國殯儀服務的平均消費高達八千美元(去年是六千美元),引起消費者團體不滿;不少團體自組廉價殯儀服務,跟大集團抗衡。

計完數後,我充滿信心,寫了一份詳盡分析報告,建議客戶沽售盧雲的股票。報告發表後,引起市場爭議;盧雲先生寫了一封信給我,警告我說話要小心,保留法律追究權利云云。我心想他真的控告我,我就立即成名,但他最後沒有控告我。

盧 雲股價沒有因我的報告下跌,反而不停升,升至我成為行內笑柄。報告發表後一兩年,我仍堅持自己的分析,除了一小撮殯儀業人士視我為英雄(多次邀請我在殯儀 業會議上發言),分析員行家和客戶則視我為傻瓜。後來我回流香港,沒有跟進盧雲。到了一九九九年,我收到一位加拿大朋友的來信,他告訴我盧雲終於爆煲,宣 布破產。報章報導這宗新聞,也提起過許多年前有一位分析員曾作出盧雲爆煲的預言。

事實證明我沒有看錯,但時間上早了九年。假如客戶當日接納我的分析沽空盧雲,他們必定比盧雲先行破產。這故事教訓我,時間性是分析的重要一環,分析正確但時間不對也等於錯。

自盧雲一役,我不再相信併購後的「協同效應」,但不敢不信一個基本上行不通的併購模式,可令公司股價在一段時間(甚至是一段長時間)升至停不了。投資的時候不要糾纏對與錯,最重要的是在對的時候做對的事情。

蔡東豪Tony Tsoi

現任上市公司精電國際行政總裁,港交所上市委員會副主席。他曾任職投資銀行,在《信報》以筆名原復生撰寫財經專欄,對投資及求知有無限渴求,習慣早上四時起床寫作找樂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6

中環在線:楊致遠「I am the best person」 李華華

2008-10-28  AppleDaily

做 IT開發互聯網嘅,終極目標都係想搵主好人家,早前雅虎差啲就嫁出,微軟出到每股33美元禮金,點知老竇楊致遠唔肯賣女。家陣全球經濟下滑,雅虎股價上周 五跌到11.8美金,CEO楊早排先話全球裁員一成,就係咁做咗箭靶,俾股東要求佢落台。上個禮拜,楊致遠開口反擊,話可以帶雅虎走過呢個動盪時代嘅人, 就係佢──「I am the best person.(我係最佳人選!)」

據中國網報道,楊致遠早前接受出名IT博客Swisher(All Things Digital)訪問,呢位博客對雅虎批評一向激烈,好直接咁問CEO楊,點解覺得自己係雅虎嘅最佳領導人?

楊致遠好自信咁話,今時唔同往日,喺呢啲咁唔明朗嘅環境,企業需要一個真正了解間公司同客仔嘅領導,所以,「I am absolutely the right person.(我絕對係最合適嘅人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9

小型股票百萬富翁(更新@2/2/2010 7:35am)


今日收到朋友轉來網友jackbequick兄送來的1999年的經濟日報編寫的香港股票投資指南,看到11年多前的工業股超值情況更甚過往,有部分國企股派息也十分驚人,如果我十多年前知道買這些股票,我現在也許不是個窮人,哈哈。


書中談的股票投資方法及基本知識到現在仍十分有用,自己看回幾年前的投資理財周刊,仍覺有點深度,但現時差不多都沒有這個感覺,最近我只看陸柏勤先生的專欄及公司專訪、以及部分的產業報導。看來只是該報近四五年來的質素下降得厲害,並不是我進步了。


不過,我當年看報的啟蒙,絕對不離經濟日報的資料,非常謝謝他們的教導。


至於當年的垃圾,仍都是垃圾,只有少許跟了好的大股東後,有部分改變,但現時大部分仍是向壞的,真的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在書中,有一些很舊的東西,到現在都應該被遺忘,但對現時研究垃圾股確實有一定作用,特此出幾題百萬富翁式的題目考考題目,鑑於上一次太少人肯答,今次多給一點提示,希望大家找到吧,到50個回覆公佈答案。


1. 威利國際曾經持有的一家聯營公司上市,那家公司是叫甚麼名稱?


A. 馬斯葛集團(136)                                     B.東聯控股(1182,後易名基業控股、現中青基業)


C. 確利達包裝(1224,現名中渝置地)        D.益泰集團(616,後易名i100、亞洲聯盟,現永義實業)


(提示:David Webb 談華匯系的文章。)


2. 在1999年,中洲控股(351,後易名中科環保電力,現為亞洲能源物流)曾經有一家子公司,那家公司是叫甚麼?


A.  耀生行(290,易名泓通控股、中國環保電力,現中國富強集團)  B. 新怡環球(1094,現中國公共採購)


C. 東聯控股(1182,後易名基業控股、現中青基業)    D. 華利資源(1215,易名國新集團、開源控股)


(提示: 有Wisenews用Wisenews)。


3. 因黃祥發事件,做波鞋T姓富翁被揭破他是從事波鞋業的,原來他曾為一家香港上市公司主席及大股東之一,那家公司是:


A. 港台集團(645)          B. 新怡環球(1094,現中國公共採購)

C. 創信集團(676)          D. 新灃集團(1223)


(提示: 用Google 查下T姓富翁名字就找到。很多人已答對。)


4. 香港第一隻石油概念股是:


A. 中國石油(香港)(135)                     B. 忠德石油(115,現稱鈞濠集團)


C. 亞細安資源(22,現茂盛集團)            D. 華利資源(1215,易名國新集團、開源控股)
(提示: 有Wisenews用Wisenews,有人又答對了。)。


(提示:詹先生)


5. 兆峰陶瓷(395,已除牌)曾有白武士拯救,惜失敗,這位白武士是哪公司的主席?


A. 天安國際(28)                         B.保華德祥(498)


C. 旭日企業(393)                      C. 中策集團(235,前紅寶石)


(提示:港交所公告)


6. 信僑控股(254,曾易名光訊控股,現中國戶外媒體集團)曾被哪一家上市公司購入?


A. 順豪建築(219,現順豪科技)                           B. 順昌集團(650)


C.聯昌泰(1190,後易名倍可集團,已除牌)        D. 華建控股(479)


(提示:該公司正在清盤過程中。)


7. 理文集團當年的編號是不同現在的,因為這是現時的理文集團最初的手袋業務上市,當年他的編號是:



A. 736  B.1218  C.554  D. 835


(提示: 用港交所一定找到)


8. 現時建業實業(160)、漢國置業(216)等主席王世榮先生,1999年為多少家上市公司的主席?


A. 2   B.3  C.4  D.5

(提示: 原來他很喜歡3、8、5的組合,他當年持有的建築公司,多用以下一至三個號碼作編號。)


9. 莊士機構的母公司曾經是上市公司,那家公司叫甚麼名稱?


A. 莊士中國(298)


B. 宇宙航運(276,後易名德祥地產、新世界數碼基地、蒙古能源)

C. 勤達集團(1172,前勤達印刷)


D.奇德控股(109,後易名數字地球、榮豐國際、榮德豐、金威資源)


(提示: 前三天在討論寫的留言。)


10. 以前除了合一投資,還有一家合一集團,該公司編號是:


A. 913  B.899 C.397 D.208


(提示:股如其名,其後易名仍不脫本名的意義。這家公司太聞名,如果給一點提示,你一定知道答案。建議用港交所網站找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35

說史150424士唯我博 I am a Doctor 下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5/04/24/%e8%aa%aa%e5%8f%b2150424%e5%a3%ab%e5%94%af%e6%88%91%e5%8d%9a-i-am-a-doctor-%e4%b8%8b/

說史150424

「士唯我博」I am a Doctor 下

朝日歷史小品系列14

 

上集講了作為「博士」的Doctor,今集再說另一種Doctor—「醫生」。

「醫生」這個名詞作為Doctor的對應,大概是晚近才有的,因為從前「醫生」指的是「醫科學生」,原則上還不具備「行醫資格」。在以前為人治病的Doctor,一般稱為「醫者」、「醫員」,或單稱一個「醫」字。

 

至於我們經常在古裝片聽到將醫生稱為「大夫」或者「郎中」,其實是始於「宋代」。唐開始嘗試建立「官僚架構」,以取代「世族政治」。***到了宋代,透過科舉的普及,「官僚社會」大致成形。雖然唐代或以前都會用「官職」作為對某人的稱呼,例如王羲之官至「右軍將軍」,世稱「王右軍」;杜甫做過「檢校工部員外郎」,世稱「杜工部」。不過,這些稱呼都是「世稱」,而不會當面用作「稱謂」的。宋代卻不同,同僚是會當面稱呼嶽飛為「嶽少保」,叫蘇軾做「蘇學士」的。這種以官職相稱的習慣始於宋代,和宋代進入「官僚社會」不無關係。

 

「銜頭貶值」這種風氣其實也是“古已有之”,由於做官「真係巧威威」,久而久之,人們就會對一些沒有官職的人也加上「官稱」了,我們上集提到的「茶博士」就是一個好例子。

「博士」我們知道到是教書的,那「大夫」和「郎中」又是什麼官?「大夫」和「郎中」這兩個官名由來已久,始於秦漢。自唐宋始正式作為「散官品級」的名稱。所謂「散官」,就是「表示官位等級的稱號」,也稱為「寄祿官」,其中又分為「文官散官」、「武官散官」、「醫官散官」等。情況有點像現在大陸說某某人是「局級」,不代表他就是「局長」,這個「局級」只用來顯示他的官階及所享待遇;勉強可以算是香港的「公務員薪級表」吧!

由於宋代所有的「醫官散階」,都帶有「大夫」或「郎(中)」的稱號,例如:「平和大夫」、「保安大夫」、「成和郎」、「成安郎」等等,因此民間遂喜稱醫者為「大夫」、「郎中」,以示恭維。其中「大夫」較為高級,故稱「大夫」者尤多。

 

正如上集提到,將「茶樓小二」稱呼做「茶博士」,其實反映了「新時代」對某些從前視為「低三下四」者的一種尊重。同樣道理,把「醫者」尊稱為「大夫」、「郎中」,其實同樣反映醫生社會地位的提升。咦?今天的醫生可威風了,難道以前的醫生地位很低嗎?對!真的很低!

從「生病」到「治病」,向來都是一個非常「神秘」的過程,自古以來,在一般人心目中,都會將「醫生」與「巫師」視為同一類人。(也許今天也是!)在上古的「巫術時代」,「醫生」因為攀上了「巫師」,也許地位還不算低,至少就是一個低級一點的巫師吧!不過,自漢「尊儒」開始,「巫醫」之類「怪力亂神」就不斷被上層社會打壓和歧視。考諸正史,華佗之所以被殺,並不因為他想開曹操的頭顱,而是因為他認為自己是「士」,寧死也不肯「做醫生」—- 研究醫術是業餘興趣,用來濟世救人也可以,但我絕對不是一個低三下四的醫生!唐代知識領袖韓愈(當過「國子祭酒」,即今天「中央研究院院長」),就曾在其名作《師說》中直指「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

 

這個情況到宋代開始出現變化。從整體社會風氣而言,宋代對各種「專業人士」,諸如畫工、匠人、表演者,以至「高級店小二」的尊重,都是超越前代的。這也許是因為城市化催生大量「有閒階級」,進而發展出各種精緻的「生活品味」。***至於醫生地位的提高,就更加明顯了。隨著醫學的發展,有識之士慢慢明白到真正的「醫學」,與「巫術」有明顯分別。況且,以前連吃飯也成問題,現在生活質素提高了,人命和健康自然就「矜貴」了。整體「市民階級」對健康重視程度的提升,也提高了醫生的社會地位。***

 

宋人吳曾的《能改齋漫錄》,中有一篇題為《文正公願為良醫》,記述範仲淹尚未顯達時,曾到一間據說很靈驗的廟求簽,並許下「不為賢相,則為良醫」的誌願。可見當時的觀念與唐代已有顯著分別,當「醫生」並不是「失禮」的職業—不過要是可以「做大官」,當然更好!

 

宋代對醫藥有興趣和有研究的士大夫也不在少數。幾乎什麼都有興趣的沈括,在其《夢溪筆談》中已有不少藥方和療法的記述。他還特別編了《良方》十五卷,其中一條關於提煉「秋石」(童尿提取物)的「秋石方」,更被(中國)醫藥學界認定為世上最早的「激素提取法」,李約瑟亦認為「秋石」是中國科技史上的「重大發明」。另一個同樣興趣廣泛的蘇東坡,也記下了不少藥方。後人遂把沈蘇二人的藥方合編成《蘇沈良方》一書,傳世至今。

 

在宋史研究範疇,擁有特殊地位的《清明上河圖》也反映了某些宋代醫學的狀況。例如其中有兩處出現「小兒科」,顯示宋代重視兒童健康,這是富庶的表現。又如有掛著「專門接骨」的招牌,這很值得註意,因為唐代以前是沒有「外科」、「傷科」這些科系分類的。另外又有「本堂法制應癥煎劑」的字樣,顯然當時已有像今天的「藥材舖」。順帶一提,按照宋代法律規定,藥店必須保證任何時候都能提供某些「應急藥物」,否則就要負上「刑事責任」。也就是說,當時的藥店,原則上是「24小時營業」的!

《清明上河圖》的左上角(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8/86/Alongtheriver_QingMing.jpg),有一家店寫著「趙太丞家」四個大字,這也是一間診所。所謂的「太丞」,其實是「太醫局丞」的簡稱,這是一個官職。

 

宋代對「醫學教育」的重視應該也是前代罕見的。又是範仲淹,話說他當上了宰相,自然就不能當「良醫」了,但他卻不忘培養更多的「良醫」。範仲淹的「慶曆新政」其中一項就是在首都設立「太醫局」,這不是一個醫療機構,而是一個教學部門,相當於「首都醫學院」。「太醫局」下分為「方脈」和「針灸」兩大「主修」。到了神宗時期,乘「變法」之便,又擴大了「太醫局」的規模,學生定額三百名,由全國各地招收,及後還多次增額。畢業生視乎成績,會被分別指派到宮中、政府部門,還有中央及地方的「公立醫院」中任職。

「太醫局」的首長是「太醫局令」(熙寧時曾改為「太醫局提舉」),相當於「中央醫學院院長」;而「太醫局丞」(熙寧時曾改為「太醫局判局」)則是「太醫局令」的副手,相當於「中央醫學院副院長」。

 

很抱歉!正如上集介紹過的「博士」一樣,「真得咁掂就唔使教書啦!」作為「教官」而非「醫官」,「太醫局令」是從七品,「太醫局丞」則只有正九品。而那些稱為「大夫」的「醫官」是從六品或正七品,而「郎中」也有從七品!

既然「太醫局丞」的品級遠不如「郎中」和「大夫」,這位「趙太丞」還用來做「招牌」,顯然他應該真的曾在太醫局任職,可能是退了休,或者公餘「私人掛牌」執業吧。

 

雖然宋代醫生地位得到提升,但到了明清,「腐儒」當道,醫道始終被視為「末流」,「郎中」還差點沒變成「神棍」的代名詞。這種情況,一直要等要二十世紀西方醫學傳入並普及,方才有所改變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903

說史140522士唯我博 I am a Doctor 上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5/04/22/%e8%aa%aa%e5%8f%b2140522%e5%a3%ab%e6%83%9f%e6%88%91%e5%8d%9a-i-am-a-doctor-%e4%b8%8a/

說史140522

「士唯我博」I am a Doctor 上

朝日執歷史小品系列13

 

Doctor是「醫生」之意,這個我們在幼稚園時就已經學過了。Doctor還是一個由學術機構頒授的學位,即「博士」。據說「學士」、「碩士」和「博士」的名稱,分別象徵在學術上的三個階段—- Bachelor是「成人」;Master是「達人」;至於Doctor則表示你已經高級到可以「救人」、「活人」了。當然這只是古典時代的想法,現在的「博士」學位持有人多如天上繁星,也沒什麼稀罕了。

 

不過,儘管是「貶值」了,但我們對Doctor還是尊敬的— 無論是「醫生」抑或「博士」。 很明顯,分別用「醫生」和「博士」來作為Doctor兩個含意的翻譯,是借用了一些「古已有之」的詞匯,來對應新傳入的概念。本集先跟大家談一談「博士」,下集再說「醫生」。

 

今天的「博士」,只是一個學位,做了博士並不表示你就會有飯開。(據說可能還是「求職障礙」。)不過,在古代中國,「博士」本身就是一個職位,或者正確一點說,是一個政府職位。原來「博士」還是個官!

 

「博士」這個官職歷史悠久,徐慎:《五經異義》:「戰國時,齊置博士之官。」齊國是列國中最重視學術研究的,「稷下學宮」非常有名。 至於其他各國有否設立「博士」,朝日就不知道了。

到了秦代,設立了七十個名額的「博士」編制,漢承秦制。 秦漢的「博士」主要負責管理各類史籍典章,以備皇帝及有關部門諮詢,其性質大約相當於今日的檔案館,同時也是皇帝和政府的學術顧問。 秦博士 伏生,到了漢文帝時,仍能以九十高齡口授《尚書》二十八篇;漢代的 賈誼、董仲舒,當然也是非常有名的「博士」。

 

不過,「博士」的性質在漢代產生了微妙的變化。*** 漢文帝和漢景帝時設立了《書經》、《詩經》、《春秋》的「博士」,到了漢武帝時又加設《易經》和《儀禮》「博士」,合稱為「五經博士」,負責傳授經學。 自此「博士」開始由官職轉變為教職— 雖然仍是在「公務員編制」之內。

 

管理檔案館大概也用不了多少人,但要「教書」的話,就什麼都可以教,員額人數就「可大可小」了。 魏晉以後「博士」員額和名目更多,例如有教授禮儀的「太常博士」,通曉音律的「太樂博士」,精研天文的「天文博士」等等。 所以請不要嘲笑今天的「博士」是「專而不博」,其實自古以來,「博士」就已經是「專精一項」而已。 況且,他們在自己那狹窄的領域內,其實也是很「博」的。

 

到了隋唐,除了新增了「醫學」、「律學」、「算學」博士外,更開始在地方上的府學、州學、縣學設立博士教職。 宋代更增設了「武學」、「宗學」等新的「博士」職位。 「博士」越來越多,果是古今一同之理也!

 

前代的「博士」多數由地方舉薦,或從有學問的平民中考試取錄。不過,到了宋代,「博士」的來源開始有變,改為從現役官員中選拔。 具體的錄取辦法主要有兩種,一是「堂除」,即由宰相直接下達任命文件;另一種則是「部註」,即由吏部考核後予以任命。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變化呢?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恐怕就是「科舉」了。「科舉」並不是宋代首創,但宋代對科舉的重視程度遠超歷代,而每屆取士數目也遠超前代。 兩宋共開科118次,取進士39,711人,即平均每次取士336人。 而且,宋代進士還不用像唐代一樣,考完禮部試,還要考吏部的「釋褐試」。相反一旦考中,就可以直接「受聘晉身公務員隊伍」,成為AO。

 

宋代133名宰輔級官員中,進士出身者123名,比例高達92.4%!不過,這些高層職位始終有限,每屆新聘三百多名AO,試問又哪來這麼多「實質職位」去安置他們,因此投閒置散者自是數不在少。

況且,宋代的科舉雖然也考「詩賦」也考「策論」(時政議論文),但由於坊間早已出現各種「考試天書」、「模擬試題」、「科場秘笈」什麼的,實際上靠著「強大記憶力」而考中者也是大有人在。不過,當官可不能靠「背書」了吧!

 

可幸能夠通過科舉這一關,至少說明這些人「背書」和「考試」的能力是有保證的,讓忚們去教書就最好不過了。這些人中不少經義詩文也許真的很不錯,但就是沒有sense,因此在重視實務(關係?)的官場中,當然很難往上爬。故此,有點自知之明的,做了幾年就了解到自己不是當官的材料, 倒不如申請調去當「博士」,遠離政壇是非,安安穩穩地教書等「致仕」(退休)。另一種就是雖然本身文氣底子也不差,但不是「進士」正途出身,做官品秩又小,明知在政壇上難有什麼作為,希望轉職提高待遇。

 

那在當「博士」的待遇如何呢?先看唐代,「國子博士」和「太學博士」,也就分別相當於「中央研究院」和「國立第一大學」的「講座教授」吧,品秩分別為「正五品上」及「正六品上」,名額分別有兩個和三個。聽起來好像不太高,但請不要用我們較為熟知的明清官階去理解唐宋的品秩。須知在唐代,「同中書門下三品」就已經是「宰相」了!所以「正五品上」其實已經是很高的官了,和「親王府諮議參軍」、「開國子爵」同級。

 

宋代的「博士」品秩降低了很多— 沒辦法,他們其實都是「撈唔掂」才去教書的嘛!「國子博士」及「太學博士」只有「正八品」和「從八品」,但名額增加了,分別有四個和十個,加上其他諸如「律學博士」、「武學博士」,各學門的「錄、正、諭」(大概相當於今天副教授、助理教授和講師吧!),全體正規編制的教學人員大約有四十人。

當然,申請當「博士」的人數眾多,這點兒職位當然不夠。不要緊,宋的地方公立教育也是很發達的,每個州郡都有公立學校,品秩和待遇自然又低一些,但也提供了一大批職位。當然了,這些「地方職位」也要和「地方冗員」競爭了。「州學」的教官稱為「教授」和「助教」— 註意從前的銜頭序列和今天剛好相反,「教授」級別最低,「博士」還不錯,至於「學士」,至少也是三品大員了。

 

宋代「博士」的品秩雖然比唐代大幅降低,但待遇卻相當豐厚,比同品秩的其他職位明顯優越得多。 一般分為四部分:現金、實物、謙人、特賞,每一項都非常「和味」。

 

其中單是「現金」收入一項,又可再細分為「正俸」(基本薪水)、「職錢」(一般津貼)、「公用錢」(辦公交際費)、「茶湯錢」(餐飲津貼)、「給卷」(交通津貼)…..名目繁多。 「實物」方面,就有「祿米」、「職田」(送塊地畀你!)、「廚料」、「衣料」等不一而足,再加上冬天還有「薪炭」,夏天有「冰券」,實在照顧周到!此外還有「謙人」,就是政府還為你提供僕役,照顧生活起居和日常公務。 至於「特賞」,這就真是可大可小了,有時皇上一高興,Bonus也許會比「正俸」還要豐厚!

 

宋代是一個急速城市化的時代,城鄉之間,無論在物質和文化層面上差距都非常巨大。「鄉下佬」也許會對「博士」、「教授」奉若神明,但在資訊流通的城市,情況卻不盡然。 「市民」會相對了解這些「博士」、「教授」背後的「真相」—他們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都是官場的「失敗者」。 因此,宋代市井開始稱呼「精通於某一種技能者」為「博士」,例如「茶博士」、「酒博士」、「磨博士」等。 一方面表示對這些向來被認為是「低下職業」的「茶樓夥計」、「酒家小二」和「搟麵師傅」某種的尊敬,側面透視出社會經濟發展衍生的行業細化分工,以及對「專業技能」的重視;另一方面,也表現出對那些「冇乜料到」卻待遇豐厚的「博士」的戲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905

說史150424士唯我博 I am a Doctor 下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5/04/24/%e8%aa%aa%e5%8f%b2150424%e5%a3%ab%e5%94%af%e6%88%91%e5%8d%9a-i-am-a-doctor-%e4%b8%8b/

說史150424

「士唯我博」I am a Doctor 下

朝日歷史小品系列14

 

上集講了作為「博士」的Doctor,今集再說另一種Doctor—「醫生」。

「醫生」這個名詞作為Doctor的對應,大概是晚近才有的,因為從前「醫生」指的是「醫科學生」,原則上還不具備「行醫資格」。在以前為人治病的Doctor,一般稱為「醫者」、「醫員」,或單稱一個「醫」字。

 

至於我們經常在古裝片聽到將醫生稱為「大夫」或者「郎中」,其實是始於「宋代」。唐開始嘗試建立「官僚架構」,以取代「世族政治」。***到了宋代,透過科舉的普及,「官僚社會」大致成形。雖然唐代或以前都會用「官職」作為對某人的稱呼,例如王羲之官至「右軍將軍」,世稱「王右軍」;杜甫做過「檢校工部員外郎」,世稱「杜工部」。不過,這些稱呼都是「世稱」,而不會當面用作「稱謂」的。宋代卻不同,同僚是會當面稱呼嶽飛為「嶽少保」,叫蘇軾做「蘇學士」的。這種以官職相稱的習慣始於宋代,和宋代進入「官僚社會」不無關係。

 

「銜頭貶值」這種風氣其實也是“古已有之”,由於做官「真係巧威威」,久而久之,人們就會對一些沒有官職的人也加上「官稱」了,我們上集提到的「茶博士」就是一個好例子。

「博士」我們知道到是教書的,那「大夫」和「郎中」又是什麼官?「大夫」和「郎中」這兩個官名由來已久,始於秦漢。自唐宋始正式作為「散官品級」的名稱。所謂「散官」,就是「表示官位等級的稱號」,也稱為「寄祿官」,其中又分為「文官散官」、「武官散官」、「醫官散官」等。情況有點像現在大陸說某某人是「局級」,不代表他就是「局長」,這個「局級」只用來顯示他的官階及所享待遇;勉強可以算是香港的「公務員薪級表」吧!

由於宋代所有的「醫官散階」,都帶有「大夫」或「郎(中)」的稱號,例如:「平和大夫」、「保安大夫」、「成和郎」、「成安郎」等等,因此民間遂喜稱醫者為「大夫」、「郎中」,以示恭維。其中「大夫」較為高級,故稱「大夫」者尤多。

 

正如上集提到,將「茶樓小二」稱呼做「茶博士」,其實反映了「新時代」對某些從前視為「低三下四」者的一種尊重。同樣道理,把「醫者」尊稱為「大夫」、「郎中」,其實同樣反映醫生社會地位的提升。咦?今天的醫生可威風了,難道以前的醫生地位很低嗎?對!真的很低!

從「生病」到「治病」,向來都是一個非常「神秘」的過程,自古以來,在一般人心目中,都會將「醫生」與「巫師」視為同一類人。(也許今天也是!)在上古的「巫術時代」,「醫生」因為攀上了「巫師」,也許地位還不算低,至少就是一個低級一點的巫師吧!不過,自漢「尊儒」開始,「巫醫」之類「怪力亂神」就不斷被上層社會打壓和歧視。考諸正史,華佗之所以被殺,並不因為他想開曹操的頭顱,而是因為他認為自己是「士」,寧死也不肯「做醫生」—- 研究醫術是業餘興趣,用來濟世救人也可以,但我絕對不是一個低三下四的醫生!唐代知識領袖韓愈(當過「國子祭酒」,即今天「中央研究院院長」),就曾在其名作《師說》中直指「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

 

這個情況到宋代開始出現變化。從整體社會風氣而言,宋代對各種「專業人士」,諸如畫工、匠人、表演者,以至「高級店小二」的尊重,都是超越前代的。這也許是因為城市化催生大量「有閒階級」,進而發展出各種精緻的「生活品味」。***至於醫生地位的提高,就更加明顯了。隨著醫學的發展,有識之士慢慢明白到真正的「醫學」,與「巫術」有明顯分別。況且,以前連吃飯也成問題,現在生活質素提高了,人命和健康自然就「矜貴」了。整體「市民階級」對健康重視程度的提升,也提高了醫生的社會地位。***

 

宋人吳曾的《能改齋漫錄》,中有一篇題為《文正公願為良醫》,記述範仲淹尚未顯達時,曾到一間據說很靈驗的廟求簽,並許下「不為賢相,則為良醫」的誌願。可見當時的觀念與唐代已有顯著分別,當「醫生」並不是「失禮」的職業—不過要是可以「做大官」,當然更好!

 

宋代對醫藥有興趣和有研究的士大夫也不在少數。幾乎什麼都有興趣的沈括,在其《夢溪筆談》中已有不少藥方和療法的記述。他還特別編了《良方》十五卷,其中一條關於提煉「秋石」(童尿提取物)的「秋石方」,更被(中國)醫藥學界認定為世上最早的「激素提取法」,李約瑟亦認為「秋石」是中國科技史上的「重大發明」。另一個同樣興趣廣泛的蘇東坡,也記下了不少藥方。後人遂把沈蘇二人的藥方合編成《蘇沈良方》一書,傳世至今。

 

在宋史研究範疇,擁有特殊地位的《清明上河圖》也反映了某些宋代醫學的狀況。例如其中有兩處出現「小兒科」,顯示宋代重視兒童健康,這是富庶的表現。又如有掛著「專門接骨」的招牌,這很值得註意,因為唐代以前是沒有「外科」、「傷科」這些科系分類的。另外又有「本堂法制應癥煎劑」的字樣,顯然當時已有像今天的「藥材舖」。順帶一提,按照宋代法律規定,藥店必須保證任何時候都能提供某些「應急藥物」,否則就要負上「刑事責任」。也就是說,當時的藥店,原則上是「24小時營業」的!

《清明上河圖》的左上角(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8/86/Alongtheriver_QingMing.jpg),有一家店寫著「趙太丞家」四個大字,這也是一間診所。所謂的「太丞」,其實是「太醫局丞」的簡稱,這是一個官職。

 

宋代對「醫學教育」的重視應該也是前代罕見的。又是範仲淹,話說他當上了宰相,自然就不能當「良醫」了,但他卻不忘培養更多的「良醫」。範仲淹的「慶曆新政」其中一項就是在首都設立「太醫局」,這不是一個醫療機構,而是一個教學部門,相當於「首都醫學院」。「太醫局」下分為「方脈」和「針灸」兩大「主修」。到了神宗時期,乘「變法」之便,又擴大了「太醫局」的規模,學生定額三百名,由全國各地招收,及後還多次增額。畢業生視乎成績,會被分別指派到宮中、政府部門,還有中央及地方的「公立醫院」中任職。

「太醫局」的首長是「太醫局令」(熙寧時曾改為「太醫局提舉」),相當於「中央醫學院院長」;而「太醫局丞」(熙寧時曾改為「太醫局判局」)則是「太醫局令」的副手,相當於「中央醫學院副院長」。

 

很抱歉!正如上集介紹過的「博士」一樣,「真得咁掂就唔使教書啦!」作為「教官」而非「醫官」,「太醫局令」是從七品,「太醫局丞」則只有正九品。而那些稱為「大夫」的「醫官」是從六品或正七品,而「郎中」也有從七品!

既然「太醫局丞」的品級遠不如「郎中」和「大夫」,這位「趙太丞」還用來做「招牌」,顯然他應該真的曾在太醫局任職,可能是退了休,或者公餘「私人掛牌」執業吧。

 

雖然宋代醫生地位得到提升,但到了明清,「腐儒」當道,醫道始終被視為「末流」,「郎中」還差點沒變成「神棍」的代名詞。這種情況,一直要等要二十世紀西方醫學傳入並普及,方才有所改變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1928

說史140522士唯我博 I am a Doctor 上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5/04/22/%e8%aa%aa%e5%8f%b2140522%e5%a3%ab%e6%83%9f%e6%88%91%e5%8d%9a-i-am-a-doctor-%e4%b8%8a/

說史140522

「士唯我博」I am a Doctor 上

朝日執歷史小品系列13

 

Doctor是「醫生」之意,這個我們在幼稚園時就已經學過了。Doctor還是一個由學術機構頒授的學位,即「博士」。據說「學士」、「碩士」和「博士」的名稱,分別象徵在學術上的三個階段—- Bachelor是「成人」;Master是「達人」;至於Doctor則表示你已經高級到可以「救人」、「活人」了。當然這只是古典時代的想法,現在的「博士」學位持有人多如天上繁星,也沒什麼稀罕了。

 

不過,儘管是「貶值」了,但我們對Doctor還是尊敬的— 無論是「醫生」抑或「博士」。 很明顯,分別用「醫生」和「博士」來作為Doctor兩個含意的翻譯,是借用了一些「古已有之」的詞匯,來對應新傳入的概念。本集先跟大家談一談「博士」,下集再說「醫生」。

 

今天的「博士」,只是一個學位,做了博士並不表示你就會有飯開。(據說可能還是「求職障礙」。)不過,在古代中國,「博士」本身就是一個職位,或者正確一點說,是一個政府職位。原來「博士」還是個官!

 

「博士」這個官職歷史悠久,徐慎:《五經異義》:「戰國時,齊置博士之官。」齊國是列國中最重視學術研究的,「稷下學宮」非常有名。 至於其他各國有否設立「博士」,朝日就不知道了。

到了秦代,設立了七十個名額的「博士」編制,漢承秦制。 秦漢的「博士」主要負責管理各類史籍典章,以備皇帝及有關部門諮詢,其性質大約相當於今日的檔案館,同時也是皇帝和政府的學術顧問。 秦博士 伏生,到了漢文帝時,仍能以九十高齡口授《尚書》二十八篇;漢代的 賈誼、董仲舒,當然也是非常有名的「博士」。

 

不過,「博士」的性質在漢代產生了微妙的變化。*** 漢文帝和漢景帝時設立了《書經》、《詩經》、《春秋》的「博士」,到了漢武帝時又加設《易經》和《儀禮》「博士」,合稱為「五經博士」,負責傳授經學。 自此「博士」開始由官職轉變為教職— 雖然仍是在「公務員編制」之內。

 

管理檔案館大概也用不了多少人,但要「教書」的話,就什麼都可以教,員額人數就「可大可小」了。 魏晉以後「博士」員額和名目更多,例如有教授禮儀的「太常博士」,通曉音律的「太樂博士」,精研天文的「天文博士」等等。 所以請不要嘲笑今天的「博士」是「專而不博」,其實自古以來,「博士」就已經是「專精一項」而已。 況且,他們在自己那狹窄的領域內,其實也是很「博」的。

 

到了隋唐,除了新增了「醫學」、「律學」、「算學」博士外,更開始在地方上的府學、州學、縣學設立博士教職。 宋代更增設了「武學」、「宗學」等新的「博士」職位。 「博士」越來越多,果是古今一同之理也!

 

前代的「博士」多數由地方舉薦,或從有學問的平民中考試取錄。不過,到了宋代,「博士」的來源開始有變,改為從現役官員中選拔。 具體的錄取辦法主要有兩種,一是「堂除」,即由宰相直接下達任命文件;另一種則是「部註」,即由吏部考核後予以任命。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變化呢?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恐怕就是「科舉」了。「科舉」並不是宋代首創,但宋代對科舉的重視程度遠超歷代,而每屆取士數目也遠超前代。 兩宋共開科118次,取進士39,711人,即平均每次取士336人。 而且,宋代進士還不用像唐代一樣,考完禮部試,還要考吏部的「釋褐試」。相反一旦考中,就可以直接「受聘晉身公務員隊伍」,成為AO。

 

宋代133名宰輔級官員中,進士出身者123名,比例高達92.4%!不過,這些高層職位始終有限,每屆新聘三百多名AO,試問又哪來這麼多「實質職位」去安置他們,因此投閒置散者自是數不在少。

況且,宋代的科舉雖然也考「詩賦」也考「策論」(時政議論文),但由於坊間早已出現各種「考試天書」、「模擬試題」、「科場秘笈」什麼的,實際上靠著「強大記憶力」而考中者也是大有人在。不過,當官可不能靠「背書」了吧!

 

可幸能夠通過科舉這一關,至少說明這些人「背書」和「考試」的能力是有保證的,讓忚們去教書就最好不過了。這些人中不少經義詩文也許真的很不錯,但就是沒有sense,因此在重視實務(關係?)的官場中,當然很難往上爬。故此,有點自知之明的,做了幾年就了解到自己不是當官的材料, 倒不如申請調去當「博士」,遠離政壇是非,安安穩穩地教書等「致仕」(退休)。另一種就是雖然本身文氣底子也不差,但不是「進士」正途出身,做官品秩又小,明知在政壇上難有什麼作為,希望轉職提高待遇。

 

那在當「博士」的待遇如何呢?先看唐代,「國子博士」和「太學博士」,也就分別相當於「中央研究院」和「國立第一大學」的「講座教授」吧,品秩分別為「正五品上」及「正六品上」,名額分別有兩個和三個。聽起來好像不太高,但請不要用我們較為熟知的明清官階去理解唐宋的品秩。須知在唐代,「同中書門下三品」就已經是「宰相」了!所以「正五品上」其實已經是很高的官了,和「親王府諮議參軍」、「開國子爵」同級。

 

宋代的「博士」品秩降低了很多— 沒辦法,他們其實都是「撈唔掂」才去教書的嘛!「國子博士」及「太學博士」只有「正八品」和「從八品」,但名額增加了,分別有四個和十個,加上其他諸如「律學博士」、「武學博士」,各學門的「錄、正、諭」(大概相當於今天副教授、助理教授和講師吧!),全體正規編制的教學人員大約有四十人。

當然,申請當「博士」的人數眾多,這點兒職位當然不夠。不要緊,宋的地方公立教育也是很發達的,每個州郡都有公立學校,品秩和待遇自然又低一些,但也提供了一大批職位。當然了,這些「地方職位」也要和「地方冗員」競爭了。「州學」的教官稱為「教授」和「助教」— 註意從前的銜頭序列和今天剛好相反,「教授」級別最低,「博士」還不錯,至於「學士」,至少也是三品大員了。

 

宋代「博士」的品秩雖然比唐代大幅降低,但待遇卻相當豐厚,比同品秩的其他職位明顯優越得多。 一般分為四部分:現金、實物、謙人、特賞,每一項都非常「和味」。

 

其中單是「現金」收入一項,又可再細分為「正俸」(基本薪水)、「職錢」(一般津貼)、「公用錢」(辦公交際費)、「茶湯錢」(餐飲津貼)、「給卷」(交通津貼)…..名目繁多。 「實物」方面,就有「祿米」、「職田」(送塊地畀你!)、「廚料」、「衣料」等不一而足,再加上冬天還有「薪炭」,夏天有「冰券」,實在照顧周到!此外還有「謙人」,就是政府還為你提供僕役,照顧生活起居和日常公務。 至於「特賞」,這就真是可大可小了,有時皇上一高興,Bonus也許會比「正俸」還要豐厚!

 

宋代是一個急速城市化的時代,城鄉之間,無論在物質和文化層面上差距都非常巨大。「鄉下佬」也許會對「博士」、「教授」奉若神明,但在資訊流通的城市,情況卻不盡然。 「市民」會相對了解這些「博士」、「教授」背後的「真相」—他們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都是官場的「失敗者」。 因此,宋代市井開始稱呼「精通於某一種技能者」為「博士」,例如「茶博士」、「酒博士」、「磨博士」等。 一方面表示對這些向來被認為是「低下職業」的「茶樓夥計」、「酒家小二」和「搟麵師傅」某種的尊敬,側面透視出社會經濟發展衍生的行業細化分工,以及對「專業技能」的重視;另一方面,也表現出對那些「冇乜料到」卻待遇豐厚的「博士」的戲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1930

am專訪 ~ 鄭經翰:聽眾才是老闆

1 : GS(14)@2011-11-03 20:38:25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79793&d=1613
記:商業電台並沒有參與數碼廣播,會否有很大影響?
大班:我促成數碼廣播的原因,是希望給電台聽眾更多選擇。因現時香港700多萬人口中,只有數個電台可供選擇,接近100萬人才有一家電台,情況與北韓相若。再者電台節目千篇一律,大多數電台在相同時段的節目也十分類似,十多年來天天如是,聽眾根本沒有選擇,加上面對其他媒體和網絡的競爭,造成聽眾流失。至於數碼廣播不但聲音質素較FM/AM收音機更好,而且當全面啟播後,將會有多25個台供聽眾選擇,無論你喜愛粵曲、金曲、財經、時事,也可按興趣選擇想聽的節目。甚至有專為少數族裔及以普通話為主要語言者所設的電台,以滿足不同人士需求。
隨著科技日漸發達,數碼年代來臨,電台亦需要破舊立新,相信只需約兩年時間,數碼廣播便可取替現時傳統電台的位置,而商台是次沒有參與數碼廣播,或許他們錯失了轉型的最佳時機,就如1967年香港政府發免費電視牌照給TVB時,經營有線收費電視的麗的映聲並沒有及時轉型一樣,最終難逃被淘汰的命運。當然特區政府仍保留了數碼廣播頻道可供申請,我個人亦十分歡迎商台加入數碼廣播行列。但當他們申請時,我們已站穩陣腳,再者他們亦需要時間去改革節目,想要追上我們並不容易。



記:外間有傳你們有股東退股,對電台的營運會否有影響?
大班:這些純屬謠傳,其中一位股東胡漢清正辦離婚,對其現金流有影響,故已將他的股份全數轉讓給我。另外,一位股東(蒙民偉)因已過身,其股份亦已由所有股東平分。雖然有很多富豪想入股,但根本沒有股東要退股,所以謠言不會對我們有任何影響。



記:你曾經說過,當數碼電台的運作上正軌後,希望於兩年後逐漸淡出,過退休生活,現在你的計劃會否有變?
大班:當年我主持「茶杯」(風波裡的茶杯)時,已向商台提議每周只做3天節目,不過商台不答應。我希望可以享受更多自由時間,所以我仍希望在找到接班人後,會逐步減少主持節目的時間,抽更多時間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就好像施老闆(施永青)一樣,當樓市有大事發生時,傳媒才找他評論,平日他完全不用擔心公司的運作,我亦希望可達到這種生活。



當記者準備這篇訪問稿之際,有周刊報道因大班高薪挖角,引致董事局不滿,加上電台遲遲未有盈利,情況有如燒銀紙,所以一眾富豪股東圍剿大班,逼他退下火線讓出董事局主席一職。記者向大班求證,他一如以往大大聲,笑笑口指,「首先,我們並沒有高薪挖角,所以報道並無其事。而且電台有足夠資金,但日後仍有集資需要,不過就算外間有人想入股,我們亦不會應承。根本股東之間就爭著出資,人人也希望可以佔大股。」對於有指他曾找商台烽煙節目主持李慧玲過檔,他直認曾向李慧玲提出,但後者一直沒有承諾會「跳槽」。「我一直希望找更多有號召力的DJ,所以找李慧玲一點也不出奇。」他更一再叫記者為李慧玲澄清,以免「累佢冇咗份工」。至於說董事局有意見分岐,甚至罷免他主席職位,他則指不同董事各有意見很正常,而他根本無意當主席,「我日後要做節目,不可能這邊剛『鬧完人』,走出播音室便叫人落廣告。」所以他只會專心做好節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461

am觀察 : 西方科技壟斷? (2011年11月03日)

1 : GS(14)@2011-11-03 20:40:00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79811&d=1613

世界第一大電話器材生產商
說到這裡,聰明的你應該留意到,當所有人在大混戰的時候,聯想居然連打與被打的份兒也沒有。今時今日,蘋果電腦股價已經拋離聯想160個馬位。表面看來,中國企業在這場科技競賽中表現被動,一直只默默在場邊當個觀眾。
其實中國企業已經靜靜地壯大,只是其高新科技的矚目程度,仍難與西方企業匹敵。民營通信科技公司華為(Huawei),雖然名氣不及聯想,根據彭博6月報道,華為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電話器材生產商;華為在科技研究上十分進取,根據聯合國世界智識產權組織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華為於08年申請1,737項專利,為年度申請數量最多之公司。截至今年2月為止,華為已申請了49,040項專利,其中17,765項已被成功通過。
另一邊廂,聯想已取代戴爾(Dell) 成為世界第二個人電腦品牌,並計劃於11月10日推出一系列新產品: 樂Phone手機 (LePhone),樂Pad平板電腦 (LePad)第二代,雲端服務及軟件,還有智能電視。最後,要數中國科技公司,當然少不了阿里巴巴。從當年寂寂無名的一個B2B網站,到現在實力足以與Yahoo一決高下,而旗下支付寶,淘寶網也各自獨當一面。
只是中國科技企業近年急速發展,所掌握的技術仍不是領先世界的尖端高新科技。根據工信部去年的報告,由外國企業提出的專利申請,絕大部分屬於「發明專利」;但內地企業提出的申請,很多是價值較低的「實用新型」專利。另外,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資料,愈是高科技領域行業,外國企業所佔的專利比例愈高,顯示內地企業要取得高新科技的話語權,仍然需要長時間努力。
當然,為中國科技公司下結論還是言之尚早,但肯定的是,今天中國科技公司再不能獨善其身,只看重內銷而忽略外邊的市場。因為中國這塊肥豬肉已經被全世界盯著:滙豐台灣研究部估計,蘋果於大中華地區的收入在今年初已經超過聯想,得意洋洋的蘋果回應說,「我們現階段只是小試牛刀而已」。看來,科技公司大戰很快就會蔓延至亞洲。




缺乏高新科技專利話語權
對於中國在新高科技專利的形勢,中文大學全球政治經濟碩士課程兼任講師袁彌昌認為,儘管中國近年申請專利的產品數目大增,但大部分都不是核心技術,加上內地專利法起步較遲,很多牽涉外國的專利官司,「中國根本無得鬥」,只能認輸。缺乏高新科技專利的話語權,將影響企業的出口,外國公司會因為內地企業沒有獲得專利,而不敢給予訂單。袁彌昌形容外國對專利權的紛爭已「打世界大戰」,「中國暫時無得玩」,很多訴訟只能「俾錢解決」,部分內地企業亦需要請外國人才來處理和教授專利上的法律問題。目前,中國政府的態度,是以國家實力為內地企業提供支援,如法律訴訟上協助企業「海外維權」等。袁彌昌又指,專利法與法治觀念息息相關,中國還需要發展的時間。


撰文:Virginia F(香港出生長大,倫敦讀書工作,近日回流任職科技公司廣告部。[email protected])、中國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462

尋網友更新am 730文章

1 : GS(14)@2011-11-08 22:18:23

1. C觀點
2. 金錢師
3. 青姐
4. 財經Carefree

有意者請留言
2 : GS(14)@2011-11-08 23:07:56

頂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51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