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国铝业巨额投资力拓浮亏已超80亿美元


http://finance.sina.com.cn/g/20081127/03415558296.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23

女生投資周記:股場的80/20定律 王雅媛

2008-12-29  HKHeadline


看到一個值得分享的統計。去年十月初,恒指上漲至近32,000 點。當年底,香港聯交所發布了一個統計資料,資料顯示,原來香港投資者在證券市場中的人均獲利,竟然達到了60 萬港元,這是自八七年來任何一次證券市場高峰都未達到過的數字。

去年人均賺60 萬

因 此,如果你於○七年的股市中,並沒有獲利超過60 萬港元,那麼根據大學考試的講法,你便是所謂「Below Average 」的。當然因為每個人的投資金額不同,所以跟這個數字比較沒有多大意思。不過,我想說的是現在回看,那時候真的太過瘋狂了。60 萬港元差不多是一個普通香港人4 至5 年的年薪,難怪去年那麼多人索性放棄原有的工作,全職炒股。

去年早開始炒股而又有止蝕習慣的人,現在的情況可能還好,還有利潤在手。相反,那些去年九月或者十月才炒股的人,到目前便很大機會處於虧蝕狀態。傳統講法,市場上80% 的人輸錢,只有20% 的人贏錢,經過了這一次一個完整的升市及跌市後,這講法是絕對沒有誇大的。

相信○八年的上市公司年報中,Accumulator 絕對會是個熱門辭彙。去年十月,至少有近百家上市公司與銀行等金融機構簽訂了涉及Accumulator 的衍生產品,本意想規避金融商品上漲風險,但化成為今年公司盈利的最大殺手。

資料顯示,截至今年十月,已有40 多家上市公司發布了公告,這樣看來,還有超過一半以上投資了Accumulator 的上市公司是沒有發布公告的。不發布公告的,是因為它們盈利雄厚,不受影響,還是它們用了某種會計手法移走了投資虧損,這個便不得而知了。

現在的恒指又回到一年前低位14,000 點,並在這個關鍵的位置,決定後市是進還是退。上周,雖然因為聖誕假期,港股交易日只有兩天半,但就在這兩天半,恒指下挫近千點。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投資者都抱放假的心情,兩個半交易日的成交量都少得可憐。

王雅媛(Victoria )(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

曾勝出大學模擬投資比賽冠軍,現任職證券行。

我的投資博客:www.sentfun.hk/wang_ya_yuan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914

争夺80万辆产能:一汽重组华晨猜想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6-17/HTML_985GWDV160TW.html


中国汽车业兼并重组渐入佳境。

本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一汽集团正在与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晨”)进行重组谈判。考虑中的重组模式之一是,一汽出资购买华晨汽车集团股份,不排除采取国有资产划拨的方式,最终进入华晨并实现控股。

“这个事情目前还没有明朗。”一汽集团规划部副部长田洪福对上述消息不置可否。事实上,一汽对华晨并不陌生。8年前一汽曾出让金杯汽车(600609.SH)的控股权,由仰融控制的华晨汽车接手。

一汽重组之路并不平坦。由于华晨是辽宁汽车工业的龙头,重组首先要征得地方政府同意。诸如兼并后的人员安置、税收安排等都需要提出妥善方案。特别是华晨直接或间接控制三家上市公司,进一步增加了重组的难度。

本报记者还独家获悉,曾与华晨接洽过的广汽集团一直没有放弃这段“姻缘”。广汽管理层人士告诉本报记者,目前广汽与华晨的接触并没有中断。广汽于5月份与湖南长丰汽车达成重组协议。

华晨80万辆的汽车产能是有重组实力者眼中的“香饽饽”。2009年3月份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明确提出,要形成2-3家产销规模超过200万辆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如果重组华晨成功,一汽将超越上汽,重新夺回国内汽车业的头把交椅。

华晨融资困局

如果不是因为缺钱,或许谁也没有与华晨重组的机会。

华 晨汽车内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集团掌门祁玉民三年前上任以来,进行“多点开花”战略布局。目前有A级车基地15万辆、中华轿车15万辆,金杯海狮12万 辆,绵阳一期建设产能9万辆、二期完成后将达到21万辆,金杯车辆公司10多万辆,华晨宝马扩能之后也可达到八九万辆,华晨汽车的产能已经达到了80万 辆。

布局做大的同时,华晨面临着极大的资金压力。2008年华晨汽车的总销量只有28.5万辆,即使以其今年产销30万辆的目标来计算,空放产能也接近50万辆,产能空置率达到62.5%。上述华晨人士感叹,“目前就是缺钱,新产品研发、新项目的建设都需要资金来启动。”

而2009年资本市场的失常,使得旗下三家上市公司华晨中国(1114.HK)、金杯汽车(600609.SH)、申华控股(600653.SH)几乎丧失融资功能,这也打乱了华晨的融资计划。在一次采访中祁玉民反问记者,资本市场现在这个样子,你叫我能怎么办?

资金瓶颈越来越明显,已经开始制约企业的长期发展,众多华晨的项目却都“箭在弦上、不得不发”。A级车项目、华晨宝马扩能工程、绵阳基地建设、金杯海狮新品研发等等,每一个要钱的项目都在敲击着祁玉民敏感的神经,也迫使祁玉民对重组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就在一年前,祁玉民在接受包括本报在内的媒体采访时,态度十分明确,华晨会坚定不移的坚持自主发展,其他企业想来半路摘桃子(指自主品牌)是不可能的。

而在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祁玉民则表示,自己并不排斥重组,只要是对自主品牌的发展有好处,华晨都可以考虑。祁玉民态度变化的背后,有国家推动汽车产业重组的趋势使然,更多的是华晨资金链紧张所导致的。

重组方案猜想

有了“乘虚而入”的机会,一汽的收购计划也浮出水面。在最早传言的广汽重组华晨遇阻之后,一汽开始加快自己的收购战略。

知情人士表示,此次重组谈判有可能参照广汽重组长丰的模式,一汽直接进入祁玉民掌控的华晨汽车控股集团。一汽出资入股华晨汽车,实现对华晨的控股之后,也将其旗下的三家上市公司收入囊中。

民族证券研究中心副总经理曹鹤分析,也不排除采取国有资产划转的方式,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是2002年9月由辽宁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辽宁省最终掌控着华晨重组的决定权,所以只要和辽宁省达成一致,重组将会变得比较简单。

华晨汽车直接或间接控股华晨中国、金杯汽车和申华控股,拥有华晨金杯、金杯车辆、华晨宝马三大整车生产线及四条发动机生产线,以及华晨宝马,中华轿车、金杯客车等品牌。同时拥有控股和参股公司100家,资产总额300亿元人民币,员工3.5万人。

曹鹤分析说,一汽曾是金杯汽车的控股股东,后来退出,所以一汽“走老路”进入金杯汽车可能性不大,因为金杯汽车目前的实际生产资源并不多,所以与华晨汽车集团进行整合的可能性比较大,但一汽可能也不愿意出太多资金购买华晨股份,所以期待政策上能够进行支持。

另 一方面,由于华晨汽车是辽宁省汽车工业的龙头,所以重组的谈判并不十分容易。消息人士指出,此前在与广汽的谈判中,双方基本谈判完毕,但在最后关头,华晨 提出来要独立发展权,被广汽否决后,谈判陷入僵持。其实这是辽宁省对华晨发展的思路,辽宁省相关领导曾表示,华晨不能离开辽宁,不能离开沈阳,华晨要坚持 独立发展。

此次与一汽的重组谈判仍然涉及这个问题。在祁玉民的规划下,华晨还有宏图大略未实施,不肯轻易让出独立发展的权力,这其中包括自主品牌的长足发展,旗下三家上市公司的融资,从香港的整体回归等策略。

一 汽如果重组华晨,华晨旗下的上市公司如何处置成为关注焦点。曹鹤指出,金杯汽车、申华控股、华晨中国的融资工具作用不会发生太大变化,重组华晨可能只是改 变了母公司的股权结构,华晨肯定会要求对三家上市公司保持一定的独立性。所以华晨此前运作的融资计划,或可以照常进行。

对于资金处于饥渴状态的华晨来讲,一汽未必能够提供充裕的现金。此前有消息称,一汽总经理徐建一曾积极“游说”国资委、发改委以及辽宁省方面,希望获得主管部门的支持。

获 得主管部门的支持,当然是指在政策方面的放行。工信部装备工业司汽车处处长钱明华告诉本报记者,重组政策分为两块,一个是整个工业行业的重组政策,包括推 动妥善解决富余生产人员的安置、解决企业资产的划转、解决债务的核定与处置等方面的问题,这是汽车企业重组的大前提。第二个才是根据汽车行业的特点,制定 具体的措施。

毫无疑问,原计划7月份出台的汽车企业重组指导政策,将为一汽重组华晨提供指导意见。在解决了包括税收、人员安置等敏感问题后,通过政府的促成,一汽重组华晨的成本或可以大大降低。

但一汽希望通过政策来“摘桃子”的行为或遭到华晨方面的抵制。曹鹤说,华晨现在最缺的就是资金,但一汽给华晨的投资并不能确定,因为一汽本身也有自 主品牌,产品与华晨多数是重合的。如果与广汽重组,手握现金的广汽先期投入几十亿都不是问题,可以马上解决华晨遇到的资金难题。

80万辆产能争夺

“就华晨本身的意愿来讲,据我们分析,他们更希望能够同广汽合作。”广汽管理层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曾庆洪在重组长丰的记者会上曾表示,广汽重组是市场化行为,不赚钱的事情我们不会去做。广汽重组长丰在工信部重组政策出台之前实施,表明广汽的重组方式仍然是靠现金说话,并不是过多地依赖政策。

虽然此前广汽与华晨的重组谈判遇到障碍,但是双方的接触一直没有中断,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广汽仍然希望能够与华晨进行重组,并将成为一汽的竞争对手。

国务院下发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规定,“完善汽车企业重组政策,新建汽车生产企业和异地设立分厂,必须在兼并现有汽车生产企业的基础上进行。”

这表明,新建汽车项目将无一例外地被暂停,而广汽控股长丰也正是无奈之举。对于长丰这个只有批准产能8万辆,全部产能15万辆的企业,广汽都不惜花重金收购。对于华晨的80万辆产能诱惑,广汽更会不遗余力。

80万辆产能对一汽同样具有吸引力。在一汽集团整体上市预期不断加强的同时,一汽希望能够尽量做大盘子,最终实现以最大的规模整体上市。

振 兴规划中提及的“通过兼并重组,形成2-3家产销规模超过200万辆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的目标,如果重组华晨成功,一汽将领先上汽提前实现200万辆的 目标,一汽2008年的产量已经达到150万辆。而如果将华晨的80万辆产能全部盘活,其产能规划已经远远超出了200万辆,这足可以支撑一汽2012年 300万辆的销售目标。

从目前国家收紧汽车产能的情况来看,华晨掌控的80万辆产能,是汽车行业独一无二的优质资源。此外,华晨宝马对希望重组华晨的企业也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毕竟与宝马扯上合资关系是既有面子又赚钱的买卖。分析人士指出,类似重组事件中,外方公司的中方合作伙伴发生股权变化或更换合作伙伴,基本都没有政策障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88

80後股瓶人靠靚攝位

2010-02-25  NM





潮流興o靚模,多間證券行亦派出八十後的妙齡少女,任代言人向後生仔宣傳買股票。

本刊特意找來第一代金融之花胡孟青出題測試她們,發覺全面露底,金融知識嚴重不足,暫時只算是股壇花瓶。胡孟青嘆道:「以為賣樣就過到骨,就嚟連o靚模都出嚟講股啦!」測試問題

胡孟青出了五條問題考核這批小花,「呢幾條係常識題,我諗唔少散戶都識答。」結果只有陳鳳珠及何慧韻答中三條,勉強合格。

1. 聯儲局繼一月二十六日議息後,下次會期在何時?

答案:三月十六日

2. 巴菲特的投資理念中,首要原則是「不要虧錢」,第二條原則是什麼?

答案:不要忘記第一條原則

3. 新上市股份須於上市後的年報,交代招股章程中甚麼項目?

答案:集資用途

4. 如何用DCF(Discounted Cash Flow)估值?

答案:推算資產在未來所能產生的收益,再根據合理的比率折現,計算資產現時的價值。

5. 佔中國CPI最大比重的是哪一類消費項目?

答案:食品

廿四歲股評人李韻儀

以前要上電視講股,至少須在財經界打滾十年八載,胡孟青亦捱了近十年才開始公開論股,「唔做夠十年,點知啲上市公司來龍去脈呀。」惟現時經驗已不再重要,二十四歲的李韻儀,入行僅兩年便能在多間電視台的財經節目亮相,成為全港最後生股評人。

能夠火速上位,按理必定學識廣博,然而在測試之中,她不斷搖頭,要記者多次提水,才勉強答對兩條。她企圖自圓其說,「其實係市場好需要新面孔,而且上司俾機會我。」其上司姚浩然亦坦言:「主要係希望吸引年輕人,同輩可能較易溝通。」

事實上,姚浩然對她照顧有加,兩人同場時,記者問她股市去向,姚浩然搶着解答。可惜做直播節目無人幫忙,她便曾因夢遊聽不到聽眾問題,李韻儀說:「有時個別股票唔識,咪講行業板塊。」難怪胡孟青諷道:「依家啲人講股,成日都講啲放諸四海皆準嘅嘢。」

論 投資成績,李韻儀非常麻麻,○八年曾短炒富士康,「我諗住炒波幅,但經驗唔夠,升時無止賺,跌時無止蝕,睇住由十一蚊跌到落五、六蚊先走,蝕咗成個月人 工。」有行內人笑她不夠專業,「佢做神婆o架,同上市公司管理層食飯,唔係問公司問題,係同人睇掌同講紫微斗數。」李韻儀亦不否認:「我本身識術數,有人 問咪講囉!」

李韻儀(Sonija)

年齡︰24歲

職業︰時富金融資產管理策略師

學歷︰07年香港大學經濟及金融學學士

履歷︰畢業後加入時富做財經分析員

嗜好︰跳舞、行山

測試成績︰2

煎釀三寶羅慧妍

時富有李韻儀靠嫩口上位,華富嘉洛找來三位少女組成「煎釀三寶」迎戰。三寶當中,以羅慧妍外形最省鏡,「組隊係公司的策略,佢見我哋啱啱有三個女仔,我哋又鍾意食嘢,所以叫自己做煎釀三寶囉,公司都無意見。」

記者考她,遇到「難題」,她以為在玩《百萬富翁》,「可唔可以打電話問朋友?」接着大叫另外兩寶救命。可惜遠水不能救近火,最終僅答對兩條。

○七年她從英國碩士畢業回港,在康宏理財做推銷,做了三個月便辭工,「對住咩人都係賣同一張單,我有少少過唔到自己。」

後來轉職華富嘉洛,首年便在報紙寫專欄,但她自知並非實力過人,「係啱啱公司想推女仔,所以先有得出去。」惟她亦有虛榮心,最想在電視台做現場節目揚名,但又自知料子不夠,「我可能未夠料,但有機會都想試吓。」若人人抱着如此心態,股民錢途堪虞。

羅慧妍(Betty)

年齡︰26歲

職業︰華富嘉洛投資策略師

學歷︰07年英國University of Surrey市場管理學系碩士

履歷︰

07年 康宏財務策劃師

08年 入職華富嘉洛市場推廣,後轉職投資部

嗜好︰儲音樂盒及香水辦

測試成績︰2

記者變股評人何慧韻

李韻儀和羅慧妍在財經界尚算新紮師妹,但對比入行僅三、四個月的何慧韻,已算是「資深」。

何慧韻大學唸中文,畢業後幾乎年年轉工,做財經記者嫌人工低;做中學教師又嫌悶,去年底跑到敦沛研究部做分析員,人工約一萬五千至二萬元,「我哋部門好多都係財經記者轉行入嚟。」

財經記者要採訪股評人,現在她卻反過來談股論市,但她笑言性質一樣,「我以前做報紙,都有用筆名寫專欄推介股票啦。」

最大的分別,是現時要定期在電視亮相,故外表要多加斟酌,放多套衣服在公司傍身,「唔使成日著套裝,睇落無咁老。」

既已轉職做分析員,但她仍繼續修讀教育文憑,「之前教書時讀嘅,開始咗就想完成埋佢。」如此一來,就算將來做不成股評人,何慧韻也大可回頭做教師,算是為自己留條後路。

何慧韻(Vivien)

年齡︰28歲

職業︰敦沛分析員

學歷︰04年嶺南大學中文系畢業

履歷︰

04年 新報財經記者

05年 大公報財經記者

06年 培僑書院中學部中文老師

07年 星島投資理財版記者

09年 入職敦沛

嗜好︰旅行、烹飪

測試成績︰3

降呢專攻股票陳鳳珠

新一代的小花普遍有樣無實力,但陳鳳珠可能算是例外,入行四年的她在眾人中資歷最深。「我○八年喺敦沛開始講股,最初得我一個後生女,大家都話我俾到股民好深刻印象,後來越來越多女仔出嚟,唔知係咪抄我。」

論專業知識,她亦最強,於中大修讀工商管理時,已協助講師在報紙撰文講財經,更以一級榮譽畢業;及後進入財經界,即修讀特許財務分析師(CFA)課程,現已考獲兩級合格,還差一級便大功告成,「做呢行,應該要有CFA。」

她 求學時已立志做財經研究,起初未有合適職位,便到證券行做文職,騎牛搵馬大半年才加入敦沛,「敦沛算係少林寺,因為要一次過研究股票、期貨、外匯等等。」 她視當時的上司郭家耀為師傅,「只要你問佢,佢一定會用盡所有知識教你。」○八年首次上電視,也是郭家耀推薦,「啱啱有人唔得閒,佢叫我頂替。」

自此她便嶄露頭角,並多次主講財經講座,「試過有一次喺會展搞講座講商品,對面房係郭思治講緊,人哋全場爆滿,我呢邊百幾個位坐得十幾人,準備咗咁多嘢,但無觀眾仲要講落去,都幾難受。講真,人哋都唔知你邊個,點會嚟吖?」

去年郭家耀離開敦沛,令她有機會上位,「我變成研究部最大。」試過每月寫三、四十篇稿供給報紙雜誌,每星期還最少做三次電視節目,工作相當辛苦。

陳鳳珠撐了一年後,自覺不可瓣瓣兼顧,故今年初離開敦沛,跳槽到申銀萬國做分析員,職位由高級分析員降呢做分析員,好處是「可以專注做股票」。

陳鳳珠(Ellie)

年齡︰25歲

職業︰申銀萬國投資分析員

學歷︰06年中文大學工商管理畢業

履歷︰

06年 新鴻基證券文員

07年 敦沛研究部分析員,位至高級分析員

10年 入職申銀萬國

嗜好︰打羽毛球、唱卡拉OK

測試成績︰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24

【CEO来信】刘永好:80后、90后成为主体将带来“新一轮转型”


http://www.cnemag.com.cn/fenxplun/newsfx/2010-03-13/186477.shtml


刘永好发出预警:90后劳动者将成为主体,企业如何适应这种新格局,如何早做准备,晚做准备可能很被动,这也会促进中国企业的新一轮转型。最关键是,我们该怎么办? 

【《中国企业家》网站专稿】编 者按:在3月10日中国企业家杂志举办的第十二期中国企业家“两会”沙龙上,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发言时表示,由于连续1年的金融风暴, 使得国内的供应商,大大地减少了库存,国际的供应商库存已经到了极致,还有一个是国内的供应商补日常的需求,所以造成了用工荒。他同时也发出预警:90后 劳动者将成为主体,企业如何适应这种新格局,如何早做准备,晚做准备可能很被动,这也会促进中国企业的新一轮转型。最关键是,我们该怎么办? 

这次两会上我说得比较多的是关于民工荒的问题,民工荒是好事还是坏事?一般来说是坏事,因为我们企业的订单完不成,成本也受影响,对于企业来说可能是坏事。对于国家来说,产品由于民工荒的问题,接下来可能会导致GDP下降。

从 另一个方面来讲,民工荒有可能使民工工资有所提高,实际上是市场调节造成企业找不到民工。另外,以前招民工会招18岁到30岁,现在很多到了45岁以上 了,这是一个好事。此外,是不是企业应该转到内地去,因为用工成本低一些,一些民工有的转移到新的地区,有的就近投资和发展。虽然民工和当地的工作、收入 虽然低一些,但是比较稳定。

思索一下为什么会出现民工荒?大概1年以前,我们还有1000多万到2000多万的农民工返乡。1年左右的时间内,当时是是一两千万的富余,现在又差这么多,说珠三角、东莞那里更是差了很多,到底多少不确定。

虽然我们这种普通的劳动力或者是民工出现紧缺,但是大城市的大学生仍然找不到工作,这是为什么呢?这方面我们可以做一些调研和思索。

我的基本观点是这样的,速度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企业的进步,用工的成本逐步地提升,这是肯定的。但是,正常的情况下,应该每年提升一些,但是现在突然阶段性的跨越了80%,以后是不是知道的每年20%到30%,这个不确定。

那 么,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就业问题解决了呢?其实完全不确定。这次用工荒是因为订单多而导致的。而订单多是为什么呢?我觉得很大的原因是叫做补充库存。由 于连续1年的金融风暴,使得国内的供应商,大大地减少了库存,国际的供应商库存已经到了极致,还有一个是国内的供应商补日常的需求,所以造成了用工荒。这 种状态会不会持续下去——不见得。原来是均衡地采购,现在变成了有一段时间采购得特别少,等到第二年一块儿采购。

中 国的内需市场在扩大,很多的企业到西部发展,慢慢地有很多的企业转移到那里去。但是,中国13亿人口,每年新毕业的大学生那么多,每年还有几亿的农民工向 城市转移,长期来看仍然是劳动力怎么样解决就业的问题。不但是低层次的解决就业,还有一个更高的层次的解决就业问题的问题。

另 外,现在我们80年代、90年代逐渐成为了新增劳动力的主体,往后走还有2000年的劳动力。那么这些80后、90后他们更年轻,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生 活在不缺吃、不少穿,没有太多压力,两个劳动力供养一个小孩,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良好。相当一部分是属于啃老族,就是家庭还可以帮助,这种人在劳动力市场, 再过多少年将会以他们为主体,这种格局我们的社会准备好了没有?我们的企业准备好了没有?我们的国家准备好了没有?用什么措施来推动他们,我们的企业怎么 又样采用这种新员工?如果企业晚准备可能会很被动。

当然,我们现在很多的产品都过剩,在过剩中可能有一些准备不够的企业会亏损或者倒闭,而把市场让给更加规范、更加健全,或者是规模更大的企业。实际上是在新格局下,经过了金融危机之后,导致了变局和转型。

而作为企业来说,我们面对这种格局,该怎么办?现在我们国家的人均收入和国际上比较发达的国家比,差距还比较大,工资水准只是人家的1/10,甚至更少。今后可能还会提高,我们应该怎么办?

我们希望政府要有一个清晰的头脑,不要认为现在用工荒,就是劳动就业问题解决了,今后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出台一些考虑不够全面的政策,犯一些错误,导致一些企业经营困难,或是中国制造更受冲击的格局出现。

当然了,解决城市化的问题,让农民逐步地享受城里人的待遇,这是一个阶段性的政策,不可能一天就解决。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它的长期性、坚决性,仍然任重而道远。所以,我们说经济出现了好转,但是不是能够持续,仍然是不确定的。

很多的企业是因为库存弱化以后补库存,当库存补足了以后,是不是还需要那么高的订单?这就很难说了——还要看。

那 么,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宏观政策,包括去年放贷增宏观政策,国家不可能长期去做,所以需要退出。我想退出是渐进的,不会突然退出。就算是渐进的,也是要逐 步地推出。但是在逐步退出的过程中,我们的企业、我们的市场、我们的社会,在这种格局下,能够承受吗?这给我们带来的思索,企业应该站在新的角度来思索这 个问题,来考虑我们的定位,来谋划我们的发展,这可能是积极的应对。

(根据讲话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76

80後毒瘤股瓶人 林奇


http://hk.myblog.yahoo.com/lynch200705/article?mid=6994


林奇:當市場上一眾如「超級無敵垃圾坑人黑洞無良莊家股」的「80後毒瘤股瓶人」群魔亂舞,以敢言見稱的胡孟青小姐萬綠叢中一點紅,再一次直抒胸臆,仗義執言,誠屬難能可貴!

雖 然,青姐或者都不過是滄海一粟,惟相對那些花枝招展,有姿色、沒經歷(尤以面對股災而言,林奇敢問那些「80後毒瘤股瓶人」又經歷過多少次股災呢?)的 「80後毒瘤股瓶人」而言,市場有供便有求,盲目胡亂聽取恰如神婆的「80後毒瘤股瓶人」意見,可能比擲公字的投資決定還要不濟時,最終導致焦頭爛額,恨 錯難返的各散戶投資者,色不迷人人自迷,自掘墳墓,又可以怨得了誰?結果是輸死自己,又可以怪得了誰呢?

面對「財經演員」及一眾「80後 毒瘤股瓶人」(林奇認為,當中或只有陳鳯珠小姐例外),還是小心、小心。畢竟,無知小花,空有姿色,眼前利益當前,或會成為「超級無敵垃圾坑人黑洞無良莊 家股」的打手,逢高唱好,逢低唱淡,方便「幕後玩家」及「有心人」「搭棚」出貨,(林奇認為,雖然閣下都係搵餐晏仔,惟個人深信,亦要「道亦有盜」、「取 之有道」、「秉持正道」吧?)讓一眾散戶投資者大接火棒。是以,面對閣下真金白銀的投資舉措,「小心」二字,值逾千金!

謹記:您不理財,財不理您!

天下哪有免費的午餐呢?惟「看見價值」並「相信投資」者例外。


林奇曾撰寫有關胡孟青小姐及高寶綠色(00274)之舊文:

青姐的眼淚
http://hk.myblog.yahoo.com/lynch200705/article?mid=4002

從金融之花到肥師奶──胡孟青
http://hk.myblog.yahoo.com/lynch200705/article?mid=2270

眾聲喧嘩:垃圾股大踢爆!
http://hk.myblog.yahoo.com/lynch200705/article?mid=3721

唔爭氣
http://hk.myblog.yahoo.com/lynch200705/article?mid=2312

同氣連枝 鬧爆宏通
http://hk.myblog.yahoo.com/lynch200705/article?mid=2746

借屍還魂還須好碼頭
http://hk.myblog.yahoo.com/lynch200705/article?mid=5153

天下專家一樣「瓜」
http://hk.myblog.yahoo.com/lynch200705/article?mid=3065

匯豐十日圍城
http://hk.myblog.yahoo.com/lynch200705/article?mid=4050

「超級黑洞股」中策(00235)的「超級集資計劃」
http://hk.myblog.yahoo.com/lynch200705/article?mid=4782

垃圾股,又供股!
http://hk.myblog.yahoo.com/lynch200705/article?mid=3195


青姐:輸人唔好輸陣
曾被安排派信 

《明報》
 2010/03/08

文:龍彩霞

資 深財經評論員胡孟青(人稱青姐),有「股壇小辣椒」之稱,因不少股民未清楚公司業務便貿然投資股票,打電話到「烽煙」節目向青姐請教,一定會招致她不留餘 地責駡。青姐給人的印象是「霸道」,在「烽煙」節目中「有佢講冇人講」。但原來青姐10多年前也經歷過事業低谷,堂堂研究部主管,要兼職派信。

青姐語重心長地說:「工可以輸,信心不可輸,自己都失去信心,第二間公司怎有信心搵你做嘢?因為她曾經歷事業低潮,所以對此有很深的體會。

青姐在英國完成學業回港,便加入中銀集團保險投資部做分析員,她滿心歡喜希望可一展所長,不過,在1997年金融風暴後,由於股市成交萎縮及公司要控制投資風險,當時公司指令交易部門只可沽貨不准買貨,故此,青姐要在上午做分析員工作,下午要去保險部門做派信。

上午做分析員 下午派信

青姐嘆氣道:「97年前中資公司『擦鞋』文化相當明顯,同職級的二、三十人之中,只有少數是大學生,但我人工是第二低那一個,最低人工的是一名很懶的同事。」「我知自己衰什麼,老闆叫我寫份報告說泛海集團(00129)叫價25億元買馬寶道地皮還要話抵,我就做唔出。」當時老闆認為她不夠聽話,故在亞洲金融風暴發生後,部門生意大跌,人手要整合,她便成為首個被放逐的一員。

青姐常掛在口邊的是「輸人唔好輸陣」。她上午做分析員,下午便去保險部門的車險組及行政部門「幫手」。每日下午的工作是負責拆信及送信,別人覺得她際遇不好,青姐則說自己要認真地做好這份工。

投閒置散 正好進修

「當 時,我要處理每日一大堆『無頭』信件,很多人寫信沒寫明給哪個部門,我就每次看完封信後,分析它屬哪個部門。逐一記錄後,便親自送去認為適合的部門處理, 這是一個接待員做的工作,但要一個分析員主管去做,人哋覺得我好慘,但我沒沮喪,還要將工作做好,例如記錄會寫得很整齊,做晒filing(歸檔)。」

她承認當時要看其他部門員工「面色」,上司的學歷及資歷也不及她,但要被人指指點點,有點鬱鬱不得志的感覺。但她認為,做人要能屈能伸,更重要是不要失去信心。

其實,青姐在1994年已認識高信集團(00007)老闆,並獲邀過檔高信,不過,「我當時自己未夠料,做大行好處是練好基本功,所以我拒絕了。」青姐說。

青姐自認做人不夠圓滑,在職場較吃虧,雖然不獲中銀部門主管重用,仍然要自強,她自我安慰的說,由於工作較清閒,可以有時間進修碩士課程,令到在「跳槽」高信後,可以助高信順利上市及做其代言人。不過,名氣大過高信則是她始料不及。

她 勸勉一眾打工仔,在逆境中,一定不要氣餒。當然要檢討自己是否能力不足,若有不足便要充實,但仍要保持正面態度。在人生不如意時,最緊要充實自己。她表 示,人有「三旺六衰」,接受世界的多變,好像在2003年SARS時,青姐搭的士,遇過司機是因匯豐及中銀裁員而轉行。但由於他們言語能力較強,有不少內 地客幫襯,又找到另一條出路。

承認自己十分執著

青姐承認自己有時候十分執著,曾經試過與同事爭論「再接再厲」的厲字有沒有力字旁而反面收場。不過,她卻十分喜歡與朋友談天說地,「否則何來有那麼多話題呢?」

「試 過一眾財經評論員與公司管理層吃飯,只有我及兩、三個人出聲問問題,有些評論員不問問題,但隔日便可以寫出一篇評論該股文章,我十分佩服。」青姐笑言。她 表示與公司管理層聚會,是想更了解該公司的業務,發掘該股優劣。雖然,投資者未必可以親自向管理層發問,但在投資前也要做足功課,起碼若要投資莎莎 (00178)或卓悅(00653) ,也要去其分店留意一下銷售情况吧!


資深股評人胡孟青說,被派去做低職位工作,也要盡力做好份工。(尹錦恩攝)


今年重點推介:國藥 廣深

 《明報》
 2010/03/08

青姐表示,現時投資股票,有4點要注意:

(一)看美匯指數,由於美元與股市關係密切;

(二)不可不看內地網站和股市,要發掘即日精選炒作亮點,更要留意A股和H股關聯的股份;

(三)留意輪商推介,近期有輪商推介一隻冷門股,結果該股逆市急升;

(四)留意5分鐘期指圖,因為每逢市况逆轉,期指都會先現手影。

做節目不能憑空亂吹


青姐以往有看美股的習慣,但現時反看內地股市開市:「6點幾就要起身,看看前晚美股的消息及新聞,最重要是看內地股市消息,看看會帶動今日哪些股份有異動。」她認為開咪講股,不能憑空「亂吹」,必須有材料,所以每天必定讀多份報紙,再上網做足資料蒐集才開始工作,「我最唔鍾意現時股民說個別女股票評論員做『瓶論員』,對股票認識不多,齋吹水。」青姐說。

投資者不要只聽人推介

除了工作認真,講真話是她另一賣點,「以前有觀眾打電話問我買高寶綠色(00274)好不好,我心想這隻股票的大股東,接連批股,但批股價一次比一次低,好奇怪,你沒有見思捷(00330)批股批到這麼樣?所以我叫那位觀眾不要買了。結果翌日,我被5份報紙圍攻,原來我拆了別人那個棚。」

「近期,有個股評人叫人3元買精電(00710),你看看股價,現在都未升回推介時那個位,我現在就說吸納得過。」所以,青姐提醒投資者不要只聽人推介,自己也要做功課。

青姐去年推介海爾電器(01169)時股價只有0.9元 ,但09年最終以5元收市,足足升了4倍。今年重點推介兩隻股份,分別是國藥(01099)和廣深鐵路(00525)。

她表示,國藥炒內需概念,亦即是具有無比抗跌力,近期中央收緊銀根,但也無礙國藥升勢。「人一樣要病,藥一樣要食。國藥也有實質支持,不僅是醫藥股中的龍頭股,因為它是現時內地最大的藥品分銷商,大約佔全國市場份額一成以上,遙遙領先其他藥股。」

國藥處龍頭 需求有保證

還有國藥遍佈內地19個省、直轄市及自治區25個分銷中心的分銷網絡,為全國客戶提供產品及服務,直接客戶包括4791家醫院,佔內地醫院總數的38.5%;集團擁有666家直營店和185家加盟店等。

另 一隻看好是廣深鐵路(00525),青姐表示,隨着內地武廣高鐵正式通車,象徵我們又再踏入一個新時代。高鐵開通後,將湖北、湖南及廣東3省連成一線,全 程廣州至武漢由10小時縮減至3小時。青姐說:「單是武廣高鐵,全線1068公里15個站,每個火車站就是一個新發展城市,配套包括銀行、酒店、住屋、醫 院、商場,更重要是拉動區內旅遊零售業發展。

鐵路拉動經濟 影響力大

單是廣州市的消費品零售總額就佔全省40%,而湖南去年頭3季消費增長近兩成,當中汽車銷售升44%,以湖南作為中部地區樞紐,帶動整個3小時經濟圈的力量不容忽視。」

廣深鐵路在中、港、美(ADR)3地上市,有助鐵道部他日將優質鐵路網注入,早前大跌,連最大基金股東霸菱都「震走」,以中國人肥水不流別人田的性格,未來會有後着。


否認為匯控「掉眼淚」

《明報》
 2010/03/08


匯 控(00005)股價在2009年3月9日歷史性急跌24%收市,在「U盤」時段每股跌至33元這一幕,相信不少股民仍然記億猶新。青姐當時在直播的電視 節目中,乍見匯控收報33元,忍不住當場哭了出來,影片在YouTube點擊率起碼有10萬次,連外國傳媒也有報道青姐落淚這一幕。

一股也沒買 卻為親友感慨

當 時明報記者向她查詢是否有損失,她說:「我一股都沒有,在我的支持者、朋友及(匯豐)舊同事中,亦有匯豐股民,當中包括公公、婆婆,看到他們輸得這麼厲 害,一時間感觸。」一年之後,再談起當日的反應,青姐說她落淚是言過其實。「當日因為趕入錄影室,並在入廠前趕着化妝,面上留下一條化妝掃的毛在面頰上, 當時想用手抹去,奈何大家以為我抹眼淚。」但她承認那一刻確有熱淚盈眶,但未有滴淚。

當日,青姐在有線直播財經節目中如常「講股」,但當競價時段結束,匯控股價突然大瀉,收報33元,「青姐」即時深呼吸數下,忍着淚水,跟着便「擰頭」,說跌得好慘,在場的「拍檔」低聲勸她不要這樣。

當初反對供股 今認看錯

青姐當時公開說不贊成匯控股民供股,今日匯控升至80元水平,再問青姐該股前景,青姐說當時自己確睇錯了,未有資格評論該股。不過,她認為匯控已是經濟的寒暑表,經濟好、匯控好,相反亦然。


80後股瓶人靠靚攝位

《壹週刊》
2010/02/25
 
潮流興o靚模,多間證券行亦派出80後的妙齡少女,任代言人向後生仔宣傳買股票。

本刊特意找來第一代金融之花胡孟青出題測試她們,發覺全面露底,金融知識嚴重不足,暫時只算是股壇花瓶。胡孟青嘆道:「以為賣樣就過到骨,就嚟連o靚模都出嚟講股啦!」測試問題

胡孟青出了五條問題考核這批小花,「呢幾條係常識題,我諗唔少散戶都識答。」結果只有陳鳳珠及何慧韻答中三條,勉強合格。

1. 聯儲局繼1月26日議息後,下次會期在何時?
答案:3月16日

2. 巴菲特的投資理念中,首要原則是「不要虧錢」,第二條原則是什麼?
答案:不要忘記第一條原則

3. 新上市股份須於上市後的年報,交代招股章程中甚麼項目?
答案:集資用途

4. 如何用DCF(Discounted Cash Flow)估值?
答案:推算資產在未來所能產生的收益,再根據合理的比率折現,計算資產現時的價值。

5. 佔中國CPI最大比重的是哪一類消費項目?
答案:食品

24歲股評人李韻儀


 

以前要上電視講股,至少須在財經界打滾十年八載,胡孟青亦捱了近十年才開始公開論股,「唔做夠十年,點知啲上市公司來龍去脈呀。」惟現時經驗已不再重要,24歲的李韻儀,入行僅兩年便能在多間電視台的財經節目亮相,成為全港最後生股評人。

能夠火速上位,按理必定學識廣博,然而在測試之中,她不斷搖頭,要記者多次提水,才勉強答對兩條。她企圖自圓其說,「其實係市場好需要新面孔,而且上司俾機會我。」其上司姚浩然亦坦言:「主要係希望吸引年輕人,同輩可能較易溝通。」

事實上,姚浩然對她照顧有加,兩人同場時,記者問她股市去向,姚浩然搶着解答。可惜做直播節目無人幫忙,她便曾因夢遊聽不到聽眾問題,李韻儀說:「有時個別股票唔識,咪講行業板塊。」難怪胡孟青諷道:「依家啲人講股,成日都講啲放諸四海皆準嘅嘢。」

論投資成績,李韻儀非常麻麻,2008年曾短炒富士康,「我諗住炒波幅,但經驗唔夠,升時無止賺,跌時無止蝕,睇住由11蚊跌到落5、6蚊先走,蝕咗成個月人工。」有行內人笑她不夠專業,「佢做神婆o架,同上市公司管理層食飯,唔係問公司問題,係同人睇掌同講紫微斗數。」李韻儀亦不否認:「我本身識術數,有人問咪講囉!」

李韻儀(Sonija)
年齡︰24歲
職業︰時富金融資產管理策略師
學歷︰07年香港大學經濟及金融學學士
履歷︰畢業後加入時富做財經分析員
嗜好︰跳舞、行山
測試成績︰2


煎釀三寶羅慧妍

時富有李韻儀靠嫩口上位,華富嘉洛找來三位少女組成「煎釀三寶」迎戰。三寶當中,以羅慧妍外形最省鏡,「組隊係公司的策略,佢見我哋啱啱有三個女仔,我哋又鍾意食嘢,所以叫自己做煎釀三寶囉,公司都無意見。」

記者考她,遇到「難題」,她以為在玩《百萬富翁》,「可唔可以打電話問朋友?」接着大叫另外兩寶救命。可惜遠水不能救近火,最終僅答對兩條。

2007年她從英國碩士畢業回港,在康宏理財做推銷,做了3個月便辭工,「對住咩人都係賣同一張單,我有少少過唔到自己。」

後來轉職華富嘉洛,首年便在報紙寫專欄,但她自知並非實力過人,「係啱啱公司想推女仔,所以先有得出去。」惟她亦有虛榮心,最想在電視台做現場節目揚名,但又自知料子不夠,「我可能未夠料,但有機會都想試吓。」若人人抱着如此心態,股民錢途堪虞。

羅慧妍(Betty)
年齡︰26歲
職業︰華富嘉洛投資策略師
學歷︰07年英國University of Surrey市場管理學系碩士
履歷︰
07年 康宏財務策劃師
08年 入職華富嘉洛市場推廣,後轉職投資部
嗜好︰儲音樂盒及香水辦
測試成績︰2


記者變股評人何慧韻

李韻儀和羅慧妍在財經界尚算新紮師妹,但對比入行僅3、4個月的何慧韻,已算是「資深」。

何慧韻大學唸中文,畢業後幾乎年年轉工,做財經記者嫌人工低;做中學教師又嫌悶,去年底跑到敦沛研究部做分析員,人工約一萬五千至二萬元,「我哋部門好多都係財經記者轉行入嚟。」

財經記者要採訪股評人,現在她卻反過來談股論市,但她笑言性質一樣,「我以前做報紙,都有用筆名寫專欄推介股票啦。」

最大的分別,是現時要定期在電視亮相,故外表要多加斟酌,放多套衣服在公司傍身,「唔使成日著套裝,睇落無咁老。」

既已轉職做分析員,但她仍繼續修讀教育文憑,「之前教書時讀嘅,開始咗就想完成埋佢。」如此一來,就算將來做不成股評人,何慧韻也大可回頭做教師,算是為自己留條後路。

何慧韻(Vivien)
年齡︰28歲
職業︰敦沛分析員
學歷︰04年嶺南大學中文系畢業
履歷︰
04年 新報財經記者
05年 大公報財經記者
06年 培僑書院中學部中文老師
07年 星島投資理財版記者
09年 入職敦沛
嗜好︰旅行、烹飪
測試成績︰3


降呢專攻股票陳鳳珠

新一代的小花普遍有樣無實力,但陳鳳珠可能算是例外,入行四年的她在眾人中資歷最深。「我2008年喺敦沛開始講股,最初得我一個後生女,大家都話我俾到股民好深刻印象,後來越來越多女仔出嚟,唔知係咪抄我。」

論專業知識,她亦最強,於中大修讀工商管理時,已協助講師在報紙撰文講財經,更以一級榮譽畢業;及後進入財經界,即修讀特許財務分析師(CFA)課程,現已考獲兩級合格,還差一級便大功告成,「做呢行,應該要有CFA。」

她 求學時已立志做財經研究,起初未有合適職位,便到證券行做文職,騎牛搵馬大半年才加入敦沛,「敦沛算係少林寺,因為要一次過研究股票、期貨、外匯等等。」 她視當時的上司郭家耀為師傅,「只要你問佢,佢一定會用盡所有知識教你。」2008年首次上電視,也是郭家耀推薦,「啱啱有人唔得閒,佢叫我頂替。」

自此她便嶄露頭角,並多次主講財經講座,「試過有一次喺會展搞講座講商品,對面房係郭思治講緊,人哋全場爆滿,我呢邊百幾個位坐得十幾人,準備咗咁多嘢,但無觀眾仲要講落去,都幾難受。講真,人哋都唔知你邊個,點會嚟吖?」

去年郭家耀離開敦沛,令她有機會上位,「我變成研究部最大。」試過每月寫三、四十篇稿供給報紙雜誌,每星期還最少做三次電視節目,工作相當辛苦。

陳鳳珠撐了一年後,自覺不可瓣瓣兼顧,故今年初離開敦沛,跳槽到申銀萬國做分析員,職位由高級分析員降呢做分析員,好處是「可以專注做股票」。

陳鳳珠(Ellie)
年齡︰25歲
職業︰申銀萬國投資分析員
學歷︰06年中文大學工商管理畢業
履歷︰
06年 新鴻基證券文員
07年 敦沛研究部分析員,位至高級分析員
10年 入職申銀萬國
嗜好︰打羽毛球、唱卡拉OK
測試成績︰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18

欲吞80亿农场资产神龙系掌门陈克恩乳业版图成形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0326/248902.shtml


每经实习记者 陶斯然 发自上海
曾在A股叱咤风云的证券业大佬、前“神龙系”掌门人陈克恩又回来了。尽管自2004年后,陈克恩就受到监管部 门处罚,规定其3年内不得担任任何上市公司和从事证券业务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职务,但大佬一回归,就马上以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动作引起了市场的注目。
3月23日,联交所上市公司天然乳品发布公告,称将以约80亿港元的价格收购新西兰最大的家庭乳品企业克拉法农场,而截至今年2月12日公司停牌之前, 天然乳品的市值也仅在11亿港元左右,整个收购的杠杆率达7倍以上,让市场为之瞠目结舌。
就在2009年底,天然乳品还成功获得新鸿基金融集 团配发10亿股可换股债券,主要投资者包括福建首富陈发树、厦门首富柯希平等,加上陈克恩本身的福建背景,整个公司背后的福建富豪帮身影已经若隐若现。一 场精心策划的借壳上市或许即将划上完美的句号。
市值11亿乳企拟购80亿资产
3月23日,一则公告让天然乳品成为业内的焦点。公告中 天然乳品称:已签署协议,购买总价15亿新西兰元(合80亿港元)的新西兰资产,包括农场、牲畜、奶粉加工厂等。
然而,截至今年2月12日天 然乳品停牌之前,公司的市值仅约为11亿港元左右。以此计算,本次收购的总价将达到天然乳品市值的7倍以上。23日的公司公告称,收购将以部分现金和部分 可转债的方式支付,但没有透露更多的收购细节。
“这绝对是一个很高的杠杆率。”一位从事多年企业收购业务的律师如此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3月25日,记者曾多次致电天然乳品公司,试图咨询有关收购的具体细节,但该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有关负责人 很忙,不方便接受采访。”而当记者追问是否在忙着收购事宜时,该工作人员表示“这个不好说”。
“这或许是一个典型的借壳上市案例。”时富证券 研究部消费品行业研究员廉波告诉记者。据廉波分析,天然乳品以部分现金、部分可转债的方式进行支付,在未来卖方就可以选择将可转债兑换为股票,进而成为公 司的大股东,曲线借壳上市。“不过要操作成功还需要双方有很高的默契度。”廉波表示。
记者采访了其他几位证券人士,大都持有与廉波类似的看 法。
有外电报道,作为资产接收方科达门塔公司的合伙人斯提阿新表示,新西兰最大的家庭乳品企业克拉法农场已在10月被接管,有关资产出售谈判 仍在继续。
天然乳品能否最终成功鲸吞7倍于自己的企业?答案或许即将揭晓。
陈克恩谙熟资本运作
超高的杠杆率、娴熟的操作 手法,这家天然乳品到底有什么背景,背后的操纵者又是谁?种种迹象显示,前“神龙系”掌门人陈克恩和他背后以陈发树、柯希平等为代表的福建富豪,或是这次 收购的幕后操盘手。
陈克恩发家于食品制造行业,1995年与其兄弟陈克根共同创办“福建神龙企业集团”,几年后,福建神龙上市,陈克恩开始了 资本市场的生涯。据了解,在上市后陈克恩的“神龙系”先后控制了控制神龙发展(现已退市)、ST昌源(现名中福实业)两家上市公司的资本平台,并以此疯狂 骗贷。
2004年,相关监管部门对神龙发展违规事件进行了一系列调查,证监会对陈克恩进行了勒令其在3年内不得担任任何上市公司和从事证券业 务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职务的处罚,至此“神龙系”淡出江湖。
天然乳品原名为中国金汇矿业(以下简称金汇矿业),是一家名不见经传以矿业为主业 的上市公司。2009年5月7日,金汇矿业宣布,JackKeenChen先生已经获委任为该公司的联席主席、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据其公告中介 绍,JackKeenChen“1990年出任福建省神龙乳品饮料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1998年至2001年出任福建省福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1997年至2002年出任香港神龙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毫无疑问,这位JackKeenChen就是昔日的大佬陈克恩。而在此之后,金汇矿 业就出人意料地实现了180度的大转身,开始进军乳业。
乳业借壳上市之路或将完成
2009年6月5日,依然名为金汇矿业的天然乳品向 新西兰的UBNZ信托有限公司(UTCL)收购其旗下UBNZ资产控股有限公司20%的股权及债务,代价约4.8亿港元。一家曾以矿业为主的公司由此进军 乳业,拉开了华丽转身的序幕。
2009年7月13日,金汇矿业又发布公告,拟将公司名称由“中国金汇矿业有限公司”更改为“天然乳品(新西 兰)控股有限公司”。
同年12月7日,金汇矿业公布,分别通过新鸿基投资按尽力基准配售9.51亿港元可换股债券,及向建银国际资产管理配售 本金额6440万港元可换股债券,另向建银授出选择权,以认购本金额最多4900万港元的可换股债券。同年12月8日,金汇矿业正式更名为天然乳品。
2009年12月11日,天然乳品宣布,以代价2600万港元收购饮料装罐生产线,并以初步特许权费3000万港元获授权“绿得”的中国生产制品独家权 利使用商标。
2010年1月初,天然乳品在报纸上刊登广告称,成功配发10亿可转股债券,主要投资者包括陈发树、柯希平等。
值得 一提的是,在上述一系列的操作中,都与股权息息相关。如配发10亿可转股债券,其资金被用来收购UBNZ资产控股有限公司的股权;而“绿得”的中国生产制 品独家权利和使用商标,也都是以股权进行收购的。如此环环相扣的操作,让人叹为观止。
在经过前述资本运作之后,价值达80亿港元的新西兰奶业 资产或将成为成就天然乳品的最后一块“拼图”。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乳业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如果天然乳品真能完成了本次80亿港元的收购,再加 上其海外的背景,将会在内地市场形成独特的竞争力。
但业内却有人士质疑:精于证券市场并有着深厚背景的陈克恩,会满足于做实业带来的快感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860

拍紅籌之父榮智健$80億再戰江湖

2010-04-29  NM





一手把中信泰富湊大的前主席榮智 健,因公司炒燶澳元衍生工具而蝕過百億,須要母公司中信集團出手相救,但今次阿媽不再單單揼水,而是要乘勢換血,後來公司遭到商業罪案調查科介入調查,榮 智健與女兒榮明方不單把整個上市王國拱手相讓,二人更隨即被攆走。

對此耿耿於懷的榮智健一直心有不甘,現年六十九歲的他,去年中就成立隆源 企業控股(Yung's Enterprise Holdings Ltd),計及其現金及手頭股票,他有銀彈八十億元,足以再戰江湖,他更親自飛往各地考察房地產項目,足跡遍布海南島、家鄉無錫等地,計劃再創新事業,以 一雪前恥。上月底更邀得紅籌之父——梁伯韜出任其公司的董事。梁伯韜自九十年代初起任榮智健的財務顧問,一手炮製第一間紅籌公司中信泰富,創投資銀行界先 河,而近日梁伯韜入股意馬這間殼公司,市場猜測榮智健再當上市公司主席的日子將不遠矣。

梁伯韜宣布入股意馬國際不消兩個月,公司股價便曾 於一日內急升兩倍,事關投資界憧憬前中信泰富主席榮智健,可能借意馬這隻殼股上市,因而炒個不亦樂乎,股價亦出現大起大落。

無獨有偶,離任 中信泰富主席後的榮智健,去年中成立私人投資公司「榮氏企業」,公司去年底易名為隆源企業控股,公司董事包括榮智健及一對子女明方、明棣。今年三月三十 日,梁伯韜也加入成為董事,榮太子重出江湖並非空穴來風。據知梁伯韜不單出任董事,並且擔任副主席及董事總經理,落手落腳管理隆源。

原來離 開中信泰富後,榮智健較以前更積極勤力,親自出馬四出尋找商機,以往甚少出席同鄉商會活動的他,去年九月,就親自出席了無錫商會在港島香格里拉酒店舉行的 第二屆會董就職典禮,與一眾鄉里兼商家,如唐英年及其父唐翔千、母親尤淑圻及無錫商會會長丁午壽等人碰頭,榮智健隨即受到記者包圍,這次是他離開中信泰富 後首次公開露面,因而成為全場焦點,並透露已成立私人投資公司,對地產、金融等業務都感興趣。

回鄉考察認祖歸宗

榮智健不單出 席無錫商會活動,與一班同鄉打好關係,亦親力親為四出考察,上月底在港又與江蘇省委常委楊衞澤會面,隨後又與鄧小平女婿兼前保利集團董事長賀平,一起到無 錫宜興市考察。賀平的弟弟賀爭曾任中信集團大隆公司董事長及北京隆源實業股份副董事長,而榮智健成立的新公司,同樣叫隆源,估計與賀家可能有合作。榮智健 現時在國內打着的牌頭,是香港隆源企業控股主席身份,並以家鄉無錫作為重出江湖的根據地。

榮氏家族在無錫無人不識,其祖父輩榮德生的梅園及 榮宗敬的錦園,已分別成為旅遊勝地及國賓館,榮智健主政中信泰富之時,就在無錫市濱湖區發展了住宅項目——錦園,地盤面積合共四十萬平方米,現正推售第一 期住宅,而榮智健的私人地產項目,就在中信泰富錦園的後面,地皮較錦園還要大,達六十萬平方米,地盤的工人都知道這幅地屬榮智健私人擁有,並於○三年購 入,現時暫未開發,但地皮鄰近哥爾夫球場及湖邊,將興建低密度高級別墅,較中信泰富的錦園公寓項目更有睇頭。榮智健於今年三月賣掉部分中信泰富股票套現七 億六,連同早前賣出的中信泰富及保利香港股票,合共套現廿三億,相信大可作為發展這個項目的銀彈。

與中信泰富競賽

除了家鄉無 錫,他亦覬覦其他一、二線國內城市的地產項目,其中在海南島的項目今年內將會推出。這個私人項目也是靠近中信泰富發展的海南省萬寧市的神州半島,這個神州 半島距離三亞市大概要兩小時的車程,半島面積有如澳門般大,中信泰富在這裡發展了高爾夫球度假酒店,而榮智健私人亦在附近投資住宅、酒店的綜合項目,據附 近的村民透露,幾個月前曾見到榮智健帶隊來視察地盤;其住宅項目估計今年內可以推出,與中信泰富的項目同步銷售。

所謂不熟不做,除了地產, 以往中信泰富積極在海外開拓能源、礦業等等生意,據知他的隆源企業控股,亦有沾手國內、外的石油、能源業務及礦業等等生意。這一切一切似乎都是衝着中信泰 富來幹,以雪被踢走的前恥,重振榮太子的威風。

炒燶外匯輸身家

中信泰富前主席榮智健,憑藉其榮太子的紅色背景,多年來過着奢 華生活,既有淺水灣大宅和英國度假古堡,又擁有私人飛機和多隻名駒。然而自從○八年十月中信泰富炒燶澳元衍生工具合約,賬面虧損高達一百五十五億港元後, 即拖累公司股價狂瀉五成五,市值一日內蒸發一百七十七億元。榮智健的人生和事業亦就此改寫。

前年十一月,中信集團向中信泰富撥出十五億美元 備用信貸及認購中信泰富新發行的可換股債券,並承擔中信泰富在外匯累計期權合約的損失。一心以為有阿爺打救便「定過抬油」的榮智健,去年初眼見澳元重拾升 軌,以為公司財政壓力得以紓緩,便可化危為機,萬料不到四月初,警方商罪科掩至中信泰富總部調查,五日後母公司中信集團董事長孔丹、副董事長常振明親自來 港,主持中信泰富臨時董事會,榮智健亦要黯然辭去擔任了十九年的主席一職,主席之位由「救火隊隊長」常振明接任。昔日出現馬場,大搞節目派對的他已變得低 調,與家人到國金軒吃飯時也表現得悶悶不樂。

阿爺入主作風大改

常振明去年四月坐正後,隨即將公司內榮智健派系人馬去蕪存菁, 去年十一月,加入董事會十七年的獨立非執董何厚浠,以及任職長達十九年的公司秘書陳翠嫦雙雙請辭。陳翠嫦其後更加入隆源做董事。而上月中,另一老臣子,自 九四年起出任副董事總經理的李松興亦宣布退休。為加強母公司對中信泰富的控制,常振明遂委任張極井等中信集團要員進入公司董事局,為前班子惹下的亂子善 後。

常振明又大刀闊斧重整公司資產,出售非核心業務,包括以逾廿二億出售北京聯合電力電廠、大手減持中鐵建及上置集團股份,及以近十八億將 六成五石鋼股權賣予河北鋼鐵集團。至於最令市場嘩然的,則要數以七十三億元出售國泰航空股份。去年八月,中信泰富以每股十二點八八元,向國航及太古出售其 持有的百分之十二點五及百分之二國泰股權,此舉令中信泰富所持國泰降至不足百分之三,國航在國泰的持股則增至近三成,直逼大股東太古的約四成二股權。過去 榮智健在位時,中信泰富曾穿針引線撮合國航將港龍賣予國泰,而其原本持有的一成七股權,亦可平衡國航及太古之間的角力,然而此次交易之後,中信泰富在國泰 持股已再無法扮演重要角色。

憧憬借殼上市

炒燶外匯事件後,榮智健長女榮明方亦遭殃,她原本是公司財務主管,○八年被降職處 分,只有兒子榮明杰在公司留任。上月中常振明出席記招被問到榮氏子女在公司任職情況時,只說:「榮明杰仍是公司的董事。」

據知,榮智健的幼 子明棣及女兒明方長駐上海,去年六月加入父親新成立的公司,為父親未來在上海的投資鋪路。

已有多方面的地產項目,加上子女、舊部都回巢幫 手,榮智健的下一步棋,令人聯想到會否像九○年時,借殼曹文彪的泰富發展上市而成為中信泰富。而梁伯韜與鍾楚義剛於二月份入主意馬,據知鍾楚義入股前最關 注的正是這個殼「是否乾淨」。

舊部子女力撐

事實上,梁伯韜與榮智健早有淵源,八八年梁伯韜與杜輝廉成立百富勤之時,榮智健入 股百分之五,其他大孖沙亦有份入股,如李嘉誠及胡應湘佔百分之八。而百富勤在九十年代走紅,亦離不開榮智健的關係。

八五年中英聯合聲明,令 香港不少公共事業機構,紛紛搵中資做大佬照住,榮智健在父親榮毅仁,即前國家副主席的帶挈下,八六年加入中信香港任董事總經理,在國務院支持下,他掀起一 連串大收購,包括購入三成八港龍航空、一成二國泰、兩成香港電訊,到九○年就透過百富勤,找來泰富發展這個殼上市,正式易名中信泰富,亦成為榮智健香港上 市的旗艦,也是第一間紅籌公司;後在中信泰富收購大昌行一役上,梁伯韜亦為榮智健出謀獻策,最後,成功把大昌行收歸旗下。

之後百富勤協助多 家大型紅籌公司來港上市,包括北京控股、上海實業,梁伯韜亦因而得到「紅籌之父」這稱號。只是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百富勤投資印尼一役,因印尼盾大幅貶值 而一鋪清袋,更於九八年一月被強制清盤,及後梁伯韜輾轉於○一年加盟當時屬花旗集團旗下的所羅門美邦,任亞太區主席,那時他仍與榮智健保持密切關係,並擔 任他的財務顧問,算是「Trusted Advisor」。至○七年任職私募基金CVC,任非執行主席。

但梁伯韜出任這些職務,遠遠不及出 任榮智健旗下隆源企業控股的副主席來得觸目,榮智健對於炒燶澳元外匯衍生工具而令公司虧損百億元,最終令整個王國拱手相讓感到耿耿於懷,澳元在金融海嘯後 來了個V形反彈,若然當時的白武士北京中信沒有平倉,到現在反而成為贏家;所以被踢出中信泰富後為求一雪前恥,榮智健用原班人馬,包括前中信泰富公司秘書 陳翠嫦,自己的私人秘書戴慧娟,幼子榮明棣,女兒榮明方出任隆源董事,再邀來軍師梁伯韜,密謀東山再起,留下一番事業讓子女得以繼承。

榮太 子重出江湖之路

20/10/2008︰中信泰富表示因投資槓桿式外匯產品錄得巨額虧損155億元,公司財務董事張立憲及集團財務總監周至賢 辭職。

21/10/2008︰公司復牌後重挫55%,收報6.52元。

22/10/2008︰證監會對事件展開調查。

27/10 /2008︰中信泰富股價跌至3.51元,創99年以來新低,市值由事件公布起計,合共蒸發75.6%。

11/2008︰母公司中信集團向 中信泰富撥出15億美元備用信貸,又認購公司新發行可換股債券。

3/4/2009︰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手持搜查令,到中信泰富總部調查。

8/4 /2009︰榮智健、范鴻齡分別辭去集團主席及董事總經理之職,由中信泰富大股東中信集團副董事長及總經理常振明,接任主席及董事總經理。

5/2009︰ 中信泰富減持中鐵建,套現約4億元;集團又減持內房股上置集團,套現約3423萬元。同月榮智健減持6000萬股中信泰富,套現7.32億元。

12/6 /2009︰榮智健將其私人持有的2.3億股保利(香港)股份出售,套現7.9億元;同月成立私人的「榮氏企業控股有限公司」,公司於去年十二月改名為 「隆源企業控股」。

17/8/2009︰中信泰富向國航及太古,分別出售12.5%及2%股權,套現73.48億元,令中信泰富在國泰的持 股量降至2.98%。

8/9/2009︰榮智健出席無錫商會活動時透露,計劃在年底前,以個人名義成立一家公司,專營中國房地產及金融業 務。

21-23/3/2010︰無錫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楊衞澤率無錫代表團訪問香港,當時榮智健已經以隆源企業控股董事局主席身份,與代表 團會面。

30/3/2010︰榮智健以香港隆源企業控股董事局主席身份,與前保利集團董事長賀平(鄧小平女婿),到江蘇無錫宜興市考察投資 環境。

26/4/2010︰梁伯韜自爆出任榮智健家族公司隆源企業控股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並計劃拓展金融、地產等業務。

阿 爺打救有前科

七八年來港,憑藉父親,已故國家副主席榮毅仁庇蔭而在港攻城略地,令中信泰富在九七年攀上千億市值的榮智健,在九六年十二月決 定與母公司北京中信集團「分身家」。當時中信集團董事長王軍,同意以兩成半折讓價,即每股三十三元,配售二億九千一百萬股中信泰富予榮智健,令他的持股量 升至一成八(三億八千萬股),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由於認購股份需要九十六億元,估計當時他曾將股票按予銀行融資。

九七年八月,中信泰富股 價升上五十三元,令其身家暴漲到二百億元。惜金融風暴期間,股價插水至十三元水平,令榮智健出現財政困難,並被追收「孖展」,最後要由王軍出手,以三億美 元在市場掃貨穩定股價及為他補孖展,才令他避過一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68

80/20法則 ckm001


http://hk.myblog.yahoo.com/jw!G9qPswuRGxoAjkVjcnY-/article?mid=35681


80/20法則,又名Pareto Principle,首自由意大利經濟學家Vilfredo Pareto在1906年提出,那個80/20的分佈形態是對意大利20%的人口擁有80%的財產的觀察而得出的,其後,80/20法則被世人應用到其他 社會現象,發覺許多數據的分佈比例都與80/20比率接近。

根據香港政府的統計數據,香港人均GDP達24萬港元,但這是平均數,大部份香港人一年都賺不到24萬,引用80/20法則,80%香港人每年收入 在24萬港元以下,只有20%香港人,每年賺取超過24萬,而且,高收入的可以年賺過億,但香港卻有100萬貧窮人口,這就是資本主義社會的貧富懸殊現 象。

套用80/20法則於股票市場,過去幾十年,恆生指數每年複利回報達12%,但投資股票的散戶,超80%人回報不足年率12%,每年還有大量投機賭 徒,輸掉本金,破產收場。今年以來,恆指由年頭的21823點,跌到昨日的19715點,跌幅近10%,如果你有股票投資,由今年年頭到現在回報倒退少於 10%,你就是那20%的少數,請大家注意,虧損10%只是平均數,就算你持有優質大藍籌,起碼要輸一成半,優質二三線股要跌兩成過外,孖剪買股的輸錢倍 數計,炒期指、期權、窩輪與牛熊證的散戶,輸得更慘,能夠高位沽空獲利的只屬少數,那些早排吹噓自己跑贏大市多少多少的人,多數是剛剛行運的投機賭徒,現 在有部份已經輸乾輸淨,不見踪影,股市再跌,又有一批人葬身股海,早排我已經提醒大家,今年股市波幅巨大,要盡量避免借貸買股,遠離窩輪、牛熊證等衍生工 具,避開那些莊家股與垃圾股,以投資大藍籌為主,並注意個人現金流量,我又再囉唆的講句,只有長揸優質股票,才是發達致富之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16

80後靠環保噱頭

2010-8-5  NM





潮流興環保,大企業為顧及形象亦紛紛響應,造就不少商機。

八十後的鄭華榮,睇穿大企業近年不停搞環保騷,無非只為噱頭,本身對環保毫不熱衷的他,亦跳入這市場,毅然與三名大學同學創業,主打設計環保精品,開業僅一年便有盈利,月賺數萬元。

唔好意思,我公司環境擠逼,只得一個身位通道,幾百呎地方堆滿雜物,滿地空水樽亂放。

雖然呢度亂過難民營,卻是全港唯一以「環保」掛帥的精品公司,其餘六十多家同類公司,只得我夠膽聲明產品用環保物料製成,你上Google輸入「環保精品 公司」,全港只此一家,別無分號。不要以為我空喊口號,連滙豐、恆生銀行及煤氣等都肯幫襯我哋,證明已揮低不少同行。

踩大企業人客

問我賣乜咁好賺?其實並非任何IT高科技,相反low tech得很,主力生產日常買餸購物用的環保袋,雖然全港好多人做,但大都是山寨式經營,我哋搞到有網上訂購,又有facebook專頁做宣傳,簡直絕無 僅有。唔講你唔知,其實每個環保袋平均有一成利潤,絕對山大斬埋有柴。

我哋嘅股東,全部係大學同學,做咗一年便有成績,全靠食正環保熱潮。以往不少企業搞活動宣傳,完騷後例必大派紀念品,但卻遭人詬病唔環保,最佳例子是上星期動漫節,好多攤位都派紀念品,但其實大部分都垃圾得很,電車男未出會場,轉頭已掉落垃圾桶。

見到精品變成廢物,於是我想出為企業度身訂造環保精品,例如曾為煤氣公司生產一批用粟米芯製作的原子筆,又替水務署推出水能發電鬧鐘,既突出對方業務,仲令人覺得呢間公司好注重環保。

你可能話呢啲精品都係整色整水,咪照樣有又得,冇又唔死得,最後都被視為垃圾。我認!但個客話環保咪環保囉。不過,以前大企業送的是一個塑膠膠座,又或者 冇用代言公仔,但自從幫襯我之後,係一支環保筆,一條手巾,又或者係一個尼龍袋,起碼夠實用先。何況最終被遺棄,污染程度都大減。講到尾,企業唔送禮就天 下太平,但有冇可能先?

自己唔環保

有客人質疑送環保袋仲有冇宣傳作用,但好多師奶都有幾十個環保袋,佢哋覺得環保袋易殘,久不久就要換。而且我為了令人不會輕易當垃圾,設計上落咗唔少功 夫,例如有款環保袋,摺起後外形係一粒士多啤梨,仲可以當匙釦,推出後即被人抄橋,Log On同Page One直情當潮物賣。

講真,就算鬧我製造垃圾,我亦不會反感,因為我並非環保之士,公司雖然有飲水機,但我冇私家杯,情願貪方便每日買支新嘅礦泉水飲。不過公司始終以環保掛 帥,表面功夫絕對做足,例如卡片以再造紙及環保大豆油墨印製。我成日講笑同人講,自己最環保之處,係每日搭港鐵由將軍澳屋企到荃灣返工,符合低碳生活。

其實好慶幸自己對環保無乜大感覺,反而拍檔Gary就相反,終日嚷著要搞環保貢獻社會,但每次都被我叫停,Gary食米不知米貴,有次佢忽發奇想,要生產一個用再造紙製成的紙製喇叭,我明知死梗,但照樣向廠問價,價錢足足貴兩倍!

我唯有用數字說服他,始終環保產品是昂貴玩意,生產成本至少貴傳統五成,例如生產一支原子筆要三元,但用粟米芯生產,成本就漲到七元。客人始終以單價行 先,最後先考慮環保,太貴便立即say no。所以我公司雖然扣上環保帽子,但有時都要將貨就價,最多用七成環保物料生產,咁已經好夠環保。

鄭華榮檔案

22歲未婚

08年科大物理系畢業

08年創業自製環保袋

09年成立綠星火主打環保禮品

柴娃娃創業

諗番我哋創業之路,其實都幾柴娃娃。我喺科大讀物理,因為父母做燈飾生意,自幼已經覺得要創業,因此在學期間,經常和三五知己齊齊商量創業大計。

大學暑假期間,同學Gary無聊地用媽媽平時改衫用的衣車,縫紉了三十多個環保袋,再找我和兩位同學,跑到報攤向檔主寄賣,每個開價五元,我哋只抽兩元傭 金,諗住過嚇老闆癮,怎知一開口就俾檔主狂鬧,仲試過被人用掃把趕走。後來我哋學精咗,話自己係大學生,要搞環保生意試驗活動,檔主至肯聽嚇。不過我哋惰 性重,經常有人遲到,又或索性唔見人,結果行咗好多日,至見咗二百個檔口,成功說服十多個檔主准許我哋寄賣。

雖然整個暑假先賺幾百元,不過我哋已開心到彈起, 我哋決定認真大搞,為防大家拉扯唔做嘢,今次詳細列明四名股東分工,Gary負責對外搵客,我做產品設計,其餘則做跟單和財政控制,仔細到每日都要簽到寫 低返工時間,又要開會檢討彼此工作進度,如發現對方懶惰或方向錯誤,立即問責到底,仲列明如果連續遲到幾日,會被罰打掃辦公室。我覺得大部分八十後創業失 敗,最大原因係冇人監督。

但想不到正式去馬,先明白什麼叫一闊三大,當時又要搵辦公室、又要做商業登記,未見官已經先打三百。加上要四處搵客,但全部股東都冇經驗,搞到三個月零收入,其中一名拍檔心灰意冷,提出退股到外國留學。好彩公司冇乜資產,三個股東每人再掏多幾千元就攤分了。

當時我見公司危危乎冇糧出,唯有返科大打工,負責為學校搞市場活動,從中發現無論大小活動,都例必派發精品,我覺得與其肥水流入別人田,倒不如接單自己 做。於是說服幾名拍檔,轉攻為機構採購精品。因搞活動時認識幾名內地廠商,對方以為我哋與科大有關,答應幫我哋生產環保袋。

成本價吸引客

儘管自以為有橋,但實情多捱了一個月依然沒起色,我哋唯有出盡法寶為公司宣傳,例如派傳單或狂發垃圾電郵搏人注意。其實而家覺得好諷刺,環保公司用最唔環保方法宣傳。

沒有辦法下,唯有又再借用學生身份,專門向學校及大機構埋手,對方眼見我哋離開校園冇耐,都肯聽一聽搞什麼。而為吸引人客,我哋只敢用成本價為對方生產, 但條件是在產品印有公司招牌當宣傳,結果吸引到港島青年商會,資助我哋去維園參加禮品展,更介紹滙豐市場部負責人給我哋。為表誠意,雙方見面當日,我哋幾 名股東到齊,準備計劃書向對方宣揚環保理念,結果對方想我哋配合一次環保活動,生產一千多個環保袋。記得當時單價只係區區萬多元,但其實公司流動資金只得 數千元,根本冇力接這宗「大生意」。最終我膽粗粗決定搏一鋪,向銀行借了幾千元卡數來找工廠生產。

最終生意順利完成,更成為公司轉捩點,每次出外見客都將呢個成功例子掛口邊,其實好多大機構揀人合作都幾求其,只要有競爭對手肯試用,價錢又合適,就好像 打開一扇門,生意便陸續有來。加上我哋唔敢開天索價,形象夠好所以特別容易受落。好似其中一個銀行客,讚我反應快起貨準時,所以好鍾意幫襯。其實冇人知 道,快起貨原因是想盡快收錢,因為喺今年二月,我哋終於儲到三十多萬元,響內地買咗間山寨廠,請咗五個女工幫我哋車環保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25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