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大家協助筆者一同聲討以下公司賤價發行新股的行為,大家儘管向港交所投訴,使他們可以正視這部分在股場上多次以賤價集資行為的股票,以免他們再為害人間,使他們最少能以公司帳面值的價格認購新股,提出全面收購。
我會以實名向港交所及證監會舉報這一批近期以低價發行股票的新股,謝謝大家支持。
港交所電郵: [email protected]
證監會投訴電郵: [email protected]
證監會投訴網站: https://www.sfc.hk/web/TC/lodge-a-complaint/against-intermediaries-and-market-activities/complaint-form/
湯財敬上
1. 12月15日惠生國際(1340)供股:
2016年12月15日,惠生國際(1340)宣佈以50仙,2供1股,發行289,490,000股,集資約144,750,000元,集資目的為62.5%用於償還集團之借貸及37.5%用於作為一般營運資金用途。公司財務顧問為衍豐企業融資,包銷商為金利豐。
根據公司2016年6月30日報表,該公司現金量達3.32億元,另可供出售投資150萬,合計約3.34億,另債務為1.06億元,淨現金為2.28億元,折合每股約50仙人民幣(約0.6港元),可見足敷償還銀行債務不用集資,加上公司在2016年7月7日成功以較公司每股淨值約2元人民幣(約2.4港元)折讓超過70%集資6,580萬元,淨現金已達3億元,可見完全不具商業理由以還債,作為供股集資的原因。
在物色商機方面,公司在3月公告有潛在商機,但10月已公告取消,且近月來完全沒有披露消息作為未來商機的投資,以此作為集資原因不適合。
總結來說,他們本次供股理由以商業理由及以股東攤薄的角度是非常明顯,希望監管當局能否決此次供股。
在背後原因而言,以一個市場活躍者的眼中,該公司供股完全是為了一些陰謀詭計收集股份。他們一般是以迴避全購規定購得股份,其後透過不用股東再次批准的一般授權發行新股及低於50%擴張股本的比例進行供股,以低價使股東灰心出售股份或不供股,攤薄舊股東,使得成功取得公司的控股權。這家公司完全是一個完美地攤薄股份的例子。
在2016年10月13日,前主要股東以47仙出售約29.78%股份予一批獨立第三方,出售價格較資產淨值折讓80%,較現金值亦折讓20%,作為一名控股股東,此出售完全不合常理,可能有部分隱藏條款沒乎向市場披露,且本次出售剛好避過了30%的全購界線,很明顯是為了避免讓現有股東獲益而設。
2016年7月配售股份的配售代理樹熊證券。根據資料,該公司由中昱科技(8226)購得,其本身屬於「華匯系」一員,作風已不佳。曾為多家作風不良的新股集資,例如前進控股(1499)等,所以本次為惠生國際(1340)配股,應有其目的,估計以低價取得其股權。
在這兩次的購得股權後,他們已經持有近45%股份,如果本次供股沒人認購,他們已經取得超過60%股份,加上如果2016年6月取得的17%的股份(在股份配售後及供股攤薄至9%),他們可能利用已經取得70%的股份,成功掌控公司。
希望監管當局能夠正視這種先以一般授權配售股票,其後以不用股東投票通過的方式賤價發行新股的方法予以正視。本人會繼續投訴,發動群眾力量、傳媒力量,希望監管當局盡快作出行動,配合上星期五當局發出的聲明,使得這種完全地攤薄小股東的行為得以糾正。
從昨天開始,全世界都把目光聚集到了美國,最終美聯儲沒有再次讓市場“踏空”,北京時間今日淩晨3點公布利率決議,將聯邦基金利率提高25個基點。消息一出,也引發了金融市場的劇烈波動。
美聯儲加息的余波僅僅是一個開始,另一個焦點人物特朗普也在為入主白宮繼續忙活著。北京時間12月15日消息,美國新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本周三在位於紐約的特朗普大廈舉行了一場圓桌會議。
▲特朗普與科技巨頭們的會議現場(圖片來源:福布斯網站)
那邊美聯儲加息,這邊特朗普組織一眾大佬開會,真是你方唱罷我登場。
一場身家超過1340億美元的大會
這場被稱為“美國科技峰會”的圓桌會議備受矚目,不僅僅是因為特朗普作為下一任美國總統的身份,其他與會者的身份同樣重磅,讓我們來看看這一串耀眼的名單吧:
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Tim Cook)
Alphabet首席執行官拉里·佩奇(Larry Page)
執行主席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
亞馬遜首席執行官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
Facebook首席運營官雪莉·桑德伯格(Cheryl Sandberg)
微軟首席執行官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
IBM首席執行官羅睿蘭(Ginni Rometty)
特斯拉電動汽車公司首席執行官伊隆·馬斯克(Elon Musk)
當選副總統邁克·彭斯(Mike Pence)也參加了會議。
此外,特朗普的三個孩子——埃里克(Eric)、伊萬卡(Ivanka)以及小唐納德(Donald Jr)也都出席了峰會。
▲特朗普與科技巨頭會議座次圖(圖片來源:Business Insider)
可以看到,美國市值最高的三家公司:蘋果、Alphabet(谷歌)和微軟的CEO們都來了。其中,Alphabet首席執行官佩奇在《福布斯》雜誌剛剛評出的“2016年全球最具影響力前十大CEO”名單中位列榜首,公司市值超過5000億美元。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的CEO則分別為Facebook CEO馬克·紮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和亞馬遜CEO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
據華爾街日報統計,與會公司市值超過2萬億美元,而福布斯給出的參會高管總財富合計達1340億美元。
有趣的是,許多與會的科技高管此前都曾公開批評特朗普或其政治立場。在競選期間,特朗普曾猛批蘋果公司,認為其應該將制造工廠搬回美國。而此次的會議座位排序上,庫克卻被安排在了離特朗普較近的座位上,他與特朗普之間只相隔1人,那就是著名投資人、Facebook董事會成員、特朗普的支持者彼得·泰爾(Peter Thiel)。
▲圖片來源:東方IC
令外界頗感意外的是,盡管Twitter在特朗普競選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特朗普還利用該平臺大力宣傳各種政策,但該公司卻並未受邀參加此次會議。
特朗普過渡團隊發言人表示,主要原因是Twitter規模太小。該團隊的一名官員說:“他們之所以沒有獲得邀請,是因為規模還不夠大。”據悉,在此次受邀參加會議的企業中,市值最小的特斯拉也達到319.2億美元,而Twitter只有138.5億美元。
特朗普和大佬們都說了些什麽
值得註意的是,特朗普曾在競選期間與貝索斯多次言語不和,特朗普稱其利用《華盛頓郵報》的所有權讓亞馬遜交更少的稅並保持其不受反壟斷指控。而貝索斯則戲稱應該把特朗普用火箭扔到太空上去。在此次的會議上,貝索斯被安排在特朗普右側第四的位置上,而兩人之前的火藥味似乎也全然不見。
▲圖片來源:雷鋒網
據福布斯網站報道,貝索斯在會議上表示:“我在今天的會議上發現當選總統和他的過渡團隊以及各位科技領導者都很有效率。我分享了自己的觀點,認為政府應該將創新作為關鍵支柱之一,這就可以為整個國家的各行各業創造大量就業。受益領域包括農業、基礎設施、制造業等各個領域,而不僅僅是科技行業。”
特朗普則在會議上表示,他很希望能夠幫助科技行業蓬勃發展,而各家公司的高管都可以隨時給他打電話,因為雙方之間並沒有正式的上下屬關系。
自從特朗普當選以來,美國股市已經大幅上漲,盡管科技股表現平平,但他仍在此次會議上提到了這一現象。“我在這兒將協助大夥做得更好,(實際上)你們現在已經做得很好,並且我為反彈感到榮幸。由於他們所有人都在討論反彈,所以房間里的每個人應該多多少少喜歡我一點點了,而我們將繼續讓這種反彈持續下去。或許更重要的是我們想讓你們繼續保持驚人的創新。”
另外,特朗普還表示,政府接下來將會帶來公平的貿易交易、會讓在座所有人的貿易變得更加容易。他們將打破各大公司現面臨的大量跨境貿易限制、解決他們面臨的貿易跨境問題。
這些則牽涉到特朗普政策中提到的將制造業崗位轉回美國及稅制改革等問題。
如果美國少征稅,企業就願意回歸嗎?
▲圖片來源:東方IC
眾所周知,特朗普所提出的稅制改革關註的焦點主要有兩點:
一是個人所得稅最高稅率從當前的39.6%調降到33%,稅率級距從現行的7個,簡化為3個;
二是將當前企業所得稅從35%降到15%,此外,新工廠和新購設備的成本可以抵稅。
從傳統理論上來說,資本輸出,可以拓展市場,並且帶回超額利潤。但是目前的美國的跨國公司,尤其科技公司,在輸出資本,拓展市場的同時,卻普遍在海外截流利潤,甚至減少美國國內相應就業崗位。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之一正是美國的高稅率,而特朗普則希望通過減稅來促成企業回歸,最終把利潤留在美國。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表示,“美國稅率高、稅種多的問題一直以來被人們詬病。此次特朗普的稅制改革,對於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來說,絕對是利好。不排除政策落地後,會引發規模性的企業回流。”白明說道。
減稅意味著稅收的減少,根據非盈利組織稅務基金會(Tax Foundation)的估計,特朗普的稅改計劃可使美國納稅人平均少繳1818美元,未來十年至少可增加2500萬個工作機會。
然而,稅率是企業應該考慮的因素之一,但並非唯一,還包括成本和產業鏈配套等等。其中成本里的重要一項人工成本方面,美國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相比明顯處於劣勢。以中國為例,盡管近年來中國人力成本上升很快,但目前仍只有發達國家的三分之一到一半左右,如果政策方面給予的優惠不能抵消制造業回流帶來的成本上升,那麽企業將失去回歸本土的動力。
就此而言,特朗普想解決這些問題,僅僅靠稅制改革等等國內政策恐怕難以達到成效,或許還需要一定的外部因素,比如新的國際性公約來促成,但是要建立一個新的國際框架並非一朝一夕能夠做到,這種不確定性或將一直伴隨著特朗普的整個任期。
每經編輯 王曉波
昨天,收到港交所對於惠生國際之回應,回覆如下:
敬啟者:
公司名稱 |
: |
惠生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 1340) |
檔案編號 |
: |
20161219-F01340-0005 |
主題 |
: |
投訴 |
閣下於2016年12月15日致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
本所已審閱及謹慎地考慮
閣下所提出關注的事項。就
閣下所提出的投訴,本所決定不會採取任何進一步行動,原因是
閣下所提出的指控似乎並不涉及嚴重違反《證券上市規則》
相關的投訴程序已經結束,感謝 閣下提出對該公司關注的事宜。
此覆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
上市部 副總裁
周英傑 謹啟筆者已發了三封郵件,內容如下:
各位好
我覺得你們容許上市公司在充足現金下 以折讓價錢發行新股理據完全不充份 竟然說不是影響市場信心 你收很高的人工 竟然說甚麼都做不了 你們應該迫令停牌 然後清盤派發所有現金予股東及債權人 以使公司實際價值得以顯露
這影響投資者以價值投資你收購買股票的信心 任由小股東任人如肉 你覺得自己是不是垃圾和飯桶 賺錢你地識 學咁多嘢讀咁多書 完全係食屎大 你地唔整死呢堆大老千 點玩啊股票 你地識唔識股票係要給人創富 不是容許這對垃圾在股票市場獻世呀 識唔識 死垃圾副總裁
幫小股東唔識 我會把你們的高論公開發表 讓大家知道你們的垃圾和無能
謝謝
湯財敬上
各位好
如果你們不再重視這個問題 就不要說重視小投資者利益 炒晒你地好唔好呀
咩都唔識做 收人工最叻 如做完港交所 又可以跳去老千度做 為虎作悵 呃人工 呃小股東 大老千 小心有報應啦 如果唔係 應該見間ban 間
唔影響市場信心都噏得出 一單做咗就會有第二單 越來越多 咁咪影響 呢排好多折讓30%供股又唔ban 你地做咩 我日日睇公告大把 全部都睇 你唔好呃我唔識就唔做嘢 否則你地會做得好慘
你要做就即刻俾我覆核 我會繼續舉報這些折讓發新股的行為 小股東意見不重視 你是否要讓香港變為垃圾股之城呢
股價升跌不重要 最重要是公司真正價值能夠保護到 唔係一句對市場信心影響不大就不做
垃圾副總裁 收人人工高 俾大老千呃就叻 食屎片啦 讀書你白費架 做唔到野 香港啲小股東俾人呃晒你有責任啦 你先係大老千 垃圾副總裁
謝謝
湯財敬上
各位好。
你們的email 和名字會被公開 我要迫你們認真做事 不然你們永遠都只是垃圾 對住小股東話冇能為力
你地做唔好 我就永遠話你地係垃圾 垃圾副總裁 唔好成日話無能為力 治亂世 用重典 要搞到班老千冇得搵食 冇嘢話冇可能 對住個弱勢人士話咩都做唔到 你地只是老千幫兇 垃圾
湯財敬上
同時,發了一封自我介紹的郵件給上市科所有組:
各位大家好:
我是湯財手記博客作者湯財(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經營realforum。
每天本論壇都會更新港交所公告,我會對重要的公告和業績,每張都看,預披露招股書也會看,千萬不要hea我,否則後患無窮。
請大家繼續留意我的文章,我會逐步列舉事實,其實市場上有好多老千股,不懂裡中關係可問我。
周副總裁行為令人憤慨,我無可避免說他垃圾。祈福黨、打劫騙錢、電話騙案都要坐牢,炒股票老闆騙更多竟可以很少入獄,真的不可以這樣放過他們。一間公司滿手現金,賤價發行新股,竟然說對小股東沒有影響,你究竟讀書多年,工作多年,有沒有常識的,不要玩我好不好。他的名字會在我博客出現,大家也會,希望大家好好工作。
我的e-mail是[email protected],電話是xxxxxxxx,歡迎whatsapp和微訊我,因為我要上班,一至五上班時間不要找我,我大約晚上兩點睡,星期日趕稿晚,所以早上四點不睡,更晚也可以。謝謝你!
湯財敬上
希望能夠對這些公司進行處理。不然香港股市就變老千市場。亦希望大家踴躍舉報
延伸閱讀:
聲討老千供股集資行為(不斷更新) - 包括威華達(0622)、惠生控股(1340)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227751
香港交易所上市部內負責上市公司之聯繫人
https://www.hkex.com.hk/chi/listing/listreq_pro/listcontact/new_advisor_c.htm
今天筆者收到上市科周總裁的回應,竟然是早幾個月知悉的事件,簡直不知所謂,完全是給予老千方便,唉。
敬啟者:
公司名稱:惠生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 1340)
檔案編號:20161219-F01340-0005
主題:投訴
我們已收到以下數個 閣下於2017年5月11日致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之電郵。
我們已審閱及考慮 閣下於2016年12月15日提出關注惠生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該公司) 的事項,並曾於該公司在2016年12月15日發出有關供股計劃的公告後跟進。
該公司其後曾於2016年12月28日刊發補充公告,為供股所得款項擬定用途提供進一步資料,並說明其為何在持有較多現金的情況下仍作出供股之決定。此等資料也詳列於該公司於2017年1月9日刊發之供股文件(請參考第22及23頁)。以下為有關文件的網頁連結: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6/1228/LTN20161228750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7/0109/LTN20170109188_C.pdf
我們十分關注並密切監察在供股及公開發售中放棄認購的少數股東權益遭大幅攤薄的事宜,在事後審閱有關公告時採取嚴格的方針,包括本所會在懷疑相關交易條款會不公平地攤薄放棄認購的少數股東的權益時作出查詢。另為提升透明度及利便市場了解聯交所如何詮釋及應用《上市規則》中有關具高度攤薄效應的供股建議的規定,我們於去年12月9日曾發出上市決策,公布了本所在去年一宗個案中決定拒絕批准供股的理據。然而,就 閣下所關注的公司,基於當時所得的資料,我們並無監管理據可以否決該公司的供股計劃。
此覆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
上市部 副總裁
周英傑 謹啟
然後我發了數封信件如下:
周副總裁
這些我到了解和知道 但為何這公司在具有大量現金下還去借高利貸呢?
你知道如果他國内銀行真的有現金 是可以透過一些跨行安排 在以國内銀行存款 抵押 在國内銀行的香港分行借出資金 利息還要低得多 不用尋求這些貸款 你覺得他們是否具有商業邏輯?
還有 第一信用財務集資紀錄不少 明知往績差劣 肯定中間有問題 香港很多銀行都想做上市公司生意 不知為何選一間劣績班班的公司往來 肯定是有考慮 和昨日webb 的文章千絲萬縷 你是不是還想我再討論下去?
還有 問題不是他供股 是他折讓配售新股 已經有損害權益 供股已是後續的問題 聯交所一而再 再而三不作為 容許小股東權益在短時間攤薄 是否有問題
你們是否收了保護費 然後搬出一大堆官話然後不做事 這是對港股投資者侮辱 買中了但因公司出千 導致小股東損失 你們不受理 是否要讓小股東給騙光你們才做事
能夠讓小股東有一個公平的方式處理某部分上市公司的違反商業邏輯有一個申辯機制是很重要 你們容忍公司有現金說自己沒有錢 跟著集資 完全沒有道理 跟著說沒問題 我覺得你還是在hea 我
除非公司確認如果現金確實因營運花光 否則不再集資。或是你們要求公司清盤 否則我會繼續投訴 直至你們願意做點事情使這些公司不再亂集資為止
我不要官腔 我要你們做事 禁止公司亂集資的行為
湯財敬上
周副總裁
我會去港交所投訴你的不作為 謝謝 並公開告知大眾你的不作為 他們是有問題 你們也是監管機構 最簡單的停牌 文件上拖 也可以吧
湯財敬上
周總裁
不要跟我說不成 你是監管機構 總可以提意見出指引
你們不是沒辦法 只是不想出辦法 怕自己未來沒飯碗 沒得跳出去幫老千吧
其實只要你對其中一兩家動手 就可以整個市場的Reputation 好起來 把細股的市場信心提升 只是看你們願不願意做 讓人濫用某些條件來騙股東錢 你覺得你引用大量官腔對我說一些我明白你們不作為的道理有用嗎?
湯財敬上
各位好:
如果你們還是不正視部分股票在資金充裕下,沒有說明充足的資金需求下,以利用港交所給予許可的範圍下,以不需用這麼大的折讓底下,集資的話,我會繼續把你們不作為的態度公開,利用群眾壓力迫你們進行一些價動,希望你們真是針對部分企業作出解釋。
最近弘海資源(65)、新昌管理(2340)已經顯著以低價集資,之後必定會進行更嚴重的動作,你們竟然視若無睹,為甚麼說不能作為就不作為,你們是否仍在hea 做? 我們小股東權益受到傷害已多年,你們不作為都算了,最近得知港交所和證監會正視小股東權益的問題,特此進行投訴,然後竟然說沒辦法監管,請問你們懂得市場的實際情況嗎,單一監管已不能對付他們,就想方法聯合起來看這個案例,還要發展出不一定的監管規則,使他們投鼠忌器,不敢進行一些過份傷害股東的行為。
千萬不能單一視之,要有大局觀,避免他們搞壞公司,進行進一步行動。你們只是在讀死書,完全不了解大賊對小股東的權益的削減,只是每一個案例在判定有沒有錯,並無看整件事中,公司無問題,但大股東使出財技,股價大跌,然後亂搞一通,把小股東的資金嚴重損害,應份大減。
如果你們還是各自為政,抱著有一天賺一天的作風,根本你們只是助長老千,所為治亂世,用重典,殺一儆百就能生效,謝謝。
最後,這封信會同時送到證監會,投訴香港交易所上市科周英傑副總裁花了我這麼多時間,帶我遊花園,解釋一些我早幾個月已經知道的事情,完全沒有進行任何行動,讓上市公司胡作非為,容許老千繼續行騙,這種行為是枉為監管機構,助長大賊的行為,我是不能原諒他的。
如果你們還是這樣的作為,我會繼續投訴每天發生案例,直至你們受理為止。
我的電話是xxxxxxx,電郵是[email protected],歡迎來電。我會押上我的所有,把這些大賊蠅之於法的一刻,才會放手,謝謝。
湯財敬上
後按:
周先生聯絡電話是(852)28403011,歡迎向他繼續查詢這家老千公司行惡,但繼續不作為之事,直到他願意把事件正視為止,謝謝。
下一步,如果他繼續不正視問題,我會把剛才的郵件送給各大傳媒,方便他們了解周副總裁縱容上市公司繼續亂集資的事實,謝謝。
今日有公司仍要求筆者刪除惠生控股(1340)為老千的文章,筆者會刪除,並謹此致歉,該文章內容並非正確。
但筆者仍然不會買這家公司,也奉勸各股民不會嘗試購入該公司。因為該公司在擁有巨額現金下,仍然因為收購及營運用途集資,並且借取一些和「康健系」有關的第一信用財務(8215)的高利貸,償還貸款目標也是他們。
另外,筆者再次對證監會、港交所、上市科進行投訴,對這間公司的集資用途予以關注。內容如下:
「各位好:
因為有人涉嫌利用律師信恐嚇我,希望我刪除惠生國際(1340)的文章,我會對公司的集資用途有誤導予以投訴,以證明該公司有部分行為是不恰當,為免被人誤導,我不會再用那兩個字了。
根據2016年6月21日的公告,公司配股目的為「董事認為,配售事項將加強本集團之財務狀況以能夠為本公司物色之任何潛在發展及投資機會提供資金。」
根據2016年12月28日的公告,「將約港幣52,710,000元(佔供股所得款項淨額之約37.5%)用作本集團之一般運資金及為本公司可能物色到之任何未來業務機會提供資金。」
但到現時,筆者留意到該公司仍然未有新的業務及投資機會,究竟該公司是否只是配股及供股集資製造理由,是否應該視作供股及配股取消,或是他們又在誤導股東,並引用是否可以根據證券及期貨證券及期貨(證券市場上市)規則第8(1)條:
「如證監會覺得—
(a)
以下文件載有在要項上屬虛假、不完整或具誤導性的資料—
(i)在與證券於某認可證券市場上市有關連的情況下發行的文件,包括(但不限於)招股章程、通告、介紹文件及載有關於法團債務安排或法團重組的建議的文件...
則證監會可藉給予有關的認可交易所的通知,指示該認可交易所暫停該通知指明的證券的一切
交易。」
謹此希望周總裁不要再hea,我已給人用律師信恐嚇,你如果不做事,上市公司的繼續騙錢計謀就會得逞,他們就會認為自己沒有錯,會繼續集資騙錢了,然後可不停要求我刪文章,阻礙香港及國內投資者認識正確的股票了。
湯財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