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11-25 TCW | ||
去便利商店買過香蕉的人會發現,那裡的香蕉是算「根」賣的,但菜市場水果攤的香蕉卻是算「斤」賣的,為什麼會有這種差別? 去便利商店的消費者,就是著眼「便利」兩字。他們或是上班族,或是趕路臨時經過,其時間成本很高。便利商店的「便利」,正在於節省時間。 超商不只要節省顧客排隊結帳的時間,還要節省其篩選產品品質的時間。若產品品質無法一眼辨認,要顧客花時間才能挑出質量適合的產品,便利商店的「便利」就失去意義,想省時間的顧客就不會上門。 判斷水果品質,顧客會用最簡單的方法,那就是看其外觀大小。例如,香蕉外皮太綠、或有太大黑斑,就可判斷其品質不佳。此外,顧客也會挑出大小適度的香蕉,以符合他們所支付的價格。 但不管消費者是以貌取「蕉」,或選大棄小,這些動作仍要花時間。若超商賣的香蕉,也要顧客花時間挑三揀四,超商就一點也不「便利」,想省時間的顧客就不會去超商買香蕉了。 因此,超商賣的香蕉,必是以「節省顧客挑選時間」為前提,這就須超商把所有香蕉的外觀大小都弄得差不多,讓顧客挑這一根和那一根毫無差別。就如顧客在超商買可樂,買這一罐和那一罐完全一樣,才能節省時間。 實際觀察超商賣的香蕉可發現,這些香蕉的大小外觀幾乎一樣,不會出現這根比那根短很多,或這一根較綠、那一根卻較黃。也就是說,這些香蕉都是「標準化」產品,放在架上給顧客購買前,超商早已先行挑選。凡是大小外觀相差太多,就會被放棄。唯有讓香蕉外觀大小彼此一致,才能節省顧客挑選時間。 既然架上香蕉都標準化,那麼以「根」而非以「重量」計價,才是超商最優選擇。因為若以重量計價,超商還須先定出一公克多少錢,再把每根香蕉秤重標價,反而耗時費事。既然每根香蕉外觀大小都已一致,直接按「根」定價就可省下秤重的麻煩,這就是超商香蕉按「根」計價的原因。 相對的,光顧菜市場水果攤的人,多是想省錢的家庭主婦,她們不介意花時間精挑細選,提供她們節省時間的「便利」沒有意義。水果攤賣的香蕉,就不會像超商賣的一樣「標準化」,而是一串四、五根,每根長度大小不同,外觀也有極大差異。 這種外觀、大小差異極大的產品,若以「根」來定價,那水果攤就得為每根大小、外觀不同的香蕉個別定價,反而增加麻煩。於是水果攤才按「重量」定價,定出一斤多少錢,家庭主婦慢慢挑出各串香蕉裡她們想要的。這就是為何超商香蕉按「根」定價、水果攤香蕉卻按「斤」定價的原因。 |
亞洲新大陸,全球年輕人都能來闖,台灣人有什麼優勢? 我們走訪亞洲多國,採訪三百多位受訪者後,歸納的答案是:台灣人能夠採取獨特的「香蕉策略」! 台灣人的黃皮膚,讓我們外表看來較不突兀,能與亞洲各民族快速拉近距離;講中文,等同能槓桿華人世界的資源;傳統的教育,培養出勤奮、節儉的品格。但我們的內在,又不同於十三億中國人,工作思維、管理模式,深受西方文化影響,注重當責與效率;科技應用、行銷觀念,與歐美同步對接。 雖然政治與經濟實力,台灣比不過同為亞洲的中、日、韓,但「外黃內白」的特質,擁有四大優勢,放眼亞洲,卻只有台灣人獨有。 在印度,一位皮革加工廠的老闆告訴我,他曾經為了便宜,買了中國製機械設備,用不到一年就壞;後來託朋友從台灣進口二手貨,價格與中國新品差不多,用了整整五年,「到現在還沒壞」。 1.高CP值「MIT」品牌形象生意橫跨中東與北非六國,保護傘(Umbrella)集團執行長穆罕默德.賈拉(Mohammed Ferhang Jalal)直言:「雖然你們都講一樣的話,但文化涵養、做生意方式,還有對細節的堅持,台灣人遠超過中國人!」在他眼中,台灣製造品質遠勝中國,不輸日韓,但價格卻非常合理。「若有機會,我希望可以跟台灣人做生意,而不是中國。」採訪過程中,賈拉數度表達與台灣企業合作的強烈意願。 2.高效率、勤奮的工作態度台灣人的勤奮,遠超世界各國,例如年工作時數在全球排名第四,平均一天超過八小時。而中東、印度地區平均每天不到六小時。 不只刻苦耐勞,還能一人多工。曾花十年在東南亞、印度與中東各國做生意的Joto Leading總經理湛聿晃就說,在台灣一個7-Eleven店員所能完成的事,比其他國家十個人加起來還要多,而且效率更快、品質更好。 「隨便一個人到這裡(中東),(只要發揮在台灣的水準)能力絕對都是老闆級的,」湛聿晃說。 3.高科技工具與行銷能力中國的網路長城,讓他們只能用微信、微博交朋友。但出了中國,亞洲各國玩的是臉書與Line。在中東,當地人拿到我名片,第一句話就是問:「能在臉書上找到你嗎?」在印度,Line的註冊人口超過三千萬,受訪者換完名片,直接拿手機出來掃QR code。 台灣人熟悉這些網路工具,能與他們無縫接軌,還可應用到行銷面。 台經院副院長龔明鑫認為,台灣不須跟中、韓去拚大型基礎建設包案,而是找尋利基點切入,發展相關應用服務的商機。 他以印尼為例,該國由一萬多個島嶼組成,對於中小型船隻需求非常大,中國看不起這樣的生意,韓國沒有相關技術能力,而這正是台灣累積三十年的強項。 又如科技發展。在台灣被視為落後的半導體、面板、DRAM、LED等製程,在這些新興市場中,卻正好能滿足其中產階級對電子產品低價又好用的需求。 4.比中國更具親和力的國際形象在新德里的漢你中文教室課堂上,一群自營商與上班族談起中國,情緒頗為複雜。兩國在政治、軍事上的衝突讓他們懷有戒心,但中國的經濟影響力,卻又無法置身事外。 菲律賓、越南則在南海問題上與中國時有衝突,斯里蘭卡更在去年總統大選中推翻親中的政黨,改向印度與西方靠攏。 「中國太強勢,對台灣反而是好事,」龔明鑫說。對這些國家而言,台灣既無威脅,又能理解中國,正是最好的緩衝與橋樑。以印度為例,光簽證兩岸待遇就大不同。台灣通常當天申請,隔天就下,觀光簽效期長達六個月,中國僅一到三個月。商務簽,台灣可以一年內多次進出,但中國只限三個月內單次進出。 莫迪政府喊出的「印度製造」,招商首選不是中國,而是台灣半導體與硬體代工產業。即便華語,印度都只想跟台灣而不想跟中國學。 二〇一一年,台灣教育部長吳清基到訪,印度人力資源部長席保(Sibal)當場表達,希望台灣能派出一萬名華語教師到印度高中任教。但總計到今年,教育部也僅能派出十三個,等於還有大量的需求沒有被填補。 必須學當地語言文化,別只想賺快錢台人雖有優勢,但必須改變驕傲心態。 龔明鑫觀察,台灣人對於南亞、東南亞等國,素來有種高高在上的姿態,極少主動去了解其文化,更不要說學其語言,融入其生活。他指出,這些地方就是未來的市場,人口數遠多於台灣;以長期發展來說,「應該是你去學他們,不是他們來學你。」再者,是必須要做好到當地駐紮深耕、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 「成功的通則,就是一定要到當地去,真正投入經營,而不是只想做貿易買賣,賺easy money(快錢),」外貿協會中東地區資深研究員華紹強觀察,台灣人的民族性較淺碟(無法深入扎根),做事欠缺耐心,急於在短期內看到回收,這樣很難發揮台灣優勢。 因為所謂「潛力」市場,代表要有人開發。以伊朗為例,一般人寧可選擇在開放便利的杜拜,不願意到當地。但是「絕對的開放等於絕對的競爭」,當全世界的產品都可以經由杜拜貿易到中東各國,台灣就會被淹沒其中。 但若直接進到德黑蘭,狀況就完全不同。華紹強說,中東人講究信任關係,當他看到你扎根在當地,知道隨時找得到你,「別人不敢去,你敢去,那就認定你了!」印度也是一樣的邏輯。漢你中文創辦人閔幼林開業前三年,生意相當慘澹,直到第四年口碑傳開,「印度人確定你是玩真的,他才會願意上門。」沒有走出去跟別人比較,永遠不知道自己的優勢。台灣人只要調整心態跨出去,全世界都可以是你的淘金地! 【延伸閱讀】給新政府的一封信當台灣哥倫布要啟程遠航,政府可以做什麼? 採訪過程中,我們發現台灣年輕人不是沒能力走出去,是對亞洲各國認識太少。 因此,政府最應該做的,就是強化互動與交流。 商業發展研究所副所長朱浩建議,交流應從大學著手。若能多開放亞洲各國學生來台名額,提供獎學金,讓雙邊人脈從學生時期開始累積,就能種下日後往來合作的契機。 又如博士後研究。台灣一年平均生產出三千到四千個博士生,月薪從五萬五千元起跳,最高六萬五千元,光是這筆開銷就可達新台幣十億元。 龔明鑫認為,同樣的政府預算,若能讓研究相關領域的博士生,外派到當地考察研究,成果會更為具體。這批人還能成為種子部隊,做為國家對外經貿政策的重要智囊。 韓國正是採取類似的做法。 其政府、企業,通常會以實習、考察的名義,外派學生到欲發展經貿關係之國家,時間短則數月,多達一年至兩年。他們的田野調查報告就是第一手資料,日後的就業發展自然會與該國相關,形成一個產官學正向循環。 五二○新政府執政後,既然要發展「新南向政策」,就應從年輕學子身上開始扎根,畢竟國家未來的競爭力,就是在他們身上。 撰文者林俊劭 |
如果你想進口的話,那麽在深圳口岸等待的時間可能是最少的了。
7月20日,深圳檢驗檢疫局副局長曲海峰在“2016年上半年深圳口岸進出口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發布會上表示,深圳口岸的執法效率提高了25%,貨物檢驗速度提升了10%。
不過,與此同時,入境貨物的不合格率也在較大幅度地上升。
智慧口岸推動通關提速
曲海峰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經過我們的流程監控與時長測算,近三年來深圳口岸出入境貨物平均檢驗檢疫放行時長逐年縮減,目前深圳口岸檢驗檢疫放行時長在全國主要沿海口岸為最短。”
根據深圳檢驗檢疫局網站的信息,最近三年來深圳口岸出入境貨物平均檢驗檢疫放行時長累計提速53.77%。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深圳口岸進口貨物從報檢到完成所有查驗、抽樣、檢測、簽證工作,平均僅需2.06天。
通關速度大大縮短的背後是深圳智慧口岸建設的不斷開花結果。近年來,重點建設的智慧衛生檢疫、葡萄酒溯源、國檢大數據等8大系統陸續投入使用。
此前,深圳檢驗檢疫局局長趙振拴表示,面對深圳檢驗檢疫業務量大、貿易方式多、安全與便利關系統籌難度大的壓力,依靠傳統的方法與手段已難以為繼,必須依靠先進的信息化技術手段突破檢驗檢疫改革發展中的瓶頸。
他說:“近年來深圳局每年投入3000多萬元用於智慧口岸通關設施設備建設,已經在系統內鋪設了200多公里的千兆光纖線路,搭建了信息網絡、安全管理、運維管理、雲計算服務等四大基礎設施支撐平臺。”
值得註意的是,大米和水果在深圳口岸的通關速度提速尤其快,累計分別提速56.48%和66.52%。
入境貨物不合格率上升
今年上半年,深圳進口食品實現逆勢增長,深圳口岸檢驗檢疫進口食品4萬批次,貨值24.1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6.3%和14.6%。其中,大米和水果進口量均居全國第一位。
不過,曲海峰說:“傳統的觀念要改改了,外國的東西不一定是好的。”他所指的是深圳口岸入境貨物不合格率正在明顯上升。
今年上半年,深圳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共檢測入境不合格貨物26938批,涉及貨值32.6億美元,貨值不合格率為26.57%,同比上升超過17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和農產品的質量堪憂。
曲海峰說,進口飲料和零食等多次檢出微生物指標不合格,從印度尼西亞進口的斑琴蝦蛄和英國棕蟹中檢出鉻超標,多次從泰國斑節對蝦中檢出傳染性皮下及造血組織壞死病,從進口的糧谷、水果中檢出的疫情種次增長。
他以香蕉為例:今年上半年,一批重34.78噸、貨值3.3萬美元的菲律賓香蕉經深圳鹽田港入境。經實驗室檢測結果顯示,該批香蕉中多菌靈含量0.199mg/kg,超過我國《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標準》要求。
多菌靈是一種廣譜性殺菌劑,經口中毒後,會導致頭昏、惡心和嘔吐等癥狀。按照規定,我國香蕉中多菌靈最大殘留限量為0.1mg/kg。
為什麽進口貨物的不合格率明顯上升呢?
曲海峰解釋:“我國檢驗檢疫標準正在逐漸規範化,我們也在更加有效地去落實檢驗的監管。另外,過去我們認為不是特別關系國計民生的產品,比如說服裝和水果等,現在監管得也更加嚴格了。”
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18日晚抵達北京,開始了備受關註的訪華之行。
杜特爾特19日將正式對中國進行為期三天的國事訪問。訪華期間,習近平主席將與杜特爾特舉行會談,就改善發展雙邊關系、深化各領域務實合作以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李克強總理、張德江委員長也將分別會見杜特爾特。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18日表示,這是一次歷史性訪問,將成為中菲關系的新起點。
“相信杜特爾特總統的訪問一定會取得成功,不僅使中菲關系重回正軌,也會為兩國各領域互利合作開辟新的前景。”王毅說。
據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此前介紹,中菲雙方對杜特爾特總統此次訪華均高度重視。此訪期間,雙方將就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經貿合作和人員交往等廣泛領域合作交換意見並達成廣泛共識。中方希望通過杜特爾特總統此次訪問,中菲關系能重回健康穩定發展的軌道上來,這符合兩國人民的利益,也有利於本地區的和平與發展。
“實實在在”的經貿合作
杜特爾特此次訪華期間,中國與菲律賓將對接“實實在在”的經貿合作內容,包括中國將擴大從菲律賓進口熱帶水果。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18日表示,中方將與菲方加強經貿發展戰略的對接,包括深入探討進一步擴大雙邊貿易的途徑,促進和指導企業擴大對菲律賓投資,加強雙方在基礎設施建設、人力資源培訓等領域的合作等多方面的內容。這些內容都將是實實在在的,比如大家關註的擴大從菲律賓進口熱帶水果這樣的內容。
菲律賓是香蕉、芒果、菠蘿、椰子絲等熱帶水果的出口大國。而中國是菲律賓香蕉僅次於日本的第二大出口市場,而出口日本的菲律賓香蕉很多經過分揀包裝最終銷往中國。未來中國很可能成為菲律賓香蕉最大的出口市場。
目前菲律賓是中國最大的香蕉供應商,占中國香蕉進口總額的82%,菠蘿進口的70%。
根據中國海關統計,實用水果及堅果,柑橘類水果或甜瓜果皮是中國從菲律賓進口的第三大類商品。
中國駐菲律賓大使趙鑒華表示,中國有興趣提高從菲律賓進口香蕉的數量。
趙鑒華表示,雙方還將加強水產養殖等合作項目,譬如水產儲存、加工生產、銷售等,中國打算增加從菲律賓進口水產品,包括石斑魚、蝦、螃蟹等高端水產品。
2012年的黃巖島事件後,中菲經貿關系受到沖擊,首當其沖的就是菲律賓香蕉、芒果、菠蘿等熱帶水果的對華出口,一些菲律賓香蕉出口商因此遭受了損失。
杜特爾特上臺後特別重視菲律賓香蕉產業的發展。據媒體報道,10月11日,杜特爾特出席在達沃舉行的全菲律賓香蕉業代表大會時透露,政府計劃新成立香蕉產業發展委員會,擴大種植面積,促進出口增長,推動菲律賓香蕉產業的迅速發展。
與此同時,在杜特爾特訪華之前,菲律賓旅遊部就加大了在華推廣力度。菲律賓媒體10月18日援引菲旅遊部旅遊推廣局局長格里高里奧的話稱,正在通過網上營銷、參加展會等各類方式加大在中國推廣菲旅遊業的力度。
中國市場對菲完成2017年吸引650萬外國遊客的目標至關重要,預計中國遊客將在2017年增長10%,並最終超過韓國成為菲最大旅遊市場。格里高里奧相信杜特爾特此次率超過400位企業家訪華也將推動中國旅客來菲旅遊。
趙鑒華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杜特爾特總統訪華時,中國政府將宣布撤銷“暫緩赴菲律賓旅遊”的通知。
中國每年赴泰國遊客高達1000萬人,但只有50萬人來菲旅遊。今年上半年已經有36萬中國遊客來菲,同比增加了79%。
趙鑒華表示,來菲的中國遊客人數到今年底預期將達到100萬人。中國遊客平均每人每次出國消費1000美元,100萬人將為菲律賓增加10億美元收入,這對菲律賓經濟絕對是非常有利的。
“最有活力經濟體”缺乏基建
近年來,菲律賓成為全球最有活力的經濟體之一。1億多人口形成了前景廣闊、消費意願強烈的內需市場。菲律賓政局相對穩定,過去五年平均增長率超過6%。菲律賓的主權信用等級獲得了世界三大投資評級機構的“投資級”評級。
2016年《經濟學人》智庫預計,菲律賓經濟增長率將達6.1%。
杜特爾特在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表示,菲律賓有著豐富的旅遊、礦產和農副產品資源,中國市場巨大,兩國在這些方面可以實現優勢互補,合作潛力巨大。
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經商參處參贊金遠此前也撰文表示,中國與菲律賓經濟互補性很強,雙方在農業、能源、制造業、基礎設施建設、旅遊等領域有很大的合作空間。
目前菲律賓的交通運輸無法滿足商業活動的需求。菲律賓各地區公路質量參差不齊,全天候公路數量不到路網的一般,而菲律賓的鐵路網規模也十分有限。馬尼拉港的運載能力不足,經常擁堵,嚴重的延誤時而發生。
作為東南亞島國,嚴重不足的基礎設施已經拖了菲律賓發展的後腿。《經濟學人》智庫將基礎設施列為投資菲律賓的第二大風險。菲律賓的基礎設施急需資金投入。
發展基礎設施、解決交通擁堵問題的確是杜特爾特的執政重點。今年6月30日就職後,杜特爾特將暢通交通列為五個優先施政領域之一。
杜特爾特在專訪中表示,我們相信,只要有基礎設施建設,經濟就能夠有效增長,尤其是這樣做就能使農產品順利進入市場。制造業向來是經濟的重要支柱,我們期望中國政府鼓勵企業走出去的過程中能夠在菲律賓尋求制造業的投資機會。
事實上,中國企業團體以及華商團體在菲律賓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
杜特爾特表示,菲律賓是世界上最具有活力的經濟體之一,與中國商界朋友的合作有許多機會。我們之間的商業關系有著悠久的歷史。我希望這種關系會繼續發展。
據中國商務部統計,2015年中國對菲律賓直接投資流量3142萬美元。截至2015年末,中國對菲律賓直接投資存量4.32億美元。
中菲關系新起點
值得註意的是,菲律賓對“一帶一路”戰略和亞投行都持積極參與的態度。
菲律賓較早就申請加入了中國倡議籌建的亞投行,是亞投行57個意向創始成員國之一,菲律賓的正式創始成員國身份目前需要國內立法機構的批準而最終確定。
金遠10月13日在菲律賓商會會展上表示,希望菲律賓盡快完成加入亞投行的國內相關手續,在亞投行等金融機構的融資支持下,“一帶一路”倡議將造福菲國人民,提升經濟發展空間。
10月18日,在杜特爾特抵達北京的幾個小時前,王毅表示,杜特爾特總統即將跨海而來。這是一次歷史性訪問,將成為中菲關系的新起點。
王毅是在同新西蘭外長會談後應詢做出上述表示的。他說,中國與菲律賓隔海相望,兩國人民之間有著長久友好交往。前兩年,兩國關系的倒退損害了菲律賓人民的利益,也影響了地區形勢穩定。
王毅指出,杜特爾特總統就任後,做出了與中國重建友好的選擇,願意回到對話合作的軌道,體現了菲律賓人民的願望,符合菲律賓國家民族利益,順應歷史發展潮流,任何人、任何勢力都不可能阻擋。
王毅還表示,中方也高度重視這次訪問,我們已經做好準備,願向菲律賓人民展開友誼之臂,伸出合作之手。
3樓提及
轉番,是咪想賺外快?